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树脂新材料综述
新材料工程行业资料

新材料工程行业资料新材料工程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涉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新材料工程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材料工程行业的一些关键信息和发展趋势。
一、新材料工程行业综述新材料工程行业是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具有很多传统材料所没有的特性,如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导电性、更轻的重量等。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提高产品性能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材料工程行业的应用领域新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工业中,轻质材料的使用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新材料可以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在电子产品领域,新材料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新材料还在建筑、能源、环保等行业中得到应用。
三、新材料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新材料工程行业越来越注重环境友好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可降解材料在塑料制品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取代了传统的不可降解材料。
2. 智能化新材料的研发也倾向于与智能技术结合。
例如,智能材料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自动调节形态和性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 多功能性新材料工程行业也在追求多功能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比如,具有自愈合功能的材料可以修复破损的部分,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4. 增强材料性能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材料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例如,纳米材料的研发可以实现更强的强度和更好的导电性能。
四、新材料工程行业的挑战和机遇新材料工程行业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材料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其次,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匹配也需要时间和努力。
此外,新材料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也需要充分考虑。
然而,新材料工程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新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也为新材料的应用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材料合成的综述

新材料合成的综述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材料的合成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材料的合成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材料的性能,还可以开发出具有全新功能的材料,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综述当前新材料合成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
一、合成方法的发展:1. 化学合成方法:化学合成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新材料合成方法。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原料的配比,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新材料。
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等。
2. 物理合成方法:物理合成方法主要利用物理力学原理,通过改变材料的形态和结构来实现合成。
例如,利用高温熔融、溅射、离子束等方法可以得到具有特定结晶性和纳米尺寸的新材料。
3. 生物合成方法:生物合成方法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反应和代谢途径,通过生物合成工程的手段来合成新材料。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高效、选择性强等优点,已经在生物医药、能源和环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新材料合成的研究进展:1. 纳米材料的合成:纳米材料是当前新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纳米材料的合成,可以获得具有特殊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的材料。
纳米材料合成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溅射法等。
纳米材料在能源、催化、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复合材料的合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
通过合成不同种类的材料,可以获得具有多种性质和功能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层析法、浸渍法、共混法等。
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密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功能材料的合成:功能材料是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能的材料。
通过合成不同的材料和添加特定的成分,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离子交换法等。
功能材料在传感器、储能、光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新材料合成的应用领域:1. 能源领域:新材料的合成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₂,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二氧化碳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液体状态:表面张力:约3.0dyn/cm 密度:0.8g/cm3粘度:0.082㎟/s(12℃) (比四氯乙烯粘度O.88㎟/s(20℃)低得多,所以液体二氧化碳更能穿透纤维。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与织物发生化学反应。
它沸点低(-78.5℃),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特点:没有闪点,不燃;无色无味,无毒性。
液体二氧化碳通过减压变成气体很容易和织物分离,完全省去了用传统溶剂带来的复杂后处理过程。
液体CO₂和超临界CO₂均可作为溶剂,尽管超临界CO₂具有比液体CO₂更高的溶解性(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高溶解性,并兼备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渗透力)。
但它对设备的要求比液体CO₂高。
综合考虑机器成本与作CO₂为溶剂,温度控制在15℃左右,压力在5MPa左右。
固体状态: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当它释放大量的热则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干冰的使用范围广泛,在食品、卫生、工业、餐饮中有大量应用。
主要有:1、干冰在工业模具的应用范围:轮胎模具、橡胶模具、聚氨酯模、聚乙烯模、PET模具、泡沫模具、注塑模具、合金压铸模、铸造用热芯盒、冷芯盒,可清除余树脂、失效脱膜层、炭化膜剂、油污、打通排气孔,清洗后模具光亮如新。
在线清洗,无需降温和拆卸模具,避免了化学清洗法对模具的腐蚀和损害、机械清洗法对模具的机械损伤及划伤,以及反复装卸导致模具精度下降等缺点。
