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增强版》第十八章碳水化合物
高分子化学各章名词解释

高分子化合物:所谓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单体: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
重复单元: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重复出现的、组成相同的最小基本单元。
单体单元:结构单元与原料相比,除了电子结构变化外,其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这种结构单元又称为单体单元。
结构单元:单体在大分子链中形成的单元。
聚合度(DP、X n):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表示。
聚合物是由一组不同聚合度和不同结构形态的同系物的混合物所组成,因此聚合度是一统计平均值,一般写成、。
聚合物分子量: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与重复单元数的乘积;或结构单元数与结构单元分子量的乘积。
数均分子量: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数目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 N i:相应分子所占的数量分数。
重均分子量: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重量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 W i:相应的分子所占的重量分数。
粘均分子量:用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由于高聚物一般由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分布,分子量分布一般有分布指数和分子量分布曲线两种表示方法。
多分散性:聚合物通常由一系列相对分子量不同的大分子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用以表达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大小并不相等的专业术语叫多分散性。
分布指数: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
即。
用来表征分子量分布的宽度或多分散性。
连锁聚合: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的聚合。
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
连锁聚合需活性中心,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
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
加聚反应:即加成聚合反应,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
高分子化学-01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高分子科学的发展 (1)1.1.1 聚合反应初探 (1)1.1.2 高分子工业的诞生 (2)1.1.3 高分子学说的建立 (4)1.1.4 高分子科学和工业的蓬勃发展 (4)1.2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8)1.2.1 聚合物的含义 (8)1.2.2 几个重要概念 (9)1.2.3 高聚物的基本特征 (10)1.3 聚合物的命名与分类 (12)1.3.1 聚合物的命名 (12)1.3.2 聚合物的分类 (15)1.4 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16)习题 (18)第一章绪论1.1 高分子科学的发展1.1.1 聚合反应初探自古以来,人类生活就与高分子密切相关。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人们一直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高分子,无论是用来充饥而赖以生存的淀粉和蛋白质,还是用来御寒的棉、麻、丝、毛、皮,或者是用于制造房屋和运载工具的的木、竹等,都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就连人体自身也是由各种生物高分子构成的。
