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生长发育监测
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

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一、引言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于婴幼儿的全面监测、评估和干预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监测方法、指标以及其重要性,以期为提升婴幼儿健康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生长发育监测的意义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健康的生长发育对于婴幼儿的智力、认知、行为以及情绪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系统的生长发育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生长发育问题,避免因未能及时干预而对婴幼儿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的方法1. 体格测量体格测量是最常用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方法。
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常规测量指标。
通过定期的测量,可以了解婴幼儿的生长速度以及体格发育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2. 发育评估除了体格测量外,婴幼儿的发育评估也是重要的监测手段。
通过观察婴幼儿的运动发育、语言发育、认知发育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其发育水平是否与同龄儿童相符。
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监测指标1. 婴幼儿体格指标婴幼儿的体格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
根据国际儿童成长标准曲线,可进行生长曲线评估,判断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是否正常。
同时,需要根据年龄和性别设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2. 婴幼儿发育指标婴幼儿的发育指标主要包括运动发育、语言发育和认知发育。
根据婴幼儿发育里程碑的发育规律,对婴幼儿的发育进行监测,评估其发育水平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五、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的重要性1. 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生长发育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生长迟缓、发育滞后等。
早期干预可有效纠正这些问题,避免给婴幼儿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2. 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通过监测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可以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根据监测结果,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其健康发展。
六、结语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在婴幼儿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格测量和发育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态,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问题。
婴幼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

婴幼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生长发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它关系到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发展,因而需要被重视和监测。
本文将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方法以及评估所需的指标。
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定期量身高、体重和头围,以及进行儿童发育评估。
定期的身高、体重和头围测量是最基本的监测方法之一。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计算儿童的生长曲线来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肥胖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记录孩子的食物摄入量、排泄情况、睡眠情况等来了解其整体生活状态。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依赖于一系列指标。
身高和体重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它们直接反映了孩子的体格发育情况。
身高和体重可以通过与同龄儿童进行对比来评估,如生长曲线的百分位数。
一般来说,身高和体重的百分位数在3%至97%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生长范围。
除了身高和体重,头围也是评估婴幼儿脑部发育的重要指标。
头围的增长速度可以反映婴幼儿头颅发育的正常情况。
头围也可以通过与同龄儿童进行对比来评估。
另外,年龄和性别在儿童生长发育评估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儿童在生长速度上有所区别,因此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例如,在评估身高时,可以使用身高标准差评估指标来校正年龄的影响。
除了基本的身体发育指标,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还需要考虑心理和社会发展的方面。
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社交技能等也是评估儿童发育的重要内容。
这些方面的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和与儿童进行简单的交流来进行。
综上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及评估是婴幼儿保健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定期的测量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儿童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肥胖的情况,为孩子的健康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同时,综合考虑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指标,可以全面评估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为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教育提供依据。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关键指标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关键指标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