关键的是,可以免除拆卸模具及等待模具降温这两项最耗时间的步骤,这样均可以减少停工时间约80%-95%。
干冰清洗益处:干冰清洗可以降低停工工时;减少设备损坏;极有效的清洗高温的设备;减少或降低溶剂的使用;改善工作人员的安全;增进保养效率;减少生产停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郑学栋【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1(036)003【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二氧化碳; 综合利用; 消费结构【作者】郑学栋【作者单位】上海市化工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 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27.1+2目前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大范围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可明显看出气候正在变暖,温室气体的减排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2007 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化非常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起的,这也得到了世界上各国政府和专家的广泛认同。
2009年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落幕,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作为全球共识写入《哥本哈根协定》中,至此,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如何快速推广应对气候变化新技术的讨论也趋于白热化。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在2005年的水平上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CO2)排放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
2008 年全球CO2年排放为2.94×1010t,其中中国的年排放量已经达到6.55×109t,为全球排放的22.3%,位居世界第一。
进入2010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国家针对各行业的低碳建设风起云涌。
同时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决定了中国碳排放绝对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增长。
中国在政府承诺的低碳情景下,整体碳排放需要在2035年达到峰值随后快速下降,而在基线情景下,中国整体排放将在2045年达到峰值,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依靠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在短时间内是解决不了全球大幅减排CO2这个难题的,所以CO2捕集和封存(CCS)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是估计整个CCS系统(包括捕集、运输和封存)需要投入30~60美元/吨CO2,且尚有附加20%~30%能耗投入,这对于我国以及其他国家都是难以承受的,另外的一个思路是部分利用CO2,即CO2的直接利用(Carbon capture use and storage,CCUS),这样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近几年来关于CO2的综合利用也被全球特别关注,世界各国已开展了许多CO2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关于建筑新材料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建筑新材料文献综述范文建筑新材料是指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新型材料,其特点为能够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环保、高美观等多样化需求,并对传统的建筑方式和结构形式进行了改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建筑新材料的种类、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一、建筑新材料的种类1. 碳纤维混凝土:由碳纤维、水泥和骨料等组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韧性;2. 彩钢板:由彩涂钢板和保温隔热材料组成,适用于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的外墙装饰;3. 智能玻璃:能够改变透光度,控制室内温度和遮阳;4.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的抗震性和抗压强度;5. 聚氨酯保温板:能够有效隔热和防火,适用于建筑外墙保温和防水;6. 粘土砖:具有良好的热保护性和声学性能;7. 生态木材:由天然植物纤维制成,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美观性。
二、建筑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建筑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外墙装饰:如彩钢板、幕墙等;2. 建筑隔音隔热:如聚氨酯保温板、石墨烯等;3. 建筑结构:如碳纤维加固、超高性能混凝土等;4. 建筑地基和环境:如生态木材、绿色材料等;5. 建筑设备:如智能家居系统、光伏发电材料等。
三、建筑新材料的发展趋势1. 环保性能:建筑新材料的环保性能将成为发展趋势的重要方向;2. 智能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新材料将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和智能化配套设备的研发和应用;3. 轻量化: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加,建筑新材料将越来越注重轻量化,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对空间资源的需求;4. 功能性能:建筑新材料将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不仅具有基本的建筑功能,还应能满足多样化的建筑需求。
本文综述了目前建筑新材料的种类、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和建筑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材料科学前沿综述

材料科学前沿综述
材料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不断涌现出新的前沿技术和新
材料。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综述材料科学的前沿发展。
一、纳米材料
纳米是指粒子的直径在1~100纳米范围之内的材料。
纳米材料是自由程、表面积、氧化活性等物理和化学性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材料。
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如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农业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研究领域。
二、能源材料
能源材料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转化、储存和传递能量的材料。
能源
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一直是人类探索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重点。
目前,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关注,新型材料的研发
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能源材料的研究不仅在环保领域非常重要,还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是指用于治疗、修复和替代生物组织的材料。
随着医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对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生物医
学材料已经成为了医学界的重要分支。
通过研究生物材料,可以开发
出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产品,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综上,纳米材料、能源材料和生物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中的前沿
