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池塘管理要点

合集下载

塘鱼秋季管理要点

塘鱼秋季管理要点

塘鱼秋季管理要点1、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是促进鱼长膘的重要条件,因此平时勤注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

一般5~6天左右加注1次新水,每次换水量以15~25厘米为度。

每月泼洒2~3次生石灰,以消灭细菌和增加钙质(一般水深为1.5米的池塘,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溶解后全池泼洒)。

2、追肥培饵秋季气温、水温是鱼类长膘的最佳温度,此时适当增加施肥量可加快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但初秋气温还较高,施肥要坚持少量多次、主追化肥的原则,避免水质恶化。

一般每7~10天施肥1次,每亩池塘每次施尿素2公斤,使池水保持油绿色或茶绿色。

秋末水温下降后应增施有机肥料,一般每亩水面施发酵粪肥250公斤左右。

3、合理投饲投放精料之前,应先定点投喂草料(以鲜嫩的旱草、水草、青菜叶为宜,每天2次,每次投喂量以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以免草鱼争食精料。

最好以多种青草轮换投喂的方法增加鱼的食欲,减少草料的浪费。

补饲精料量由少到多,日喂1次。

8~9月份,每日投喂精料以占总料量的3%~4%为宜。

进入10月份应随着气温的下降适当增加,最终达到5%~9%,以保证鱼类长膘的营养需要。

精料可选用谷芽、玉米粉、豆饼、麦麸、豆渣等。

也可将红薯蒸熟捣烂,与米糠、玉米粉拌和(三者比例为60∶35∶5),揉成丸子上食台投喂(加入1.5%的食盐,效果更好)。

吃剩的食料要及时捞起。

4、防止浮头进入秋季,对于精养密度较大的鱼塘,因投饵、施肥量大,有机质含量多,鱼类活动频繁,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

宜早晚或夜间各巡塘1次,一旦发现鱼吃食突然减少,吃食时间延长,池塘中残食增多,特别是草鱼只衔草满池游动而无吃食现象,说明水中已开始缺氧。

当发现鱼出现浮头预兆时,要及时开动增氧机补充水中溶氧,迅速将发黑恶化的老水排出1/2,加注新水。

并每亩水面用生石灰6~8公斤或明矾2~3公斤或食盐20公斤,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5、鱼病防治秋季鱼极易发生肠炎病和烂鳃病,因此要加强防治,可在食场处用漂白粉挂篓消毒,每亩水面挂篓2~3只,每篓装漂白粉100克、95%晶体敌百虫150克,连续挂5~7天。

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

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

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如下:1.选址与建立池塘:在水源充足且水质干净的地方建立池塘,并疏通池塘中的排水和灌水渠道,避免堵塞。

池塘的进出口处应安装铁丝网或尼龙线网,以防鱼逃脱。

2.池塘条件:鱼塘的水深应达到2~3米,水宽以10米左右为宜,这样便于分层养鱼,实行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密养。

同时,池水应能灌能排,达到“肥、爽、活”的标准。

3.鱼种选择:选择大规格、多品种的优良鱼种,是池塘养鱼稳产高产的物质基础。

一般高产鱼池,要求做到品种齐全,规格合理。

同时,放养鱼种的规格要做到“三代同塘”,即同品种不同年龄的大、中、小鱼同时混养在一个塘里。

4.消毒处理:投放鱼苗前,先往池塘中泼洒漂白粉,或和水混合的生石灰,消灭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和病菌,降低鱼的染病几率。

同时,在池塘的淤泥里施加腐熟的人畜粪便,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为鱼提供食物。

5.饲养管理:每天饲喂两次,饲料可以由小鱼、小虾、蛋白粉、豆饼、肉酱等制作而成。

此外,每隔半年更换一次清水,保证水质干净清洁,并要定期向池塘中投喂药物,以防鱼感染疾病。

6.饵料选择:鱼种下塘后,要根据各种鱼的不同食性选择饵料,使之吃饱吃好。

投饲方法以粗(天然饵料)为主,精粗结合,水陆(水、陆草)、荤素(贝、草类)、饵肥三个并举。

7.日常管理:每天早上、中午、傍晚都要到池塘边观察,看鱼有无浮头现象、吃食是否正常、水质是否有变化等。

同时,注意换水,定期清除残饵及污物,防止污水、污物入池,发现水质不适要及时换水或采取其他调节水质的措施。

8.节约成本:在水面上20~30厘米处安装数盏6~25瓦的灯泡,晚上开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虫入池来喂鱼,可节省部分饲料。

遵循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有效地饲养鱼塘中的鱼,提高鱼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鱼塘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鱼塘的正常运行和鱼的健康生长。

