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模拟考试试题
2024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一款电子产品中拆下一个特殊电池,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R1是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流表内阻R A=9R1。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得几组电流表的读数I,做出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a,则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A.,B.,C.,D.,第(2)题中学生在雨中打伞行走,从物理学可知当雨滴垂直落在伞面上时人淋雨最少,若雨滴在空中以2m/s的速度竖直下落,而学生打着伞以1.5m/s的速度向西走,则该学生少淋雨的打伞(伞柄指向)方式为( )A.B.C.D.第(3)题如图所示,“天问一号”绕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A、B是天问一号运动的远火点和近火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问一号”在A点的角速度大于在B点的角速度B.“天问一号”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C.“天问一号”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加D.“天问一号”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第(4)题如图所示,长的细绳的一端固定与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为,则小球在最高的的速度为( )A.B.C.D.第(5)题如图所示,一砂袋用无弹性轻细绳悬于O点。
开始时砂袋处于静止状态,一弹丸以水平速度击中砂袋后未穿出,与砂袋一起向右摆动的最大角为。
弹丸击中砂袋后漏出的砂子质量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丸打入砂袋瞬间,细绳所受拉力大小保持不变B.弹丸打入砂袋瞬间,弹丸对砂袋的冲量大于砂袋对弹丸的冲量C.弹丸打入砂袋瞬间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D.弹丸打入砂袋后,二者共同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第(6)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子、电子具有相同的动能,则它们的物质波波长相等B.黑体辐射中,黑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长C.一个静止的钚核Pu自发衰变成一个铀核U和另一个原子核X,假设该反应没有射线产生,则X与铀核的动能之比为4:235D.做光电效应实验时,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有光电流产生,若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而不断提高入射光的频率,则饱和光电流强度减小第(7)题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同时出发,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2024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24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一个质点从时刻开始沿直线运动,在时间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时刻,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则关于质点在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一直减小B.质点在时刻可能回到起点C.质点在时刻速度大小可能等于D.质点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于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第(2)题梦天实验舱已成功发射并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至此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收官阶段。
已知梦天实验舱在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近地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1=400km,且近地点与地球近地轨道相切,远地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2=450k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近地点,中国空间站的绕行速度等于梦天实验舱的绕行速度B.在近地点,中国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等于梦天实验舱的向心加速度C.中国空间站在远地点的机械能大于在近地点的机械能D.梦天实验舱减速才能在远地点追上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第(3)题如图所示,两直梯下端放在水平地面上,上端靠在竖直墙壁上,相互平行,均处于静止状态。
梯子与墙壁之间均无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梯子越长、越重,所受合力越大B.地面对梯子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C.地面对梯子的作用力可能沿梯子向上.D.地面对梯子的作用力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梯子的倾角第(4)题如图所示,国内首台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
若已知该风力发电机的年均输出功率为设计功率的55%,每户家庭月均耗电,则一台发电机可供大约多少户用电( )A.5000B.1万C.2万D.4万第(5)题图示为某人设计的电吹风电路图,a、b、c、d为四个固定触点,可动的扇形金属触片P可同时接触两个触点.触片P处于不同位置时,电吹风可处于停机、吹热风和吹冷风三种工作状态。
【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一)物理试题

【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一)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甲所示,矩形导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静止不动,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设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在时间内,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线框cd边所受的安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规定cd边所受的安培力向左为正)( )A.B.C.D.第(2)题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如图所示,一运动员从点以的速度沿水平方向飞出,最后在倾角为的斜坡上着陆。
已知运动员和滑雪板整体可看做质点,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则运动员从点飞出到距斜坡最远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A.B.C.D.第(3)题下列与热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D.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第(4)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2g钍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会辐射光子D.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第(5)题一滑块从固定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滑块的动能E k与运动时间t、下滑高度h、运动位移s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第(6)题如图所示,天文学家观测到某行星和地球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行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的轨道半径小,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
