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

合集下载

糖类化合物

糖类化合物

黄色晶体
R
除C1和C2外,其余相同的化合物得相同的糖脎
6. 环状缩醛和缩酮的形成
处于糖环上的顺式邻二醇可与醛或酮生成环状的缩醛或缩酮,常用于某些
合成反应中保护糖上的羟基。C1和C6的羟基也可分别与C2与C4的羟基发生 类似反应,反式邻二醇不反应。
H 3C H2SO4 H 3C O O O H3C CH3 C6 H 5 O H OCH3 -D-葡萄糖甲甙 + C6H5CHO H
R=H 或CH2OH R' =分子其余部分
果糖是2-羰基酮糖,本身不具有能被氧化的醛基,但因在试剂的碱性条件 下可异构成醛糖,因此也发生正反应:
还原糖:能发生上述氧化反应的糖 非还原糖:不反应的称为
(2)与溴水的反应: 溴(或其它卤素)的水溶液可很快地与醛糖反应,选择性地将其醛基氧化成羧基, 先生成醛糖酸,然后很快生成内酯。
+
OH O H OH -D-半乳糖
O
O + 2 CH3CCH3
OH O H
OH
O O H OCH3
H
O
第二节 寡糖和多糖 寡糖是水解后能生成2~9个单糖的化合物 一、双 糖 双糖的苷键有两种形式:
糖基 配基或苷元
O OH OO H 氧苷键 氧苷(尿兰母, 存在于静兰植物中) NH OH OS H 硫苷键 硫苷(黑芥子甙) H 氮苷键 CH2CH CH2 N OSO3K HO HN O O N CH3 HO HN O O
O HN
H 碳苷键 碳苷 (伪尿嘧啶核苷)
氮苷(脱氧胸苷)
• 糖苷中已无半缩醛(酮)羟基,不能转变为开链的结构 • 糖苷无变旋现象,也无还原性。
③ D-葡萄糖:IR:无羰基峰;NMR:无醛基氢(H—CO—)

食品分析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

食品分析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1.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其中行业标准为仲裁法。

A:错B:对答案:A2.国际组织中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IWO)。

A:错B:对答案:B3.CAC制定的9项限量标准,包括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兽药最大限量标准、农药再残留最大限量,但不包括有害元素和生物毒素的限量标准。

A:错B:对答案:A4.按照标准的具体内容可将CAC的标准分为商品标准、技术规范标准、限量标准、分析与取样方法标准、一般准则及指南五大类。

A:错B:对答案:B5.国际AOAC是世界性的会员组织,但不属于标准化组织。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测定样品中挥发性酸含量时,可用水蒸汽蒸馏样品,将馏出的蒸汽冷凝,测定冷凝液中酸的含量即为样品中挥发性酸的含量。

A:错B:对答案:B2.灭酶法预处理样品中常用的温度是100℃左右。

A:错B:对答案:A3.皂化法是利用热碱溶液处理样品提取液,以除去脂肪等干扰杂质。

其原理是利用盐酸-乙醇溶液将脂肪等杂质皂化除去,以达到净化目的。

A:对B:错答案:B4.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A:随意性B:适时性C:代表性D:典型性答案:C5.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A:100℃~150℃B:200℃~300℃C:300℃~400℃D:500℃~600℃答案:D第三章测试1.误差的计算结果值可能有正数也可能有负数。

A:错B:对答案:B2.真实值是指某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值或实际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测结果能逼近真值并达到真值。

A:错B:对答案:A3.误差和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以真实值作为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标准。

