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影像表现

合集下载

糖尿病影像学检查与结果解读

糖尿病影像学检查与结果解读

并发症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糖尿病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治疗方案: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制 定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等
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糖尿病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等
糖尿病影像学检查与结 果解读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X
目录
01 糖 尿 病 影 像 学 检 查 概述
03 糖 尿 病 影 像 学 检 查
结果解读
05 糖 尿 病 影 像 学 检 查
的注意事项
02 糖 尿 病 影 像 学 检 查 技术
04 糖 尿 病 影 像 学 检 查 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影像学检查 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空腹检查:检查前 8小时禁食,避免 影响检查结果
药物调整:根据医 生建议调整药物, 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避免运动:检查前 避免剧烈运动,保 持身体状态稳定
穿着宽松:穿着宽 松舒适的衣物,便 于检查操作
检查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空腹、禁食、禁水 检查时间:选择最佳检查时间,避免干扰因素 检查设备:选择合适的检查设备,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检查结果:及时解读检查结果,与临床医生沟通,制定治疗方案 检查后注意事项: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性骨骼肌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骨骼肌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骨骼肌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糖尿病;骨骼肌;氧化应激葡萄糖是细胞生长的重要调节因子,骨骼肌是全身利用葡萄糖的重要组织之一〔1〕。

研究表明葡萄糖灌注后约75%的糖被骨骼肌摄取,骨骼肌既是胰岛素作用的重要靶组织,也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部位〔2〕。

当机体血糖升高时,骨骼肌的各种类型细胞及基质均可受损,因此骨骼肌成为糖尿病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引起肌纤维萎缩、肌容积减小〔3〕,临床上出现肌无力、肌肉酸痛、肌肉萎缩等表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肌肉病变又加重了外周胰岛素的抵抗,使机体的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

本文就糖尿病引起骨骼肌病变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1 血管性因素1.1 血管基底膜增厚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特征性改变之一〔4〕,同时,血管基底膜增厚既是糖尿病性骨骼肌病变的重要病理基础,又是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渐进性损害表现。

由于基底膜增厚,加大了血液和组织间物质交换距离,阻碍氧弥散和代谢物质交换,加重肌肉组织缺氧和损伤。

1.2 非酶蛋白糖基化 Ramamurthy等在实验中发现非酶蛋白糖基化这一蛋白质修饰过程对肌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显著的影响,主要是肌球蛋白的力学下降,并与葡萄糖的剂量呈正相关〔5,6〕。

另外,非酶蛋白糖基化会引起骨骼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影响肌组织的代谢物质交换,加重其缺血、缺氧损害。

1.3 新生血管数量减少近年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骼肌生长发育、肌肉内血管生成和肌肉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糖尿病患者腓肠肌肌肉活检结果提示,糖尿病骨骼肌中闭塞血管周围侧支血管明显减少,其中bFGF和VEGF在动脉阻塞病理进展及侧支血管建立过程中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7〕。

国内外学者发现高糖环境会抑制肌肉bFGF mRNA的表达〔8〕,并使bFGF发生非酶蛋白糖基化,引起内源性bFGF的破坏和bFGF促有丝分裂活性的丧失〔9〕,bFGF量和活性的下降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肌肉萎缩和肌肉无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病人如何预防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

糖病人如何预防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

糖病人如何预防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不容忽视。

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致残的风险。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糖尿病为什么会导致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

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代谢。

长期的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和神经功能障碍,这会影响肌肉和骨骼的营养供应和正常功能。

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这也会对骨骼和肌肉的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控制血糖是预防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的关键。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等。

饮食方面,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

运动对于控制血糖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骨骼健康。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

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

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态对于预防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也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肌肉无力,容易出现姿势异常,如弯腰驼背、脊柱侧弯等。

这些不良姿势会加重脊柱和关节的负担,增加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患者要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挺胸收腹,头部正直,肩膀放松。

睡觉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

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 D 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糖尿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可能会影响维生素 D 的活化和钙的吸收。

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来获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

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有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等。

28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

28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

28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接受X线以及CT影像学检查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8例,其均接受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CT对糖尿病足的检出率(96.43%)明显高于X线的检出率(75.00%)(P<0.05);糖尿病足患者经CT检查的软组织病变检出率、骨质疏松检出率、血管病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的检出率(P <0.05)。

