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运输设备第二章 第七节 工务
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高速铁路资格性培训-理论知识-四、专业知识22

❖ 1.17、高速铁路桥隧路基管理重点 高速铁路桥隧路基管理四大重点是沉降变形、防护设施、 防水排水、周边环境。
❖ 1.18、铁路绿化的功能 铁路绿化具有安全屏障、稳固路基、绿化美化、调节轨温 四大功能。
客运专线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目前在我国, 铁路等级 除Ⅰ、Ⅱ、Ⅲ级外又增加了“客运专线”等级, 时速200至 350km/h的铁路统称为客运专线, 曲线半径一般在2200m 以上。
❖ 高速铁路实行天窗修制度。天窗应为垂直天窗,时间 一般不得少于240min。根据需要和季节特点,可适时停 开确认列车(空载动车组),安排凌晨检查天窗,停开确 认列车当日天窗内不能安排维修作业。
❖ 1.12、高速铁路轨道检查
❖ 高速铁路轨道检查要坚持“动态检查为主,动、静态检 查相结合,结构检查和几何尺寸检查并重”的原则。
控制方式; ❖ ②取消传统的地面信号机,采用列控系统; ❖ ③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和交换与行车、旅客服务相关的信
息。 ❖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由综合调度系统、列控系统、计算机联锁
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具有保护功能的广域 网联接,并传输信息。传统的话音、信号凭证指挥方式不再 适用于高速铁路。
通信组成
速铁路):全长约全长2078km,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
1.3、高速铁路工务设施技术特点 高速铁路工务设施具有无砟轨道、新型桥梁、高架长桥、 宽大隧道、刚度均匀、沉降控制、精密控制、动态优化、 灾害预防、环境友好等十大特点。
1.4、高速铁路工务设备维护管理要求 高速铁路工务设备要满足高可靠性、高温度性和高平顺性 的要求。
时,作业轨温不得超过实际锁定轨温-20℃~+15℃。 ❖ 在高温季节作业时,作业中机组人员应监视线路状况,发
第2章 铁路线路《铁路运输设备》

路堤式路基
路堑式路基
(3)不填不挖式路基。指线路标高与天然地面相同,无需填方和挖方的路基。 4 半堤式路基。路基的一侧需在天然地面上填方修筑而成的路基。 5 半堑式路基。路基的一侧需在天然地面上挖方修筑而成的路基。 6 半堤半堑式路基。路基的一侧需在天然地面上填方修筑,而另一侧则需在天然地面上挖方修筑 而成的路基。
(四)路基排水及防护加固
1.路基排水
为保持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的状态,路基上应设置一套完整的排水设施,包括排地 面水设施和排地下水设施。
(1)地下水: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可采用明沟, 排水槽,渗水暗沟,边坡渗沟,支撑渗沟;当地下水埋藏深或为 固定含水层时,可采用渗水隧洞,渗井,渗管或仰斜式钻孔。渗 水暗沟和渗水隧洞的纵坡不应小于 5‰,条件困难时亦不应小于 2‰。地下排水系统如图所示。
1.隧道的组成
隧道一般由洞身、衬砌、洞门和避车洞、避人洞几部分组成。
隧道洞口及洞身
2.铁道隧道的种类
1 按隧道长度分: ① 特长隧道:全长 10 000 m 以上。 ② 长隧道:全长 3 000 m 以上至 10 000 m,含 10 000 m。 ③ 中隧道:全长 500 m 以上至 3 000 m,含 3 000 m。 ④ 短隧道:全长 500 m 及以下。
狮子洋隧道
函谷关隧道
(三)涵 洞
1.涵洞的结构
涵洞是埋设在路堤下部填土中,用以通过水流或行人的建筑物。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 墙、翼墙和出入口等部分组成其孔径一般为 0.75~6 m。洞身埋在路基中,从进口向出口有一定 的纵向坡度,以利排水。两端进出口处,可砌端墙和翼墙,便于水流进出涵洞,还可以保护路堤 边坡免受水流冲刷。
2.路基防护加固
长钢轨运输列车运用管理办法

长钢轨运输列车运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长钢轨运输列车(以下简称长轨列车)的运用和管理工作, 提高生产效率, 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试行)》,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长轨列车是同时具备装、运、收、卸长钢轨作业能力的专用设备, 适用于50m及以上长钢轨运输。
第三条长轨列车运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确保安全、周期检修, 使长轨列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
第四条长轨列车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配置至工务机械段(含大修段, 以下统称配置段)使用, 产权归当公司。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所属长轨列车的运用管理。
第二章设备管理长轨列车实行总公司、铁路局、配置段三级管理。
