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工程的现状和展望

海洋生物工程的现状和展望

海洋生物工程的现状和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生物工程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领域。

从海洋生物的基础科学研究到工业化生产,海洋生物工程正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现状:
目前,海洋生物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的重要粮食来源,并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洋生物工程可以通过植物精细培育、基因编辑等手段,保护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2. 海洋环境治理:海洋环境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海洋生物工程可以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减缓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海洋生物药物研发:海洋生物中存在大量独特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被用于制造药物。

海洋生物工程可以通过基因组学等手段,加速发现、筛选新药物。

展望:
海洋生物工程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未来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1. 海洋生物基因编辑:利用CRISPR和其他新技术进行海洋生物的精准编辑,可以实现快速开发新品种和功能独特的海洋生物。

2. 海洋生物燃料:海洋生物工程可以通过海藻等海洋生物的生物质转化为化学能,研发出海洋生物燃料,为环保节能做出贡献。

3. 海洋生物医药: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海洋生物医药研究。

未来,海洋生物工程将继续在药物研发、医学疗效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生物工程的发展必将快速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福利和贡献。

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及发展前景分析海洋生物医药业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

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菌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诊断试剂:血型试剂、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用动物肝脏制成的生化药品等。

在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种种发展痛点之下,为了促进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我国先后推出多项鼓励、支持政策。

2020年4月,《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等。

一、行业发展现状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稳步恢复,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化工业取得较快增长,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202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较上年减少6083亿元,同比下降17.03%。

《2021-2027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增加值451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的1.52%;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4712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的15.9%。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增势稳健,原料药延续较快发展态势。

截至2020年底,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增加值451亿元,比上年增加8亿元,同比增长1.81%。

2014年以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专利公开数量逐年上升,2019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专利公开数40件,较上年增加5件;2020年7月共计公开发明专利25件,全年公开发明专利数量将突破40件。

2016年以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海洋生物医药技术方面亟待突破。

截至2019年低,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专利申请数为17件,比上年减少4件。

二、行业发展建议及趋势引导企业坚持大力进行独立创新,同时着力进行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得到一批先进的技术,并加以创新,开发出一批新产品,形成一套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建造一支科技创新队伍,从而全面的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

海洋生物科技现状与展望

海洋生物科技现状与展望

培养技术优化:提 高培养基的营养成 分,降低成本,提 高细胞生长和繁殖 速度。
细胞培养规模扩大 :实现大规模的海 洋生物细胞培养, 提高产量和质量。
细胞培养自动化: 开发自动化细胞培 养系统,提高培养 效率和降低人工成 本。
海洋生物繁殖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繁殖技术: 通过人工授精、 胚胎移植等技术, 提高繁殖效率和 种群数量。
未来几年,海 洋生物科技产 业市场规模的 预测将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政策环境、 技术进步、市
场需求等。
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区域布局趋势
全球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区域布局:欧美、亚太和拉丁美洲是全球海洋生物科技产业的主要区域,其中欧美 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海洋生物科技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
亚太地区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布局: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是亚太地区海洋生物科技产业的主要国家,其中 中国在海洋生物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最为迅速,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重要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基地。
海洋生物科技发展前景展望
海洋生物科技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海洋污染监测与治理:利用生物传感器等手段实时监测海洋污染状况,研发高效治理技 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具有优良生态功能的海洋生物, 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利用海洋微生物等资源,开发海洋生物燃料,降低碳排放,实现 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拉丁美洲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布局:巴西、墨西哥和智利是拉丁美洲地区海洋生物科技产业的主要国家,其 中巴西在海洋生物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最为突出。
未来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区域布局趋势:随着全球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未来海洋生物科技产 业将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同时拉丁美洲地区的海洋生物科技产业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海洋药物的药物咨询研究

海洋药物的药物咨询研究

海洋药物的药物咨询研究近年来,海洋药物研究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

由于海洋生物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所含的天然产物被广泛用于药物开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着重探讨海洋药物的药物咨询研究,包括研究方法、进展以及前景展望。

一、海洋药物的研究方法海洋药物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采集样品、分离提取、活性筛选和结构鉴定等步骤。

