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使 用 记 录
高效液相色谱简介及操作

HPLC和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
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 通常将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分成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色 谱法和凝胶色谱法四大类。
4.如何阅读色谱图??
tR:保留时间;tM:死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 W:峰宽
• 定性分析:在同一色谱系统中相同物质具 有相同的保留值 • 定量分析:组分含量与其响应值(峰高或 面积)成正比
2 色谱柱使用的注意事项
• 色谱柱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碰撞、弯曲或强烈震动。 • 当分析柱长期不使用,应用适当有机溶剂保存(一般 为甲醇)。 • 每天工作结束后用适当的溶剂来清洗柱。
3 其他注意事项
• 未经提取净化的蛋白样品、血样、生物样品绝对禁 止直接进样分析。 • 要注意流动相的脱气。 • 避免使用高粘度的溶剂作为流动相。 • 使用新鲜配制的流动相,特别是水溶剂或缓冲液建 议不超过两天,最好每天更换。
(5)色谱柱平衡后,打开检测器(开灯) (6)测定样品 (7)清洗仪器
色谱柱及流路清洗 进样阀清洗 进样针清洗
四、主要注意事项
1 泵使用的注意事项
•
• •
• •
防止任何固体微粒进入泵体(用0.22 um或0.45 um 的微孔滤膜过滤) 流动相不应含有任何腐蚀性物质,含有缓冲盐的流 动相不应保留在泵内更不允许留在柱内。 泵工作时防止溶剂瓶内的流动相用完,否则空泵运 转一是会使大量空气进入柱内柱床崩塌、也会磨损柱塞、 密封圈,最终产生漏液。 输液泵的工作压力决不要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 流动相应先脱气,以免在泵内产生气泡,影响流量 的稳定性和分析结果。
c. 荧光检测器 (FLD) 只适用于具有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氨基 酸、胺类、维生素和某些蛋白质等)的测定。
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Agilent_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保证其正确使用。
2 范围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与维护。
3 职责操作人员和责任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内容4.1 组成G1322A脱气机、G1311A四元泵、G1329A自动进样器、G1330B自动进样器恒温器、G1315B可变波长检测器(DAD)、GB16A 柱温箱和一套Agilent 1200 CHEMSTATIONS 软件(软件光盘与说明书原件由工程部保存),打印机。
4.2 在线清洗若实验的流动相中含有的缓冲盐和离子对等试剂干后会留下固体印迹的物质时,必须要进行在线清洗过程。
首先配制好10%异丙醇溶液,经0.45μm有机膜抽滤后,装入已用滤过的10%异丙醇溶液洗过三遍的洁净玻璃瓶内,调整流量为2~3滴/分钟,10%异丙醇溶液必须每周更新。
4.3 开机接通电源,打开计算机,等计算机启动成功后,含四元泵的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从上到下,依次打开脱气机、泵、进样器、进样器恒温器、柱温箱和多波长检测器。
约30秒钟后,各部件自检完毕,进入待机状态,指示灯为黄色或无色。
双击桌面上的Instrument 1 Online,计算机进入工作站的Method and Run Control操作界面。
画面如下所示。
4.4 色谱条件的设定4.4.1 方法的编辑●在method and run control 状态下,单击“method”选择“edit entire method”,请先在复选框中选择method中需要编辑的项目。
●进入method information 在method comments 中输入方法的名称及相关描述,参数设置完毕后单击OK。
●进入泵参数设置画面,设置泵流速(ml/min),流动相组成,冲洗梯度,停针时间等,参数设置完毕后单击OK。
Waters_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Waters e2695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目的:建立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为了使操作者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更规范,保证实验结果更精确。
范围:适用于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和维护保养。
职责: 本规程由仪器使用员负责实施,分析室主任负责监督。
1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1 检查设备电源、流路、信号连接是否完好。
1.2 流动相:配制相应的流动相,经0.22μm微孔滤膜抽真空过滤后,并超声脱气5分钟,必须使用色谱纯的溶剂,水或缓冲盐溶液要用超纯水;盛放溶液和流动相所用的玻璃容器必须用超纯水清洗。
1.3 样品溶液:按方法取样或配制标准样品溶液。
2 仪器的组成及开机平衡系统2.1 仪器组成。
本仪器由waters e2695分离单元、2489紫外可见光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和打印机组成。
2695分离单元包括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系统,四通道在线真空脱气机,可容纳120个样品瓶的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内置的柱塞密封垫清洗系统,溶剂托盘,液晶显示器,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2.2 开机。
先打开电脑,依次接通2695 分离单元、检测器、计算机和打印机的电源。
接通2695 分离单元后,约20s 仪器开始自检,约4min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待主屏幕上方标题区出现“ Idle ”时,仪器进入待命状态。