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X线与CT检查均可取得较高的价值,其中CT与X线相比,能够更加清晰对患者的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情况进行显示,临床可根据患者X线和CT检查的结果来分析其疾病的发展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

标签:糖尿病足;X线;CT;影像表现[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X ray and CT imaging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Methods 28 cases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for X ray examination and CT examination,and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est rate of CT in diabetic foot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X ray,(96.43% vs 75.00%)(P<0.05),and the test rates of soft tissues lesions,osteoporosis and vasculopathy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X ray(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X ray and CT examination in diabetic foot patients is high,which can more clearly show the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lesion,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s can b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X ray and CT examination results of patients thus making the targeted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Key words] Diabetic foot;X ray;CT;Imaging performance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的一种,患者一旦患病,则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使得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漸升高的趋势,其已经是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之一[1]。

糖病人如何预防骨骼肌肉并发症

糖病人如何预防骨骼肌肉并发症

糖病人如何预防骨骼肌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骨骼肌肉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骨骼肌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糖尿病与骨骼肌肉并发症的关系糖尿病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骨骼肌肉系统的健康。

首先,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胶原蛋白的糖化,使骨骼、肌肉、肌腱等组织的弹性和韧性下降。

其次,长期的糖尿病可能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神经病变,从而影响肌肉的运动和感觉。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变,影响骨骼和肌肉的血液供应,导致营养不足和代谢障碍。

二、常见的骨骼肌肉并发症1、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尤其是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骨密度往往降低,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2、肌肉减少症长期的高血糖和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进而引起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下降,即肌肉减少症。

这会使患者感到乏力、活动能力下降。

3、关节病变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4、足部病变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容易出现感染、溃疡和坏疽,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

三、预防骨骼肌肉并发症的措施1、控制血糖这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用药或注射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 D 和蛋白质。

钙和维生素 D 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患者可以通过多吃乳制品、豆制品、鱼类、蛋黄等食物来补充。

优质蛋白质可以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

同时,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避免体重过度增加。

3、适量运动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肉健康非常有益。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好发部位:手足小关节,手部常累及掌指关节和近位指间关节 临床表现:受侵关节梭形肿胀、疼痛
关节僵硬(晨僵),关节畸形 关节半脱位
慢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关节周围软组织:对称性梭形肿胀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进而变窄 骨端:关节边缘软骨下骨侵蚀,囊性变,多发、边缘不清楚 骨质疏松:小关节周围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晚期
➢ CT/MRI 少用
•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原因不明 中轴关节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
好发部位:骶髂关节、上行至脊椎小关节及周围韧带 临床表现:下腰痛、不适,晨僵、活动后缓解
多数病人(90%以上)HLA-B27阳性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表现
➢ 骶髂关节 最早且100%累及,中下1/3开始,双侧对称 骨质破坏:以髂侧关节面为主,关节面模糊、虫噬样,关节间隙“假增宽” 骨质增生硬化:破坏边缘 关节间隙变窄 骨性强直
• 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进展期、愈合期
➢ X线/CT表现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骨质破坏:承重区 反应性骨质增生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
➢ MRI表现 关节软骨破坏、中断(承重区、大面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关节结核
概述:95%以上继发于肺结核 侵犯途径:血行侵犯到骨(骨型关节结核)或滑膜(滑膜型关节结核) 好发年龄:儿童和青少年 好发部位:大关节,如髋、膝关节 临床表现:肿胀,轻度疼痛,功能障碍,无红、热
慢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
影像学表现
➢ X线/CT表现 上下关节突变尖 关节面骨质硬化 关节间隙变窄 椎体边缘出现骨赘 椎体上下缘硬化 退变性滑脱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课件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课件

CHAPTER 05
结论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影响
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
01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高血糖水平,会导致骨密度降低,骨质疏
松的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症对糖尿病的影响
02
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增加,这可能会
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共同治疗
03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 糖,避免高血糖对骨骼的 损害,从而预防骨质疏松 。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加强骨密度
补充钙和维生素D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食物 或补充剂摄入足够的钙和 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矿 化和维持骨密度。
进行负重运动
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负重 运动,如举重、俯卧撑等 ,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 度。
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 因为烟草和酒精会影响骨 骼健康,导致骨密度降低 。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改善骨骼健康
定期检查骨密度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并采
取相应措施。
避免跌倒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跌倒,因为骨折 的风险较高,跌倒可能导致骨折等 严重后果。
合理用药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 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如双磷酸盐 类药物等。
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 疏松症时,骨折的风 险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 患者年龄、性别、体 重、运动量等因素有 关。
骨质疏松症对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
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风险比普通人 群高。
骨折部位多发生在髋部、脊柱和 手腕等处。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恢复较慢, 生活质量下降。
骨质疏松症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糖尿病足的X线及CT影像对比差异分析