采集样品是海洋药物研究的第一步。

科学家们通过潜水、船只和遥控器等手段,到达深海或海洋中心区域,采集生物样品。

这些样品来自海洋生物群落,包括藻类、海洋浮游动物、海绵动物、海洋软体动物等。

分离提取是将采集到的海洋生物样品进行初步处理,提取出其中的活性成分。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溶剂提取、分子筛吸附、萃取、蒸馏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海洋生物样品中的天然产物分离出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原料。

活性筛选是通过一系列的生物活性实验,评估药物候选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和毒副作用。

科学家们利用细胞实验、动物试验和体外实验等方法,对提取出的药物候选化合物进行筛选,确定其中的有效成分。

结构鉴定是将药物候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

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化合物的活性机制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药物的研究进展海洋药物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以下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进展。

1. 防癌药物海洋药物中有多个化合物被证实对癌症具有抗肿瘤活性。

例如,从海绵类中分离提取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具有潜在的抗癌作用。

这些发现为新型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抗菌药物海洋生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活性物质。

一些海洋细菌产生的抗菌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

这对于抗菌耐药性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启示。

3. 免疫调节剂海洋药物中的某些化合物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抗炎和免疫增强作用。

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海洋生物研究与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海洋生物研究与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海洋生物研究与开发的现状与前景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宽广的生物圈之一,其生物资源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种类繁多,因此在海洋生物研究和开发领域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海洋生物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入手,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一、海洋生物研究的现状1.海洋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体的生存与发展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海洋生物亦是如此。

从水深、水温、光照等因素来看,海洋环境的变化是很大的,也很复杂。

海洋所承载的生物数量之庞大,以及其多样性的丰富性使得海洋生物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困难。

当然,海洋环境的变化也为海洋生物的适应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2.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可分为海水、海藻、海草、海洋动物、海洋微生物等多类。

其中,海洋动物的种类是最多的,有些甚至存在于深海的底层。

这些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营养,也能为传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3. 海洋生物研究的重大进展目前,对于海洋生物的研究已经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

在基因技术等新技术的帮助下,研究人员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洋生物的运作和行为。

许多罕见的海洋生物已经被发现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这些生物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窥探海洋生命之谜,更可以为经济和医疗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海洋生物开发的现状作为人类经济与生活的重要源头之一,海洋生物开发的规模和程度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我国,海洋生物开发已经成为了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当然,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关于海洋生物保护的问题。

1. 海洋生物的产品及用途随着科技的进步,海洋生物的开发产品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除了传统的渔产品外,如今还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各种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原料的产品,例如海藻胶、海星素、凝胶等等。

这些产品的用途较为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食品和药品工业,还可以用于农业和环保方面的研究。

2. 海洋生物保护问题在海洋生物开发的一系列过程中,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海洋药物的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

海洋药物的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

海洋药物的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在海洋科学领域中,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海洋药物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备受瞩目,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探讨海洋药物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的现状和趋势。

一、海洋药物学科发展的背景与重要性海洋药物学科的发展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一些海洋生物具有药用价值。

例如,海绵中提取的防癌活性物质——阿霉素,为医药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海洋药物还涵盖了多种生物资源,如海洋藻类、海洋微生物等,这些生物都具备了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特性,对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药物学科的发展对于推动医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全球范围内对于传统药物的需求也在增长,海洋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的研究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健康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海洋药物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挑战目前,海洋药物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洋药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具备潜在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但是如何合理提取和加工这些物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其次,海洋药物研究的时间周期和研究成本较高,从发现到应用需要经过漫长的研究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

三、海洋药物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促进海洋药物学科的发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各国海洋药物学者可以通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其次,各国科研机构可以加强合作,并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加快海洋药物的研发进程,实现互利共赢。

另外,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也十分重要。

海洋药物的开发利用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事情,还需要产业界的支持和投入。

海洋生物药物类药物的研究与发展

海洋生物药物类药物的研究与发展

海洋生物药物类药物的研究与发展引言:一、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海洋生物资源是指从海洋中获取的各类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

目前已发现的海洋生物类别众多,包括海藻、海绵、珊瑚、软体动物等。

这些海洋生物中存在大量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分子,可以用于药物研究和开发。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活性的筛选:通过对海洋生物进行活性筛选,可以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例如,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海藻多糖、海洋微生物等都具有抗癌活性。

2.药物合成的基础:海洋生物提取物可以作为药物设计和合成的基础。

例如,海洋生物中的天然产物可以用于合成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3.生物技术应用: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海洋生物进行改造,可以增强其药理活性或开发新的药物。

