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豆套种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麦豆套种栽培技术

麦豆套种栽培技术

麦豆套种栽培技术北疆地区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推广间作套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多年来,阜康市推广小麦与大豆套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1技术指标小麦采取六沟四行沟植沟播,播量18~20kg/667m2,冬前田间总茎数80万株/667m2以上,春季田间总茎数70万株/667m2左右,成穗数40万穗,穗粒数30粒以上,产量450kg/667m2左右。

大豆株行距20cm×60cm,播种量8~9kg/667m2,5000穴/667m2左右,保苗密度22000株/667m2,单株结荚35个,单株结实91粒,百粒重9.5g,产量180kg/667m2。

2小麦栽培技术2.1土壤准备选择灌排条件好、土层深厚、土地平坦、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盐渍化程度轻的地块,前茬以苜蓿、玉米、油葵、瓜、豆、菜地为宜。

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g/kg以上,碱解氮在80mg/kg以上,速效磷在7ma/kg以上。

墒种的地块。

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9月10日灌水80~100m3/667m2,要求灌匀灌透。

合墒后及时用钉齿耙或旋耕机对角耙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干播的地块,要求种植户及时对犁翻的地块进行人工或机械合沟平垄,平整土地,达到“齐、平、松、碎、净”五字标准。

结合伏翻和整地,施腐熟有机肥2-3t/667m2、磷酸二铵15~18kg/667m2、尿素10~12kg/667m2、硫酸钾5kg/667m2。

对缺锌地块基施硫酸锌2kg/667m2。

2.2品种选择主推品种为新冬22号,搭配品种为新冬20号、新冬17号。

选购的种子纯度、净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

自选的种子必须经过机械精选,要求纯净度达到97%以上,发芽率95%以上。

2.3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达到灭菌、增强种子发芽势的目的。

为有效预防冬小麦雪腐病、雪霉病、白粉病、黑穗病及锈病的发生,播前100kg种子用20%三唑酮乳油300m1对水2.5~3kg拌种,或用15%的立克锈粉剂200g对水2.5~3kg 拌种。

春大豆良种浙春二号红壤旱地麦豆套种技术

春大豆良种浙春二号红壤旱地麦豆套种技术

春大豆良种浙春二号红壤旱地麦豆套种技术
蔡园毛;何水德
【期刊名称】《大豆通报》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春大豆良种浙春二号红壤旱地麦豆套种技术蔡园毛(江西农科院旱作所)何水德(进贤县种子公司)我省春大豆种植面积约120万亩,春大豆的种植主要在缺水、易旱、肥力较低的红壤旱地上进行麦豆套种,少量的在稻田种植。

原来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主要是矮脚早和六月白。

这两个...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蔡园毛;何水德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04
【相关文献】
1.春大豆浙春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J], 朱丹华;汪惠芳;郑连光;朱申龙;李百权;袁凤杰;朱文英
2.春大豆浙春2号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分析 [J], 罗英;许宗得
3.春大豆浙春3号试种情况初报 [J], 罗英;钟金由
4.春大豆浙春二号旱地麦豆套种技术 [J], 蔡园毛;王瑞珍
5.春大豆新品种浙春5号 [J], 汪惠芳;朱丹华;朱文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谈阆中“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

再谈阆中“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

再谈阆中“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的具体内容。

所谓“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就是将小麦、玉米和豆类进行轮作种植的一种方式。

根据阆中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农民们发现了这种套作种植模式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和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重要作用。

在“麦玉豆”的套作模式中,小麦是早春绿肥作物,玉米是夏季粮食作物,而豆类则是秋季粮食作物。

这三种作物的轮作种植,使得土壤能够获得不同作物的养分,并且能够减少对土壤的损耗。

在种植小麦时,可以使用豆类做为绿肥,这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肥力,为后续的玉米和豆类作物提供更为丰富的养分。

这种套作种植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产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对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通过合理的轮作种植,也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种植,能够减少同种病虫害的发生。

