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MiniLED行业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led调研报告

关于led调研报告

关于led调研报告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调研报告将围绕LED的市场情况、技术发展趋势、应用领域、优劣势以及未来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市场情况:目前,全球LED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LED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420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LED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很大比例。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政策、国内经济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照明产品的需求增加。

二、技术发展趋势:LED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巨大突破,不仅在亮度、颜色还原度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功耗、寿命、稳定性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RGB-LED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更精准的颜色还原;二是大功率LED的发展,提高亮度和发光效率;三是可调控LED的应用,使其可以实现颜色温度和亮度的调节。

三、应用领域:LED的广泛应用范围包括照明、显示器和显示屏、汽车行业、户外广告牌等。

其中,照明领域是LED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传统照明产品与LED产品相比,LED具有较高的能效、长寿命、环保等优势,因此在照明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此外,LED在室内和室外显示屏中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大型活动、商场、剧院等场所,LED显示屏具有更好的画质和可视性。

四、优劣势:LED作为一种新型照明产品,相比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等,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节能:LED的能效比传统照明产品高出很多,能够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率。

2. 长寿命:一般LED灯具的寿命可以达到数万小时,远远超过传统照明产品。

3. 环保:LED不含汞等有害物质,符合环保要求;LED的低功耗也降低了能源消耗。

4. 调控性好:LED具有可调光、可调色温等优势,可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要。

然而,LED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劣势,主要包括:成本较高、颜色还原度不够高、产品标准化亟待提升等。

Mini_LED背光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Mini_LED背光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DCWTechnology Analysis技术分析91数字通信世界2023.101 LED背光的概述作为液晶产品中重要配件之一的背光源,LED 近年发展很快,不断有新技术、新产品推出。

LED (Lighting Emitting Diode )一般指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发光器件。

工作原理是以固态的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在正向电压下,半导体内的载流子发生复合,将过剩的能量释放出,引起光子发射产生可见光。

在小间距LED 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LED 显示技术Mini LED ,也被称为“百微米级发光二极管”,其中小间距LED 是指相邻灯珠点间距在2.5 mm 以下的LED 背光源,Mini LED 是介于传统LED 和MicroLED 之间的背光技术,是传统LED 背光的改进版本,当前行业普遍认为在75~300 μm 范围芯片尺的LED 可以称为Mini LED 。

2 Mini LED方案设计及实现本文介绍一种超高清、高对比度、高亮度的MiniLED 背光技术,通过搭配SOC 的动态区域调光功能,可实时根据各区域画面内容,动态调整对应区域背光亮度,同时对液晶画面图像进行补偿。

本文中采用SOC+MCU (单片机)设计方案,搭配32颗32通道高精度LED 驱动芯片,实现1024背光区域动态控制,Mini LED 颗数为10 000+,亮度峰值可达1 500 nits ,可实现媲美OLED 的显示效果[1]。

将LED 驱动芯片与LED 灯集成在同一片灯板上,大大简化了连接复杂度,降低了产品成本[2]。

2.1 SOC动态区域背光控制TV SOC 集成了动态区域背光控制算法,通过将图像画面划分为二维矩阵显示区域,并分别统计各个区域的亮度信息,产生相应的区域背光数据。

将区域背光数据送至对应的背光区域,并驱动背光LED 亮度,可控制各个显示区域背光亮暗,达到降低背光功耗,提高画面对比度和显示效果的目的。

军工行业光电设备研究报告

军工行业光电设备研究报告

军工行业光电设备研究报告一、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介绍:xx有限公司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氮化铝、蓝宝石等半导体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芯片为核心主业。

公司是国家人事部评定的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通过国家科技部及信息产业部认定,公司有了"半导体照明工程龙头企业"的称号。

公司现拥有MOCVD设备产能规模居国内首位。

简单的研究了一下xx后,下面将从亮点入手分析xx是否还值得投资。

亮点一:LED芯片龙头,加速布局化合物半导体xx这家企业是全球LED芯片的龙头企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形成了全品类完整布局。