例如,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通过合成和改造海绵生物中的化合物,可以得到更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二、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领域1.抗癌药物抗癌药物是海洋生物药物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海洋生物中的多糖物质、多肽物质、甲醇提取物等都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肿瘤。

例如,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

另外,一些海洋生物中的多糖物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对抗肿瘤。

2.抗感染药物3.其他领域三、海洋生物药物的挑战与前景1.资源的获取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获取和保护是海洋生物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海洋生物资源的获取需要进行深海采样等工作,而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使得资源的获取难度较大。

另外,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成本的问题:海洋生物药物的研发成本较高,包括海洋生物采样、提取、合成等多个环节。

此外,海洋生物药物的研发周期也较长,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估。

然而,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发展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存在大量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物质。

海洋药学专业发展现状

海洋药学专业发展现状

海洋药学专业发展现状简介海洋药学是研究海洋生物资源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以及海洋环境中的药物开发与研究的学科。

随着对海洋资源的不断探索和认识,海洋药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正在迅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海洋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关注度和认识的不断提高,海洋药学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以下是海洋药学专业近年来发展的主要趋势:1.研究范围的扩大:海洋药学的研究范围正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海洋生物资源中药用物质的发现和开发,还涉及到海洋环境中的药物开发与研究,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2.技术手段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药学专业借助生物技术、化学分析技术、药物筛选技术等手段不断创新,加速了海洋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过程。

3.国际合作的加强:海洋药学研究需要合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海洋资源,因此国际合作成为推动海洋药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各国之间在海洋药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共同推动了该专业的发展。

发展挑战与前景海洋药学专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海洋药学专业发展的挑战与前景:1.海洋资源开发严峻性:海洋资源的开发面临着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复杂问题,这对海洋药学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科研水平的提升:海洋药学专业需要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提高海洋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3.人才培养与交流:海洋药学专业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国际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以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专业的发展。

发展策略与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海洋药学专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策略:1.加强学科交叉:海洋药学专业需要与生物学、化学、药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深度交叉,促进知识的融合,提高研究的整体水平。

2.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海洋药学领域的政策支持,提供资金和政策优惠,激励科研人员在该领域进行创新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现状及展望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海洋生物药物的研究,是今后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方向。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新世纪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景。

关键词:海洋生物药物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研究展望
海洋生物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往人们对海洋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严重的限制。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搭建的平台,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海洋生物技术是将现代生物技术的各种技术手段,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生化分离技术等应用于海洋生物领域形成的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1]。

海洋药物研究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积累和丰富的研究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洋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

现代的化学研究方法与多种生物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已成为当今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的主流,并且是今后数十年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趋势。

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海洋生物中发现活性天然产物,并将其开发成新型药物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2]。

(一)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1、海洋生物药物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一直以来作为药物主要来源的陆地生物正面临着被开发殆尽的危险。

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药物迫在眉睫。

海洋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培养体系。

海洋生物处于高盐、高压、低温和无光照的环境中,相互间的生态作用多是通过物种间化学作用物质如信息素(pheromones)、种间激素(kairomones)、拒食剂(feeding deterrents)等来实现,远比陆生生物复杂和广泛,这导致海洋生物,特别是深海生物体内含有与陆地生物无法比拟的化学结构奇特、新颖并具有高活性、高药效的先导化合物,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大量模式结构和药物前体[3]。

2、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的发现
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是海洋药物开发的基础和源泉。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存在着许多特殊的次生代谢产物。

然而,目前对海洋生物中活性成分的发现还仅仅处在开始阶段,经过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的海洋生物还不到总数
1%,还有大量海洋生物有待于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活性筛选。

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无脊椎动物等低等的海洋生物。

海洋天然活性成分往往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而且含量极低,建立快速、微量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方法以及应用多靶点的生物筛选技术发现新的生物活性成分是当前科学家面临的挑战。

(二)开展海洋化学生态学研究
海洋化学生态学是结合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和生态学方法,探讨海洋生物化学防御机制、追踪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物源头及其生态学作用,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化学本质。

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中活性化学物质在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化学防御机制、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物链关系等,从生态的宏观角度探讨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

1、海洋药物基因工程
海洋药物基因工程,是指利用分离自海洋生物的有药用价值的基因或以规模化养殖的海洋生物作为表达受体进行遗传操作,从而大量获得高值廉价的药物。

根据其供体基因和表达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方面:
(1)将海洋药物基因转入陆地生物中表达。