尽管如此,人类对高分子的认识还是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1. 聚合一词的渊源Polymeric(聚合的)一词首先是由J. Berzelius在1832年使用的,是对于一些原子相对比例数目相等而绝对数目不等的物质而言的。
例如当时发现的乙烯和丁烯(当时认为分子式为CH2和C4H8),后者被认为是前者的聚合体。
1896年Amold在《化学总结》一书中,提出了Polymerization一词,引述了一些化合物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乳酸C3H6O3作为聚合作用的例证。
但是,上述聚合的概念与我们近代术语中聚合的概念并不相同。
聚合物(Polymer)是指由大量单体链节连接而成的长链,而早期的科学家只是把化学组成比例相同而分子量不等的有机化合物叫做聚合物。
首先研究加成聚合的是Simon,1839年他把苏合香脂放在碳酸钠溶液中蒸馏得到一种被他称为Styrol的油(现在称之为苯乙烯,styrene),并发现其在空气中受光和热作用均能转化成类似橡胶的物质。
《高分子化学》习题与答案

《高分子化学》习题与答案沈阳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章绪论习题1. 说明下列名词和术语:(1)单体,聚合物,高分子,高聚物(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无机高分子(3)主链,侧链,侧基,端基(4)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重复单元,链节(5)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6)连锁聚合,逐步聚合,加聚反应,缩聚反应(7)加聚物,缩聚物,低聚物2.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征?3. 从时间~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转化率关系讨论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间的相互关系与差别。
4. 举例说明链式聚合与加聚反应、逐步聚合与缩聚反应间的关系与区别。
5. 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
(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
(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
6. 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式和单体、聚合物的名称(1) CH2=CHF(2) CH2=CH(CH3)2CH3|(3) CH2=C|COO CH3(4) HO-( CH2)5-COOH(5) CH2CH2CH2O|__________|7.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一般名称、单体、聚合反应式,并指明这些聚合反应属于加聚反应还是缩聚反应,链式聚合还是逐步聚合?-(1) -[- CH2- CH-]n|COO CH3-(2) -[- CH2- CH-]n|OCOCH3-(3) -[- CH2- C = CH- CH2-]n|CH3(4) -[-NH(CH2)6NHCO(CH2)4CO-]n-(5) -[-NH(CH2)5CO-]n-8. 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单体和反应式:(1) 聚苯乙烯(2) 聚丙烯(3) 聚四氟乙烯(4) 丁苯橡胶(5) 顺丁橡胶(6) 聚丙烯腈(7) 涤纶(8) 尼龙6,10 (9) 聚碳酸酯 (10) 聚氨酯9. 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和单体,并对聚合物命名,说明聚合属于何类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课后完整版答案

围。熔点是晶态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规整的微结构、适当极性基团的引入都有利于结晶,如低密度聚
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酰胺-66 等。
在聚合物合成阶段,除平均分子量和分布外,玻璃化温度和熔点往往是需要表征的重要参数。
计算题
1. 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
