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几个难点疑点探析

合集下载

中医对肝肾疾病的调理研究

中医对肝肾疾病的调理研究

中医对肝肾疾病的调理研究在中医学中,肝和肾被视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们在维持身体内平衡和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肾疾病是指影响肝脏和肾脏功能的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尿毒症等。

本文将研究中医如何通过调理来治疗肝肾疾病,并探讨传统中医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

一、中医理论对肝肾疾病的认识肝在中医中被称为“藏血之官”,主要功能是保护血液和调节情绪,而肾被视为“主藏精气之官”,负责调节水液代谢和肌肉功能。

根据中医理论,肝肾疾病往往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肝肾互为表里,相互影响。

肝肾疾病可能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等问题。

二、中医草药治疗肝肾疾病中医草药疗法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选择不同的草药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材及其对肝肾疾病的作用:1. 丹参:丹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其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

对于肝脏和肾脏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黄芪:黄芪是一种补气草药,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对于肝肾疾病患者来说,黄芪可以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3. 何首乌:何首乌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肝肾阴虚导致的疾病中。

它还可以促进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4. 柴胡:柴胡具有活血、祛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和脾胃湿滞引起的疾病。

除了以上提到的中药材,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综合使用其他草药,以达到改善肝肾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调理和饮食要点除了草药治疗外,中医还注重通过调理方法来治疗肝肾疾病。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调理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对于肝肾疾病,针灸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和促进器官的功能恢复。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的另一项疗法,常用于舒缓病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按摩肝肾相关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对于肝肾疾病患者,中医建议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增加高纤维、低盐饮食的比例。

中医药对肝病的治疗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对肝病的治疗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对肝病的治疗研究与应用肝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功能异常或结构破坏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肝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对肝病的治疗研究与应用,以期对肝病患者提供参考。

一、中医药对肝病的治疗原理中医药治疗肝病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调理肝气: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是导致肝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调理肝气,可以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病症状。

2.活血化瘀:肝主疏泄血液,肝气郁结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形成血瘀。

通过活血化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肝脏负担。

3.滋养肝脏: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中心,因此滋养肝脏对于肝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中药中有许多具有益肝滋养的药物,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帮助肝脏恢复功能。

二、中医药治疗常见肝病类型的研究与应用1.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指肝炎病毒或其他病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主要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对改善慢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减轻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脂肪肝:脂肪肝是由肝细胞内积聚大量脂肪而引起的慢性肝病。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主要以调理肝气、祛湿化痰为核心。

多项研究显示,中药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减轻脂肪肝患者的症状。

3.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长期损伤导致的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功能受损的疾病。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多以活血化瘀、滋养肝脏为主要手段。

研究表明,中药可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三、中医药在肝病康复中的应用中医药在肝病康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与西医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中更为显著。

以下是中医药在肝病康复中常见的应用方面:1.中药治疗:中药根据病情和病机的不同,采用煎煮、炮制等不同的制剂形式,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调理肝脏,促进康复。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理气血,改善肝功能,缓解肝病症状。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药的另一种疗法,通过按摩推拿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肝脏的功能。

中西医结合促肝脏细胞再生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促肝脏细胞再生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促肝脏细胞再生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肝硬化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构改变,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中医药与西医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的相互配合,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的效果。

本文将就中西医结合促肝脏细胞再生治疗肝硬化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中医药促进肝脏细胞再生的机制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肝脏细胞再生的独特作用。

中医药常用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等方面,从而起到保护肝脏、促进肝脏细胞再生的作用。

常用的一些中药如黄芪、人参、甘草等,被认为具有保肝、抗氧化、抗纤维化等作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途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途径可以是中西医药的同时使用,也可以是先中医药治疗再进行西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针灸、艾灸等,西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中西医药同时使用中西医药同时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调整肝脏的功能状态,从而促进肝脏细胞再生。

而西药可以通过抗病毒、抗炎等手段,减少肝脏损伤,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促进肝脏细胞再生。

2.先中医药治疗再西医治疗中医药常常被用于早期的肝硬化治疗,以预防和延缓肝硬化的进展。

中医药可以改善病人的体质,促进体内阳气、阴血的调整,从而降低肝硬化的风险。

而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西医治疗手段,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效果较单一治疗方式更明显。

一方面,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肝脏功能,促进肝脏细胞再生,改善病人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西医药物可以对肝硬化的病因进行干预,抑制病情的进展。

一项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均有明显改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肝脏细胞再生指标如肝素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也得到提高,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了肝脏细胞的再生。