A:对B:错答案:A4.系统误差可以进行修正,随机误差无法进行修正。

有机化学碳水化合物

有机化学碳水化合物
§18.2.1 单糖的开链式结构 §18.2.2 单糖的构型 §18.2.3 单糖的命名 §18.2.4 单糖的环状结构 §18.2.5 单糖的构象式
§18.2.1 单糖的开链式结构(葡萄糖) 费歇尔及哈沃斯
1. 碳氢定量分析,实验式 CH2O。 2. 经分子量测定,确定分子式为C6H12O6。 3. 能起银镜反应,能与一分子HCN加成,与一分子NH2OH缩合成肟, 说明它有一个羰基。
CH2OH O
OH
OH OH
OH
O
~ OH
H, OH
O
CH2OH
β-1,4 -苷键
β-D-吡喃葡萄糖
D-吡喃葡萄糖
§18.3 二糖
3、 麦芽糖的结构
(1)淀粉水解的产物;麦芽糖水解产生一分子-D-吡喃葡萄 糖和一分子D-吡喃葡萄糖。
(2) 分子中保留了一个半缩醛羟基,是还原糖。
CH2OH O
OH
HO
无醛基
(4) 与硫酸二甲酯的作用产物的性质 。
(5) 1HNMR图谱中没有醛基质子的吸收峰。
(6) 能与斐林试剂、土伦试剂、H2NOH、HCN、Br2水 等发生反应。(有醛或酮羰基)
葡萄糖的链式结构无法合理解释
1925~1930年,由X射线等现代物理方法
3. 葡萄糖环状结构的提出 证明,葡萄糖主要是以氧环式存在的。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Br2-H2O pH=6
COOH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D-葡萄糖酸
§18.2.5 单糖的反应
(1) 单糖的氧化反应 c. 用硝酸氧化

mini9

mini9

2.写出庚烷的同异构体分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3.用系统命名下列化合物:(6)(C2H5)2CHCH(C2H5)CH2CH(CH3)24.指出习题2中符合条件的烷烃:(1).没有叔氢的:(2)含一个季碳原子的:(3)含异丙基的:(4).含有叔氢的:5.写出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1) C5H12仅含有伯氢,没有仲氢和叔氢的(2) C5H12仅含有一个叔氢的(3) C5H12仅含有伯氢和仲氢6.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简式:(1) 2,2,3,3-四甲基戊烷(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3) 含一个侧链和分子量为86的烷烃:(4) 分子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7.试指出下列各组化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1)(2)8.用轨道杂化理论阐述丙烷分子中C-C和C-H键的形式.9.(1)把下列三个透视式,写成纽曼投影式,它们是不是不同的构象呢?(2)把下列两个楔形式,写成纽曼投影式,它们是不是同一构象?10.写出戊烷的主要构象式(用纽曼投影式表示)11.试估计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的高低排列成序(把沸点高的排在前面)(1)2-甲基戊烷(2)正己烷(3)正庚烷(4)十二烷12.写出在室温时,将下列化合物进行一氯代反应预计到的全部产物的构造式:⑴.正己烷:⑵.异己烷⑶.2,2-2甲基丁烷13.试给出下列反应能量变化的曲线图.CH3-H + F· ' H-F +·CH314. 给出下列反应能量变化的曲线图.CH3CH2-H + Cl·'HCl + CH3CH2· E1=-16.7KJ/mol或-21KJ/mol. E活=4.1KJ/mol,用E2表示15.氯,溴分别与甲烷起卤代反应的活化能为16.7KJ/MOL,75.3KJ/mol,说明何者较易起反应呢?16.在下列一系列反应步骤中,⑴A'B B+C'D+E E+A'2F试回答:a哪些质点可以认为是反应物,产物,中间体?b写出总的反应式:c给出一张反应能量变化草图.17.写出乙烷氯代(日光下)反应生成氯乙烷的历程:18.试写出下列各反应生成的一卤代烷,预测所得异构体的比例:19.用反应式表示从含三个碳的化合物制备己烷?20.试根据甲烷只有一种一元取代物的事实,说明甲烷为什么不可能排成正方平面构型,也不可能为梯形构型呢?绪论1.甲基橙是一种含氧酸的钠盐,它的含碳量51.4%、氮12.8%、硫9.8%和钠7.0%,问甲基橙的实验式是什麽?2、胰岛素含硫3.4%,其分子量为5734,问一分子中可能有多少硫原子?3、元素定量分析结果,指出某一化合物的实验式为CH,测得其分子量为78,问它的分子式是什麽?4、根据键能数据,当乙烷(CH3-CH3)分子受热裂解时,哪种共价键首先破裂?为什么?这个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5.写出下列反应能量的变化?6、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的原子。

