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博盖梁计算书

合集下载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一、计算说明、参数本标段盖梁累计71个,均为双柱盖梁。

总体分一般构造盖梁和框架墩盖梁(即预应力盖梁)两种。

其中一般构造盖梁种尺寸。

普通盖梁采用C35土,框架墩盖梁采用C50混凝土。

一般构造盖梁共18个;15.736*2.1*1.5个;11.2*2.2*1.6共12个;11.595*2.2*1.6共18个,适用于松林大桥5#墩;24.2*2.4*2.2个,适用于松林大桥4#、6#墩。

由于11.2*1.9*1.4(1.595*1.9*1.4为斜交)盖梁具有代表性,故以下计算按11.2*1.9*1.4盖梁进行受力计算分析。

盖梁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施工方法。

模板设置横加劲楞,横向加劲楞直接焊接在模板上;竖向][12加劲楞则布置在外侧,间距为0.8m,且其上安装对拉螺杆。

计算参数:A3钢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σ]=12.5KN/cm2二、计算依据和参考资(1)揭阳至惠来高速公路A7标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6)机械工程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三、模板计算荷载分项系数是在设计计算中,反映了荷载的不确定性并与结构可靠度概念相关联的揭惠高速公路A7一个数值。

对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规定了不同的分项系数。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G=1.35。

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般情况下取γQ=1.4。

1、荷载分析:盖梁底板面积为:(11.2-2.9)m1.4m=11.62m2(最不利状态下,偏于保守计算)盖梁砼自重:G=27.1m326KN/m3=704.6KN;q1=704.611.62=60.6KN/m2注:含筋量>2%。

桥博盖梁计算书word版

桥博盖梁计算书word版

桥博盖梁计算书word版某高速公路高架桥盖梁计算一、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高架桥,半幅桥宽21.00米,上部构造采用25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下部构造采用矩形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盖梁采用C50混凝土,矩形墩采用C30混凝土。

具体布置如下图:小箱梁横向布置图桥墩一般构造图二、结构计算盖梁计算程序采用桥梁博士系统。

盖梁结构离散为36个单元,39个节点。

计算模型见下图:盖梁计算模型盖梁立体模型盖梁单元几何图形钢束布置图设计荷载:公路-I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1.0;钢绞线弹性模量:1.95x105MPa,标准强度:σ=1860MPa,张拉应力:0.75σ=1395MPa,单端锚具变形:0.006m;张拉方式:两端张拉。

预应力成孔方式:预埋波纹管;钢束布置:4N1束和5N2束,均采用φs15.2-10。

共分为九个施工阶段。

盖梁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三、计算结果(一)成桥后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包络图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应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包络图上缘最大正应力上缘最小正应力下缘最大正应力3、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应力下缘最小正应力上缘最大正应力上缘最小正应力下缘最大正应力下缘最小正应力4、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主应力5、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主应力6、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位移最大主压应力最大主拉应力最大主压应力最大主拉应力最大位移7、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位移(二)、施工阶段分析1、第一施工阶段施工内容:下部构造施工,张拉5N2束。

最小位移最大位移最小位移钢束布置图1.1、正应力1.2、主应力上缘最大正应力上缘最小正应力下缘最大正应力下缘最小正应力最大主压应力最大主拉应力2、第二施工阶段施工内容:架设外边梁。

架桥机各支点计算反力:前支点:=161x1.15=185.15KN中支点:=291x1.15=334.65KN后支点:=232x1.15=266.8KN2.1、正应力2.2、主应力上缘最大正应力上缘最小正应力下缘最大正应力下缘最小正应力最大主压应力最大主拉应力3、第三施工阶段施工内容:架设另一外边梁。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一、计算说明、参数段家咀互通主线左幅P38-P40、右幅P42-P44、ZK7+348.5滠口高架桥1-10#、K7+295.6滠口高架桥2/3/4/5/7/6/8/9/10#共26个墩位,墩柱直径1.8m,盖梁尺寸为15.45m*1.9m*1.8m,累计26个盖梁,均为双柱一般构造盖梁,采用C35混凝土。

