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工艺论文

合集下载

涂装工艺方案范文

涂装工艺方案范文

涂装工艺方案范文一、概述涂装工艺是指将涂料或覆盖材料涂覆在零部件或产品上,达到保护和美化的目的。

涂装工艺方案是按照产品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涂装工艺流程、涂料种类和使用方法的计划。

本文将针对涂装工艺方案的制定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艺流程涂装工艺流程是指涂装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和操作要点。

一般而言,涂装工艺流程包括:表面处理、底漆涂装、中间处理、面漆涂装和后处理等。

1.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保证涂层附着力和质量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除锈、除油、喷砂、打磨等。

根据材料和产品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法。

2.底漆涂装:底漆涂装是为了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防腐性能。

应根据产品材料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底漆涂装方式。

常见的底漆有防锈底漆、环氧底漆、磷化底漆等。

3.中间处理:中间处理主要是修复和改善底漆层的质量,包括研磨、填补、扫灰等工序。

中间处理能够提高涂层的平整度和光洁度,为最终的面漆涂装做好准备工作。

4.面漆涂装:面漆涂装是决定产品外观效果的关键步骤。

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面漆种类和涂装方法。

常见的面漆有高光面漆、亚光面漆、金属漆等。

5.后处理:后处理是为了增加涂层的耐久性和外观效果的最后工序。

常见的后处理方式包括抛光、清洗和上光等。

三、涂料种类涂料种类的选择应根据产品材料、环境要求和涂装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

1.根据材料:根据产品的材料选择相应的涂料种类,如金属材料可选择金属漆,塑料材料可选择塑料漆等。

2.根据环境要求:根据产品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涂料种类,如户外使用的产品需要选择具有耐候性和抗紫外线的涂料。

3.根据涂装效果: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涂料种类,如需要具有高光效果的产品可选择高光面漆。

四、使用方法使用方法是指在涂装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要点。

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涂层的质量和外观效果,因此应严格按照涂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1.涂料的搅拌:在使用前应将涂料进行充分搅拌,确保颜料和稀释剂均匀混合,以提高涂层的均匀性和附着力。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范文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范文

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获得稳定的涂装质量,电泳涂装生产现场必须对设备、槽液和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并做好日常维护和运行记录,必须定期测定相关参数并做成变化曲线,从中发现规律,及时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大部分的电泳线在建成后基本都存在实际效果达不到设计期望的现象,最终影响电泳车身质量和整条线的正常运行,所以要结合生产实际对部分设备或工艺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电泳质量和期望的结果。

在涂装生产线中,科学地管理电泳涂装线可以使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设备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时发现涂装线中的问题并将其解决,改进设备及其工艺,从而可获得更好的电泳质量,以保证涂装质量的稳定性。

电泳漆膜的质量,对于整车漆膜外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电泳漆膜外观,即可减少后道工序的工作强度,又可为后道工序提供好的漆膜基础。

随着RODIP-3翻转输送系统在电泳线的优势日益显露,各大汽车厂家纷纷引进这一系统,虽然设备、工艺和材料对漆膜质量的影响很大,但涂装管理仍不容忽视。

电泳槽液管理阴极电泳槽液管理是涂装车间电泳线工艺管理中最重要的项目。

为确保槽液稳定和涂装车身漆膜质量稳定,技术人员必须按时对电泳线各个工序的关键参数进行检测来监控槽液的变化。

以槽液组成、特性值及工艺条件相互对应关系为例,具体如表1所示。

奇瑞公司涂装车间一般通过和供应商每4h对电泳系统各参数进行及时的检测来控制槽液的稳定,使之处在最佳范围内。

通过检测,技术人员可以及时了解电泳系统各槽液参数的波动,对槽液进行及时的补加和调整,以保证电泳槽液的稳定和电泳漆膜的质量。

除了涂装车间每4h对电泳系统各槽液参数进行及时的化验和检测之外,奇瑞公司试验技术中心每天也要对电泳系统各槽液参数进行必要的检测,目的就是加强对电泳槽液的管理,确保电泳漆槽液的稳定性。