总公司运输局是总公司长轨列车的主管部门, 其管理职责是: (一)制定全路长轨的运用规划和运用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全路长轨列车的运用管理工作。
(三)掌握全路长轨列车的装备数量、技术状况和运用管理(四)负责长轨列车的分配、调拨和报废工作, 提出长轨列车购置计划。
(五)审核长轨列车的厂修数量和送车计划。
(六)参与长轨列车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八条铁路局工务处是铁路局长轨列车的主管部门, 其管理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总公司有关长轨列车运用管理的规章制度, 制定长轨列车运用管理实施细则, 监督、检查、指导长轨列车的运用管理工作。
(二)掌握长轨列车的装备数量、运用动态、生产能力、技术状况和运用安全情况, 按时统计、汇总和提报长轨列车运用和管理的相关报表。
(三)负责组织新造、调拨长轨列车的接车工作。
(四)负责提报长轨列车的需求、调拨和报废申请。
(五)掌握并及时汇报长轨列车事故情况, 参与长轨列车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六)负责提报长轨列车的厂修、段修计划, 协调长轨列车厂修、段修的送车工作。
(七)负责组织长轨的设备安全检查和安全技术考核。
高速铁路工务养路机械及专用车辆规程

高速铁路工务养路机械及专用车辆规程第一节工务机械车基本安全要求第6.1.1条轨道车、大型养路机械等工务机械车(以下简称工务机械车)必须配备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GSM-R手持终端及灭火器具、防护信号用品,否则不得上道运行。
此外,轨道车还必须配备复轨器,大型养路机械还必须按机组配备复轨器和捣固装置顶升设备。
第6.1.2条工务机械车机组人员应按分工每天对运用车辆走行、制动、油路、电路系统和工作装置、锁定装置及车内备品、防护信号用品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配备齐全、状态完好;启动GYK进行自检和放风试验,启动CIR进行通话试验,确保GYK和CIR工作正常,并及时更新GYK数据后方准出车。
第6.1.3条工务机械车调车、运行时,正副司机应严格执行“十六字令”,做到“彻底瞭望、确认信号、高声呼唤、手比眼看。
”第6.1.4条工务机械车应凭调度命令进出封锁区间。
调度命令下达后,正副司机应对其进行核对。
进出封锁区间前,正副司机应与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驻调度所(车站)联络员联控,确认信号、进路无误后方准开车。
第6.1.5条严禁擅自对GYK进行关机、降级、解除监控功能、关闭放风阀、变更运行控制模式等操作。
当GYK 发生故障时,工务机械车驾驶员应通过CIR报告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并按不超过20km/h的速度运行至前方站。
第6.1.6条停留超过20分钟时,开车前应进行整列制动机简略试验。
列车管压应不低于500kPa;行驶在长大下坡道时,应适时使用制动机,防止超速及放飏,并不得熄灭发动机或采用空档溜放。
第6.1.7条工务机械车在站内停车待备时,应采取保压制动;发动机熄火等待时,要做好防溜,正副司机不得同时离车。
第6.1.8条工务机械车在车站或施工车辆停留线停留时,应采取防溜措施,拧好两端车辆手制动机,设置防溜铁鞋并加锁;在两端各50米处设置带反光的移动停车信号牌,距离不足时,在停留线警冲标相对位置设置。
《高速铁路工务》课件

高速铁路的改进和升级需要持续进行,以提高系统 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结束语
1 困难与挑战
2 机遇与发展
高速铁路的建设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挑战,包括 技术、资金和环境等方面。
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促 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3 期望与轮廓
4 高速铁路工务前景展望
我们期望通过共同努力,打造更加完善的高速铁 路工务体系,实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高速铁路梦 想。
桥梁隧道设计
高速铁路桥梁和隧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理环境和 工程技术要求,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施工
1
建设流程
高速铁路的施工需要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
土地征用
2
包括前期筹备、工程施工、验收等环节。
高速铁路的施工需要大量土地,因此需要进
行土地征用和补偿工作。
3
建设资金
高速铁路的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需要进
高速铁路工务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世界各国提供 更快、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通信设备
高速铁路的通信设备需 要高速、可靠的通信系 统,以保障列车的运行 和乘客的通讯需求。
运善的机构和
安全保障
2
