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方法――五步阅读法

合集下载

阅读的技巧和步骤

阅读的技巧和步骤

一、五步阅读法阅读课文或片段,不能囫囵吞枣,草草一遍就开始去思考或做后面的题型。

那往往是不得要领的,做的效果极其低。

因此阅读必须多读几遍,至少也得三至五遍,才能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做题切题。

五步阅读法归纳起来就是:概读——细读——分读——品读——评读(个性化阅读)。

1、概读。

(1)、目的:大概的浏览全文,主要任务是扫除不识的文字和不解的词汇障碍。

(2)、技巧:快读全文,不识的字词做记号(下加“·”号);查字典或互相帮助完成注音识字;查字典或练习片段内容理解;师生讨论。

2、细读。

(1)、目的:这一边比较细致全面,任务是熟悉全文系统内容。

弄清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何事(what)、起因(why)、过程、结果;初步分出段落层次。

(2)、技巧:慢慢细读相关内容并用波浪线画出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何事(what)、起因(why)、过程、结果;用“‖”划段分层。

3、分读:(1)、目的:对各段各层分别精读,能会拿出内容意思。

(2)、技巧:有总起句或中心句的找总起句或中心句;把握核心词句精简归纳成句;缩句法。

4、品读:(1)、目的:针对题型要求进行重点品读。

(2)、技巧:读懂题目信息,把握主题,注意文中情感方向,用自己的理解去展开阐述,不能用笼统呆板公式化的来归纳。

5、评读:尤其适用于读书笔记和阅读题中让考生发表看法观点的题型。

目的在于开发学生自主思维,发表个性观点。

(1)、目的:侧重某一个方面的知识点(如分析人物性格、烘托环境、了解事件经过、发掘人物思想、作者写文的情感方向等等。

)用评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延伸到生活中的看法。

(2)、技巧:把握文章情感思想方向(抒发、赞美、讽刺、抨击等),独立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认识,体现出不受别人观点干扰的个人见解。

二、短文阅读题型的基本特点1、拼音、字、词等的基础训练。

(1)、给字词勾选正确的读音。

(2)、读拼音写字词。

文言文五步教学法

文言文五步教学法

文言文五步教学法杨志荣整理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串讲法,老师为主导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收效甚微。

要革除这种弊端,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于是作者实行大胆的尝试,采用了五步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说”和“读”这两大语言环境。

学英语能够到“英语角”,学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就更多了。

学习文言文却没有那么好的条件,谁也不想“之乎者也”地啰嗦半天,所以我们只有抓住“读”这个环节。

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对文章实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其思想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朱自清先生也说过:“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但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

”从读的基本要求出发,文言文的诵读要求做到:正字音,知句读,揣语气,晓内容。

首先要读准字音。

特别要注意文言文特有的异读字。

例如将“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句子中的“衣”读为(yì),不能读成“衣(yī)”,这是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的,叫破音异读。

又如,“至莫夜月明”(《游赤壁赋》),“莫”通“暮”,读为mù;,不能读mò,这是文言文常见的通假异读,当甲字与乙字通假后,就读乙字的读音。

再如“可汗问所欲”(《木兰诗》),“可汗”读为kèhán,不读“kěhàn,这是专有名词保留古音的读法,叫古音异读。

其次是要分清句读,不要破读。

朗读时要像读现代文一样,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停顿和语调。

更要特别注意古今语言结构的差异,处理好句中的停顿。

将“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不能破读为“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再次,音读得准、不读破句,再配上合理的语气、语调,“激昂之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就能够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其思想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文言文五步自主学习法

文言文五步自主学习法

文言文五步自主学习法这套方法共分五步完成,它们分别是:抄读—研读—解读—翻译—评析。

为了促进古文教学的改革,我不揣浅陋,把试验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记录于此,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抄读。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一般都较为浅显,虽有少数语言障碍,但只要引导学生参照注解和工具书,字句就不难疏通。

所谓“抄读”就是先把教材上的文字按照一定格式转抄到一个专用“文言文抄读笔记本”上,下面我讲一讲这个格式,即抄法。

取一厚点的横行抄写本,先把标题和作者抄好,然后下面的空行第一行留空,待以后学习时补充注解用,接下来第二行就用来抄写原文,注意要把课文下面的注解抄在相应的所注的字词后面,并用括号括起来;再然后第三行也留着待以后写译文用……如此依次往下进行。

