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混合二甲苯内控标准
混合二甲苯国标

混合二甲苯国标
混合二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成分含有甲苯的异构体间的混合物。
混合二甲苯具
有低挥发性、燃烧性、挥发性和不易反应等特性,在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根据国家标准GB/T 17929-2008,混合二甲苯分为以下四种品级:工业级、试验级、分析
级和制定项目专用级。
一、工业级混合二甲苯
工业级混合二甲苯的含量为不少于98.5%。
主要用作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酮、酸、醚、胺等有机合成中间体。
此外,还可用作涂料、金属清洗剂、橡胶添加剂和溶剂。
试验级混合二甲苯的含量为不少于99.0%。
主要用于化学实验、科研及生产中的试
验。
四、制定项目专用级混合二甲苯
制定项目专用级混合二甲苯根据需要规定其品质,用于特殊应用领域。
混合二甲苯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混合二甲苯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使用时应注意通风。
避免长时间吸入混合
二甲苯的气味,以免损害呼吸系统。
2.混合二甲苯是易燃物质,在储存和使用时应避免火源和静电电源,以免引起火灾和
爆炸。
3.混合二甲苯是有毒物质,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
混合物的蒸汽,以免造成身体的健康损害。
综上所述,混合二甲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和使用,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石油混合二甲苯内控标准

石油混合二甲苯内控标准警告:如果不遵守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标准所属产品在生产、贮运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
本标准无意对与本产品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
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范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石油轻馏分经预加氢精制、催化重整和分离所得石油混合二甲苯的出厂内控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内部组织生产和质量检验,不作为用户拒收的条件。
交货验收按GB/T 3407《石油混合二甲苯》标准执行。
本标准所属产品用作化工原料和溶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3407 石油混合二甲苯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SH/T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令第344号发布)3 产品分类本标准所属产品按照总馏程范围分为3℃石油混合二甲苯和5℃石油混合二甲苯。
4 要求和试验方法石油混合二甲苯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
表1 石油混合二甲苯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5 检验规则5.1 采样采样按GB/T 4756进行,取2L样作为检验和留样用,留样3个月。
成品罐循环后静置1小时后才能采样。
5.2 过期抽查成品化验有效期为一个月,过期应抽查馏程、酸洗比色、铂钴比色和外观。
5.3 检验和判断化验室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对成品质量进行检验。
表1中非每罐实测的项目为保证项目,当分析结果异常或原料、生产工艺条件变化较大或装置出现异常而可能造成某个保证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该保证项目应及时检验。
质量检查部门根据检验结果和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判定产品合格与否。
如果出厂检验结果中有不符合表1技术要求时,按GB/T 4756的规定重新取双倍量样品进行复检,复查结果如仍有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石油苯、石油甲苯、石油混合二甲苯产品质量标准(GB3405-89、GB3406-90、GB3407-90)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西典。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石 油 甲 苯
GB 3406-90
代替 GB 3406-82
Petroleum toluene
本标准中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5272—1979《工业用甲苯——规格》。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甲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要求。
密度(20℃),kg/m3
865~868
GB 2013
烃类杂质含量:
苯含量,%(m/m) 不大于
C8芳烃含量,%(m/m) 不大于
非芳烃含量,%(m/m) 不大于
—
0.05
0.05
0.20
—
0.10
0.10
0.25
GB 3144
酸洗比色
酸层颜色不深于1 000mL稀酸中含0.2g重铬酸钾的标准溶液
GB 2012
SY2506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3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13℃混合二甲苯和5℃混合二甲苯均按质量分为优级品和一级品。
3.2石油混合二甲苯的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见下表。
项 目
质 量 指 标
试验方法
品 种
3℃混合二甲苯
5℃混合二甲苯
质量等级
优级品
一级品
优级品
一级品
外观
透明液体,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
SY2506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3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3.1石油甲苯产品按质量分为优级品和一级品。
3.2石油甲苯的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见下表。
项 目
质 量 指 标
丙醇乙酸酯、二甲苯和石油馏混合物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安全措施 預防
遠離熱源、火花及明火–禁止吸煙。 保持容器緊閉。 容器及收料設備應做好接地連接。 使用防爆型電器、排風機 、燈具及其他設備。 僅可使用不會產生火花的工具。 採取措施預防靜電放電。 穿戴防護手套及眼/面防護面具。 處理完後洗手。 使用前需經受特別的訓練。 詳細閱讀並瞭解所有安全的預防措施前不要處理該物料。 勿吸入蒸氣 或噴灑的霧氣。
馬來西亞OEL: ACGIH (TLV)
350 mg/m3 (TWA) 80 ppm (TWA) 150 ppm (STEL) 655 mg/m3 (STEL) 50 mg/m3 (TWA) 100 mg/m3 (STEL) 435 mg/m3 (TWA) 100 ppm (TWA) 150 ppm (STEL) 655 mg/m3 (STEL) 100 ppm TWA 434 mg/m3 TWA 100 ppm (TWA) 150 ppm (STEL)
>116°C 不適用 45毫米汞柱@ 38 0.76 不能應用 100 不能應用 不能應用 2 可忽略的
CONAP®S-22 Solvent
九、 物理及化學性質
石油醚内控标准

