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对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做好矿产资源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矿产资源;持续发展;管理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是维护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的调控手段。矿产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也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特点是: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贫劣资源比重偏大,贫矿多,共伴生、难选冶矿产多,小型及以下矿产多;矿产分布不均衡;己查明矿产资源中,大宗矿产相对不足、可直接开发利用的矿产少。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开发不断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源人均短缺、质量差及综合利用水平低的状况,为保证GDP翻两番目标的实现,在矿产资源消耗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每万元GDP 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4倍;单位产值的铜、铁、铅、锌的消耗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65倍、2.3 9倍、2.72倍、2.79倍;2003年我国GDP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而消耗的钢材、水泥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 。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包括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己进入人均1000 - 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整个社会的消耗结构开始快速升级,人民更加追求提高生活的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工业化发展到重化工阶段,经济发展在技术进步、资源消耗、扩大就业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两大任务,是这一阶段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对管理工作的巨大挑战。基于我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必须强化社会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利用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节约资源及循环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意识,转变管理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1.1因地制宜利用矿产资源

各地区要遵循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客观规律,根据区域矿产享赋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并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并规划下游产业的建设。因违法用地被国务院公开调查处理的江苏“铁本”项目,其实,在该地建设钢铁企业本身也违反了矿产开发利用的规律。江苏既无大铁矿,又不产煤炭等能源,炼

钢铁所需的原料和能源都需要从外地运来,既浪费了运输资源,又增加了成本。达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1.2大矿大开,小矿充分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是资源小国,而且大中型以上矿床少。对大中型矿床,应从立项、审批时把关,让有能力有技术的公司整体开发,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坚块杜绝把大中型矿床分割开采的做法。我国小型以下零星分散的矿产多且分布广泛,小矿山绝大多数开采的是未经地质勘查,储量资源远景不清或者只是表外储量的矿产,还有的是大中型矿山己核销储量的矿产。对这些矿产,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因劳动力成本高、不易实行机械化开采等原因而放弃。我国广大农村和山区的劳动力成本低,很多地方有着开采历史和经验。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和个体采矿的小矿山异军突起。据2001年的数据,全国小矿山己达14.6万个,开采矿石总产量占全国的72.2 %,矿石总产值占48.6 %。也就是说,小矿山中除了少数开采达到工业类型的矿产外,目前开采的资源多数是小矿。这些小矿的开发利用对资源贫困的国家讲是“开源”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对矿产的需求,相对国外的情况又是最大节约资源的表现。今后,应依法规范小矿山的采矿行为,解决安全生产和破坏环境等问题,促使其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1. 3努力提高资源回收水平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之一就是单一矿产少,共伴生、难选冶矿产多,有80多种矿产含有共伴生资源储量。由于共伴生元素含量低,采矿科技水平低,造成综合回收利用成本高,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回收率不到5000,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比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约2000。单一矿产中,如煤矿,不算小矿,我国的总回收率也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左右。这种状况

与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的国情极不相称。党中央在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保证GDP再翻两番的需要,必须在开源的同时,十分注重节流。我国每年矿产开采总量己达几十亿吨,综合回收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等于新建了几十个大矿,就为可持续发展增加了一份保证。提高综合回收率,应在法律法规上明确矿山企业在矿产方面的法人财产权,让矿山企业感到是开采“自己拥有的矿产”,与自身利益挂钩;同时,还应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政策和财政税收管理制度,让开采小矿和综合回收利用矿产的企业有利可图,利用经济手段,促使采矿权人愿意主动、自觉的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从而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节约资源政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矿产资源管理还应按照经济增长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当代人发展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采矿产资源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活动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采矿产生的废水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以上,而处理率仅为几个百分点,绝大多数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我国每年工业固体废料的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开采。全国国有煤矿现有煤研石山1 500余座,历年堆积量达30亿t,占地5×103 m2。各类尾矿累计约25亿t,并以每年3亿t的速度递增,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还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全国因采矿而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达l0×106 m2,破坏草地面积约3×105 m2时。全国因采矿累计占用土地约6×106 m2时,且每年仍以4 ×104 m2的速度递增,而矿区土地复垦率仅

为10%。一些地方因矿山开采破坏了水平衡,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全国己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致使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上述事例可以看出,矿业开发如不加强管理,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必须处理好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方面,应该客观地承认,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会产生矛盾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两者是能够实现统一的,因为,矿业开发是为了经济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两者的矛盾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实现新形势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2矿业开发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1 “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赔偿”

对于开采矿产资源,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约束,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按照科学发展观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参照国外经验,应尽快建立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规定开采矿产资源,要按照所占土地面积缴纳一定的复垦保证金或提供相应的资金担保,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使之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或者更加有利于该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2.2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