池塘管理规定(3篇)

池塘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池塘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池塘的管理和养护。

第三条池塘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维护生态平衡;(二)合理利用,科学养殖,提高池塘资源利用效率;(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减少污染;(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治理。

第二章池塘规划与建设第四条池塘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渔业发展规划,遵循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池塘建设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渔业发展规划;(二)符合生态要求,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三)池塘结构合理,有利于养殖生产;(四)排水设施完善,防止水体污染。

第六条池塘建设前,建设单位应当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建设。

第七条池塘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池塘养殖管理第八条池塘养殖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理确定养殖规模,避免过度养殖;(二)选用优质、高效、生态的养殖品种;(三)科学投喂,减少饲料浪费;(四)严格执行休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源。

第九条池塘养殖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渔业生产资格;(二)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三)遵守国家渔业法律法规和本规定。

第十条池塘养殖户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按照批准的养殖计划和方案进行养殖;(二)合理投喂,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三)加强病害防治,减少药物残留;(四)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第十一条池塘养殖户应当建立健全养殖档案,记录养殖过程和产量等信息。

第四章池塘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二条池塘生态环境保护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二)减少污染排放,改善水质;(三)加强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四)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浪费。

池塘秋天要注意什么

池塘秋天要注意什么

池塘秋天要注意什么池塘是一种生态环境较为特殊的地方,因此在秋季别具注意的地方也很多。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池塘秋季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水质管理池塘的水质是池塘中物种生存的前提,因此水质管理是池塘秋季管理的重点之一。

在池塘秋季,由于降雨减少,水源减少等原因,水质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秋季保持池塘水质清洁是非常必要的。

要保证池塘水澄清、透明,并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及时调整和补充水质缺失的元素。

二、饵料管理作为池塘养鱼的爱好者,饵料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池塘秋季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保持饵料清洁卫生,及时更换新饵。

因为,秋季池塘中物种繁殖的速度比较缓慢,饵料的消耗也相对较少。

如果饵料长时间不更新,容易导致水池受污染的情况出现,使得池塘生态环境变得恶劣。

三、病虫害管理在池塘秋季管理中,对病虫害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秋季的气温逐渐下降,风大的天气增加,这些因素容易引发池塘中的病虫害。

如鱼类疾病、水草腐烂等病虫害,都会对池塘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池塘环境卫生。

四、饮水管理池塘中的自来水和鱼儿们的饮水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饮水管理也是池塘秋季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应该及时更换新的自来水,保证鱼儿们的饮水干净、无污染。

同时,池塘中的水草、植被等也需要适当的浇水灌溉。

五、防风措施秋季天气干燥,往往伴随着大风天气。

在池塘秋季管理中,也需要考虑防风措施的问题。

实际上,对于池塘来说,防风是非常必要的。

风大的情况下,会产生振动和水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防风措施,比如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安装隔风网等等。

六、珍爱鱼儿如果你有池塘养鱼的爱好,那么在秋季池塘管理中,更要珍爱你的鱼儿。

一方面是养护好池塘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为你的鱼儿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关心鱼儿们的生长发育。

尤其是在天气转凉的情况下,需要为鱼儿增加摄取营养的机会,提高其免疫力。

总之,池塘秋季管理需要关注的方面非常多,其中包括水质管理、饵料管理、病虫害管理、饮水管理、防风措施、珍爱鱼儿等等。

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

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

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导言在养殖业中,草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为了提高草鱼的产量和养殖效益,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产高效的池塘草鱼养殖技术,以一年两季为主要养殖周期,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草鱼的产量与品质。

1. 池塘选址池塘的选址是影响草鱼养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址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 水源充足:养殖池塘需要具备足够的水源供给,可以通过引入地下水或利用附近水体进行补充。

- 生态环境优良:选择没有污染源、水质清澈、水流较平稳的场地,避免草鱼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 光照条件适宜:草鱼需要充足的光照来维持正常生长,因此选择日照时间较长的场地更为理想。

2. 池塘建设在选定合适的场地后,需进行池塘建设工作。

以下是池塘建设的关键步骤: - 挖掘池塘:根据养殖规模和背靠山体的情况,在场地上适宜的位置进行池塘的挖掘。

一般而言,池塘的深度应为1.5-2米,宽度和长度视场地条件而定。

- 修建附属设施:围堤、引水渠等附属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它们可以保证池塘水位的平稳和水质的稳定。

- 池壁和底部处理:池塘的壁和底部需要进行处理,以防止泥沙淤积。

采取适当的防渗措施,如打桩、膜材覆盖等,有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

3. 种苗选购与投放选择优质的种苗是保证草鱼高产高效养殖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种苗的选购与投放要点: - 选择正规渔场:购买种苗时,选择信誉良好、具有养殖经验的正规渔场,以确保种苗的质量可靠。