盖梁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施工方法。

侧模板设置横肋:横肋[10槽钢,间距为0.3m,横向加劲楞直接焊接在模板上;竖肋:竖肋[12槽钢,间距为1.00m,且其上安装对拉螺杆。

计算参数:Q235钢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σ]=170Mpa,抗剪[σ]=100Mpa二、计算依据和参考资(1)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至河口段工程段家咀互通主线、ZK7+348.5滠口高架桥和K7+295.6滠口高架桥上构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机械工程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三、荷载1、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7)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中提出的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2/121022.0V t F ββγ=HF γ=式中F 为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2/m kN )γ为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3/m kN )0t 为新浇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或采用经验公式152000+=T t 计算(T 为混凝土的温度℃),本计算0t 取10h。

V 为混凝土浇注速度(h m /),V 取0.45h m /。

H 为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到新浇注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本计算H=1.8m。

桥墩盖梁计算书【范本模板】

桥墩盖梁计算书【范本模板】

桥墩盖梁计算书原始数据表单位:kN-m制┏━━━━━━━┯━━━━━━━━━━┯━━━━━━━━━━┯━━━━━━━━━━━━┓┃横分系数│汽车控制裂缝mm │挂车控制裂缝mm │支点过渡跨中间比值┃┠───────┼──────────┼──────────┼────────────┨┃ 0 │ 0。

180 │ 0.180 │ 0.25 ┃┗━━━━━━━┷━━━━━━━━━━┷━━━━━━━━━━┷━━━━━━━━━━━━┛注:横分系数0指“杠杆法过渡偏心受压法”,1指“左右偏载按偏压法,对称按杠杆法”,2指“完全杠杆法”。

┏━━━━━━━━━━━┯━━━━━━━━━━┯━━━━━━━━━━┯━━━━━━━━┓┃汽车荷载│挂车荷载│人群集度│车道数┃┠───────────┼──────────┼──────────┼────────┨┃公路-Ⅱ级│不加载│ 0.000 │ 2 ┃┗━━━━━━━━━━━┷━━━━━━━━━━┷━━━━━━━━━━┷━━━━━━━━┛汽车数据┏━━━━┯━━━━┯━━━━━┯━━━━━┯━━━━━━━┯━━━━━━━┯━━━━┓┃汽车车距│汽车轮距│汽车前轮重│汽车后轮重│重车与前车车距│重车与后车车距│重车轮重┃┠────┼────┼─────┼─────┼───────┼───────┼────┨┃ 15.00 │ 4。

00 │ 0。

0 │ 0.0 │ 1000。

00 │ 1000.00 │ 300。

0 ┃┗━━━━┷━━━━┷━━━━━┷━━━━━┷━━━━━━━┷━━━━━━━┷━━━━┛┏━━━━━━━━━━━━━━┯━━━━━━━━━━━━━┯━━━━━━━━━━━━━┓┃重车轮轴数│ 1~2轮距│ 2~3轮距┃┠──────────────┼─────────────┼─────────────┨┃ 3 │ 3.60 │ 1。

20 ┃┗━━━━━━━━━━━━━━┷━━━━━━━━━━━━━┷━━━━━━━━━━━━━┛┏━━━━━━━━━━━━━━┯━━━━━━━━━━━━━┯━━━━━━━━━━━━━┓┃第1轮重│第2轮重│第3轮重┃┠──────────────┼─────────────┼─────────────┨┃ 60.0 │ 120。

盖梁计算书

盖梁计算书

计算书一、钢管柱抱箍施工方法1、工程概况盖梁宽为3.32m,中间1.42m宽混凝土结构最高为3.9m,下部混凝土结构最高为2.1m。

双层H700型钢间距为1.9m,30工字钢间距为0.6m,长度为7.5m 标准段H700型钢中间钢管柱跨度为10m,两侧跨度为6m,外侧悬臂3.3m(有2m为工作面)2、施工荷载中间1.42m混凝土均布荷载为3.9*2.6=10.14t/m两侧各0.95m范围混凝土均布荷载为2.1*2.6=5.46t/m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2.5kN/m2P1砼冲击及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P=2.5kN/m22模板自重荷载:=1.5kN/m2P43、30工字钢计算:中间1.42m 101.4+2.5+2.5+1.5=107.6kN/m2*0.6=64.56kN/m两侧0.95m 54.6+2.5+2.5+1.5=61.1kN/m2*0.6=36.66kN/m结果最大应力为40.5MPa<210MPa,符合要求。

最大变形为0.3mm<3320/400=8.3mm支点反力为80.351KN.80.351+1.2=81.551KN4、H700型钢计算:最大应力为160.2 MPa<210MPa,符合要求。

