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全球第四但强度和利润率并不高.doc
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

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发投资强度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rdi)与其盈利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rdi与盈利能力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与roe的关系不显著。
rdi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延续性。
我国中小企业应当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并注重对研发活动的持续投资,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研发投资盈利能力中小板上市公司一、引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我国的创新活动,曾于2006年指出要用15年时间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的核心能力,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在当前以知识和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社会中,企业谋求自主创新离不开研究与开发(r&d,以下简称研发)活动。
研发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和内动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优势的基本保证。
为衡量研发投入力度的大小,国际上通常采用“研发强度(r&d intensity)”指标,对企业而言,该指标即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国际上一般认为:当研发强度达到2%时,企业才能基本生存;当研发强度达到5%以上,企业才具有竞争力。
科技部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就国际上2009年的研发强度(r&d/gdp)来看,美国是2.68%,日本是3.44%,德国是2.54%,法国是2.08%,韩国是3.47%,而中国仅为1.47%,显然,在研发投入方面,我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从研发投资主体来看,我国企业研发投资占研发总投资的73.3%,可见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和效率承载着中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担。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与实务试题和答案 (1)

《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与实务》公共知识培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是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决定因素,必须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真正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A.体制机制改革B.创新驱动C.要素驱动D.投资驱动2.信息产业在全球以每年()以上的速度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正在进入一个转折期,2020 年前后可能出现重大技术变革。
A.50%B.30%C.20%D.60%3. 从国际对比来看,1990 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 2.7%,居世界第九;到 2000 年上升到 6.0%,居世界第四;2007 年达到 13.2%,居世界第二;( ) 年为 19.8%,跃居世界第一。
A.2009B.2010C.2011D.20124.当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在 ( ) 以上,与一般发达国家的 30% 以下、美国和日本的 5% 以下有很大距离。
A. 30%B. 40%C. 50%D. 60%5、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中,通常两个参数之间的矛盾,改善了某一个参数,会导致另一个参数的恶化,这是指()A.技术矛盾C.空间矛盾D.以上皆不是6. 实现矛盾双方的分离,总结简化矛盾,通常是解决()的核心思想。
A.技术矛盾B.物理矛盾C.空间矛盾D.以上皆不是7.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才是核心的生产力。
A. 专利技术B. 资本C. 人D. 创新思维8. 火车头式的管理者,虽然思路清晰,永远走在团队的最前头,能够激励团队,但却容易犯()的错误。
A. 简单粗暴B. 轻视细节C. 过于冲动D. 好高骛远9.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其创新内涵十分丰富,但在本讲中,所涉及的创新主要是指()。
A. 管理创新B. 技术创新C. 能力创新D. 思想创新10.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继续教育课后测试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及提高(一)1. 1912年,()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 Innovation Theory)。
√A 熊彼特B 李斯特C 凯恩斯D 弗里德曼正确答案: A2.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A 改革B 发展C 均衡D 创新正确答案: D3. 创新及()密切相关。
×A 经济繁荣B 人类文明C 产品供给D 技术进步正确答案: D4.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是()。
√A 企业家B 消费者C 学者D 所有人正确答案: A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理论领域复兴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法国正确答案: B6. 罗默把技术和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A 外生因素B 内生因素C 内生的独立因素D 独立因素正确答案: C7. 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上。
×A 人力资本B 技术创新C 经济周期D 供求均衡正确答案: A8. ()认为,技术和知识具有或者部分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个人对知识的运用并不妨碍其他人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而且这种运用的成本相对较低,即知识具有外溢效应。
×A 制度创新理论B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C 新经济增长理论D 凯恩斯经济理论正确答案: C9. 技术的“外溢效应”使个人或厂商的知识积累能够通过非市场交易渠道对其他人和厂商的资本生产率产生贡献,进而整个行业出现“()”。
√A 边际报酬递减B 边际报酬递增C 边际成本递增D 边际成本不变正确答案: B10. ()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各国投资及资本收益率的差异,进而决定了各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同。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多套综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多套综合第一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多套综合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1.决定项目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完成项目构思的市场评估、前期技术评估、前期商业与财务评估,属于门径管理的(A)。
(单选题2分)标记 A.确定范围阶段 B.发现阶段 C.投入市场阶段 D.产品开发阶段2.在门径管理中,(D)将保证产品定义以及有关未来行动路线的项目计划达成一致。
(单选题2分)标记A.入口1:构思筛选B.入口4:测试C.入口2:第二次筛选D.入口3:进入开发阶段3.孵化器是培育企业的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即为(A)服务。
(单选题2分)标记 A.企业 B.政府 C.市场D.市场和政府4.(B)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拉动模式。
(单选题2分)标记 A.内森?罗森伯格 B.施穆克勒C.劳伦斯?克莱因D.熊彼特5.门径管理第二阶段的核心任务是确定项目创意是否能作为商业项目立项。
具体工作内容不包括(D)。