公司在LED行业的优势是十分强大的,在2020年的营收数额在84.54亿元,同比增长为13.32%,相较于第二名晶元光电而言领先了一倍以上。

2014年公司开始在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中打拼,最近完成了对氮化镓、砷化镓、氮化硅、等多种化合物半导体的布局。

其化合物半导体平台-三安集成营收达到了质的飞跃,2017年至2020年三年时间,从2594万元增长到了9.74亿元。

公司正加速布局的现实背景下,化合物半导体有望使得公司业绩再上一层楼。

亮点二:MiniLED需求增加,公司持续受益三星、LG、TCL、小米等企业相继推出MiniLED背光电视,苹果推出搭载Mini-LED背光屏iPadPro产品,MiniLED或迎来大规模应用。

在MiniLED方面,公司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成为三星首要供应商并实现批量供货。

另外,湖北三安Mini/Micro显示芯片产业化项目部分产能也已投产运行,由于产能释放的速度和规模的提升,公司有望持续对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进行双改善。

二、从行业角度看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项目进行扶持,这个不用怀疑对公司是非常好的。

LED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LED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LED行业分析研究报告一、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LED 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在照明、显示、背光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 LED 行业的市场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市场规模过去几年,全球 LED 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从 2015 年到 2020 年,全球 LED 市场规模从约 200 亿美元增长至超过 4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5%。

其中,照明领域是LED 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

在国内市场,LED 行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消费升级以及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LED 照明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同时,LED 显示技术在商业广告、舞台演出、体育赛事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推动了国内 LED 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产业链LED 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和外延片生产、中游的芯片制造以及下游的封装和应用等环节。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蓝宝石衬底、MO 源、气体等原材料的供应以及外延片的生长。

目前,上游原材料市场主要被少数几家国际巨头所垄断,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中游环节是 LED 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芯片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芯片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决定了 LED 产品的发光效率、显色指数等关键指标。

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下游环节主要包括 LED 的封装和应用。

封装环节主要是将芯片封装成不同的形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应用环节则涵盖了照明、显示、背光等多个领域。

在下游环节,国内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8K超清超亮全色域MiniLED智能电视技术研究

8K超清超亮全色域MiniLED智能电视技术研究

8K超清超亮全色域MiniLED智能电视技术研究Research on 8K ultra clear and ultra bright full color miniled smart TV Technology朋朝明,张广谱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深圳 518108)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8K面板、MiniLED背光显示屏及其在液晶模组产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8K超清;MiniLED;背光模组;应用方案0 引言随着平板电视大尺寸化超清超亮趋势的持续发酵,加上国内5G技术的兴起,8K超高分辨率面板产业链逐渐建立,整机厂如创维、TCL、康佳、海信等传统TV 大厂也积极投入预研。

2019年8月31日,TCL华星首款75英寸8K MiniLED屏被正式命名为“星曜”并向全球发布。

2020年4月22日,长虹通过线上直播召开5G+8K全球发布会。

随着2020东京奥运会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赛事的拉动,8K搭配MiniLED高端产品的渗透率会进一步拉高,预计2022 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有关部分预计,2023年8K相关产品出货规模将会达到11M台,市场渗透率逼近5%。

目前8K面板及MiniLED背光显示屏已被多厂家应用到高端屛体产品中,MiniLED因其可以融合8K超高分辨率液晶面板,实现超清超亮多分区新形态智能电视,目前已经成为下一代显示屏的关键技术。

本文主要讨论8K超清面板搭配MiniLED的应用方法。

1 8K和MiniLED1.1 什么是8K所谓8K电视,所指的是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即显示屏幕水平像素加上垂直像素的数量。

8K(7680×4320像素) 水平分辨率为7680像素,垂直分辨率为4320像素,是4K(3840×2160像素)的4倍,是高清(1920×1080分辨率)的16倍。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报告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报告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报告1.薄膜沉积是半导体工艺三大核心步骤之一晶圆制造包括氧化扩散、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清洗与抛光、金属化七大流程。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生产流程的基础,半导体设备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半导体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其中薄膜沉积设备制造技术难度大,门槛极高,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三大核心设备之一(另外两者为光刻设备和刻蚀设备)。

