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复习要点和参考习题

模式识别复习要点和参考习题
模式识别复习要点和参考习题

复习要点

绪论

1、举出日常生活或技术、学术领域中应用模式识别理论解决问题的实例。

答:我的本科毕设内容和以后的研究方向为重症监护病人的状态监测与预诊断,其中的第一步就是进

行ICU病人的死亡率预测,与模式识别理论密切相关。主要的任务是分析数据库的8000名ICU病人,统计

分析死亡与非死亡的生理特征,用于分析预测新进ICU病人的病情状态。

按照模式识别的方法步骤,首先从数据库中采集数据,包括病人的固有信息,生理信息,事件信息等并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然后分别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剔除不正常数据,对数据进行插值并取中值进行第一次特征提取,然后利用非监督学习的方法即聚类分析进行第二次特征提取,得到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分别利用判别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训练,测试,得到分类器,实验效果比传统ICU 中采用的评价预测系统好一些。由于两组数据具有较大重叠,特征提取,即提取模式特征就变得尤为重要。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车牌识别,文字识别,人脸识别,通信中的信号识别;

① 文字识别

汉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对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

磨灭的功勋。所以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将文字方便、快速地输入到计算机中已

成为影响人机接口效率的一个重要瓶颈,也关系到计算机能否真正在我过得到普及的应用。目前,汉字输

入主要分为人工键盘输入和机器自动识别输入两种。其中人工键入速度慢而且劳动强度大;自动输入又分

为汉字识别输入及语音识别输入。从识别技术的难度来说,手写体识别的难度高于印刷体识别,而在手写

体识别中,脱机手写体的难度又远远超过了联机手写体识别。到目前为止,除了脱机手写体数字的识别已

有实际应用外,汉字等文字的脱机手写体识别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②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技术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

工智能等等。近年来,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中,声纹识别技术以其独特的方便性、经济性和准确性等优势

受到世人瞩目,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要且普及的安验证方式。而且利用基因算法训练连续

隐马尔柯夫模型的语音识别方法现已成为语音识别的主流技术,该方法在语音识别时识别速度较快,也有

较高的识别率。

③ 指纹识别

我们手掌及其手指、脚、脚趾内侧表面的皮肤凹凸不平产生的纹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而这些皮肤的

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就可以将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

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便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一般的指纹分成有以下几

个大的类别:环型(loop),螺旋型(whorl),弓型(arch),这样就可以将每个人的指纹分别归类,进行检索。指

纹识别基本上可分成:预处理、特征选择和模式分类几个大的步骤。

③ 遥感

遥感图像识别已广泛用于农作物估产、资源勘察、气象预报和军事侦察等。

④医学诊断

在癌细胞检测、X射线照片分析、血液化验、染色体分析、心电图诊断和脑电图诊断等方面,模式识别已取

得了成效。

2、若要实现汽车车牌自动识别,你认为应该有哪些处理步骤?分别需要哪些模式识别方法?试用流程图予以说明。

答:汽车车牌自动识别需要有以下三大步骤:(1)获取包含车牌的彩色图像(2)实现车牌定位和获取(3)进行字符分割和识别,详细操作如流程图所示。

第一步需要建立字符库,即根据已知字符的二值图像进行处理生成特征字符库;

第二步通过摄像头获取包含车牌的彩色图像,输入图像;

第三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K-L变换,MDS和KPCA等方法对车牌进行特征识别;

第四步对车牌进行粗略定位和精细定位,如VMLA定位,基于边缘检测的方法,基于水平灰度变化特征的方法,基于车牌颜色特征的方法等。

第五步利用分类器确定车牌类型之后对字符进行分割,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铆钉,谷值分析,模板匹配,二值化投影法等

第六步分割成得单个字符进行模式识别,得到每个字符,然后组合输出结果,具体的方法为统计学习或人工神经网络等。

统计决策

3、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方法与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方法

4、正态分布下最小错误率决策与Neyman-Pearson决策方法

(1)假设在某个地区的细胞识别中正常1ω和异常 2ω两类的先验概率分别为 正常状态 :1()0.9P ω=

异常状态:

2()0.1P ω=

现有一待识的细胞,其观测值为x ,从类条件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查得

12()0.2,()0.4p x p x ω==

并且已知损失系数为λ11=0,λ12=1,λ21=6,λ22=0。试对该细胞以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分类:①基于最小错误概率准则的贝叶斯判决;②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判决。 解:①基于最小错误概率准则的贝叶斯判决

.