我国国土面积大,各地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不一致,不能按照全国统一的模式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西部一些人均资源多、自然生态环境没有造成严重破坏的地区,一方面,大量吸引国外、省外的投资。另一方面,要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中部和一些正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地区,一定要边开发,边治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东部和一些矿业发达,开采时间较长的地区,由于过去开采矿产资源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环境欠账较多,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依法管理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复垦力度,建立逐步修补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机制。

2.3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传统的矿业开发模式呈现“资源一矿产品一矿山环境问题”的线形发展模式。矿业开发增长越快,资源消耗越大,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矿山环境问题越多。循环利用模式呈现“资源一矿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循环发展模式,是以地球有限资源支撑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必然选择。这方面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矿业大国早己积累了经验。我国一些国有大型矿山企业也逐步通过矿山复垦,使露天采坑、沉降地面及矿区其他土地再造成湖泊、耕地、森林、草场等资源。今后,矿山企业都应该按这一方式进行运作,不仅开发矿产资源,而且扩大了资源供给总量,达到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目的,为资源循环利用做出贡献。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提高发展水平的需要,是保持适度发展速度的需要,是增强国家安全保障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矿产资源管理只有、也必须适应这一发展方向,服从全局,才能不辜负

历史的使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希望,更好地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源环境保证,既积极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报告

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遥感异常提取 1.省主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矿谱系 综合了全国各类地质资料和现有地质成矿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全国用五分法(袁孚、朱裕生,1980,1981;毓川、朱裕生,1999)做了统一划分。其中省的情况是这样的。 省所属滨太平洋成矿域,下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长江中下游中生代铜金铁铅锌硫成矿带、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浙闽沿海中生代非金属铅锌银成矿带、湾-武夷山北段古生代、中生代铅锌银钨锡稀土稀有矿床成矿带。 下扬子成矿省是显生宇地层发育的成矿省,其次是中元古代地层出露较广,它是古元古代以后地壳连续活动的成矿省。华南成矿省是新太古代以后连续活动,其活动又逐步增加的成矿省,其中在泥盆纪(地层占15.27%)和侏罗纪地层(16.46%)两时代出露的地层最多,其次是寒武系(8.23%)、白垩系(11.21%)、石炭系(7.24%)三个时代。所以它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活动强烈的成矿省。 下扬子成矿省主要超值元素组合:Fe2O3、Cu;Pb、Zn、Ag、Cd;Au、As、Hg、Sb;W、Sn、Bi;Ti、V、Cr、Co;Li、La、Y、Nb、Zr;SiO2、Al2O3、Zr、Ba、Sr;F八组。成矿省已知矿床有236处(生192,外生40,变质4),矿床类型有18类,主要类型有接触交代型67处(以铁铜矿床为主,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0.68%,居全国之首)、热液型59处、陆相火山岩型40处(玢岩铁矿、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3.95%,属全国之首)、斑岩型13处、热液(水)型13处,其他各类较少。由此可知,五组超值元素组合与产出矿床的事实较接近,且接触交代型矿床(以Fe、Cu为主)和陆相火山岩型(以玢岩铁矿床为主)居全国同类矿床之首。 华南成矿省是我国有色、贵金属、稀有稀土矿床最丰富的成矿省之一,地质工作程度很高,地球化学元素的丰度值也高,超值元素的组合有:W、Sn、Mo、Bi;(Cu)、Pb、Zn、Ag、Cd;Au、As、Hg、Sb;La、Li、Be、Nb、Y、Zr;U、Th;SiO2、Al2O3;B、F;Ti七组,其中的SiO2、Al2O3组合反映了地壳的酸度较高。其中的Pb、Au、W、Sn、Bi、La、Be、Nb、U、Th、Zr、Al2O3等12种元素是全国是最高的。成矿省已勘查的矿床497处(生322,外生153,变质22),位于华北陆块成矿省之后,居全国第二。其有18种矿床类型,主成因类型是热液型(以钨锡矿床为主,185处,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6.97%,位于全国之首),花岗岩型矿床16处,占全国同类矿床的64%,位于全国之首。涉及的矿种有W、Sn、Mo、Bi、U、Th、Au、As、Hg、Sb及Y、La、Li、Be等矿种和地球化学组合。已知矿床的特征和地球化学超值元素的组合相互印证了区域成矿作用的成矿机制、证明地球化学元素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 省有7个勘查靶区。勘查靶区的具体名称和包含的矿种如下。①皖浙天目山-宁国Sn Cu Ag W萤石勘查靶区;②西天目山-石耳山Ag W Sn萤石勘查靶区;③永康西溪-Pb Zn Ag Cu 萤石勘查靶区;④松阳靖居口Cu Pb Zn Au勘查靶区;⑤青田温溪Au、明矾石、叶蜡石勘查靶区;⑥文成明矾石叶蜡石萤石勘查靶区;⑦开化白沙关-玉京峰Cu Ag W Sn勘查靶区。 2.省矿产资源概述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萤石居全国第2位。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全省已发现的矿产113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并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69种,包括能源矿产4种:煤、石煤、放射性铀矿及浅层天然气。金属矿产(含稀散元素)23种:铁、钛、钒、铜、铅、锌、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金、银、铌、铍、镓、铟、镉、钪、硒。非金属矿产42种:普通萤石、熔剂灰岩、冶金白云岩、耐火粘土、硫铁