【市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市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达可以利用反射电磁波定位,是因为其工作波段的电磁波衍射效应较为明显B.移动电话选择微波作为工作波段,是因为微波比其它波段的电磁波的波速更快C.X射线衍射能探测晶体内原子的排列结构,是因为X射线的波长与原子间距相近D.工程上用γ射线探测金属内部缺陷,是因为γ射线具有频率高、波动性强的特点第(2)题一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倾角的固定斜面底端上滑,到达最大高度处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已知物块下滑时间是上滑时间的3倍,取=1.73,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1B.0.29C.0.46D.0.58第(3)题电子束焊机是一种高精密的焊接设备,它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流轰击工件使动能转化为热能进行焊接加工。
在曲面K与A之间加上高压U后,K与A之间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到曲面各点的距离均为d,电子由静止被加速后轰击工件,电子的电量大小为e,不考虑电子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待焊接的工件应放置在K极B.A、K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电子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D.电子经高压U加速后电势能增大了第(4)题据报道,2023年1月3日,嫦娥四号登陆月背4周年,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驶总路程达到1455米,工况正常,创造了多个举世瞩目的成绩。
设定月球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不考虑月球和地球的自转以及月球和地球表面的空气阻力,给同一辆月球车提供相同的初动能,其分别在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平直路面上无动力滑行的路程之比为()A.B.C.D.第(5)题超级电容器储存的大量电能是电磁炮瞬间大电流发射的重要基础,如图所示。
若超级电容器的电容为C,充电电压为U,发射一枚电磁炮的炮弹所需电量为超级电容所存储电荷的5%,炮弹质量为m,导轨宽为l,导体推杆垂直导轨并良好接触,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则炮弹出膛的速度为()A.B.C.D.第(6)题1mol的某种理想气体,沿如图图像中箭头所示方向,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再回到状态A。
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a)所示,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P绕恒星Q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于P的遮挡,探测器探测到Q的亮度随时间做如图(b)所示的周期性变化,该周期与P的公转周期相同。
已知Q的质量为,引力常量为G。
关于P的公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为B.半径为C.角速度的大小为D.加速度的大小为第(2)题涡流内检测技术是一项用来检测各种金属管道是否有破损的技术。
下图是检测仪在管道内运动及其工作原理剖面示意图,当激励线圈中通以正弦交流电时,金属管道壁内会产生涡流,涡流磁场会影响检测线圈的电流。
以下有关涡流内检测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线圈消耗功率等于激励线圈输入功率B.在管道内某处检测时,如果只增大激励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则检测线圈的电流强度不变C.在管道内某处检测时,如果只增大激励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则检测仪消耗功率将变大D.当检测仪从金属管道完好处进入到破损处检测时,管道壁中将产生更强的涡流第(3)题如图所示,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把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将橡皮筋拉长,这时不用记录的是()A.橡皮筋另一端到达的位置O点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C.橡皮筋伸长的长度D.两条细绳的方向第(4)题如图所示,滑翔伞是一批热爱跳伞、滑翔翼的飞行人员发明的一种飞行器。
现有一滑翔伞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空气对滑翔伞和飞行人员的作用力为F,则此过程中F的方向可能是( )A.B.C.D.第(5)题如图所示,、、、为四个质量均为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
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点做半径为的匀速圆周运动,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电荷量大小为,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三等分。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玉兔二号”月球车于2022年7月5日后开始休眠。
月球夜晚温度低至零下,为避免低温损坏仪器,月球车携带的放射性元素钚会不断衰变,释放能量为仪器保温。
通过以下反应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为电子B.是重核裂变C.的比结合能比的大D.衰变前的质量等于衰变后X和的质量之和2.如图为某品牌卡车的气囊减震装置,当路面不平时,车体会突然下沉挤压气囊,该过程中关于气囊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小于气体内能的增加B.气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气体分子对气囊单位面积的平均撞击力增大D.气体压强增大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运动变得剧烈3.如图,绝缘竖直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Ox轴为圆环轴线,光滑细杆位于圆环轴线上,杆上套有带正电小球。
时将小球从圆环右侧P点由静止释放,则小球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图像及x轴上电势与坐标x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4.天宫空间站是我国独立建设的空间站系统。
空间站沿图中椭圆轨道逆时针运行,图表是空间站现阶段的运行参数。
已知M、N是椭圆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月球的公转周期为27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国籍中国轨道参数长度55m近心点高度350km加压空间体积远心点高度450km空载质量110吨轨道倾角载人上限6轨道周期A.空间站与地心连线和月球与地心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B.空间站从M点运行到N点的最短时间小于45分钟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长轴约为空间站绕地球运行轨道半长轴的18倍D.空间站在远心点的速度一定大于5.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精妙,其中门闩就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如图是一种门闩的原理图,在水平槽内向右推动木块A,可使木块B沿竖直槽向上运动,从而启动门闩。
A、B间的接触面与水平方向成角,木块B质量为m,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025年湖北省各地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5年湖北省各地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如图所示,在电场中有三个点A 、B 、C ,这三点的连线恰好够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且AC 边与电场线平行。
已知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A =5V ϕ,B =1.8V ϕ,AB 的距离为4cm ,BC 的距离为3cm 。
若把一个电子(e =1.6×10-19C )从A 点移动到C 点,那么电子的电势能的变化量为( )A .-19-1.810J ⨯B .-196.010J ⨯C .-198.010J ⨯D .-19-6.010J ⨯2、核反应方程235114489192056X 0U n Ba Kr 3n +→++表示中子轰击23592U 原子核可能发生的一种核反应,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了m ∆。