),()(),()(,182.0)(1)(818

.01

.04.09.02.09

.02.0)

()()()()(211211221

111用所以先验概率起很大作因为属正常细胞。因为先计算先验概率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P P x x P x P x P x P P x P P x P x P j j j >>∈∴>=-==?+??==∑=

②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判决

作用。

较大,决策损失起决定=因类风险大。因决策异常细胞因为条件风险:概率:由上例中计算出的后验6,)()(818

.0)()(092

.1)()()(182.0)(,818.0)(1212112122

12121121λωααωλαωλωλαωω∈∴>=======∑=x x R x R x P x R x P x P x R x P x P j j j

(2)已知两个一维模式类别的类概率密度函数为

??

?≤≤=其它 ,01

0 ,2)|(1x x x p ω ??

?≤≤-=其它

, 01

0 , 22)|(2x x x p ω 先验概率P(ω1)=P(ω2),损失函数,λ11=λ22=0,λ12=0.6,λ21=0.4。 (1)求最小平均损失Bayes 判决函数; (2)求总的误判概率P(e);

解:先求先验概率:

()()()

()()()()

()()()()()()()

221122222111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P x P P x P P x P x P P x P P x P P x P x P +=

+=

求条件风险:

()()()()

()()()()

x P x P x P x P x P x P x P x P ||||||||12122212122122121111ωλωλωλαωλωλωλα=+==+=

期望风险要求最小,当()()x P x P ||21αα=时满足要求,即

()()

()()()()

6

.024.0)22(6.0|4.0|6.0||1122121212=?=-==x x x P x P P x P x P x P ωωωωωλωλ

(3)对于这个两类一维问题,若这两类的类概率密度分别服从正态分布N(0,σ2)和 N(1,σ2

),证明使平均决策风险最小的决策阈值为

()()

1212122ln 21ωλωλσP P x -=

这里,假设风险函数λ11=λ22=0 。一维正态分布:]

2)([2

221)(σμσ

π--=

x e

x p

解:先求先验概率:

()()()

()()()()

()()()()()()()

221122222111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P x P P x P P x P x P P x P P x P P x P x P +=

+=

求条件风险:

()()()()

()()()()

x P x P x P x P x P x P x P x P ||||||||12122212122122121111ωλωλωλαωλωλωλα=+==+=

期望风险要求最小,当()()x P x P ||21αα=时满足要求,即

()()

()()()()()()

()()()()

12121222

2

12122212122122)1(12

11212212121212ln 212ln 2)1(ln 2121||||2

22

2

ωλωλσσ

ωλσωλωσπλωσπλωωλωωλωλωλσσP P x x P x P P e P e P x P P x P x P x P x x -=-=--===-

--

两边取对数

概率密度函数估计

5、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与贝叶斯估计方法

答:最大似然估计是把待估的参数看作固定的未知量,而贝叶斯估计则是把待估的参数作为具有某种先验分布的随机变量,通过对第i 类学习样本Xi 的观察,使概率密度分布P(Xi/θ)转化为后验概率P(θ/Xi) ,再求贝叶斯估计。

(4)设以下两类模式均为正态分布 1:{(0,0)T ,(2,0)T ,(2,2)T ,(0,2)T} 2:{(4,4)T ,(6,4)T ,(6,6)T ,(4,6)T}

设P( 1)= P( 2)=1/2,求该两类模式之间的Bayes 判别界面的方程,并绘出判别界面。 解:

()()()()

()()()()[]

()()()()()()()()[]()()()()[]

()()()()[]

()()()()()()()()[]()()()()[]

()()()()

0ln ,5.00ln ,916

4300433400343

456565454310

5654565654565454313

454565654319164300433400343

412121010310

1210121210121010313

410121210315,5,,1,1,5

)6644(41

,5)4664(411

)2200(41

,1)0220(4166444664,2200022021212121-2122121112111,222222

222

2121222222

1111-1122121112111122221

221

2111222221

1122212121112221121121====∑∑=∑?