浅谈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中遇到的 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产业结构单一畸形化发展趋势,经济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容易陷入资源枯竭、经济滑落的资源性发展的怪圈。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合理地开发与保护并举、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大大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是实现整顿和规范开发秩序总体要求的重要手段,是整顿规范工作的必然延伸。安阳县在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深化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人就基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角度提出一些浅显的思考与体会。 一、安阳县矿产资源整合概况 安阳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水冶以西太行山延脉区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霞石正长岩、石灰石等十余种,其中霞石正长岩矿资源储量位居全省首位。2008年初,辖区境内共有153家矿山企业,其中煤矿23家,铁矿72家。通过历次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截止2012年,我县注销煤矿13家,铁矿53家。超额完成采矿权、探矿权压减比例的任务目标。 二、整合中采取的主要错施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安阳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发改、工商局、公安、检察、煤炭、安监、环保、矿管局等部门为成员的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深化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查工作。为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从矿管部门抽调政策性强、业务熟练、作风扎实的人员具体负责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并配臵专用车辆等办公设备,保障了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市政府部署安排,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由乡镇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议,制定印发《安阳县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对深化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二)分级负责,落实责任。县政府明确各有关乡镇政府是资源整合工作的责任主体,将资源整合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将整合工作任务细化,分别落实到矿管、工商、环保、安监、公安等有关部门,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资源整合工作顺利进行。 (三)提高矿业权准入条件,严格采矿权审批。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采矿权审批,从严把关采矿权发证材料审查,严控矿山发证数量,对不在规划区内、矿区范围不清、未达到最低开采规模、不具备环境保护条件、资料不全的采矿权申请坚决不予批准,确保从源头上控制矿山

矿产资源评估

资源资产评估之矿业权评估 矿业权是指矿产资源使用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前者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后者是指在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矿产品的权利;根据《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矿业权经依法批准,可以转让他人。矿业权的价值是矿业权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经过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而形成的,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近年来,随着民间资本大量涌入,矿业权市场日趋火热,如何对矿业权进行合理评估定价也日趋重要。 一、矿业权的评估 矿业权的评估对矿业权所依附的矿产地价值的判断。评估者根据所掌握的矿产地信息和市场信息,对现在的或未来的市场进行多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矿业权具有的市场价值量进行估算。 矿业权评估在矿业权市场的全程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在矿业权授予、转让、抵押时的矿业权评估,股票上市和交易时的矿业权评估,矿业公司及勘查公司之间重组、兼并、分设、收购时的矿业权评估,政府为加强对矿业权市场的宏观调控,对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矿业项目的矿业权评估,为公司董事层决策服务的矿业权评估等。矿业权评估是矿业权转让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转让,必须依法进行评估,并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其评估结果进行确认;非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转让的评估,由当事人自主决定。新企业设立时,使用矿业权出资作价的,工商部门需要矿业权的评估报告。企业在出租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的,需要进行强制评估。企业将矿业权进行转让、抵押、信贷等处置时,需要进行矿业权评估。另外,非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在进行转让作价时,也需要对其公允的价值进行一个判断。评估可以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基础的价格依据。 二、矿业权评估的常用方法 (1)统一DCF法 DCF法,即将探矿权的折现现金流法和采矿权的贴现现金流量法统称折现现金流量法,是对项目的评价的一种方法,在矿业领域的项目经济评价以矿床经济评价最为广泛和为人熟知,其评价结果净现值表示该矿业项目的未来获利能力,而未来获利能力的大小是项目方案选择和实施的依据之一,项目评价除净现值外,还有内部收益率和返本期等指标,这些指标用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 折现现金流法应用于资产评估时,运用未来获利能力的大小来估计已形成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的应用首先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进行,针对矿床开发的不同时期净现值所表示的资产内涵是不同的,该方法评估的主要特点如下: 1、已形成资产是指基准日前投资形成的全部资产,包括资源储量和其他资产,而假设资源储量是基本可靠的; 2、价格、贫化率、回收率、精矿品位、采、选成本、管理费用、税率、投资、流动资金、折旧等参数都应该在假设范围当中; 3、就探矿权而言,采用折现现金流法所估算的净现值与资源储量价值基本接近,投资所形成的除资源储量外的其他资产较少,因此,矿业权价值≈净现值,此时,应采用正常的折现率(无风险报酬+风险报酬),建议采用10%左右,选择的大小的因素除利率水平外,还有价格因素、资源级别等重要因素; 4、就采矿权而言,采用折现现金流法所估算的净现值除资源储量价值外可能包括更多的其他资产,因此,矿业权价值=净现值-其他资产,该公式适合矿业开发的任何时期,也是