奇瑞公司电泳漆供应商每周都要送电泳漆试样到总部实验室做常规及非常规检测项目。

除正常的检测外,还需定期对槽液的非常规检测项目例如细菌、重金属离子含量等进行测量,以保证电泳槽液的稳定性。

涂装工艺论文

涂装工艺论文

汽车涂装工艺与环保背景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环保呼声的日渐增高,汽车涂装在保证高装饰性、高防腐蚀性能的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的效果、涂装材料和涂装生产成本以及设备投资也越来越为重视。

在涂装工艺体系中,电泳漆的主要作用是防腐蚀,色漆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需求,清漆的主要作用是耐候、耐紫外线以及提高光亮度,上述三个涂层均是必不可少的。

涂装工艺可分为:一、前表面处理的作用(1)提高涂层对材料表面的附着力,材料表面有油脂、污垢、锈蚀产物等时,直接涂漆会造成漆膜对基材的附着力很弱,漆膜易整片剥落或产生各种外观缺陷。

(2)提高涂层对金属基体的防护保护能力,钢铁生锈后会产生不稳定的铁酸,它在涂层下锈蚀扩张,很快就使涂层丧失了保护功能。

如果除去铁锈在涂漆,涂层的保护作用就大大提高了(见表)。

各除锈方法对涂层防护的影响作者:一汽车集团 王锡春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用涂料和涂装领域的世界性的重要课题是适应时代要求:环境保护、节能省资源和在高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涂装成本。

从防止大气污染观点,要求削减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出量;从防止地球温暖化观点,要求削减CO2排出量;从防止水污染和克服全球缺水状况观点,要求节省用水量,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零排放;同时为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了实现清洁生产和随着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大幅度变小,必须在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工艺降低成本。

轿车车身的三涂层涂装体系(3C3B):漆前磷化处理→阴极电泳底漆→溶剂型中涂→溶剂型面漆(和后期的底色漆+罩光清漆的面漆涂装工艺变成4C3B涂装体系),已有30年的历史。

为实现上述环保、节能省资源、降成本的时代要求,汽车涂装又一次进入了更新换代,革命性地大变革时代;依靠技术进步,更新观念,对现4C3B工艺开始动“大手术”的创新局面已经到来。

国外的经验是汽车厂、涂装材料公司和涂装设备及涂装机具公司紧密协作,联合攻关,立题分工负责。

关于汽车涂装技术论文

关于汽车涂装技术论文

关于汽车涂装技术论文21世纪被称为面向环境的新世纪,减少涂装公害、降低涂装成本、提高涂装质量一直是涂装技术发展的主题。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汽车涂装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关于汽车涂装技术论文篇一现代汽车涂装技术探讨摘要:21世纪被称为面向环境的新世纪,减少涂装公害、降低涂装成本、提高涂装质量一直是涂装技术发展的主题。

阐述了有关汽车涂装技术的常识,探讨了汽车油漆标准工艺流程,并提出了汽车涂装过程中注意事项。

关键词:汽车;涂装;原则;工艺;原子灰1 有关汽车涂装技术1.1 汽车涂装作用(1)保护作用。

由于汽车特殊的生存环境:风吹日晒、雨淋石击,要求汽车有一定的防腐性能和使用寿命。

(2)它的涂饰作用由于汽车不停地穿梭在公路、在城乡,人们希望它能给生活带来色彩斑澜,希望汽车美观舒适、色泽诱人。

为此汽车涂装就要进行现代化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并管理好现代化大规模涂装生产线。

1.2 汽车涂装常用涂料(1)按涂装对象的不同,汽车漆可分为:①新车原装涂料;②汽车修补漆(2)按在汽车上的涂层由下至上分类:;①汽车用底漆,多为电泳漆;②汽车用中间层涂料;③汽车用底色漆(包括实色底漆和金属闪光底漆);④汽车用面漆,一般指实色面漆,不需要罩光;⑤汽车用罩光清漆;⑥汽车修补漆;(3)按涂装方式分类:①汽车用电泳漆;②汽车用液体喷漆;③汽车用粉末涂料;④汽车用特种涂料如PVC密封涂料;⑤涂装后处理材料(防锈蜡、保护蜡等);(4)按在汽车上的使用部位分类:①汽车车身用涂料;②货厢用涂料;③车轮、车架等部件用的耐腐蚀涂料;④发动机部件用涂料;⑤底盘用涂料;⑥车内装饰用涂料。