????

?????=∑?????????

?=??????=∑=

-+-+-+-==--+--+--+--===

-+-+-+-==∑?

????

?????=∑?????????

?=??????=∑=

-+-+-+-==--+--+--+--===

-+-+-+-======+++==+++==+++==+++=??

????=??????=ωωωωP P P P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

T

T

T

先验概率:,,,,协方差矩阵为: ①假定二类协方差矩阵不等

6-0)()0,0(018)()0,0(),(x ,),(x 0)()(ln

ln 2

1)x x ()x x (2

1)x x ()x x (21)()()(211212121

212

11

222111112=+==<-====∈?>

<

-+-----=

-=∑

∑∑∑--x x x g X x g x x x x x P P x g x g x g T T T T T T 得分界线方程为:令类。

属于所以判代入得:将利用公式:ωωωωω

②假定二类协方差矩阵相等

()0

6-)()0,0(x 09)

()(ln )x x x x (21x )

x x ()(0,0,830083,380038

21121121

2111

1

122

1

=+==<-=--+-==?????

?

?

?=∑?????? ?

?=+=∑∑∑

∑∑---x x x g P P x g x T T T T

T

分界线方程为类,判为故应把得:所以代入ωωω (5) 假设在一维两类分类当中样本点符合Rayleigh 概率密度函数分布:

?????<≥-=0

00

)2exp()|(22

2x x x x x p i

i i σσω 试求判决边界 ()0g x =。 解:

)()(ln 22ln 20

)(-)()

(ln 2ln 2ln )

(ln 2exp ln )()(2exp )()()(222222

222222=+???? ??--=+--=+???

?????????-=???

???-==j i j i

j i j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P P x

x x g x g P x x P x x x g P x x

P x P x g ωωσσσσωσσωσσωσσωω即:决策面方程:令

6、Parzen 窗法

(3)试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估计单变量正态分布的均值μ和方差 2

σ。

解:

线性分类器与非线性分类器 7、线性判别函数及线性分类器 8、Fisher 线性判别方法 9、最小平方差误差判别

10、分段线性距离分类器与二次判别函数 11、支持向量机 12、近邻法

(6)指出在Fisher 线性判别中,w 的比例因子对Fisher 判别结果无影响的原因。

解:Fisher 准则函数为:

u S u u S u s s m m u J W B W W F ''=+-=2222

121

~~)~~()(,式中用u 来表示w

求导

φ

=''-'=??????''??=??2

)

()(2)(2u S u u S u S u u S u S u u S u u S u u u J W W B B W W B F

可得Fisher 最佳鉴别矢量:

u m m m m S u S S u W B W

))((21211

1'--==--λ

上式右边后两项因子的乘积为一标量,令其为α,于是可得

u S u S W

B λ=解之得:

【模式识别】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题型: 1.填空题5题 填空题 2.名词解释4题 3.问答题4题 4.计算作图题3题 5.综合计算题1题 备注1:没有整理第一章和第六章,老师说不考的 备注2:非线性判别函数相关概念P69 概率相关定义、性质、公式P83以后 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公式P85 最小风险贝叶斯P86 正态贝叶斯P90 综合计算有可能是第六次作业 一、填空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的是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 模式识别分类:1.从实现方法来分模式识别分为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2.从理论上来分,有统计模式识别,统计模式识别,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 聚类分析是按照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根据距离函数的规律做模式分类的。 模式的特性:可观察性、可区分性、相似性 模式识别的任务:一是研究生物体(包括人)是如何感知对象的,二是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1.神经网络计算机--模拟人的大脑思维;2.生物计算机--运用生物工程技术、蛋白分子作芯片; 3.光计算机--用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对光的处理来完成对信息的处理。 训练学习方法: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无先验知识,甚至类别数也未知)。 统计模式识别有:1.聚类分析法(非监督);2.判决函数法/几何分类法(监督);3.基于统计决策的概率分类法 - 以模式集在特征空间中分布的类概率密度函数为基础,对总体特征进行研究,以取得分类的方法 数据的标准化目的:消除各个分量之间数值范围大小对算法的影响 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书P7 聚类过程遵循的基本步骤:特征选择;近邻测度;聚类准则;聚类算法;结果验证;结果判定。 相似测度基础:以两矢量的方向是否相近作为考虑的基础,矢量长度并不重要。 确定聚类准则的两种方式:阈值准则,函数准则 基于距离阈值的聚类算法——分解聚类:近邻聚类法;最大最小距离聚类法 类间距离计算准则:1)最短距离法2)最长距离法3)中间距离法4)重心法5)类平均距离法6)离差平方和法P24 系统聚类法——合并的思想 用于随机模式分类识别的方法,通常称为贝叶斯判决。 BAYES 决策常用的准则:最小错误率;最小风险 错误率的计算或估计方法:①按理论公式计算;②计算错误率上界;③实验估计。