关于这个核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核聚变B .89x Kr 中的X 为33C .14456Ba 中含有56个中子D .该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为2m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B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C .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降低其温度,该元素的半衰期将增大D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强度小4、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管形轨道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恰好处在两固定光滑挡板M 、N 之间,圆轨道半径为1 m,其质量为1 kg,一质量也为1 kg的小球(视为质点)能在管内运动,管的内径可不计。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第(2)题新冠肺炎患者中有13%的重症患者和6%的危重患者需要给予及时的呼吸机治疗,呼吸机成为生死攸关的战略资源。
呼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呼吸机马达。
下图是国内某制造商生产的呼吸机的马达主要参数。
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呼吸机马达额定电压24V空载电流0.2A额定转速30000rpm额定负载扭矩100mN·m额定电流 1.9A额定输出功率32WA.额定电流状态下,马达内阻等消耗功率为13.6WB.利用空载状态的参数,计算出马达的内阻是120ΩC.利用额定状态的参数,计算出马达的内阻约为9ΩD.空载状态下,马达的输出功率为4.8W第(3)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下一根通有水平向左恒定电流I的长直导线。
O、P和Q为地面上的三点,O点位于导线正上方,PQ连线平行于导线,OP连线垂直于导线。
一闭合的圆形金属线圈,圆心在O点,线圈平面始终与地面平行,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线圈从O点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时,线圈中无感应电流C.线圈沿OP方向运动时,从上往下看线圈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D.线圈从O到P与从O到Q的两个过程平均感应电动势相等第(4)题某同学正在进行一项体育运动,他站在一个力传感器上进行下蹲和站起的动作。
在动作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则该同学在此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约为()A.B.C.D.第(5)题如图所示,一半径为的玻璃半球,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表示光轴(过球心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
2024届高考全国名校模拟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24届高考全国名校模拟考试题物 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两种放射性元素A 、B 的半衰期分别为t A 、t B ,且t A t B=12 ,A 、B 衰变产物稳定.某时刻一密闭容器内元素A 、B 原子核个数(均足够多)之比n A n B=12 ,经过时间t =t B ,该容器内元素A 、B 的原子核个数之比变为( )A .12 B .21 C .14 D .412.如图所示,小球通过两根轻绳1、2悬挂于车中,其中绳2沿水平方向.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绳一直保持拉直状态.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 )A .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绳1张力变大,绳2张力变小B .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绳1张力变小,绳2张力变小C .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绳1张力不变,绳2张力变大D .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绳1张力不变,绳2张力变小3.如图所示是一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横截面,一束复色光射入玻璃砖,从圆心O 处射出的折射光线分成了a 、b 两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较大B .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长C .a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小D .若逐渐增加入射角,最先消失的是a 光4.工程上经常利用“重力加速度法”探测地下矿藏分布,可将其原理简化,如图所示,P 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一点,如果地下没有矿物,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ρ,P 处的重力加速度(正常值)为g ;若在P 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有某种矿物,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为12 ρ,球形区域半径为R ,球心O 到P 的距离为L ,此时P 处的重力加速度g ′相比P 处重力加速度的正常值g 会偏小,差值δ=g -g ′可称为“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关于不同情况下的“重力加速度反常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球心O 到P 的距离变为2L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2 δ B .若球形区域半径变为12 R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8 δC .若球形区域变为一个空腔,即“矿物”密度为0,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4δD .若球形区域内为重金属矿物,矿物密度变为32 ρ,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32 δ5.如图所示,将一粗细均匀且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线圈放入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线圈所在平面向里),线圈的上部分为半圆,下部分为等边三角形的两边,线圈的A 、B 两端接一电源,线圈下部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 0,则整个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A .π+4π F 0 B .2π+4π F 0 C .π+4π+2 F 0 D .π+4π-2 F 06.一根长绳沿x 轴放置,现让绳子中间的P 点作为波源,从t =0时刻开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振幅A =10 cm.绳上形成的简谐波沿绳向两侧传播,波长λ=1 m .t =7.5 s 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源位于平衡位置上方y =52 cm 处.则0~7.5 s 内x =1 m 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A .45 cmB .35 cmC .(40+52 ) cmD .(40-52 ) cm 7.如图所示,小车甲、乙的质量均为m,小车甲在外力(图中未画出)作用下,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小车乙左侧固定一轻质弹簧,开始时静止在小车甲的右侧,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小车压缩弹簧过程,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小车乙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则()A.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储存的弹性势能为12m v 2B.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12m v2C.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甲的冲量大小为2m v0D.弹簧从被压缩到复原的过程,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208.