薄膜沉积设备作为晶圆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在晶圆制造环节设备投资占比仅次于光刻机,约占25%。

根据SEMI和MaximizeMarketResearch的统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712亿美元,其中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约172亿美元。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集成电路薄膜沉积可分为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其他。

薄膜沉积工艺不断发展,根据不同的应用演化出了PECVD、溅射PVD、ALD、LPCVD等不同的设备用于晶圆制造的不同工艺。

目前,全球薄膜沉积设备中CVD类设备占比最高,2020年占比64%,溅射PVD设备占比21%。

CVD设备中,PECVD是主流的设备类型,2020年在CVD设备中占比53%,其次为ALD设备,占比20%。

2.多因素驱动国产薄膜沉积设备需求国内产线建设极大拉动国产设备需求。

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厂商主导,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诉求增强,长江存储、上海积塔、中芯国际、华虹、士兰微、合肥晶合等国内晶圆厂在新增产能建设过程中积极导入国产设备,极大拉动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

芯片工艺进步及结构复杂化拉动高性能薄膜设备需求。

随着集成电路的持续发展,晶圆制造工艺不断走向精密化,芯片结构的复杂度也不断提高,需要在更微小的线宽上制造,制造商要求制备的薄膜品种随之增加,最终用户对薄膜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这一趋势对薄膜沉积设备产生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市场对于高性能薄膜设备的依赖逐渐增加。

以CVD设备演进为例,相比传统的APCVD、LPCVD设备,PECVD设备在相对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形成高致密度、高性能薄膜,不破坏已有薄膜和已形成的底层电路,实现更快的薄膜沉积速度,已成为芯片制造薄膜沉积工艺中运用最广泛的设备种类,未来HDPCVD、FCVD应用有望增加。

led市场分析报告

led市场分析报告

led市场分析报告LED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照明方式受到了限制。

此外,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提出了严格要求,促使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照明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LED 作为一种低耗能、长寿命、环保的照明产品,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市场规模目前,全球LED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000亿人民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ED生产和消费国家,市场份额超过30%。

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市场增长略有放缓,但整体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三、市场动态1. 家庭照明市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照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LED灯具以其高亮度、低能耗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照明产品,成为家庭照明的主流产品。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家庭照明市场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

2. 商业照明市场:商业照明市场包括商场、写字楼、酒店等多个领域。

随着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商业照明需求逐渐增加。

LED灯具在商业照明市场的应用优势明显,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3. 汽车照明市场:LED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LED车灯的需求逐年增加。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对能效更高的LED车灯需求也会增加。

4. 其他领域市场:LED还在室内照明、户外照明、景观照明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LED产品的应用领域将会继续扩大。

四、市场竞争格局1. 国内品牌:中国LED市场竞争激烈,国内知名品牌主要有三安、飞利浦、欧司朗等。

这些企业具有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

2. 国际品牌: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也有一定份额,例如飞利浦、欧司朗、日亚化学等。

这些品牌在技术、品质、创新方面具有优势。

3. 小型厂商:除了大型品牌,中国LED市场还存在一些小型厂商,主要以代工为主。

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方面相对较弱。

液晶显示行业研究分析

液晶显示行业研究分析

液晶显示行业研究分析液晶显示行业研究分析引言:液晶显示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进,如今已成为最主要的显示技术之一。

液晶显示器以其超薄、轻巧、色彩鲜艳、功耗低等特点,在消费电子、计算机、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篇文章将对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品牌、市场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历程液晶显示技术最早由美国凯恩斯理论研究所的詹姆斯·法拉第(James Fergason)于1964年提出,但直到1970年代末,日本才开始投入这一领域的研发。

1983年,日本夏普公司发布了首款商用液晶显示器,标志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商业化。