1.3 汽车涂装油漆喷涂的基本原则(1)喷漆前先检查工具与工作环境。

空气压缩机内的水份、油质必先释出。

彻底清洁、检查喷漆房、通风滤网。

清洁喷漆房地面。

(2)表面干净。

施喷表面一定要用水洗干净,有油质,蜡质要用出有剂出油,新焊接或除铁锈后的金属表面要用——环氧树脂防锈底漆处理以防生锈。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的发展研究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的发展研究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的发展研究摘要:对汽车装备制造来讲,汽车涂装工艺这一工序非常重要,传统涂装工艺下的涂装工艺对环境污染非常重要,也会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涂装工艺成为了当前汽车涂装工艺的一种趋势。

本文对我国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汽车装备;涂装工艺;绿色;低碳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汽车涂装工艺不仅要满足经济性,还应该满足环保要求,还需要尽可能节约经济投资,节省原材料。

同时,汽车涂装工艺应该具有环保意识,保证挥发物质污染性尽可能的降低,实施工艺的时候尽可能实现低碳化、无害化,尽可能不污染周边的大气环境和水资源。

相关生产厂家应该不断的优化汽车涂装工艺和优化汽车组装设备技术,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要求,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社会效益的目的。

随着节能型的汽车涂装工艺的大范围应用,社会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节能技术措施,在对环境效益进行保证的基础上,实现更低的能耗。

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今天,低耗、低排放成为当前汽车涂装工艺发展的重要指标。

本文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关节能改进经验,介绍了当前汽车涂装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我国传统汽车涂装技术现状传统汽车涂装工艺包括前处理、电泳、电泳烘干、涂胶、涂胶烘干、中涂、中涂烘干、面漆、面漆烘干等主要涂料涂覆及烘干工艺,其中前处理脱脂、磷化、电泳均对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针对传统汽车前处理电泳涂装工艺来说,需要大量的热水、冷水进行不停的换热,以保障材料温度处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提高其化学反应的效率,达到涂装电泳实现的要求;这个环节耗费大量的水、电、气等能源。

涂胶、面漆环节因涂料固化要求,需进行高温烘烤固化,同样需要大量用能设备来保障施工工艺满足材料性能的要求。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国家已经愈来愈感觉到能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逐步完善了相关的能源及环保管控、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带来的节能环保优势愈加突显,这也成为汽车涂装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探索方向。

汽车涂装工艺论文

汽车涂装工艺论文

汽车涂装工艺论文1. 引言汽车涂装工艺是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汽车的外观质量和耐久性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涂装工艺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探讨涂装工艺的发展历程、涂装工艺的分类、涂装工艺对汽车质量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涂装工艺的深入了解,为制定提高汽车涂装质量的措施提供依据。

2. 汽车涂装工艺的发展历程汽车涂装工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手工涂装到现代的自动化涂装,不断改进和创新。

2.1 手工涂装时代手工涂装是汽车涂装的最初形式。

工人使用喷枪将涂料手工涂刷在汽车表面,然后用刷子或辊筒均匀涂抹。

这种方法存在涂料均匀度不高、施工速度慢等问题。

2.2 人工喷涂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喷涂逐渐取代了手工涂装。

在人工喷涂时代,工人使用专门的喷枪进行喷涂。

这种方法提高了涂料的均匀度和施工速度,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涂料利用率低、喷涂效果不稳定等。

2.3 自动化涂装时代自动化涂装是现代汽车涂装的主要工艺。

该工艺采用自动喷涂系统,将涂料均匀地喷在汽车表面,实现高效、稳定的涂装过程。

自动化涂装工艺不仅提高了涂装质量和效率,还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3. 汽车涂装工艺的分类根据涂装过程中的涂料种类和施工方式,汽车涂装工艺可以分为喷涂工艺和浸涂工艺两类。

3.1 喷涂工艺喷涂工艺是将涂料喷洒在汽车表面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喷涂工艺有:•静电喷涂:通过静电力将涂料吸附在汽车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电泳喷涂:在一个带有电解质的溶液中,涂料颗粒随着电场的作用而定向移动并附着在汽车表面。