如图所示,发电机输出电压峰值一定的正弦式交流电,接入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导线电阻r=2 Ω,原线圈匝数n1=50,副线圈有两个绕组,匝数分别为n2=50,n3=150,负载定值电阻R=8 Ω,下列不同连接方式中,电阻R功率最大的是()A.a端接1,b端接2B.a端接3,b端接4C.2、3连接,a端接1,b端接4D.1、3连接,a端接2,b端接4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现象及关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C.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此过程系统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覆水难收(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10.玩具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已知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5B.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3∶5C.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9∶4D.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3∶211.如图所示,空间中有八个点分别位于同一正方体的八个顶点,a点和f点固定有正点电荷,c点和h点固定有负点电荷.已知四个点电荷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方体中心处的合场强为0B.e、d两点的电势相等C.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g点,电场力做的功为0D.b、e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12.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 为圆形边界上的两点,a、O、b三点共线,ab水平.电子带电荷量为-e、质量为m,以速率v从a处射入磁场,当电子在a处的速度方向与aO夹角为30°、斜向下时,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比进入时的改变了60°.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形区域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m v 2eRB.改变入射方向,当电子经过O点时,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2πR 3vC.改变入射方向,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不变D.改变入射方向,两次入射方向不同,电子可能从同一位置射出磁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7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研究两小球的正碰.安装好实验装置,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不放小球B,让小球A从斜槽上G点由静止释放,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A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2:把小球B静止放在轨道前端边缘位置,让小球A从G点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 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中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平均位置M、P、N到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1)上述实验除需要测量线段OM 、OP 、ON 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为了防止碰撞后A 球反弹,应保证A 球的质量m 1________B 球的质量m 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若两个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 1、m 2、OM 、OP 和ON 表示)(3)若两个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测量出长度比值k =MNOP ,则k =________.(用数字表示)(4)本实验中下列可能造成误差的是________. A .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有摩擦 B .轨道末端未调节水平C .小球A 未从同一高度释放D .轨道末端到地面的高度未测量14.(7分)实验室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为了尽量准确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阻记为R g ,具体值未知.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1,调节电阻箱R 取不同的值,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利用数据描点作图,画出的1I - R 图像如图2中Ⅰ所示;③闭合开关S 2,调节电阻箱R 取不同的值,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利用数据描点作图,画出的1I - R 图像如图2中Ⅱ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2)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应从大向小逐渐调节 B .应从小向大逐渐调节C .从大向小或从小向大调节都可以(3)某次电流表指针如图4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 mA.(4)测出图2中拟合的直线Ⅰ、Ⅱ的斜率均为k =0.71 V -1,纵截距分别为b 1=15.1 A -1,b 2=8.0 A -1,可计算出干电池电动势E =________ V ,内阻r =________ Ω;电流表的内阻R g =________ 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5.(8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细长的均匀玻璃管一端开口,管内用水银柱封闭有一段气柱.如图所示,当管口竖直向上时,气柱长度为L 1=40 cm ,当管口竖直向下时,气柱长度为L 2=60 cm ,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环境温度T 0=300 K.(1)求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的气柱长度L 0.(2)①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环境温度上升了Δt =1 ℃,求水银柱在玻璃管中移动的距离Δx ,并判断温度计的标度是否均匀.②请举出一条提高温度计灵敏度的措施(ΔxΔt 越大,装置灵敏度越高).16.(8分)如图所示,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 、B 竖直放置,极板A 、B 间电压为U ,A 极板电势高于B 极板,两极板长度均为H .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从A 极板正上方h =H3 处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恰从B 极板下边缘飞出,电容器内部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不考虑边界效应,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空气阻力.求:(1)小球在电容器上方与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t 1∶t 2; (2)小球的初速度大小v 0及两极板间距离d .17.(14分)如图所示,a 、b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棒放置在倾角为θ=37°的两平行导轨上,导轨的顶端接有定值电阻R =0.4 Ω和开关S(初始时开关闭合),整个导轨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上.现在给金属棒a 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恒力F =0.212 N ,使其从t =0时刻由静止开始运动,t 0=1 s 时,金属棒b 刚好开始滑动,已知两金属棒的质量均为m =0.1 kg 、电阻均为r =0.4 Ω、长度均为L =1 m ,两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78 ,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 2,导轨间距为L =1 m ,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1)求0~t 0时间内,金属棒a 下滑的位移大小; (2)求0~t 0时间内,金属棒a 上产生的焦耳热;(3)若金属棒b 开始滑动的瞬间,立即断开开关S ,在t 1时刻,金属棒a 中的电流恰好达到最大值,已知在t 1~2t 1时间内,金属棒a 下滑的位移为s 0,求这段时间内金属棒b 的位移大小.18.