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内分泌与绝经概论

合集下载

生殖内分泌的现状与发展主要内容

生殖内分泌的现状与发展主要内容

生殖内分泌的现状与发展主要内容生殖内分泌学是针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相关研究的学科,主要包括绝经相关疾病及其治疗、不育和辅助生育技术(试管婴儿)、月经相关疾病和性发育异常。

其中,辅助生育在技术层面在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但由于牵涉到众多的伦理考量,而且这也恰是国内目前较为薄弱的方面,因而一直得到业内外的关注;绝经相关问题与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多种老年慢性疾病有关,而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正在步入老龄社会,因而涉及卫生资源的分配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而社会各界对此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日益成为本领域的关注要点;而月经相关疾病作为青春期、育龄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最为常见的妇科疾患长期以来被妇产科医师所忽视,但广大妇女确有解决这类问题的强烈愿望,作为妇科内分泌医生常感人微言轻,在妇产科学术领域经常被置于次要位置,也应提起充分重视。

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在近年来的国内外的进展进行一个介绍,希望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一、绝经管理(-)绝经的危害和绝经管理绝经的真正含义是卵巢功能衰退造成的雌激素缺乏,其后果不仅包括大家所熟知的所谓更年期症状,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还会造成泌尿生殖道萎缩,特别是还与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的退化密切相关。

绝经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类预期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的结果,在目前女性预期寿命接近80岁的今天,中国目前50岁以上女性的总人口数已经超过2亿,女性将有30年的时间处于缺乏雌激素的绝经状态。

研究表明,从1990年到2010年,中国妇女预期寿命虽然从71.5岁提高到了79岁(提高7.5岁),但健康预期寿命目前仍普遍在60多岁。

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对于进入绝经状态的女性采用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健康咨询和在适宜人群中进行适当的激素补充治疗在内的全方位绝经期管理,可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有效减少上述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改善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 课件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 课件

性腺是内分泌系统中一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受其他内 分泌腺的影响。
其中甲状腺和肾上腺及胰 腺最明显。
• 甲状腺 甲状腺分泌(T3 T4)两种激素对生殖生理有直接影响。
1)甲低
发生在青春期前, 卵胞发育停滞、性 器官萎缩、月经初潮延迟等。
发生在青春期后,月经过少、稀发甚至 闭经,生殖功能受到抑制,不孕,自然 流产和胎儿畸形的 发生率增加。
诊断及治疗原则。
• 3.熟悉无排卵性功血的病理类型。 • 4.了解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
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 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相邻 两次月经第一日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月 经周期,平均28天, 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经期,4-6日, 一次月经的总量称为经量,20-60毫升.
• 3.生育期
• ①因内外因素(劳累、 手术、流产等)干扰 也可发生暂时性无排 卵.
• ②也可因肥胖、多囊 卵巢综合症、高泌乳 素血症等而发生持续 性无排卵。
【病理生理】
1.各种原因引起的无排卵均可使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 刺激无孕酮对抗而发生雌激素突破出血.
I 低水平雌激素维持在阈值水平 血
出血时间延长. ii 高水平雌激素维持在有效浓度
功血
• 概述: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主要
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异常或靶细胞
效应异常引起的症状。部分还涉及到遗传因素、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等。
• 临床常见包括: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病理性闭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痛经 经前期综合征 绝经综合症 高催乳素血症
教学大纲
• 1.掌握无排卵性功血和排卵性功血概念 • 2.掌握青春期、绝经过渡期、育龄期无排 卵性功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内分泌

内分泌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所致的躯体 及精神心理症状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孕激素 雄激素 :雄烯二酮 睾酮
促性腺激素:绝经过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动型,
LH仍在正常范围内 ;绝经后FSH、LH水平升高,其 中FSH升高较LH显著,FSH/LH>1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HRT方案: 单用雌激素:用于已行子宫切除术妇女。 单用孕激素:适用于月经失调而无绝经症状的患者。 合用雌、孕激素:适用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 合用雌、孕、雄激素:适用于有完整子宫,需加雄激素者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HRT的副作用及危险性:
异常子宫出血:应加以重视,查明原因,必要时行诊刮 乳腺癌:危险性尚无定论,个体化的利弊权衡用药期间 应进行规范的随诊监测。 子宫内膜癌:目前对于有子宫者强调雌孕激素联合使用, 以降低其风险性。 注意!!用药期间随访观察的重要性。
氯底酚胺 有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无排卵 卵泡发育差,虽有排卵但不育者 HMG 中枢性闭经者 经CC治疗无效者 生殖辅助技术需超促排卵者 HCG 正反馈缺陷或LH峰分泌不足 协同CC诱发排卵 健黄体和保胎