最大变形为19mm<10000/400=25mm,符合要求。

抱箍处支点反力为846.163KN,钢管柱支点反力为1125.719KN。

5、钢管柱计算钢管柱最大应力为84.952 MPa<210MPa,符合要求。

最大变形为4mm钢管柱基础计算:1125.719/(3.14*0.3*0.3)=3983.4KPa=4MPa<20MPa(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6、抱箍计算抱箍受竖向力为846.2KN,即该值为抱箍需产生的摩擦力,螺栓数目计算:M24螺栓的允许承载力:[NL]=Pμn/K式中P为高强螺栓的预拉力,取225kNμ摩擦系数取0.3传力接触数目取1.6*1.6*0.5=1.28K为安全系数取1.7[NL]=50.82KN螺栓数目m=846.2/50.82=16.6≈17,实际布置螺栓为24个。

桥墩盖梁计算书

桥墩盖梁计算书

大桥1号桥墩盖梁计算书原始数据表单位:kN-m制横分系数汽车控制裂缝mm 挂车控制裂缝mm 支点过渡跨中间比值0 0.200 0.250 0.25注:横分系数0指“杠杆法过渡偏心受压法”,1指“左右偏载按偏压法,对称按杠杆法”,2指“完全杠杆法”。

汽车荷载挂车荷载人群集度车道数汽车-超20级挂车-120 5.000 2汽车数据汽车车距汽车轮距汽车前轮重汽车后轮重重车与前车车距重车与后车车距重车轮重15.00 4.00 70.0 130.0 10.00 10.00 550.0重车轮轴数1~2轮距2~3轮距3~4轮距4~5轮距5 3.00 1.40 7.00 1.40第1轮重第2轮重第3轮重第4轮重第5轮重30.0 120.0 120.0 140.0 140.0汽轮与护轮距离横向轮轴数1~2轮距2车横向间距0.500 2 1.80 1.30挂车数据挂车轮轴数1~2轮距2~3轮距3~4轮距4 1.20 4.00 1.20第1轮重第2轮重第3轮重第4轮重300.0 300.0 300.0 300.0挂轮与护轮距离横向轮轴数1~2轮距2~3轮距3~4轮距1.000 4 0.90 0.90 0.90右偏角(度) 桥面净宽左护栏宽左人行宽左隔离栅宽右隔离栅宽右人行宽右护栏宽90.00 10.00 0.25000 1.00 0.00 0.00 1.00 0.25000 左右梁板中距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排支座数1~2对称1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恒载反力恒载反力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合计左孔支反力350.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50.3750.右孔支反力350.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05.350.3750.合计70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610.700.7500.恒载反力标准跨径计算跨径支座与墩中心距离支座与梁端接头中心距离左孔数据20.00 19.30 0.35 0.35右孔数据20.00 19.30 0.35 0.351号边梁与桥面护栏外侧垂直距离1号边梁与盖梁端垂直距离0.75 0.75裂缝C3值拉筋重心距压筋重心距上通筋数下通筋数自动计算0.05 0.05 4 4混凝土标号主筋等级主筋直径mm 侧筋等级侧筋直径mm 箍筋等级箍筋直径mm30 2 25 1 10 1 10挡块设置顺桥挡块盖梁挡块宽度挡块高度左挡块距梁端右挡块距梁端不设置齐平0.00 0.00 0.00 0.00盖梁悬距变高悬长盖梁宽度2.65 2.65 1.40盖梁截面盖梁端高盖梁高度矩形截面0.70 1.40墩身类型墩柱高柱直径顺桥尺寸横桥尺寸柱数柱距1~2 圆形截面10.00 1.10 2 7.20活载作用力表(表1)内容布载方式左支反力右支反力总轴重冲击系数车列走向重轴距原点重车轮重人群/每米双孔加载50.0 50.0 0.0 0.0000 0 0.00 0 左孔加载50.0 0.0 0.0 0.0000 0 0.00 0 右孔加载0.0 50.0 0.0 0.0000 0 0.00 0挂车双孔加载773.3 286.8 1200.0 0.0000 1 20.85 1200 左孔加载1022.8 0.0 1200.0 0.0000 1 19.65 1200 右孔加载0.0 1022.8 1200.0 0.0000 -1 19.65 1200一列车双孔加载333.5 161.4 880.0 0.0427 -1 18.25 550 左孔加载416.8 0.0 550.0 0.1901 1 19.65 550 右孔加载0.0 416.8 550.0 0.1901 -1 19.65 550注:1、“车列走向”为0指无汽车,-1指汽车从左向右行驶,1指从右向左行驶。

