四年级上册科学问答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问答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问答题

第1课、我们的食物

1、全部来自动物的食物有哪些?

答:羊肉、猪肉、牛奶、鸡蛋。

2、全部来自植物的食物有哪些?

答:苹果、香蕉、白菜、土豆。

3、请你介绍当地的名吃。

答:宋家羊头、龙门山烤全羊、虹鳟鱼生鱼片、齐家熟肉。

第2课、我们的营养

1、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哪些?哪些物体中含有这些营养?各举出一例。答: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比如,粮食中含有淀粉、纤维素、维生素。

肉类中含有脂肪、蛋白质。所有食物中含有矿物质和水。

2、花生中含有油脂,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答:把花生放在一张白纸上,用力挤压花生,白纸上会有油渍。

3、哪些植物中含有的淀粉比较多?举例说明

答:土豆中含有的淀粉多。把土豆切开,在切面上滴上碘酒,发现变成了蓝色。

4、猪肉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说说你是如何鉴别的?

答:把肥猪肉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上面会有油渍,说明猪肉中含有脂肪。把瘦猪肉用火烧,会闻到一股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猪肉中含有蛋白质。

第3课、饮食与健康

1、配置一顿早餐,说一说这样配置的原因。

答:牛奶加麦片,吃一个苹果。

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

2、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答: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吃东西要定时定量。还要注意营养的搭配。不要边看书边吃饭。要讲究卫生。

3、配餐主要有哪几种?请你每种配置一份。

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如香肠。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如咸鸡蛋。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如油条。以甜食为主的配餐,如饼干。

第4课水变咸了

1、在水中不断加入盐,有什么发现?

答:继续向水中加盐,加到一定程度,盐就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叫饱和。这种溶液叫饱和溶液。

2、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生活中,做菜加盐、洗衣服放洗涤剂等要用到溶解。

生产中,食品加工、化工生产等都用到溶解。

第5课怎样加快溶解?

1、怎样使物体溶解得更快?

答: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都可以加快溶解。

2、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答:(1)高温时,三聚氰胺在水中很易溶解,人如果饮用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农药倒入河水中,溶解以后会给鱼虾带来危害。(2)不要饮用含有有害物质的饮料。治理河水污染。

3、设计对比实验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答:把两份同样多的白糖分别放入两个水量相同的水杯中,一个用小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结果搅拌的杯子中,白糖很快溶解了

4、人们在哪些方面应用了溶解?请举例说明

答:洗衣服时,把洗衣粉放入水中进行溶解。做糖水时,把糖放入水中进行溶解。

第6课、做一杯饮料

1、请你配制一种饮料。把饮料名称和配制比例写在下面。

答:我配制的是运动员饮料。

用到的材料有:糖60份、柠檬酸2份、

香精1份、盐1份、纯净水200份。

第7课、水里有什么?

1、什么叫水的净化?

答: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

2、想办法去掉水里的杂质。

答:沉淀、过滤、消毒。

3、海水淡化的方法。

答: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答:自来水生产的主要过程有:取水、加药、沉淀、过滤、供水。

5、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把你的设想写出来。

答:先取水,然后沉淀、过滤。再加消毒液消毒。最后供水。

第8课、植物的生活

1、地球上的植物()繁多,()各异,生活环境(),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万种。

2、植物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答:一颗完整的植物,它的身体可以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3、苔藓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构成的?像这样的植物还有哪些?

答:苔藓植物的身体有茎、叶、假根三部分构成。这样的植物还有藻类植物、葫芦藓、地钱等。

第9课、植物的根

1、植物的根有什么特点?

答:植物的根分为两大类:直根类和须根类。

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答: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3、有些植物的根在成熟后,根会变得非常肥大,请你举出3种这样的植物。

答:大丽花、地瓜、胡萝卜。

第10课、植物的叶

1、什么叫蒸腾?

答: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2、叶子的蒸腾作用有哪些好处?

答:蒸腾作用能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用塑料袋罩住植物的茎、叶,扎进口袋,放在阳光出,过一段时间,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现象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能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子的气孔中跑出。

第11课、植物的叶

1、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告诉我们什么?

答:这说明叶子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2、什么叫光合作用?

答: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

答: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第12课、植物的茎

1、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答:是通过植物的茎来输送水分的。

2、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好处?

答:防止从根部吸收的养分再回到根部。如果实施环割,会使大部分养分留在枝干部,这样做有利于果实、枝叶的成长。

3、植物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叶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茎的作用是输送水分。花、果实、种子的作用是进行繁殖。

4、为什么在移植植物时,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

答:是为了保护根系,特别是其中的根毛,以便移栽后尽快吸收水分,有利成活。

14课、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当气球内的空气向某个方向喷出时,气球会向①的方向运动。① 相反② 相同

2、利用空气有弹性而制作的物体有①③。

① 汽车内胎② 小火箭③ 篮球

3、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充气的?为什么要充气?

答:救生圈、橡皮艇、汽车内胎、充气跳跳球、充气蹦蹦床。救生圈、橡皮艇充气后可以浮在水面上。充气跳跳球和充气蹦蹦床充气后可以有弹性。

汽车内胎充气后可以减少震动。

15、小火箭

1、火箭就是利用反冲原理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的。(√)

2、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至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

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3、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至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2、说说瓶“吞”鸡蛋的秘密。

答: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降低,大气压力将鸡蛋推进瓶子里。

3、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材料:玻璃杯、纸板、水

实验过程:1、先在玻璃杯中倒满水。

2、将纸板盖在玻璃杯上,杯口不要有气泡。

3、先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慢慢松开手,观察现象。

4、将倒过来的玻璃杯口朝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纸杯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把杯口朝向四面八方,纸板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

实验结论: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7、水流有力量

2、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水轮上方60厘米处对着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保持不变。

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水轮转动的情况。

实验现象:水位低时,水轮转得慢,水位高时,水轮转得快。

实验结论:水流的力量与水位有关系。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

4、研究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实验材料:水轮、水槽、玻璃杯、水

实验过程:1、玻璃杯内盛满水,在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小而均匀。2、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大而均匀。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现象。4、玻璃杯内盛满水,在水轮上方30厘米处对着水轮的叶片倒水。5、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水轮上方60厘米处对着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保持不变。

6、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水轮转动的情况。

实验现象:水流量小时,水轮转得慢。水流量大时,水轮转得快。水位低时,水轮转的慢,水位高时,水轮转得快。

实验结论:水流力量的大小与水的流量和水位有关系。水的流量越大,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

18、杯子变热了

一、说一说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答: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二、什么叫热的良导体?什么叫热的不良导体?

答: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

三、什么叫传导?(课本46页)

19、水变热了

1、什么叫辐射?

答: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辐射。

2、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3、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对流是它传递热的主要方式。

4、太阳的热就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0、它们会生热吗

1、棉花会生热吗?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材料:温度计、棉花、细线

实验过程:1、先记录下温度计的度数。2、用棉花包住温度计的液泡,用细线捆住。3、过6分钟后再记下温度计的度数。

实验现象:温度计的度数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棉花不会生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