第二节 闭 经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于下丘脑性闭经
运动 肥胖、PCOS患者进行运动调节
第二节 闭 经
2.激素治疗
性激素替代目的 维持女性全身及生殖健康 性征 月经来潮
维持子宫发育
第二节 闭 经
性激素替代方法
E-P人工周期-低雌激素性腺功能减退 E+P-Ⅱ闭经 单P- Ⅰ闭经 避孕药-PCO
第二节 闭 经

中医妇科学绝经名词解释

中医妇科学绝经名词解释

中医妇科学绝经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中医妇科学里绝经这个词儿。

绝经,简单说呢,就像是女人身体里的一个重要阶段的信号灯。

比如说吧,就像一
列火车开到了一个特定的站点,要停下啦!绝经就是女人的月经不再
来了。

你想想啊,每个月那几天一直陪着女人的“大姨妈”,突然有一天就
不来拜访了。

这可不是小事儿呀!这就好像你一直习惯的一个好朋友,突然说以后不跟你玩了,是不是感觉怪怪的?
绝经意味着女人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了,雌激素水平也下降了。


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会给女人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呢!比如可能会心情
烦躁,哎呀,就像那夏天里闷热的天气,让人浑身不自在!还可能会
潮热出汗,就跟突然被放到了一个小火炉旁边似的。

我认识的李阿姨,她绝经后就经常说自己心里发慌,感觉空落落的。

这时候家人的理解和关心就特别重要啦!就像给她递上一杯清凉的水,能让她舒服不少呢。

还有啊,绝经后女人的身体也会变得不一样哦。

骨头可能会没那么
结实了,这就像那原本坚固的城墙,时间久了也会有点松动。

所以这
时候要特别注意补钙呀!
绝经可不是一下子就发生的,它有个过程呢。

就好像一场慢慢落下
的帷幕,在这个过程中,女人要好好照顾自己。

我觉得绝经虽然是女人生命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但咱可不能小瞧它。

得重视起来,好好应对,让自己在这个阶段也能过得舒舒服服的,开
开心心的呀!这就是我对中医妇科学绝经的理解,你觉得呢?。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包括月经周期的调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调,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调节方法和疾病的治疗。

正常的内分泌调节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

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成。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来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卵巢,刺激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则对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脱落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调。

一些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不调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表现为卵巢内多囊肿的形成和多个卵泡的发育,导致月经不规律和排卵障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部生长,造成排卵问题、疼痛和不孕等。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和经期等方面的失调,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闭经、功能性异常子宫出血和月经量过少等。

针对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失调,有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重要的。

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恢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其次,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例如,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调节月经周期,减轻月经痛和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症状。

此外,一些激素替代疗法也可以帮助补充体内激素,减轻内分泌失衡带来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一些自然疗法和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治疗。

例如,针灸、艾灸和中药等可以通过调整气血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

总之,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疾病。

王艳第二章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妇科疾病-北京大学医院

王艳第二章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妇科疾病-北京大学医院

期第1日最重,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
(2)不孕:约40%病人不孕 (3)月经改变:约15%~30%病人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 长
第十五章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二、评估
2.体征 子宫多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或宫骶韧带 等部位可扪及触痛性结节,附件处可触及与子宫相 连的不活动囊性偏实包块,有轻压痛 子宫腺肌病:子宫均匀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 起,质硬有压痛,经期明显
原发性痛经占90%以上,与月经期子宫内膜释 放前列腺素增多有关。 前列腺素诱发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造成子宫 呈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此外,原发性痛经还受内分泌、遗传、免疫、 精神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第十五章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二、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病人的年龄、月经史、婚育史;询问疼 痛特点及与月经的关系、伴随症状和缓解疼 痛的方法等
第十五章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营养,注意补
充铁剂、蛋白质、维生素C等,向病人推荐含铁量 高的食物如猪肝、蛋黄、胡萝卜、葡萄干等
第十五章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四、护理措施
2. 用药护理 ①严格遵医嘱正确用药,不得随意 停服和漏服,以免使用不当引起子宫出血;②药减 量必须按规定在血止后开始,每3日减量1次,每次 减量不超过原剂量的1/3,直至维持量;③治疗期 间如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时就诊
第十五章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及其他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核心要点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原因:可能与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增多有关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下腹疼痛,月经第1日最剧烈, 持续2~3日后逐渐缓解;常见于青少年,多于月经初潮后 1~2年发病

妇科内分泌ppt课件

妇科内分泌ppt课件
常见妇科疾病与内分泌关系
熟悉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常见妇科疾病的内 分泌病因及发病机制。
内分泌相关检查方法
掌握性激素六项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内分泌相关检查方法的原 理及应用。
新技术、新进展介绍
01
基因诊断与治疗
了解基因技术在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应用,如基因突变筛查、基因治疗等