(精)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考察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20-03-28 3月12日至15日,我们随县政府矿产资源保护开发管理考察组先后到河南栾川、黄冈武穴就矿产资源保护开发管理进行了学习考察,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栾川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辖12镇2乡20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34万。境内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钼金属储量220万吨,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白钨金属储量5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全县林地面积296.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4%,拥有2个国家5a级景区和5个国家4a级景区。栾川作为旅游名县,工矿强县,先后荣获中国钼都、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林业先进县、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最美的小城等国家级荣誉。20xx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4亿元,工矿经济已占到全县gdp的80%,对县财政收入贡献率达70%以上,以钼资源开发为主的工矿业已成为推动栾川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武穴素有“鄂东门户”、“入楚第一港”之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全市版图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12个镇处、32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0万亩,总人口80万人。截至20xx年底全市开发利用的矿产共11种,即:铜矿、铅锌矿、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及大理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建筑用花岗岩、矿泉水等。共有探矿权3家,采矿权50个。20xx年度矿业经济产值达3 8亿多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 二、基本经验 近年来,栾川和武穴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中坚持依法管矿、科学办矿,以“治乱、治散、治本”为重点,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力度,从而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由乱到治,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一)科学规划,严格企业准入 近几年来,XX县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坚持实施“工矿XX县”战略,按照《河南省矿产资源勘察开发整合总体方案》,抢抓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重点成矿区域实施整装勘查重大机遇,制定建设“中国钼都”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工业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以鲁尔区为例讲解,首先是因为鲁尔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区,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和典型;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鲁尔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分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从而能正确的进行知识迁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

