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课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教学课件1

自主学习:
学习2:根据知识导图,完善知识点,进行知识梳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药品的取用 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
固体 块状和金属颗粒
取用方法
粉末状
液体
酒精灯的使用 物质的加热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的洗涤和连接
合作探究1:合作完善自主学习2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合作探究2:分组讨论
小明在做蜡烛燃烧实验时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 成分是什么呢?其他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及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质疑问难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B.加药品
C.减少药品
பைடு நூலகம்
D.移动游码
B 3、(10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
)
A.用氢气充气球 B.用可燃冰作燃料 C.用铁、铝制作炊具
D.用铝丝作导线
初三化学第一课走进化学世界完整ppt课件

.
19
物质的变化(应注意的几点)
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霓虹灯 通电显示不同的颜色
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浑浊的 泥浆水放置较长时间会产生沉淀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爆胎、锅炉爆 炸等
.
20
物质的变化(常见的化学变化)
可燃物燃烧
.
食物腐烂
钢铁生锈
21
随学随练
例4.判断下列变化那些属于化学变化,那些属于物理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水煮沸
化学变化:CEGHI
物理变化:ABDFJ
生产化肥和农药——提高 粮食的产量
合成农药——抑制细菌和 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化学对人 类生活的
作用
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 环境——是人类生活得更 美好
.
6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定义)
.
化学的定义: 在分子、原子 层次上研究物 质性质、组成、 结构与变化规 律的科学。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 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 毒性、酸性、碱性、氧化
吸附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性、还原性、助燃性等
.
25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可燃性
.
决定 反映
燃烧
26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1-2)
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用课件1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药品的取用
一横二放三慢竖
(2)颗粒状或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
2.固体药品的称量
①放平托盘天平,使用前先调零; ②药品应放在 左 盘,砝码应放在 右 盘,即 “左物右码”; ③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滤纸上称量;腐蚀性或 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要用玻璃器皿 盛放; ④砝码应用 镊子 夹取,不能 直接用手 ; ⑤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一般要精确到 0.1 克 。
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填在横线上:a.量筒, b.玻璃棒,c.药匙,d. 托盘天平,
e.胶头滴,f.试管(填序号)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d___ ; (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c_____;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a______;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b_______;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e___; (6)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f___。
(2)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
2.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 一地, 太守下 山回家 ,宾客 跟随着 。枝叶 茂密成 荫,禽 鸟到处 鸣叫, 那是因 为游人 离开后 鸟儿们 在快乐 啊。
感谢观看,多谢指导!
•
3.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 知道游 人的乐 趣;游 人只知 道跟随 太守游 玩的乐 趣,却 不知道 太守以 游人的 快乐为 快乐。
•
4.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 路的人 在树下 休息, 前面的 人呼喊 ,后面 的人应 答,老 老少少 的行人 ,来来 往往络 绎不绝 的,是 滁州人 在游山 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3、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弃不 放回不带走.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三、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 (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割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
止血贴。
3、烫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4、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并请医生 处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 1、取用药品的“三” 不原则:不摸不尝不猛闻
•2、注意节约药品: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 盖满试管底部。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 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朝向手心?
a
3、利用右图装置,怎样操
b
作可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澄清石灰水
先从b端吸气一段时间,看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 变化;再从a端吹气同样长时间,看到澄清石灰 水明显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空气中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规则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及区别。
2.能对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进行判断。
笔记:
二、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三、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 (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割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
止血贴。
3、烫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4、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并请医生 处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 1、取用药品的“三” 不原则:不摸不尝不猛闻
•2、注意节约药品: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 盖满试管底部。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 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朝向手心?
a
3、利用右图装置,怎样操
b
作可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澄清石灰水
先从b端吸气一段时间,看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 变化;再从a端吹气同样长时间,看到澄清石灰 水明显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空气中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规则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及区别。
2.能对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进行判断。
笔记:
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考,2014年13考,2013年13考)
知识梳理
分类
仪器及名称
可加 能直接 热仪 加热仪 器器
试管
蒸发皿 燃烧匙
分类
仪器及名称
可加 隔石棉 热仪 网加热 器
烧杯
锥形瓶
存放仪器
⑥_广__口_瓶___⑦ _细_口__瓶__⑧_集__气_瓶_ ⑨_滴__瓶___
分类 加热仪器
计量仪器
仪器及名称
酒精灯 托盘天平 量筒
性质类型 概念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在①____化___学_中变表现化出来的性质 物质②_不___需__要_ _来发___生___化___学__就变能化表现出
判断依据 举例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易变质、酸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颜色、状态(物态变化)、 气味、味道、密度、熔点、 沸点、硬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
【答案】D
4. (2012湘潭2题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解析】
A
√ 铜制成雕像只是铜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B
×
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C
× 大理石雕像腐蚀是大理石与酸雨等反应的结果,属于化学变化
D
×
铜丝能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置换出来,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
命题点 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2016年7考,2015年11考,
实验操作 固体溶解
稀释浓硫酸
测定溶液 的pH
过滤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 搅拌
蘸取少量溶液
引流
目的 加速溶解 加快散热,防止液体 沸腾外溅
防止液体外溅、冲破滤 纸
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世界》课件_1