- 选择健康的苗种:选购时要注意苗鱼是否饱满、活跃,无明显疾病和畸形。

- 适量投放:根据池塘的面积和预期产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投放数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4. 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草鱼高产高效养殖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饲养管理的要点: - 合理配方饲料:根据草鱼的生长需求,选用合适的配方饲料,包括主食和辅助饲料,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 适时测定水质:定期检测水质,包括pH值、溶解氧含量等指标。

池塘秋季管理措施

池塘秋季管理措施
重庆维普
臣∞ 堕鎏』笙旦坌塑 壑壅堡
一 、 调 节 水质 , 科 学 管理
1 .
注换新水
俗话说 :
水 养 大 “

鱼。
” 一
般来
讲 , 成 鱼 池 的水位 可 加深 到2 米 以上 , 鱼 种培 育池 的水
位 可加深 到 I . 5 ~ 2 米之 间, 进排水方便 的鱼塘 , 在确
网箱分三 年折 旧
费0 . 9 万 元 , 合 计 1 0 9 . 0 8 万 元 。 利 润 2 2 . 6 2 万 元 。 投 入
产 出 比 为 1 :1 .
2
1。
九 、 分析 与讨 论
水库 网箱养殖鲤 鱼 高产 技术适合经 济欠 发达 山 区
推广 。 经 济欠发达 的山 区 由于人们购买力和 消费水平
秋季是成鱼增膘增肥季节 , 成鱼生长旺盛 , 体重
增加迅 速 , 其对饵料需求量大 , 在管理 上 应加强投
饵 , 充分满足成鱼对各种营养 的要求 。 吃食性鱼类 ,
应 以投 喂全 价 配 合 颗粒饲料 为主 , 饲 料 的营养成分要
全 面 , 蛋 白含 量 能够 满足 成 鱼 的要 求 , 饲 料 颗 粒 的粒
福 建邵 武市水产技 术推 广站 兰 永 清
电话 (0 5 9 9) 6 2 2 2 3 6 2 邮编 354 000
7 0 只 网箱共计产鲤 鱼 l 5 6 . 8 吨 ,
总产值1 3
1 .
7万
元。
成本: 鱼种费19 . 2 8 万元 、
饲 料 费8
1 .
90
万元


人工
资6 .
3 万元、
防病药 费0 . 7 万 元 、

秋季精养鱼池管理应掌握几大要点

秋季精养鱼池管理应掌握几大要点

更 好的生长空间与环境 , 如果是苗种 , 也应适 时分规格 、 品种并 塘越冬 , 也利 于来 年春放做
好 准备 。
( 联 : 2 6 3 江 苏 省 海 安 县 大食用 ;如果是 其他名优经济 品
种, 一般不施 肥 , 而且要适 当补放鲢 、 鳙鱼 , 以
二、 理投喂饲料与补充肥料 : 定要选 合 一
工作 : 秋季时鱼塘的载鱼量 已经增大 , 有不少 商品鱼已经达到上市规格 .应当适 当捕捞上 市, 以降低 池塘中鱼的密度 , 而且因捕捞而搅
动 底 泥 会 使 有 害 物 质 的 危 害 性 减 少 ,给 鱼 有
用优 质的饲 料 . 日投 喂量 占池鱼 体重的 3 %一 5 , % 如果是 养殖常 规鱼或 其 中的鲢 、 鱼 比 鳙 例较多 , 则要注意肥料 的投放 , 一定要少量多 次. 防止水质过肥 , 而且可 以投喂适量 的青饲
三、 加强病害防治 : 从池塘养鱼 的历史经
秋季精养 鱼池管理应掌握
验和实践来看 ,立秋后鱼病将进入 又一个流 行高峰发病季节 。 因此 , 掌握秋季鱼类 发病 规 律, 采取“ 无病先防 , 有病早治” 的积极 防治措
施 , 能 收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防 治 效 果 。 议采 取 才 建
调节水质 。
产站)
渔紫致富指南 2 02 0 —1 1
—3 3—
二要施用芽孢 杆菌 、 光合细 菌 、 硝化细菌 、 M E
菌液等微生物 制荆 调控水 质 ,以降低亚硝 酸
消毒清理食场。对河蟹 、甲鱼等易逃养殖 品
种, 注意查看防逃设施和池埂有无漏洞 , 检查 进出水 口防逃设施 .夜晚要 住宿到塘边加强
防盗巡视 。 五 、 适 时做 好 捕 捞 上 市 和 分 品 种 并 塘 等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
1. 池塘的选择:选择大小适中的池塘,水质良好,通风良好,并且能保持足够的阴影。