在必修模块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教学重点】 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双层次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区、日本的九州,都曾经是工业重地。这些地区的制造业曾经支撑了国家经济的崛起,但重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以及煤铁资源的枯竭。如今,通过发展服务业、新兴工业、创意产业等方式,它们已成功地转型为新的金融城市、文化之都。 德国的鲁尔区可以说是它们中的成功典范。这节课,我们以“乱世崛起—中道衰落—华丽转型”三部曲来学习资源性城市如何发展。 【板书】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础把握】(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 1、鲁尔区位于_____________,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逐渐发展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为核心的世界著名工业区。 2、鲁尔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浅谈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发表时间:2019-07-19T14:51:17.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吴敏[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形势的日渐激烈,不可再生资源在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形势的日渐激烈,不可再生资源在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而言,虽然地大物博,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矿业结构调整。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矿产资源管理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矿产资源管理;基本原则;现状 引言 曾经,我国是世界上有名的矿产资源大国,矿产种类齐全,蕴藏量丰富,但自从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需求日益多样化,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骤然增加,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对各种矿产资源进行了毫无节制的开发利用,既造成了对地表的破坏,又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造成了很多矿产资源的浪费,加上对矿产资源的提炼方式,提炼技术难以达到要求,各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在,在新时期下,我国的矿产安全已经敲醒了警钟,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能源压力骤增,矿产的安全开始限制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开始威胁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了,已经势在必行。 1 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1.1 我国的各种矿产资源种类齐全,铁矿,煤矿,石油,天然气,地热等各种矿产分布广泛,总的蕴藏量很大,在世界上总体而言,具有很大的种类优势和总量优势,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小,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虽然有着很大的矿产资源总量,但人均占有量要远远地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种矿产资源依然需要从国外进口。 1.2 我国的成矿情况比较好,矿产的潜在挖掘力很不错,很多深山处偏远地区各种矿产蕴藏量丰富,需找矿脉的前景很不错。但是,我过的矿产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中西部偏远地区,矿产种类齐全,蕴藏量丰富,但是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勘探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脆弱,难以承受大规模的开发。 1.3 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但是伴生矿和贫矿量很大,富矿和大规模的矿脉比较少,总体的开发难度大,总体而言,我国的矿产资源品质不高。同时,由于新的开采技术难以采用,新的设备采用率低,对各种矿石的提炼程度不够,难以达到综合利用的标准,总体矿产资源综合多次利用程度较低,造成的浪费比较多。 2 矿产资源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依法管理矿产资源 目前,有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一是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导致成本高,亏损严重浪费,广泛和反复挖滥采的退化。二是对生态环境的不合理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就目前的情况看,煤炭开采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环境破坏。保护自然资源开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各级政府的重要前提。但在重型和轻型保护,重型矿山,防晒霜,努力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保护综合利用不足,利用协调发展和推广环保的整体发展大势没有足够的二次原料,矿山“三废”回收利用收集等重视不够,提高认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以最大的整体效益不强。一方面,说明这些问题,对自然资源的现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系统不完全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违背宪法原则。各级政府还没有完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增长,发电,环境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成本的发展。充分体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的宪法原则。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这一宪法原则,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不断增长。这是一个宪法原则,这是在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坚持合法财产不可侵犯 私人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是目前最活跃的部分,但取得采矿权的法律后,许多私人开采,因为在被迫关闭事件发生时没有补偿的原因停机损失发生政策变化的情况下。私人财产,以充分体现公民的宪法原则的法律保护。保护私有财产已经被明确写入国家“宪法”,这是共和国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保护私有财产立法的历史,重要的根本大法。要加强以充分体现保护个人权利的宪法原则的私有财产权利的保护。由于需要迫使企业收回公共利益的采矿权依法取得采矿权的,必须给予充分的经济补偿,以保护人的勘探,开采权和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的利益。如果合法的采矿权都得不到保障,只能鼓励采富弃贫,减少短期投资的安全性净吃。因此,为了落实宪法原则为契机,实现私有财产,采矿和有力地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剥削的法律保护 2.3 坚持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建立社会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公平的第一位要求。市场化经济是竞争政治经济合同,市场主体是公平化有效实施公平竞争的,是履行合同的先决条件前提。根据现有的国有矿产资源的采矿权,集体和人性的个体,外资持股,并提供了不同的法律地位开采,资源分配,获得采矿权和许可证和管理治疗显著的差异。如第四条:“国有矿山企业的主要矿产资源,国有工矿维护和巩固经济发展”;第50条规定:“在提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法律,行政法规,受到国外投资,”等等,这些规定表明,矿产资源,并不能反映不同的法律地位和平等拥有挖掘主题,不仅没有给国民待遇的外国投资者,国内企业尚未取得国民待遇,使“不同的身份”矿业公司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失去了最基本的前提。不过,从全省的角度来看,在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和辩论,在东部省份的竞争所带来的好处的地方分布,显示效果非常清晰。“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重申了鼓励,支持和指导,其中包括私采的政策,包括整个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些要求包括重要原则的市场经济歧视不是内容。为了消除歧视,反映在市场上每个主题同等的法律地位。应建立在民营资本平等准入,矿产资源勘查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公平对待和国家经济的外国投资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建立国民待遇,创造条件参与竞争。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建立,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设立外商投资国民待遇。 2.4 根据地区状况利用矿物资源 严格准守矿物资源分布的实际特点规律是不均匀的,根据区域矿物禀赋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之所需,根据地区状况确定和认真执行矿物资源的开发使用用规划,资源的开发利用之组建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充分依托资源的优势及规划面积,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矿物资源指的是地质的作用产生的具有使用作用的物质条件,是不同形态的的自然资源。

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技术方案

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 告编制

、对本项目服务总体要求的理解 压覆矿产资源是指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的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用的情况。我国在《矿产资源法》中明确规定:"在建设铁路、机场、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国土资源厅(或向县、市国土资源局)查询征地范围内有无探矿权、采矿权及矿产地设置,为建设项目选址时注意避让已发现的重要矿区、重要的成矿靶区、采空区与开采 塌陷区提供依据,避免或减少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保障建设项目正常建设和运行,保护矿业权人和建设单位双方的利益关系。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针对建设工程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工程建设 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程度及危害性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以及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是青岛市本项目区机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委托青岛建通工程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公开招标的项目。 本项目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规模约17km2,项目地 点:青岛市本项目区。 招标范围: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的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项目评估方面的相关服务,配合招标人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质量标准:成果文件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编制工期:合同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含通过审批等的工作) (二)工作范围及内容 1. 工作范围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项目范围的外围拐点作为建设项目范围(开展评估工作时,应当以审批通过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或有关图件资料中的范围为准)。根据建设项目征地范围初步外扩1000m 作为调查区范围。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一、概述 (一)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矿山位置。 1、项目名称、隶属关系。 2、项目位置、交通、地理概况;插图:交通位置图或交通位置示意图。 3、项目建设外部条件及开发现状。如:为正在生产的扩层扩界或资源整合矿山,应说明矿山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建设(承办)单位概况及企业性质。 (二)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实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对改、矿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与预测 (一)该矿产在国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二)产品价格分析 1、国外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二)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矿山资源储量情况。 4、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述。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一)开采方案 1、开采围、可利用资源储量和采出资源储量确定 根据地质报告提交并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地质资源量和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划定的矿区围,确定可利用的矿体,同时说明不可利用矿体及其不可利用原因。最终确定可作为设计的地质资源量和可以采出的地质资源量。对有共生和伴生的矿产,必须体现综合开采和综合利用的原则。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1)可能达到的建设规模。 (2)推荐规模方案的简要论证(两个以上方案比较;确定的生产规模大于等于对不同矿种规定的最小生产规模)。

