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胆经肝经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男性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4、手少阴心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5、足太阴脾经穴位图共42个:6、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主条目: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0个,共40个:7、手太阳小肠经主条目: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9个,共38个:8、手太阴肺经穴主条目:手太阴肺经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1个,共22个:9、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主条目: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5个,共90个:10、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11、足少阴肾经穴位图共54个:12、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3个,共46个:13、督脉穴位图主条目:督脉穴;位于督脉上的穴位有28个:14、任脉穴位图主条目:任脉穴位;位于任脉上的穴位有24个:会阴穴、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肝经和胆经的作用及调理

肝经和胆经的作用及调理《黄帝内经》上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这句是说,肝是个大将军,每日运筹帷幄,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胆则是一个刚直不阿的先锋官,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我们现代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用脑过度,思虑太多,精神负担沉重,心里压力超载。
然而,心里层面的东西,似乎无法用生理的功能来调试。
我们似乎只能求救于心里医生,其实不然,身心本是一体,须臾不曾相离。
有哪些心里问题,必产生相应的生理病变,如经常生闷气的女士,就很容易发生子宫、卵巢和乳房的问题。
恐惧和忧虑会造成男子长期的性功能障碍,脾气急燥的人最爱患高血压,心脏病。
精神紧张的人常会得胃溃疡。
但是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不会改变,每个人的精神压力,难以避免,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去承受这一切重负。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舒解压力的方法。
我们可以找些废纸来撕,找些气球来踩,找个沙袋来打,甚至找来包装用的塑料泡泡来捏,都可以舒解心中的郁闷和压力。
但是这些方法,还是从心理层面去治疗心里。
既然身心就象是手掌的正反面,那么能不能用治疗身体的方法来调节心里状态呢?当然可以,古人早就懂得运用这种方法了。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这两句《内经》上的名言,就是一把解锁的钥匙,我们怎可熟视无睹呢?为了生存,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谋虑”,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为人际关系而谋,为生意而虑、为孩子而虑,为健康而虑,更为情感的纠葛而虑。
但如果我们谋虑的事情能够被“决断”,并得以顺利的贯彻执行,也就是心想事成的话,那自然会气血通畅,肝胆调达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事情却难尽人意。
多是壮志难酬,事与愿违的。
所以,我们会有很多谋虑积压在肝而没有让胆去决断执行。
肝胆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病从生,中医讲“百病从气生”而气就是所愿不遂,心里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
如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为了生存必须坚持。
胆经的功效与作用

胆经的功效与作用胆经(GB meridian)是人体经络中的一条重要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太阳经之一,起源于足大指,沿脚内侧后行,穿足阳明胃经起始于脚三里穴,沿腿外侧后行,经出会阳白穴上延过髀分肉上界,绕过回昌穴至大腿外侧,上行至胸部下部,经纪阙穴横过空窍处上行至乳头下,再向肩外缘沿乳突点走行至耳后,那样而绕过风池、中极、阳白、听会、曲阳五穴,入发际终于额角,在目外上横行至颞角儿。