徐春军教授治疗肝癌肝硬化验案探析

徐春军教授治疗肝癌肝硬化验案探析

雍盛ꎬ可白术易苍术ꎬ但因苍术温燥之性ꎬ不可过用ꎬ化去舌苔白腻即可停用ꎬ以免耗伤阴血ꎮ若兼纳呆腹胀不欲饮食ꎬ辨此为湿困脾胃ꎬ可加藿香㊁佩兰㊁炒麦芽㊁莱菔子等药芳香醒脾助运ꎬ消食调胃除胀ꎮ痰湿中阻ꎬ中焦斡旋失司ꎬ腑气不通ꎬ必然影响大肠传导功能ꎬ临床往往可见到大便秘结的患者ꎬ决明子不仅可以泻邪水ꎬ还能够润肠通便ꎬ用量10~15g即可ꎮ2.2㊀疏肝理气㊁活血化瘀㊀常教授认为肝主疏泄ꎬ在促进食物消化和通利水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ꎮ若肝失疏泄ꎬ气机失畅ꎬ横犯脾胃ꎬ影响中焦运化功能ꎬ痰浊膏脂不化留滞中焦ꎻ肝主疏泄功能正常的发挥ꎬ既可宣畅脾㊁肺㊁肾三者气机ꎬ促进三脏水液代谢的功能ꎬ又能疏通三焦水道ꎬ使水液以循常道ꎬ通行无阻ꎬ若肝失疏泄ꎬ导致肺㊁脾㊁肾气化不利ꎬ三焦水道受阻ꎬ水液输布障碍ꎬ而酿生痰浊湿邪ꎮ而痰为阴邪ꎬ其性粘ꎬ伤阳气ꎬ易阻碍气血运化ꎮ当气血运化失司ꎬ津停为痰ꎬ营滞为瘀ꎬ津血混杂ꎬ最终形成痰瘀互结ꎮ因此ꎬ治痰必化瘀ꎬ只活血则痰浊难去ꎬ单祛痰则瘀血不行ꎮ因此ꎬ常教授在临证时善用丹参㊁姜黄㊁川芎㊁山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ꎮ丹参为心㊁肝㊁脾㊁肾血分之药ꎬ破癥除瘕ꎬ活血ꎬ去心腹痼疾结气ꎻ姜黄主心服结气ꎬ并疰忤积气作膨ꎬ能够破血行气ꎬ通经止痛ꎻ山楂如«食鉴本草»载 化血块㊁气块 ꎬ主消癥瘕ꎬ肉食积滞ꎮ常教授在活血化瘀时ꎬ依据患者情况ꎬ时常稍稍给予桂枝㊁干姜㊁小茴香等温通助阳药物ꎬ以通经络利血脉ꎮ活血不忘理气ꎬ«内经»言: 人之所有者ꎬ血与气耳 ꎬ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ꎬ互根互用ꎮ气血失和ꎬ则百病由生ꎮ故而常教授在活血化瘀时ꎬ注重配伍行气药ꎬ气行则血行ꎬ血通则气畅ꎬ常用药物包括柴胡㊁陈皮㊁香附㊁枳壳㊁延胡索㊁青皮以及木香等ꎮ3㊀典型病例患者张某ꎬ男ꎬ38岁ꎬ2017年8月初诊ꎮ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厚腻食物ꎬ运动少ꎬ喜卧ꎬ偶饮酒ꎬ量少ꎮ半年前因体检发现血脂异常ꎬ未予重视ꎬ近1月来右胁部疼痛不适ꎬ伴有口苦ꎬ口干ꎬ食少ꎬ疲倦乏力ꎬ白天嗜睡ꎬ大便黏滞不爽ꎬ日3~4次ꎮ查体:患者形体偏胖ꎬ腹大软ꎬ无压痛ꎬ肝脾肋下未触及ꎮ舌质暗红ꎬ苔微黄稍腻ꎬ舌下静脉稍曲张ꎬ脉弦细ꎮB超:脂肪肝ꎻCT:肝/脾CT比值0.65(中度脂肪肝)ꎻ肝脏生化示:ALT88.32U/LꎬAST86.12U/Lꎻ血脂:TC5.82mmol/LꎬTG3.53mmol/LꎬLDL ̄C3.98mmol/LꎬHDL ̄C1.02mmol/Lꎮ中医诊断:胁痛(肝郁脾虚ꎬ痰瘀互结)ꎬ西医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ꎮ治法:泄痰活血ꎬ疏肝健脾ꎮ处方:消木丹加减(炒白术㊁茯苓各30gꎬ陈皮㊁猪苓㊁丹参各15gꎬ姜黄㊁泽泻各10gꎬ柴胡12gꎬ黄芩8gꎬ生山楂20g)ꎬ7剂ꎬ水煎服ꎬ日1剂ꎮ并嘱其饮食清淡ꎬ注意运动ꎮ二诊:服上药后ꎬ患者自诉乏力㊁口干㊁口苦明显好转ꎬ嗜睡减少ꎬ纳差腹胀稍改善ꎬ但胁肋部疼痛无明显变化ꎬ大便时干时稀ꎬ日2次ꎬ舌脉基本同前ꎮ辨其脾虚痰浊改善ꎬ但肝郁血瘀仍然存在ꎬ故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泽泻㊁猪苓ꎬ加川芎㊁延胡索㊁佩兰各10gꎬ炒神曲20gꎬ14剂ꎬ水煎服ꎬ日1剂ꎮ三诊:服上方后患者乏力㊁嗜睡消失ꎬ右胁部疼痛不适减轻ꎬ食纳可ꎬ大便日1~2次ꎬ稍干ꎬ舌淡红ꎬ苔白腻ꎬ舌下脉络曲张较前减轻ꎬ脉弦ꎮ仍用上方随证加减治疗3个月ꎬ查肝功能和血脂均已恢复正常ꎬB超提示轻度脂肪肝ꎬ随访至半年ꎬ患者诸症未再复发ꎮ参考文献[1]张旸ꎬ辛永宁ꎬ宣世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经济学ꎬ2015ꎬ10(S2):262-263.[2]赵心华ꎬ鲍计章ꎬ周国琪.«内经»积聚理论及临床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08ꎬ22(4):32-34.[3]白朝伟.血与水辨证观之源与流[J].河南中医ꎬ2006ꎬ26(10):8-10.[4]刘竞芳ꎬ郭淑琴ꎬ任慧雅ꎬ等.化浊导滞㊁活血化瘀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与教育ꎬ2010ꎬ27(5):55-57.[5]程玉佩ꎬ张明香.从痰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8ꎬ20(11):157-160.[6]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1997:122.[7]刘亚珠ꎬ席奇ꎬ宋粉莉ꎬ等.常占杰教授应用 健脾泄痰法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J].广西中医药ꎬ2016ꎬ39(4):55-57.引证本文㊀孙智强ꎬ李京涛ꎬ魏海梁ꎬ等.