2012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报告书及开发利用基础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报告书 (二O一二年度) 采矿权人名称:(盖章)矿山名称: 法定代表人:(签字)填表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

填写要求 1.本年度报告书适用于依照《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登记注册的采矿权人。 2.年度报告书应由采矿权人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正楷填写,字迹清晰工整。 3.采矿权人应当如实填写各项内容,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年度报告书、上年度采矿权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基础报表、采矿许可证正、副本和营业证照(复印件)以及需提交的其他材料报送年检机关。 4.填写年度报告书中各栏目内容必要时可适当添加附页,粘贴于相关页之后。 5.采矿权人名称:按采矿许可证上的采矿权人名称填写。 6.年检意见由年检机关填写。 7.矿产开发利用情况一栏内容:(1)矿产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矿区范围、开采方式、主要开采矿种、企业名称等事项变更情况;(2)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等费用缴纳情况;(3)采矿权转让情况;(4)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考核及生产台帐、销售台帐、图件的建立健全情况;(5)矿山统计年报表等材料上报准确、及时情况;(6)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情况;(7)越界开采等违法采矿情况;(8)上年度年检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9)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8.本年年报告书一式三份,经年检机关年检工作结束后留存一份,其余分送上级年检机关、采矿权人各一份。

采矿权人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 年月日

年检意见矿山名称:

采矿权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履行法定义务情况核查表

2012年度矿山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基础报表

2020年高考地理练习: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考纲展示]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4页 [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区位优势? ?? ?? 煤炭储量大,经济开发价值高 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2.发展概况 (1)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 (2)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衰落的原因 (1)廉价石油的竞争。 (2)单一重型工业结构阻碍了经济发展。 (3)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 2.后果???? ? 传统的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煤矿和钢铁企业大量关闭,走向衰落 鲁尔区工业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 特别提示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除出现传统产业衰落外,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其原因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鲁尔区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使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生产效率提高。 (2)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采取平衡策略 3.治理环境污染