糖尿病足的X线及CT影像对比差异分析

糖尿病足的X线及CT影像对比差异分析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X线及CT影像表现及检出率差异,以求达到更早、更细致、更全面估计糖尿病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

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68足已行X线、CT检查及骨密度测定的糖尿病足患者,对下肢及足部的软组织异常改变、骨质破坏、关节异常改变及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血管钙化5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检测差异。

结果CT对糖尿病足患者中发生异常改变的各种组织结构检查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

结论CT可以更早、更细致、更全面估计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采取合理治疗及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标签:糖尿病足;X线及CT 影像;差异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1]。

而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逐步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家庭和谐,成为致残,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统计糖尿病足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因素截肢率的15倍[2]。

糖尿病足检查方法较多,有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测定、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足部X线、足部CT、足部MRI,下肢血管造影,溃疡表面分泌物培养,神经传导速度等。

该次研究于2013年6月—2017年6月特地选取影像学检查中的X线及CT 2种检查方式,对比分析糖尿病足X线及CT影像表现差异,以求达到更早、更细致、全面估计糖尿病严重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该院经临床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足的患者54例共68足,其中14例为双足。

所选取的所有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2例患者具有典型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临床表现。

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在54~83岁之间,平均年龄(64±3.7)岁,糖尿病史6~24年,平均病程(10±2.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化脓性椎间盘炎 Infectious/Pyogenic Spondylodiskitis 背部隐痛,发热,畏寒,盗汗,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 好发于胸腰椎,常 首先累及椎体前缘(因其血统丰富),然后沿椎间盘致临 近椎体。椎间隙变窄,临近终板骨质 破坏,椎间盘及终板T1信号减低,T2信 号增高,增强扫描见椎间盘和终板强化,感染可蔓延 到硬膜外和脊柱旁,可 进一步形成脓肿。
感染性化脓性肌炎和炎症性肌病 Infectious and Inflammatory Myositis 感染性化脓性肌炎(infectious pyomyositis),发热,白细胞升高并核左移,菌血症。脓肿(壁光 滑,环形强化)。抗生素,脓肿引流。 炎症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ies,包括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包涵体肌炎)常起病隐匿, 慢性进行性肌力下降,好发于近端肢体,尤其多见于大腿及臀部肌肉,可伴皮肤病变。双侧对称性 肌肉水肿,激素用于控制急性期炎症,晚期可见肌肉萎缩。
骨髓炎 Osteomyelitis 大多继发于软组织溃疡和脓肿。好发于负重最 大的部位,如第1跖趾 关. 节、第5跖骨头、第1 3
神经性骨关节病 Neuropathic
Osteoarthropathy 发病机制包括:无感觉的关节反复创伤,血流及 局部炎症引起骨质吸收破坏 、关节半脱位和足 部畸形。好发于跖跗关节(60%)、距下关节, 跗骨间关 节和踝关节。对于没有溃疡的糖尿病 人出现足部急性红肿热痛表现,一般不是骨髓炎, 而可能是急性神经性骨关节病或者软组织感染。 治疗包括控制体重和使用完全接触支具防止骨破 坏和畸形。
肌肉失神经支配 Muscle denervation 最常见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好发于足部肌肉,周围神经检查异常。亚急性肌肉失神经支配表现 为受累肌肉T2高信号,而T1信号未见异常。慢性肌肉失神经支配表现为肌肉体积缩小,脂肪浸润 (T1显示好)。筋膜无水肿。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近期外伤、制动、烧伤病史。骨筋膜室测压确诊,立即切开筋膜防止肌肉坏死。单侧小腿或大腿肿 痛,肌肉及筋膜水肿增厚。
(a箭头),远节趾骨骨髓水
肿,可见强化(代表活性组
织)。近节趾骨骨髓(b箭)
及足底侧软组织(b箭头)水
.
13
急性神经性骨关节
病,男,46岁,糖
尿病,误诊为骨髓
炎。浓聚,
血流及血池显像
(图像未给出)示
该区充血(这些表
现见于神经性骨关
节病和骨髓炎)。
bc:弥漫性软组织
.
水肿,关节周围骨14
Eichenholtz分类体系
早期:骨量减少,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碎片,关节
.
4
糖尿病常破坏附肢骨,也可累及中轴骨。中轴骨并发症包括透析相关强直性 脊柱炎、感染性椎 间盘炎、神经性脊柱(neuropathic spine),其影像学 表现有重叠,活检有助诊断。
透析相关的脊柱关节病 Dialysis-associated Spondyloarthropathy 长期透析患者可因淀粉样沉积导致骨关节病变。患者常无症状,或仅轻度疼 痛和僵硬,β2-微 球蛋白升高。最常见于下颈椎,其次为寰枢关节和胸腰椎 。常累及多个节段。椎间隙变窄,椎 体终板明显侵蚀,无明显骨刺形成,椎 间盘及邻近椎体T1和T2信号减低。椎体滑脱,关节半 脱位,椎旁软组织异常 ,神经根和脊髓很少受累。其他部位淀粉样沉积(手和腕,大滑膜关节 如肩 关节和髋关节),病变常进展迅速。一般没有:椎间盘内液体信号和强化, 没有硬膜外 和脊柱旁脓肿。
.
5
糖尿病肌
肉缺血
(DMI)
男,40岁,
糖尿病控
制不佳,
右侧大腿
明显疼痛
肿胀几周。
保守治疗
(控制血
糖,镇痛)
.
后好转。6
感染性化脓性肌

