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全球第四-但强度和利润率并不高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企业之一,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CRO市场的狭小格局,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 企业之一。
然而在高速成长的背后,药明康德还面对着一系列隐忧,限制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比如技术基础狭窄,创新能力缺乏,客户集中度高等。
预计CRO+CMO(贴牌生产)的模式可能成为药明康德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为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在收入增长、医保覆盖面扩大、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五年中国医疗服务和药物需求增长可能会逐渐加速。
据IMS Health等机构预测,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在2013年前后将进入世界前三名。
中国企业在研发外包(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和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生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CRO是专业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的企业,主要依靠承接大型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外包合同实现盈利。
1996年加拿大制药公司MDS Pharma Service在北京投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CRO企业,主要提供临床试验服务。
1998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颁布管理办法,规范药品注册和临床试验管理流程,为CRO 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此后,大型跨国CRO企业Quintiles、Covance、Kendles等陆续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带动了中国CRO产业发展。
截至2009年底,国内已有专业CRO企业300余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单北京地区已有CRO企业约100余家。
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CRO企业,如药明康德、万全科技、星昊医药等。
新药研发过程漫长,投入大风险高,已经成为大型制药公司的成本重心,CRO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为保证不断推出新的专利药,维持高利润率,大型制药公司通常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新药研发项目储备(drug pipeline)。
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

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rdi)与其盈利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rdi与盈利能力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与roe的关系不显著。
rdi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延续性。
我国中小企业应当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并注重对研发活动的持续投资,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研发投资盈利能力中小板上市公司一、引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我国的创新活动,曾于2006年指出要用15年时间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的核心能力,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在当前以知识和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中,企业谋求自主创新离不开研究与开发(r&d,以下简称研发)活动。
研发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和内动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优势的基本保证。
为衡量研发投入力度的大小,国际上通常采用“研发强度(r&d intensity)”指标,对企业而言,该指标即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国际上一般认为:当研发强度达到2%时,企业才能基本生存;当研发强度达到5%以上,企业才具有竞争力。
科技部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就国际上2009年的研发强度(r&d/gdp)来看,美国是2.68%,日本是3.44%,德国是2.54%,法国是2.08%,韩国是3.47%,而中国仅为1.47%,显然,在研发投入方面,我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研发投资主体来看,我国企业研发投资占研发总投资的73.3%,可见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和效率承载着中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担。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是一种全球通用的标准,针对企业的整体实力、品牌价值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用于评价企业的业绩和发展潜力。
以下是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的中文解释。
1.营收规模营收规模是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之一,是评价企业实力的最基本因素。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以企业上一财年的营业收入为依据,通过对营收规模的大小和增长率的分析,对企业的规模成长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2.利润率利润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以企业上一财年的净利润为依据,通过对企业的销售成本、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分析,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
3.资产规模资产规模是评价企业财务实力的重要因素。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以企业的总资产为依据,通过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短期资产、负债等因素的考察,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经济实力。
4.市值市值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以企业的市值为依据,反映企业的价值和市场地位。
市值是在股市上对公司股价估值的结果,因此,市值涨跌也反映了股东和市场对该公司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的看法。
5.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企业在市场中赢得良好声誉和影响力的度量。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以企业的品牌价值为依据,通过对企业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竞争力等方面的评估,反映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6.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是企业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以企业上一财年的研发投入为依据,通过对企业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数量等方面的评估,反映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和实力。
7.员工福利员工福利是一个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和回报。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以员工平均工资、员工培训和福利待遇为依据,反映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回报,也反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人文关怀精神。
8.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承担义务的履行。
世界五百强评价标准以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反腐斗争等方面的表现为依据,反映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工作和贡献。
奇瑞汽车公司盈利能力探析

奇瑞汽车公司盈利能力探析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这样良好的社会形势下,居民对汽车的需求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并连续八年蝉联世界第一,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瞩目的汽车消费大国。
而汽车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就需要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
奇瑞公司是一个较为有名的汽车生产公司,近年来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
本文通过利用奇瑞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相关指标来分析奇瑞公司的盈利能力,并能够找寻奇瑞公司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提高奇瑞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对策,为其发展提供相应思路。