领域。
这些领域的研究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相信在不
久的将来,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帮助将会越来越大。
综述——孟海军
用高位阻鳌合剂和其他一切可能的手段,最终的目标是提
高烯烃聚合催化效率。
研究前景
3 在聚合物中加人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碎灭剂等. 在聚合物中加人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碎灭剂等。可大大 增加聚合物的光稳定性。反之,则可通过光敏剂制备光降解聚合物。 利用CO2特性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可控降解的研究思路,一是改变聚合 物结构,在聚合物分子中引人羰基,定时使这些聚合物在光氧作用下 被降解,使其重新进人生物循环二是开发光降解母料,在聚烯烃成型 加工时,按一定比例加入事先配制好的含羧基母料,可获得既保证制 品的使用期,又能降解的聚烯烃制品。
[21] 杨廷华,孙艳红,刘林谦,姜晓明. 可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
2001,(02) . [22] 梁晓霏.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8(8)5055 [23] 钟世云,聚合物降解与稳定性[J],化学工业出社,2002,101
浅谈二氧化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 合成、应用及研究前景
班级:电化0901
姓名:孟海军 学号:2009040108
生活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源;也是污 染环境的废气,它不活泼且难以利用,同时也是宝贵的财
富。长期以来因石化能源燃烧和代谢而排放的CO2,树木
的砍伐,使得“温室效应”越来越突出,碳循环被打破。 因此将其再生为有机物或高分子化合物,是控制环境污染, 确保碳循环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减轻“温室效应”或者说 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9] 徐喜民,王冀敏. 21世纪的功能高分子材料[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04)25-27
[10] 王正伟,刘吉平,王君,吴光波.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J].现代化工,2007 (27):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01 02
缺乏高效分离膜材料
目前已有的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在性能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选 择性不高、渗透性较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发新的高效分离膜材料 。
缺乏系统性的比较研究
目前对于不同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的比较研究还不够系统,难以全面 评估各种材料的优缺点,需要加强比较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结构分析
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分 析膜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吸附性能测试
通过测量气体在膜材料表面的吸附量,评 估膜材料的吸附性能。
热稳定性测试
通过测量膜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变化,评 估其热稳定性。
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材料种类
不同种类的膜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聚酰亚胺、 聚四氟乙烯等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而 聚丙烯则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成本优势。
总结词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可以用于能源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和回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此外,二 氧化碳膜分离材料还可以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效果。
在医疗与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在医疗与生物工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04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的应用研究
在气体分离与纯化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在气体分离与纯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二氧化碳膜分离材料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可用于分离和纯化各种气体 ,如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疗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氧化碳树脂新材料综述
《功能高分子材料》期末小论文摘要二氧化碳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二氧化碳功能高分子备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树脂的定义,二氧化碳树脂的合成方法,二氧化碳可以和数十种化合物发生共聚反应得到多种树脂材料,但由于催化剂的活性较低,选择性还不够高,大多数聚合物仅停留在实验室的水平上以及最重要一类树脂PPC的合成机理以及PPC的制备方法。
第二部分讲述介绍了国内外科学家、研究所对二氧化碳树脂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对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等各方面的意义,目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讲述了二氧化碳树脂的市场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中重点举例了PPC的应用领域。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与前景。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carbon dioxide functional polymer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carbon dioxide resin, synthetic method of carbon dioxide resin is introduced. Carbon dioxide can react with dozens of compounds to get a variety of resin materials, but due to the low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selectivity is not high enough, most of the polymer is only at the level of the laboratory .And Synthesis mechanism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resin PPC,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it.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bon dioxid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reuse.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some problem.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market of carbon dioxide res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Which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areas of PPC.