这样所有的行就被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三行。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抄写原文最好用蓝色笔,文下和后来补充的注解用红色笔,译文用黑色笔。

这样,抄写的各部分色彩鲜明,易于识记。

另外还要说明的是,最好在每页的右边留下一定的空白,可以在这里写心得和笔记什么的。

在抄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找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文段,并且做好记号。

所以我把这一步称做“一读明大意找疑难”。

一读可以作为学生预习,开始在课堂上完成,方便老师指导和纠正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在学生熟练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老师只要检查就可以了。

在这个学生预习抄读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作品的魅力和学习的伟力。

你看原本他们认为不可能自己读懂的古文,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也能读懂大意,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的极大鼓舞。

通过自己的劳动,他们体验到了增强人的自主意识的必要和愉悦。

二、研读。

在这个阶段初中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因为初中生选词辨义等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高中生在熟练以后就可以放到课外去完成了。

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边看自己的抄读笔记边结合教学参考书(包括各种工具书)在小组内学习交流,目的是通过参考书解决一部分疑难。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六步法”
1.明背景
在读一篇文章之前,特别是文言文,弄清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生活在什么时代,当时有什么特点,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等等,搞清这些,对理解文章是很有协助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2.诵读
在弄清楚了背景之后,就能够接触原文了。

首先要诵读,而且是反复诵读,不理解的字要看注释,查工具书。

读的时候要精力集中,声音宏亮。

对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可暂时放过,等到下一步再解决。

3.疏通字词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也是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基础一环。

首先要借助注释,其次要勤查工具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疏通字词要按顺序实行,最好能做到字字落实。

4.理清思路
在疏通了字词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了。

厘清思路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

具体方法是由句到段,由段到篇。

5.理解文意
读完一篇文章要明白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说明了对象什么特点,或阐述了什么观点,这就是文意。

6.赏析语言
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好的语言能够加深人们对内容的理解。

所以,欣赏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够协助我们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初中文言文五步阅读法

初中文言文五步阅读法

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初中课本上所选的古诗文占教材的30℅左右。

学习文言文,可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

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教法僵化,使学生日生厌倦之情。

文言文的教学是进入课改后最为混乱和困惑的,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对文言文语法掌握,对实词、虚词的理解,把它当作工具书来上;有的教师缘于对新课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80篇”的误解,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即可。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据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朗读感知----疏通文意----理解主旨----欣赏评价----积累迁移”五环节课堂学习指导模式。

以下就以教学《小石潭记》为例来说明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

第一步,导言激趣,朗读感知。

教学本课时,我先由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写的“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名句导入,然后配乐范读,再让学生自由读,接力读,指名读,齐读。

在读的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出现的语音、重音、停顿、节奏等方面问题予以了纠正。

例如:“其岸势犬牙参互”,学生容易读成“其岸/势犬牙参互”,这里断句出现了偏差,理解就产生了歧义,我就着重讲解,这样熟读成诵后,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章法等就有了一个全面的、大致的了解,为后面的翻译、理解扫清了障碍。

第二步,疏通文意。

这一步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运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我首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译,遇到不懂的字词由学习小组合作互译。

最后小组解决不了的难字难句如“凄神寒骨”等就由师生共同来解决。

第三步,理解主旨。

新课标指出“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文言文的五步阅读法介绍

文言文的五步阅读法介绍

文言文的五步阅读法介绍文言文的五步阅读法介绍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的五步阅读法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一、预读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具体做法是:(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

(2)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

(4)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

(5)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二、抄读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做法是:(1)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

(2)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

(3)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

(4)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

(5)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

三、解读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

具体做法是:(1)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4)课堂专题讨论,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四、品读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

具体做法是:(1)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

(2)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

小学文言文教学“五步法”

小学文言文教学“五步法”

小学文言文教学“五步法”鱼亚强摘要:现行的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较之前的人教版,古诗文总数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一年级便学习古诗,三年级开始接触文言文。