(单选题2分)标记A.确立成功的新产品定义B.根据评估结果作出项目是否进入开发立项的建议C.进行市场调查、市场研究、竞争分析、产品概念测试、技术评估以及财务分析D.实施产品开发计划和市场开发6.相比物理层面的集聚,一个创业社区最关键的是(B)和社交网络层面的发展。
(单选题2分)标记 A.创业思想 B.创业文化 C.创业环境 D.创业资本7.(B)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
(单选题2分)标记 A.2012 B.2014 C.2013D.20158.1986年,(B)提出了链环—回路模式,简称链环模型。
(单选题2分)标记 A.施穆克勒B.劳伦斯?克莱因和内森?罗森伯格C.熊彼特D.罗斯威尔9.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A)的竞争。
(单选题2分)标记 A.科技实力 B.经济实力 C.自然资源 D.人力资源10.()不属于“欧盟2020发展战略”设立的五大量化目标(C)。
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

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作者:齐梅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研发投入总额与公司业绩负相关,说明当期研发支出的投入可能会导致公司业绩的减少,而前期研发投入总额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研发投入公司业绩资本化费用化研发支出可以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并能通过研发投入拥有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
研发支出的本质是一种资本追逐利润的投资行为,其最终目的是期望能提高企业的业绩。
关于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早期国外研究可能是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较少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这一问题。
一、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对研发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发现,对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的绩效评价问题虽有大量规范性的论述,但大多还是处于对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或从宏观的角度对国家研发经费或科技经费的研究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但是从微观角度的企业对研发支出进行实证研究的却是凤毛麟角。
Cohen and Levinthal(1989)认为,R&D 投资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知识和信息,而且可以增强公司吸收现有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外溢,R&D投资具有提高公司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的两面性。
但是有的研究认为,研发支出并不能提高国家或公司的业绩。
Gavin and Cameron(1994)发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制造业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并没有产生较高的生产率,即研发投入并没有提高英国制造业的企业绩效。
Valdemar smith,etal. (2004)实证研究发现丹麦制造业上市公司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研发投资支出的回报率大约在9%-12%,然而与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研发投资支出的短期效应很不明细。
另外,在考虑了所有制结构、创新特征等因素后,结果发现,这些因素也并未影响公司的生产率和收益。
中国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劣势

中国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劣势摘要: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我们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本文认为,这种优势只是比较优势,并不必然转化成竞争优势,而且这一优势随着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已逐渐销蚀。
中国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培养自己在研发与创新、营销、品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化能力。
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可能向所有存在禀赋资源比较优势的市场或产业领域渗透。
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领域,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最能利用和体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的产业,也是最具创新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已向纵深发展。
当大量的拥有研发、营销技术和品牌优势的著名跨国公司将制造业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以利用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要素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制造业如何守住最后一块拥有比较优势的阵地,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更重要的在于能否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因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低成本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又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低成本。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 2001—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国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1位。
从评价的八大要素指标中的“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这二项具体指标来看,我国劳动力成本从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10位,比其它指标高出20多位,凸显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且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东南亚国家。
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的工资报酬做的测算结果同样证明以上结论。
如下表。
中国2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但劳动力成本并没有相应的大幅度上升。
中国与美国创业发展对比研究——基于GEM数据分析

发和零售业在行业占比62.1,大约是美国 (23.4)的3倍,而农业和采矿业的参与度 大约都是美国的1/3,信息和通信技术 (1.6)不足美国(7.3)的1/4,在金融和其 他服务业中,行政服务,卫生、教育、政府 和社会服务以及个人/消费者服务参与比 尤其低,但由于对资金的需求较小,灵活 性较高,这也是创业企业的重要成长领 域。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
轻群体的人生抱负。18~24岁年龄段和 45-54岁年龄段的群体在创业者个体数 量中的比例几乎相同。年龄在55〜64的创 业群体中,虽然较前一发展阶段人数有了 明显的下降,但还是占有一定的参与比 例,这说明此年龄段的人群不屈服于年 纪,仍带着一腔热血进行生存型或机会型 创业。
(四) 早期创业的行业分布 从中国和美国的行业比重来看,中国
[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06):5-11. [4] 张秀娥,王超.创新驱动下我国创
家的科技创新注入新鮮力量。
参考文献:
[1] 姚凯,李思志,王姣姣.高校创业型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复旦大学为例
[J].现代教育管理,2020(04):40-46. [2] 王竞一.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
机会识别能力的机理研究町.技术经济与
管理研究,2019(08):32-38.