0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包括药物的剂量、用 法和副作用等,以确保 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 应的发生。
自我监测技能培训
教授患者如何进行自我 监测,如记录月经周期 、观察症状变化等,以 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妇科内分泌基础概念
掌握妇科内分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激素的合成、分泌与调 节等。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身及妇科检查,观察 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等 有无异常。
临床评分系统
采用相关评分系统,对患者症状进 行量化评估,辅助诊断。
辅助检查手段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激素水平, 评估内分泌功能。
影像学检查
采用超声、CT、MRI等技术,观察患者生殖器官 的结构及病变情况。
1 2 3
口服避孕药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月经失调等不良反应。长 期使用者应关注乳腺、心血管等方面健康,定期 进行相关检查。
孕激素
可能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者应关注肝功能,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
雌激素
可能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风险。长期 使用者应定期进行乳腺、子宫等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问题。

内分泌失调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内分泌失调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内分泌失调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它不仅涉及到女性的身体健康,也牵涉到女性的心理健康。

然而,许多女性在面对许多生殖健康问题的时候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是内分泌失调。

本文将重点探讨内分泌失调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什么是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的一种涉及许多激素合成和调节的系统。

激素在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包括体内的代谢、生长、发育等。

所以,内分泌失调就是指内分泌系统出现了不正常的分泌或者调节,从而导致身体的功能出现了不正常的表现。

内分泌失调会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内分泌失调和女性生殖健康密不可分,而且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影响:1.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会导致月经紊乱,常常表现为月经的周期不稳定,例如过长、过短、间隔过长或者间隔过短等情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女性的生育和生理健康。

2. 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荷尔蒙水平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女性的受孕能力。

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这可能导致妊娠失败,甚至不孕不育。

3. 乳腺问题:内分泌失调也可能经常导致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痛和乳腺增生等。

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是相互作用的,许多女性在月经期间,也会出现乳房的胀痛,这些状况都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4. 更年期问题:更年期是女性身体中自然的变化,但是内分泌失调可以加速绝经的出现。

女性可能在40年龄时还未到更年期,但由于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更年期提前出现。

产生的影响可能包括更年期的症状、骨质疏松等问题。

女性如何应对内分泌失调?当涉及到生殖健康问题的时候,女性很容易感到焦虑、担忧和脆弱。

然而,女性也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内分泌失调:1. 暴饮暴食和不健康的饮食是导致内分泌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保持一个健康和均衡的饮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2. 运动也是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女性减轻压力,增强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3. 生活中的很多习惯都会产生负面效果,例如不良的睡眠习惯、慢性压力和情绪失调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FP E2 GnRH-R+ GnRH储存Gn—释放 Gn峰(正反馈)
月经周期中激素调节
上一周期D25~28 V级卵泡群开始进入募集, FSH、LH低 持续作用,D1~4 FSH—募集卵泡— E2 选择卵 泡—E2FSH 优势卵泡 E2p↑正反馈LH、
卵泡闭锁
FSH峰排卵黄体萎缩
下周期V级卵泡群开始募集
1~4
5
++ + —
+
5~7 10 8~12 16~18
++ + +
+
+ + ++ +++
13~15 20
++++ ++++ — ++ +
16~23
++ +++ +++
24~28
— ++
垂体
• 分叶 • 血管与血脑屏障 • 受体,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制素,
星状胶质细胞,神经原:OP,DA,……. • 脉冲分泌与GnRH作用
自身脉冲 GnRH-R与正向调节、负向调节 LH、FSH水平不一致性
GnRH脉冲频率
GnRH
mRNA LH mRNA FSH mRNA
GnRH
mRNA LH mRNA FSH mRNA
FSH LH
E2 抑制素等参与
LH FSH
• 昼夜、睡眠、月经周期中变化