胆经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胆经的功效与作用。
胆经有推动功能,可以帮助消化、吸收食物。
胆经经过脚背、小腿外侧、大腿外侧到额角,途经了大腿肌肉群、脚背及脚面的肌肉,这些肌肉能够辅助完成步态运动,保持身体平稳。
胆经的循行穴位上恰恰就是与胆固醇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有关的肝脏、肾脏、肠胃、三焦等器官。
在推动功能方面,胆经能够帮助人体进行呼吸、排尿、排便等生理活动,保证身体系统的正常运转。
胆经还具有生发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胆经的穴位分布在头颈部,通过刺激胆经的经络,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头皮的氧气供应,改善头发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头发的生长。
此外,胆经还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中医认为胆经贯穿大脑,和情绪相关的一些穴位位于胆经上,通过刺激胆经,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胆经有清热燥湿作用,可以辅助治疗湿热病症。
湿热病症是中医学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如湿热病、淋证、湿热痢疾等。
胆经上的穴位被广泛应用于湿热病症的治疗,刺激这些穴位能够促进气血运行,清热燥湿,从而达到治疗湿热病症的效果。
此外,胆经还能够调理人体的水液代谢,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
胆经还具有疏肝理气、宣发胸膈的作用。
人的肝主疏泄,在情绪紧张、压力大时容易出现肝郁气滞的状况,导致胸闷、烦躁等症状。
胆经的穴位,尤其是与肝胆相关的穴位,可以疏肝理气,改善情绪,舒缓压力,缓解胸闷、烦躁等不适感。
另外,胆经的经络分布在颞颥、耳后、腹部等部位,这些位置与人的胸膈有密切关系,通过刺激胆经,可以宣发胸膈,改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肝热敲经络呵护肝脏刮肝经敲胆经的最佳时间

肝热敲经络呵护肝脏刮肝经敲胆经的最佳时间要有能力使肝热下来,就要人体的血够,人体才能制约身体里的病毒,肝热才会下降。
每天敲大腿外侧的胆经三分钟(平坐,右腿搁在左腿上,用自己的空心拳从屁股开始敲。
沿大腿外侧一直敲到膝盖,要敲两条腿)(人体的造血材料) 。
每天十点半以前要上床睡觉(人体的造血时间)可以早睡,不可以晚睡,今天睡晚了,明天或后天要把他补回来,等到你的问题解决了,也要在十一点睡觉。
每天敲胆经对面的肝经。
尤其是左腿。
在床上平坐,让自己的大腿内侧面朝上。
中间就是肝经,可以敲,可以用手指去压,会痛,经常压,压到不痛。
三个月可以见效,半年左右应该差不多了。
注意观察手掌颜色的变化,观察手臂血管粗细的变化,当手掌颜色红起来,手臂血管变粗,然后手掌颜色又不红了,血管又变细了,那是血多了一点,人体把它抽进内脏去了,象年轻人大部分应该是进了肝脏, 这样反复几次,肝脏的藏血就会多起来,小便颜色就会比较黄,人体的寒象就会变的,现在小便应该是有泡的(看早晨第一次的小便),那时候小便就没有泡了,舌中间的裂纹也会没有了,血上升,肾气上升,肝热现象下降,胃热情况就改善。
呵护肝脏呵护肝脏肝脏是五脏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心相互依存,以肾相互补充。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由此可知肝乃人体周身血之统领,而血的运行时时都影响着人每一天每一时的健康。
从女子的角度来说肝气郁结,肝毒过多,就会直接影响期月事的健康运行。
女子以月事顺为身体顺,月事一旦出现问题,疾病百生。
为何很多人的脸上总是有着很多痘痘,不管多好多贵的化妆品都没用,其实这个时候你应该从根本上去调理,排除肝毒湿热疏肝理气,气血顺畅了,痘痘自然就会消除了。
从男子的角度来说,肝气郁结,肝火旺,肝功弱,就会出现血气运行不达,经络不通,给肾提供的元气也就自然无法送达。
肾功能自然也就会不好。
肝所藏之血还与肾精有互资互化的关系,精血同源,肝血旺则肾精充,肾精充又可使肝疏泄有物。
十四经络之肝胆经

之肝、胆经
肝经
认识足厥阴肝经
❖ 单侧有14个穴位(双侧共 期门 28穴位)
❖ 从脚到胸
首穴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 末穴期门(乳下1、5寸 )
大敦
肝与肝经
❖ 丑时(凌晨1点至3点) ❖ 肝主藏血 ❖ 肝主疏泄 ❖ 肝主筋,开窍于目
肝与肝经
疏泄
一切情志抑郁(解郁) 一切废物积滞(排毒)
肝 贮藏血液,保证人体正常代谢
藏血
调节人体血量的正常运行
肝经的主要穴位
❖ 太冲:揉太冲穴可以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有疏泄作
用.