有机-碳水化合物讲解

有机-碳水化合物讲解

H OH
H OH
HO H
H OH
HO H
CH2OH
CH2OH
D-(+) 葡萄糖
L ( ) 葡萄糖
十六个己醛糖都经合得到,其中十二个是Fischer一
个人取得的(于1890年完成合成)。所以Fischer被誉为
“糖化学之父”。也因而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38岁出成果,50岁获诺贝尔化学奖)
CH2OH C=O CHOH CHOH CH2OH
戊醛糖
有机化学 2008-2009学年
CHO CHOH CHOH CHOH CHOH CH2OH
己醛糖
7
18-2-2 单糖的构型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最简单的单糖是2,3-二羟基丙醛俗名甘油醛,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2020/9/23
例如,纤维素、淀粉、葡萄糖、果糖、肝糖等等
从化学结构上来看,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 多羟基酮,或者是通过水解能生成多羟基醛(或酮) 的化合物。
可以用通式Cx(H2O)y来表示 例如:葡萄糖C6H12O6可以写成 C6(H2O)6
蔗糖C12H22O11可以写成 C12(H2O)11
有些不符合上述通式(例如鼠李糖C6H12O5)
有机化学 2008-2009学年
8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己糖醛则有24=16种立体异构体. 天然葡萄糖通过化学方法已经确定具有如下的构型:
1 CHO H 2C OH HO 3C H H 4C OH H 5C OH
6 CH2OH
葡萄糖的名称是(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
* *** CH2 CH CH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2
NH : 供 电 子
2、溶解性: 是与水、油均能混溶的良好溶剂。 烃基R:易溶于有机溶剂
N
孤对电子:与水成氢键,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N原子的性质 碱性
N
+ HCl
HCl N
盐酸吡啶
含 孤 对 电 子 : 弱 碱
叔胺
N + RX
N R X-
+
(2) 亲电取代:吡啶环看作苯环,N看作NO2。
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理学乃至物理学多学科共同配合,共同努 力的结果。
CH 2OH
维生素 B12
-
H H O O CH 2 HN O=C (CH 2)2 H H2C H C=O H2N N CH 3 CH 3 O P O
H OH
O N N
H CH 3 CH 3 CO-NH 2 CH 2 CH 3 CH 2
芳香性强弱的次序 • 苯 > 噻吩 117 > 吡咯 88 > 呋喃 67 KJ/mol
离域能: 152
取代反应活性的次序 •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如:
+ 4 I2
N H
I I N H
I I
四碘吡咯(伤口消毒剂)
+ H2SO4
S
室 温 S SO3H
α-噻吩磺酸
(CH 3CO) 2O
O
SnCl 2
叶绿素
叶绿素是含于植物的叶和茎中的绿色素,它与蛋白质
结合存在于叶绿体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 剂,通过叶绿素吸收了太阳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混合物(a:b=3:1),叶 绿素a是蓝色结晶,m.p.150-153℃,其乙醇溶液为蓝绿色, 并有深红色荧光。叶绿素b是深绿色粉末, m.p.120-130℃, 其乙醇溶液为黄色或蓝绿色,并有红色荧光。二者都有旋 光性。

有机化学答案下册

有机化学答案下册

第十二章 羧酸习题解答1、解:(1)3-甲基丁酸 (2)3-(4-氯苯基)丁酸 (3)1,3-苯二酸 (4)9,12-十八碳二烯酸(5)CO 2H(6)HO 2CCO 2HOH(7)CO 2HCl(8)CO 2H2、解:(1) CH 3COOH + CH 3CH 2OHH +CH 3C OOC 2H 5(2) CH 3COOH + PCl 3CH3C O Cl + H 3PO 3(3) CH 3COOH + PCl 5CH 3C O Cl + POCl 3 + HCl(4) CH 3COOH + NH 3CH 3COONH 4(5) CH 3COOHCH 4NaOH,CaO+ Na 2CO 33、解:¼×ËáÒÒËáÒÒÈ©+ CO+ CO -(1)ÒÒ´¼ÒÒÃÑÒÒËá£-£- £« CO(2)乙酸草酸丙二酸-+CO 2+CO 2KMnO 4溶液+褪色-(3)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CO 2CO 2CO (4)4、解:(1)C 6H 5CH 2MgCl ,C 6H 5CH 2COOH ,C 6H 5CH 2COClNC CH 2Cl CH 2ClOHHOOC CH 2Cl CH 2Cl OH HOOC CH 2CN CH 2CN OH HOOC CH 2COOHCH 2COOHOH(2)5、解:H 2C CH 23C CH 2NaCN3CH 2H 3O +3CH 2COOH(1)CH 3CH 2CH 2H +∆H 3CHC CH 2HBr¹ýÑõ»¯ÎïCH 3CHCH 3BrNaCNCH 3CHCH 3CNH 3O +CH 3CHCH 3COOH(2)CH 3CH 2COOH P + BrCH 3Br OH -CH 3CHCOOHOH (3)CH 3CH 2COOH +(4)CH 3CH 2COOH P 2O5∆(CH 3CH 2CO)2OBrEt 2OMgBr CO 2H 2OCOOH 2C 2H 5(5)6三个碳原子,只能是CH 3CH 2COOH 。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14~19章(徐寿昌)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14~19章(徐寿昌)