从呱呱坠地到逐渐长大成人,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
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及时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指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身高和体重是最直观、也是最容易测量的指标。
身高的增长反映了孩子骨骼的发育情况。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非常快,通常可以增长约 25 厘米。
到了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每年的身高增长速度会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共同作用,孩子会迎来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
体重则是衡量孩子身体营养状况和整体发育的重要指标。
新生儿出生后的体重会有生理性的下降,随后逐渐回升。
在婴儿期,体重增长迅速,通常每个月都会增加一定的重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增长的速度会逐渐变慢,但仍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家长们需要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绘制生长曲线。
通过与标准生长曲线的对比,可以直观地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如果孩子的身高或体重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营养不良、疾病或内分泌失调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其次,头围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头围反映了孩子颅脑的发育情况。
新生儿的头围一般在 33 35 厘米左右。
在出生后的前半年,头围增长速度较快,约为每月 1 厘米;后半年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到 1 岁时,头围约为 46 厘米;2 岁时约为 48 厘米;5 岁时约为 50 厘米。
如果孩子的头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提示存在脑部发育异常的情况。
例如,头围过大可能与脑积水等疾病有关,头围过小则可能是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良的表现。
再者,胸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指标。
胸围反映了孩子胸部骨骼、肌肉和肺脏的发育情况。
新生儿的胸围通常比头围小 1 2 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围会逐渐超过头围。
婴幼儿的体重监测和生长发育评估正常范围和注意事项

婴幼儿的体重监测和生长发育评估正常范围和注意事项婴幼儿的体重监测和生长发育评估是父母和医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正确的体重监测和生长发育评估有助于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状况和发育情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体重监测和生长发育评估的正常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体重监测体重是婴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婴幼儿体重的增长速度通常较快,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出生后的第一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平均每天增加20-30克;第二个月到第六个月,平均每天增加15-20克;第六个月到一岁,平均每天增加10-15克。
婴幼儿体重增长的正常范围是有一定波动的,每个婴幼儿的生长速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但是,距离正常范围较远的体重增长可能是一种警示信号,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
如果婴幼儿的体重增长远远低于或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体重监测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婴幼儿健康发展的唯一指标。
除了体重,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生长指标,如身高、头围、体质指数等。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展情况。
二、生长发育评估生长发育评估是通过衡量婴幼儿的体重、身高和其他生长指标,来判断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正常的生长发育是指婴幼儿在一定年龄范围内,身高、体重和头围等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性别,可以参考身高、体重和头围的标准曲线图来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这些标准曲线图能够提供一个参考范围,以帮助评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一般来说,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等指标应该在标准曲线图的中间区域,如果偏离过多,可能存在生长发育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在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父母应合理安排婴幼儿的饮食,提供均衡营养的食物。
适当引导婴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
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 ppt课件

ppt课件
7
发生神经运动异常的原因
损伤:窒息、产伤、颅内岀血 出生月龄:早产、低体重儿 本身发育的因素:多胎、畸形 潜在因素:严重的黄疸、感染 有四分之一不明原因
ppt课件
8
神经异常的表现
1、运动落后 2、肌张力异常 3、姿势不正确 4、反射异常
ppt课件
9
干预的方法
抚触 被动锻炼 主动锻炼 定期监测
23
三、具体操作方法
(3)腘窝角: 1—3月80—100度 4—6月90—120 度 7—9月110—160度 10—12月150—170度
ppt课件
24
三、具体操作方法
(4)足背屈角: 正常是60—70度 异常情况: 当慢角大于60—70度或快慢角相差10
度; 双侧不对称时
ppt课件
25
三、具体操作方法
4、吸吮动作:吸吮及吞咽动作是否 协调,并观察吸吮时是否有青紫情 况。
ppt课件
12
三、具体操作方法
5、视觉的追踪:在安静时,用红球 或手电筒的光,吸引孩子的目光, 观察有无视觉的追踪。
ppt课件
13
三、具体操作方法
6、听觉筛查:3个月之前对听觉定向不 持续,以后听觉定向准确。
7、斜视及眼球的震颤:明显的单侧或双 侧的斜视。 眼球不能注视物品并有水平的摆动。
18、被动肌张力监测: (1)跟耳征:
1—3月80—100度 4—6月90—130度 7—9月120—150度 10—12月140—170 度
ppt课件
22
三、具体操作方法
(2)内收肌角: 1—3月40—80度 4—6月70—110度 7—9月100—140度 10—12月130—150度
母婴护理:婴儿测量生长指标的方法与意义

