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不可抗力索赔
工程索赔案例及依据法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承包方”)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发包方”)于2012年签订了某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合同。
合同约定,承包方负责该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工期为两年。
合同总价款为2亿元人民币,按工程进度分期支付。
然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导致工程成本大幅增加。
承包方遂向发包方提出索赔,要求增加工程款及工期延长。
双方对此争议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遂诉至法院。
二、案件事实1. 工程进度滞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发包方提供的图纸存在错误,导致承包方多次返工。
同时,发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变更设计,增加了工程量。
这些因素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工期延长至三年。
2. 工程成本增加由于工程进度滞后,承包方不得不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导致工程成本大幅增加。
具体如下:(1)人工费:由于工期延长,承包方不得不雇佣更多工人,导致人工费增加。
(2)材料费:由于工程量增加,材料消耗量也随之增加,导致材料费增加。
(3)设备租赁费:由于工期延长,承包方不得不租赁更多设备,导致设备租赁费增加。
(4)其他费用:如临时设施费、监理费等。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图纸、技术资料、施工场地、资金、材料等,影响工程进度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图纸、技术资料、施工场地、资金、材料等,影响工程进度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发包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违约行为:1. 提供的图纸存在错误,导致承包方多次返工。
工程合同支付索赔典型案例

工程合同支付索赔典型案例某建筑公司A与业主签订了一份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A公司负责业主的一项基建工程。
合同明确规定了工程的施工期限、质量标准以及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遭遇了罕见的恶劣天气,导致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A公司认为,根据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应当免除其延期责任,并要求业主支付因延期产生的额外成本。
我们需要了解“不可抗力”的法律定义。
不可抗力通常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等。
在这种情况下,受影响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减轻其责任。
在本案例中,A公司提出了以下索赔依据:1.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明确列出了恶劣天气作为不可抗力的一种情形。
2. A公司提供了气象部门出具的恶劣天气证明,证实了施工期间确实遭遇了不可抗力事件。
3. A公司还提交了详细的成本计算报告,说明了因延期增加的成本明细。
面对A公司的索赔请求,业主提出了反驳意见:1. 业主认为恶劣天气虽然存在,但并非完全无法施工,A公司应采取合理措施减少损失。
2. 业主质疑A公司所提交的成本计算报告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双方在多次协商未果后,最终将争议提交至仲裁机构。
仲裁机构在审理案件时,综合考虑了以下几点:1. 确认了恶劣天气属于不可抗力范畴,并且A公司在遭遇不可抗力后及时通知了业主。
2. 审查了A公司的成本计算报告,并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认为其提出的成本基本合理。
3. 同时指出A公司在遭遇不可抗力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损失,但考虑到实际情况,认为A公司已尽到了合理的减损义务。
最终,仲裁机构判决业主应支付A公司部分索赔金额,并对A公司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给予适当的宽限。
这个案例展示了在工程合同中处理支付索赔的一个典型流程。
从提出索赔请求到最终的仲裁判决,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法律依据和充分的证据支持。
对于承包方来说,了解不可抗力条款并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
对于业主方而言,合理评估风险并确保合同中有明确的条款来应对可能的争议也同样重要。
工程项目管理案例索赔

一、案例背景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我国某城市政府,施工单位为我国某知名建筑企业。
工程合同金额为1亿元,工期为2年。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和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二、索赔原因及依据1. 不可抗力因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连续降雨,导致施工现场积水,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施工单位认为,连续降雨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应免除其因降雨导致的工期延误责任。
2. 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因城市规划调整,要求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变更。
