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课外学分手册填写规范(新)2012.11

合集下载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本(2篇)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本(2篇)

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本一、引言课外创新实践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规范课外创新实践的管理和评价,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校所有本科专业的课外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和评价。

三、学分规定1. 学分分类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

必修学分是指学生需要完成的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选修学分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参与的实践活动。

2. 学分要求(1)必修学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必修学分,方可达到学分要求。

(2)选修学分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参与的实践活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学分。

四、实践活动管理1. 实践活动组织(1)学校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2)每学期开始前,学校公布本学期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计划和安排,供学生选择参与。

(3)实践活动组织者应提供活动的详细信息和要求,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报名方式等。

2. 实践活动认定(1)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后,需要填写实践活动申请表,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2)实践活动认定由专门的认定小组进行,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估。

(3)认定小组应及时对学生的申请进行审批,并将结果及时通知学生。

3. 实践活动记录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活动记录系统,记录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以及获得的学分情况。

五、学分评价1. 评价方式学分的评价方式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等进行评价;定量评价是根据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质量、数量等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1)定性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实践活动确定,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践目标的达成程度、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等。

(2)定量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实践活动确定,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的质量等。

学生课外学分系统申报审核操作步骤说明

学生课外学分系统申报审核操作步骤说明

本科学生课外学分网上申报操作步骤说明
一、操作步骤:
1.学生登录教务管理系统;
2.单击【网上报名】左侧【素质拓展报名】打开填报表单;
3.逐项准确填表,带* 号的必须填写;
4.对照院系已经审核的学分申请表,仔细检查网上填报的每项内容,准确无误
后提交;表单下方出现填报的记录,申报成功;
5.更正方法。

提交后发现错误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予以更正:方法之一:单
击表单下方记录栏目【修改】进行更正后再次提交;方法之二:单击表单下方记录栏目【删除】,重新申报,提交。

二、学生申报学分填表说明:
1. 表单中各项需内容按照院系审核结果如实准确填写;没有带* 的内容,申报的项目也没有相关信息的可以为空,不必填写;
2. 带“* ”的内容必须填写。

其中“成绩”一栏,无成绩填写0
3. 填下完毕后须仔细检查,确认准确无误后在提交。

提交后发现错误,按上述步骤5进行更正。

课外学分院系系统审核操作方法步骤说明
院系系统审核步骤
1.以院系账号登陆从客户端登陆教务管理系统;
2.单击【实践教学管理】子菜单【素质拓展管理】打开“素质拓展”界面(下
图所示);
3.选择“学年学期”、“年级‘、“班级”等信息,单季【查询】显示相应班级学
生申报学分记录;
4.在任一条记录上单击右键弹出审核菜单,选择相关命令审核,如下图所示。

班级汇总表输出方法
院系审核完毕,通知教务处审核后,单击表单右下方【输出excel】,输出班
级汇总表,修改完善相关信息,打印(A3,横幅)输出,院系存档。

信息学院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标准(最新版)

信息学院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标准(最新版)

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标准一.品德修养(5项)最高学分:2.0 (注:每学期申报一次)(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2项)总要求:每学年积极参加校院两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达到一定的社会正面影响力,经认证可获得0.5学分。

校、院团委提供材料,学院认定。

1.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要求:每学年积极参加校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达到一定的社会正面影响力,经认证可获得0.5学分。

2.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要求:每学年积极参加院两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达到一定的社会正面影响力,经认证可获得0.5学分。

(二)学校重大活动具体要求:每学期积极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具有奉献精神的重大活动,经认证每次可获得0.1学分。

(三)志愿者服务(2项)总要求:每学期积极参加校院两级组织的志愿者服务达到20小时(含)以上,经认证后可获得0.5学分。

1.校志愿者活动具体要求:每学期积极参加校级组织的志愿者服务≥20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5学分;志愿服务19—16(含)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4学分;志愿服务15—12(含)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3学分;志愿服务11—8(含)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2学分;志愿服务7—4(含)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1学分;4小时以下不得分。