此后,液晶显示技术不断进步,1988年TFT(薄膜晶体管)液晶技术的应用使得显示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液晶显示行业的主要品牌液晶显示行业中主要的品牌包括:三星、LG、夏普、京东方、台达、友达、华硕等。

这些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三星和LG作为韩国企业,以高品质和创新著称;夏普和京东方作为日本和中国的代表,以高性价比和大规模生产能力赢得市场;而台达和友达则是显示器部件的供应商,且液晶显示器组装方面经验丰富,一直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

三、液晶显示行业的市场现状目前,液晶显示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碳岩数据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液晶显示市场规模达到557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7387亿美元。

在应用领域方面,电视仍然是液晶显示器的最大市场,随着高清、超高清、8K等技术的不断普及,电视的替换需求仍然巨大。

此外,移动设备和计算机等领域也在液晶显示器的带动下进行持续更新。

四、液晶显示行业的未来趋势未来,液晶显示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高分辨率:随着人们对视觉体验要求的提高,高分辨率将成为液晶显示器发展的主要趋势。

4K、8K等超高清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显示器的画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MiniLED行业研究报告导语作为Micro LED 的前哨站,Mini LED 市场有望自2018 年下半年起向显示和背光市场渗透。

据LEDinside 预测,Mini LED 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得到快速发展,2023 年整体Mini LED 产值将达到10 亿美元。

1、Mini LED:技术革新带来广阔应用前景1.1. Mini LED:打造次毫米级显示技术Mini LED,又名‚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是指晶粒尺寸约在50-200μm 的LED,其晶粒尺寸和点间距介于传统小间距LED 和Micro LED 之间。

Mini LED 作为Micro LED 的前哨站,在Micro LED 之后被提出。

由于Micro LED 存在微缩制程、巨量转移及全彩化等关键技术瓶颈以及高成本问题,故先发展晶粒尺寸更大、仍可使用传统制程技术、技术实现难度更低的Mini LED 作为过渡。

结合倒装COB 或IMD 技术,Mini LED 可实现 1 mm 以下点间距显示,像素密度高于小间距LED 且可实现低亮度下高灰度显示。

同时,Mini LED 作为背光源应用于液晶显示屏,可通过区域调光提高对比度,实现HDR 等精细化显示效果。

能够让LCD 面对OLED 挑战时能够在显示性能方面恢复竞争力,加上成熟的工艺和更长的寿命,LCD + Mini LED 背光在近几年中大尺寸显示领域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1.1.1. 显示技术发展路径更高显示性能及更低能耗一直是平板显示技术发展的主题。

在显示性能方面,显示技术向更高像素密度、更高对比度、更广色域等方面发展以满足用户对优化视觉体验的要求。

另一方面,发光效率不断提高,显示技术向低能耗方向发展,从而使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移动设备续航能力提升。

随着CRT、等离子逐步遭淘汰,LCD 成为显示技术主流,但近年来在不同尺寸、不同应用领域不断受到小间距LED、OLED 等新技术挑战。

在产业链厂商积极推动下,Mini/Micro LED 显示技术快速发展,随着Mini LED 逐步进入量产阶段,有望对现有市场格局形成冲击。

自发光显示技术在对比度、广视角、轻薄化、柔性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随着新技术瓶颈不断突破、良率及发光效率提升,有望成为未来显示技术主流,OLED、QLED 及超小间距LED 将展开竞争。

1.1.2. LED 显示技术革新:从单色LED 到Micro LED小间距LED、Mini LED 和Micro LED 在芯片尺寸及点间距方面存在差异。

小间距LED 意指点间距在 2.5mm 以下的LED 产品;Mini LED 芯片尺寸约为50-200μm;Micro LED 芯片尺寸在50μm 以下,一般为1-10μm 级别。