⑶张秀娥,孟乔.中国创业制度环境 分析——基于与创新驱动经济体的比较
国的制造业(6.9)和美国(7.6)不相上下, 推动了批发零售行业等低技能服务业的 发展o飞机,高铁,地铁等交通运输工具的 大量投入,使得运输业(2.3)也只是略低 于美国(3.2)。
三、中国与美国的创业发展差异的因 素分析
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_基于联想集团的案例分析_袁学英

第32卷第3期科学管理研究Vol.32No.3 2014年6月SCIENTIFIC MANAGEMENTRESEARCH Jun.2014文章编号:1004-115X(2014)03-0105-04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基于联想集团的案例分析袁学英,代婧(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摘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联想集团R&D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联想集团在进入成熟期后R&D投入逐年加大,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整体而言,联想集团的R&D投入强度仍显不足,今后应适当加大R&D投入的力度。
关键词:R&D投入;财务绩效;联想集团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R&D investment impact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Analysis Based on the case of Lenovo GroupYUAN Xue-ying,DAI J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Hohhot01002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ovoR&D input and en-terprise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rough a typical case analysis,and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Lenovo Group in maturing R&D investment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R&D invest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but on the whole,theR&D input intensity of the Lenovo Group is still insufficient,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increase theR&D investment.Key words:R&D investment;financial performance;Lenovo Group1引言近年来,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政府和企业都愈发认识到研发投入(以下简称为R&D)的重要性,R&D投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全球第四但强度和利润率并不高
6 家进入全球前100 名的中国企业,分别是华为、中兴
通讯、中国石油、中国中铁、百度、中国中车。
德
勤· 2017/04/10 09:38 研究与开发(以下简称“R&D”或“研发”)经费支出,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无
论是注重创新的传统企业,还是发展迅速的新型企业,都把
R&D 投入视为自己的立业之本。
本文从 2016 年 12 月欧盟最新发布的“全球 2500 家企业 R&D
投入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来分析一下榜上有名的企
业 R&D 投入的现状与特点,并对比中国企业(不含中国台
湾地区,下同) R&D 投入的情况,探究中国企业如何向发达
国家企业取经,以此提升竞争力。
全球和中国 R&D 投入的现状
2015/16 财年,全球 2500 家上榜企业R&D 总投入为 6959.6
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 6.6% 。
其中有25 家企业超过了50
亿欧元, R&D 投入最高的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达136.1
亿欧元。
全球研发费用支出最多的前100 家企业的 R&D 投
入占到 2500 家受调查企业R&D 投入的 53.1% 。
从排名前十
的行业来看,汽车行业上榜 2 家,医药行业上榜 3 家,IT 相
关行业数量最多,上榜 5 家,再次证明 IT 相关行业是极具科技
创新活力的行业。
这 10 家企业的 R&D 投入情况详见表1。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2500 家企业中,中国企业表现抢眼,
有 327 家入选,在企业数量和 R&D 投入金额(在排行榜中占
全球投入金额的 7.2% )上都排名世界第四,紧随美国、
欧盟和日本之后。
其中还有 6 家企业进入全球前 100 名,分别是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石油、中国中铁、百度、中国中
车。
中国排名前 10 的企业的 R&D 投入情况详见表 2。
全球和中国 R&D 投入行业的分布
从排行榜的行业分布来看,全球 2500 家企业 R&D 投入主要涉及 38 个工业领域。
在世界排名前100 的企业中,排名前列的行业分别为制药及生物技术、 IT 硬件及设备、汽车及其零配件、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等,其中IT 、汽车和健康相关行业占据了受调查企业的一半以上。
从中国研发前 100 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排名前列的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比较平均,企业数量在 10 至 13 家不等,主要集中在汽车及其零配件、软件及计算机服务、 IT 硬件及设备、工业工程、建设及材料、电子及电气设备领域。