第十四章β-二羰基化合物宇文皓月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三、试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解:分别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水溶液,3-丁酮酸生成晶体,而丙二酸不克不及。

四、下列各组化合物,那些是互变异构体,那些是共振杂化体?互变异构体五、完成下列缩合反应: 六、完成下列反应式: 七、写出下列反历程:八、以甲醇,乙醇为原料,用丙二酸酯法合成下列化合物:1.α-甲基丁酸3. 3-甲基己二酸4.1,4-环己烷二甲酸5.环丙烷甲酸共振杂化体互变异构解:反应历程:九、以甲醇、乙醇以及无机试剂为原料,经乙酰乙酸乙酯合成下列化合物:(1) 3-乙基-2-戊酮(2)α-甲基丙酸(3)γ-戊酮酸(4) 2,7-辛二酮(5)甲基环丁基甲酮十、某酮酸经硼氢化钠还原后,依次用溴化氢,碳酸钠和氰化钾处理后,生成腈。

腈水解得到2-甲基戊二酸。

试推测此酮酸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解:十一、某酯类化合物A(C5H10O2),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处理,得到另一个酯B(C8H14O3),B能使溴水褪色,将B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处理后,再与碘乙烷反应,又得到另一个酯C(C10H18O3).C和溴水在室温下不反应。

把C用稀碱水解再酸化,加热,即得一个酮D(C7H14O),D不发生碘仿反应。

用锌汞齐还原则生成3-甲基己烷,试推测A,B,C,D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解:A,B,C,D的结构及各步反应式如下:(完)第十五章硝基化合物和胺一、命名下列化合物:N, N-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丙烯腈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 间硝基乙酰苯胺 2,甲胺硫酸盐 3,N-甲基-N -乙基苯胺4,对甲基苄胺 5, 1,6-己二胺 6,异氰基甲烷7,β-萘胺 8,异氰酸苯酯三、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乙醇,乙醛,乙酸和乙胺2、邻甲苯胺 N-甲基苯胺 N,N-二甲基苯胺解:分别与亚硝酸钠+盐酸在低温反应,邻甲苯胺反应产品溶解,N-甲基苯胺生成黄色油状物, N,N-二甲基苯胺生成绿色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丙) 淀粉的改性
经水解、糊精化或化学试剂处理,改变淀粉分子中m CH
2 =CH
淀粉-O CH
接枝共聚
2 -CH
x
CH
2 -CH
y
H
CN
H 2 O,NaOH 水解
CN
2 -CH
CN
淀粉-O CH
x
2
CH
2 -CH
y
H
CONH
COONa
OH
H
HO HO
O
1
OCH 3
OH
OCH 3
H
a- 甲基葡萄糖苷 缩醛结构,较稳定 不能在水溶液中通过开链式相互转变
b- 甲基葡萄糖苷 缩醛结构,较稳定
糖苷具有缩醛结构,相对比较稳定。α-糖苷 和β-糖苷在水溶液中不能通过开链式相互转 变(糖苷的生成尤如将关着的门上锁,再打开 时需钥匙:酸)。 糖苷具有一系列典型的缩醛性质:不易被氧化, 不易被还原,不与苯肼作用(无羰基),不与 Fehling or Tollen’s作用(无还原性),对碱稳 定,但对稀酸不稳定。 糖苷在稀酸或在某些酶的作用下,糖苷也 可发生水解反应。
(二) 单糖
根据分子中所含碳的个数,单糖可分为己糖、戊糖等,分子中含醛 基的糖称为醛糖,含有酮基的糖称为酮糖。 自然界最主要的单糖是戊醛糖(如核糖)、己醛糖(如葡萄糖) 和己酮糖(果糖)。
CHO H HO H H OH H 或 OH OH C H 2O H C H 2O H 或 CHO
(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或D-(+)-葡萄糖
(三) 二糖
(1) 麦芽糖
分子式为C12H22O11,白色晶体,m.p 160- 165℃ ,不如葡萄糖甜。 用无机酸或麦芽糖酶水解,只能得到葡萄糖,说明麦芽糖是由 两分子葡萄糖失水通过α-1,4-糖苷键相连而成:
H aw o rth 式 ( 氧 环 式 )
6
构象式
苷羟基
C H 2O H 5 O H
6 4
O HO
C H 2O H O
5 2 1
麦芽糖单位
6 4
3
OH
O
C H 2O H O
5 2 1 6 4
a-1,4- 糖 苷 键
HO
3
OH
a-1,4- 糖 苷 键
O HO
C H 2O H O
5 2 1
3
OH
6 4
O
C H 2O H O
5 2 1
a-1,4- 糖 苷 键
HO
3
OH
O
C H 2O H O 即 HO [ HO OH O ]n H n >1000
b-D-(+)-ÆÆÆ Æ ÆÆÆÆÆÆÆÆÆÆÆÆe-Æ ù ù ú ù û ÆÆÆÆÆa-Æ ¨ ó
Ò Â Â ¼ ¼ Ê Î Ï Ô Õ 36%
« Ù ¼ É
64%
上述两种椅式构象不能翻转,a-、e-键互换形成另一种椅 式构象能量更高。
(4) 单糖的化学性质
(甲) 氧化 A.溴水氧化和硝酸氧化 单糖具有还原性,多种氧化剂如溴水、硝酸、Fehling or Tollen’s试剂等,都能将单糖氧化。
a-D-(+)-葡萄糖 m.p=146。 C
[a]
20
开链式 CH 2OH OH H
Haworth式(氧环式)
CH2OH O OH CHO H
b-D-(+)-葡萄糖
m.p=150 C [a]
20
-OH从上面进攻羰基碳得a-OH从下面进攻羰基碳得b-