常占杰教授从痰瘀互结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学术经验[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ꎬ2021ꎬ31(1):83-84.(修回日期:2020-09-08㊀编辑:黄育华)doi:10.3969/j.issn.1005-0264.2021.01.025徐春军教授治疗肝癌肝硬化验案探析∗李㊀杰㊀孙凤霞ә㊀戚团结㊀王㊀琮㊀徐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㊀(北京ꎬ100010)关键词㊀肝癌ꎻ肝硬化ꎻ中医中图分类号㊀R735.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㊀B∗基金项目: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No.PZ201901)㊀㊀徐春军教授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㊁教授㊁博士研究生导师ꎬ师从肝病大家关幼波教授ꎮ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ꎬ全国卫生产业管理委员会治未病分会副会长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会长ꎬ世界中医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ꎬ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ꎬ北京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ꎬ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成果评审专家ꎬ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成果评审专家[1]ꎮ现将徐教授治疗肝癌㊁肝硬化验案枚举如下ꎮ1㊀肝癌验案1.1㊀病案㊀患者王某某ꎬ男ꎬ52岁ꎬ初诊日期:2017年8月29日ꎮ20年前于外院确诊慢性乙型肝炎ꎬ服用降酶保肝类药物治疗好转后自行停药ꎬ2008年复查HBVDNA提示1ˑ102IU/mlꎬ较前无明显变化ꎬ开始规律服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ꎮ2017年8月25日于北京地坛医院复查时ꎬ上腹部CT提示:肝S8段呈现占位性病变ꎬ考虑原发性肝癌ꎬ肝硬化ꎬ脾肿大ꎬ少量腹水ꎬ门静脉海绵样变性ꎬ食管静脉曲张ꎬ胃底 ̄左肾分流ꎮ患者为寻求中医药治疗遂来诊ꎮ现症见:行走欠稳ꎬ无明显肝区疼痛ꎬ纳尚可ꎬ乏力ꎬ睡眠可ꎬ双下肢轻度浮肿ꎮ既往史:糖尿病史ꎮ舌苔薄白腻ꎬ脉象弦滑ꎮ辅助检查:肝功能:DBil23.7mmol/LꎬTBil102.5mmol/LꎬTBA109.8μmol/LꎬALT44.0U/LꎬAST78.6U/LꎬAlb31.2g/Lꎮ现代医学诊断: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ꎻ②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ꎻ③原发性肝癌ꎮ中医诊断:积聚肝郁脾虚ꎬ气阴不足ꎬ湿毒瘀阻ꎮ处方:生黄芪60gꎬ生薏米20gꎬ茵陈㊁藿香㊁炒白术㊁泽泻㊁黄精㊁枸杞子㊁当归㊁白芍各10gꎬ茯苓㊁泽兰各15gꎬ鸡血藤㊁焦三仙㊁金钱草㊁白花蛇舌草各30gꎮ14剂ꎬ1剂/dꎬ水煎服ꎮ2017年9月12日二诊ꎬ服上方14剂后患者乏力好转ꎬ纳可ꎬ肝区无明显疼痛ꎬ睡眠差ꎬ二便调ꎮ双下肢轻度浮肿ꎮ舌苔黄ꎬ脉弦ꎮ处方:上方加郁金㊁天葵子各10gꎬ炒酸枣仁15gꎮ14剂ꎬ1剂/dꎬ水煎服ꎮ2017年9月26日三诊ꎬ患者乏力好转ꎬ纳可ꎬ肝区无疼痛ꎬ睡眠可ꎬ二便调ꎮ舌苔黄ꎬ脉弦ꎮ持续予以汤剂治疗并随症加减ꎬ4个月后复查肝功能(2018.2.10):DBil28mmol/L㊁TBil102.4mmol/L㊁TBA125.7μmol/L㊁ALT26.7U/L㊁AST55.9U/L㊁Alb30.1g/Lꎮ患者诉精神可ꎬ无明显乏力ꎬ纳食可ꎬ无腹胀ꎬ睡眠可ꎬ双下肢无水肿ꎬ诉复查腹部B超未见腹水ꎬ余较前比较无病情发展ꎬ嘱患者定期复查ꎬ坚持服用中药ꎮ1.2㊀病案探析㊀本病例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ꎬ2017年8月确诊肝癌ꎬ肝硬化失代偿期ꎬ此类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3个月ꎬ徐教授治疗本病经验极其丰富ꎬ思路灵活ꎬ方法独特ꎬ认为本病多有气虚阴虚㊁湿热与痰瘀毒邪ꎬ故治疗时多采用补气益阴ꎬ清化湿热毒邪ꎬ活血祛瘀法ꎮ常用生黄芪㊁党参ꎬ意在补气以扶正ꎬ白芍可酸敛肝阴以养血柔肝而止痛ꎮ«本草备要»载 补血ꎬ泻肝ꎬ益脾ꎬ敛脾阴 ꎻ白术味苦㊁甘ꎬ性温ꎬ归脾㊁胃经ꎮ长于补气健脾ꎬ燥湿利水ꎻ泽兰治疗原发性肝癌ꎬ取泽兰 长于通肝脾之血ꎬ活血而不伤血 