《操作系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操作系统是一种() A.系统软件 B.系统硬件 C.应用软件 D.支援软件 2.MS—DOS的存贮管理采用了() A.段式存贮管理 B.段页式存贮管理 C.单用户连续存贮管理 D.固定式分区存贮管理 3.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将引起的中断是属于()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中断 C.外部中断 D.访管中断 4.MS—DOS中用于软盘整盘复制的命令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674425756.html,P B.DISKCOPY C.SYS D.BACKUP 5.位示图方法可用于() A.盘空间的管理 B.盘的驱动调度 C.文件目录的查找 D.页式虚拟存贮管理中的页面调度 6.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A.时间片轮转法 B.LRU算法 C.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D.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7.在以下存贮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A.单用户连续分配 B.固定式分区分配 C.可变式分区分配 D.页式存贮管理 8.已知,作业的周转时间=作业完成时间-作业的到达时间。现有三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 T1+T2+T3 9.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一定存在互斥关系 B.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C.一定彼此独立无关 D.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 10.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D.时间片用完

11.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A.顺序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目录文件 12.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A.2 B.1 C.3 D.0.5 13.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14.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A.应该相同 B.应该不同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受系统约束 15.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能影响中断响应次序的技术是()和()。 A.时间片 B.中断 C.中断优先级 D.中断屏蔽 E.特权指令 2.文件的二级目录结构由()和()组成。 A.根目录 B.子目录 C.主文件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 E.当前目录 3.驱动调度算法中()和()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移动臂的运动方向。 A.电梯调度 B.先来先服务 C.扫描 D.单向扫描 E.最短寻找时间优先 4.有关设备管理概念的下列叙述中,()和()是不正确的。 A.通道是处理输入、输出的软件 B.所有外围设备的启动工作都由系统统一来做 C.来自通道的I/O中断事件由设备管理负责处理 D.编制好的通道程序是存放在主存贮器中的 E.由用户给出的设备编号是设备的绝对号

模式识别试题答案

模 式 识 别 非 学 位 课 考 试 试 题 考试科目: 模式识别 考试时间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任课教师 考试成绩 一、简答题(每题6分,12题共72分): 1、 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当训练样本的类别信息已知时进行的分类器训练称为监督学习,或者由教师示范的学习;否则称为非监督学习或者无教师监督的学习。 2、 你如何理解特征空间?表示样本有哪些常见方法? 参考答案:由利用某些特征描述的所有样本组成的集合称为特征空间或者样本空间,特征空间的维数是描述样本的特征数量。描述样本的常见方法:矢量、矩阵、列表等。 3、 什么是分类器?有哪些常见的分类器? 参考答案:将特征空中的样本以某种方式区分开来的算法、结构等。例如:贝叶斯分类器、神经网络等。 4、 进行模式识别在选择特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特征要能反映样本的本质;特征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注意量纲。 5、 聚类分析中,有哪些常见的表示样本相似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距离测度、相似测度和匹配测度。距离测度例如欧氏距离、绝对值距离、明氏距离、马氏距离等。相似测度有角度相似系数、相关系数、指数相似系数等。 6、 你怎么理解聚类准则? 参考答案:包括类内聚类准则、类间距离准则、类内类间距离准则、模式与类核的距离的准则函数等。准则函数就是衡量聚类效果的一种准则,当这种准则满足一定要求时,就可以说聚类达到了预期目的。不同的准则函数会有不同的聚类结果。 7、 一种类的定义是:集合S 中的元素x i 和x j 间的距离d ij 满足下面公式: ∑∑∈∈≤-S x S x ij i j h d k k )1(1 ,d ij ≤ r ,其中k 是S 中元素的个数,称S 对于阈值h ,r 组成一类。请说明, 该定义适合于解决哪一种样本分布的聚类? 参考答案:即类内所有个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h ,单个距离最大不超过r ,显然该定义适合团簇集中分布的样本类别。 8、 贝叶斯决策理论中,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参数估计就是已知样本分布的概型,通过训练样本确定概型中的一些参数;非参数估计就是未知样本分布概型,利用Parzen 窗等方法确定样本的概率密度分布规律。 9、 基于风险的统计贝叶斯决策理论中,计算代价[λij ]矩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假设这个矩阵是 M ?N ,M 和N 取决于哪些因素?