D
=+112

D
=+19
葡萄糖的环状半缩醛结构可解释实验事实 ②:
(2) 纤维二糖
由纤维素(如棉花)部分水解得到。白色晶体,m.p 225℃,可溶水, 有旋光性。具有一般单糖的性质。 纤维二糖不能被麦芽糖酶水解,只能被无机酸完全水解后得到 两分子葡萄糖。纤维二糖是由β-1,4-糖苷键将两分子葡萄糖相 连而成:
b-1,4- 糖 苷 键
6
C H 2O H 5 O
1 2 3
ÆÆÆÆÆ ¨ ÆÆÆÆ á ÆÆÆÆÆÆ á ¨
CH2OH O OH CHOH HO OH
ÆÆÆ
(CH3)2SO4
H3CO
CH2OCH3 O OCH3 CHOCH3 OCH3
H2O/H+
H3CO
CH2OCH3 O OCH3 CHOH OCH3
ÆÆÆÆÆÆ ³ù
ÆÆÆÆÆÆ ³ù
由于葡萄糖的环状半缩醛结构含有吡喃环 葡萄糖的六元氧环式结构的全称为:
α-D-(+)-吡喃葡萄糖
O
结构,所以
β-D-(+)-吡喃葡萄糖
(3) 单糖的构象
x-射线研究表明,氧环式葡萄糖通常采取最稳定的椅式构象:
HO HO
CH2OH O OH H OH
HO HO
CH2OH O OH OH H
a-D-(+)-ÆÆÆ Æ ÆÆÆÆÆa-Æ Æ ù û ÆÆÆÆÆ b-Æ ¨ °
6 4
CH 2 OH
5 2
1
6 2 4
HO HO
3
O
1
CH 2 OH
5 3 2
HO
3
O
1
OH
H
4 5 6
HO
OH
OH
a- D-(+)-葡萄糖
OH
b- D-(+)-葡萄糖
H
CH 3 OH(苷元) 干HCl
6 4
CH 3 OH(苷元) 干HCl
6
CH 2 OH
5 3 2
HO HO
O
1
4
CH 2 OH
5 2 3
写糖的开链式结构时,碳链竖置,羰基朝上,编号从靠近羰基一 端开始。
(1) 单糖的构型和标记
单糖构型的确定是以甘油醛为标准的。即单糖分子中距离羰 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与D-(+)-甘油醛的手性碳原子构型相同 时,称为D型糖;反之,称为L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糖通常是D-型的。
D-(+)-甘油醛
D-(-)-核糖
超高吸水高分子
3 2 1
淀粉-OH
+ CH 2 -CH-CH
2
N(CH
+
O
3 ) 3 Cl
-
淀粉 -O-CH
+ 2 -CH-CH OH 2 N(CH 3 ) 3 Cl
-
2,3-环氧丙烷三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淀粉,造纸湿强剂
(2) 纤维素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有机物,它在植物中所起 的作用就像骨胳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一样,作为支撑 物质。
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糖类)
(一)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二) 单糖 (三) 二糖 (四) 多糖
(一)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由来——分子式符合Cx(H2O)y,亦称为糖类。 定义——多羟基醛酮或能水解成多羟基醛酮的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重要的食品和轻纺原料。
碳水化合物分类: ①单糖:本身为多羟基醛酮,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 如葡萄糖、果糖等。 单糖是结晶固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②低聚糖(寡糖):能水解为2-10个单糖的碳水化合物。 如麦芽糖、纤维二糖、蔗糖等。低聚糖仍有甜味,能形成晶 体,可溶于水。 ③多糖:能水解生成10个以上(100-300个)单糖的碳水化 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没有甜味,不能形成晶体 (为无定形固体),难溶于水。