•烤漆喷涂:在涂料喷涂后,通过加热使其快速固化,形成坚固的涂层。

3.2 浸涂工艺浸涂工艺是将汽车零部件浸泡在涂料中,使其表面覆盖涂料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浸涂工艺有:•防腐浸涂:使用防腐性涂料,将汽车结构件浸泡在涂料中,达到防腐的效果。

•防磨浸涂:使用耐磨性涂料,将汽车零部件浸泡在涂料中,以增加其耐磨性能。

4. 汽车涂装工艺对汽车质量的影响汽车涂装工艺对汽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汽车涂装技术研讨论文

汽车涂装技术研讨论文

汽车涂装技术研讨论文汽车涂装技术研讨论文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涂装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涂装不仅彰显车辆的美观性,还起到保护和增强车身的作用。

因此,汽车涂装技术也日趋成熟和复杂。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涂装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历程1.传统涂装技术汽车涂装技术最初采用的是传统喷漆工艺。

该技术主要是将漆涂刷在汽车表面,然后经过干燥、打磨等步骤最终形成稳定、美观的涂层。

然而,这种技术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不易控制涂布厚度、易产生气泡等。

2.机器人喷涂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喷涂技术逐渐被引入到汽车涂装生产流程中。

机器人的涂装效率、稳定性、质量都远远超越了人工涂装,并且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涂装中的人为错误。

目前,大多数汽车涂装车间都采用机器人喷涂技术。

3.水性涂料技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水性涂料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涂料。

水性涂料具有环保、健康、安全等优势,且能够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由于水性涂料与传统溶剂涂料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对于涂装设备、工艺和经验等方面都需要重新设计和调整。

二、汽车涂装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智能化趋势未来汽车涂装技术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随着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汽车涂装生产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同时,人工智能也可以对涂装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误差检查,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2.环保化趋势汽车涂装技术未来将越来越注重环保。

环保涂料、涂装设备、涂装工艺等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同时,将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环保涂装工艺和材料。

3.标准化趋势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将制定标准化的涂装工艺和质量控制系统。

标准化将有助于提高涂装质量、减少生产成本、降低涂装标准的重复性,并改善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4.涂装数字化涂装数字化将成为未来趋势的重点。

利用现代科技将生产数据数字化,并将其存储在云端,以便有效管理数据、控制生产流程、准确预测生产成本、并及时反馈生产情况。

汽车涂装修复工艺分析_毕业论文

汽车涂装修复工艺分析_毕业论文

汽车涂装修复工艺分析摘要汽车涂装,就像是每个人的脸一样,不能失去;也是给别人的第一映像,因此,非常的重要。

我国的汽车涂装工艺技术水平和涂装质量已与国际接轨, 在环保、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率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 但我国汽车涂装工艺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

近20 年内新建的汽车车身塑料件涂装线, 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现代化的涂装设备及涂装工艺技术, 可称为世界一流, 尤其进入21 世纪后新建的轿车车身涂装线基本上汇集了世界各国汽车涂装领域尖端技术。

流水线生产的汽车车身几乎100% 采用喷浸结合的三元锌盐磷化处理和阴极电泳涂装工艺, 采用摆杆式, 旋转浸渍式或悬挂推杆输送链输送车身; 采用高速旋杯式自动静电喷涂往复机喷涂中涂、面漆。

进入21 世纪以来, 又被智能化的机器人杯式自动静电喷涂机所替代, 进一步提高了喷涂柔性和涂着效率; 在中途、面漆喷涂区, 烘干室和其他手工作业区采用滑橇输送机或倒置式积放输送机等地面输送系统, 能实现自由分流或合岔, 横向车转移, 上下垂直升降, 调整输送间距和积放等功能。

车身用喷漆室全部采用上供风下抽风湿式大型喷漆室, 确保在高清洁度的空间环境下进行涂装作业。

车身底板下表面喷涂车底涂料, 所有缝隙都涂密封胶, 以提高缝隙的耐蚀性, 车身的舒适性和密封性。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汽车制造、修理技术的日益更新,基础涂装工艺已经引起了汽车制造商和维修服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种类繁多、规格齐全和功能良好的涂装材料,无疑会进一步促进维修质量的提高,促进汽车使用寿命的延长。