之功ꎬ与当归同用ꎬ共奏活血化瘀之效ꎬ以利于肿瘤回缩[2]ꎮ患者自确诊肝癌后ꎬ寻求中医药治疗ꎬ徐教授予以健脾益气养阴㊁疏肝活血㊁解毒化瘀之方药ꎬ二诊时患者乏力明显好转ꎬ原方加用天葵子清热解毒ꎬ消痈散结ꎬ利尿消肿ꎻ炒酸枣仁养肝安神ꎬ滋阴宁心ꎻ郁金活血行气解郁ꎬ利胆退黄ꎮ患者坚持中药治疗ꎬ4个月后各方面情况良好ꎬ无明显不适ꎬ血生化指标无明显波动ꎬ腹水消退ꎬ病情稳定ꎮ徐教授治病求于本ꎬ治疗中多用补虚㊁清热解毒㊁活血化瘀之品ꎬ注重以扶正为主ꎬ祛邪为辅ꎬ遏制肝癌病程进展ꎬ医治患者疗效斐然ꎬ患者存活至今ꎬ一年来病情稳定[3]ꎮ徐教授治疗肝癌ꎬ尤其注重中焦脾胃气机的调理ꎬ辅以活血化痰㊁解毒利湿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ꎬ全面调整患者免疫功能ꎬ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ꎬ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4]ꎮ2㊀肝硬化肝衰竭验案2.1㊀病案㊀患者舒某某ꎬ女ꎬ74岁ꎬ初诊日期:2011年11月8日ꎮ慢性丙型肝炎病史20余年ꎬ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10余年ꎬ近半月余明显乏力ꎬ腹胀ꎬ纳差ꎬ于当地医院查凝血酶原活动度38.2%ꎬ诊断为肝衰竭ꎬ欲求中药汤剂治疗ꎬ遂远道来诊ꎮ现症见:乏力头晕ꎬ怕冷ꎬ腹胀ꎬ肝区隐痛ꎬ腰膝酸软ꎬ失眠ꎬ便溏ꎬ舌质淡ꎬ脉沉ꎮ查体可见肝病面容ꎬ腹部膨隆ꎬ下肢可凹陷性水肿ꎮ舌暗红ꎬ苔黄腻ꎬ脉沉滑ꎮ辅助检查:腹部B超:肝硬化ꎬ脾大ꎬ腹水ꎮ现代医学诊断:①肝功能衰竭ꎻ②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ꎮ中医诊断:臌胀病阴阳两虚ꎬ水饮内停ꎮ治法:阴阳俱补㊁活血化湿利水ꎮ处方:生黄芪100gꎬ楮实子㊁茵陈㊁赤芍㊁泽泻㊁枸杞子㊁山茱萸㊁石菖蒲㊁郁金㊁龟板胶㊁大腹皮㊁阿胶珠㊁黄精㊁二丑㊁冬瓜皮各10gꎬ炒白术㊁当归各20gꎬ泽兰㊁生薏米㊁炒酸枣仁各15gꎬ黑附片5g(先煎)ꎮ14剂ꎬ1剂/dꎬ水煎温服ꎬ2次/dꎮ2011年11月22日二诊:患者纳差好转ꎬ乏力怕冷㊁腰酸㊁腹胀症状明显好转ꎬ双下肢轻度水肿ꎮ效不更方ꎬ继续服用上方14剂ꎮ2011年12月6日三诊:患者各方面症状明显好转ꎬ腹部B超示腹水消退ꎬ继续巩固治疗ꎬ处方如下:生黄芪60gꎬ炒白术㊁当归各20gꎬ楮实子㊁茵陈㊁赤芍㊁泽泻㊁阿胶珠㊁黄精㊁枸杞子㊁山茱萸㊁石菖蒲㊁郁金㊁龟板胶㊁冬瓜皮各10gꎮ泽兰㊁制鳖甲㊁煅牡蛎㊁生薏仁米㊁炒酸枣仁各15gꎮ14剂ꎬ1剂/dꎬ水煎温服ꎬ2次/dꎮ患者为外地老年患者ꎬ病情好转后ꎬ要求回老家保守治疗ꎬ因路途遥远ꎬ嘱托患者在当地继续服药治疗ꎬ巩固疗效ꎮ2.2㊀病案探析㊀本例患者年老体弱ꎬ病程日久ꎬ肝硬化腹水ꎬ属失代偿期ꎬ患者阴阳俱虚ꎬ水饮内停ꎬ徐教授治疗本患者未用苦寒之防己ꎬ而应用二丑消痰泻水ꎬ并用黑附片㊁炒白术㊁生黄芪温阳健脾益气ꎬ尤其大剂量生黄芪补虚扶正[5]ꎻ阿胶珠㊁龟板胶㊁黄精滋补肝肾ꎻ当归㊁赤芍㊁泽兰㊁补血活血ꎻ茵陈㊁石菖蒲㊁郁金㊁生薏米化湿ꎻ二丑㊁冬瓜皮利尿消肿[6]ꎮ患者三诊时调整药方ꎬ去掉大补阳气之附子ꎬ谨防助火伤阴ꎬ去掉二丑防止攻伐太过伤正气ꎬ调整理气药物ꎬ同时减少生黄芪用量ꎬ患者病情好转ꎬ可缓缓图之ꎬ由骏补改为缓补ꎮ及时把握患者的病机变化ꎮ肝硬化为恶疾ꎬ伤人正气ꎬ其晚期则虚劳虚损ꎬ患者往往表现为纳差ꎬ消瘦ꎬ怕冷乏力等阴阳两亏的症状ꎬ治疗应以扶助正气为主ꎬ兼祛除水邪[4]ꎮ徐教授运用温阳益气ꎬ补益精血的方法ꎬ治疗肝硬化晚期㊁正气大伤的患者ꎬ可使祛邪而不伤正ꎮ患者腹水消退后ꎬ继续予以补虚扶正ꎬ制鳖甲㊁煅牡蛎活血化瘀ꎬ山茱萸㊁龟板胶㊁阿胶滋补肝肾治疗ꎬ巩固疗效ꎬ体现缓则治其本ꎬ嘱患者长期汤药治疗[7]ꎮ3㊀肝硬化腹水验案3.1㊀病案㊀患者刘某某ꎬ男ꎬ67岁ꎬ初诊日期:2011年10月18日ꎮ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ꎬ肝硬化3年ꎬ未经系统诊治ꎬ半月前患者劳累后出现胸闷ꎬ腹胀满闷ꎬ纳差ꎬ双下肢重度水肿ꎬ遂就诊于我科ꎬ刻下见:纳差ꎬ恶心ꎬ乏力ꎬ心烦气短ꎬ腹胀ꎬ舌质红ꎬ苔白腻ꎬ脉沉细ꎮ查体:面色晦暗ꎬ腹部胀大如鼓ꎬ质硬ꎬ可见腹壁静脉曲张ꎬ双下肢重度水肿ꎬ肝掌(+)ꎮ辅助检查:肝功能ALT56U/LꎬAST62U/LꎬAlb27g/LꎬTBil28.8mmol/LꎬDBil13.4mmol/Lꎻ腹部B超:肝硬化㊁腹水㊁胸水㊁脾大ꎬ平卧腹水11.6cmꎮ现代医学诊断:肝硬化腹水ꎮ中医诊断:鼓胀气虚湿阻ꎬ水饮内停ꎮ治法:益气化湿ꎬ健脾利水ꎮ处方:生黄芪80gꎬ茵陈㊁藿香㊁防己㊁当归㊁白芍㊁二丑㊁炒白术㊁黄芩㊁猪苓㊁泽泻㊁茯苓皮㊁制鳖甲㊁大腹皮㊁荷梗㊁枸杞子㊁枳实子㊁车前子㊁葶苈子㊁青蒿各10gꎮ14剂ꎬ1剂/dꎬ水煎温服ꎬ2次/dꎮ二诊:2周后ꎬ患者气短㊁乏力腹胀症状明显好转ꎬ双下肢轻度水肿ꎮ继续服用上方巩固治疗ꎮ三诊:1月后ꎬ患者症状消失ꎬ双下肢无明显水肿ꎬ复查肝功能(-)ꎬ腹部B超:肝硬化㊁脾大ꎬ未见腹水ꎮ处方:制鳖甲㊁煅牡蛎㊁生黄芪各30gꎬ茵陈㊁藿香㊁茯苓㊁当归㊁白芍㊁炒白术㊁黄芩㊁猪苓㊁泽泻㊁赤芍㊁荷梗㊁枸杞子各10gꎬ丹参15gꎮ14剂ꎬ1剂/dꎬ水煎温服ꎬ2次/dꎮ嘱托患者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ꎬ定期复查相关指标ꎮ3.2㊀病案探析㊀徐教授认为本