而且,豆类绿肥作物的种植,还能够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这对于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以及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探讨的是“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的推广,农民的种植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物产量得到了提高,农民的收入自然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据调查显示,采用“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的农民,其作物产量普遍高出传统种植模式的20%以上。

这一方面推动了当地农村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的推广,还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的发展。

农产品的增产和提高质量,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市场需求。

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增长点。

“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的推广也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

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

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浇水、适时化控化防等内容,以期为黄河滩区小麦、大豆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黄河滩区小麦是东明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8.2万hm2左右,大豆常年种植面积2.33万hm2左右,其中80%分布在黄河滩区,种植制度以小麦—大豆为主,多年来小麦、大豆产量一直分别在5 250 kg/hm2和2 250 kg/hm2左右徘徊。

东明县自古以来就是麦收后大豆采取贴茬播种,不施底肥,不能保证一播全苗,管理比较粗放,大豆产量也一直徘徊不前,小麦和大豆的产量亟待提高。

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综合技术推广,实现了黄河滩区小麦、大豆高产高效种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现将其总结如下。

1 播前准备一播全苗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播前底墒足是保证一播全苗的前提。

小麦播种期一般土壤墒情适宜,个别年份干旱时用黄河水造墒播种,有效保障播种质量[1];大豆既怕旱又怕渍,如逢干旱,及时造墒,待土壤利于播种时,抢时机播,为苗齐、苗全、苗壮、打好基础。

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优质小麦与大豆新品种,如小麦可选用济麦22、山农15和矮抗58等,大豆可选用中黄35、中黄41、渮豆13和豫豆25。

选好优质高产品种后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2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号最适宜播期为10月8—15日,适宜播种量为112.5~150.0 kg/hm2;矮抗58最适宜的播期为10月15—22日,适宜播种量为187.5~225.0 kg/hm2;山农15最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适宜播种量为90~120 kg/hm2。

高产大豆品种渮豆13和中黄35在黄河滩区夏播适宜播期为6月上旬至6月25日前后,最佳播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15日,适期内播种越早越好。

适宜种植密度19.5万~28.5万株/hm2,适宜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密度24.0万~28.5万株/hm2。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间作: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种: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

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1、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应能高矮搭配,这样才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

如玉米与大豆或绿豆的间作。

2、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

如大蒜套种玉米,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

3、间作套种的作物,根系应深浅不一。

即深根系作物与浅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降耗增产的目的。

如小麦和豆科绿肥作物的间作。

4、间作套种,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这样可避免互相挡风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如玉米与花生的间作。

5、间作套种的作物,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这样晚收的作物在生长后期可充分地吸收养分和光能,促进高产。

同时错开收获期,可避免劳力紧张,又有利于套作下茬作物。

如玉米间作红薯,主作物玉米先收,副作物红薯后收。

6、间作套种的作物,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

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间套作,可形成通风透光的复合群体,达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

如玉米和红薯的间作。

7、间作套种的作物,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

也就是要利于双方发育生长、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但不损害另一方的生长。

例如玉米套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可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的无氮酸类,则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欢的基质。

8、间作套种,耐阴作物宜与抗旱作物搭配,这样可充分发挥水肥作用,增强作物抗灾能力,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

种植方式间混套作HU

种植方式间混套作HU
第三章 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又称种植形式,是指 作物在农田上旳时空配置,涉及 间、混、套作和复种
§1 间混套
间、混、套作是我国农业遗产旳主要构成部分,是精耕细 作、集约种植旳一种老式技术:
• 公元前1世纪,西汉《汜胜之书》:“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 “区种瓜……又种薤十根”、“又可种小豆于瓜中”。
田地上于同一生长久内,分行或分带 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旳种植 方式。
不同作物在田间构成人工复合群体,个体之 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 间作旳作物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 但作物共处期长,其中,至少有一种作物旳共 处期超出其全生育期旳二分之一。 间作是集约利用空间旳种植方式。间作时, 不论间作旳作物有几种,皆不增计复种面积。
Yi 代表单位面积内间、混、套作群体中旳i作物旳实际产量; Yij 代表该作物在一样单位面积上单作时旳产量。
M 是复合群体中作物旳个数。
Land Equivalent Ratio (LER) 有时也用Relative Yield Total (RYT)表达。
例:
玉米+大豆,其中玉米产量349.1kg,大豆产量56.8kg。玉米单作旳 产量为371.7kg,大豆单作旳产量为75.3kg。则玉米+大豆旳土地当量比 为
单作(sole/solid cropping)
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旳种 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或平 作。
•群体构造单一,全田作物对环境条件要求 一致; •生育一致,便于田间统一种植、管理与机 械化作业; •个体之间只存在种内关系。
有关概念
间 作 (intercropping) 在 同 一
• 生物在完毕其正常生活周期时体现出来旳对生态系统中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和大豆是常见的农作物,它们可以通过套作来实现高产高效的栽培。