❖ 行间穴: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推,可起到消除肝脏郁
结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断的供到心脏
❖ 蠡沟穴:治疗女性阴道瘙痒、月经不调、白带不正常、
月经湿疹等
❖ 章门穴:舒肝健脾、防治妇科病、防治乳腺增生 、有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3日 星期日 5时30 分44秒0 5:30:44 13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5时30 分44秒 上午5时 30分05 :30:442 0.12.13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3/
胆经
认识足少阳胆经
❖ 单侧有44个穴位(双侧 共88穴位)
❖ 从头部到脚 首穴瞳子髎 (外眼角) 末穴足窍阴(足无名指甲角
外侧)
瞳子髎
足窍阴
胆与胆经
胆 胆汁
帮助食物消化 疏泄肠 道积滞 修复肠道疾患
胆与胆经
❖ 子时(23点至凌晨1点) ❖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 胆主决:30:44 AM05:30:442020/12/13
胆经一通万病无踪 一个穴位通肝胆

胆经一通万病无踪一个穴位通肝胆这世上,万事万物不在变化之中。
我们人体,也是一样。
人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气化和运动之中。
脾气主升,散脾精于肺,肺气主降,输精微于肾。
还有胃、大肠、小肠,无不以通降为要,分清降浊,令体内糟粕源源不断排出体外。
更有肾水在肾阳的鼓舞下,不断上济心火,使之不会过于亢盛。
而心火又在不断温煦着肾水,使之不会过于寒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我们身体内的五脏六腑,作为一个整体,就这样不停地运动者、变化着、配合着,从生下来那天就如此,一直到我们的生命终结那么,支持这样运动变化的基础,是什么呢?基础之一,就是我们的肝胆肝胆互为表里,主条达和疏泄。
一身气机的升降出入,务必有肝胆条达之性的支持。
如果肝气不舒,胆气不降,疏泄失常,气机升降出入不畅,那么整个人体的运动,都会有阻碍。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生病。
毫不夸张地说,胆经和肝经一通,万病无踪。
肝胆不通,百病自来。
不信你看!肝郁化火,我们会失眠;肝气犯胃,我们会有消化系统疾病;肝经气血不荣,我们会阳痿;肝经湿热下注,我们有可能早泄、阴囊潮湿、白带异常……对于形形色色的内科疾病,以肝论治,是医家们的普遍心得。
所以,我们要通达肝胆之气。
如何通达肝胆?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这便是,阳陵泉。
用好这个穴位,我们的肝胆就不愁不畅了。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它最初见于《灵枢》。
其中的阳,指的是“外侧”。
其中的陵,指的是腓骨小头的“高处”。
泉,指的是凹陷处,经水汇聚如泉。
阳陵泉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穴位,还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
“合治内腑”,腑脏有病,我们第一个就找合穴。
所以说,一些胆囊里面的疾病,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等等,用阳陵泉穴治疗就非常好了。
同时,肝胆互为表里。
阳陵泉能调胆,则必然能调肝。
所以,阳陵泉也是养肝的大穴。
对肝经失调带来的很多问题,比如口苦咽干、寒热往来等,可以用阳陵泉来调治。
所以古籍有云:“有病口苦,取阳陵泉”。
肝经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肝经的作用和功能主治肝经简介肝经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经络,它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主要经脉。
肝经贯穿于人体的躯体前后,通过内外关联各个脏器、组织和经络,起到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肝经的主要功能肝经在人体中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疏泄作用:–肝经主管疏泄,在人体中起到宣发作用;–肝经疏泄功能与肝脏的生理功能紧密相关。
2.疏肝舒郁:–肝经具有疏肝舒郁的作用;–肝经疏肝舒郁的功能与情绪有关。
3.行气活血:–肝经的行气活血作用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肝经的行气活血能够保持人体的正常循环和活力。
4.监控生理功能:–肝经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监控和调节的作用;–肝经能调节人体的血液供应、调整气血平衡。
肝经的主治疾病和临床应用根据肝经的作用和功能,中医学将其用于以下一些疾病的治疗和调养: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指肝经的气滞导致情绪不稳定、胸闷、头痛等症状;–肝经的疏泄作用可以帮助舒解肝气郁结。
2.血液循环障碍:–肝经的行气活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头晕、手脚发冷等症状。
3.消化系统问题:–肝经的疏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消化系统功能;–肝经可以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4.经前综合症:–肝经的疏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女性的经前综合症症状;–肝经可以缓解情绪波动、腰腹部不适等症状。
肝经的调养方法为了保持肝经的正常功能和作用,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养:1.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肝经的疏泄和行气活血作用;–跑步、太极拳等运动可以促进肝经的健康。
2.饮食调节:–避免过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伤害肝经;–多食用新鲜蔬果,保持肝经的健康。