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ꎬ慢性肝炎迁延不愈ꎬ本身调养失宜及治疗延误所致ꎮ本病初发之时ꎬ多因湿热毒邪加之情志郁结ꎬ殃及脾胃ꎬ脾失健运ꎬ日久则水湿停留ꎬ积蓄腹中ꎮ湿伤脾阳耗气ꎬ灼血耗津ꎬ湿热久羁ꎬ以致肝肾阴亏虚火内耗ꎬ脾阳不振ꎬ湿留不化日久则蕴热ꎮ湿热与虚热相合日渐伤正ꎬ终致气血两虚ꎬ气虚则血行滞缓ꎬ气血运行不畅ꎬ则津液不能疏布ꎬ日复一日ꎬ著而不去ꎬ聚于腹中ꎮ脾失健运ꎬ湿困日久而热蒸生痰ꎬ入于肝经ꎬ阻于血络ꎬ形成瘀血ꎬ痰瘀交阻ꎬ反又影响肝脾运化ꎬ造成后天生化无源ꎮ新血不生ꎬ恶血不去ꎬ三焦阻塞ꎬ决渎无权ꎬ终成肝硬化腹水[8]ꎮ本例患者徐教授采取生黄芪㊁防己㊁二丑联用ꎬ补足正气的基础上ꎬ应用峻下逐水药物ꎬ迅速祛除体内水饮之邪ꎬ是扶正祛邪法则的临床应用[9]ꎮ本方的用药特点是应用大剂量的补气药ꎬ生黄芪可补一身元气ꎬ大剂量应用需要配合行气㊁理气的药物ꎬ从而补而不滞ꎻ气有余便化火ꎬ大剂量补气药应用的同时还需配合清热药物ꎬ起到反佐的作用ꎬ既能消除药物的副作用ꎬ又能帮助药物更好的被机体吸收ꎻ应用茵陈㊁藿香化湿行气ꎬ助于利水[10]ꎬ患者三诊时调整药方ꎬ患者水肿已消ꎬ故去掉防己㊁二丑㊁葶苈子防止攻伐太过ꎻ保留猪苓等利尿药物ꎬ平缓而不伤阴精正气ꎻ调整理气药物ꎬ去掉枳实子㊁大腹皮ꎬ同时减少生黄芪用量ꎬ气有余便化火ꎬ且理气药不宜过多ꎮ待腹水消退ꎬ予以补虚扶正ꎬ活血化瘀ꎬ软坚散结治疗为主ꎬ延缓肝硬化的进展ꎬ此患者病情虽好转ꎬ但仍需要长期调理ꎮ徐春军教授擅长对顽固性肝硬化腹水㊁肝恶性肿瘤㊁肝衰竭的中医治疗ꎬ疗效显著ꎬ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ꎬ多用补虚㊁清热解毒㊁活血化瘀之品ꎬ注重以扶正为主ꎬ祛邪为辅ꎬ重视条畅气机㊁凉血解毒ꎬ在肝病的病理及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ꎬ认为:肝病多有气郁㊁湿热与痰瘀ꎬ并且这三方面代表肝病的不同发展阶段ꎬ可以说是肝病的一般进展规律ꎬ肝病早期多在气病ꎬ可有气郁为病理基础的气虚㊁气滞ꎻ中期多为湿病ꎬ往往伴有中焦脾胃功能失调ꎬ可有脾虚为病理基础的湿着㊁湿滞㊁湿热ꎻ晚期多为痰病ꎬ往往有肝肾不足为病理基础的痰浊㊁瘀血ꎬ晚期重症肝病虽然证型斑驳复杂ꎬ易无从下手ꎬ顾此失彼ꎬ但这种复杂的病症无疑是从气血不足ꎬ肝脾虚弱而来[11]ꎬ故徐教授认为此为重症肝病的根本所在ꎬ故在遣方用药上运用大剂量补气药物同时调理脾胃ꎬ和中理气ꎬ病情越是危重ꎬ越要缓缓图之ꎬ切不可妄图速效ꎬ但坚持此用药原则长期持续治疗ꎬ往往可收获奇效ꎮ参考文献[1]徐春军.肝脾理论在中医肝病中的应用思考[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ꎬ2016ꎬ26(6):321-323.[2]李牧婵ꎬ徐春军ꎬ王玉涛ꎬ等.抗肝癌Ⅰ号方改善早㊁中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ꎬ2019ꎬ40(3):352-357.[3]李牧婵ꎬ周易ꎬ夏清ꎬ等.原发性肝癌32例治疗用药规律分析[J].北京中医药ꎬ2017ꎬ36(8):732-735.[4]张晴ꎬ徐春军.关幼波 中州思想 在肝病辨治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ꎬ2017ꎬ36(2):142-143.[5]齐京ꎬ徐春军ꎬ张永利ꎬ等.益气温阳填精通络方治疗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3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ꎬ2016ꎬ35(4):360-363.[6]李杰ꎬ徐春军.关幼波治疗肝病常用对药应用辨析[J].北京中医药ꎬ2016ꎬ35(4):318-319.[7]王玉涛ꎬ王琮ꎬ李牧婵ꎬ等.龟鹿二仙胶加减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3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ꎬ2019ꎬ38(2):102-105. [8]王琮ꎬ徐春军.调气活血疏利三焦法治疗鼓胀病1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ꎬ2019ꎬ29(3):265-266.[9]李杰ꎬ徐春军.黄芪㊁牵牛子㊁防己配伍治疗肝硬化腹水用药心得[J].中医杂志ꎬ2014ꎬ55(2):164-165.[10]李婷ꎬ徐春军ꎬ郑鑫卓ꎬ等.徐春军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经验总结[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ꎬ2019ꎬ29(4):297-298.[11]王莒生ꎬ徐春军ꎬ吴义春.论关幼波 三因学说 [J].中医杂志ꎬ2011ꎬ52(6):458-461.引证本文㊀李杰ꎬ孙凤霞ꎬ戚团结ꎬ等.徐春军教授治疗肝癌肝硬化验案探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ꎬ2021ꎬ31(1):84-86.(修回日期:2020-11-12㊀编辑:韦㊀怡)。