母婴护理:婴儿测量生长指标的方法与意义1. 引言在婴儿的健康成长过程中,监测其生长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准确测量和记录婴儿的生长参数,可以评估其发育情况,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本文将介绍关于婴儿测量生长指标的基本方法以及它们在母婴护理中的意义。
2. 测量体重体重是衡量婴儿健康和成长状态最直观的指标之一。
常见的体重测量方法包括使用电子秤或者尺度秤,鼓励母亲确保准确性,并提供记录表格。
定期测量和比较体重可以帮助医生和家庭了解是否存在任何偏差或异常。
3. 测量身高身高是另一个反映孩子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在测量身高时,应该使用特制的身高尺来确保准确性。
将宝宝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并轻轻固定头部,然后使用尺子从头顶到脚底进行测量。
记录身高变化可以提供宝宝生长的整体图像,并帮助了解其发育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4. 测量头围婴儿头围的测量是评估大脑发育和颅骨增长的指标之一。
使用非拉伸性的卷尺,环绕在额头和枕部进行测量,以确保准确性。
记录头围变化可以检测出任何异常增长或缓慢增长,这可能提示有问题存在。
5. 意义a.提前发现潜在疾病或异常:通过定期测量和比较婴儿的生长指标,可以及早发现一些潜在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等。
b.监测治疗效果: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疾病或条件,定期测量婴儿的生长指标将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是否有效。
c.健康教育与家庭支持:通过向父母提供关于宝宝正常生长发育的信息,并与他们共同讨论记录到的结果,可为家庭提供更多对护理宝宝的信心和指导。
6. 结论测量婴儿的生长指标对于评估其健康和发育非常重要。
体重、身高和头围的测量可以提供有关宝宝成长的全面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任何问题。
同时,这也为家庭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参与婴儿护理过程的机会。
婴幼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

婴幼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一、应用生长发育图监测婴幼儿体格生长生长发育监测(growth monitoring)是一种适合于家庭和社区儿童保健人员使用的婴幼儿保健措施。
它是利用一张绘有0~2岁正常儿童体重曲线的生长发育监测图,由家长或社区儿童保健人员定期为婴幼儿称量体重,再把历次的体重值标记在监测卡上,以观察婴幼儿体重曲线的增长趋向,从而判断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使家长和社区儿童保健人员能及时发现异常,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达到预防营养不良,增强儿童体质的目的。
二、定期健康检查、预防常见病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实行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可系统地了解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缺陷和疾病,以早期进行矫治和治疗。
(一)定期健康检查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迅速的规律,小于6个月的婴儿每1~2月检查一次,大于6个月的婴儿,每2~3月一次;1~2岁幼儿每半年检查一次;3~6岁儿童每年检查一次,这种定期健康检查简称“四二一”体检。
(二)定期健康检查的内容:1.健康情况询问: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及疾病史等;2.体格生长测量与评估: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等。
也可根据当地情况及项目,选取检查指标,但至少要测量身高、体重;再根据测量数据,评估儿童体格生长状况;3.血红蛋白测定:在6个月、1岁、2岁、3岁各测一次,有条件的可加测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或锌卟啉,对铁缺乏症做出诊断;4.精神神经发育检查(早期筛查神经精神问题):婴幼儿的神经精神发育十分迅速,而正常和异常之间并又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因此早期的神经精神偏离在临床上很难判断。
通过神经精神发育筛查,可评估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早期发现智能发育偏离正常的现象,及时分析诸因素(遗传或环境因素),及早进行训练、矫治,以促进智能发育潜能的发挥。
常用的方法,如丹佛智力筛查测验(DDST)、贝利智力测验等,可半年或一年筛查一次;5.全身各系统的体格检查:根据需要而定;6.其它辅助检查:健康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做相应及时的辅助检查。
婴幼儿生长监测

婴幼儿生长监测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通过监测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和头围等生长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生长监测的重要性、常用的监测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解读监测数据。
一、婴幼儿生长监测的重要性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营养和生长环境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监测婴幼儿的生长指标,可以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及早发现异常情况,为及时干预提供依据。
二、婴幼儿生长监测的方法1.体长测量体长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情况下,使用一块专用的婴儿体长测量器,在平整的地面上将婴儿平躺,沿着头顶到脚跟的轴线长度进行测量。
每月测量一次,记录下来以便追踪婴幼儿的生长曲线。
2.体重测量体重是衡量婴幼儿生长情况的另一个关键指标。
使用专用的婴儿秤,将婴幼儿光着身子放在秤上进行称重。
每周称重一次,记录下来以观察体重的增减情况。
3.头围测量头围是评估婴幼儿脑部发育情况的指标之一。
使用一把软尺绕着婴幼儿的头部最宽处进行测量。
每月测量一次,记录下来以观察头围的变化情况。
三、正确解读监测数据监测婴幼儿生长指标的数据是重要的,但仅有数据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正确解读。
1.生长曲线婴幼儿的生长数据通常用生长曲线来表示,常用的生长曲线包括WHO婴幼儿生长发育曲线和国内适用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曲线。
将婴幼儿的生长数据与相应的曲线进行比对,可以了解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2.持续与变化除了与生长曲线进行比对外,还需要观察婴幼儿的生长指标是否呈持续性的增长或变化。
一次异常的数据不一定代表问题,需要结合过去的监测数据和医生的专业建议来判断。
3.综合评估婴幼儿的生长监测应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如体长、体重和头围等,进行综合评估。
只有在多个指标同时出现异常才能确认存在问题,不能孤立地观察某一项指标。
四、婴幼儿生长监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婴幼儿生长监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监测环境测量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和头围等指标时,需要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线下斜
体重下降
如何进行养育指导?