以下是一些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的技术:
1. 合理选取套作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周期相对短且产量较高的小麦、玉米和大豆品种进行套作,以实现最佳的产量效益。

2. 轮作方案设计:在田块中设定合理的轮作方案,通常采用小麦-玉米-大豆的轮作顺序。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小麦-大豆-玉米的套作方式。

3. 优化种植密度和行距:根据具体品种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

通过合理控制植株数量和间距,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4. 管理和合理施肥:在整个套作过程中,要加强农田管理,包括定期翻耕、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根据具体作物需求,合理施肥,确保养分的供应和平衡。

5. 种植后期的收获和储存: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收获阶段需要注意合理的收割时间,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收割后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储存,确保作物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通过采取以上套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效益,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小麦地里能套种什么作物

小麦地里能套种什么作物

小麦地里能套种什么作物小麦可以和玉米、大豆、棉花、西瓜及药材柴胡等农作物进行套种,具体的套种时间和方法如下,看看哪种间作套种模式适合您!一、小麦套种玉米1、配置方式:一般选用宽带套种方式,即秋种小麦时预留的玉米套种行为60-70厘米,每隔6-8行小麦套种2行玉米,两行玉米间距为40厘米,玉米与麦行的间距为15厘米。

2、品种选用:小麦应以高产、耐肥、抗倒的大穗型品种为主,玉米则以高产的中晚熟品种为主。

3、栽培要点:玉米宜在麦收前20-30天点播。

为保证玉米及时出苗,玉米套种可结合浇小麦灌浆水、麦黄水或下雨前后进行。

紧凑型玉米品种每亩留苗4000-4500株,平展型品种每亩留苗3000-3500株。

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并采用穴施或沿玉米苗行撒施的方式,每亩追施促苗肥7-10公斤尿素。

注意防治苗期害虫,加强田间管理。

二、小麦套种豆类作物1、配置方式:小麦与豆类主要套作方式为"二一式",即两行小麦套一行豆类。

小麦等行种植,行距18-20厘米,麦收后豆类行距为36-40厘米。

2、品种选用:小麦宜选用早、中熟大穗型高产、耐肥、抗倒的品种,豆类可选用中晚熟高产品种。

3、栽培要点:小麦收获前15-20天,按行距36-40厘米、窝距9-15厘米的间距,用锄头开沟点播,播深3厘米左右,播后覆土。

若土壤墒情不足,可结合浇小麦灌浆水、促豆子出苗。

注意勿伤小麦。

大豆一般每亩基本苗2万-2.5万株,绿豆1.2-1.5万株。

麦收后及时定苗、中耕灭茬,开沟追施一次苗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分枝。

三、小麦套种棉花麦棉套作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我省麦棉两熟地区的茬口矛盾,一般小麦亩产250-300公斤,籽棉亩产300公斤,适宜在我省淮北麦棉两熟地区中等以上肥力田块应用。