(16分)如图所示,木板B 和物块A 质量均为m ,开始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位于木板最左端.物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和物块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初始时细线绷紧.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当物块运动到木板正中间时撤去拉力,最后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最右端.已知细线足够长,整个过程木板不会撞到滑轮,物块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物块向右加速和减速所用时间之比t 1t 2.(2)求拉力F 的大小.(3)若已知木板长度为L ,当物块运动到木板正中间时,撤去拉力的同时细线断裂,通过计算判断最终物块能否停在木板上.若能,求物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若不能,求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参考答案1.答案:C答案解析:结合题述可知,经过时间t =t B ,元素A 经过两个半衰期,原子核个数变为n ′A =14 n A ,元素B 经过一个半衰期,原子核个数变为n ′B =12 n B ,容器内元素A 、B 的原子核个数之比变为n ′A n ′B=n A 2n B=14 ,C 正确.2.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步:沿竖直方向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设绳1、2上的张力大小分别为T 1、T 2,绳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质量为m ,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小球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T 1cos θ-mg =0,得T 1=mgcos θ ,两绳一直保持拉直状态,θ不变,可知T 1一直保持不变.第二步:加速度沿不同方向时,沿水平方向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有T 2 -T 1sin θ=ma ,得T 2=T 1sin θ+ma =mg tan θ+ma ,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T 2减小.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有T 1sin θ-T 2=ma ,得T 2=T 1sin θ-ma =mg tan θ-ma ,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T 2增大.综上,C 正确.3.答案:B答案解析:由折射定律有n =sin αsin β ,假设光沿折射光线的反方向从空气射入玻璃砖,由光的可逆性可知a 、b 两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角相同,b 光的入射角大,玻璃砖对b 光的折射率大,A 错误.在真空中由c =λf 可得λ=cf ,可知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长,B 正确.由折射知识有n =cv ,可知a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大,C 错误.若临界角为C ,有sin C =1n ,可知b 光的临界角较小,若逐渐增加入射角,b 光最先达到临界角而发生全反射,最先消失的是b 光,D 错误.4.答案:B答案解析:当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为12 ρ时,在球体中补上密度也为12 ρ的等体积物质,球体中物质的密度变成正常密度ρ,此时P 处质量为m 的质点受到的重力为mg ,可看成补上的密度为12 ρ的物质对P 处质点的引力与原来引力mg ′的矢量和,即mg =mg ′+G 43πR 3ꞏ12ρm L 2 ,则δ=g -g ′=2πGR 3ρ3L 2 .若球心O 到P 的距离变为2L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4 δ,A 错误.若球形区域半径变为12 R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8 δ,B 正确.若球形区域变为一个空腔,在球体中需补上密度为ρ的物质,此时P 处质量为m 的质点受到的重力为mg ,有mg =mg ′3+G 43πR 3ρm L 2 ,δ3=g -g ′3=4πGR 3ρ3L 2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2δ,C 错误.若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变为32 ρ,矿物可看成密度为ρ和密度为12 ρ的两部分物质的叠加,此时P 处重力加速度的值比正常值大,有mg ′4=mg +G 43πR 3ꞏ12ρmL 2 ,“重力加速度反常值”为δ4=g -g ′4=-2πGR 3ρ3L 2 =-δ,D 错误.5.答案:A答案解析:由电阻定律可知,线圈上、下两部分的电阻之比为R 1R 2=πr 4r =π4 ,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I 1I 2=R 2R 1=4π ,线圈上、下两部分有效长度相等,则线圈上、下两部分所受安培力大小之比为F 1F 0=I 1I 2=4π ,线圈上、下两部分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可得整个线圈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 1+F 0=π+4π F 0,A 正确.6.答案:D答案解析:由题图可知波源P 起振方向向下,0~7.5 s 内质点P 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此过程波源P 经过的总路程s P =8A -y =(80-52 )cm ,x =1 m 处的质点Q 平衡位置到波源P 平衡位置的距离恰好为λ,波从波源P 出发经过一个周期到达Q ,以后P 、Q 步调一致,Q 比P 少了一次全振动.此过程Q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此过程Q 经过的总路程s =s P -4A =(40-52 )cm ,D 正确.7.答案:A答案解析:小车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小车甲为参考系,小车乙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冲向甲,相对甲的速度为0时,弹簧压缩到最短,小车乙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12 m v 20 ,A 正确.以地面为参考系,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小车乙的速度大小为v 0,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可知,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弹簧弹性势能增加了12 m v 20 ,小车乙动能增加了12 m v 20 ,则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为m v 20 ,可知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 20 ,对小车甲,其动能保持不变,由动能定理可知,弹簧弹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 20 ,B 错误.由动量定理知,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乙的冲量大小为m v 0,由于弹簧对小车甲、乙的弹力始终等大反向,可知弹簧弹力对小车甲的冲量大小也为m v 0,C 错误.以小车甲为参考系,小车乙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冲向甲,弹簧先压缩后复原,弹簧恢复原长时小车乙相对小车甲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水平向右,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为2v 0,由功能关系可知,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为2m v 20 ,D 错误.8.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步:计算出变压器及右侧部分在原线圈电路中的等效电阻如图所示,将变压器及右侧部分等效为一个电阻R ′,当a 、b 端与副线圈绕组按不同方式连接时,副线圈等效匝数设为n ′2,设原线圈两端电压、流过的电流分别为U 1、I 1,电阻R 两端的电压、流过的电流分别为U 2、I 2,则有R ′=U 1I 1 =n 1n ′2 U 2n ′2n 1I 2 =n 21 n ′22 U 2I 2 =n 21 n ′22 R .第二步:判断等效电阻取何值时功率最大设发电机输出电压有效值为E ,等效电阻R ′的功率为P ′=I 21R ′=⎝⎛⎭⎫Er +R ′ 2R ′=E 2r 2R ′ +R ′+2r,可知当r 2R ′ =R ′时,等效电阻R ′的功率P ′有最大值,此时R ′=r . 