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之生产论概述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论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论知识点

第四章生产论成本理论和生产理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把生产函数和成本结合起来,就可以分析作为“经济人”的企业或厂商的利润函数。

本章讨论的企业或厂商,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得其利润最大化,具体体现为利润最大化。

本章分析生产者行为,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加深对供给定理的理解,本章只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不涉及货币因素,因而是一种实物关系。

难点在于各种产量的变化规律、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一部分考查重点1、生产和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3、长期生产函数4、等成本线和最优生产要素组合5、生产的经济区域6、规模报酬7、齐次生产函数与欧拉定理8、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第二部分主要内容解析一、生产和生产函数1、生产(1)厂商在微观经济分析中,生产者亦称厂商,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包括个人、合伙和公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

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

(2)生产要素生产中的投入程总生产要素。

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

生产要素一般分为四类:①劳动(L):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②土地(N):包括土地和地上、底下的一球自然资源。

③资本(K):包括资本品(实物形态)和货币资本(货币形态)。

④企业家才能(E):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2、生产函数的概念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如果1x ,2x ,…,n x 表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要素数量,Q 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21n x x x f Q =假定生产者只投入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K L f Q =3、常见的生产函数(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①概念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的。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目录
• 生产理论概述 • 生产函数 • 成本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 •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扩展生产理论
01 生产理论概述
生产、生产函数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01
02
03
生产
生产是指企业使用一定数 量的生产要素,经过一定 的加工或组合,创造新的 使用价值或效用的过程。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技 术条件下,一定数量的投 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了在 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一个经济能够生产的商品 的最大数量组合。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固定生产 规模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 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可变规模 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最大 产出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形式为 Y=min{aX,bK},其中Y表示产出,X和 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a 和b为常数。这种生产函数形式强调各 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固定不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结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用于描述现实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应当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等产量线和等 成本线相切的条件。
05 扩展生产理论
要素可替代性
要素替代性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两种或多种生产要 素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则它们被称为可 替代要素。可替代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 替代关系,当一种要素价格上涨时,生 产者可能会选择使用更多的另一种要素 来代替它,以保持生产成本不变或降低 生产成本。
规模收益对于企业的竞争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和 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同 时,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 合理地选择生产规模和经营策略,以实现最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引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其中,生产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

生产是指通过投入资源和技术手段来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论,包括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和生产率等相关概念。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参与生产过程并被用于生成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资源。

常见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等。

劳动力是人类的劳动能力,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要素。

资本是用于生产的物质财富,包括机器、设备、工具和建筑物等。

土地和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资源,如土地、水源、矿产和森林等。

这些生产要素通过相互协作,形成了生产过程中的要素组合,进而实现生产目标。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

简单来说,生产函数表达了投入的生产要素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Y = f(X₁, X₂, …, Xₙ)其中,Y表示产出,X₁, X₂, …, Xₙ表示生产要素。

生产函数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可分离的或者不可分离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实际的生产情况。

在微观经济学中,最常见的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个广义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Y = A * X₁^α * X₂^β * X₃^γ * …其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指生产要素投入到产出中的效率水平;X₁, X₂,X₃, … 表示不同的生产要素;α, β, γ, … 表示各生产要素的弹性系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描述不同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程度,从而帮助我们分析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等问题。

生产率生产率是衡量经济系统或生产过程效率的指标,指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能获得的产出量。

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带来更多的产出,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率可以通过计算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之间的比值来衡量。

微观经济学(生产的三个阶段)

微观经济学(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八章 生产论
十三、生产的三个阶段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生产论
通过分析总产量、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相互关 系,可以确定劳动这一可变 要素投入量的合理区域。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Tຫໍສະໝຸດ L0 APL, MPL0
TPL 第一阶段:0 L L2



第二阶段:L2 L L3 L 第三阶段: L L3
T P
L
AP0L, MPL
0
T PL

L
AP
L2 L3 MPLL
L
第八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
第二阶段
T 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平均产量 P
大于边际产量。
L
在该阶段,生产者可得到由第一阶 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 好处,又可避免将可变要素增加到 第三阶段带来的不利影响。
AP0L, MPL
0
该区域为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T PL
L
AP
L2 L3 MPLL
L
第八章 生产论
注意点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只给出了可变要素投入 的范围,却不能说明该要素的最优投入量。 最优投入量与要素所能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以及 要素本身的价格有关。
微观经济学
入量,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总产 L
量。 理性的生产者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
AP0L, Ⅰ MPL
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
以增加总产量。
0
L2
T PL
L
AP
L3 MPLL
L
第八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
第三阶段
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零。 增加投入不但不会增加总产量,反 而会使总产量下降。 生产者减少要素投入量是有利的。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理论