a、组分 A:质量 = 10g,分子量 = 30 000;b、组分 B:质量 = 5g,分子量 = 70 000;
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
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
不再与单体相同。如果用 2 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则由 2 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 104-106 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
序号
单体
聚合物
加聚、缩聚或开环 连锁、逐步聚合
聚合
a
CH2=C(CH3)2 异丁烯
聚异丁烯
加聚
om b
NH2(CH2)6NH2 己二胺、
聚已二酰己二胺, 缩聚
c HOOC(CH2)4COOH 己二酸
尼龙 66
网 . c
NH(CH2)5CO 己内酰胺
尼龙 6
开环
案 ang └————┘
连锁 逐步
逐步(水或酸作催 化剂)或连锁(碱 作催化剂)
ww 聚合物
结构式(重复单元)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涤纶 尼龙 66(聚酰胺-66) 聚丁二烯 天然橡胶
《高分子化学》PPT课件

新形成的自由基,有的可以继续引发链 增长。
有的新的自由基稳定性很好,不能引发 单体增长,最后和其他自由基发生双基终止。
在反应初期,如有这些小分子存在,引 发剂自由基先和他们反应,在这些小分子消 耗完以前,有一段时间不引发聚合,这段时 间叫“诱导期”,这种现象叫阻聚作用,有 这类作用的小分子叫阻聚剂。
①碳链聚合物,主链全是碳
②杂链聚合物,除碳外,还有氧、氮、硫 等
③元素有机聚合物,主链无碳,又硅、硼、 铝、氧、氮、磷等组成,但在侧基有有 机基团。
完整版课件ppt
4
3、聚合物的命名
①国际标准命名,很规范,每个名称明确一个聚 合物,但很麻烦,除非天天再用这名称,否则 很难一下子知道是什么聚合物,不及习惯的称 呼方便,所以很少在聚合物上用,即使在国际 上大多还是以习惯法来称呼。
任何自由基聚合都有链引发、链增长和 链终止的过程,其中链的引发速度最慢,成 为控制聚合速率的关键。
完整版课件ppt
32
4、链转移
在聚合过程中链自由基,有可能从单体、 溶剂、引发剂等低分子或大分子上夺取一个 原子终止增长,并使失去原子的分子产生新 的自由基。这样的反应叫链转移反应。
完整版课件ppt
33
②习惯命名
a、由一种单体聚合的高聚物,在单体名前加一 个“聚”,如聚乙烯
b、两种单体合成的聚合物,用两种单体的简称 后加树脂,如酚醛树脂
c、依聚合物结构来命名的,如聚酰胺、聚酯、 聚碳酸酯
完整版课件ppt
5
d、商业名,如尼龙是聚酰胺的商品名,尼龙66, 前部分数字是胺的碳数,后部分数字是酸的碳数。
完整版课件ppt
34
5、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概括起来如下: ①任何自由基聚合从微观上看都有链引发、链 增长和链终止的过程,其中链的引发速度最慢,成 为控制聚合速率的关键。 ②只有链增长才能使聚合度增加,从链引发、 链增长到链终止的过程极快,不能停留在中间阶段, 反应混合物中仅有单体和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 聚合度变化较小。 ③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逐渐分解,单体浓度 逐步降低,聚合物浓度相应提高,延长反应时间, 仅提高转化率,对分子量影响小。 ④由于链终止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分子量分布 宽。 ⑤少量阻聚剂(0.01-0.1%)足以使聚合终止。
汪版有机化学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H
C O
+ HCOOH
C C OH O
D-(+)阿洛糖
D-(+)- D-(+)阿卓糖 葡萄糖
CH2OH CH2OH
CH2OH
D-(+)- D-(-)甘露糖 古罗糖
D-(-)D-(+)艾杜糖 半乳糖
D-(+)塔罗糖
3 单糖的环状结构
(1) 单糖开链结构不能解释的性质
在冷乙醇中结晶的葡萄糖mp146℃,新配制 的溶液[a]D +112°,放置过程中比旋光度降低, 最后变至+52.3°; 由热的吡啶溶液中结晶的葡萄糖mp150℃, 新配制的溶液[a]D +18.7°, 放置过程中比旋 光度变高,最后也变至+52.3
三、单糖的物理性质
*单糖都是具吸湿性的结晶,不溶于乙醚,难溶 于酒精,极易溶于水。 *单糖均具有旋光性。具有环状结构的单糖有变 旋光现象。 *单糖具有甜味,甜度各不相同。
四、单糖的化学性质