2. 浸泡和消毒:在选定的池塘进行浸泡和消毒,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和杂草。

3. 控制水质:维持适宜的水质非常重要。

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PH值、温度和溶氧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4. 养殖池的清洁:定期清洁养殖池和过滤设备,去除污物和底泥,确保水质干净。

5. 合理投喂:根据鱼的种类和数量合理投喂,不过度喂食。

选择适合的饲料,确保饲料质量。

6. 控制虫害和病害:定期检查鱼群,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药浴、隔离和治疗。

7. 鱼类增殖:根据鱼类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采取相应的增殖技术,如人工
孵化和放养幼鱼。

8. 适时采收:根据鱼的品种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成熟的鱼,确保养殖效益。

请注意,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养殖要求,建议在养鱼前咨询养殖专家或者进行相关的调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池塘管理要点
秋季水温趋于下降,昼夜温差增大,水体上下自然对流交换好,总体溶氧量提高,适合鱼类生活、生长,是鱼类进一步生长发育,积累脂肪,准备越冬的阶段。

要加强水体、追肥、投喂、防病、轮捕等管理,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饵料,同时为吃食性鱼类增加精料,促进生长发育和脂肪积累。

一、改善水体环境。

首先是保持稳定水位。

一般10天左右换水1次,将原池水放出1/3~1/2,再加注新水保持稳定的水位。

其次是改良水质。

用复合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液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以降低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过高等因子对水体造成的危害;根据水色确定需要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培肥水质;必要时可在傍晚或清晨开启增氧机或加注新水增氧,以防缺氧;每隔15天~20天,每亩池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5㎏~20㎏化浆全池泼洒1次,或用700g~1000g漂白粉全池泼洒1次,改善池塘水体环境。

保持水质为茶褐色或绿褐色,并且在一天中有浓淡变化,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呈微碱性,溶氧量高,饵料生物丰富,易消化,水质“肥、活、嫩、爽”。

二、追肥培肥水质。

追肥用量及次数,由水质情况决定,宜采用量少次多的追肥方法。

追肥时水温以20℃~30℃为好,这个温度范围最适合浮游植物的繁殖。

追肥时应选择有阳光的晴天,在上午9时至下午2时追完,这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比较强,肥料能较快地被吸收利用。

最好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追肥方法,以促进好气性细菌的繁殖,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

一般追施粪肥是每亩每天追25㎏~50㎏,或隔天追
50㎏;化肥是每亩每次追尿素3㎏~4㎏,或碳铵5㎏~7㎏,或氯化铵4㎏~6㎏,或过磷酸钙4㎏~7㎏。

化肥不得与碱性肥料和渔药同时使用。

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cm~35cm,水色呈黄绿色或褐绿色。

三、投喂催肥增膘。

秋季水温适合鱼类生长,投喂量和投喂次数要相应增加,饲料质量要相应提高,促进催肥增膘,以提高摄食性鱼类体质、产量,增强鱼体抵抗力,提高越冬成活率。

鱼的日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应根据其大小、水温、水质和饲料种类不同而不同。

鱼苗和鱼种阶段,代谢强、生长快、肠道容量大,投喂量大些,日投喂配合饲料量为鱼体重的4%~6%,成鱼为3%左右。

每隔一周要调整1次投喂量,应根据鱼的体重增加而增加。

成鱼日投喂2次~3次,鱼种日投喂3次~4次。

每次投喂时间应控制在40分钟以上,让绝大多数鱼吃饱。

坚持“四定”投喂,尽量多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或选择鱼喜欢摄食的饲料。

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四、轮捕控制密度。

选择在晴天、鱼不浮头的黎明前后轮捕。

这时轮捕对池鱼的影响最小,又能及时将捕起的鲜鱼供应上市。

轮捕前一天应停食或减少投饲量,切忌为增加上市鲜鱼的体重而大量投喂精料,轮捕要求操作细致、熟练、轻快,捕后需要及时冲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

轮捕可稀疏池鱼的密度,缓和鱼类在食性、生活习性和生存空间上的矛盾,解决密度过大对群体增长的限制,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

五、预防治疗病害。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投喂工作,注意水质变化,改善水体环境,细心操作,防止鱼体受伤。

做好免疫和药物预防,
对健康鱼种注射或浸浴疫苗(菌苗)进行免疫,在疾病流行季节进行鱼体药浴,全池泼洒药物,投喂药饵,食场和工具消毒等预防措施。

对发病鱼类要确诊治疗,对病、死鱼要集中掩埋,使用的工具用药物消毒处理,或在太阳光下暴晒,防止病源生物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