建筑及材料和工业工程行业的高研发投入也是中国独有的情况。
世界和中国R&D 投入 100 强的行业分布见下图。
比较与启示
1、美国领跑,中国追赶
从上榜的企业的国别来看,美国独占鳌头,无论是在入选企
业数量、企业R&D 投入总额还是在R&D 投入强度方面都领跑全世界。
从行业分布来看,美国有69% 的研发活动集中于生物医药、软件(包括互联网)和 IT 硬件。
而软件行业在欧
盟和日本只排在第八和第九。
欧盟R&D 投入排名第一的是
制药及生物技术,而在日本排名第一的是汽车及其零配件。
中国的分布是汽车行业排名第一,软件行业、IT 硬件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第三。
中国的 R&D 投入在企业数量和投入金额上都排名世界第四,
紧跟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R&D 投入增长最快的市场,增长率为24.7% ,达 498 亿欧元,表现出极大的科技创新动力与潜力。
中国的崛起正在深刻影响
着全球研发格局。
同时,我们仍应该看到,制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在世界企业
R&D 投入 100 强中占到 25 家,数量最多,而这其中却没有一
家中国企业。
中国制药企业的 R&D 投入还很低,只占中
国上榜企业研发投入的 2.8% ,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22.8% 。
随着中国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预
见未来医药及生物技术和健康相关领域的R&D 投入会逐年
增加,赶上世界平均水平。
2、了解自身行业,拓宽“合格”研发范围
从排行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R&D 在行业分布上的
特点,除去典型的汽车、IT 行业之外,中国企业在建筑及材
料和工业工程领域有着相当大的研发投入,这两个行业与 IT 硬件及设备同列行业排名的第三位,排名前列的企业中包括
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
国电建等。
这与研发活动集中于部分典型高科技行业(如 IT、互联网、医药等)的普遍认知有所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体
现了研发活动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的现状。
另一方面,因为“互联网+”IT和信息化系统与传统行业融合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每年都有一定规模的IT 信息化研发投入,包括硬件、软件、开发 /实施等费用,这些研发支出对于提高传统非 IT 类企业(比如金融企业)的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 2016 年起生效的新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从行业领域放宽了对可享受该优惠的“合格”研发活动的界定。
因此,无论身处传统还是新兴产业,企业都不应忽视在 R&D 费用上享受税收优惠的可能性,而须关注和发掘自身的研发创新活动、特点及其涉及的范围,以期获得税收优惠。
3、关注研发强度,优惠应享尽享
“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企业的研发投入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是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指标。
R&D 排行榜列出了每一家上榜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销售利润率。
从排行榜中观察可知,
一般企业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对应较高的利润率。
虽然中国企业在 R&D 上的投入增长率已经世界第一,但是仍
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较低。
以欧盟统计标准, 5% 以上属于高研发强度,此类企业一般被认为具备充分的研发竞争力优势; 2% 以下属于中低强度,不
足1% 则属于低强度。
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有61.2% 的研发投入强度在 5% 以下,而美国上榜企业中只有 27.2% 的企业落
入这一区间。
以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的创新发展是近年来国家的一项工
作重点。
201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强调了对科技型中
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支持,计划将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由 50% 提高到 75% ,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
强度。
企业应考虑顺应国家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提升研发
投入强度,积极实现优惠政策的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总结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科技创新驱动的
快车道,与发达国家在 R&D 投入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利润率、销售净额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间有待提高并追赶世界领先水
平。
在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企业应当根据自己行业
和企业的特点,提升研发创新活动的层级,同时拓宽对研发活动税收优惠政策的认知,对研发投入做加法,给研发成本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