葡萄糖
(CH3)2SO4
五甲基葡萄糖
(无醛的性质)
H2O/H+
四甲基葡萄糖
(有醛的性质) 说明有一个甲氧基很特别, 易水解, 且与醛基有关
(有醛的性质)
说明葡萄分子中有五个-OH, 且其中一个与醛基有关
而葡萄糖的环状半缩醛结构可解释实验事实① :
Haworth式(氧环式)
CH2OH O H OH
D-ÆÆÆÆ
脎是不溶于水的亮黄色晶体,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 糖脎,其晶形、熔点也不相同。一般地,不同的糖形成 的糖脎亦不同,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脎的晶形来鉴别糖。 注意: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所生成的糖脎完全相同!
(丁) 苷的生成
苷——糖分子中,苷羟基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基团取代后 所形成的衍生物。甲基葡萄糖苷的生成:
CH 2 OH C=O
H 2 /Ni H 2 /Ni
CH 2 OH
CH 2 OH
D- 葡萄糖 D- 葡萄糖醇 山梨糖醇 山梨糖
CH 2 OH
(丙) 脎的生成
CH=N-NHC6H5
Æ ±Æ H2N-NH-C6H5 2 H2N-NH-C6H5
CH=N-NHC6H5 C=N-NHC6H5
D- ÆÆÆ
D- ÆÆÆ±Æ Æê
D-(+)-葡萄糖
2 OH;
“ ” 代表-CHO;
“ ” 代表-CH
“ ” 代表-OH。
(2) 单糖的氧环式结构
单糖的结构分为开链式和氧环式结构。以前都用开链式表示。 以下两种实验现象无法用开链式得到解释: ①葡萄糖有两种晶体:
两种晶体溶于水后,比旋光度([α] D20)都将随着时间 的改变而改变,最后逐渐变成[α]D20=52.5°,发生所谓 “变旋现象”。 变旋现象——随时间的变化,物质的比旋光度逐渐地 增大或减小,最后达到恒定值的现象。
直链淀粉的分子通常是卷曲成螺旋形,这种紧密规程的线圈 式结构不利于水分子的接近,因此直链淀粉不溶于冷水。 直链淀粉的螺旋通道适合插入碘分子,并通过Van der Waals 力吸引在一起,形成深蓝色淀粉-碘络合物,所以直链淀 粉遇碘显蓝色。
(乙) 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的分子量为(数百万)100万~600万,约含6200~ 37000个葡萄糖单位,它与直链淀粉的不同之处在于有许多支 链,其中的葡萄糖单位除了以α-1,4-糖苷键相连外,还有以α1,6-糖苷键相连。大约每隔20~25个葡萄糖单位就会出现一个 α-1,6-糖苷键相连的分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