前言本标准参照GB/T 15894 《化学试剂石油醚》标准和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关键用户意见对原Q/SH3190 248—2017《化学试剂石油醚内控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Q/SH3190 248—2017比主要变化为:——芳烃分析方法:取消GB/T 3144,增加Q/SH PRD0404—2011 PX 装置用混合二甲苯;——第Ⅱ类石油醚增加了初馏点和终馏点内控要求,见表1;——第Ⅲ类石油醚增加了终馏点和芳烃含量内控要求:终馏点≤120℃、芳烃含量≤1.5%;——取消沸程在规定温度下馏出体积的内控要求;——将第7章由“包装及标志”修改为“包装、标志及运输和贮存”,增加“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的管道、容器和机泵”要求。
本标准由公司技术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公司技术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Q/SH3190 248—2017。
化学试剂石油醚内控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中石油醚(第Ⅱ类和第Ⅲ类)的性状、规格、试验、检验规则和包装及标志的内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内部组织生产和质量检验,不作为用户拒收的条件。
交货验收按GB/T 15894 《化学试剂石油醚》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5 石油计量表(附润滑油部分、原油部分、产品部分)GB/T 6536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GB/T 15894 化学试剂石油醚SH/T 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253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Q/SH PRD0404—2011 PX 装置用混合二甲苯3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及易燃烧,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三氯甲烷、苯、乙醚和油类等互溶。
溶剂技术标准讲解

一、200#溶剂1. 标准号:沪Q/HG13-537-83(86)2. 技术标准:3. 用途:醇酸漆。
二. 石油甲苯1. 标准号:GB3406-902. 技术标准:3. 用途:丙烯酸漆、氨基漆。
三. 石油混合二甲苯1. 标准号:GB3407-902. 技术标准:3. 用途:醇酸漆、丙烯酸漆、环氧漆。
四. 1000#溶剂1. 标准号:AKZO/T03-R014-922. 技术标准:3. 检验方法:馏程:按GB255-77(88)芳烃含量:色谱法闪点:GB261-714. 用途:醇酸漆、氨基漆。
五. 烧火油1. 标准号:AKZO/T03-R008-922. 技术标准:3. 检验方法:馏程:按GB255-77(88)闪点:按GB261-77六. 芳烃DH 100#(国产)1. 标准号:AKZO/T03-R001-972. 技术标准:3. 检验方法:馏程:按GB255-77(88)4. 用途:氨基漆。
七. 芳烃100#(进口)1. 标准号:AKZO/T03-R004-972. 技术标准:3. 检验方法:馏程:按GB255-77(88)执行。
芳烃含量:按ASTM875执行。
4. 主要用途:氨基漆。
八. 芳烃DH150#1. 标准号:AKZO/T03-R002-972. 技术标准:3. 检验方法:馏程范围:按GB255-77(88)执行。
4. 主要用途:氨基漆。
九. 501稀释剂1. 标准号:AKZO/T03-R003-962. 技术标准:3. 检验方法:环氧值:参照92年4月版《涂料工业用原料技术标准手册》中E型环氧树脂(E-20)中的环氧值测定。
4. 用途:环氧漆。
十. 异丙醇1. 标准号:GB7814-872. 技术标准:3. 主要用途:电泳漆。
十一. 松节油1. 标准号:LY205-742. 技术标准:3. 检验方法:外观、馏程、酸价的测定均按92年4月版《涂料工业用原材料技术标准手册》中的规定进行。
二甲苯研究