第三步:判断哪种接法能满足功率最大当a 端接1,b 端接2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2=50,R ′=n 21n 22 R =8 Ω,当a 端接3,b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150,R ′=n 21 n 23 R =89 Ω,当2、3连接,a 端接1,b 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n 2=200,R ′=n 21 (n 3+n 2)2 R =12 Ω,当1、3连接,a 端接2,b 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n 2=100,R ′=n 21 (n 3-n 2)2 R =2 Ω,此时R ′=r ,等效电阻R ′的功率P ′有最大值,即电阻R 的功率最大,D 正确.9.答案:ACD答案解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A 正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映了热现象中的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B 错误.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系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总动能不变,系统内能增加,C 正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是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泼出去的水相比盆中的水,分子无序性增加了,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D 正确.10.答案:BD答案解析:设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 m ,则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12 v m ,A 错误.设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加速和减速过程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有x 1=12 v m t 1,x 2=12 v m t 2,t 1t 2=x 1x 2=35 ,B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t 2=53 t 1,则小车运动的总时间t 总=t 1+t 2=83 t 1,一半时间为t 总2 =43 t 1,设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3 t 1时小车的速度为v 1,有v 1=v m -a 2(t 总2 -t 1)=v m -13 a 2t 1,可得v 1=45 v m ,前一半时间小车的位移x 前=12 v m t 1+12 (v m +v 1)⎝⎛⎭⎫t 总2-t 1 =45 v m t 1,后一半时间小车的位移x 后=12 v 1ꞏt 总2 =815 v m t 1,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前x 后=32 ,C 错误,D 正确.11.答案:CD答案解析:第一步:根据电场叠加判断正方体中心的电场强度正方体中心处,两正点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于ad 方向由a 指向d ,两负点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方向也是平行于ad 方向由a 指向d ,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该处的合场强不为零,A 错误.第二步:根据到点电荷的距离和对称性判断电势大小关系a 和h 处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e 、d 两点的电势相等,c 和f 处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根据距离正电荷近的点电势高可判断出e 点的电势高于d 点的电势,B 错误;根据到点电荷的距离可知a 处点电荷在g 处产生的电势与f 处点电荷在d 处产生的电势相等,a 处点电荷在d 处产生的电势与f 处点电荷在g 处产生的电势相等,同理,两负点电荷在d 、g 两点产生的电势也相等,则d 、g 两点的电势相等,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 点移动到g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0,C 正确.第三步:根据对称性和选取不同点电荷叠加判断电场强度由对称性可知b 、e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判断如下: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得,a 、f 、c 处的三个点电荷在b 处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ec 由e 指向c ,大小为3 k qr 2 ,h 处负点电荷在b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平行bh 由b 指向h ,大小为k q3r 2 ,同理,a 、f 、h 处三个点电荷在e 处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bh 由b 指向h ,大小为3 k qr 2 ,c 处负电荷在e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平行ec 由e 指向c ,大小为k q3r 2 ,在bche 平面上表示如图所示,D 正确.12.答案:BC答案解析:设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圆心为C ,出射点为d ,如图甲所示,由于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比进入时的速度方向改变了60°,可知∠aCd =60°,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CO =∠dCO =30°,电子从d 点射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可知Cd ∥aO ,∠aOC =30°,△aCO 为等腰三角形,可知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 =R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得r =m v eB ,代入半径可得B =m veR ,A 错误.改变电子在a 处的入射方向,当电子经过O 点时,如图乙所示,轨迹圆心在圆形边界上的D 点,出射点在e 点,可知四边形aOeD 为菱形,三角形aOD 、eOD 为等边三角形,电子从e 点射出时速度方向仍竖直向下,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 =120°360° T =2πR3v ,B 正确.改变电子在a 处的入射方向,设电子从一般位置f 射出,轨迹圆心为P ,同理可知四边形aOfP 为菱形,出射点对应轨迹半径fP ∥aO ,可知电子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仍竖直向下,即改变入射方向,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不变,C 正确.电子在a 处的速度方向与ab 夹角为30°、斜向下时射出磁场的位置为d ,入射方向再向下偏,电子会在d 、a 间离开磁场,若入射方向向上偏,电子会在d 、b 间离开磁场,电子入射方向与出射点位置是一一对应的,两次入射方向不同.电子不可能从同一位置射出磁场,D 错误.13.答案:(1)大于 (2)m 1ꞏOP =m 1ꞏOM +m 2ꞏON (3)1 (4)BC答案解析:(1)为了防止碰撞后A 球反弹,应保证A 球的质量m 1大于B 球的质量m 2.(2)由于竖直方向上两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且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故两球运动的时间相同,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在水平方向有m 1v 0=m 1v 1+m 2v 2,等式两边同乘以时间t ,有m 1v 0t =m 1v 1t +m 2v 2t ,即需验证m 1ꞏOP =m 1ꞏOM +m 2ꞏON .(3)若两个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1v 0=m 1v 1+m 2v 2,由能量守恒定律有12 m 1v 20 =12 m 1v 21 +12 m 2v 22 ,解得v 1=m 1-m 2m 1+m 2 v 0、v 2=2m 1m 1+m 2 v 0,或v 1=v 0、v 2=0(不符合题意,舍去),则比值k=MNOP=ON-OMOP=v2-v1v0=1.(4)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有摩擦,由于每次都从同一点释放,则每次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小球A每次运动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相同,不会造成实验误差,A错误.本实验要求小球离开轨道末端后做平抛运动,若轨道末端未调节成水平,小球离开轨道末端后将做斜抛运动,会造成实验误差,B正确.