3.情绪调节:–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压力过大;–心情愉悦可以促进肝经的疏泄和舒畅。
4.中医调理:–如果有肝经相关的不适症状,可以寻求中医的调理和治疗;–中医师可以给予针灸、中药等治疗。
结语肝经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它对人体的疏泄、行气活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肝胆经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肝胆经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什么是肝胆经?肝胆经是中医学中的一条经络系统,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经络之一。
它是以肝脏和胆囊为主要的代表器官,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其他器官相连,起到调节、养护和保健的作用。
2. 肝胆经的作用和功能肝胆经主要的作用和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肝的功能•肝主藏血驱风:肝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将军”,它的主要功能是贮藏血液,并通过经络系统调节血液的运行。
肝经的畅通与否对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改善肝脏的功能,调节血液,平衡身体的阴阳,促进新陈代谢。
2.2 胆的功能•胆宣发泄:胆经与胆囊相连,胆囊是胆经的重要代表器官。
胆经的畅通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食物,改善胆囊的功能,促进胆汁的排泄,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肝胆经的联络肝胆经相互联络,通过经络系统相互沟通。
肝胆经络的畅通与否对肝胆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肝胆经络的阻塞可能导致肝肿胀、胆石形成等疾病,因此,保持肝胆经络的畅通是非常重要的。
2.4 肝胆经与情绪的关系肝脏在中医学中与情绪密切相关,肝气郁结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怒、抑郁等问题。
通过调节肝胆经络,可以改善情绪问题,使人保持平静、稳定的心态。
3. 肝胆经的功能主治肝胆经的功能主治涵盖了很广泛的方面,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疾病和症状:3.1 肝胆疾病•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肝胆经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胸胁刺痛、脘腹胀满、嗳气呕吐等症状。
通过调节肝胆经络,可以缓解相关症状,减轻疼痛感。
3.2 消化系统问题•胃痛:通过调节肝胆经络,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
在中医学中,胃属土脏,而肝胆属木脏,肝胆经络的调节可以改善胃的功能,并减轻胃痛的不适感。
3.3 情绪问题•抑郁症:抑郁症常常与肝胆经络的不畅有关。
通过调节肝胆经络,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改善心情。
3.4 其他问题•肩颈痛:肝经与肩颈部位有密切的联系,肩颈痛往往与肝胆经络的不畅有关。
通过调节肝胆经络,可以缓解肩颈痛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厥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抑郁症; 其他:头顶痛、头晕眼花、胃痛。
肝经的重要穴位
1、大敦穴——让你精神焕发的奇妙穴位
位置: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0.1寸处 主治:治疗昏睡,疏肝理气作用最强(疝气,灸女子闭经、
高血压者,肝火旺者,女性月经不调者, 魂不守舍,夜里做恶梦者,均可按揉太冲穴。
维护人体脏腑气血平衡的“仨老太”
专管发脾气的“老太太”———太冲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 趾与二脚趾跟的中间,常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 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所以肝火大、爱 发脾气的人最适合常点这个穴位,每次点按五至十分钟。 脾气大的人有时是因为肝火太旺,情绪很难控制,肝火很 大的人按这个穴位上会觉得很疼,所以要多去点按。
3、中封穴
位置:在足背侧,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 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疏肝利胆,通经活络。滋阴壮阳,大补 人体气血要穴。保养精血,固精。
4、蠡(li)沟穴
位置:内踝上5寸
主治:治疗女性阴道 搔痒、月经不调、白 带不调、月经湿疹。 阴挺,阴痒,疝气, 小便不利,睾丸肿痛, 小腹痛,腰背拘急不 可俯仰,胫部酸痛。
7、期门穴
位置:在乳头直下,第6肋 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主治:肝经募穴,有健脾疏 肝,理气活血。又是八脉交 会穴,阴维脉。期门名意指 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 入肝经。本穴作为。主要治 疗调理肝脏,防治与肝脏有 关的疾病,对慢性肝炎、早 起肝硬化、胸膜炎、心肌炎、 胆囊炎等。适当刺激此穴有 增强肝脏解酒功能,有效消 除宿碎后的恶心、头疼等症 状。
高血压按摩方法口诀
高血压不可怕,降压功法显奇效。 十指梳头开天门,期章捋腹降压灵 逆揉太冲一二三,特效降压大脚趾。 配合呼吸行点按,手心脚心心肾交。
肝经的锻炼法
肝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肝的排毒功能减弱时, 人体的毒素就会越积越重,导致长斑、长痘、脱发、油 脂过多、失眠、乳房肿瘤等问题,因为肝的一大主要功 能是肝主疏泄,就是疏通和发散的意思,它能保证全身 的气血运行通畅,不淤不滞,气通畅情绪也顺畅。所以 养护好自己的肝脏很重要。
