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英语
2019年全国卷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

考试大纲的说明①精听、熟背听力材料,尤其是高考真题听力材料对提高听力水平很有帮助。
请反复跟读、听背高考听力。
②听力语音材料的特点速度快,情节复杂,数字多,混淆度强;音频材料存在失去爆破、连读、同化等现象。
③充分利用每一处停顿的时间,快速浏览下一段听力的试题。
听好当下题,停顿时间内着眼下一题,永远不要纠结上一段听力。
心态平和很重要。
④七选五阅读对事理指导性说明文情有独钟。
⑤语言知识涵盖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
语用知识指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知识。
⑥完形填空重点考查词汇,不涉及或偶尔涉及语法。
⑦此处是非提示词类,设空3-4处。
非提示词类只填一个词,如能填if的就不要填so/ as long as⑧此处是提示词类,设空6-7处⑨做短文改错要有“三观”:观语篇大局定时态,观句子大局看连词,观单词大局看如下:a.动词-ed或ing的互相转换;b.名词单复数转换;c.形容词和副词转换d.代词是否准确;e.是否多漏冠词、介词、不定式符号to⑩要点齐全、语言地道、行文流畅、卷面整洁○11设问词按使用的频率依次为:what, when, where, why, how, which, who, whose。
○12要注意这种情况:说话者通过语气和语调的变化表达意义和观点,反映其态度、意图和情感等。
○13广义的阅读包括试卷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约占分之二的分值,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
○14主旨在首段或首句。
准确理解首段或首句很重要,也很有必要○15主旨在字里行间,因此要“ Read between the lines.”○16这类试题是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主要是直接信息题和间接信息(语意转换)题。
○17词义猜测题可分两类a.指代关系,如2017全国卷Ⅰ(29题)、卷Ⅱ(26题),考查在语篇中的逻辑推理能力。
b.同义替换,如2017全国卷Ⅲ(29题)。
【推荐】解读0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2019年高考英语大纲说明》的解读

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说明Ⅰ.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为选择题。
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听懂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前,考生都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题目;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考生都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题目;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可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听力考试录音的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短文内容〔不少于9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在一段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一篇约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 前后连贯, 结构完整。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一篇200词左右的短文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在空白处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或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英语

2019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英语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该文章为今后的高考指明了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其后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都保持了这一根本方向。
而细读《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发现其与2017年和2018年的《考试大纲》保持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说明在2019年的高考英语中,试题将继续体现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体现英语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交际性和思想性等。
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继续深化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相对弱化语法,加强听力、阅读、写作能力,体现交际功能和中国文化元素等。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书面表达的样题改变、评分原则和第二档、第一档的评分依据上。
在2019年的《考试说明》中,书面表达样题特意使用了2018年全国卷III的书面表达——向英国朋友介绍你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
具体如下:假定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Peter来信询问你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
请给他回信,内容包括:1. 学校的体育场馆;2. 主要的运动项目;3. 你喜欢的项目。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在书面表达样题后,“评分原则”前新增一段说明:【说明】书面表达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评价其能否运用相关常识和语言知识进行有效的文字表达,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
本题要求考生给英国朋友写封回信,答复他所询问的学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引导考生关注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弘扬体育精神。
在“评分原则”中,将2018年及以前的第4点:“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丰富性和……”。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英语

2019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英语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该文章为今后的高考指明了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其后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都保持了这一根本方向。
而细读《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发现其与2017年和2018年的《考试大纲》保持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说明在2019年的高考英语中,试题将继续体现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体现英语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交际性和思想性等。
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继续深化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相对弱化语法,加强听力、阅读、写作能力,体现交际功能和中国文化元素等。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书面表达的样题改变、评分原则和第二档、第一档的评分依据上。
在2019年的《考试说明》中,书面表达样题特意使用了2018年全国卷III的书面表达——向英国朋友介绍你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
具体如下:假定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Peter来信询问你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
请给他回信,内容包括:1. 学校的体育场馆;2. 主要的运动项目;3. 你喜欢的项目。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在书面表达样题后,“评分原则”前新增一段说明:【说明】书面表达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评价其能否运用相关常识和语言知识进行有效的文字表达,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
本题要求考生给英国朋友写封回信,答复他所询问的学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引导考生关注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弘扬体育精神。
在“评分原则”中,将2018年及以前的第4点:“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丰富性和……”。
阅读理解-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含答案)

