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现状

合集下载

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

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对策为什么在农村初级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美术教育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上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想我们很有必要对农村与城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从农村的现有条件出发,摸索规律,走出困境,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尽到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为什么要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很多家长不明白,其他老师也觉得不重要。

其实,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

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

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

此为艺术最大效用。

”让学生参加美术绘画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创造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的完美人格。

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虽有各自特定的任务,但它们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是一个统一的、缺一不可的整体,它们从各方面共同保证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情趣,它对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起推动和促进作用。

整个世界在孩子的眼里都是美丽的、奇异的。

中学生天性就是好动、好奇、好问、好寻找奥秘。

我们就可以通过绘画让他们来观察、来了解这个世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

我觉得作为一名中学美育教育教师,应该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来教学生,去探究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式。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摘要】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性,但存在诸多问题。

现状分析显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欠缺,学生对艺术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

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创作能力差,整体发展水平落后。

为改进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可以采取拓展教育资源、提高师资待遇、加强教学管理等措施。

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艺术比赛、引入专业机构进行辅导等途径。

未来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育水平,促进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发展困境,改进措施,提升途径,未来发展,重要性,有效措施,发展重视。

1. 引言1.1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潜能。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美术教育,在农村中学中加强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资源不足: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资源相对匮乏,包括教师数量不足、教学用具不全、艺术绘画教室条件差等问题。

这使得农村中学生面临着学习环境较差、学习资源不足的困境。

二、师资水平不高:由于农村地区条件有限,吸引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前往农村中学从事教学工作较为困难。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师资水平普遍较低,很难满足学生需要。

三、教学内容单一:部分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以应试为主导,注重传统的技法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四、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完全契合,缺乏对当代艺术潮流的了解和引导,缺乏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关注。

浅议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

浅议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

浅议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美术教育,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

它能够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培养必要的技能,发扬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

现阶段,我们用的美术教材,已逐渐贴近学生,改国画为水印情趣,改素描为手绘线条,增加了手工制作和欣赏教学等。

这样做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中小学美术课的难易程度与学生兴趣保持一致,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美术课的课时数比重较小,且缺少专业教师,特别是小学开设的美术课多被其它科占用,好不容易上一节,也只是教师在黑板上画点简笔画让学生临摹,缺乏基本技能的训练。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根本就未开过美术课。

因此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给中学美术教学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伺搞好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充分发挥美术课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

但农村中学普遍存在以下现状:1 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缺乏当前中小学均开设了美术课,但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致力于语、数、外的学习中,无暇顾及美术这一学科,小学的美术活动相对于初中而言虽比较丰富,但教学活动及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教材内容的难度却逐步提高,学生美术能力提高偏慢,难以跟上进度,逐渐拉大距离,兴趣明显减退。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的兴趣没有,审美判断更谈不上,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2 教学难度过高,作业评价机制落后美术教师都是大中专毕业的专业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却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技巧并不适应中小学学生。

农村中学乡土美术教学的现状及建议

农村中学乡土美术教学的现状及建议

农村中学乡土美术教学的现状及建议农村中学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是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的契机。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现在的农村乡土美术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状况:从学生本身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乡土美术不了解,表示了解的学生只有极少数,这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连,城市中的学生接触的是现代都市文明,伴随着他们长大的是洋娃娃、洋玩具、电脑游戏、拼图,而不是伴随他们祖辈、父辈童年的皮影、泥人。

即使是现代的乡村也由于其习俗的改变,使得乡土美术慢慢失去了往昔的活力,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所以现在的农村学生也没机会再见到很多的乡土美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传统的乡土文化程序认识,剪纸、木雕、刺绣、脸谱等又被现代人重新搬回生活中,学生也就有机会接触这些乡土美术了。

对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中长大的学生来说,乡土美术具有新奇感,也是引发他们兴趣的直接原因。

由于感兴趣,所以大部分学生要求增加乡土美术的内容及课时,但增加那些内容,多少课时适宜还需具体探讨。

绝大多数学生要求以绘制作品的形式考核,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

由于乡土美术包涵着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历史事迹、宗教故事等,因而它成为了学生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纽带。

尽管学生学习乡土美术的方式方法多样,但实地参观考察机会还不多。

学生具有学习乡土美术的强烈愿望,同时对他的时代特色也提出了要求,因此我们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与教学目的等多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从教师来看:教师对乡土美术的掌握是教学的重要条件。

调查显示当前绝大部分教师已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素养。

大部分教师在肯定乡土美术对学生重要的同时,也就肯定了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乡土美术教学远远不只是教给学生几种技法,认识几件作品,他还需要指导学生作相应的实地参观考察与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而当前在理论知识这方面教学还不足,有待加强,因为乡土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或深层次教学内涵------是要让学生认识民族的传统的地方文化并培养其应有的审美情感。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农村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相较于城市中小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师资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艺术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往往跟不上城市中小学的标准。