58岁,小腿红
肿,白细胞升高,
红细胞沉降率升
.
高。双侧小腿7肌
多肌炎
女,55岁,
大腿前部肌
力减退,左
侧股四头肌
活检(b箭)
.
诊断,激素8
肌肉去神经支配:女,58岁,糖尿病,足底肌肉
.
9
左腿前骨筋膜室综合征 男,64岁,糖尿病,近期. 外伤史,骨筋膜室压10
小腿深静脉血栓,男,47岁,急性小腿肿痛。小 腿肌肉水肿增厚,小腿深. 静脉扩张并血栓(T111
足跟软组织坏死溃疡(a箭)合并跟骨骨髓炎
(a箭头)。增强扫描跟骨后缘见强化的活性
.
12
第1趾骨髓炎,男,53岁,糖
尿病。第1趾背侧皮肤溃疡
椎间盘退行性变:颈腰椎,椎间隙变窄,椎体信号异常,可强化,骨赘,真 空征(气体),不 常见:终板侵蚀,椎间盘液体信号,硬膜外及椎旁脓肿。
神经性脊柱(夏科氏脊柱) Neuropathic Spine (Charcot spine) 糖尿病是脊柱神经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常起病隐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轻微疼痛和脊柱畸 形。好发于下胸椎和下腰椎。椎间隙变窄,椎体骨溶解和 骨硬化,半脱位,生理曲度突变,终 板骨刺。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单侧或双侧大小腿肿痛,多靠近四肢末端。管状、分枝状结构,环形强化,累及静脉引流区毗邻肌
肉。
.
2
糖尿病足 Pedal Disorders in Diabetes 糖尿病患者一生中患足部溃疡的概率约25%, 溃疡可导致骨髓炎及截肢。感觉和运动神经损 伤促进皮肤溃疡形成,病原体经溃疡破口进入 皮下,造成 软组织及骨感染。自主神经病变导 致无汗,干燥的皮肤变硬、裂开,促进皮肤溃 疡。免疫系统受损及血供减少使感染不易愈合。 需与神经性骨关节病鉴别。治疗包括抗生素或 手术。
糖尿病骨骼肌肉系统并发症影像表现
.
1
糖尿病肌肉缺血 Diabetic Muscle Ischemia,DMI 多见于晚期糖尿病患者,与微血管病变有关,病理表现为肌纤维水肿坏死,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阻塞。 起病突然,表现为大腿或小腿明显疼痛、肿胀,持续几天至几周,无白细胞升高及发热。MR首选, 单侧或双侧,可累及非毗邻肌肉,肌肉水肿增厚、环形强化,中央区不强化,其内可见线样强化穿 过。筋膜水肿。一般保守治疗(控制血糖,止痛,抗血小板)效果良好。需与肌炎、深静脉血栓和 骨筋膜室综合征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