模式识别习题

7.朴素贝叶斯方法的条件独立假设是( P(x| 3 i) =P(x1, x2,…,xn | co i)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模式?具体事物所具有的信息。 模式所指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从事物中获得的 2?模式识别的定义? 让计算机来判断事物。 3?模式识别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数据获取一预处理一特征提取与选择一分类器设计 / 分类决策。 第二章贝叶斯决策理论 P ( W 2 ) / P ( W 1 ) _,贝V X 1. 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过程? 答:已知先验概率,类条件概率。利用贝叶斯公式 得到后 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大小进行决策分析。 2. 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分类器设计过程? 答:根据训练数据求出先验概率 P ( W i ), > 类条件概率分布P ( X | W i ), i 1 , 2 利用贝叶斯公式得到后验概率 P (W i 1 x) 1 如果输入待测样本 X ,计算X 的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大小进行分类决策分析。 3. 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有哪几种常用的表示形式? 决策规则的4- I-J 形工战< d x +) — max 爪'(vr I A *), MJ A * 匚 w. 如SI 卫(A *叫)厂)= 如果lg=上心lw) py %) 心li M/ JC ) = —1IL | /( A *)J = — hi JC | 讥.j + 111 | i r 2 ) > 尸(“空) I MJ 4 .贝叶斯决策为什么称为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答:最小错误率Bayes 决策使得每个观测值下的条件错误率最小因而保证了 (平均)错误率 最小。Bayes 决策是最优决策:即,能使决策错误率最小。 5. 贝叶斯决策是 由先验概率和(类条件概率)概率,推导(后验概率)概率,然后利用这 个概率进行决策。 6. 利用乘法法则和全概率公式证明贝叶斯公式 p(AB) p(A|B)p(B) p(B|A)p(A) P (A 」B ) 答: m 所以推出贝叶斯公式 p(B) p(B|Aj)p(Aj) j 1 P(W i |x) P (x | W i ) P(W i ) 2 P(x | W j ) P (w j ) j 1 1 , 2 .信息__。 如果 I (x) P (X | W i ) P (W i ) P(X | W j )P(W j ) max />(A' | t ),则 时 P(B |A i )P(AJ P ( B ) P ( B | A i ) P ( A i ) 7M P ( B | A j ) P ( A j ) 2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 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 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 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 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 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 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 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10)如果系统的资源有向图 _ D __ ,则系统处于死锁状态。 A. 出现了环路 B. 每个进程节点至少有一条请求边 C. 没有环路 D. 每种资源只有一个,并出现环路 (11)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则这两个进程 B 。