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培训,缺乏艺术教学的掌握能力和专业技能,往往导致艺术教育质量不高。

2、缺乏教育经费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城市中小学的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农村中小学往往仍然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

这也给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更是无法享受到艺术教育的福利。

3、教学设施落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相对较差,特别是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往往没有城市中小学那样完善和先进。

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需要依赖的机器和设备在农村中小学中往往缺失或者不够完善,因此孩子们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受到很大的限制。

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较偏远或者贫困地区更是如此。

孩子们往往只能接触到一些简单和基础的艺术教育内容,而无法深入和广泛的学习艺术,这对于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是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在此,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1、加强师资培训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需要得到重视和加强。

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来支持农村中小学相关领域的师资培训,让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师能够得到更加专业和系统的知识掌握,提高其教育质量和授课能力。

2、加大教育投入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教育,并提供一定的教育资金,以支持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提高教育设施水平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设施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教学更加高效、全面和全方位。

政府可以通过重视和支持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等各类设施和建设的投入,以拓展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方案。

浅谈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神州教育浅谈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李潇一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沙岭北郑学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现在,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学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教师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工作.文章提出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建议,希望可以为教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一、农村孩子在小学阶段缺失系统的美术教育我对所教的七年级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在小学没有上过美术课,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虽然上过几堂课,但大部分美术课被其他学科给占用了。

在我来本校上班之前,本校中学没有一个专业的美术教师。

殊不知学生接受知识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每个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都体现出它不同的侧重点。

农村孩子在小学缺少系统的美术教育,升到中学阶段,明显地表现出美术素质低下的特点。

由于没有多少基础,诸如对简单的线条画都感到复杂,不知如何下笔,连基本的正方体都不知怎么赖画。

对基本的色彩九更不会运用;对一些中外名作,欣赏更是难以理解,那么也就尝试不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又由于基础知识未能及时掌握,势必影响下一环节的学习活动。

二、农村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不够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不同,在美术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从事美术实践活动,这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学具材料,才能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如学习中国画就必需有宣纸、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盒等用具。

如果是工艺设计制作,就需要卡纸、水粉(彩)笔、颜料、装饰材料等。

在教学中我经常遇到学生用具不齐甚至没有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农村家长自身素质或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对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观念是不支持或不配合。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习用具都不能具备,教学活动如何进行,学习效果怎能保证?三、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缺少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较低美术课不像其它课程需要考试,学校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所以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教学质量优劣无人关心。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作者姓名:夏冬单位名称:平桥区彭家湾乡中心校2015.5.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摘要:从我区现有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存在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师资力量配比不够。

美术教学课时分配偏少。

美术教学器材近年有所缓解,但是从质量上来看有些稍差,并且有些器材不够,很多类型教师无法掌握应用。

美术教师培训机会几乎没有。

关键词:美术教育条件,设施设备配臵。

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课程改革的调查以及评价。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发布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除了对中小学学校的艺术教育设施进行规范化配臵,还在很多会议以及文件上对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下发了指导性建议。

中小学各个年级阶段的美术教材相对与以前版本来说内容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不仅让学习内容多样化,而且把过去的一些专业性很强、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部分加以调整,使教材既要体现出时代发展新的要求和新的变化,还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一)、对我区农村中小学的美术器材配臵情况调查在2013年,根据上级均衡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区全部中小学按照标准配备了部分艺术教育方面的器材,从我所了解的附近农村中小学的配臵来看,其中美术方面共下发了33类,包括从教师用制图工具各种绘画工具到学生用手工制作工具,甚至还有了如拉坯机、电窑、练泥机、云台等,可谓类型丰富。

但是有好多工具作为农村美术教师根本不会使用,如木工工具、金属制作工具、泥塑制作工具,拉坯机、电窑、练泥机、云台等原来就没有见过。

建议上级主管领导能够组织农村美术教师参加这些工具使用的培训,如果把美术器材拉回之后,放在那里睡大觉,实在是对国家辛苦购臵的这些器材的浪费。

本来农村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受制与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学习的内容比较单一,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上这些器材,相信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农村学生视野会有极大的帮助。

(二)、我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区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比以前的美术教育条件有很大的提高,然而我们需要做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解析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解析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解析标签: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对策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

在农村初中开展艺术教育对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开展艺术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推动学生智力和身心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其他科目教育无法替代的一环。

但是受到经济、理念、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艺术教育在农村中学中依然是薄弱环节,学校往往只局限于传统美术、传统音乐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无法开阔学生眼界。

一、农村初中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1.缺乏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受到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学依然将美术课、音乐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并且在日常教学中只是写写画画唱唱跳跳,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并且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虽然课程表上规定了每周幾节艺术课,但是在真正落实过程中,艺术教育敷衍了事、被主科占据等问题非常严重。

导致这些艺术课程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

2.艺术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现如今,我国农村中学教学设备较为完善,多媒体等设备普及率非常高。