2.3 脱气(Degasssger)。
按面板右下方“Menu/Status”键进入“Status(1)”界面,移动光标至“Degasser Mode”,按Enter选择“On”,打开在线脱气。
一般默认是开的。
2.4 设定柱温。
在“Status”界面,光标至“Col Htr Set”,输入目标温度,按Enter。
(可在工作站方法中设置)2.5 灌注柱塞密封清洗泵(Prime Seal Wash)。
在主屏幕下,按“Diag”,显示“Diagnosties”屏幕,按“Prime Seal Wash”,显示“Prime Seal Wash”屏幕,按“Start”,直到清洗溶剂流出泵杆密封圈冲洗废液管,依次按“Halt”、“Close”、“Exit”。
Agress高效液相色谱操作规程(折光检测器)

Agress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折光检测器)1. 目的规范Agress1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Agress1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3. 职责仪器室分析人员负责Agress1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4. 系统组成本系统由P1100高压恒流泵、D1100紫外-可见检测器、Rheodyne 7725i手动进样阀、Elitapex色谱工作站、计算机以组成。
5. 程序5.1.准备(1)使用前应根据待检样品的检验方法准备所需的流动相(色谱纯;流动相必须用0.45μm滤膜过滤)、配置样品和标准品(必须用0.45μm滤膜过滤)、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柱进出口位置应与流动相流向一致)、与7725i进样阀配套的进样器和定量管。
(2)通电前应检查仪器设备之间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连接正常。
5.2. 开机和泵操作(一)开机1. 接通电源,依次打开P1100泵、D1100检测器,待仪器自检结束显示正常状态后,打开电脑显示器、计算机。
(二)排气1. 打开P1201泵后,打开放空阀(逆时针转动放空阀手柄至90度);2. 按冲洗键使泵用最大流量对流动相进行排气,若流动相管路中存在明显的空气要使用配件中的20ml吸液针管连接到放空阀出口管处进行抽取,直至抽出液体,然后关闭放空阀,拔下针管,连接好管路,拧开放空阀重新排气;3. 排气完毕后将放空阀顺时针拧紧;(三)打开工作站1.点击Elitapex启动图标,按[确定」,进入系统主界面。
点击仪器控制菜单,弹出系统配置、仪器控制及光谱扫描选项,点击系统配置,将仪器列表中的仪器选项添加到系统配置选项中去后,(以实际仪器配置为准)点击验证系统配置,如显示结果与系统配置中选顶一致,证明系统连接正常,电脑可对仪器进行反控。
点击仪器控制选项,对泵的流量、梯度曲线进行设置,同时对检测器波长设定及柱温箱温度设定确认后,启动数据采集。
GMP检查缺陷项汇总

• 16、已归档的批生产记录无产品标签实样。 • 17、净化空调系统使用记录每天只记一次,与企业文件规定“每班至少记录
2次”不符,且无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清洁记录; • 18、车间消毒用75%乙醇无配制记录;
• 19、热风循环烘箱等生产设备无使用日志;部分功能间压差记录未及时记; • 20、热风循环烘箱温度、时间显示器已坏,操作工对所生产品种的干燥温度
且无识别标志。(第一百二十六条); • 42、生产车间部分功能间停用(或不用)的设备未移出生产车间。 • 43、不合格品库中待处理的废弃物料无数量。 • 44、实验室部分操作台有积尘。
• 4、仓储区内的原料无质量状态标示。 • 5、废弃的印刷包装材料未及时销毁。如包材库中存放的合格证,其标示的药
品生产许可证号为原生产许可证编号(甘20110094),未销毁。 • 6、文件管理不规范,批生产记录未按档案进行管理,随意放置。 • 7、甘草、黄芪等原料及成品检验未按药典规定全检,黄芪检验存在套用色谱
及操作规程。 • 37、饮片车间洗手池地漏无水封。
• 38、洁具间存放的容器具无状态标识。 • 39、制剂室内灭菌间房间无标识。 • 40、未及时对新颁布实施的GMP《确认与验证》进行培训,验证小组人员不
熟悉该附录内容(第二十七条); • 41、现场检查时,外包工序已经结束,但外包间设备台上存放有部分说明书,
• 10、批生产记录中成品放行审核单中需质量部和质量授权人审核部分均未审核 并签字,但成品放行证已经放行签字。
• 11、《标签、合格证管理规程》不适用于企业的实际管理。 • 12、空白标签未专柜保存。 • 13、车间标签打印室室外标牌为器具间,空白标签无交接记录。
watersarc高效液相色谱仪说明书

watersarc高效液相色谱仪说明书摘要:1.引言2.watersarc 高效液相色谱仪概述3.色谱仪的部件和特性4.色谱仪的操作流程5.色谱仪的维护和保养6.结论正文:【引言】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样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watersarc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Waters 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液相色谱仪,具有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watersarc 高效液相色谱仪概述】watersarc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效率等特点。
该仪器主要由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可以满足各种分析需求。
【色谱仪的部件和特性】1.输液系统:输液系统包括高压泵、进样器和流动相。
高压泵提供稳定的流速,进样器可以精确控制样品的进样量,流动相则帮助样品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2.分离系统:分离系统是色谱仪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色谱柱和填料。
色谱柱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填料,以实现样品的有效分离。
3.检测系统: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经过色谱柱分离后的样品。