_固__态转 变成_液__
态,再
_______ 蒸发 为 (zhēngfā) _气_态_,而
后燃烧。
第九页,共十四页。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学习化学 的以下 特点: (yǐxià)
❖⑴关注物质(wùzhì)的性质
❖⑵关注物质的变化 ❖⑶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和现象
第十页,共十四页。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kōngqì)和呼出 的气体的探究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⑵探究呼出的气体的 性质
①向一个盛空气的集 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 体的集气瓶中,各滴 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另一个集气瓶中③取 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 着呼气,与放在空气 中的另一玻璃片比较
盛空气的集 ①呼出的
气瓶内石灰 气体主要
水_未_变_浑__浊_(_hún_zhuó是)
第一 单元 (dìyī)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二 (kèt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学
第一页,共十四页。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 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 到的。
❖ 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 金术士的作坊。
❖ 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 仪器、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 一些(yīxiē)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
以下信息可以(kěyǐ)供你在探究时参考
❖ 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出现 白色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shuōmíng) 二氧化碳越多。
❖ ⑵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木 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 ⑶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实验探究步骤
性质、变 结论及 化、现象 解释
盛呼出气体 二__氧_化__碳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课件(共78张PPT)

10.蒸发皿
用途: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① 能耐高温,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② 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加热时用三脚 架或铁架台固定。
③ 加热蒸发皿时要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防 止液体局部受热四处飞溅。
④加热完后,需要用坩埚钳移动蒸发皿。不能 直接放到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以免烫 坏实验桌。
⑤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 剩下的水分。
⑥要使用预热过的坩锅钳取拿热的蒸发皿。
⑦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 容积的三分之二。
量筒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的凹液面 相平。
错误读数:仰视或俯视 仰视时,读数偏小,真实值大。 俯视时,读数偏大,真实值小。
8.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用作一些气体 的反应容器。
防止炸裂(实验时可以先铺一层细沙或放 少量的水)
9.漏斗
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 过滤时要放在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生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 活动” (一)完善和落实好现有的奖励优惠政 策,做到 宣传到 位,确定 到位,发 放到位 ,管理 到 位,切实解决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后 顾之忧 。要按 政策和 程序足 额落实 兑现当 年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养老保险金” 补贴,计 划生育 手术奖 励费,放 弃生育 指标奖 励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 改变,因此描述物质性质要注明条件。
温度变化: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是 0℃沸点为100℃
大气压变化:水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变 化而变化。
三、的性质与用途
物质的用途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用途体 现性质。
如乙醇能燃烧,具有可燃性 乙醇可以作 燃料。
问气体气味时的正确操作:用手在瓶口轻 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以及能否燃烧、燃烧产物的状态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8.4ml、 55.3ml
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如果 要量取8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
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 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小于8ml ?
二、给物质 加热
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
1、酒精灯的 使用方法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
A、蒸发
()
B、变形
C、水变成冰
0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2
A、产生耀眼的白光
D、物质燃烧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二)物质的 性质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录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8.4ml、 55.3ml
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如果 要量取8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
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 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小于8ml ?
二、给物质 加热
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
1、酒精灯的 使用方法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
A、蒸发
()
B、变形
C、水变成冰
0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2
A、产生耀眼的白光
D、物质燃烧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二)物质的 性质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酒精挥发 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发生,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 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应注意的几点)
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霓虹灯 通电显示不同的颜色 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浑浊的 泥浆水放置较长时间会产生沉淀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爆胎、锅炉爆 炸等
物质的变化(实验1-质生成 实验③和④的共同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物质形状、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放热 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
随学随练 例1.在以下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D ) A.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B.合成药物 C.将废旧塑料变为汽车燃料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化学发展史
古代化学 火药 造纸术 炼金术
近代化学 原子论和分子 学说 元素周期表
现代化学 纳米产品 高分子材料 绿色化学
随学随练 例2.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的 科学家是( C ) A.道尔顿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 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 毒性、酸性、碱性、氧化 吸附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性、还原性、助燃性等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决定 反映
可燃性
燃烧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1-2)
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1-2)
走进化学世界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腌制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加醋洗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吃辣椒辣到了怎么办?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化学的作用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 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
生产化肥和农药——提高 粮食的产量
化学变化:CEGHI
物理变化:ABDFJ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 来的性质
确定方法
主要内容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 知
物质的变化(实验1-1②)
块状
实验现象: 蓝色块状固 体变成细小 蓝色粉末
粉末状
物质的变化(实验1-1③)
蓝色硫酸 铜溶液
蓝色氢氧 化铜沉淀
实验现象: 固体溶解, 得到澄清的 蓝色溶液, 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后有 蓝色沉淀生 成。
物质的变化(实验1-1④)
石灰石
二氧化碳 气体
实验现象: 试管内石灰 石表面有气 泡产生;石 灰石逐渐变 小;澄清石 灰水逐渐变 浑浊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
随学随练 例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物质的变化(实验1-1①)
液态
气态 液态
实验现象: 试管中的水 沸腾,沸腾 时产生的水 蒸气遇玻璃 片又凝结成 液体。
物质的变化(常见的化学变化)
可燃物燃烧
食物腐烂
钢铁生锈
随学随练 例4.判断下列变化那些属于化学变化,那些属于物理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水煮沸
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合成农药——抑制细菌和 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化学对人 类生活的 作用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 环境——是人类生活得更 美好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定义)
化学的定义: 在分子、原子 层次上研究物 质性质、组成、 结构与变化规 律的科学。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 的属性或特点
物质的结构——物质由分 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 成
化学研究 的内容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 素组成 物质的变化规律——物质 发生变化时遵循的规律
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占有空间、具有质量、具有特性。
物体:由物质组成,具有一定形状、大 小和用途。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物 理学则主要研究物体及其运动。 实例:水是一种物质,而由水冷却结成 的冰块则是物体。
氧气可以助燃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决定 体现
可燃性
做燃料
随学随练 例5.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蔗糖的溶解性 B.金属的导电性
D.氧气的氧化性 E.氧化铜是黑色固体 化学性质:CDF
C.氢气的可燃性 F.蜡烛可燃烧
物理性质:ABE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