[图文拓展] 1.羊八井地热电站 羊八井海拔4 306米,其地热田地下深200米,地热蒸汽温度高达172 ℃,温度约为145~170 ℃。每年二、三季度水量丰富时靠水力发电,一、四季度靠水热发电,能源互补。 2.达坂城风电场 目前我国最大的风能基地——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位于中天山和东天山之间的谷地,西北起于乌鲁木齐南郊,东南至达坂城山口,是南北疆的气流通道,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的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同时,风速分布较为平均,破坏性风速和不可利用风速极少发生。一年内,12个月均可开机发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4页 考点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浅谈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浅谈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发表时间:2017-07-17T16:19:22.2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作者:黄光婵 [导读] 我国属于资源大国,资源种类繁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运用的资源数量不断增加。 摘要:我国属于资源大国,资源种类繁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运用的资源数量不断增加,矿产资源的综合运用问题成为了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直接因素。矿产资源的综合运用指的是提升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笔者主要对我国矿产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进而阐述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为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运用提供建议。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72364284.html,/1/view-7883667.htm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我国一直以来都坚持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主要目的是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等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求我国各项产业在资源的合理运用上提高水准,以达到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目的。矿产资源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和环境发展,因此,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影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以下是笔者针对当前矿产资源运用情况和对策的分析,具体表述如下。 1 矿产资源概述 矿产资源是影响社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矿产资源指的是在经过地质成矿变化所形成,并天然存在于地壳内部或者袒露在地表,呈现着固、气以及液三种状态,且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有用元素或者是矿物的集合体。一般情况下,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实际的存储数量有限。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所开发出来的矿产资源中,有一半具有极为广泛的运用价值,可开发潜力极大。除此之外,以矿产资源自身的使用途径和特色为准可以将其划分为煤炭、石油、非金属以及金属,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另外,矿物资源种类多样,其有着有毒、易污染等特点。有些矿物本身无毒甚至属于必需性元素,但是,这些矿物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对人类产生致命伤害,例如石英、金刚石等。有些矿物本身具有较强的毒性,有雄黄、胆矾等。还有一些矿物含有毒元素但是本身无毒,其主要在冶炼和使用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例如自然金和萤石等。 2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 我国的矿产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性,这种特性要求相关产业在运用资源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首先,我国属于矿产资源总量占据一定优势的国家,但人均占有率少,这与一些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情况相似。但是,我国矿产资源在天然条件上相对比较差,这导致其在采集和挑选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也会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因此,对我国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其次,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增加,矿产资源需要进行综合利用才能缓解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与供给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除此之外,我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将直线上升,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上应该加大力度。总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能够有效缓解资源供给压力,提升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3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3.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在经过了多次改革之后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该资源在综合利用效益上的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运用之后所得到的产品在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方面存在着效益不佳的情况,这导致资源实际利用率下降。例如:一些石棉矿石进行破碎处理之后进行风选,在破碎处理的过程中,一些长石棉纤维被破坏,成为短纤维,这就直接导致产品的质量出现损坏。 3.2 生态环境和安全隐患 矿产资源在开发和运用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生态环境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假如运用不当可能对于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而其中隐藏的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在矿产资源开采中使用粗放式的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还会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金属矿产废石以及尾矿等废弃物存储量呈现着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充分表明我国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方式不当的问题。我国矿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于经济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很多有用的元素流失,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3 技术落后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时间相对西方先进国家较晚,在技术水平上尚且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只有极为少数国有企业的矿产资源在综合运用的技术上能够达到国际中等水准,但其他国有企业以及私有企业在生产技术和设备上都不能达到标准水平。工作人员在选择矿产品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设备难以准确且充分挑选非金属矿产,生产技术也相对比较落后,造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量少而废弃物产出相对较多的情况出现。相关研究发现,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尾矿排放量越来越多,这表明矿产资源在利用上出现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技术的落后居于主要地位,很多矿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浪费的情况,综合利用率过低。 4 处理措施 4.1 健全法律系统,增加政府投入 我国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效益、技术以及环境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法律法规系统。因为我国在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和运用方面不具有完整的法律法规系统,很多矿产开发和利用的国有和私有企业在运作方式上采取粗放的形式,直接导致资源开发出现浪费的情况。另外,我国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标准化系统建设上不够完善,其中资源利用申报制度也存在缺陷,直接影响了矿产品开发效率。 4.2 增强技术研发,提升矿产资源利用效益 技术水准直接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和运用效果。因此,矿山企业应该将新型科学技术作为其发展的先导力量,在矿产的采集和冶炼等方面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另外,针对伴生矿产以及较为复杂的冶炼技术和废弃物综合运用的问题展开技术攻克,提高企业自身的矿产

某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1) 第二节调查评估方法、依据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2) 第三节评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5) 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7) 第一节建设项目概况 (7) 第二节建设项目分布范围 (8) 第三节建设项目保护等级 (8) 第三章调查评估区地质特征 (11) 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11) 第二节主要地质特征 (11) 第三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壳稳定性及地震特征 (21) 第四章建设项目与矿产资源关系 (29) 第一节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29) 第二节矿产地与拟建工程项目关系分析 (37) 第三节探矿权分布状况与勘查工作进展 (43) 第五章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计算 (45) 第一节绩溪县徽厦河塝岱石灰岩矿压覆资源储量估算 (45) 第二节绩溪县宏环砂石矿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7) 第三节安徽省歙县伏川蛇纹岩矿压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9) 第四节安徽省歙县伏川玄武(细碧)岩石料矿压覆资源储量估算 (58)

第五节工程各方案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比较 (61) 第六章建设项目压矿经济价值评估 (66) 第一节资源形势分析 (66) 第二节建设条件分析 (66) 第三节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66) 第四节经济价值评估结果 (66) 第五节工程各方案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经济价值比较 (72) 第六节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 (74) 第七章结论 (75) 第一节主要工作成果 (75) 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76)