设计变更导致部分工程量增加,施工难度加大,工期延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因变更合同约定,增加或者减少合同约定的工作量,导致工期延误的,应当相应延长工期。
”施工单位认为,设计变更属于合同约定的工作量变更,应延长工期。
3. 施工单位自身原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不善,导致部分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施工质量不达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因施工单位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由施工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施工单位认为,自身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不应计入索赔范围。
三、索赔计算1. 不可抗力因素索赔根据工程合同约定,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工期延误,每天赔偿金额为100万元。
连续降雨导致工期延误30天,因此索赔金额为3000万元。
2. 设计变更索赔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500万元,工期延长60天。
根据合同约定,每天赔偿金额为50万元,因此索赔金额为300万元。
3. 施工单位自身原因索赔施工单位自身原因导致工期延误10天,每天赔偿金额为10万元,因此索赔金额为100万元。
四、索赔处理1. 双方协商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申请,建设单位收到索赔申请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核实。
经核实,施工单位索赔原因及依据符合法律规定,双方进行协商。
工程施工理赔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施工单位在我国某地区承接了一项住宅小区的建筑工程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施工周期为两年。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施工现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申请。
本案例将分析该工程施工理赔案件的整个处理过程,以及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理赔程序。
二、事故原因及损失情况1. 事故原因经调查,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到位;(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3)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未进行充分勘探;(4)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
2. 损失情况事故发生后,经评估,该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如下:(1)人员伤亡:共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2)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约3000万元。
三、理赔程序及处理过程1. 投保人报案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供了相关证明材料,如事故现场照片、人员伤亡证明、财产损失清单等。
2. 保险公司调查接到报案后,保险公司组织专业调查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核实事故原因和损失情况。
同时,调查人员还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等进行沟通,了解事故发生经过。
3. 理赔申请在保险公司调查结束后,施工单位根据调查结果,向保险公司提交了理赔申请。
理赔申请中详细列明了事故原因、损失情况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4. 保险公司核赔保险公司对理赔申请进行审核,确认事故原因和损失情况后,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计算赔偿金额。
5. 理赔支付保险公司根据核赔结果,向施工单位支付赔偿款项。
四、理赔争议及解决在理赔过程中,施工单位与保险公司就赔偿金额产生争议。
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 事故原因认定施工单位认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复杂,未进行充分勘探,而保险公司则认为,事故原因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到位。
某工程停工损失造价索赔案例

某工程停工损失造价索赔案例案例概况:该案例发生在市的一条道路施工工程项目上,由建筑公司承担施工工作。
在工程进行中,由于一系列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工程暂时停工,给项目进度和成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建筑公司决定向监理单位提出索赔,要求得到停工期间的损失造价的补偿。
案例分析:根据相关合同条款和当地法规,施工单位有权要求停工期间的损失造价的补偿。
然而,在索赔案件中,还需要证明停工是由于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并且停工对工程进度和成本造成了实际的损失。
因此,在这个案例中,需要收集和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索赔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证据收集:1.不可抗力证明: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当时的天气报告,地震报告,政府文件等,证明工程停工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如极端天气,地震等原因造成的。