最新模式识别练习题

2013模式识别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模式采集、特征的选择和提取和模式分类。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特征矢量;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有串、树、 网。 3、影响层次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式距离的测度、聚类准则、类间距离阈值、预定的类别数目。 4、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的几何意义是正负表示样本点位于判别界面法向量指向的正负半空间中, 绝对值正比于样本点与判别界面的距离。 5、感知器算法1 ,H-K算法 2 。 (1)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2)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 6、在统计模式分类问题中,聂曼- 况;最小最大判别准则主要用于先验概率未知的情况。 7、“特征个数越多越有利于分类”这种说法正确吗?错误。 特征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一般在可 和(C n m>>n )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分支定界法以减少计算量。 8、散度J ij越大,说明ωi类模式与ωj类模式的分布差别越大; 当ωi类模式与ωj类模式的分布相同时,J ij= 0。 二、选择题 1、影响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B、C、D )。 A.已知类别的样本质量; B.分类准则; C.特征选取; D.模式相似性测度 2、模式识别中,马式距离较之于欧式距离的优点是(C、D)。 A.平移不变性; B.旋转不变性;C尺度不变性;D.考虑了模式的分布 3、影响基本K-均值算法的主要因素有(ABD)。 A.样本输入顺序; B.模式相似性测度; C.聚类准则; D.初始类中心的选取 4、位势函数法的积累势函数K(x)的作用相当于Bayes判决中的(B D)。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填空题 1. 在Windows XP中,进行系统软、硬件设置的文件夹称为______。 2. 在Windows XP系统中文标点方式下,键入符号“”对应的中文标点是______。 3. 在Windows XP默认环境中,要改变“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应首先双击“控制面板”窗口中的______图标。 4. 用Windows XP的“记事本”所创建文件的缺省扩展名是______。 5. 在Windows XP中,要添加Windows组件,必须打开______窗口。 6. 当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欲改变其属性设置,可以单击鼠标______键,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 7. 在Windows XP中,当用鼠标左键在不同驱动器之间拖动对象时,系统默认情况下,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8. 在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窗Vl中,将文件以列表方式显示,可按~、类型、大小、日期及自动排列五种规则排序。 9. 在WindoWS XP中,若要更改任务栏的属性,可以右键单击______空白处,再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来实现更改。 10. 在Windows XP环境中,选定多个不相邻文件的操作方法是:单击第一个文件,然后按住______键的同时,单击其它待选定的文件。 11. 在Windows xP中,利用“控制面板”窗口中的______向导工具,可以安装任何类型的新硬件。 12. 在Windows XP中,若要删除选定的文件,可直接按______键。 13. 按操作系统分类,UNIX操作系统是______。 14. 在Windows xP默认环境中,用于中英文输入方式切换的组合键是______。 15. 在Windows XP中,若系统长时间不响应用户的要求,为了结束该任务,使用______组合键。 二、单项选择题 1. Windows XP的“开始”菜单包括了Windows XP系统的()。 A. 主要功能 B. 全部功能 C. 部分功能 D. 初始化功能 2. 下列不可能出现在Windows XP中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左侧窗格中的选项是()。 A. 我的电脑 B. 桌面 C. use(登录的账户名)的文档 D. 资源管理器 3. 在Windows XP中,能更改文件名的操作是()。 A. 右键单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B. 左键单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C. 右键双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D. 左键双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人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4. 在Windows XP中,全角方式下输入的数字应占的字节数是()。 A. 1 B. 2 C. 3 D. 4 5. Windows XP中将信息传送到剪贴板不正确的方法是()。 A. 用“复制”命令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B. 用“剪切”命令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C. 用Ctrl+V组合键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D. Alt+PrintScreen把当前窗口送到剪贴板 6. 在windows XP中,欲选定当前文件夹中的全部文件和文件夹对象,可使用的组合键是()。 A. Ctrl+V B. Ctrl+A C. Ctrl+X D. Ctrl+D 7. 下列文件名,()是非法的Windows XP文件名。 A. ThiS is my file B. 关于改进服务的报告

中科院-模式识别考题总结(详细答案)