流程,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高速铁路的安全是运营的重中之重,需要制
定一系列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3
车站设施
高速铁路的车站需要提供便捷、舒适的候车
客运服务
4
环境和服务设施,满足乘客的需求。
高速铁路的客运服务应关注乘客的需求,提 供便利、舒适的旅行体验。
维护
日常维护
高速铁路的日常维护包括轨道检查、设备保养和设 施维修等工作。
故障排除
高速铁路的故障需要及时发现和排除,以确保列车 运行的平稳和安全。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版第二章20147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版第二章20147第二章线路、桥梁及隧道一般要求第30 条为了保证线路、桥隧、路基等设备质量,应设工务段等工务维修机构。
工务段管辖正线长度,应根据单线或双线、平原或山区等条件确定。
在工务段管辖范围内有枢纽或编组站时,应适当减少正线管辖长度。
铁路局根据需要和条件,设供铁路专用的采石场和林场。
第31 条工务维修机构应有机具检修、配件修理、辅助加工等设施,动力、机修、起重、试验等设备,以及轨道车和汽车等运输工具;根据养护维修需要还应有大型养路机械、工务专用机械设备、移动检测设备,以及检修、焊轨基地等。
铁路线路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第32 条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安全线及避难线。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安全线是为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从一进路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占用的进路而发生冲突的一种安全隔开设备。
避难线是在长大下坡道上能使失控列车安全进入的线路。
第33 条Ⅰ、Ⅱ级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及最大限制坡度规定见第 2 表和第 3 表。
第 2 表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 m) (P18)铁路等级ⅠⅡ路段设计行车速度200 160 120 120 80 一般 3 500 2 000 1 200 1 200 600困难 2 800 1 600 800 800 500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P19)第3表铁路区间线路最大限制坡度(‰铁路等级Ⅰ Ⅱ一般困难一般困难电力6.015.0 6.020.0内燃6.012.0 6.015.0第34 条车站应设在线路平道、直线的宽阔处。
车站必须设在坡道上时,其坡度不应大于1‰;在地形特别困难的条件下,会让站、越行站可设在不大于6‰的坡道上,且不应连续设置,并保证列车的起动。
铁路运输设备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铁路运输设备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铁路运输设备概述 (4)1.1 设备分类与组成 (4)1.2 设备技术规范与标准 (4)第2章轨道设备操作与维护 (5)2.1 轨道设备操作要领 (5)2.1.1 操作前准备 (5)2.1.2 操作步骤 (5)2.1.3 操作注意事项 (5)2.2 轨道设备维护方法 (5)2.2.1 日常维护 (5)2.2.2 定期维护 (5)2.3 轨道设备故障处理 (5)2.3.1 故障排查 (6)2.3.2 故障处理 (6)2.3.3 故障预防 (6)第3章机车车辆操作与维护 (6)3.1 机车车辆操作要点 (6)3.1.1 操作前准备 (6)3.1.2 操作流程 (6)3.1.3 操作注意事项 (6)3.2 机车车辆维护技术 (7)3.2.1 日常维护 (7)3.2.2 定期维护 (7)3.3 机车车辆故障诊断与排除 (7)3.3.1 故障诊断 (7)3.3.2 故障排除 (7)第4章信号设备操作与维护 (7)4.1 信号设备操作规范 (7)4.1.1 操作前准备 (7)4.1.2 操作步骤 (8)4.1.3 操作注意事项 (8)4.2 信号设备维护流程 (8)4.2.1 例行维护 (8)4.2.2 定期检查 (8)4.2.3 应急抢修 (8)4.3 信号设备故障处理 (8)4.3.1 故障排查 (8)4.3.2 故障处理 (9)4.3.3 故障记录与报告 (9)第5章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 (9)5.1 通信设备操作方法 (9)5.1.1 开启与关闭通信设备 (9)5.1.2 设备参数设置 (9)5.1.3 通信设备操作注意事项 (9)5.2 通信设备维护技巧 (9)5.2.1 设备清洁 (10)5.2.2 设备保养 (10)5.2.3 电池维护 (10)5.3 通信设备故障应对 (10)5.3.1 故障排查 (10)5.3.2 故障处理 (10)5.3.3 预防措施 (10)第6章铁路供电设备操作与维护 (10)6.1 铁路供电设备操作规程 (10)6.1.1 操作前准备 (10)6.1.2 操作步骤 (11)6.1.3 操作注意事项 (11)6.2 铁路供电设备维护要点 (11)6.2.1 定期检查 (11)6.2.2 定期保养 (11)6.2.3 故障排除 (11)6.3 铁路供电设备故障处理 (11)6.3.1 故障排查 (11)6.3.2 故障处理 (11)6.3.3 预防措施 (12)第7章铁路运输设备检修管理 (12)7.1 检修计划与组织 (12)7.1.1 检修计划制定 (12)7.1.2 检修组织架构 (12)7.1.3 检修人员培训与管理 (12)7.2 检修工艺与质量控制 (12)7.2.1 检修工艺制定 (12)7.2.2 质量控制措施 (12)7.2.3 检修质量评价 (12)7.3 检修设备与工具管理 (13)7.3.1 检修设备配置 (13)7.3.2 检修设备维护 (13)7.3.3 检修工具管理 (13)7.3.4 检修备品备件管理 (13)第8章铁路运输设备安全管理 (13)8.