2.工程进度计划:提供工程进度计划和实际工程进度对比分析,证明停工期间对工程进度造成了实际的延误。
可以通过监理单位提供的工程进度记录和相关施工照片来支持这个观点。
3.盈亏表和成本核算记录:提供停工期间的盈亏表和详细的成本核算记录,证明工程停工期间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
这些记录可以包括停工期间的人工成本,设备租赁费用,材料损耗等。
4.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提供相关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证明施工单位有权要求停工期间的损失造价的补偿,并且合同约定了索赔的程序和要求。
索赔计算:根据停工期间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索赔计算方法。
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日损失金”,即按照当时工程日产值的一定比例计算每天的损失费用。
另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实际损失费用”,即根据停工期间实际发生的费用核算停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索赔申请和协商过程:1.编写索赔报告: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和计算出的索赔金额,编写详细的索赔报告,包括索赔计算方法和依据,索赔金额的详细说明等。
2.提交索赔申请:将索赔报告和相关证明文件提交给监理单位,并要求对方进行索赔的处理。
3.协商谈判:与监理单位进行谈判,商讨索赔金额的合理性和相关事宜。
台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索赔案例

台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索赔案例篇一:哎呀,你们知道吗?有这么一件事,就是台风来了,施工单位居然向建设单位索赔啦!这可真是一件让人惊讶的事儿。
那是一个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的日子,台风就像一个凶猛的大怪兽,张牙舞爪地朝我们扑来。
工地上的一切都被它搅得乱七八糟。
施工单位的负责人王叔叔,愁眉苦脸地看着那一片狼藉的工地,心疼得直跺脚。
“这可咋办呀?”他自言自语道,“咱们的损失可太大啦!”建设单位的李经理听到这个消息,急匆匆地赶来。
王叔叔一见到他,就忍不住抱怨起来:“李经理,你看看这工地,被台风弄成啥样啦?我们的材料都被吹跑了,设备也坏了不少,这损失谁来承担?”李经理皱着眉头,说:“这台风谁也没办法预料啊,咱们得一起想想办法。
”王叔叔瞪大了眼睛,大声说道:“怎么没办法预料?天气预报早就说有台风了,你们建设单位就没提前做好准备,难道这不是你们的责任?”李经理也急了:“我们也通知你们注意防范了呀,可这台风的威力太大,谁能完全挡住?”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候,旁边的工程师小张说话了:“别吵啦,咱们得先看看具体的损失情况,再商量怎么解决。
”大家这才冷静下来,一起开始统计损失。
工人们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
有的说:“这台风太可恶了,我们辛苦干的活儿都白费了。
”有的说:“难道我们就这么白白受损失?”经过一番仔细的统计,发现损失真的不小。
材料损失了一大堆,还有好多新设备被损坏,工期也得往后推迟。
王叔叔坚定地说:“这损失建设单位必须得赔,不然我们没法继续干活儿啦!”李经理却觉得不能全怪建设单位:“虽然我们有一定的责任,可台风是不可抗力因素,咱们也得共同承担啊。
”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陷入了僵局。
我觉得呀,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难处。
施工单位确实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可建设单位也不是故意的。
就好像两个人一起走路遇到了大坑,都不小心掉进去了,不能只怪一个人没看好路呀!他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商量,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一起承担损失,这样才能让工程继续顺利进行下去。
不可抗力案例

1.越南某出口企业以CIF伦敦与英国某公司订立了50万立方米木材的出口合同。
合同规定某年11月交货。
10月底,越南企业出口商品仓库发生雷击火灾,一半以上的木材烧毁。
越南企业以发生不可抗力事件为由,要求免除交货责任或延期交货,英方不同意,坚持要求按时交货。
英方的要求是否合理?3某年,我国A公司与英国B公司成交小麦100公吨,交货期为当年5月-9月份。
签约后,A公司购货地发生水灾,于是A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免除交货责任。
但对方回电拒绝。
问题:A公司要求以不可抗力免除交货的理由是否充分?5我国A公司与英国B公司成交果酱1500公吨,交货期为当年5-9月。
合同签订后,我国发生自然灾害,水果欠收,于是我方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免除交货责任。
但对方拒绝,对否?10我进口商向巴西木材出口商订购一批木材,合同规定“如受到政府干预,合同应当延长,以至取消”。
签约后适逢巴西热带雨林破坏加速,巴西政府对木材出口进行限制,致使巴西出口商在合同规定期内难以履行合同,并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我方延迟合同执行或者解除合同,我方不同意对方要求,并提出索赔。
请分析我方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1 1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于1990年11月20日与伊朗签订了一项进口合同,价格条件为FOB价,后来因海湾战争爆发,我方接货货轮无法驶抵伊朗,而外商以我方未能按期接货为由,要求我方赔偿。
请问:外商的要求是否合理?12国内某研究所与日商签订了一项进口合同,欲引进一台精密仪器,合同规定九月份交货,但到了九月十五日,日本政府宣布:该仪器属于高科技产品,禁止出口,自宣布之日起十五天后生效。
