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村屯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平安村屯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县三合乡XX村地处XX与梅河口交界处,距离梅河口市区仅有35公里,治安环境比较复杂。村班子感到,光抓致富也不行,没有良好治安,老百姓日子过不消停,致富也没有保障。20xx年以来,该村组织开展了平安村屯建设活动,坚持组织推动与群众自治相结合,不仅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还要过上安心舒心的日子。村已经连续10年没有刑事案件,没有越级上访,没有火灾事故,没有群众犯罪,没有邪教组织,“小XX”实现大平安。不少老百姓说:“住在XX 村有安全感、活在XX村有幸福感、走出XX村有自豪感。”

一、抓发展增实力,改善生活安定民心社会平安首先来自百姓心安,百姓心安来自民生改善。这些年来,XX村始终把致富和治安联系起来看,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研究发家致富、增加收入。村里成立了农机合作社,购买了4台联合收割机,还创办了一个中型砖厂,每年创收20多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养殖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和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招商引资,目前已有恒源粮米加工厂、合众玻璃瓶厂等16户企业来我们村落户,总投资5000多万元,年产值20亿元,税收200多万元,全村有工100多人到企业做工,人均增收7000多元。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农民富了,村里强了,村书记腰杆也挺实了。这个时候,村班子想的是如

何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改善民生。近几年在村里建学校、修村路、建医疗站、建文化站,还建起了法制文化大院,全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在农闲时间都参加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各类小型文艺体育比赛,不仅兜里有钱了,而且心里也乐呵了。村里还组织群众开展了“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竞赛评比,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友爱互助,屯风好了,民风正了,家庭邻里和睦了,村邻关系也和谐了。

二、抓调解化纠纷,促进和睦增进和谐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总有舌头碰着牙的时候。家庭有点矛盾是小事,但是如果调解不好,酿成大事,就影响平安了。XX村先后成立了调委会、治保会、服务队,每个组选聘―名综治协管员、设立一名维稳信息员,工资报酬全部由XX县财政提供保障。同时,还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并且兑现奖惩,真正做到了有组织管事、有专人干事、有条件办事。注意发挥群众自治优势,依靠群众化解矛盾,通过建立“百姓说事点”,把一些民间纠纷及时搜集反映上来,同时,把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的村民聘为调解员,村屯共聘任271名调解员,他们经常与群众沟通思想、融洽感情,在当事人之间搭建“连心桥”。为了调动调解员的积极性,村里每年组织一次评比,村民代表给调解员打分,1分10块钱,多的能得到将近1000块钱,少的也能得三五百块钱,提高了调解员的工资待遇。这些调解员探索总结出了“六诊调解法”,即坐诊调解法、

出诊调解法、会诊调解法、急诊调解法、联诊调解法、复诊调解法,用这些调解方法调处有影响的矛盾纠纷300多起,成功率100%,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了促进家庭和睦,村里还出台了奖励政策。比如,对赡养老人、孝敬老人好的家庭,每年村里奖励给500元,使全村人都能以尊老为荣、敬老为美、助老为乐,全村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去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三、抓群防强技防,预防案件减少犯罪建平安,必须抓治安。XX村这些年抓住社会治安不放松,重点加强人防技防物防建设,构建起以村屯为堡垒、家庭为哨所、警铃安到户、十户搞联防、路口有监控、处处有联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点、线、面结合、覆盖全村的全方位治安防控网络。一个是在人防上,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共防共治,全村配备了15名专职综治协管员,组建60人的专业治安联防队、229名“三老”人员参加的护村护屯队、127名民兵和治安积极分子参加的义务巡逻队,每晚参加义务巡逻在20人以上。平时村里来个陌生人,综治协管员和联防队员都主动上前盘查,什么算卦的、摆摊的、收破烂的,都是他们注意的对象。如果白天发现什么可疑人,赶跑了还不放心,还要家家户户提个醒,告诉大家“把自家的东西都保管好,别丢了”。二是在技防上,主要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探头22个,与公安110联网。居民家全部安装了防盗警铃,

3 / 4

实现了“警铃一响,小偷落网”。三是在物防上,家家户户建院墙、安大门,还安装“平安之声”大喇叭16台,老百姓谁家发生被盗、火灾、急病等紧急情况,只要拿起身边电话,按下互助电话号码,就可以通过“平安之声”大喇叭喊话求助,方便快捷。四、抓普法立规矩,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平安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关键要立规矩。这些年,XX村注意学法用法,依法治村。村里投资20多万元,打造了3100平方米的“乡村法治文化大院”,搭建了普及法制、娱乐身心、和谐共处的平台,组织农民开展娱乐活动,自编自演了20多个小节目,用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案件、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法制宣传,丰富了村民法治文化生活,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还请人把法律常识编成鲜活的小故事,把具有XX特色的农民画画在村部大墙上,建成法治文化宣传墙,让老百姓天天看、经常学、记在心。在村小学开展了“学法在家、带法回家、普法上门”活动,用小手拉大手,使广大群众法律素质不断提高,遇事首先找法,不蛮干,不胡来,守规矩。近年来,XX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辽源市法制农家院示范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