二甲苯研究一.基本概况1.基本概念:【中文名称】混合二甲苯(二甲苯为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三种异物体混合物的总称。
从石油馏分中得到的C8芳烃除二甲苯外,尚包括同系物已基苯。
)【英文名称】Xylene;Xylol;Dimethyl;【结构或分子式】【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有毒。
【用途】通常意义上的二甲苯根据产品中芳烃组分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异构级(混合)二甲苯和溶剂级(混合)二甲苯,而它们的用途也是不同的。
其中,异构级二甲苯主要用来生产邻/对二甲苯;溶剂级二甲苯主要用作油漆涂料的溶剂,航空汽油的添加剂,也用于染料、农药等的生产。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异构级二甲苯可以替代溶剂级二甲苯在溶剂方面的使用。
【海关税则号】29024400,270750002.质量标准:石油混合二甲苯质量标准 GB 3407-901)20±3℃下目测,对机械杂质有争议时,用GB/T511方法进行测定,应为无。
2)允许用SH/T0252方法测定,有争议时以SH/T0253方法为准。
包装及贮运用小口铁桶和铁路槽车装运,每桶160kg,每车50t,包装外应有明显易燃危险品标志。
3. 存储及运输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的管理: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石油混合二甲苯的标准

石油混合二甲苯的标准
1. 生产标准,石油混合二甲苯的生产标准通常包括原料选用、
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产品生产过程
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生产标准也包括产品质量的指标,如纯度、
杂质含量等。
2. 贮存标准,石油混合二甲苯的贮存标准涉及贮存容器、贮存
环境、贮存期限、贮存温度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贮存过程
中不发生质量变化,并保证贮存安全。
3. 运输标准,石油混合二甲苯的运输标准包括运输容器的选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运输环境的要求等,以确保产品在运输过
程中不泄漏、不挥发,并保证运输安全。
4. 使用标准,石油混合二甲苯的使用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安全
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处理废弃物的要求等,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
程中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石油混合二甲苯的标准还可能涉及其在工业生产、医药、化工、实验室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要求,以确保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安
全、稳定和可靠使用。
总的来说,石油混合二甲苯的标准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混合二甲苯内控标准
警告:如果不遵守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标准所属产品在生产、贮运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
本标准无意对与本产品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
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范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石油轻馏分经预加氢精制、催化重整和分离所得石油混合二甲苯的出厂内控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内部组织生产和质量检验,不作为用户拒收的条件。
交货验收按GB/T 3407《石油混合二甲苯》标准执行。
本标准所属产品用作化工原料和溶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3407 石油混合二甲苯
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SH/T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令第344号发布)
3 产品分类
本标准所属产品按照总馏程范围分为3℃石油混合二甲苯和5℃石油混合二甲苯。
4 要求和试验方法
石油混合二甲苯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1。
表1 石油混合二甲苯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5.1 采样
采样按GB/T 4756进行,取2L样作为检验和留样用,留样3个月。
成品罐循环后静置1小时后才能采样。
5.2 过期抽查
成品化验有效期为一个月,过期应抽查馏程、酸洗比色、铂钴比色和外观。
5.3 检验和判断
化验室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对成品质量进行检验。
表1中非每罐实测的项目为保证项目,当分析结果异常或原料、生产工艺条件变化较大或装置出现异常而可能造成某个保证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该保证项目应及时检验。
质量检查部门根据检验结果和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判定产品合格与否。
如果出厂检验结果中有不符合表1技术要求时,按GB/T 4756的规定重新取双倍量样品进行复检,复查结果如仍有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T 0164进行。
石油混合二甲苯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乙苯等的混合物。
根据GB 13690,石油混合二甲苯属于第3类易燃液体和第6类有毒品,其危险性标志按GB 13690和GB 190进行。
7 安全
7.1石油混合二甲苯属于易燃液体和有毒品,其涉及的安全问题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7.2应查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由供应商提供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