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3)8.1.1 本章主要介绍与铁路运输设备操作与维护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
新版《技规》工务普速课件

• 4.把我国铁路发展最新成果纳入基本规章中 • 新《技规》充分反映了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来,在高
速铁路、普速铁路、重载铁路建设和运营方面的最新内容和要 求,充分反映了铁路技术设备的最新变化,充分反映了铁路运 输组织方式不断改进和提高后对作业程序和作业方法的新要求 。 • 新《技规》大幅度增加了高速铁路技术设备、行车组织和信 号显示的内容,对高速铁路线桥隧、通信信号、机车车辆、车 站枢纽、牵引供电等设备提出了新要求,加入了声屏障、 GSM-R、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动车组等一些高速铁路新的技术 设备。 • 增加了CTC、C-2/3级列控系统、车载信号等内容,对C-2/3 级列控系统做了详细规定 增加了动车组列车区间运行、车站 接发、限速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 增加了动车组技术设备要求、设备故障行车、非正常行车组 织等内容。
• 第22条 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 专项检查。其中:
• 1.对重要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
每五年不少于一次;技术复杂及重要的桥梁、隧
道检定,其他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
查,每十年不少于一次;对其他桥梁、隧道检定
,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对驼峰及调车场线路溜 放纵断面复测,每五年不少于一次。(原为:对牵 出线\驼峰及峰下线路的纵断面,每年至少检查一 次) • 2.登乘机车、动车组列车或其他旅客列车尾部对 线路全面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 对各种机械设备应制定相应的检修、保养范围及 安全操作规程。有关人员应做到正确使用,精心 保养,细心检修,保持其良好状态。
• 第21条 铁路技术设备,除由直接负责维修及管 理的部门经常检查、周期维修外,铁路局还应按 规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 。具体办法由铁路局规定。
• 固定行车设备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的检查结 果记入《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检查中发现 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危及行车安全的,须立即 采取措施;当时不能解决的,要安排计划,限期 完成,并进行复查;需要上级解决的,要按程序 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 度,增强轨道承载能力;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 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线路设备大修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 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 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 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线路设备维修主要由工务段负责。线路维修一般需要在“维修天窗”内进行。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 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目前主要由大修段和工务机械段来负责。