2.学院志愿者活动具体要求:每学期积极参加院级组织的志愿者服务≥20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5学分;志愿服务19—16(含)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4学分;志愿服务15—12(含)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3学分;志愿服务11—8(含)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2学分;志愿服务7—4(含)小时经认证后可获得0.1学分;4小时以下不得分。

(四)学习习惯总要求:每学期无旷课、迟到、早退及课堂不良行为者,经认证可获得0.1学分。

(五)生活习惯总要求:每学期在寝室检查中获优秀4次(含)以上且无不合格,经认证每位寝室人员可获得0.1学分。

二.科技活动(3项)最高学分:4.0(注:每学年申报一次)(一)学科竞赛总要求:学科竞赛的记分按照《浙江树人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浙树办教[2010]23号文件执行。

学分录入方法说明

学分录入方法说明

学分录入方法说明
打开页面后,选择“学分管理”,再出现的菜单中选择科室录入非项目学分。

全年学分共计二十五分,一类学分(国家级和省级)满十分即可,请按照学分证书上的内容填写;二类学分(市级和发表的文章、课题、成果、参加院内学术讲座、病房查房、疑难病讨论等)十五分。

具体录入方式如下:
1.项目名称根据各科室实际举行情况自行选择
2.活动形式根据提示选择“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新技术推广,全年限十分;选择“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全年限十分。

3.所属学科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4.项目编号不填
5.活动时间根据各科室实际举行情况填写
6. 学分一个为10.0;另一个为5.0
7.学时十分填20.0;五分填10.0
8.证书编号不填
9.主办单位均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 活动内容填“参加院内学术讲座”(出具参加学术讲
座签到复印件);填“病房查房、疑难病讨论”
(出具查房、疑难病讨论记录复印件)
11.备注不填
录入完毕之后请将学分证书及登记手册以科室为单位交。

谢谢。

课外实践学分的具体规定

课外实践学分的具体规定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外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外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成理工教发〔2010〕140号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倡导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课外能力,根据《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关于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外实践学分的认定范围及标准课外实践学分认定包括四个方面的学分: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课外创新学分;社会实践课外学分;文体活动课外学分;参加等级考试和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学分。

具体范围及标准参照附表。

二、课外实践学分的认定程序(一)每学期的第10周之前,学生填写《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课外实践学分申请表》,并附有关证明材料。

对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者,学校将给予严肃处理。

(二)申报的课外实践学分经学生所在系领导确认同意后,填写认定意见,并由系统一将申报材料上报教务处。

(三)由教务处进行审批,并填写审批意见。

教务处审批后,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四)学生获得课外学分后,一份交学生所在系教务办公室记载课外学分并存档,另一份交教务处教研科存档。

(五)在对申报的学分认定上有争议时,由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认定。

此认定为最终认定。

三、课外实践学分的用途与记载(一)学生取得的创新与课外实践学分,可以冲抵教学计划中公共选修课的学分,但冲抵总学分一般不超过3个学分;超出部分的学分,可作为超修学分予以记载。

(二)同一项目的学分中以每单项取得的最高分为准。

(三)学生取得的学分在评优评奖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推荐。

(四)获得的学分记入学生本人成绩档案。

四、附则(一)本办法适用于2009级及以后入学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含因休学等原因入2009级的学生)。

课外学分细则

课外学分细则
证书
1
第一项
9.
荣获“山西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证书
2
第一项
10.
荣获“山西大学优秀团员”称号
证书
2
第一项
11.
荣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优秀团员”称号
证书
1
第一项
12.
荣获“山西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证书
2
第一项
13.
荣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奖状
1
第一项
14.
荣获“山西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称号
才艺大赛活动次要组织者
系部证明
0.15
第五项
137
红歌赛活动主要组织者
系部证明
0.3
第五项
138
红歌赛活动次要组织者
系部证明
0.15
第五项
139
元旦晚会活动主要组织者
系部证明
0.6
第五项
140
元旦晚会活动次要组织者
系部证明
0.4
第五项
141
创意雪塑大赛活动主要组织者
系部证明
0.3
第五项
142
创意雪塑大赛活动次要组织者
168
考取C级驾照
证书
0.5
第六项
169
获得普通话证书
证书
1
第六项
170
荣获秘书证证书
证书
1
第六项
171
荣获英语四级证书
证书
2
第六项
172
荣获英语六级证书
证书
2
第六项
173
荣获计算机二级证书
证书
2
第六项
174
荣获计算机三级证书