桥梁博士对桥墩盖梁进行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详细]

桥梁博士对桥墩盖梁进行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详细]
首先对盖梁进行结构离散,即划分单元建 立盖梁模型,原则是在支座处、柱顶、特 征断面(跨中、1/4)处均需设置节点。
如果需要考虑墩柱和盖梁的框架作用,还 需要把墩柱建立进来;柱底的边界条件视 情况而定,如果是整体承台或系梁连接, 可视为柱底固结;如果是无系梁的桩柱, 可以将桩使用弹性支撑或等代模型的方式 来模拟。
二、输入总体信息 计算类型为:全桥结构安全验算 计算内容:勾选计算活载 桥梁环境:相对湿度为0.8 规范选择中交04规范。 三、输入单元信息 输入单元信息,建立墩柱、盖梁及垫石单
元模型,对于T梁或小箱梁,因为支座间距 比较大不能将车轮直接作用在盖梁上,我 们还需要在盖梁上设置虚拟桥面单元来模 拟车道面,与盖梁采用主从约束来连接, 虚拟桥面连续梁的刚度至少大于盖梁的100 倍。建立模型如下:
建立模型如下:
虚拟桥面单元
盖梁单 元
墩柱单 元
虚拟桥面为连续梁时,刚度可在特征系数里修改。
四、输入施工信息 第一施工阶段:安装所有杆件
盖梁计算模型
添加边界条件
添加虚拟桥面与盖梁的主从约束:
虚拟桥面与盖梁的主从约束需要使用两种情况 分别模拟:虚拟桥面简支梁和虚拟桥面连续梁; 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模拟墩台手册中的杠杆法和 偏心受压法;其目的是杠杆法控制正弯矩截面; 偏心受压法控制负弯矩截面。
勾选横向加载,输入汽车和人群的横向加
载有效区域在活载输入对话框中人群集度 和人行道宽度填入1,因为在人群荷载反力 及源自向加载区域已考虑了人群集度和宽度。
六、执行项目计算 模型建立完成,执行项目计算
七、查看计算结果 查看所需的计算结果
桥梁博士对桥墩盖梁进 行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主要介绍利用桥梁博士对桥墩盖梁进行计算 的过程和方法,重点在于虚拟桥面入盖梁活载的 加载处理。 进行盖梁计算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

梁桥桥博计算书

梁桥桥博计算书

跨苏申外港线特大桥结构复核计算1.工程概况跨苏申外港线特大桥是苏州东方大道新建工程中的一座特大桥。

主桥里程桩号k5+810.39m~k6+110.61m,全长290.11m。

2.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2.1技术标准2.1.1桥跨型式:主桥为双幅连续箱梁,跨径布置:80.11+130+80.112.1.2桥面宽度:全宽30m,横向布置为0.5米防撞护栏+12.5米行车道+0.5米防撞护栏+3.0米中央分隔带+0.5米防撞护栏+12.5米行车道+0.5米防撞护栏2.1.3桥面纵坡:小于3%2.1.4桥面横坡:2%(单幅单向坡)2.1.5荷载标准2.1.5.1车辆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2.1.5.2地震烈度:6度地震区,按7度设防2.1.6通航标准2.1.6.1通航水位(黄海高程)最高通航水位2.21m2.1.6.2通航净空净高7m净宽70m2.1.7温度:桥址处极端最高温度41℃,极端最低温度-12.0℃;桥址处月平均最高温度32℃,月平均最低温度-0.7℃。