后日方来电,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
问:日方的做法是否合理?15有一份合同,印度A公司向美国B公司出口一批黄麻。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印度政府宣布对黄麻实行出口许可证何配额制度。
A公司因无法取得出口许可证而无法向美国B公司出口黄麻,遂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解除合同。
法律反索赔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我国某城市开发了一处住宅小区,名为“幸福家园”。
该项目于2010年开始动工,2013年竣工并交付使用。
在交付过程中,部分业主对房屋质量提出质疑,认为开发商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地面不平、门窗渗水等。
业主们集体向开发商提出索赔,要求开发商对房屋进行修复,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二、索赔过程1. 业主维权2013年11月,部分业主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遂向开发商反映。
开发商对此表示重视,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经检查,确认部分房屋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开发商对业主进行了赔偿。
2. 集体索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业主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决定集体维权。
2014年3月,业主代表与开发商进行了谈判,要求开发商对全部房屋进行修复,并赔偿业主损失。
3. 法律途径开发商认为,部分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但并非全部,且已经对业主进行了赔偿。
开发商拒绝接受业主的索赔要求,业主遂将开发商诉至法院。
三、法院审理1. 证据收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业主方收集了大量证据,包括房屋质量问题照片、维修记录、业主签名等,以证明开发商存在违约行为。
2. 开发商答辩开发商对业主的索赔要求提出异议,认为:(1)开发商已经对部分房屋进行了修复,并赔偿了业主损失;(2)业主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全部房屋存在质量问题;(3)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已经尽到了质量保障义务。
3. 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1)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但并非全部房屋都存在质量问题;(2)开发商已经对部分房屋进行了修复,并赔偿了业主损失,但未对所有业主进行赔偿;(3)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已经尽到了质量保障义务,但未完全履行。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1)开发商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房屋进行修复;(2)开发商对未修复的房屋,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
四、案例分析1. 证据的重要性本案中,业主方成功的关键在于收集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开发商存在违约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不可抗力索赔
【背景】
业主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对某项工程建设项目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未进行投保。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遭受暴风雨不可抗力的袭击,造成了相应的损失,施工单位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并附索赔有关的资料和证据。
索赔报告的基本要求如下:
1.遭暴风雨袭击是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故应由业
主承担赔偿责任。
2.给已建分部工程造成破坏,损失计18万元人民币,应由
业主承担修复的经济责任,施工单位不承担修复的经济责任。
3.施工单位人员因此灾害使数人受伤,处理伤病医疗费用
和补偿金总计3万元人民币,业主应给予赔偿。
4.施工单位进场的在使用的机械、设备受到损坏,造成损
失8万元人民币,由于现场停工造成台班费损失4.2万元人民币,
业主应负担赔偿和修复的经济责任。
工人窝工费3.8万元人民
币,业主应予支付。
5.因暴风雨造成现场停工8天,要求合同工期顺延8天。
6.由于工程破坏,清理现场需费用2.4万元人民币,业主
应予支付。
【问题】
1.监理工程师接到施工单位提交的索赔申请后,应进行哪
些工作?
2.不可抗力发生风险承担的原则是什么?对施工单位提出
的要求如何处理?
【答案】
1. 监理工程师接到索赔申请通知后应进行以下主要工作:
(1)进行调查、取证;
(2)审查索赔成立条件,确定索赔是否成立;
(3)分清责任,认可合理索赔;
(4)与施工单位协商,统一意见;
(5)签发索赔报告,处理意见报业主核准。
2. 不可抗力风险承担责任的原则:
(1)工程本身的损害由业主承担;
(2)人员伤亡由其所属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3)造成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损坏及停工等损失,由施
工单位承担;
(4)所需清理、修复工作的费用,由双方协商承担;
(5)工期给予顺延。
处理方法按索赔报告的基本要求顺序分别为:
(1)经济损失由双方分别承担,工期延误应予签证顺延;
(2)工程修复、重建18万元人民币工程款应由业主支付;
(3)索赔不予认可,由施工单位承担;
(4)索赔不予认可,由施工单位承担;
(5)认可顺延合同工期8天;
(6)由双方协商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