垂体二池学说(储存、释放)
EFP GnRH+E2GnRH-R储存Gn合成 MFP Inhibin FSH 分泌
新生儿期
• 卵母细胞40万 • 母体性激素FSH、 乳腺、生殖器
脂肪增生、肥大防肥胖
幼童期
7~8岁 肾上腺初现A↑→FSH、LH 防A过高
青春期
• 下丘脑-EP
GnRH 成熟 呐咯酮
瘦素、 IGF-1
• FSH、LH与骨龄 卵泡发育 排卵
BBT单相双相
• 月经初潮12~13岁(16岁) 子宫内膜增生期分 泌期
围绝经期
❖卵泡,E2 E/T,ER,FSH,LH , 60岁后 T
❖肾上腺轴,DHEA ,F ❖GH ,IGF-1 ❖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功能
老年期
卵巢功能 E2 T 肾上腺代偿 各系统衰退 心血管病 骨质疏松 认知力
脑细胞和神经内分泌
脑细胞
神经上皮干细胞
神经元(10%)
胶质细胞(90%)
树突
轴突
氨基酸(Ach, GABA) 单胺(NE,NA,DA) 神经肽(GnRH, TRH,
CRH, OT, AVP)
NO,CO(GnRH)
星状胶质细胞(90%)
少突细胞 小胶质细胞
血管表面(85%) 神经元 神经元纤维
(血脑屏障)
轴突髓鞘
IGF-1,TGF, (GnRH ), LH/HCG-R,CRPBP AT-la-R,脱碘酶(T3,T4rT3rT2), 谷氨酰胺合成酶女性生殖功源自的神经 内分泌调节和绝经俞瑾
女性生殖生命周期
胎儿期(11~12日)新生儿期 幼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 经期老年期 7个期 受内外环境影响
胎儿期
3W 5~7W
8W
11~12W 16~18W
7月
始基种子细胞 性腺突起、卵原细胞 10,000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萎缩 卵细胞 600,000 卵巢分化 LH, FSH 始基卵泡 600万卵细胞 卵细胞减数分裂开始-停留 有丝分裂停止
15~19 11~15 25~28 12~15 25~28 1~4 5~7 8~12 14
0.12~0.2
0.4 0.9 2 5 10 16 20
—— +
+ + + + ++ + + ++++
24 35 15 24 58 77 50
月经周期内分期
募集 选择 优势 排卵 黄体 萎缩
周期日 卵泡径(mm) FSH LH Inhibin E2 P
卵巢周期
卵泡发育
窦前
窦状
募集 选择 优势
卵泡 始基
GC
15
TC
天数
周期日
直径(mm) Gn依赖 萎缩卵泡(%)
初 次 I级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排卵
立方 600 +血管
160
++
+++
25 20 15 10 5 5 5
C1 C2 C2 C3 C3 C4 C4 C4 C4
• 刺激递质:NA、GAL
• 抑制递质:DA(E2),EOP(E2),GABA,NPY(E2),OT
GnRH
CRF
POMC
-EP ACTH—F
MSH
5-HT、melatonin
NPY POMC
5-HT
GABA
GnRH
O
NE
mRNA
DA ER AR PR EAP
POMC
星状胶质细胞 astrocyte (A)
星状胶质细胞
•突起:毛细血壁, 神经元及纤维
• 与神经元交互作用
下丘脑神经元对生殖内分泌调节
GnRH
来源
溴球—弓状核,视前区,
92AA10AA分泌
分泌方式
• 自分泌 放电
预激—脉冲—GnRH-R
频率—卵泡期70’~90’,黄体期120’
• 一生变化
神经元对GnRH的调节
• 通路:调质、递质、膜受体
免 疫 因 子
非 免 疫 因 子
(Glutamine)GABA,激素合成酶>神经元(下丘脑DHEA)
PRL胶质细胞分裂,细胞因子表达
(IL-1、3、6,TNF ,TGF , IFN,PGE) 垂体后叶细胞调节OT,AVP
神经内分泌
神经元 • 神经内分泌 • 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 内分泌 • 旁分泌,自分泌 • 细胞内分泌
➢A-TGF()+ErbB-2,- 4 GnRH 青春期,生育期 ➢A-PKC CRFBP Dex, F, DHEA
➢A-类固醇代谢酶 > 神经元,少突细胞
➢A-谷氨酸合成酶
谷氨酸(兴奋) GABA(抑制)
•A—PRL
细胞分裂 IL-1, -3, -6, TNF, TGF, TNF, PGS表达
IGF II III — 甲亢
• A — 脱碘酶 II III — 甲低
LH HCG-R 脑发育与功能
GnRH
少突细胞 (oligodendiocyte)
神经轴突上髓鞘形成——神经传导
P450scc
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icroglia)
✓ 静止、激活、吞噬
✓ 免疫性:吞噬病原体,清除脑内废物,消除炎症 ✓ 非免疫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调节激素神经功能, 突触剥脱,细胞动力学,突起的调节
• 生长素11~12岁—身高、乳房、IGFS、卵巢、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脂肪分布、性毛、乳 房、生殖器、声带、骨骼、骨盆等女性发育
• 防胰岛素拮抗、肥胖及过度紧张
性成熟期
• 16岁30年 排卵周期 生殖功能正常 • 月经3~7 28 5~7天 经量 不适 • VS CM (沙滩样反应) • 子宫内膜 (排卵后2天 分泌期) • 激素水平 D3~5测定 LH峰同时P • BBT 双相与排卵时间4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