关键词:涂装发展;涂装管理;电泳技术;注意三废第一章涂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1.粉末涂料的现状与发展1.1粉末涂料的应用领域1.1.1粉末涂料地理区域上的差异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类型的粉末涂料,其在地理区域上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如粉末涂料在全球有欧洲、美国和日本3个主要市场,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材料利用方面的因素,这些地区都发展了各自不同的产品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涂装工艺与环保背景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环保呼声的日渐增高,汽车涂装在保证高装饰性、高防腐蚀性能的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的效果、涂装材料和涂装生产成本以及设备投资也越来越为重视。

在涂装工艺体系中,电泳漆的主要作用是防腐蚀,色漆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需求,清漆的主要作用是耐候、耐紫外线以及提高光亮度,上述三个涂层均是必不可少的。

涂装工艺可分为:一、前表面处理的作用(1)提高涂层对材料表面的附着力,材料表面有油脂、污垢、锈蚀产物等时,直接涂漆会造成漆膜对基材的附着力很弱,漆膜易整片剥落或产生各种外观缺陷。

(2)提高涂层对金属基体的防护保护能力,钢铁生锈后会产生不稳定的铁酸,它在涂层下锈蚀扩张,很快就使涂层丧失了保护功能。

如果除去铁锈在涂漆,涂层的保护作用就大大提高了(见表)。

各除锈方法对涂层防护的影响作者:一汽车集团 王锡春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用涂料和涂装领域的世界性的重要课题是适应时代要求:环境保护、节能省资源和在高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涂装成本。

从防止大气污染观点,要求削减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出量;从防止地球温暖化观点,要求削减CO2排出量;从防止水污染和克服全球缺水状况观点,要求节省用水量,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零排放;同时为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了实现清洁生产和随着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大幅度变小,必须在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工艺降低成本。

轿车车身的三涂层涂装体系(3C3B):漆前磷化处理→阴极电泳底漆→溶剂型中涂→溶剂型面漆(和后期的底色漆+罩光清漆的面漆涂装工艺变成4C3B涂装体系),已有30年的历史。

为实现上述环保、节能省资源、降成本的时代要求,汽车涂装又一次进入了更新换代,革命性地大变革时代;依靠技术进步,更新观念,对现4C3B工艺开始动“大手术”的创新局面已经到来。

国外的经验是汽车厂、涂装材料公司和涂装设备及涂装机具公司紧密协作,联合攻关,立题分工负责。

还有,日本的特点是环保(削减VOC和CO2排出量)和经济性(减少投资和降低运行成本)统筹考虑。

日本在节能省资源和降低涂装成本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轿车车身的涂装工艺现今还是以阴极电泳底漆与溶剂型中涂和面漆配套为主的三涂层涂装工艺。

2004年以来,丰田、通用、本田和奔驰在华合资厂新建的车身涂装线投产就用了水性底色漆,近来新建线的开始采用水性中涂和水性底色漆,这将拉动我国汽车涂料及涂装水性化。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呈现跳跃式发展,2006年汽车产量突破700万辆,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如果不重视汽车涂装过程中的三废排放,对环保和人们生活环境的破坏后果将不可设想。

国家应加速严格的环保法规制定,颁布与国际接轨的严格的法规,企业应自主治理和限制三废排放。

本文借鉴国外的经验,尤其是气候条件和汽车生产状况与我国相仿的日本的环保与经济统筹考虑和尽可能利用原有的涂装设备的经验,介绍汽车涂装的环保和降成本技术,以扩展国人的思路。

涂装前表面处理的环保和降成本技术进展现今车身阴极电泳涂装前普遍采用三阳离子(Zn-Ni-Mn)型的磷化处理工艺,近年来为贯彻清洁生产标准,又开发很多新的处理药剂和技术,如无磷无氮生物分解型脱脂剂、新的液态表调剂、低温·低渣磷化处理剂、无亚硝酸的有机促进剂、无铬钝化和无钝化技术、清洗水循环再生技术(超滤、纳米过滤和RO技术)及封闭清洗“O”排放技术等,使传统的磷化预处理工艺在节能、节水、减少废水和废渣排出量等方面有较大的技术进步。