关键词:奇瑞公司;盈利分析;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evel an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automobiles,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more and more deep.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meet their own development needs, automobile enterprises need to have good profitability.Chery company is a relatively well-known automobile production company, but in recent years, its development is not smooth sail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operation ability of Chery company, we can find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investment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chery co., LTD., profitability and certain space, specific analysis of chery co., LTD., profitability and profit potential, to objective concrete view their own problems and find solutions, provide corresponding ideas for its development.Key words: Chery company; profit analysis; net interest on sales; Yield valve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国人越来越愿意自购汽车出行,这也客观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公司R_D投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手,就能产生独特的顾客价值,形成竞争优势,这就是核心 竞争力。 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面,R&D 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点:首先,通过 R&D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这是 因为:①R&D 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率 ;②R&D 可以节约某些环节中的支出; ③R&D 可以促进规模经济 的形成,实现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 中化,极大地增强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 其 次,R&D 可以形成差异优势。 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 比,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体现出不同时,才能吸引顾客,占领 市场, 这是竞争战略中的差异化战略。 企业利用自己的 R&D 优 势 ,可 以 在 产 品的 品 种 、性 能 、质 量 方 面 制 造 差 异 化。 最后,R&D 可以降低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说明了成本 的下降,是由于 R&D 改进了工作方法并提高了效率。 随着 R&D 速度的加快以及新技术应用的加快 , 产生了一系列 高效率的生产方法,从而减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量, 降低了产品成本,提升了公司业绩。 基于以上的文献回顾 和分析,得出:
第一,R&D 投入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 兹维·格里里 奇 (ZviGriliches) 1979 提出用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模型 来估计 R&D 投入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 把技术知识存
βα γ
量作为一个生产要素, 得到改进型生产函数,Yt=ACt Lt Kt
收 稿 日 期 :2008-08-21 基 金 项 目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项 目 (07JA630067) 作者简介:任海云(1974-),女,陕西榆林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西北大学博士研等额增长。 当资产增加时, 即使净利润保持不变,
研发能力对互联网软件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研发能力对互联网软件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当前中国企业普遍面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下降的情况,在强调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创新和变革便成为了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研发人才培养成为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互联网IT行业中。
基于现有文献,选取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以沪、深上市公司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114家公司2013—2016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强度与企业当期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滞后影响。
研究结论有利于企业重视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企业效益。
标签: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强度;盈利能力;实证研究0引言现如今,互联网软件服务行业已不再是单纯的蓝海,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获取长期的优势。
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极具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并不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这两个最能代表互联网、软件服务行业的分类中的114家公司2013—2016年的研发强度、研发人员强度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技术研发投入的角度揭示企业盈利能力的差异,为企业合理安排研发投入,客观评价研发效果,进而更好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1文献综述国外有关企业研发投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对生产率的影响,对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产出弹性,以及影响的时滞。
Sougiannis(1994)的研究认为,企业在当前的每1元研发费用,在未来7年将获得2元的收益。
Johnson和Pazderka (2010)认为研发投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BenBranch(1974)对美国境内7个行业111家企业的15年(1950至1965)的数据分析发现,在除制药业外的6个行业中,研发投入对利润增长的影响都大于或等于对销售收入增长的影响,因此认为企业的研发活动对盈利能力有显著正面影响。
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6大问题

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6大问题1、市场需求总体不足,“稳工业”压力不断加大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放缓,驱动2019年总体延续了2018年下半年以来总需求不足的趋势。
从国外需求看,全球需求不足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使得我国工业出口面临压力。
今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发布的《全国经济展望》再次下调了2019年增长,预测至3%,贸易壁垒增加,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加剧,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增长,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
2019年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2.4%,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1和5.7个百分点,且有进一步下降的压力。
从国内需求看,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同步回落。
从消费看,近年来,消费增长总体处于“降平台”阶段,增速从两位数平台持续向“九、八”等个位数平台转变,今年以来,逐步向“七”平台转变,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但4、7、8、9月四个月消费增长位于“七”增长区间。
从投资看,2019年以来,工业投资增速再次出现连续下滑,前三季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较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3和2.2个百分点。
2、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困难程度增加“低制造成本”和“完善的制造体系”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近年来,随着国内要素价格的上涨、环保成本的提高以及制造环节内外竞争的强化,加上全球需求减弱,制造企业盈利能力降低。
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总体下行,2015年、2019年前三季度利润表现为同比下降。
尤其是2019年以来,成本上升和需求疲软两端挤压,生产经营困难加大。
市场需求低迷、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和市场因素影响了企业利润,但与此同时,国内要素成本、环保成本提高等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一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制造业就业人数于2013年达到峰值后逐步回落,而同时,我国制造业职工工资水平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64643元,是2013年的1.5倍。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最新课后测试题及答案