大修时,应采用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运 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 一、 线路维修 线路设备维修包括线路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一)综合维修 指根据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和更换、整修失效零部件为重点, 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按周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综合性维修,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 (二)经常保养 指根据线路变化情况,以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对全线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经常性养护,以保持 线路质量处于均衡状态。 (三)临时补修 指以小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及时对线路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 进行的临时性整修,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平稳。
机械化维修机具比较笨重,综合作业时占用线路的时间较久,往往需要封闭线路,《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原铁道部令第34号)明确规定繁忙干线应在列车运行图上安排工务、电务、供电等设备综合维修“天 窗”。“天窗”时间规定:“维修天窗”最少不少于60min;“施工天窗”不少于180min;“高速铁路维 修天窗”为240min。 复习思考题 1.高速铁路的平纵断面参数与运行速度有何关系? 2.高速铁路路基和桥梁有何特点? 3.高速铁路隧道与普通隧道有什么不同? 4.在轨道结构中,高速铁路的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具体体现在哪里? 5.总结一下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的优缺点。主要的无砟轨道类型有哪些? 6.高速道岔有何特点? 7.什么是超高?什么是欠超高,过超高? 8.线路曲线半径为R=472m;通过列车的平均速度y=40km/h;计算线路超高为多少?如果有列车运行速 度为80km/h,其欠超高为多少?若列车运行速度为y=20 km/h,其过超高又为多少? 9.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需具备哪些特征? 10.高速铁路桥梁有哪些主要的结构形式? 11.高速铁路对轨道有哪些具体要求? 12.高速铁路道岔有哪些类型?
二、线路大修 线路日常维修的特点是预防线路病害的发生,保持线路的完好状态。但线路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其各个 部分还会发生磨损或变形。 当这种磨损或变形达到相当程度时,单纯依靠经常维修就难以整治了(或者由于新 技术的采用),有必要加强原有线路,提高线路质量。 因此,除经常维修以外,还必须进行线路大修。 线路大修工作和线路日常维修不同,要根据专门的勘测调查和设计文件对线路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地翻修或加 强。在安排大修工作时,要全面规划,有步骤地解决线路设备的薄弱环节。 线路大修施工的内容有:矫正并改善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全面更换或抽换、修理钢轨;更换或补充轨枕;清 筛和更换道床、补充道砟,全面起道并捣固、改善道床断面;整治路基和安装防爬设备等。线路经过大修后, 其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得到加强。 三、 线路作业机械化 线路作业在过去是一项既费时费工又极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它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改变人 工作业的落后面貌,提高维修质量和作业效率,节约劳动力和维修费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制各种养路机具。 目前养路机械已由小型到大型、由低级到高级、由单机到联合机械,逐步发展到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大型、高 效、多功能的机械。例如,大型起道、拨道、捣固联合作业机,每小时可以捣固线路600~1000m;清筛机每小 时可清筛道砟650m3;线路大修列车能够完成拆卸旧轨排直到铺设新轨排的全部作业,每小时作业进度为200m以 上等。实践证明,由于实现维修作业机械化,使线路质量和作业效率大为提高,维修费用和人力也得到大量节 省。为了便于线路机械化作业,在各路局成立了工务机械段,对路局管内的线路进行线路大中修作业;在工务 段普遍设立了机械化工队和养路工区,配备了以单项、小型为主的养路机械,如电动捣固机、扒砟机、边坡回 填机、液压起道机等,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2005年,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对大型养路机械捣固车、清筛 机、动力稳定车和配砟整形车等设备的国产化,使我国的大型养路机械装备规模、综合能力、作业水平都有了 显著提高,为提速扩能,保证繁忙干线和快速线路的运输安全,实现养路机械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