中医技术的难点与解决方法探讨

中医技术的难点与解决方法探讨

中医技术的难点与解决方法探讨中医技术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发展使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然而,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技术也存在一些难点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医技术的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

首先,中医技术面临的一个难点是临床实践中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

由于中医理论的个体化特点,不同医生对同一病症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案。

这种个性化的特点是中医技术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缺乏规范化的治疗方法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也不利于经验的积累和交流。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临床指南,形成中医治疗的标准程序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治疗的一致性和科学性。

其次,中医技术在科学验证方面也存在困难。

中医理论主要依据传统经验和观察得出,缺乏现代医学所依赖的大样本、双盲实验和随机对照研究等严格的科学验证方法。

这使得中医技术在学术界和现代医学领域的认可度较低。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中医技术的科学研究,采用科学手段验证中医治疗效果和机制,提高其可信度和权威性。

同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借鉴其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传统中医经验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更为科学的中医技术体系。

第三,中医技术的传承与人才培养也是一个难点。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技术在一些医疗机构中逐渐被边缘化。

这导致新一代医学人才对中医技术的掌握和研究的兴趣减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中医技术的培训和教育,鼓励更多的医学学生和医生参与中医技术的学习和研究。

同时,加强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合作,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医学人才。

此外,中医技术在国际交流与推广方面也存在难点。

虽然中医技术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仍然相对较低。

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医技术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与西方医学有较大差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大中医技术的国际交流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活动,向国际学术界介绍中医技术的优势和独特之处。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中医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推广,通过科学的证据支持,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技术的认可度。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发布时间:2021-07-07T15:25:33.7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作者:余刘科[导读]余刘科(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人们所说的五脏六腑,肝脏就是五脏之一,它是人类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

肝硬化是一种比较多见的肝脏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必须要引起重视。

在对其治疗时,中医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方法,这里就带大家了解下肝硬化的中医治疗。

肝硬化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肝病,它是指一种或者是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从而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

可并发脾肿大、浮肿、腹水、出血等。

肝硬化作为综合征,不是单纯的疾病,因为肝硬化首先从病因上来讲就有好多种,所以危害其实还要看肝硬化是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即早期还是晚期。

早期肝硬化可能没有过多症状,如有乏力或消瘦、消化不良、腹胀,其实有人可能感觉胃不适,往往被忽视。

而到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即终末期或晚期时,有很多并发症,而并发症往往致命,如常见的是大呕血,即上消化道出血,还有肝性脑病其实就是肝昏迷,还有肝肾综合征,这样的病人没有尿,像尿毒症,还会出现大量腹水,患者很难治疗。