1、配置方式:一般多采用"三一式",即三行小麦留1行棉花,棉花预留行宽52厘米。

2、品种选择:小麦选用矮秆、早熟品种。

棉花选用中早熟或早熟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 播种■ .. 墒播 1- 6 k /6 m , 5 1 g6 7 2 干播 1- 0k / 6m 8 2 g 67 2 243 播种深度 .. 播深 4 5c  ̄ m。 244 播种方式 ..
小麦收获后立即腾地灌水 , 此时光照充足 , 热量丰富 , 正值大豆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 , 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灌水 3 4  ̄ 次
25 春季 .2 .
小麦采取六沟四行沟植沟播 , 播量 1-0k/6m , 82 g67 2 冬前田间 总茎数 8 万株/ 6m 以上 ,春季 田间总茎 数 7 0 67 2 0万株/6m 左 67 2 右, 成穗数 4 万穗 , O 穗粒数 3 粒 以上 , O 产量 4 0k /6 m 左右 。 5 g6 7 2 大豆株行距 2 mX 0 c 0 c 6 m,播种量 8, k /6 m ,00穴/ ^ g6 7 2 0 9 5
地块基施硫酸锌 2 k /6 m 。 g6 7 2 22 品种选择 _
() 5为增加穗重 , 预防干热风 , 要求在小麦挑旗期、 灌浆期各进 行一次叶面追肥 ,一般 用磷酸 二氢钾 10g67 2 5 /6m 、喷施宝 51 -0 m/6m 、 l 7 2硫酸锌 5 /6m 对水 3 g 6 0g67 2 Ok( 机动喷 雾机 1 曲。田 Ok
6 7 左右 , 苗密度 2 0 0 6 7 株结荚 3 , 6m2 保 2 0 株/6 m , 单 5个 单株结 实
9 粒, 1 百粒重 9 , . g产量 10k/6m 。 5 8 g67 2 小麦栽培技术
21 土壤准备 .
() 1春季 田间总茎 数 7 万株/6m , 穗数 4 O 67 2 成 0万株/ 6m , 67  ̄ 平均穗粒数 3 粒 以上。 O () 田返青后 , 2麦 适墒时及时 人工或机械钉 齿耙耙耱保墒 , 结 合耙耱 , 对部分 弱苗在 耙前追 施尿素 1 ̄ 0k/6m , 8 2 g67  ̄然后进行
23 种 子处 理 .
小麦套种大豆的时间以春季 4月 2 0日一 0日为宜 , 3 小麦追肥 灌完头水后 3 , 天 用除草剂喷施 田间. 待麦 田阔叶杂草杀除 以后播 种大豆。
32 品种选择 .
播前晒种 1 2 达到灭菌 、 - 天, 增强种子发芽势的 目的。为有效 预 防冬小麦雪 腐病 、 雪霉 病、 白粉病 、 黑穗病 及锈病 的发生 , 前 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k 种子用 2% 0 g 0 三唑酮乳油 30m 对 水 2  ̄ g 种 ,或用 0 l . 3k 拌 5
1% 5 的立克锈粉剂 2 0g 0 对水 2 - g . 3 k 拌种 。以上两种 药剂拌种 5
套种大 豆品种 为黑农 3 , 号 播量 89k/6m 。  ̄ g67 2
m3 6 7 2 要求灌匀灌透 , /6m 合墒后及时用钉齿耙或旋耕机对角耙整