设计基准温度取15℃。

2.2设计规范2.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2.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2.2.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2.2.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2.2.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2.2.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3主要材料及其设计参数2.3.1混凝土2.3.1.1 50号混凝土(用于主桥、墩身及支座垫石)弹性模量:35000MPa剪切模量:15050MPa泊桑比:1/6轴心设计抗压强度:28.5MPa设计抗拉强度:2.45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3.1.2 40号混凝土(用于承台)弹性模量:33000MPa剪切模量:14190MPa泊桑比:1/6轴心设计抗压强度:23.0MPa设计抗拉强度:2.15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3.1.3 30号混凝土(用于桩基础)弹性模量:30000MPa剪切模量:12900MPa泊桑比:1/6轴心设计抗压强度:17.5MPa设计抗拉强度:1.75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3.1.4 20号混凝土(用于承台封底)弹性模量:26000MPa剪切模量:11180MPa泊桑比:1/6轴心设计抗压强度:11MPa设计抗拉强度:1.3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3.2低松弛钢绞线(用于主梁内预应力)直径:15.24mm弹性模量:190000MPa标准强度: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1395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2.3.3精轧螺纹钢筋(用于主梁内竖向预应力)直径:32mm弹性模量:200000MPa标准强度:750MPa张拉控制应力:675MPa热膨胀系数:0.0000122.4设计荷载取值2.4.1恒载2.4.1.1一期恒载一期恒载包括主梁材料重量,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高速公路高架桥盖梁计算
一、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高架桥,半幅桥宽21.00米,上部构造采用25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下部构造采用矩形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盖梁采用C50混凝土,矩形墩采用C30混凝土。

具体布置如下图:
小箱梁横向布置图
桥墩一般构造图
二、结构计算
盖梁计算程序采用桥梁博士系统。

盖梁结构离散为36个单元,39个节点。

计算模型见下图:
盖梁计算模型
盖梁立体模型
设计荷载:公路-I 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γ:1.0;
钢绞线弹性模量:1.95x105MPa ,标准强度:σ=1860MPa ,张拉应力:0.75σ=1395MPa ,单端锚具变形:0.006m ;张拉方式:两端张拉。

预应力成孔方式:预埋波纹管;
钢束布置:4N1束和5N2束,均采用φs 15.2-10。

盖梁单元几何图形
钢束布置图
共分为九个施工阶段。

盖梁按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三、计算结果
(一)成桥后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包络图
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应力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包络图 上缘最大正应力
上缘最小正应力
下缘最大正应力
3、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应力
下缘最小正应力
上缘最大正应力
上缘最小正应力
下缘最大正应力
下缘最小正应力
4、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主应力
5、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主应力
6、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位移
最大主压应力
最大主拉应力
最大主压应力
最大主拉应力
最大位移
7、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位移
(二)、施工阶段分析 1、第一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下部构造施工,张拉5N2束。

最小位移
最大位移
最小位移
钢束布置图
1.1、正应力
1.2、主应力
上缘最大正应力
上缘最小正应力
下缘最大正应力
下缘最小正应力
最大主压应力
最大主拉应力
2、第二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架设外边梁。

架桥机各支点计算反力:
前支点:=161x1.15=185.15KN
中支点:=291x1.15=334.65KN
后支点:=232x1.15=266.8KN
2.1、正应力
2.2、主应力
上缘最大正应力
上缘最小正应力
下缘最大正应力
下缘最小正应力
最大主压应力
3、第三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架设另一外边梁。

3.1、正应力
最大主拉应力
上缘最大正应力
上缘最小正应力
下缘最大正应力
下缘最小正应力
3.2、主应力
4、第四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架设次边梁。

4.1、正应力
最大主压应力
最大主拉应力
上缘最大正应力
强度包络图
4.2、主应力
上缘最小正应力
下缘最大正应力
下缘最小正应力
最大主压应力
最大主拉应力
5、第五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半幅桥架完,张拉4N1束。

5.1、正应力
上缘最大正应力
上缘最小正应力
5.2、主应力
6、第六施工阶段 施工内容:二期恒载。

下缘最大正应力
下缘最小正应力
最大主压应力
最大主拉应力
四、计算结论
该盖梁布置4N1束和5N2束φs 15.2-10钢绞线,盖梁施工完成后7天龄期过后张拉5N2束,28天龄期后依次对称架设外边梁、次边梁和中梁,然后张拉4N1束,进行二期恒载和小箱梁结构体系转换等后续工序。

盖梁成桥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设计要求,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截面未上下缘未出现拉应力,压应力也满足规范要求,作用短期效应组合5号单元6号节点正截面上缘出现拉应力-1.375MPa ,小于0.7f tk =0.7x2.65=1.855MPa ,属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斜截面最大主拉应力-0.624MPa ,小于0.5f tk =0.5x2.65=1.325MPa 。

施工阶段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正应力(拉应力)未超过 1.15f tk ′=1.15x2.65=3.0475MPa(28天龄期后),施工阶段满足应力要求。

二期恒载加载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