体重低下、体重曲线平坦结合体 检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疾病诊治或转诊;
❖ 通过观察与交流,评估儿童喂养状况,指导家长进 行饮食调整;
❖ 对照顾不当的儿童,要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居住卫 生条件,提供愉快生活环境,合理生活安排等。
❖ 每次测量身长时要连续测量三次,用两个相 近数字的平均数作为记录数字,身长数字记 录到小数点后一位。
❖ 定期测量可以绘成身长增长曲线进行比较, 便于了解婴儿身高值是否在正常范围。
❖ 如:三次测量身长分别为:76.2cm、 76.4cm、 76.5cm
❖ 取(76.4cm+ 76.5cm)/2=76.45→76.5cm
评价方法
❖ 等级 ❖上
❖ 中上 ❖中 ❖ 中下 ❖下
离差法
Z评分法
﹥M+2SD
﹥2
M+1SD~M+2SD 1~2 M -1SD~M +1SD -1~1 M-2SD~M-1SD -2~-1
﹤M-2SD
﹤-2
临床意义
过重
低体重
❖ 分析:如果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 重,超过20%为肥胖,超过40%为过度 肥胖。据统计如果1岁以内成为肥胖, 有36%的儿童体重会超过标准。体重< 15%为营养不良。
❖ 可早期发现儿童生长疾病,也用于评价干预 效果。
❖ 可教育抚养者,促使改善儿童营养, 降低不 适当营养摄入。
❖ 是儿保工作最基本、重要的内容。
中国—澳大利亚“促进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管理项目”基调结果-
不了解孩子目前体重身高的家长比例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不知道体重 不知道身高 身高体重都不知道
中国—澳大利亚“促进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管理项目”基调结果-
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35
30
25
24.4
20
15
11.2
12.2
10
5
0 1
31.2 18.6
13
2
低体重 生长迟缓 消瘦
中国—澳大利亚“促进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管理项目”基调结果-
营养不良儿童家长判断分布
24.9
12.9
62.2
至杠杆正中水平位后及时读数。
❖ 1、测量前准备
❖ 每次测量前排空大小便,脱鞋帽、衣服(在 室温适合,不会着凉的情况下,尽量脱去衣 服,只留短裤;如果不能脱去衣服,在计算体 重时应减去衣服包袱重量)。
❖ 2、测量用具:体重计(落地式50kg杠杆秤, 灵敏度为克,其刻度和标记应清晰)小婴儿 用载重量10~15kg盘式杠杆秤测量,准确读 数在10克。
尺; ❖ 测量前需校准测量工具。
测量步骤
❖ 1、测量前准备:脱去帽子、鞋袜,尽可能穿 单衣裤。
❖ 2、测量用具:身长测量板(3岁以下婴儿)。 ❖ 3、测量单位为厘米(cm),3岁以上可用身
高计或固定于墙上的软尺进行测量。
❖ 4、测量方法:(测卧式身长让婴儿仰卧,双眼直视正上方, 头和肩胛骨间、臀、双足跟贴紧测量板,双膝由测量者压平)
婴儿生长发育监测
什么是生长监测?
❖由儿保医生或育婴师或家长对儿童 进行定期、纵向的体格测量,将每 次测量的体重、身高值标记在生长 发育图上,描绘个体儿童的生长曲 线,早期识别生长速度减慢或加速 现象,及时防治营养偏差,保障儿 童健康成长。
为什么要进行生长监测?
❖ 儿童生长发育具有规律性,生长监测可及时 发现生长偏离,及早干预。
❖ 1岁时体重达出生时3倍(9Kg),2岁时达4 倍(12Kg);
❖ 2岁-12岁每年体重增长约2Kg。
体重增长公式
❖ 1-6月的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 7-12月的体重(g)=6+月龄*0.25 ❖ 1-12岁体重(Kg)=(实足年龄*2)+ 8 ❖ 体重增长的个体差异较大,变动范围可达
测量方法
❖读数时测量者眼睛与滑板在同一水 平,精确到 0.lcm。注意立卧位可 差 1-1.5cm, 上下午可差1-1.5cm 。
身高的增长规律
❖ 出生身长约50cm,1岁约75cm,2岁约 85cm;
❖ 2岁后平均年增5-7.5cm; ❖ 2-12岁身高=年龄*7+70(cm)。 ❖ 或者年龄*5+75(cm)。 ❖ 计算公式不作为评价孩子的参考看,只是门
12~36 月 (10~ ﹤ 14kg)
36~60月 (14~ ﹤ 19kg)
复合维生素B (片剂)
1/2
锌口服液 (葡萄糖酸锌10ml/支)
5ml
1
5ml
1
10ml
生长曲线正常
❖ 多数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在婴儿早期 液体喂养阶段属此类;
❖ 应嘱坚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生长偏差; ❖ 评估喂养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喂养咨
❖ 3、测量单位:千克(公斤kg). ❖ 4、测量方法:每次测量体重时要连续测三次,
用两个相近数字的平均数作为记录数字。体 重数字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