单糖分子中的多个醇羟基具有醇的一般性质; 羰基具有醛酮的性质。 具有环式半缩醛羟基的特有性质。 在写单糖的反应式时,反应物之一的糖应写开 链式还是环式,可依实际反应中以何种形式参与反 应而定。
α-型
+ OH HO
CH2OH O OH OH OH
β-型
α-型和β-型,是非对映异构体,称为异头物。
哈式和费式在写法上的对应关系,在D系糖中: 哈式中氧一般放在在六边形的右上角;
原羰基碳放在右边,碳的编号为顺时针方向; 羟甲基(C6)位于哈式环的上面; 羟基位置:费式右边-哈式环下,费式左边-哈式环上; 半缩醛羟基:α-型位于环下,β-型位于环上。
的平衡体系。
高分子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开发一个聚合物时,单体能否聚合需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进行考察。
热力学上判断聚合倾向的主要参数是()。
答案:自由能ΔG2.下列哪一种物质属于合成高聚物:()。
答案:腈纶3.下列哪些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与单体相同:()。
答案:聚异丁烯4.下列单体,既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又能进行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的是()。
答案:苯乙烯5.下列哪个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与单体相同:()。
答案:尼龙-66.下列哪个聚合物是杂链聚合物:()。
答案:尼龙-667.下列哪个聚合物是元素有机聚合物:()。
答案:聚二甲基硅氧烷8.下列表述,哪个是正确的?()答案:平均分子量相同的聚合物,其分子量分布不一定相同9.下列聚合物,在常温下表现为橡胶或弹性体是()。
答案:SBS10.下列聚合物,在常温下可作为纤维材料使用的是()。
答案:ABS第二章测试1.线形缩聚物的聚合度分布指数约等于多少?()答案:22.对于2 mol甘油和 3 mol 苯酐这一单体体系,平均官能度为多少?()答案:2.43.对于平衡常数K为4的聚酯化反应,且两基团数相等,在密闭体系里,理论聚合度度应该为多少?()答案:34.影响聚合度的因素有()。
答案:平衡常数;反应程度;基团数比5.下面单体体系能够形成线形缩聚物的有()。
答案:2-2官能度体系;2官能度体系6.缩聚中常见的副反应有()。
答案:链交换反应;降解反应;消去反应;成环反应7.聚合度随时间逐步增长,而单体转化率在聚合初期即可达到很高。
()答案:对8.对于线形缩聚体系,单体浓度高有利于成环,单体浓度低有利于缩聚。
()答案:错9.缩聚的聚合热不大,活化能却较高,因此,缩聚反应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实施。
()答案:对10.单体转化率越大,缩聚产物的聚合度越大。
()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乙烯基单体活性的大小顺序是()。
2-高分子化学-课件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HOOC-R-COOH + HO-R'-OH
HOOC-R-COO-R'-OH + H2O 二聚体
HOOC-R-COO-R'-OH +
HOOC-R-COOH HO-R'-OH
HOOC-R-COO-R'-OOC-R-COOH + H2O 三聚体
HO-R'-OOC-R-COO-R'-OH + H2O
环状高分子则由于不含未反应的末端功能基,其分子量 和性能不会因末端功能基间的反应而不稳定。
21来实现,如:环状
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合成。
H3C CH3
n
O
O
O Cl
Cl O
+ 2n NaOH
-(2n NaOH + n CO2 + n H2O)
H3C CH3
反应,单体分子与聚合物分子之间不存在可逆平衡,即不 存在化学平衡。
不平衡逐步聚合反应概括起来有两种: a.热力学不平衡反应:聚合反应的基本化学反应本身为不
可逆反应;
10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b.聚合方法不平衡反应:即聚合反应本身是平衡反应,但 在实施聚合反应时,人为地使聚合产物从反应体系中迅 速析出或随时除去聚合反应伴生的小分子,使可逆反应 失去条件。
1)聚合过程的逐步性
以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为例。在缩聚反应中,含羟基
的任何聚体与含羧基的任何聚体之间都可以相互缩合。随
着反应的进行,分子量逐步增大,达到高分子量聚酯。通
式如下:
n 聚体 + m 聚体