课后测试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1、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的竞争。
(10 分)A自然资源B创新资源C矿产资源人才资源正确答案:D•2、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过四成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
(10 分)A50%B60%70%D80%正确答案:C•3、()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10 分)A历史创新C改革D开放正确答案:B•1、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瞄准()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10 分)A人工智能、量子信息B集成电路、生命健康C脑科学、生物育种D空天科技、深地深海正确答案:A B C D•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0 分)A北京B上海C广州D粤港澳大湾区正确答案:A B D•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
(10 分)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原创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能力明显提高。
(10 分)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创新还存在研发投入不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激励企业创新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0 分)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4、国家是市场的主体,也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0 分)A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5、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真正调动千千万万的企业投入技术创新,充分释放企业创新的潜力和创造力。
(10分)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全球第四但强度和利润率并不高
6家进入全球前100名的中国企业,分别是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石油、中国中铁、百度、中国中车。
德
勤· 2017/04/10 09:38研究与开发(以下简称“R&D”或“研发”)经费支出,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无论是注重创新的传统企业,还是发展迅速的新型企业,都把R&D投入视为自己的立业之本。
本文从2016年12月欧盟最新发布的“全球2500家企业
R&D投入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来分析一下榜上有名的企业R&D投入的现状与特点,并对比中国企业(不含中国台湾地区,下同)R&D投入的情况,探究中国企业如何向发达国家企业取经,以此提升竞争力。
全球和中国R&D投入的现状
2015/16财年,全球2500家上榜企业R&D总投入为6959.6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6.6%。
其中有25家企业超过了50亿欧元,R&D投入最高的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达136.1亿欧元。
全球研发费用支出最多的前100家企业的
R&D投入占到2500家受调查企业R&D投入的53.1%。
从排名前十的行业来看,汽车行业上榜2家,医药行业上榜3家,IT相关行业数量最多,上榜5家,再次证明IT相关行业是极具科技创新活力的行业。
这10家企业的R&D投入情况详见表1。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2500家企业中,中国企业表现抢眼,有327家入选,在企业数量和R&D投入金额(在排行榜中占全球投入金额的7.2%)上都排名世界第四,紧随美国、欧盟和日本之后。
其中还有6家企业进入全球前100名,分别是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石油、中国中铁、百度、中国中车。
中国排名前10的企业的R&D投入情况详见表2。
全球和中国R&D投入行业的分布
从排行榜的行业分布来看,全球2500家企业R&D投入主要涉及38个工业领域。
在世界排名前100的企业中,排名前列的行业分别为制药及生物技术、IT硬件及设备、汽车及其零配件、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等,其中IT、汽车和健康相关行业占据了受调查企业的一半以上。
从中国研发前100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排名前列的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比较平均,企业数量在10至13家不等,主要集中在汽车及其零配件、软件及计算机服务、IT硬件及设备、工业工程、建设及材料、电子及电气设备领域。
建筑及材料和工业工程行业的高研发投入也是中国独有的情况。
世界和中国R&D投入100强的行业分布见下图。
比较与启示
1、美国领跑,中国追赶
从上榜的企业的国别来看,美国独占鳌头,无论是在入选企业数量、企业R&D投入总额还是在R&D投入强度方面都领跑全世界。
从行业分布来看,美国有69%的研发活动集中于生物医药、软件(包括互联网)和IT硬件。
而软件行业在欧盟和日本只排在第八和第九。
欧盟R&D投入排名第一的是制药及生物技术,而在日本排名第一的是汽车及其零配件。
中国的分布是汽车行业排名第一,软件行业、IT硬件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第三。
中国的R&D投入在企业数量和投入金额上都排名世界第四,紧跟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R&D投入增长最快的市场,增长率为24.7%,达498亿欧元,表现出极大的科技创新动力与潜力。
中国的崛起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研发格局。
同时,我们仍应该看到,制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在世界企业R&D投入100强中占到25家,数量最多,而这其中却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中国制药企业的R&D投入还很低,只占中国上榜企业研发投入的2.8%,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22.8%。
随着中国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医药及生物技术和健康相关领域的R&D投入会逐年增加,赶上世界平均水平。
2、了解自身行业,拓宽“合格”研发范围
从排行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R&D在行业分布上的特点,除去典型的汽车、IT行业之外,中国企业在建筑及材料和工业工程领域有着相当大的研发投入,这两个行业与IT硬件及设备同列行业排名的第三位,排名前列的企业中包括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等。
这与研发活动集中于部分典型高科技行业(如IT、互联网、医药等)的普遍认知有所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发活动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的现状。
另一方面,因为“互联网+”和IT信息化系统与传统行业融合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每年都有一定规模的IT信息化研发投入,包括硬件、软件、开发/实施等费用,这些研发支出对于提高传统非IT类企业(比如金融企业)的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2016年起生效的新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行业领域放宽了对可享受该优惠的“合格”研发活动的界定。
因此,无论身处传统还是新兴产业,企业都不应忽视
在R&D费用上享受税收优惠的可能性,而须关注和发掘自身的研发创新活动、特点及其涉及的范围,以期获得税收优惠。
3、关注研发强度,优惠应享尽享
“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企业的研发投入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指标。
R&D排行榜列出了每一家上榜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销售利润率。
从排行榜中观察可知,一般企业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对应较高的利润率。
虽然中国企业在R&D上的投入增长率已经世界第一,但是仍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较低。
以欧盟统计标准,5%以上属于高研发强度,此类企业一般被认为具备充分的研发竞争力优势;2%以下属于中低强度,不足1%则属于低强度。
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有61.2%的研发投入强度在5%以下,而美国上榜企业中只有27.2%的企业落入这一区间。
以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的创新发展是近年来国家的一项工作重点。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强调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支持,计划将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
企业应考虑顺应国家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提升研发投入强度,积极实现优惠政策的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总结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科技创新驱动的快车道,与发达国家在R&D投入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利润率、销售净额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间有待提高并追赶世界领先水平。
在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企业应当根据自己行业和企业的特点,提升研发创新活动的层级,同时拓宽对研发活动税收优惠政策的认知,对研发投入做加法,给研发成本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