自LED 实现全彩化以来,从传统LED 到Micro LED,晶粒尺寸和点间距微缩化成为LED 显示技术发展确定趋势。

目前晶电、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厂商Mini LED 芯片已实现量产,主流封装厂商已具备P0.9 产品量产能力,主流屏幕供应商已实现P0.7 超微间距显示屏量产。

在市场需求拉动、厂商及科研机构推动下,LED 发光效率持续提升,晶粒尺寸和点间距微缩化,像素密度成倍增长,显示性能得到大大提升,推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目前已可实现手机背光、电视背光、笔电背光、车用面板背光、室内大尺寸显示屏等多元化应用。

同时,LED 具有半导体属性,在‚海兹定律‛驱动下,LED 成本持续下降,在替代性、新增需求及性价比提升双轮驱动下,新技术在传统领域加速渗透并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1.1.3 PCB 基板率先推出产品,玻璃基板有望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流方向2018年到目前大多数Mini LED方案都是采用PCB基板工艺制成,PCB 基板工艺技术成熟,铜材质的高韧性能够有效提高直通良率。

封装厂商对于PCB 基板的方案更加熟悉,能够更快推出成熟的产品。

玻璃基板的核心材质与LED 晶体都是无机半导体结晶,玻璃材质更容易实现超薄化加工,散热能力有优势,两种材质在热效应变形系数上也更为接近。

另外,玻璃基板也更容易实现巨量转移技术,为未来Micro LED 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面板厂对玻璃基板上面直接刻蚀电路的方案更感兴趣,但是由于材料特性变化大,因此在推广过程中也碰到了一定的良率问题。

京东方和TCL 科技均在2019 年发布了玻璃基板Mini LED 背光方案,目前处于量产前夕,预计2020-2021 会陆续进入批量阶段。

1.2. Mini LED:微缩化间距带来更高视觉享受1.2.1. 自发光显示实现更高像素密度户外显示屏由于强调高亮度且因观看距离较远而对像素间距要求较低,LED 大屏占据绝对主流。

室内专业显示市场更突出分辨率、对比度、显色性等需求,主要由LCD 拼接墙、DLP 拼接墙以及小间距LED 等技术占据。

与LCD 及DLP 相比,小间距LED 无拼缝,亮度、色度逐点可调带来更好均匀一致性,使用寿命远长于LCD 拼接墙及DLP。

因此,小间距LED 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在室内专业显示领域渗透率不断提高,并随着成本下降逐步向商用甚至民用显示领域拓展。

但目前小间距LED 在分辨率及成本方面仍有待改善。

Mini LED 实现较小间距LED 更小点间距,解决了小间距LED 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可应用于室内显示市场,且可实现更近距离观看。

1.2.1.1. 对比小间距LED:更高像素密度与小间距LED 相比,Mini LED 通过更小点间距实现更高像素密度,采用倒装COB 或IMD 封装技术能够进一步改善画面颗粒化问题。

同时,Mini LED 能够大幅减少衬底材料使用量,降低材料成本占比。

据投影时代,尺寸100μm LED 晶体衬底消耗量仅为500μm 晶体的4%。

另一方面,室内显示产品对于亮度要求不高,Mini LED 能够改善小间距LED 存在的亮度偏高问题,并提高低亮度下灰度显示效果。

1.2.1.2. 对比Micro LED:成熟前的过渡Micro LED 将LED 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形成高密度集成微型LED 阵列,其尺寸一般仅在1-10 微米级别。

由于Micro LED 当前仍然面临微缩制程、巨量转移及全彩化等技术难题以及成本过高等产业化问题,故众多厂商布局技术难度更低的Mini LED 技术,并为Micro LED 做铺垫。

Micro LED 具备高像素密度、高亮度、高对比度、广色域、高响应速度、高发光效率等多方位优点,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VR/AR、智能手机、电视、车用面板、室内大屏等众多领域,且无需背光,因此吸引众多厂商及研究机构参与布局。