小球A未从同一高度释放,会导致小球A运动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不同,会造成实验误差,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需要测量轨道末端到地面的高度,D错误.14.答案:(1)如图所示 (2)A(3)50(4)1.41 1.2710.0答案解析:(1)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电流应从正接线柱流入.(2)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时,应从大向小逐渐调节,这样回路中电流从小到大变化,可以避免电流超过电流表量程,故选A.(3)毫安表最小分度值为10 mA,可估读到1 mA,则读数为50 mA.(4)开关S2断开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2R g+R,整理得1I=1E R+r+2R gE.开关S2闭合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R g+R,整理得1I=1E R+r+R gE.可得1I- R图像的斜率k=1E,得E=1k,直线Ⅰ的纵截距B1=r+2R gE,直线Ⅱ的纵截距B2=r+R gE,可解得r=2b2-B1k,R g=B1-B2k,把数据代入可得E=1.41 V,r=1.27 Ω,R g=10.0 Ω.15.答案解析:(1)设大气压强为p0,水银柱长度为h,管内横截面积为S.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当玻璃管从平放到管口竖直向上时,有p0L0S=(p0+ρgh)L1S当玻璃管从平放到管口竖直向下时,有p0L0S=(p0-ρgh) L2S可得L0=2L1L2L1+L2=48 cm(2)①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原来环境温度T0=300 K,环境温度上升了Δt由盖- 吕萨克定律有L0St0=(L0+Δx)St0+Δt可得Δx=Δtt0L0=1.6 mm由于Δx与Δt成正比,可知在大气压强一定时温度计的标度是均匀的②由以上分析得ΔxΔt=L0t0措施一:可封闭更多的气体,这样L0增大,ΔxΔt增大,可提高测量灵敏度措施二:封闭气体后,可让管口竖直向下,这样L 2>L 0,同理有Δx Δt =L 2t 0,ΔxΔt 增大,也可提高测量灵敏度16.答案解析:(1)小球进入电场前做平抛运动,进入电场后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竖直方向只受重力,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在做平抛运动时有h =12 gt 21小球从被抛出至运动到B 极板下端的全过程,有h +H =12 g (t 1+t 2)2解得t 1∶t 2=1∶1.(2)小球进入电场时速度水平分量为v x 1=v 0,竖直分量为v y 1,小球从右极板下边缘飞出,设飞出时速度水平分量为v x 2,竖直分量为v y 2,小球在电场中加速度水平分量为a x小球做平抛运动阶段,竖直方向有v y 1=gt 1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竖直方向有v y 2=v y 1+gt 2小球进入电场后沿直线运动,有v x 1v y 1 =v x 2v y 2小球进入电场后水平方向有v x 2=v x 1+a x t 2设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为E ,有qE =ma x 、U =Ed设小球平抛运动阶段水平位移为x 1,在电场中运动阶段水平位移为x 2,有x 1=v x 1t 1 x 2=12 (v x 1+v x 2)t 2 d =x 1+x 2 联立解得d =5qUH3mg ,v 0=2qU 5m17.答案解析:(1)金属棒b 刚好滑动时,有mg sin θ+BI 1L =μmg cos θ 解得I 1=0.1 A则干路上的电流I =⎝⎛⎭⎫I 1r R +I 1 =0.2 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 =I ⎝⎛⎭⎫r +Rrr +R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 =BL v 解得v =0.12 m/s对金属棒a ,由动量定理有Ft 0+mg sin θꞏt 0-μmg cos θꞏt 0-B I -Lt 0=m v -0 即Ft 0+mg sin θꞏt 0-μmg cos θꞏt 0-qBL =m v -0 又q =ΔΦr +Rrr +R=BLx r +Rr r +R 联立解得x =0.06 m(2)对金属棒a ,由动能定理有(F +mg sin θ-μmg cos θ)x -W 安=12 m v 2-0。
广西柳州市2025年高三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广西柳州市2025年高三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在天花板下用细线悬挂一个闭合金属圆环,圆环处于静止状态。
上半圆环处在垂直于环面的水平匀强磁场中,规定垂直于纸面向外的方向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t =0时刻,悬线的拉力为F 。
CD 为圆环的直径,CD =d ,圆环的电阻为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T 时刻,圆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 .34T 时刻,C 点的电势低于D 点 C .悬线拉力的大小不超过2304B d F TR π+D .0~T 时间内,圆环产生的热量为224032B d RT π2、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为L 。
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022hv g L h =-月 B .月球的质量22022()hR v m G L h =-月 C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222hR v v L h =-D.月球的平均密度22232()hvG L h ρπ=-3、如图所示,电源E,导线,导电细软绳ab、cd,以及导体棒bc构成闭合回路,导电细软绳ab、cd的a端和d端固定不动,加上恰当的磁场后,当导体棒保持静止时,闭合回路中abcd所在平面与过ad的竖直平面成30°,已知ad和bc等长且都在水平面内,导体棒bc中的电流I=2A,导体棒的长度L=0.5m,导体棒的质量m=0.5kg,g取10m/s2,关于磁场的最小值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533T,竖直向上B.533T,竖直向下C.2.5T,由b指向a D.2.5T,由a指向b4、为探测地球表面某空间存在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某同学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金属球悬于O点,如图所示,稳定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60°;再用另一完全相同的不带电金属球与该球接触后移开,再次稳定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α= 30°,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大小为()A.E 3B.E3C.E3D.E=mgq5、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南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
物理试卷
1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A、B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关于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A受3个力,B受4个力
B、A受4个力,B受3个力
C、A受3个力,B受3个力
D、A受4 个力,B受4个力
15、如图是质量为2.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t图象,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以下
判断正确的是()
A.在0~1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1m/s
B.在0~3.0 s时间内,物体一直向右运动
C.3.0s末,合力的功率为16W
D.在1~6.0s时间内,合外力做正功
16、“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运行轨道可近似为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高度分别为和,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分别是和,运动周期分别为和。
已知月球半径为R,则和的比值及T1和T2的比值分别为
A.,B、,
C .,D、,
17、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2m、3m的木块1、2、3,中间分别用
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L+mg/k B.L+3mg/k
C.L+5mg/k D.L+6mg/k
18、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线(虚线)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电场强度