6、章门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 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手向上 手心贴在脸上,下边肘尖的位 子就是章门穴大概的位置
主治: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 病。它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 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 湿热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腹 痛腹胀,烦热气短,高血压等 症状有很好缓解作用。
也是人身体八大要穴之一。可 以防治乳腺增生,可以防治妇 科的任何问题。它还有减肥的 功效,敲打章门穴它可以增加 胆汁分泌,帮助脂肪消耗有减
护身卫体的大将军
——足厥阴肝经
肝脏的功能
《黄帝内经》---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 血气,其味酸,其色苍,通于 春气。
肝经巡行路线
肝经14个穴位,循行路 线从下向上走,起于 脚大拇趾内侧趾甲缘 上,向上到脚裸,然 后沿着腿的里面向上 走,在肾经和脾经的 中间,最后达到肋骨 缘。
痛经、崩漏。男子阳痿、尿频急失禁);很多现代人整天 工作繁忙,身体疲倦,但是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早上醒 来神不清、气不爽,身体倦怠,一点精神也没有,指压大 敦穴使你神清气爽。 按法:指压时强压7~8秒钟,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 复10次左右,第二天起床时效果明显。
2、行间穴
位置:大脚趾和二脚趾指缝之间。
首先先辨别一下,晨起会有天旋地转的现象应该责之于 肝,你自己摸一下头顶百会穴部位的温度是不是比头部 其他地方热,看一下自己早晨第一次的尿是否比较黄, 号一下自己左右手寸关尺的脉,是否左手中间的脉比较 强,如果是的话,请压你自己的肝经。
几种锻炼肝经的方法
一、推肝经
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 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 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 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 推到膝关节的,反复推动, 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 同样的手法。可以隔着衣服, 如果是在皮肤上的话就涂些 润肤油,效果更好。每晚推 一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去肝火,保养妇科,改善面 部气色。
★ 太冲穴:人体自身的“菊花茶”。
●位置:在脚 背上大拇趾上和 第二趾结合的地 方向后,在足背 最高点前的凹陷 处。
作用: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发源、原动力),
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不但能调节肝功能, 疏泄毒素,而且能平息肝。是治疗各类肝病
的特效穴位。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是以 从太冲穴找到形质。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 清利头目,与中药菊花的功效很像。
5、曲泉穴——祛湿要穴
位置: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 凹陷中。
主治:治疗护膝,膝关节痛,降 压,各种湿毒要穴。曲泉穴具有 清利湿热、和肝理脾和收涩止泻 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按法:,屈膝,在膝关节内侧, 大腿与小腿连接褶皱尽头的凹陷 处便是曲泉穴。以大拇指垂直按 压同侧曲泉穴,两手同时进行, 每次5~8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按摩期间注意不要进食油腻、辛 辣食物,并注意避免着凉。
补脾健胃的“老太太”———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 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 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我们常说的黄脸 婆就是脾虚的象,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 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补肾的“老太太”———太溪穴在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 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这个穴位上有动脉可见,溪乃水 流之处,有动脉则水之形见,所以这个穴就被称作太溪。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肾有藏精主生殖的功能,每次点按 与温灸各五至十分钟有滋肾阴、补肾气、温肾阳之功效, 相当于吃了几颗六味地黄丸。
主治: 宿醉不适、眼部疾病、 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 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 粘膜炎等。行间穴是一个泻心火 的穴位。穴位属性为火,像两肋 胀痛、嘴苦,那是肝火旺;而像 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 出血,尤其是舌尖长泡,就是心 火成盛,这时火已经不在肝上, 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消火。配合太 冲穴向行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 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 断地供到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