可是,受锌盐磷化处理剂的本质所限,下列问题难以解决。

①排放含有对环境有害物质(Ni、Mn、P等)的废水;②生成锌盐磷化膜时产生的磷化渣,需作为废弃物处理;③需要表面调整工序,表调工序自动排水,需作污水处理。

为适应更高的环保和节能省资源的时代要求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需求,国外开发成功不用磷酸盐的涂装前表面处理技术,给传统的磷化处理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有关报导介绍如下:丰田汽车公司介绍的无磷酸盐前处理(Phosphate Free Pretreatment)技术:转化膜是非结晶质的氧化锆(ZrO2),膜重100mg/m2、膜厚40nm;在工艺上,取消了表调工序,缩短了成膜处理时间(120S→90S);由此可缩短设备长度和工艺时间;在环保方面:沉渣减少90%以上,消除了P、Ni、Mn;F离子减少到原磷化处理工艺的<1/8。

于2006年在零部件涂装线上开始投产应用,并纳入2010轿车车身涂装工艺更新规划。

帕卡公司介绍:下一代表面处理剂几乎不含有害物质,转化膜的成分是氧化锆。

锌盐磷化膜浸在酸性液体中几乎都溶解,而下一代转化膜除氟氢酸外,几乎都不溶解。

在碱性液体中锌盐磷化膜能溶解,下一代转化膜也不能溶解。

新的转化膜具有优异的耐酸性和耐碱性,当涂膜有缺陷的场合,转化膜也不受侵蚀,保持有初期的耐蚀性。

还有下一代转化膜对被处理表面的覆盖率高,与底材和涂膜的附着力强,能抑制阴极反应,预示着有优良的耐蚀性。

下一代表面预处理工艺是将被处理物浸渍在处理液中就能生成均一的处理膜,不需要表面调整工序,由此可消除由表调工序产生的废弃物,使缩短工艺成为可能。

下一代表面处理剂与锌盐磷化处理药剂比较,侵蚀量低,产生的沉渣约为锌盐磷化处理场合的1/10以下。

另外,脱脂工序和水洗工序与锌盐磷化处理相同,因此可利用现有设备,仅需更换一下药剂即可。

下一代前处理药剂不含有对环境有害的镍、锰、磷等物质,加上几乎不产生沉渣的环境友好型工艺,不久的将来,下一代新型的转化膜处理工艺成为涂装前处理工艺的主流。

汽车用水性涂料的特性及涂装技术汽车涂装中排出的VOC主要来源于涂料和喷具的清洗。

减少VOC排出量必需更新采用环保型涂料,另外降低洗净溶剂的使用量,提高涂着效率,采用VOC燃烧装置等从工序、设备方面的措施也很重要。

属于环保型涂料有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超高固体涂料。

粉末涂料在北美用作中涂涂料,在欧洲部分用于罩光涂料,可是因换色和防尘埃颗粒难,还要大幅度改造涂装设备等问题,现今在开发方面无明显的动作。

另外,超高固体份涂料虽有种种固化体系的罩光涂料的方案,至今尚未商品化。

最近,汽车涂料的开发对象主要还是以水性涂料为中心。

水性涂料是用水作为主溶媒,水的特性与原用的有机溶剂相差甚远,在喷涂时产生问题,必须采用与溶剂涂料不同的涂料设计、涂装机、涂装设备设计。

(1)阴极电泳涂料阴极电泳(CED)涂料用作为汽车车身底漆已有30年历史,它是电泳涂装专用的水性涂料。

现今全世界90%以上的汽车车身采用CED涂料打底,为适应环保,节能省资源和客户的各种性能要求,已发展到第5、6代CED涂料,且有很多新品种,已实现了低温化,低VOC化、无铅化、低加热减量化,并开发了高泳透力、锐边耐蚀型等CED涂料。

为进一步适应简化工艺,降低涂装成本的需要,正在开发、研究超高泳透力CED涂料和耐候性(耐UV型),表面平滑性优良的CED涂料。

超高泳透力涂料为使汽车车身内表面的阴极电泳涂膜厚度达到10 m(耐蚀性要求的膜厚),习惯的做法是延长电泳时间(由3min增到4.0-4.5min),提高电泳电压和车身外表面的膜厚。