分别是E A、E B,电势分别是ΦA、ΦB,负电荷q在A、B时的电势能分别是E PA、E 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 A>E B,ΦA>ΦB,E PA<E PB
B.E A>E B,ΦA<ΦB,E PA<E PB
C.E A< E B,ΦA>ΦB,E PA>E PB
D.E A<E B,ΦA<ΦB,E PA>E PB
19、如图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第匀强磁场,三个质量和电量都相同第带电粒子a、b、
c,以不同速率对准圆心O沿AO方向射入电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粒子动能最大
B、c粒子动能最大
C、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
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a>T b>T c
2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0.5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H=12m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弧
形轨道AB滑下,接着进入半径R=4m的竖直圆环,当到达环顶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
小在球沿左半环CB滑下后,再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且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
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由A到D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D点离地面的高度是12m
C、小球第一次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30N
D、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10J
21. (18分)
Ⅰ、(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气垫导轨底座已调水平).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____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6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m/s.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2)本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II、(10分)某同学对电阻丝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他对镍铬丝做了有关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他在第3组数据测量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___mm,并把对应的D2数据填入表中相应位置。
(2)乙图是他测量金属丝电阻的备选原理图,则该同学应选择电路(填“A”或“B”)进行测量,根据所选的原理图在图丙中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仪器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3)请你认真分析表中数据,写出电阻R与L,D间的关系式:R=(比例系数用k表示),并求出比例系数k=Ω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14分)如图示,长12m、质量为50kg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50kg的人立于木板的左端。
木板与人都静止。
当人以4m/s2的加速度向右奔跑至板的右端时,立即抱住立柱。
取g=10m/s2。
试求:(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人在奔跑的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
(3)、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的右端时,人和木板对地各运动了多大距离?
23.(16分)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长为L=2.0m的粗糙的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
其中AB与BC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
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A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
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0,)求:
(1)小物块的抛出点和A点的高度差;
(2)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AB,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水平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4、(20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MN和x轴之间有平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xoy平
面的匀强磁场,y轴上离坐标原点3L的A点处有一电子枪,可以沿+x方向射出速度为v0的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
如果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电子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去磁场只保留电场,电子将从P点离开电场,P点的坐标是(2L,5L).不计重力的影响,求:(1)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及方向;
(2)如果撤去电场,只保留磁场,电子将从x轴上
的D点(图中未标出)离开磁场,求D点的坐标及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物理试卷答案:
14、A,15、C,16、B,17、C,18、A,19、B,20、D
21、Ⅰ、(1)0.52,(2分)0.43,滑块质量M,滑块移动的距离s.(每空1分)
(2)mgs, (1分)(每空2分)
Ⅱ、(1) 0.560;(2分)(2) A;(2分),电路连接正确2分,
(3) R= 、0.128.(4分)
22、解:(1)、设人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1,人受的摩擦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1 =200N ………….3分(2)、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200N---------1分
设木板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3分
代入数据得a 2=2m/s2方向向左…………………. 2分
(3)、设人从左端跑到右端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
L= a1t2+ a 2t2t=2s……………………………….3分
人对地前进的距离…………………………….1分
木板后退的距离为…………………………….1分
23、解、(1)、设从抛出点到A点的高度差为h,到A点时有则有:
,①…………………….2分
且②…………………….2分
代入数据解得h=0.45m ③……………………1分(2)、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AB,则小物体沿圆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圆心,即:
④…………………………………………3分
(3)、小物体到达A点时的速度:⑤……………1分
从A到B,由动能定理:
⑥……………2分
小物体从B到环最高点机械能守恒: ⑦………2分
在最高点有:⑧………………………………2分
由④⑤⑥⑦解得⑨………………………………1分
24、解读:
(1)只有电场时,电子做类平抛运动到D点,
则沿Y轴方向有①---(2分)
沿方向有②…(2分)
由①②得 ,沿轴负方向③--(2分)
电子做匀速运动时有④--(2分)
由③④解得,垂直纸面向里⑤--(2分)
(2)只有磁场时,电子受洛伦兹力做圆周运动,设轨道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⑥--(3分),由⑤⑥得R=2L ⑦--(1分)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 ⑧--(2分)
所以=,即D点的坐标为()⑨--(1分)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⑩--(1分)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