本案例选自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案例: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20世纪,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改变了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 国家,如印度)的食物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平均产出因而上升。 这些进步包括高产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 械。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总的食物生产的增幅总是或多或 少地高于同期人口的增长。 粮食产量增长的源泉之一是农用土地的增加。例如,从19611975年,非洲农业用地所占的百分比从32%上升至33.3%,拉丁 美洲则从19.6%上升至22.4%,在远东地区,该比值则从2l.9% 上升至22.6%。但同时,北美的农业用地则从26.1%降至25.5%, 西欧由46.3%降至43.7%。显然,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大程度上是 由于技术的改进,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增加。 在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饥荒仍是个严重的问题。劳 动生产率低下是原因之一。虽然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农业剩余, 但由于食物从生产率高的地区向生产率低的地区的再分配的困难 和生产率低地区收入也低的缘故,饥荒仍威胁着部分人群。
3、短期与长期 Short Run and Long Run
• 短期: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 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 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能够改变的时 期。
即问即答
q f ( x 1 , x 2 , x 3 , x 4 x n ) (1) q f ( x 1 , x 2 , x 3 , x 4 , x n ) ( 2) q f ( L, K ) (1) q f ( L, K ) ( 2)
• 注意:
– 1)前提是一定时间,生产技术不变 – 2)产出是要素投入的最大产出 – 3) x1, x2, x3, …xn 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

微观经济学(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微观经济学(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第八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
十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第八章 生产论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仅决定了边际产量随着 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化的趋势,而且也决定了 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变动趋势,并使得它们 三者的关系更为明晰。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生产论
总产量、 TPL
平均产
量和边
际产量 之间的 关系
0 APL, MPL
第八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
TPL
APL0, MPL
0
L1L2 L3
TPL
L
APL
MPL
L
总产量曲线呈现先 增加后递减的趋势。 (1)L L3 ,MPL 0 ,总产 量随着 L 的增加而增加; (2) L L3 ,MPL 0 ,总 产量随着 L的增加而减少。 (3) L=L3 ,MPL =0 ,总 产量最大。
第八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
TP
L
APL0, MPL
0
L1L2
TPL
L
APL
MPL
L
边际产量也反映总 产量变动的速度。 (1)MPL 0 且递增的阶段, 即 L L1 时,随着 L 增 加,总产量增加的速度会 越来越快,即总产量曲线 越来越陡峭。
第八章 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
TP
L
APL0, MPL
0
L3 MPL
L
边际产量线与平均产 量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线的 最大值点。
为什么?
第八章 生产论
原因
当边际产量线大于平均产量线时,增加一单位劳动所 增加的产量超过平均产量,因而增加该单位劳动使得 平均产量增加。 当边际产量线小于平均产量线时,增加一单位劳动所 增加的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因而增加该单位劳动使得 平均产量减少。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
平均产量反映了单位可变 生产要素的平均产出水平, 是分析生产效率的重要指 标。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01 02
定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 产要素的投入量,最初阶段边际产量是递增的,但当达到某一点后,边 际产量将开始递减。
原因
边际产量递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固定性,随着可变生产 要素的增加,其对总产量的贡献逐渐减小。
03
意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生产
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原则,即边际产量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可以获
得最大的利润。
03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 函数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
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 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特点
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不相交。
致环境破坏和生产效率下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其替代另一种生产 要素的能力会逐渐降低,即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 的。
生产的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要素 的组合,增加产量。生产的扩展线表示企业在长期内通过最优组 合生产要素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
05 生产的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减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增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02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 函数

微观经济学.ch04.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ch04.生产理论
注意: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函数是确定的,技术条件变化,生 产函数会相应变化。 对固定投入比例函数,要素配合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各种要素彼此不 能替代,因此产量的变动在各要素既定比例的变化中实现。
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 素投入量的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用函数式表示: Q=min(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f(L, K )
我们现在来考察一下,当资本固定不变,而劳动投入可变的情 况下,厂商如何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来提高产量。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使用一定量的某种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量总和。即 TPL=Q=f(L)=APL•L 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APL=TPL/L= f(L)/L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即 MPL=TPL/L或MPL = dTPL/dL
MPL MPK 即: w r MPK r
MPL w
5.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2)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
MPL MPK 即:

w r MPK r
MPL w5. Leabharlann 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当 MP w
L