本科学生课外十二学分记分标准

本科学生课外十二学分记分标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本科学生课外十二学分记分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养和不断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对课外学分的管理,明确各类项目记分标准,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学生会秘书处参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外学分的项目内容和记分参照表》,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本科学生课外学分的各类加分项目。

除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特批的记分项外,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本科课外学分的记分需严格依照本标准执行。

第三条本标准中明确规定记分的,按规定分值记分。

本标准中明确规定不记分的,则不记分。

(若有些奖项未涉及则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学分)第四条本标准未明确规定,但有个人或集体认为有必要记录的记分项目,由相关人员依照本规定中同类别级别的记分项规定,向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团委提出书面申请。

记分项目及记分值经批准后,可记该项学分。

第五条记分项目内容由项目名、获奖等级与具体内容组成,个人或集体提交学分申请时,相关记分项名称需严格依照“项目名”加“获奖等级与内容”的格式。

如项目名称不清的情况,秘书处将依照该条目下最低标准记分或删除该条记分。

第六条若活动主办部门或个人提出的学分申请值与该标准不符,需向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团委提出申请,与秘书处进行协商。

批准后,由秘书处进行登记并备案。

第二章学科竞赛、学术论文和科研活动第一条“博文杯”校级获一、二、三等奖,参赛小组每名成员各授予4、3、2学分,校级立项参赛小组每名成员授予1学分。

院级获一、二、三等奖,参赛小组每名成员各授予2、1.5、1学分。

(依据各小组获奖或结项证书评)第二条“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参赛小组每名成员各授予9、8、7学分,优胜奖参赛小组每名成员各授予6学分,选拔后参赛小组每名成员授予4学分。

(依据各小组获奖或结项证书评)第三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小组成员每名成员授予9、8、7学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小组成员每名成员授予6、5、4学分,其余参赛小组成员每人授予1学分。

2024年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例(五篇)

2024年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例(五篇)

2024年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范例第八条技能学分认定范围及分值一、学科竞赛在学科竞赛或综合类学术科技竞赛中,依据获奖级别及名次,具体学分认定如下: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分别计10、8、6、4学分;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分别计6、5、4、2学分;校(地厅)级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分别计4、3、2、1学分;院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2、1、0.5学分。

二、文化、艺术、体育比赛1. 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比赛,获前1至6名及成功参赛者分别计10、8、6、4、3、2学分。

2. 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获前1至6名及成功参赛者分别计6、5、4、3、2、1学分。

3. 参加校级文体比赛决赛获前三名者,分别计4、3、2学分;获第4至6名者计1学分。

4. 参加院级文体比赛决赛获前三名者,分别计2、1、0.5学分。

5. 在体育竞赛中,打破国家、省级和学校纪录者,可在名次学分基础上分别加3、2、1学分。

三、技能考核1. 非外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大学外语六级考试计4学分;外语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外语八级考试计4学分;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考试(含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计2学分。

2. 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计4学分;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计2学分。

3. 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技能鉴定或全国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高级证书者计6学分,中级证书者计4学分,初级证书者计2学分。

4. 全国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者计6学分,单门通过计2学分。

5. 普通话一级甲等计6学分,一级乙等计4学分,二级甲等计2学分。

第九条实践学分认定范围及值一、社会实践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含实习)活动,受到国家级、省(部)级或学校表彰者,分别计6、4、2学分。