(n + m) 聚体 + 水
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O H H OH OH
CH2OH D-Erythrose (D-赤藓糖)
CH2OH D-Threose(D-苏糖)
CHO H H H OH OH OH HO H H
CHO H OH OH CH2OH D-Arabinose(D-阿拉伯糖) CHO H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D-Glucose (D-葡萄糖) HO HO H H H HO H
CH2OH O OH HO
OCH3
甲基-α 葡萄糖苷 甲基 α-D-葡萄糖苷
甲基-β 葡萄糖苷 甲基 β-D-葡萄糖苷
糖苷:单糖的半缩醛 酮 的羟基与另一分子中的羟基 的羟基与另一分子中的羟基、 糖苷:单糖的半缩醛(酮)的羟基与另一分子中的羟基、 氨基或巯基等失水而形成的化合物。 氨基或巯基等失水而形成的化合物。
CHO
CH2OH D-(-)-核糖 核
CHO
CHO
CH2OH O HO
CHO NH2 OH OH CH2OH 2-氨基-D-葡萄糖 氨 葡
CH2OH D-(+)-葡萄糖 葡
CH2OH L-(-)-葡萄糖 葡
CH2OH D-(-)-果糖 果
D-醛糖系列 醛糖系列
CHO H OH CH2OH D-Glyceraldehyde CHO HO H H OH
6CH2OH
CHO H OH C4-C5 HO H 向右 横倒 ,弯 曲 H OH HOCH2 H OH Fischer
5
α H
HO
OH OH
4
α-D-吡喃葡萄糖
OH OH
HO OH HO
O OH
OH 3
D-Glucose Fischer
OH
β-D-吡喃葡萄糖
试写出α 吡喃 吡喃果糖的透视式 试写出α-D-吡喃果糖的透视式
苦杏仁苷
糖苷为缩醛结构, 无还原性, 在碱溶液中稳定。 糖苷为缩醛结构 无变旋现象 无还原性 在碱溶液中稳定。 酸或酶催化下,苷键断裂生成原来的糖和非糖部分。 酸或酶催化下,苷键断裂生成原来的糖和非糖部分。 酶催化效率高且立体专一。 酶催化效率高且立体专一。
HO HO CH2OH
O
HO OCH3
β-D-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苷酶
单糖的差向异构体
CHO CHO CHO
C-2差向 差向 异构体
CH2OH D-甘露糖 甘 CH2OH D-葡萄糖 葡
C-4差向 差向 异构体
CH2OH D-半乳糖 半
2. 糖的环状结构及其表示方法 1) 变旋现象
葡萄糖分子中醛基与羟基形成环状半缩醛结构. 葡萄糖分子中醛基与羟基形成环状半缩醛结构 半缩醛 羟基的两种空间取向形成两种异构体. 端基差向异构体。 羟基的两种空间取向形成两种异构体 端基差向异构体。
CHO H H H H
CHO OH OH H OH CH2OH D-Gulose (D-古罗糖) HO H HO H
CHO H OH H OH CH2OH D-Idose (D-艾杜糖) H HO HO H
CHO OH H H OH CH2OH D-Galactose (D-半乳糖) HO HO HO H
如何由Haworth(哈沃斯 式判断糖的构型? 哈沃斯)式判断糖的构型 如何由 哈沃斯 式判断糖的构型?
CH2OH
O
OH HO HO
OH
HO
O
CH2OH HO OH OH
β-D-吡喃葡萄糖 吡喃葡萄糖
β-L-吡喃葡萄糖 吡喃葡萄糖
式结构式中: 在Haworth式结构式中: 式结构式中 D-型:CH2OH在环上方; 型 在环上方; 在环上方 L-型:CH2OH在环下方。 型 在环下方。 在环下方
呋喃葡萄糖 α-D-呋喃葡萄糖 呋喃
吡喃葡萄糖 α-D-吡喃葡萄糖 吡喃 +112o (37%)
异构体: 在链异侧; α-异构体: 半缩醛羟基与 异构体 半缩醛羟基与CH2OH在链异侧;或半缩醛 在链异侧 羟基与C 上的羟基在链同侧 在链同侧。 羟基与 5上的羟基在链同侧。 异构体: 在链同侧; β-异构体: 半缩醛羟基与 异构体 半缩醛羟基与CH2OH在链同侧;或半缩醛 在链同侧 羟基与C 上的羟基在链异侧 在链异侧。 羟基与 5上的羟基在链异侧。 达到平衡时:吡喃糖 > 99% (α-异构体 达到平衡时: α 异构体37% 异构体 异构体63%) 呋喃糖 < 1% ; β-异构体 异构体 仅占0.1% 链形葡萄糖 仅占
CHO H H H OH CH2OH D-Talose (D-塔洛糖)
OH HO H OH CH2OH
D-Mannose (D-甘露糖)
D-, L-型糖互为一对对映体 , 型糖互为一对对映体
自然界存在的糖大多数都是D-型 自然界存在的糖大多数都是 型
D. L. 只用在糖、α-氨基酸、α-羟基酸的构型表示 只用在糖、 -氨基酸 氨基酸、 -羟基酸的构型表示
反应发生在C-1和C-2上。 和 反应发生在 上 5. 氧化反应
① Tollens Ag (银镜反应) Ag(NH3)2 Fehling ② CuSO4 + 酒石酸钾钠 NaOH ③ Benedict CuSO4 + 柠檬酸 + Na2CO3 Cu2O 红色 Cu2O 红色