灌水 ( 头水时间在 4 1 月 0日左右 )要求灌匀灌透 , 要连 上 , , 二水 间 隔期 81 天 ,  ̄ 0 以后每 隔 1 ̄ 5 0 1 天灌水 1 , 次 共灌水 6 。 次 小麦灌浆 期撒施尿素 81 g67 。  ̄ 0k/6m ̄ () 3小麦起身拔 节期( 1 -2 ) 4月 5日 0日 用安全性 好的除草 剂 7%巨锄干 燥悬浮 剂 1 /6m2 5 . g67 兑水 3 g机动喷雾器 1 曲, 2 0k ( Ok 加 2 中性洗衣粉 , 0g 在晴天 下午 6 叶面喷雾 , 时 及时 安全灭除 田
选择灌排条件好 、 土层深厚、 平坦 、 土地 土壤肥 力中上等 , 土壤 盐渍化程度轻的地块 , 前茬以苜蓿 、 玉米、 油葵 、 、 、 瓜 豆 菜地为宜 , 要求土壤 有机质含量在 2 /g 0gk 以上 ,碱解氮在 8 gk 以上 , 0m /g
速效磷在 7 m /g gk 以上。 墒 种 的地 块 ,在平 整土 地的基础 上 , 9月 1 0日灌 水 8 一 0 O 10
为保 证大豆正常生长 , 麦 田的稗子草 、 对 狗尾草 采用威霸 、 禾 草克进行化学除草 , 用量 1(, 0 m / 6 m , 0 1 l 72 b 2 6 对水 3 ~ O k , O 4 g 也可 人工拔草 。灌水合墒后中耕一次 , 主要是灭麦茬。
35 适 时收获 .
为了增强冬小麦的安全越冬 , 于节水和套种 , 利 播种方式采 用 六沟四行沟植沟播 。 25 田问管理 .
241 播种期 ..
阜康市适宜播种期为 9 1 月 5日- 0 5目, 1月 最佳播期为 9月
2 0目一 8日。 2
采用 张掖地 区生产 的推 拉式 轮式 点播机 点播 ,穴 距 1 ̄0 82 c 每穴 45 , m, , 粒 点播在垄背上 。点播后可灌小麦第二水。 v
84 田间管理 .
间必须有一定湿度, 禁止在地干的情况下叶面 追肥 。 3 大豆栽培技术
31 播种时间 .
主推品种为新冬 2 , 2号 搭配品种为新冬 2 号、 冬 1 号。 O 新 7 选 购的种子纯度 、 净度达到 9%以上 , 8 发芽 率 9% 5 以上。 自选的种子 必须经过机械精选 , 要求纯净度达 到 9% 7 以上, 芽率 9% 发 5 以上。
33 播种方式 .
要求在阴凉处进行 , 匀拌透 , 拌 然后堆起闷种 46小时 ,  ̄ 再摊 开晾
干, 装袋待播 。 24 播种 .
331 人工点播 . . 在小麦六沟 四行播 种方式的基础上 , 将大豆 以穴距 2 m左 0c 右、 穴深 5 c 每穴 5 6 m,  ̄ 粒点播在垄背上 。 332 半机械点播 。.
大豆黄熟后及时收割 , 减少豆荚爆裂造成的损 失。
收 稿 日期 :0 0 1 2 2 1 —1 - 0
() 有旺长 趋 势的 冬小麦 , 起身 至拔 节期 用矮壮 素 20 4对 在 0 m /6m 对 水 3 g机动 喷雾器 lk)可缩短 小麦 第 12节的 l 72 6 0k( Og, 、 长度 , 有效地预防后期倒伏 。
1 g67 2 素 1~2k/6m 、 酸钾 5k/6m , 缺锌 8k/6m 、 尿 O 1 g67 2硫 g67 2对
1 技术指标
251 冬 前 ..
十月中下 旬, 为了有效预防三斑点绿叶蝉对小麦叶片的为害 , 要求用 1% 0 的吡虫 啉粉剂 1 g67 2 0 /6m 对水 3 加倍倍 加 2 O 支 叶面喷洒 , 或用艾美乐 2g67  ̄ /6m 对水 3 喷 洒。1 O O月 2 5日一 1月1 1 0目及时灌好冬 水 , 保持麦 田有充足的水 分, 确保 冬小麦安 全越冬 。冬前 田间总茎数 8 万株/ 6 m 。 O 67 2
LI ANG yOU ZUo , U
巍 覆 技 z 年 罐 《 。 第期 t
北疆地区光热资源较为丰富 , 推广间作套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 光热资源, 增加复种指数,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多年来, 阜康 市推广 小麦与大豆套种技术 , 取得了 良好的效益 , 现将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
间阔叶杂草。
地 , 到“ 、 、 、 、 墒” 达 齐 平 松 碎 净、 六字标准 。 干播 的地块 , 要求种植户 及时对犁翻的地块进行人工或机械合沟平垄 , 平整土地 , 到“ 、 达 齐 乎 、 、 净” 松 碎、 五字标准 。 结合伏翻 和整地 , 腐熟有机肥 23t 6m2 施  ̄ / 7 、 6 磷酸 二铵 1—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