二、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获学校一、二、三等奖者,分别计3、2、1学分。

以学校名义举办的各种学术文化社团活动,如读书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书画大赛等,均按此标准计算学分。

三、科技活动1. 在国家级科技活动中,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者,分别计10、8、6、4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单位证明,成绩总结
53
XX年X月
在校外兼任XX工作
XX证明
1/学年

有单位证明,成绩总结
XX年X月
参加院系组织的XX活动(除党团活动、运动会)
XX证明
0.1/次

参加活动需长时间训练的0.2/次
54
XX年X月
参加信息学院学生讲堂
系级证明
1/次

55
XX年X月
XX管理员
系级证明
0.2/学期

经辅导员、学院同意的
军训优秀连队
XX证明
0.5/次

51
XX年X月
院/系学生会/班级干部组织学生参加XX活动
XX证明
院学生会干部

1、参照院、系学生会给分依据。
系学生会干部
班团干部
方案具体,效果明显,总结全面,组织人员依主次分别记0.2、0.1分/次。
52
XX年X月
参加XX社会活动/在校外兼任社会工作
XX证明
1/学年

证书
系级
一等奖1.5

二等奖1
三等奖0.5
优秀奖0.3
院级
一等奖3
二等奖2
三等奖1
优秀奖0.5
省级
一等奖4
二等奖3
三等奖2
优秀奖1
国家级
一等奖6
二等奖5
三等奖4
优秀奖3
32
XX年X月
《XX》获得专利授理
授理通知
4分/件

33
XX年X月
《XX》获得专利
专利通知
6分/件

34
XX年X月
出版XX论著/文艺著作(国家/省级)
12、获取其他证书得分报学院审核后由学院统一规定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起止时间:2011年9月-2012年2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起止时间:2012年3月-2012年8月
论著
省级:3/部

国家:5 /部
35
XX年X月
在XX(刊物)发表XX文章
文章
系刊:0.2/篇

院刊0.5/篇
36
XX年X月
普通/(班级/系级)优秀
电脑作品
作品
普通:0.2/次

班级优秀:0.4/次
系级优秀:0.6/次
37
XX年X月
大学生课外读书计划
笔记
2/学期

每学期阅读5本及5本以上指定书目者,且记5000字以上读书笔记,记1学分,并以1000字为基数,读书笔记每增加1000字记0.1学分,每学期最高记1学分。班级推荐优秀累加0.1分
省级:2
国家级:4
47
XX年X月
荣获国家/省/院级优秀班集体/团支部
证书
校级:1

其他学生每人减半记分
省级:2
国家级:4
48
XX年X月
荣获信息学院学风示范班级
系级证明
0.3/次

班级连续3次获学风示范班级,班团干部累加0.5分
49
XX年X月
荣获信息学院学风示范宿舍、和谐宿舍
系级证明
0.5/次

50
XX年X月
4、获取CCNA、CCNP、CCIE认证分别加1分、2分、3分
5、通过CET-4、CET-6考试加0.5分
6、获取驾驶证的加0.2分
7、获取会计证、秘书证的加0.2分
8、通过健美操三级以上(包括三级)的0.2分
9、获得NCAE证书的加0.2分
10、获得ITAT考试认证证书加0.2分
11、通过思科培训并取得证书加1分
40
XX年X月
参加XX学院/系XX活动/比赛并获XX奖
证书
系级
一等奖:1

1、优秀组织奖根据系级、校级、省级依次为0.1/0.2/0.3分
2、运动会开幕式0.5分
二等奖0.8
三等奖0.5
优秀奖0.3
院级
一等奖:2
二等奖1.5
三等奖:1
优秀奖0.5
省级
一等奖:4
二等奖:3
三等奖:2
优秀奖:1
国家级
一等奖:5
21
XX年X月
纪检监查室督察员
系级证明
0.3/学期

22
XX年X月
校园护卫队
XX证明
0.5/学期

23
XX年X月
创业实践(开店)
XX证明
0.5/学期

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以上者加分
24
XX年X月
教育实践(家教)
XX证明
0.5/学期