现能降低电泳涂装成本10%,目标是20%。

耐候性(耐UV)CED涂料为确保CED涂料的耐蚀性,多使用环氧树脂,它易受光老化,耐候性不佳。

为适应简化工艺,无中涂的两涂层涂装体系的需要,开发采用表面平滑性好的耐候性(耐UV)CED涂料。

耐候性CED涂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丙烯树脂CED涂料,另一种是层分离型高耐候性CED涂料。

后者是利用溶解性参数的差异,两种类相溶性低的树脂配合电泳涂装后,在烘干过程中在膜厚方向产生层分离,在一道工序中使耐候性和防蚀性并存(参见图1)。

这样的层分离结构,使其上层不仅具有耐候性,还具有耐崩裂性,所以就具有用于无中涂的涂装体系的可能性,从而得到广泛应用。

(2)水性中涂和水性底色漆水性中涂和水性底色漆的开发历史是在涂膜性能和整个轿车车身外观装饰均一性,赶超溶剂型中涂和底漆涂膜水平的基础上,扩大喷漆室温度、湿度等涂装条件的管理范围的历史。

以水性底色漆替换溶剂型底色漆的历史为例,底色漆及其洗净溶剂占VOC排出量比例大,采用水性底色漆后降低VOC排出量效果显著(≥50%),是使其转换速度快(到2006年德国已达100%,日本也已达50%)的主因。

另外水性底色漆的配方改进和涂装条件管理范围(施工温湿度工艺窗口)的扩大也是其不可忽视的促进因素。

目前正在开发第三代水性底色漆,进一步扩大其施工工艺窗口和提高其外观装饰性,使第三代水性底色漆随固体分变动的涂料粘性怎么保持一定,并且增强喷涂时的雾化性能。

要使水性中涂扩大应用,也必须扩大涂装施工工艺窗口。

现今的使用状况,2004年欧洲中涂的使用比例:有机溶剂型占58%,水性中涂39%,粉末及其他3%。

水性中涂也应具有溶剂型中涂的功能:隐蔽底面凹凸性(缓和钢板—电泳涂膜的粗糙度,确保提高面漆后的高外观装饰性),耐崩裂性(抗路面小石子冲击崩裂性),耐光性(防透过面漆层的紫外线的光老化性);为确保这些功能,需与溶剂中涂同样厚膜化(25-30 m 程度)。

厚膜化场合产生的难点是易流挂,提高底层凹凸的隐蔽性,又需确保平滑表面的流平性的低粘度。

解决的手法是提高固体分的高固体分化,调整熔融粘度(调整反应速度)是关键点,需进一步地继续改良探讨。

还有耐崩裂性,需控制与电泳涂膜和底色漆膜的附着力,在复合涂层内分散外部冲击能,缓和局部的应力集中。

中涂不仅涂在电泳涂膜上,还需涂在车身密封胶和抗石击的车底涂料涂层上,它们都是低极性成分,表面张力高的水性中涂对它们的湿润性也应关注,在配方设计时使用表面调整剂和溶剂来降低其表面张力,使其对底材易湿润。

另外在厚膜化场合,水分挥发难,需优化好预加热和烘干规范。

总之,水性中涂涂装线的作业性的稳定化十分重要。

水性涂料的静电喷涂技术的进步水性涂料的电阻低,在高压下导电,因涂料管漏电无法接上高压;喷涂溶剂型涂料的静电喷涂设备,不适用于水性涂料的静电涂装。

通常水性涂料静电喷涂采用外部电极荷电或输漆系统与电喷枪之间绝缘两种方式。

外部荷电方式容易实现,仅在喷杯外安设高压放电针,喷杯不带电,其他喷涂装置与喷涂溶剂型涂料设备相同;因而设备成本几乎不增加,但是喷涂涂着效率比喷杯荷电方式约低10%。

输漆系统与喷枪之间绝缘方式,需设绝缘中转漆罐,系统复杂,向中转漆罐补充涂料时须停止喷涂,短生产节拍多色场合不适用。

开发水性静电涂装机必须考虑防止静电漏电、增强雾化性能和提高洗净性(防止污染)等三个方面。

随着机器人静电喷漆替代往复式自动静电涂装机的自动静电喷涂技术的进步,开发成功与涂装机器人配套应用的弹匣杯式高压组件系统(Cartridge Bell Vottafe Block System),简称弹匣式涂装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