所以有肝硬化的人群,应该定期给予复查,根据自己的病情,让医生给予正确指导,这样可以延缓疾病发展,也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一、肝硬化是怎么形成的在了解肝硬化的治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长时间频繁大量的饮酒,酗酒是肝硬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酒精性肝硬化一般出现在超过十年的频繁大量饮酒之后。

所以,长期饮酒的朋友需要注意,饮酒要适量,否则是可能会增加肝硬化的发病率的。

2.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和丙肝)也是发展成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相关研究表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占肝硬化患者的比例约为10%-20%。

也就是说,100个肝硬化患者,就有至少10个是因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临床路径临床应用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临床路径临床应用探讨
照组(P<O.01),见表l。 表l 两组患者对肝硬化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分析比较 个(%)
注:士P=O.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代表接受健康教育的试验组患者,其中对照组n=120,观察组 n=200,a代表调查卷中与乙肝传播途径相关的问题数目,a=25。 6.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及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疗效判定,其中实施临床路径(观察组)总有效率96.5%,非临床路径实施组84.2%,
1具有抑制肝细胞增生、诱导肝细胞凋亡,反馈激活HSC、促进其产生
ECM、减少ECM降解的作用[161本实验显示:软肝饮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TGF.1
的表达,降低其活性,抑制HSC的活化,减轻/降低肝纤维化形成的刺激因素,同时也具有促进胶原物 质的降解,从两个方面发挥着抗肝纤维化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临床路径临床应用探讨
惦床路径将起到明显作用.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历史悠久,十医学提供T从预防、治疗到调理本病的一系列成熟方案.本研究 观察鲤在中西医结台的基础上实施%床路径后,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施标准化的治疗漉程, 从而缩短7患者的住院无数,同时通过规范医疗费用,包括检查费,药费、护理费等,达到T降低住院 费用的目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医护人员按照l临床路径要求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肝硬化健康知识的宣教, 讲解诊疗过程和康复计划.从而使得患者对疾病有T较垒面的认识,诊治过程中享有知情权,使得诊疗 质量及患者满意率提高,增进7医患变漉,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本研充临床分析结果 表明@%床路径增进T患者对肝硬化健康知识的T解,使患者参与到治疗中,提高T患者的依从性, 并因此而减少7并发症的发生率;②№床路径缩短7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7医院床位周转率:③临床 路径显著阵低7患者的住院费用,为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提供T可能,④临床路径进一步提高T医疗质 量和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中凸显出如此多的优点,因此t在日前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情况下,速一双赢的医疗模式值得推广. 另外,宴施临床路径的另一十相当重要的目的是,钎定一种大家同意、认可的治疗模式,让患者由 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武束接受治疗,并依据治疗结果来分析评估及总结每个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个 患者住院时出现同样的错误.通过此种方武束控制医疗成本,维护并提高医疗质量 因此,临床路径的 制定应当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应该紧踉科学的发展.认真处理变异,分析原因,定期总结.正向变 异作为改进%床路径的参考,负向变异别栗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丰研究中患者因素所敢变异占 绝大部分的比例,囡医护人员固素所致变异便为极个别,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和患者的沟通.让患者理解 每一步治疗的意义,使之能够积极配合,同时密切跟踪肝硬化的中西医诊疗动态,适时调整路径内容,

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肝硬化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肝硬化主要根据积聚型和鼓胀型进行辨证论治。

中药对消除腹水、恢复肝功、消除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必须辨证准确,用药恰当,才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1.积聚型(1)肝郁脾虚:此证多见于肝硬化早期。

治法: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常用药方: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化裁。

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白术、白芍各10克,茯苓、太子参各15克,炙甘草5克。

加减:若湿滞较重者加苍术、厚朴、山楂;短气神疲者,加党参,并重用黄芪(45~60克)。

(2)气滞血瘀:此证可见于肝功能减退之失代偿早期。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药方:化瘀汤加减。

丹参、牡蛎各30克,当归、炮山甲各15克,郁金、桃仁、红花、青皮、白术、赤白芍各10克。

加减:如目黄、溲黄者,加茵陈、金钱草;阴伤者加生地黄、石斛;脾功能亢进者加阿胶、熟地黄、大枣等。

2.鼓胀型(1)水湿内阻:此证属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轻症。

治法: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常用药方:胃苓汤加减。

苍术、厚朴、泽泻、陈皮、木香、柴胡各10克,白术、茯苓各15克,车前子30克,陈葫芦瓢60克。

加减:若体实而腹水多者,可配黑白丑粉、禹功散、甘遂末;腹胀以气为主者,加川楝子、莱菔子、沉香末;气虚较重者,重用黄芪、白术各40~60克;兼黄疸者,加金钱草、赤芍;瘀血者,加泽兰、桃仁、丹参、当归。