附图: 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矿产资源分布图 附表: 附表一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沿线两侧各2km 范围矿产资源分布一览表 附表二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沿线两侧各2km 范围矿山分布一览表 附表三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工程两侧各2公里沿线探矿权分布一览表 附件: 附件1 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中心线逐桩坐标表附件2 安徽省绩溪—黄山(歙县呈村降)高速公路沿线各县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关于矿产资源分布证明 附件3 委托书 附件4 承担单位资质证书 附件5 承诺书 附件6 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关于绩溪高速公路占压伏川蛇纹岩矿普查区的说明》皖路院[2006]69号 附件7 《绩溪至黄山高速公路佛岭隧道压矿安全性论证会专家组意见》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范本)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范本) 一、概述 (一)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矿山位置。 1、项目名称、隶属关系。 2、项目位置、交通、地理概况;插图:交通位置图或交通位置示意图。 3、项目建设外部条件及开发现状。如:为正在生产嘚扩层扩界或资源整合矿山,应说明矿山嘚现状、特点及存在嘚主要问题。 4、建设(承办)单位概况及企业性质。 (二)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嘚意向性协议情况。 2、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嘚主要基础性资料嘚名称。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嘚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实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对改、矿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与预测 (一)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外近、远期嘚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二)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嘚关系。 (二)该设计项目嘚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矿山资源储量情况。 4、对地质勘探报告嘚评述。 四、主要建设方案嘚确定 (一)开采方案 1、开采范围、可利用资源储量和采出资源储量确定 根据地质报告提交并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嘚地质资源量和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划定嘚矿区范围,确定可利用嘚矿体,同时说明不可利用矿体及其不可利用原因。最终确定可作为设计嘚地质资源量和可以采出嘚地质资源量。对有共生和伴生嘚矿产,必须体现综合开采和综合利用嘚原则。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1)可能达到嘚建设规模。 (2)推荐规模方案嘚简要论证(两个以上方案比较;确定嘚生产规模大于等于对不同矿种规定嘚最小生产规模)。 (3)可供选择嘚产品方案。 (4)推荐产品方案简要论证。 3、矿床开采方式 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对矿床嘚开采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采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优势不明显嘚矿床,应进行开采方式嘚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当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是,应确定二者嘚合理分布界线及阐明其在实践上和空间上嘚互相关系。 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1)根据矿区地形条件和矿床赋存条件,同时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嘚不利影响因素以及环保要求,提出开拓方式嘚技术方案比较,最终确定开拓方案和开拓系统,包括:确定井筒位置坐标、井口标高、进出车方位角、井筒断面、井筒深度以及支护形式和支护措施;确定开采中段高度和中段划分;确定井筒嘚使用功能(如主井、副井、风井等)及安全出口;确定井下运输方式(根据生产规模、运输距离等条件确定机械运输还是人工推车运输)。 (2)根据地表地形条件、外部运输道路条件以及井口位置、确定工业场地和设施布局,内部运输及道路等。厂址选择应提出方案比较: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后,推荐合理嘚厂址方案。 5、矿山机械 (1)提升方案及设施配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 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如为改扩建矿山,应说明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4、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述。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㈠开采方案 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可能的建设规模(两个以上方案比较); ──推荐规模方案的简要论证; ──可供选择的产品方案; ──推荐产品方案简要论证。 2、确定开采储量: ──采矿权人在登记管理机关划定的矿区范围内,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勘探程度,

并考虑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的要求,结合矿石品位变化,对开采品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开采矿体的最低品位,在此基础上,圈定矿体,并确定开采对象。有共、伴生矿产的,必须体现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 3、矿床的开采方式 ──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对矿床的开采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采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优势不明显的矿床,应进行开采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当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时,应确定二者的合理分布界线及阐明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互相关系。 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根据地形、矿床赋存条件、备选厂址工程地质条件及环保要求,对各种可供比较选择的开拓运输系统及厂址配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推荐方案。 ㈡防治水方案 当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迳流大量渗漏时,需采取地下和地表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应进行全面防治水方案的综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 五、矿床开采 ㈠露天开采 1、露天开采境界:阐明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方法及所采用的经济合理剥采比; 2、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3、工作面阶段回采率; 4、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应进行不同境界方案比较,确定最优境界。 ㈡地下开采 1、确定矿区开采总顺序并阐明首采地段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2、推荐的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 3、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 4、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5、简述开拓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 6、采矿方法选择和比较,论证推荐采矿方法对资源充分利用的合理性。 7、矿块的结构参数及矿井、采矿、矿块(工作面)的采矿回采率。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㈠选矿方案 1、选矿试验研究及评价。 ──选矿试验研究主要成果,并对其作出技术经济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意见; ──大、中型矿山应进行工业或半工业实验结果,应有加工评价试验结论; 2、根据选矿试验研究结果及评价资料提出推荐的选矿方案。 3、对难选矿种,根据已掌握的技术确定是否需建中间试验厂。并提出拟建规划、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