将药物目的基因重组入适当的载体后,借鉴微生物基因工程、植物基因工程和动物基因工程的方法,可在陆地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中表达。

(2)将来自陆地的药物基因转入海洋生物中表达。

某些海藻的养殖,如海带,已经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在产量上相对于某些高产的陆地作物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可以将海洋生物作为来自陆地的药物基因的理想表达受体,生产人们所需要的药物。

(3)将海洋药物基因转入海水养殖生物中表达。

将稀有昂贵的药物基因转入产业化的海水养殖生物中表达,不仅可以获得药物,还可以促进多种优良性状的优化组合,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带动现代海水养殖业向纵深发展。

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克隆的海洋药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存在于某些藻类藻胆体中的藻胆蛋白具有显著的抗癌、抗辐射以及促进造血功能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并能提高患癌生物的存活率。

秦松等在克隆到别藻蓝蛋白(APC)基因后,将该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后获得高效表达基因重组别藻蓝蛋白——镭普克(rAPC),该药物具有明显的抑制小鼠S,舯肉瘤的活性,相关的药理药效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在从鲨鱼肝脏中分离纯化肝刺激物质(sHSS),测定N.端氨基酸残基序列,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合成简并引物并获得sHSS的cDNA序列。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利用半乳糖诱导,获得了重组产物。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开放实验室从南海侧花海葵
(Anthopleura sp.)触手毒腺cDNA文库中筛选、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后获得新型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通过建立新西兰兔CCHF模型,给药后可即刻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具有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对心率无明显影响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潜在正性肌力药物[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克隆了芋螺毒素(Conotoxin)的cDNA,是神经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药和新药开发的新来源。

目前,在海洋药物的开发研究领域走在前列的是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在我国,对海洋药物的研究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有6种海洋药物获国家批准上市:藻酸双酯钠、甘糖酯、河豚毒素、角鲨烯、多烯康、烟酸甘露醇等;另有10种获健字号的海洋保健品。

我国正在开发的抗肿瘤海洋药物有6-硫酸软骨素、海洋宝胶囊、脱溴海兔毒素、海鞘素A(B\C)、扭曲肉芝酯、刺参多糖钾注射液和膜海鞘素等药物,但其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评价。

此外,尚有多个拟申报一类新药的产品进入临床研究,如新型抗艾滋病海洋药物“911”、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D-聚甘酯”和“916”等,国家二类新药治疗肾衰药物“肾海康”等。

(三)海洋生物制药研究展望
21世纪的海洋生物技术,将向着水产养殖、天然产物获取和新能源开发3个方向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兴起,大大繁荣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今后海洋生物制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
(1)开发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药物。

用细菌、酵母、蓝藻作为表达系统,选择海洋生物中药理活性强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为突破口,开展基因工程研究,促进基因工程药品的发展。

如不仅从受体生物中分离纯化单一成分的目的产物,还可以直接以海产品为口服性药物,进行海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2)开发海洋生物细胞工程药物。

选择海藻细胞为突破口,通过筛选和改良,选取药用价值高的细胞株,利用相应的生物反应器,进行规模化生产。

(3)增强海洋天然产物的活性。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手段,培育出生长快、活性高、抗病性强的海洋药材新品种,并利用生物技术防治海洋药材人工养殖中的病虫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和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

海洋生物技术是海洋药物产业化的主导技术和关键手段,随着生物技术向海洋生物研究领域的渗透,必将加速海洋药物的产业化进程。

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化,应当坚持“务实、高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鼓励和宏观管理,增加在海洋生物技术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间建立密切联系,发挥各自在人力、智力、财力上的优势,协调合作,重点发展几个社会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

最终形成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并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反过来支持和促进基础研究这一良性循环的局面。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海洋药物的研究,改变了以往单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制药的模式,解决了海洋药物开发中规模化和合理化的矛盾,使生物技术制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为海洋科学和制药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姚文兵、吴梧桐生物技术制药概论(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关美君,林文翰,丁源.海洋药物一二十一世纪中国药学研究的新热点.中国海洋药物,20Ol,20(1):1—5
[3] 相建海.跨越新世纪的海洋生物高技术前沿.高技术通讯,2000,10(7):1—4
[4] 19]刘彦波,王鹏,欧阳平,等.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新西兰兔左心功能的影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3):269 272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