(2)瘀血阻络:此证多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明显者。

治法:祛瘀通络,活血利水。

常用药方:膈下逐瘀汤加减。

柴胡、当归、桃仁、五灵脂、炙山甲、地鳖虫各10克,丹参、白茅根、大腹皮各20克,茯苓、白术各15克。

加减:腹胀甚者加沉香、莱菔子;便秘加枳实、大黄;脾大明显者加服鳖甲煎丸;有出血倾向者加田七粉、白及粉、青黛或云南白药。

(3)肝肾阴虚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利水。

常用药方:一贯煎加减。

沙参、麦冬、枸杞子、阿胶各10克,生地黄、泽泻、茯苓、猪苓、茯苓皮、车前子各15克,白茅根30克。

加减:若神志异常,可加鲜石菖蒲、郁金;潮热明显者加银柴胡、地骨皮;津伤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阿胶(烊化);神昏者急用安宫牛黄丸;出血者加大黄末、三七粉冲服;气随血脱者,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二个月后肝功能逐渐改善,1996、12 、13,B超示肝硬化,脾脏肿大,脾脏肋间 厚4.8cm,肋下1.2cm,原方出入,续治一 年半。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1998、2、17,复查HCV—-RNA阴性(第一 次),肝功能复常(13个月)。B超检查肝 硬化,脾脏肿大未有改变。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刻诊:出血已止,仍倦怠乏力,胃脘胀闷时 痛,有时泛吐酸水,大便1/日,苔白腻,舌 淡暗紫,脉细涩。 辨证:肝胃失和,气血两虚,瘀阻络滞。 治法:疏肝理胃,健脾养血,佐以和络。
处方:炒党参10克 白朮10克 陈皮10克 法夏10克 白蔻后下4克 苏梗10克 煅瓦楞子20 克 煅乌贼骨12克枳壳10克 炒当归10克
此后,在本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治疗,2003 年起病情稳定,脾脏逐渐回缩。B超号 20052255,20062460,20074873三次复查 脾脏均已复常。2007、5、24,B超示:肝 脏回声欠均匀,脾肋间厚3.38cm,形态大 小正常,肝功能全部正常,HCV-RNA阴性。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一.肝硬化治疗是否以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药为主?
问题:临床中不少人,一见到肝硬化就用 大黄虫庶虫丸、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 囊等,或大剂中药,以达到活血化瘀、软 坚散结、抗纤维化的目的,但是往往难以 收效。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个人体会 : △重视湿、热、郁、瘀、毒的病理因素,特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个人体会: △部份患者治疗得当,气血流畅,肝脾调和
,门静脉压力降低,是可逆可缓解,甚至 可消除的。 △出血后气血两虚,邪实而正虚,宜健脾益 气,补血柔肝。但应注意脾胃以健为补, 肝血以柔为养。 △宜和络而不宜攻逐。 络以肝胃之络为主,和以活血调养为主。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 的几个难点疑点的探析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 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在肝细 胞广泛变性的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 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肝小叶, 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 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 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化瘀宜缓,持之以恒: ①汤剂可选用丹参、当归、莪术、三七、鳖
甲、瓦楞子等。 ②丸剂缓图可加大黄、庶虫、桃仁、山甲等
。 ③首求病情稳定,坚持活血软坚调理(案例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案例一
李某,男,66岁,南京市人。 1996、10、12,就诊,有输血后慢性丙型肝 炎,肝硬化,脾肿大,高血压,冠心病史 ,在南京某三甲医院诊治二年,查HCV-RNA (+),肝功能:ALT:69 IU/L ,AST:84 IU/L ,TB:30.04 umol/L ,DB:12.6 IU/L , A/G为3.72/3.20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刻诊:右上腹隐痛,心前区闷胀时痛,纳减 乏力,头昏,苔薄腻黄,舌暗红,脉细 弦。气滞血瘀,胁下结症,但湿热瘀毒内 蕴,治疗当先调肝运脾,清化瘀毒。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处方: 丹皮10克、山栀10克、炒柴胡6克、黄芩15 克、法夏10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姜 黄10克、赤芍10克、平地木15克、连翘15 克、垂盆草30克、车前草30克、甘草5克
辨证:湿热毒邪渐退,气血瘀积,肝脾两 伤,治疗好转,以调养肝脾,化瘀软坚为 主,佐以清化湿毒。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处方:
女贞子15克、北沙参12克、白芍12克、太子 参10克、炒柴胡6克、莪术10克、丹参15克 、郁金10克、玄胡10克、三七4克、黄芩15 克、垂盆草30克、甘草5克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中医并无肝硬化病名,依照其临床特点, 可归属于中医“症积”、“鼓胀”、“胁痛”、“黄 疸”范畴。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受 到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欢迎。但肝硬化 是一个治疗棘手的疾病,无论是西医药治 疗还是中医药治疗都存在不少难点,本文 试探讨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疑点、难点,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别是合并有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功能明显 异常者,过度活血化瘀,可能促进炎症活 动,导致病情加重。此时,应强调疏肝运 脾、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治则,“邪去则正 安,毒去则肝宁”。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肝功能大致稳定后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为主。 注意配合扶正: ①提倡平补,避免壅滞。(药如:太子参、 山药、白术、茯苓、枸杞、女贞子、白芍 、当归、灵芝、虫草)。 ②张锡纯:黄芪、莪术、鸡金
常用和络药物 活血和络:丹参、丹皮、川芎、赤芍、姜黄
、莪朮、路路通、茜草。 调气和络:柴胡、枳壳、郁金、香附、佛手
、苏梗。 养血和络:当归、白芍、枸杞、阿胶。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案例二
年某,男,23岁,安徽天长人。 初诊:2008年1月17日
病史:发现肝硬化已三年,属失代偿期,因 食道静脉曲张吐血,已住院二次,长期中 西医药治疗。因吐血于07年12月10日入住 鼓楼医院,07年12月26日出院。住院期间 查胃镜示:食道静脉曲张重度,慢性浅表性 胃炎。
对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几个难点疑点 的探析
二.门静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是否可逆?
问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所致 。因为静脉扩张,管壁变薄,凸出明显, 故日本又称食道胃底静脉瘤,饮食稍有不 慎(如尖锐、坚硬、辛辣刺激物) ,即可引起 大出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失代 偿的标志之一,治疗非常棘手,临床效果 如何?是否可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