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器。
4.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负责收集、处理和分析检测到的数据,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和结果。
【色谱仪的操作流程】1.准备样品:将待分析的样品进行处理,使其符合进样要求。
2.安装色谱柱: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正确安装在色谱仪上。
3.配置流动相:根据色谱柱的特性和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并进行配置。
4.启动高压泵:启动高压泵,使流动相在色谱仪中循环。
5.进样:将样品加入进样器,通过进样器将样品送入色谱柱。
6.检测:开启检测器,检测经过色谱柱分离后的样品。
7.数据处理:使用数据处理系统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方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药物、环境、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一、仪器准备:1.检查仪器的状态,确认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行,如高压泵、进样器、检测器等。
2.开机预热:打开主机电源,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上的指示,进行仪器的预热操作。
一般要求预热时间为30分钟到1小时。
二、工作站设置:1.打开工作站软件,点击新建分析方法。
根据分析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类型,如梯度洗脱、等温洗脱等。
2.设置流动相组成:根据分析物的性质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并设置其浓度和比例。
可以通过试错法或者文献参考来确定最佳流动相组成。
3.设置进样器参数: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如全自动进样、微量进样等。
设置进样量和进样速度,根据分析物的浓度、检测器灵敏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4.设置检测器参数:选择合适的检测器类型和波长。
一般情况下,紫外检测器是最常用的检测器,波长选择通常在200-400nm之间。
5.设置柱温:根据分析物的性质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柱温。
柱温对分离性能和分析速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三、样品处理:1.样品制备:根据分析目标和方法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包括固相萃取、溶解、过滤等。
2.进样器设置:将样品注入进样器,确保进样量与方法要求相符。
3.进样:点击工作站软件上的进样按钮,开始进行进样。
进样过程中要确保无气泡进入柱。
四、开展分析:1.开始分析:点击工作站软件上的开始按钮,运行分析方法。
监控色谱图,观察峰的形状和分离度。
根据需要可以对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如调整流速、洗脱程序等。
2.数据处理:完成分析后,保存并导出色谱图和数据。
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五、仪器维护:1.使用完毕后,关闭泵和检测器,将柱中流动相完全排空,以免柱内残留物引起污染。
2.保养柱:每次使用后,要清洗柱和重新平衡柱。
柱的清洗和保养要根据具体的柱类型和使用情况进行。
3.保持仪器干燥和清洁:定期清洁仪器,尤其是注射器、透射比色噪声汇丰牌等易受污染的部件,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
3. 术语或定义N/A4. 职责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程序5.1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四部及2019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5.2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5.3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仪器应按现行国家技术监督局“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定期检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5.3.1色谱柱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硅烷等) 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色谱系统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 分子排阻色谱系统使用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用手性填充剂。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碳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供试品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孔径在15nm(lnm=10A)以下的填料适于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
除另有规定外,分析柱的填充剂粒径一般在3~10μm之间。
粒径更小(约2μm)的填充剂常用于填装微径柱(内径约2mm) 。
使用微径柱时,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如有必要,色谱条件也需作适当的调整。
当对其测定结果产生争议时,应以品种正文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