25
XX年X月
实践队荣获全国/山西省/学院奖项
XX证明
国家级:3/人/次
证明/证书
1/次

见“学生手册”单项奖学金获奖类别
4
XX年X月
参加党团组织的XX活动
系级证明
0.2/次

每学期最高1分
学院统一规定此项内容
5
XX年X月
荣获全国/山西省/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干)/优秀社团干部/“三十佳”/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证书
国家:3

同一项目一次只记最高分
信息学院学生课外学分手册填写规范
起始时间:2012年3月截止时间:2012年8月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序号
时间
得分依据
证明
材料
得分
所属
项目
备注
1
XX年X月
参加政治学习/形势教育
班级证明
0.2/学期

无迟到早退缺勤现象
2
XX年X月
参加党课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
证书
0.5

3
XX年X月
荣获XXX单项奖
不同项目可累加
省级:2
校级:1
院级:0.5
6
XX年X月
参加XX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
班级证明
0.1/次

须有方案和总结,获校级表彰并推广者每次记0.3/次
7
XX年X月
参加XX部门/XX学院/XX系XX讲座并有感想
感想/笔记
0.1/次

学院将对所有感想进行评比,根据所获奖项分别记0.3、0.2、0.1分,每学期最高1分
0.3—0.5

专业学习类0.5学分;文艺体育类0.4;兴趣娱乐类0.3学分
45
XX年X月
积极参加班级XX兴趣小组活动
班级证明
0.3—0.5/学期

班级测评小组给分
46
XX年X月
所在XX学生会/社团受XX表彰
证书
院级:1
其它负责人以0.5分递减;人个在社团工作或活动中表现优异,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励的分别记3、2、1分
0.5/次

招聘岗位能至少达到3个,成效显著记1学分
28
XX年X月
就业调查
调查/
报告
0.2/次/人

所做调查要符合学校、学院规定根据调查人数累加
29
XX年X月
参加学院第X届XX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活动者
XX证明
0.5/次

必须是符合要求的作品
30
XX年X月
参加学院第X届“挑战杯”青年师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56
XX年X月
担任新生辅导员助理
系级证明
1/学年

经辅导员、学院同意的
57
XX年X月
在XX上发表XX论文
论文
院级:1/篇

文摘、消息及短篇新闻者减半计分,院刊发表文章0.5/篇,系刊发表文章0.2/篇
省级:2/篇
国家级:4/篇
信息学院学生课外学分手册填写规范
起始时间:年月截止时间:年月学年学期
58
59
38
XX年X月
学院/学校/班级优秀读者
XX证明
班级:0.1/次

由院系举办的各种读书及相关的报告会/交流会,根据实际效果,主讲学生每次记0.5-1学分。
系级:0.2/次
学院:0.5/次
39
XX年X月
参加XX学院/系XX活动/比赛
XX证明
0.1/次

信息学院学生课外学分手册填写规范
起始时间:年月截止时间:年月学年学期
XX年X月
在XX上发表XX文艺作品
XX证明
院级:1/件

省级2/件
国家级4/件
60
XX年X月
发表XX音乐/美术作品
作品
省级:2/件

国家级:4/件
61
XX年X月
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0.5/次

62
XX年X月
参加全国/山西省/学院电子设计大赛/信息安全大赛/软件大赛
XX证明
0.5/次

63
XX年X月
参加全国/山西省/学院电子设计大赛并获XX奖
参加全国/山西省/学院信息安全大赛并获XX奖
参加全国/山西省/学院软件大赛并获XX奖
证书
系级一等奖1.5五二等奖1三等奖0.5
优秀奖0.3
院级
一等奖3
二等奖2
三等奖1
优秀奖0.5
省级
一等奖4
二等奖3
三等奖2
优秀奖1
国家级
一等奖6
二等奖5
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或英语四六级证书等大学生必备技能相关的证书,属学校组织或提倡的最高记0.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