(碱性条件) 碱性条件)
2) 与溴水、稀硝酸、高碘酸的反应 与溴水、稀硝酸、
请做好 上课准备
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
概述 结构上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 结构上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 生物界分布广、含量多。几乎所有的动物、植物、 生物界分布广、含量多。几乎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体内都有。 体内都有。 主要的生物学作用: 主要的生物学作用: 结构与保护作用:纤维素、几丁质、 结构与保护作用:纤维素、几丁质、果胶 能量来源:葡萄糖、淀粉、糖原, 能量来源:葡萄糖、淀粉、糖原,ATP 复杂的生物学功能——重要的生命物质 重要的生命物质 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影响蛋白质的折叠、溶解、半衰期、抗原性、生物活性; 影响蛋白质的折叠、 影响蛋白质的折叠 溶解、半衰期、抗原性、生物活性; ——信息分子参与生命活动中的各种识别和信号转导; 信息分子参与生命活动中的各种识别和信号转导; 信息分子参与生命活动中的各种识别和信号转导
糖苷基(糖的残基) 糖苷 配基
糖苷基与配基之间连接的键称为苷键。 糖苷基与配基之间连接的键称为苷键。
O HN HOCH2 HO O O N H OH CH3
β-1,6-苷键 苷键
HOCH2 O O
1
β-苷键 苷键
O CH CN
CH2
6
β-苷键 苷键
O
氮苷(胸腺嘧啶核苷 氮苷 胸腺嘧啶核苷) 胸腺嘧啶核苷
D-型糖中:α-异构体:半缩醛羟基在环的下方; 型糖中: 异构体 半缩醛羟基在环的下方; 异构体: 型糖中 异构体: β-异构体:半缩醛羟基在环的上方。 异构体 半缩醛羟基在环的上方。 L-型糖中:情况相反。 型糖中:情况相反。 型糖中
3. 单糖的构象
CH2OH
O
OH HO HO OH ~ HO HO
CH2OH
CH2OH
O
OH OH
HO HO
O
OH OH
D-吡喃葡萄糖 吡喃葡萄糖 二. 单糖的反应
β-D-吡喃葡萄糖 吡喃葡萄糖
α-D-吡喃葡萄糖 吡喃葡萄糖
1. 成苷反应(形成缩醛) 成苷反应(形成缩醛)
CH2OH O HO OH HO ~OH + CH3OH
干HCl
CH2OH O HO OH HO + OCH3 HO
分类: 按分子中含碳原子数:丙糖、丁糖、戊糖、己糖。 单糖 按分子中所含羰基:醛糖、酮糖 寡糖、 多糖
CHO H C OH HO C H HO CH2OH C O C H H C OH H C OH CH2OH
Aldose (醛糖 醛糖): 醛糖
H C OH H C OH CH2OH
Ketose(酮糖 酮糖): 酮糖
CHO OH H OH OH
CHO OH HO OH OH CH2OH
CHO
H 2 HO
3
H 4 H 5
6
CH2OH
CH2OH
D-葡萄糖 葡萄糖
L-葡萄糖 葡萄糖
简化式
CHO CHO H OH CH2OH D-(+)-甘油醛 甘 H H OH OH CH2OH D-(-)-赤藓糖 赤 HO H
CHO H OH CH2OH D-(+)-苏阿糖 苏
葡萄糖
果糖
单糖( Ⅰ 单糖(monosaccharides) ) 一. 单糖的结构 1. 开链结构 ( Fischer投影式) 投影式) 投影式
CHO H OH CH2OH D-(+)-甘油醛 甘 HO CHO H CH2OH L-(-)-甘油醛 甘
D型:结构式中,位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D-(+)-甘 型 结构式中,位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D (+)油醛中C 构型一致。 油醛中C-2构型一致。 L型:结构式中,位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L-(-)-甘 型 结构式中,位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L 油醛中C 构型一致。 油醛中C-2构型一致。
OH OH
α-D-吡喃葡萄糖 吡喃葡萄糖
β-D-吡喃葡萄糖 吡喃葡萄糖
注意: 通常吡喃环中的氧原子写在环的右上角。 注意: 通常吡喃环中的氧原子写在环的右上角。
也可以先调整将要形成半缩醛的羟基位置
HO O
1
CHO H HO H H 5
2 3 46Leabharlann OH CH2OH OH β O
1 2
OH H OH OH
H2O
HO HO
CH2O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