阅读理解-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含答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中有关阅读的要求: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解读】阅读是我国考生学习和使用外语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
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考生应能: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信息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
具体信息有时可以直接从文章中获取,有时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和推断后才能得到。
3. 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未见过的单词和短语,但许多这类词语的含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
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理解部分经常考查的一种能力。
4.根据所读内容作出判断和推理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常常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明确提到的事实或某事件发展的趋势等。
这种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而也是阅读理解部分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
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
而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
因此,读者需要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说明文】【样题】(2018·全国新课标I,D)We may think we’re a culture that gets rid of our worn technology at the first sight of something shiny and new, but a new study shows that we keep using our old devices (装置) well after they go out of style. That’s bad news for the environment – and our wallets – as these outdated devices consume much more energy than the newer ones that do the same things.To figure out how much power these devices are using, Callie Babbitt and her colleagues at the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New York tracked the environmental costs for each product throughout its life – from when its minerals are mined to when we stop using the device. This method provided a readout for how home energy use has evolved since the early 1990s. Devices were grouped by generation. Desktop computers, basic mobile phones, and box-set TVs defined 1992. Digital cameras arrived on the scene in 1997. And MP3 players, smart phones, and LCD TVs entered homes in 2002, before tablets and e-readers showed up in 2007.As we accumulated more devices, however, we didn’t throw out our old ones.“The living-room television is replaced and gets planted in the kids’ r oom, and suddenly one day, you have a TV in every room of the house,” said one researcher. The average number of electronic devices rose from four per household in 1992 to 13 in 2007. We’re not just keeping these old devices– we continue to use them.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Babbitt’s team, old desktop monitors and box TVs with cathode ray tubes are the worst devices with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and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排放) more than doubling during the 1992 to 2007 window.So wha t’s the solution (解决方案)? The team’s data only went up to 2007, but the researchers also explored what would happen if consumers replaced old products with new electronics that serve more than one function, such as a tablet for word processing and TV viewing. They found that more on-demand entertainment viewing on tablets instead of TVs and desktop computers could cut energy consumption by 44%.32.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new devices?A. They are environment-friendly.B. They are no better than the old.C. They cost more to use at home.D. They go out of style quickly.33. Why did Babbitt’s team conduct the research?A. To reduce the cost of minerals.B. To test the life cycle of a product.C. To update consumers on new technology.D. To find out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the devices.3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ses the least energy?A. The box-set TV.B. The tablet.C. The LCD TV.D. The desktop computer.35. What does the text suggest people do about old electronic devices?A. Stop using them.B. Take them apart.C. Upgrade them.D. Recycle them.【文章大意】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2019年高考英语写作考试大纲解读(含答案)

2019年高考英语写作考试大纲解读(含答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中有关写作的要求: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
考生应能:(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解读】写作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
考生应能: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主题,作者应该围绕该主题,使用合适的句型、词组等,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新课标卷主要分两节,第一节为短文改错,第二节书面表达。
常用词语和句子准时on time/punctually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合适的、恰当的appropriate拜访pay a visit toYou are suppos ed/expected/required to do…It’s a good idea to…It’s appropriate/suitable to do …It’s sensible/reasonable/advisable to do …It’s good manners to do …It’s noteworthy that…I think it would be more helpful if you could do…It would be wise of you to…It’s desirable to do …It’s inappropriate to do …It’s impolite to do…It’s unwise/inadvisable to do …Never (助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谓语动词…It’s not suitable for you to do…in such a situation.【备考启示】近年来高考写作的命题常用的思想就是高起点低落点。
高起点题目很高,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礼仪等等,但最终都把它们落在应用文的框架里,这就是低落点。
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含答案)

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含答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中有关语言知识的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右。
3500 左高考试卷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于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
核心语法,构建网络,不纠缠褊难怪”词法、句法、章法是语法的灵魂,对于这三个要素要形成体系,不要支离破碎地学习,尽量掌握核心内容,不要把重心放在偏难怪”且有争议的语法现象上。
可以制作一个语法知识本,以梳理核心语法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而提升借助语法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如牢记常见的不可数名词,如advice, equipment, evidence, fun, furniture, information, luck, news, luggage/baggage, progress 等牢记核心的词形变化,如warm — warmth, argue— argument, strong—strength, just—justice, unjust —injustice, explain —explanation 等。
题型1完形填空全国卷对完形填空的考查,近几年来一直以记叙文和夹叙夹议文为主,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辅,2018 年全国卷II和全国卷出的完形填空就选用了记叙文,全国卷I采用了夹叙夹议文。
从选材到试题的设置都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1.题材相对稳定:文章的选材都是中学生熟悉的话题,能够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后能给考生带来心灵的启迪。
且文章大多原汁原味,语言地道,注重思想性和教育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体现出了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2.文章短小精悍:完形填空的文章长度一般为250词左右,结构完整,脉络清晰,难度适中,全文设置20个空格,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整体内容,从层次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方面选择符合文章情节的选项,很少涉及纯语法知识试题。
全国卷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语言知识含解析20190330162