1.2.2. 背光应用实现HDR随着显示技术发展,LCD 背光源了实现从CCFL 向LED 过渡。

CCFL 即冷阴极荧光灯,在玻璃管内涂布荧光体,并放入惰性气体Ne+Ar 混合气体,其中含汞,在电极间加高压高频电场,激发水银蒸汽释能发光,放出紫外线光,荧光体原子因紫外线激发导致能阶提升,当原子返回原低能阶时放射出可见光。

LED 背光具备绿色环保(不含汞)、广色域、高亮度对比度及寿命等方面优势,随着LED 成本降低,LED 逐步替代CCFL 成为液晶显示的主要背光源,LED 背光市场快速发展。

随着用户对于视觉效果要求逐步提升,量子点技术及OLED 出现并应用于手机、电视显示领域,QD-LCD 主要应用于电视,OLED 在电视、手机、笔电等多领域均有渗透且近年来手机面板领域渗透率迅速提升。

Mini LED 背光LCD 的出现,将与QD-LCD 及OLED 在中高端领域展开竞争。

另一方面,传统LED 背光液晶层无法完全关合,暗态下白光背光难以被完全遮挡,呈现灰色(白色+黑色),因此对比度较低。

而Mini LED 精准调控电流实现更为精细化的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亮态画面可实现1000nits 超高亮度,比平常亮度提高数倍,暗态画面下亮度接近于0,对比度相对更高;同时实现高动态范围成像(High-Dynamic Range),增强明暗细节显示能力使得画面更加细腻,更好地模拟真实画面中的视觉效果;发光效率提升且暗态下不发光进而降低能耗。

1.2.2.1. 对比OLED:更高可靠性及产品经济性OLED 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典型结构以ITO(氧化铟锡)导电薄膜为阳极、金属为阴极,中间沉淀有机发光材料为发光层。

OLED 显示技术利用有机材料自发光,具有柔性显示、透明显示、高对比度、广视角、广色域、轻薄等优点。

但另一方面,量产OLED 蓝色磷光材料寿命偏短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目前已荧光材料为主,发光效率偏低;由于蓝光寿命低于红、绿光,部分工作时间更长的像素点加速老化导致屏幕可能出现‚烧屏‛现象;同时有机材料在有水汽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光氧化反应,因此对有机成膜技术、器件封装技术精密度要求高,抬高了OLED 的成本;同时,当前OLED 尤其是大尺寸的良率偏低。

Mini LED 背光在实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及HDR、搭配柔性基板可实现高曲面背光等优秀显示性能基础上,由于采用无机材料,与OLED 相比具有更长寿命、更高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且无‚烧屏‛现象。

据中关村在线,采用Mini LED 直下式背光的电视成本将低于OLED 20~30%。

1.2.2.2. 对比QD-LCD:精细化HDR量子点(Quantum Dot)即半导体纳米晶体,由有限数目原子组成,三维尺寸均为纳米级,一般为球形或类球形、稳定直径在2-20nm 的纳米粒子。

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

依据发光方式不同,量子点材料的发光特性可以分为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分别应用于QD-LCD 与QLED。

QLED 利用量子点在电驱动下的自发光作为显示基础,由于溶液制程研发困难,且存在可靠性低、蓝光发光效率低、镉基量子点器件具有毒性等问题,因此业内认为电致发光的QLED 技术商用化仍需10 年以上。

QD-LCD 仍然采用LCD 的主体架构,仅在背光源上添加量子点薄膜,蓝光LED 背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量子点膜转化,实现全彩显示。

QD-LCD 通过改变量子点形态得到包括红光到蓝光的高峰值纯色光,实现更广色域,目前量子点液晶电视的色域可达到110%NTSC;同时,QD-LCD 发光光谱半峰宽极窄,约为30nm 左右,因此发光色彩纯度高。

但QD-LCD 与Mini LED背光LCD相比仅在色域覆盖率、色彩纯度、低压启动下高亮度等方面更具优势。

Mini LED 采用P1.0 以下点间距精准调控电流实现精细化区域调光,在对比度、HDR、稳定性和可靠性、轻薄以及安全环保(无镉)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