MP r
K
时,说明一单位成本的 支出,用
来购买劳动所得的边际 产量大于用来购买资本 获得的边际产量,因此 ,厂商会扩大劳动投入 量,减少资本投入量, 直到 MP w
例如:农业生产中劳动量、水 或者肥料等要素的投入。 原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 术都要求各个要素投入之间有 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 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K
5 4 3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C TP
B
A
A' B' AP
LA LB
LC
L
MP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测定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内涵:在其他投入的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连续追加相同数量的某种生产要素,其 产量的增量在达到某一点后会下降,即可变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说明:该规律只是一个经验的概括;以技术 不变为假定前提;假定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 或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生产函数的技术系 数必须是可变的。
等于劳动的总产量除以劳动的总投入量。
AP=TP/L=f (L)/L
★边际产量MP: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总产量
变动。
MP= ΔTP ΔL
MP= d TP dL
14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只有劳动作为可变投入时的生产函数举例
劳动量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
0
0
0
0
1
8
8
MP
19
长期生产函数
★产量Q两种可变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的函数,用公
★交易成本:围绕着交易所产生的成本 ➢签订契约、监督和执行契约的成本。 ➢签约时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这些偶然 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
4
厂商
★厂商(企业)的本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 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对市场的一 种替代。 ➢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可使市场交易内部 化。 ➢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即企业有着 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
10
技术系数
★不同产品的生产可能需要不同的要素配合比 例,这种比例被称为技术系数。如果生产某 种产品所要求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 不能改变的,生产函数就是具有固定技术系 数的生产函数。一般地,生产过程中各种生 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
11
短期与长期
★在生产的特定时期内如果至少有一种生产要 素的投入量保持不变,厂商只能变动一部分 投入要素,这段生产期间被称为短期。在生 产的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厂商能够变动所有 的要素投入,这段足够长的时间期被称为长 期。
6
厂商
★厂商的目标 ➢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条件要求:完全信息 。 ➢长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 大化。 ➢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 不确定的。
★ 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 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
7
生产函数
★指每个时期内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 数量与该时期内所能生产的某种商品的最大 量之间的关系;更具体地说,是表示从不同 的生产要素组合中所能取得的最大产量的图 表或公式。 Q=f (L, K, N, E)
9
生产函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Q=Min (L/u, K/v)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是指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任何 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因此也称为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常量u: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 常量v: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固定的资本投入量。 该生产函数表明,产量取决于 L/u 和 K/v 中的较 小值,即使投入另一种生产要素再多,也不能增加 产量。
不完全 信息
5
不确定性 信息不对称

导致
易 成

市场 与企 业的 并存
厂商
★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的优势: • 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 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 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 成本。 ➢企业的优势: • 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 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 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 或服务更有利。
8
2
20
10
12
3
36
12
16
4
48
12
12
5
55
11
7
6
60
10
5
7
60
8.6
0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6
7
-4
15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TP
60
TP
40
20
O 1 234 5 678 L
AP MP 20
AP
O 1 234 5 678 L
-10
MP
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6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2
短期生产函数
★厂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用劳动和资本生产一 种产品,厂商的可变投入只有劳动,资本为 不变投入,此时短期生产函数可写成: Q=f (L)
13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从一定量生产要素中所获得的产量的总
和。
TP=Q=f (L)
★平均产量AP:指平均每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量,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第四章 生产论
厂商
★生产是指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行为。这里所说 的投入或投入品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所使 用的生产要素,通常包括为劳动、资本、土 地和企业家才能。 厂商就是指实现投入变为产出的行为者, 是指一个能够作出独立决策行为的经济组织。
3
厂商
★厂商的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合伙制企业: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 。 ➢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 格的厂商组织 。
其中,Q:产量;L:劳动;K:资本;N: 土地;E:企业家才能。
8
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α·Kβ A、α、β为三个参数,且有0<α,β<1。其中A为技术 系数,A的数值越大,表示技术水平越高,投入既定 的生产要素数量所能生产的产量也越大;α和β分别 反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的贡献大小,α表示劳 动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β表示资本所得在总 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18
可变要素使用量的合理区间
★第Ⅰ阶段是劳动量从零到
L1,这一阶段内,劳动的
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产量
★第Ⅱ阶段是劳动量从L1到
L2,这一阶段内,劳动的 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
但边际产量仍是正的。
★第Ⅲ阶段是劳动量大于L2, O
这一阶段内,劳动的边际
产量小于零。



TP
L1
L2
生产的三个阶段
AP L
★总产量曲线上A点的斜率最
大,意味着劳动投入量为LA 产量 时边际产量最高;C点处的 斜率为零,这表明劳动投入 量为LC时,边际产量为零, 总产量最大。
★ 在连接原点与总产量曲线上
的某一点的直线中,直线OB 的斜率最大,即B点的平均 O 产量最高。
★直线OB和B点的切线重合,
即两线的斜率相等,劳动的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