专题03 语言知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中有关语言知识的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 3500 左右。
【解读】高考试卷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于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
核心语法,构建网络,不纠缠“偏难怪”词法、句法、章法是语法的灵魂,对于这三个要素要形成体系,不要支离破碎地学习,尽量掌握核心内容,不要把重心放在“偏难怪”且有争议的语法现象上。
可以制作一个语法知识本,以梳理核心语法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而提升借助语法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如牢记常见的不可数名词,如advice, equipment, evidence, fun, furniture, information, luck, news, luggage/baggage, progress等牢记核心的词形变化,如warm—warmth, argue—argument, strong—strength, just—justice, unjust—injustice, explain—explanation等。
题型1 完形填空三年新课标卷完形填空试题分析全国卷对完形填空的考查,近几年来一直以记叙文和夹叙夹议文为主,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辅,2018年全国卷II和全国卷Ⅲ的完形填空就选用了记叙文,全国卷I采用了夹叙夹议文。
从选材到试题的设置都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1. 题材相对稳定:文章的选材都是中学生熟悉的话题,能够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后能给考生带来心灵的启迪。
且文章大多原汁原味,语言地道,注重思想性和教育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体现出了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2. 文章短小精悍:完形填空的文章长度一般为250词左右,结构完整,脉络清晰,难度适中,全文设置20个空格,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整体内容,从层次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方面选择符合文章情节的选项,很少涉及纯语法知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评分原则”中,将2018年及以前的第4点:“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丰富性和……”。
在“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的第二档和第一档中,将原来的“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改为“语法结构单调、词汇知识有限”。
以上改动既体现了文中表述的规范性、严谨性,同时对书面表达及其评分标准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继续深化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相对弱化语法,加强听力、阅读、写作能力,体现交际功能和中国文化元素等。
考试说明微变化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书面表达的样题改变、评分原则和第二档、第一档的评分依据上。
在2019年的《考试说明》中,书面表达样题特意使用了2018年全国卷III的书面表达——向英国朋友介绍你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具体如下:
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0分写的内容
均与所要
求内容无
关……
改成:所写内容均与所要求内容无
关…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该文章为今后的高考指明了方向:把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备考展望
由于2019年《考试大纲》相对于2018年的来说没有大的变化。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还是应着力于现行教材中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关注这些知识的基本含义、用法和变化等。
词汇的学习应以《考试大纲》所规定的3500词为蓝本。不必过多地追求词汇的引申含义,以掌握词汇的主要含义为主。但必须适当关注一些常见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
在例题后增加的说明“书面表达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评价其能否运用相关常识和语言知识进行有效的文字表达,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更是诠释了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真正测试目的,即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文字表达必须有效,表达必须达到交际效果。和以前只是考虑是否包含所有要点、语言基本无误等局限于语言知识本身的文字表达相比,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篇好的英语作文不能只是用语言文字简单地将汉语翻译过来,必须要达到交际效果。文字表述要有效,即真正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讲清楚、说流畅。这将句型结构和有效词汇的使用提高了一个层面。
——给英国朋友介绍你校学生的体育
运动情况。如下:
2018年无在书面表达的例题后,“评分原则”
前新增一段【说明】:
“评分原则”(4)……内容
要点、应
用词汇和
语法结构
的数量
和……
改成:……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
法结构的丰富性和……
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第二档和第一档语法结构
单调,词
汇项目有
限
改成:语法结构单调,词汇知识有限
其后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都保持了这一根本方向。而细读《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发现其与2017年和2018年的《考试大纲》保持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说明在2019年的高考英语中,试题将继续体现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体现英语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交际性和思想性等。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长周济代表教育部向全国的广大青少年学生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前两句是清华五十年代的口号的精髓,当时对全国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现在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已上升到国家高度。提高生活质量首先得有健全的身体和心理做基础。因此,全民健身是党中央最为关心的重大事件之一。这个话题有可能会出现在未来的高考试题中。
应重点关注考纲所列的24个话题。平时多阅读涉及这些话题的相关语篇,多阅读反映中外优秀文化、大众科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社会生活、绿色环保以及讲述中国故事等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体现立德树人、家国情怀、文化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语篇。考生尤其应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强化书面表达的训练。2019年的《考试说明》变化最大的就是书面表达。考生应高度重视这一变化。平时应多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广泛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如《新概念英语》第2~4册中的文章。训练中,应尽量多使用较丰富、地道的英语词汇,不要在数量上做文章,而应在语言词汇、句型结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准确性、合理性等方面下功夫。关键是书面表达要体现文章的交际作用和文字表述的有效性。考生不仅体现要自己的深厚语言功底,更要体现出自己的文化素养、内在品质,表现出自己作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真正内在潜质。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20-2021年备考
中
高
考
最
新
最
全
精
品
汇
编
(完美版)
英语
2019
2018年考
试说明
2019年考试说明
题型示例听力第3题下的【说明】做出简单
推断的能
力
作出简单推断的能力
例11书面表达的例题及其对应的写作要点、范文计划和同
学去敬老
院陪老人
们过重阳
节
改成:高考2018年卷3的书面表达
语法以考纲所列的24个语法项目为主。不应纠结一些语法知识的特殊使用或较为复杂的变化,重点关注主要词类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以及主要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中的宾语从句、主语从
句、表语从句)的运用尤其是引导词的用法;特殊句型重点关注倒装、强调、省略等句型的用法等。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Peter来信询问你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请给他回信,内容包括:
1. 学校的体育场馆;
2. 主要的运动项目;
3. 你喜欢的项目。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在书面表达样题后,“评分原则”前新增一段说明:
【说明】书面表达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评价其能否运用相关常识和语言知识进行有效的文字表达,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本题要求考生给英国朋友写封回信,答复他所询问的学校学生体育运动情况,引导考生关注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弘扬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