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carbon dioxide resin materials.目录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1. 绪论 (1)1.1 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定义 (1)1.2 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分类 (1)1.2.1 二氧化碳的共缩聚反应 (1)1.2.2 二氧化碳和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加成共聚 (1)1.2.3 二氧化碳和杂环化合物的加成共聚 (2)1.2.4 二氧化碳参加的三元共聚反应 (2)1.2.5 二氧化碳合成嵌段共聚物 (3)1.3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交替共聚反应简介 (3)1.4 二氧化碳共聚合反应的机理 (3)1.4.1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共聚反应机理 (3)1.4.2 二氧化碳和烯类化合物的聚合反应机理 (4)1.5 二氧化碳树脂(PPC)的制备 (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研究内容 (4)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4)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5)2.2 研究成果 (5)2.3 亟待解决的问题 (6)3. 市场与应用 (6)3.1 应用 (6)3.2 PPC市场领域 (7)4. 研究发展趋势与展望 (7)5. 参考文献 (8)1、绪论1.1 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定义二氧化碳树脂材料是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合成材料,一二氧化碳为单体原料在双金属配位PBM型等催化剂作用下,被活化到较高的程度时,与环氧化合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经过处理后就得到二氧化碳树脂材料。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一、引言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介绍化学领域中的一些研究成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于化学方面的综述。
二、文献综述
1. 纳米材料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其尺寸一般在1-100纳米之间。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粒径,纳米材料在化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例如,纳米氧化铁材料可应用于废水处理,纳米铜材料可用于触媒反应等方面。
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多孔材料。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和吸附性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催化反应、
气体分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是一种由离子构成的液体,其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高的热稳定性。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可调控性,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溶剂、分离技术、电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 异质结构催化剂
异质结构催化剂是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的催化剂。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异质结构催化剂在燃料电池、化学品合成、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结论
通过对化学领域中的一些研究成果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化学领域中的研究不仅仅是关于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包括对新材料的探究和应用,这些新材料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科研领域中,化学领域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高分子材料》期末小论文摘要二氧化碳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二氧化碳功能高分子备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树脂的定义,二氧化碳树脂的合成方法,二氧化碳可以和数十种化合物发生共聚反应得到多种树脂材料,但由于催化剂的活性较低,选择性还不够高,大多数聚合物仅停留在实验室的水平上以及最重要一类树脂PPC的合成机理以及PPC的制备方法。
第二部分讲述介绍了国内外科学家、研究所对二氧化碳树脂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对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等各方面的意义,目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讲述了二氧化碳树脂的市场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中重点举例了PPC的应用领域。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与前景。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carbon dioxide functional polymer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carbon dioxide resin, synthetic method of carbon dioxide resin is introduced. Carbon dioxide can react with dozens of compounds to get a variety of resin materials, but due to the low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selectivity is not high enough, most of the polymer is only at the level of the laboratory .And Synthesis mechanism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resin PPC,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it.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bon dioxid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reuse.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some problem.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market of carbon dioxide res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Which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areas of PPC.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 of carbon dioxide resin materials.目录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1. 绪论 (1)1.1 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定义 (1)1.2 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分类 (1)1.2.1 二氧化碳的共缩聚反应 (1)1.2.2 二氧化碳和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加成共聚 (1)1.2.3 二氧化碳和杂环化合物的加成共聚 (2)1.2.4 二氧化碳参加的三元共聚反应 (2)1.2.5 二氧化碳合成嵌段共聚物 (3)1.3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交替共聚反应简介 (3)1.4 二氧化碳共聚合反应的机理 (3)1.4.1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共聚反应机理 (3)1.4.2 二氧化碳和烯类化合物的聚合反应机理 (4)1.5 二氧化碳树脂(PPC)的制备 (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研究内容 (4)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4)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5)2.2 研究成果 (5)2.3 亟待解决的问题 (6)3. 市场与应用 (6)3.1 应用 (6)3.2 PPC市场领域 (7)4. 研究发展趋势与展望 (7)5. 参考文献 (8)1、绪论1.1 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定义二氧化碳树脂材料是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合成材料,一二氧化碳为单体原料在双金属配位PBM型等催化剂作用下,被活化到较高的程度时,与环氧化合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经过处理后就得到二氧化碳树脂材料。