但是由于对艺术教育缺乏重视,艺术教学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再加上日常管理不完善,很多音乐、美术教学设备无法保障艺术教育需求。

在教学中,音乐课往往只有一台电子琴、手风琴等,美术教学只有一个画板、画夹,个别时间段连颜料等必要用品都十分短缺。

3.师资力量不足。

艺术科目教师通常都是艺术师范毕业生,受过专业化、系统化的艺术训练,但是很多农村中学教师都不是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对艺术缺乏情感,专业老师非常少,无法满足当代中学艺术教育要求。

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无法配备优秀的教师,就无法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提升农村初中艺术教育质量的对策1.加强师资建设工作。

为了能够保障艺术教育质量,首要条件就是加强师资建设工作,加强美术、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采用专职培训、自学、进修、组织培训的形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现状
作者:程建霞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02期
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人的思想认识中,美术是副课,就是画画,带着学生玩,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农村学校不开美术课,或者即使课程表上有,上的也是其他科目,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由于教育评价方式滞后所导致的。

美术教学环境差,设备设施简陋。

在农村,很多中学不开设美术课或者虚设美术课的现象已经是很常见的事了。

因此大部分农村中学没有基本的美术教学工具,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和教学用具,甚至美术教师教学参考书都没有,更不用说美术活动室、模型、专用图书、画架等工具。

总体来说,大多数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环境简单,仍然停留在老师(黑板+粉笔)+学生(白纸+铅笔)上。

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家长们作为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心想让后代出人头地、跳出农门,认为学好文化知识才是正道,至于美术的学习,可有可无。

因此多数家长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忽略了对学生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

于是学生原本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对美术的兴趣也不浓厚。

学生思想认识模糊。

受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熏陶”,学生的思想也变了。

他们认为上美术课是让自己在紧张的功课之余放松一下,因此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松散,作业不及时完成。

美术教师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也慢慢懈怠了。

这时经常会出现把美术课给其他学科的老师去上,甚至干脆将美术课当自习课上。

教育教学评价与考核制度滞后。

目前,在农村学校,许多教育管理者本身对素质教育、新课程的理解很表面,他们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主要是高考制度没有实现根本性的改革。

“一分之差”决定着两种命运。

因此,升学率仍然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

社会、家长及一些管理机构认可的还是考试分数,在这种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质是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教师比以前更忙、更辛苦了,学生负担也更重了。

在农村教育体系中,上级主管部门对美术课几乎是不闻不问,只检测语文、数学,初中只考核语文、政治、外语及数理化。

包括美术在内的所有其他课程都是副科,既不对其成绩过问,又不对其教者考核。

学校只抓“主课”,而放弃“副课”。

从课程表上可以看出,美术课虽占了一定的课时,但十有八九都被“主课”借用、挤占。

学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

美术教育相对其他一些科目的教育,其地位仍显得非常低微,似乎只是学校课程表中的一种装饰和点缀。

美术课校内课程资源匮乏,美术教师极缺。

美术课程资源是促进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条件,具体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如图书馆资料资源、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美术教学设施和设
备等;校外课程资源,如公共文化设施、当地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等。

近几年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希望工程的实施,西部部分农村学校课程资源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离美术教育的整体要求还相距甚远。

在农村,除了自然环境资源外,其他美术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要进行美术教育,学生连起码上课的材料、工具都准备不到位。

美术教育者即使想上好这门课,结果还是事倍功半,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的开展。

专业美术教师非常缺乏。

我所在乡镇学校的美术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2%左右。

美术活动多不为达美育之目的,而为搞应付、完成任务。

为了申请项目、应付上级的检查,学校也开展美术活动,大多数在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如举办美术展览、学习园地等。

但就这简单的活动,在领导检查完后,便偃旗息鼓,因而使美术活动达不到美育之目的,只是流于形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

”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可见,中学美术课堂具有其整体性和独特性,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

但是,在农村,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还存在种种问题。

我在多年的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到以下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途径。

从上到下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我教艺术课…不求学生能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

”由此可见,美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领导、教师和家长的眼里,智育就是主科,语文、数学、英语等,但从社会主义的所需人才来看,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学生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

通过美术教学这一课堂形式,学生们对美的朦胧追求和无所羁绊的原创冲动能够得以升华和提高。

因此,要搞好美术教学需要从上到下的重视。

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利用身边的大自然进行美术教学。

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教师可以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

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高心灵。

收集废旧物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制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再利用也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做风筝,放风筝,画放风筝的场面,在训练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

尊重学生们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

对于学生们的作品,美术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热情辅导,切忌给学生泼冷水或作出武断的否定。

尊重学生的原创思维,认知学生的潜在优势,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

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成立书画、硬笔书法、剪纸、折纸、篆刻、小报等兴趣小组。

学校定期举行艺术作品展览,并开展评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