❖ 定期测量体重可以绘成体重增长曲线进行比 较,便于了解婴儿是否在正常范围。如三次 测量体重分别为9.25kg 、9.22kg 、9.29kg
❖ 取(9.25+9.22)/2=9.235→9.24kg
❖ 5、正常值:出生时平均为34cm,6个月 42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成人58cm左右。
年龄 出生 3月 12月 24月 5岁 15岁
头尾的增长 1岁以内最快
实际头围(cm) 34 40 46 48 50 54
增长(cm)
6(0-3月) 6(3-12月) 2(1-2岁)
诊上估算
描绘身高曲线
❖ 确定小儿月龄; ❖ 标记身高测量值:横坐标为月龄,纵坐标为
身高,在相交处标记画点; ❖ 描绘身高曲线:将历次身高测量标记点描绘
连线。
横向评价——发育水平
H/A<(M-2SD)为生长迟缓 ❖ 中度: M-3SD~M-2SD ❖ 重度:<M-3SD
纵向评价——生长速度
• 生长良好—曲线在正常范围内呈上升趋 势;
10%以上。
描绘体重曲线
❖ 确定小儿月龄:用测量日减出生日(公历) 得实足年龄,换算成月龄;
❖ 标记体重测量值:横坐标为月龄,纵坐标为 体重,在相交处标记画点;
❖ 描绘体重曲线:将历次体重测量标记点描绘 连线。
横向评价—发育水平
❖ 将儿童某一年龄时点的体重测量值与参 考人群值比较,得到其在同质人群中所 处的位置,即为此儿童在此年龄的体重 发育水平,通常以等级表示。
❖ 嘱一月后复诊,若喂养问题5天后复诊。
体重低下儿童的饮食调整
❖ 增加食物量,调整食物种类、口味、烹饪方 式、进餐环境及时间安排等;
❖ 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 ❖ 增加餐次,少量多餐; ❖ 适当添加营养素补充剂,如锌制剂、复合维
生素B等,促进儿童食欲。
低体重儿复合维生素B和锌推荐量
年龄 (体重)
2~12月 (4~﹤ 10kg)
❖ 平均出生体重为3kg
❖ 出生一周内可有暂性体重下降(生理性体重 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3%~9%,常于 生后7~10日内恢复到出生体重。生后及早 授乳或喂水,体重下降可减少。以后体重增 长很快,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儿童体重增长规律
❖ 满月体重至少应增加800-1000g; ❖ 0-3个月每月约增长700-800g; ❖ 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 ❖ 7-9个月每月增长400-500g; ❖ 7个月-1岁每月平均增长300-400g;
询,使孩子继续保持良好的生长趋势。
二、身长/身高监测
身高
❖ 是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反映长期 营养和骨骼发育状况,与体质健康密切相关。
❖ 若身材矮小,会影响到未来择业和生育。 ❖ 0-3岁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期。
量具要求
❖ 3岁以内用卧式身长测量仪; ❖ 3岁后用立式身高测量计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
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是评价脑发育 的指标之一
测量方法
❖ 1、定义: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 的长度为头围。
❖ 2、测量用具:软尺,笔和纸放身边。 ❖ 3、单位:厘米(cm)
测量方法
❖ 4、测量方法:测量者将软尺0点固定于一侧 眉弓上缘,将软尺紧贴头皮绕枕骨结节最高 点及另一侧眉弓上缘回到0点,记录读数到 0.1cm。
测量方法
❖ 3岁前:脱鞋帽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固定头部 使接触头板,左手握双膝使伸直,右手移足 板接触足跟,待量板两侧读数一致时记录。
测量方法
❖ 3岁后:立正,脚跟、 臀部及两肩胛间同 时靠立柱,头正直 眼平视,胸稍挺腹 微收,上肢自然下 垂,脚跟靠拢、脚 尖分开 60度,滑测 板恰接触头顶点时 读数。
• 生长迟缓—曲线在正常范围以下,或上 升平坦;
• 若始终在正常低限且未干预,未来身高 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影响身高增长的先天因素
❖种族 ❖遗传 ❖宫内发育迟缓
影响身高增长的环境因素
❖ 均衡营养; ❖ 充足睡眠; ❖ 适度运动;
❖ 预防疾病; ❖ 愉快心情; ❖ 定期监测。
明显的身高异常
❖甲低、生长激素缺乏、软骨发育不 全和成骨不全、营养不良、佝偻病 等。
正确 错误 不知道
常用的生长监测指标有哪些?
❖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 长)
❖头围、胸围、上臂围 ❖血压、脉搏、肌张力、肺活量 ❖‥‥‥
怎样进行生长监测?
一、体 重 监 测
体重
❖ 是机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 体液的总量。
❖ 对婴幼儿来说,体重是比较灵敏的体格发育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