然而,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学生被动学习文言文,初学便了无兴趣。

笔者结合近年来文言文教学,总结出小学文言文教学“五步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读一、文言文教学“五步法”——读文小学文言文学习重在“读”。

学生自读要大声朗读,一遍一遍地读,有目的性地读。

一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准文言文中易读错生字、生僻字、通假字的读音。

二读,教师要适当地“扶”学生,应进行有节奏、有韵味、情景化的范读。

在范读前,教师需教授学生如何划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重音;范读中,学生要规范使用符号,划出文言文的节奏、重音等。

三读,教师提倡学生放声、自由去读。

此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涵泳于文中,自我感知、体会、完善。

四读,教师可采取指名读、赛读、互评读等形式让学生汇报读,学生出现字、词、句的错误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并让其再读。

学生读完,教师应及时予以中肯积极地评价,激发和推动学生读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一遍遍地读,真正使文言文通过学生感官刻录在学生心中,若能倒背如流,之后学习则会轻松许多。

可以说“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石,没有大量、充分地读,学生文言文学习与感知就无从谈起。

蒋学晶在执教《已死的母熊》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反复枯燥地读,而是通过呈现文本“原文——去标点——竖排——繁体”的四次变化,让学生愉快地读。

这四次读书,蒋老师的处理各有侧重:读原文是“自由大声读”;读去标点版是“凭着印象练习读”;读竖排版是在读顺了无标点版的基础上再读;繁体字版比较难读,蒋老师采取了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的形式。

这种初读策略,可在文言文教学中借鉴运用。

二、文言文教学“五步法”——解文“解”就是粗知文章大意。

“粗知”就是“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而并非逐字逐句地细品慢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故而教师要珍视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感受,而并非将标准译文作为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唯一参考。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文言文阅读方法一文言文阅读要点文言文重点主要是文言文的读音,断句,对句意的理解,对精美语段的背诵,对文章内容的要点的概括这五个方面,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提高文言文的阅读,也扩大了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

学法指导:1.读准字音:借助课本(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古代人名;地名仍保留古音的字。

这些都是学习的重点。

2、学会断句: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词之间的停顿根据文意,古汉语大多采用单音词表意,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误读为现代汉语的合成词。

长句可根据文意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可停顿。

3.理解句意:①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理解句意。

②了解古今词义变化,正确理解句意。

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4.对精美选段进行背诵要想背得快、记得牢,首先要读准课文,一字不差,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认真地逐字读,待到读熟后,再考虑背诵,一篇新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读正确,否则读错的地方形成习惯很难纠正。

其次,边读边理解,已有理解内容,才能背得准确。

第三,背诵时可将较长的文章分成小段,“个个击破”。

第四,借助联想,形体动作,辅导背诵。

第五,不断,任何人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计划地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增强。

第六,背诵中心难点易错之处,可摘重点写笔记。

5、对内容要点的概括针对文章的内容,一般设问:写什么人,叙了什么事,介绍了什么物品的特点,阐述了怎样的道理,答这些问题,就要逐句逐层逐段理解文章,在阅读上是与现代文相同的,文言文虽然因距离我们生活较远高中学习方法,但它的学习是有明确范围的,无论那个知识题,都以课本为主。

所以一般同学只要肯下力气,文言文的成绩就会较好。

典故大全之人事/谬误人事/谬误【人彘】参见人事部·谬误“人彘”。

元马祖常《题囗皓图》:“阿婆人彘祸,吾恨紫芝翁。

”【人彘】《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因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非常嫉恨,高祖死后,“太后(吕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浑(熏)耳,饮暗药,使居厕中,命日‘人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方法――五步阅读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者应是有机的统一,而且"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从根本上讲,文言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

因此,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探究或创造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

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程序化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五步阅读法。

一、预读,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具体做法是:(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

(2)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

(4)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

(5)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二、抄读,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做法是:
(1)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

(2)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

(3)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

(4)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

(5)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

三、解读,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

具体做法是:(1)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4)课堂专题讨论,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四、品读,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

具体做法是:(1)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

(2)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

(3)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五、诵读,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

具体做法是:(1)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

(2)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

(3)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

(4)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

(5)指导写作读后感想或思想评论,以求陶冶情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