1.2 二氧化碳树脂材料的分类在聚合中加入不同反应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二氧化碳树脂。
1.2.1 二氧化碳的共缩聚反应二氧化碳和多元胺反应可以合成低分子量的聚脲,但是反应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Yamazaki[1]等在加入某些亚磷酸酯和吡啶,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了二氧化碳和胺类化合物的缩聚反应,其反应如下式所示:Soga和Kuran等发现,在冠醚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双酚钾盐可以生成有机碳酸钾,进而和双卤代物缩合得到聚碳酸酯如下式:二氧化碳、二卤代烷与二炔烃在CuI的催化下可以发生三元缩聚反应。
1.2.2 二氧化碳和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加成共聚二氧化碳和乙烯基醚类单体在烷氧基铝或三乙酰丙酮铝的催化作用下可以生成少量低分子量的共聚物。
此外,在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碳也能与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发生这类共聚反应,得到类似于橡胶的弹性体,但所得产物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Tsuda[2]等报道了二氧化碳与二炔化合物交替共聚生成聚2-吡喃酮内酯的反应,如下式,产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1-17.9Kg/mol,催化剂为零价镍络合物。
1.2.3 二氧化碳和杂环化合物的加成共聚1969年井上祥平首次报道了ZnEt2-H2O催化剂可实现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尤其是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合[3],合成了脂肪族聚碳酸酯,反应式如下式。
40年来,各类环氧单体如环氧环己烷、氧化苯乙烯、环氧环戊烷、环氧氯丙烷和多种缩水甘油醚等和二氧化碳共聚合成聚碳酸酯的工作相继被发现。
Kuran[4]采用金属烷基化合物-联苯三酚催化体系实现了二氧化碳和环硫乙烷或环硫丙烷的共聚,其反应式如下式。
得到产物为白色或灰黄色橡胶态固体,不溶于一般邮寄溶剂,只溶于三氟乙酸。
二氧化碳和环氮化合物如氮丙啶的共聚属于离子聚合,可在弱质子酸或者路易斯酸催化下进行,甚至可以再为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其反应式如下式:1.2.4 二氧化碳参加三元共聚反应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体系中加入第三单体,如环氧化物、环状酸酐、己内酯、甲基丙烯酸酯等,有时可以促进反应进行并赋予共聚物以特殊性能。
在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反应中加入含酯键的杂环化合物,可得到三元共聚物[5],其反应式如下式:1.2.5 二氧化碳合成嵌段共聚物Santangelo[6]报道了二氧化碳的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在催化剂存在下首先加入第一种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聚合一定时间后,再加入另外一种环氧化物进行聚合,制备嵌段聚合物,如下式:1.3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交替共聚反应简介二氧化碳参与的共聚反应中,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尤其是环氧丙烷的交替共聚反应研究得最充分,其共聚产物聚碳酸亚丙酯(或称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olypropylene carbonate,简称PPC)具有一定的强度、透明性和较好的阻氧性能,同时还是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在食品盒医用包装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最具有工业化价值。
1.4 二氧化碳共聚合反应的机理1.4.1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共聚反应机理现在配位/插入两步机理(如下图)被普遍接受[7]。
在交替共聚过程中,二氧化碳插入金属烷氧键,生成金属碳酸盐,之后环氧化物经过配位活化、开环,插入到金属碳酸盐中,重新生成金属烷氧键,完成一次重复单元的增长。
因此多数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共聚合的催化剂,都具有类似于假想的共聚反应中间体的醇氧基或羧酸基金属化合物结构。
增长中的高分子链能通过分子内亲核进攻发生环消除反应,生成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环状碳酸酯。
1.4.2 二氧化碳和烯类化合物的聚合反应机理二氧化碳先与乙烯基醚生成环状内酯中间体,后者再与乙烯基醚进行阳离子聚合反应。
1.5 二氧化碳树脂(PPC)的制备2、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二氧化碳和有关原料制备树脂材料的工作,对于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
国外一直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投入。
我国学者在国家的支持下,多年来付出了巨大努力,探索解决了二氧化碳共聚物合成和应用的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
我国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使二氧化碳共聚物材料在工业上以不高的成本生产出来[8]。
但是由于二氧化碳本身的惰性及其共聚物在某些性能方面的缺陷,二氧化碳共聚物材料未能广泛应用。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研究内容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1969年日本京都大学的井上祥平发现可将二氧化碳固定为可降解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共聚物,但所采用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太低,和理想工业化要求相差太远。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对能源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利用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得焦点课题。
开展该项工作的国外研究单位主要有: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东京技术学院、波兰理工大学、美国Pittsburgh大学和Texas A&M大学及德国、韩国、俄罗斯的一些研究小组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1994年美国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公司已有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商品出售(数均分子量为5000),主要在美国及日本销售,用于新鲜牛羊肉的低温保鲜膜。
日本也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由于生产成本太高,且加工性能、力学及热学性能有待进一步的改善,有关研究与开发工作一直在积极的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