1.简述模式的概念及其直观特性,模式识别的分类,有哪几种方法。(6’) 答(1):什么是模式?广义地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可观察的物体,如果我们可以区别它们是否相同或是否相似,都可以称之为模式。 模式所指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从事物获得的信息,因此,模式往往表现为具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信息。 模式的直观特性:可观察性;可区分性;相似性。 答(2):模式识别的分类: 假说的两种获得方法(模式识别进行学习的两种方法): ●监督学习、概念驱动或归纳假说; ●非监督学习、数据驱动或演绎假说。 模式分类的主要方法: ●数据聚类:用某种相似性度量的方法将原始数据组织成有意义的和有用的各种数据 集。是一种非监督学习的方法,解决方案是数据驱动的。 ●统计分类:基于概率统计模型得到各类别的特征向量的分布,以取得分类的方法。 特征向量分布的获得是基于一个类别已知的训练样本集。是一种监督分类的方法, 分类器是概念驱动的。 ●结构模式识别:该方法通过考虑识别对象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达到识别分类的目 的。(句法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相同的单元(神经元)组成。相互间的联系可以 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传递增强或抑制信号。增强或抑制是通过调整神经元相互间联 系的权重系数来(weight)实现。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监督和非监督学习条件下的分 类。 2.什么是神经网络?有什么主要特点?选择神经网络模式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8’) 答(1):所谓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基于模仿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构成的一种信息处 理系统(计算机)。由于我们建立的信息处理系统实际上是模仿生理神经网络,因此称它为人工神经网络。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人工神经网络的两种操作过程:训练学习、正常操作(回忆操作)。 答(2):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固有的并行结构和并行处理; ●知识的分布存储; ●有较强的容错性; ●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人工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人工神经网络不适于高精度的计算; ●人工神经网络不适于做类似顺序计数的工作;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人工神经网络必须克服时间域顺序处理方面的困难; ●硬件限制; ●正确的训练数据的收集。 答(3):选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要基于应用的要求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能力间的 匹配,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模式识别导论习题集

模式识别导论习题集 1、设一幅256×256大小的图像,如表示成向量,其维数是多少?如按行串接成一维,则第3行第4个象素在向量表示中的序号。 解:其维数为2;序号为256×2+4=516 2、如标准数字1在5×7的方格中表示成如图所示的黑白图像,黑为1,白为0,现若有一数字1在5×7网格中向左错了一列。试用分别计算要与标准模板之间的欧氏距离、绝对值偏差、偏差的夹角表示,异己用“异或”计算两者差异。 解:把该图像的特征向量为5×7=35维,其中标准模版的特征向量为: x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T 待测样本的特征向量为: y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T ,绝对值偏差为351 |()|14i i i x y =-=∑, 夹角余弦为cos 0|||||||| T x y x y θ= =?,因此夹角为 90度。 3、哈明距离常用来计算二进制之间的相似度,如011与010的哈明距离为1,010与100距离为3。现用来计算7位LED 编码表示的个数字之间的相似度,试计算3与其它数字中的哪个数字的哈明距离最小。 解:是“9”,距离为1

4、对一个染色体分别用一下两种方法描述: (1)计算其面积、周长、面积/周长、面积与其外接矩形面积之比可以得到一些特征描述,如何利用这四个值?属于特征向量法,还是结构表示法? (2)按其轮廓线的形状分成几种类型,表示成a 、b 、c 等如图表示,如何利用这些量?属哪种描述方法? (3)设想其他结构描述方法。 解: (1)这是一种特征描述方法,其中面积周长可以体现染色体大小,面积周长比值越小,说明染色体越粗,面积占外接矩形的比例也体现了染色体的粗细。把这四个值组成一个维数为4的特征向量,该特征向量可以描述染色体的一些重要特征,可以按照特征向量匹配方法计算样本间的相似度。可以区分染色体和其它圆形、椭圆细胞结构。 (2)a 形曲线表示水平方向的凹陷,b 形表示竖直方向的凹陷,c 形指两个凹陷之间的突起,把这些值从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绕一圈,可以得到一个序列描述染色体的边界。它可以很好的体现染色体的形状,用于区分X 和Y 染色体很合适。这是结构表示法。 (3)可以先提取待识别形状的骨架,在图中用蓝色表示,然后,用树形表示骨架图像。 5. 设在一维特征空间中两类样本服从正态分布,1σ=2σ=1,μ1=0,μ2=3,两类先验概率之比e P P =)(/)(21ωω,试求按基于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原则的决策分界面的x 值。 解:按照公式(2-84),分界面上的点应满足:

中科大模式识别试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模式识别试题 (2012年春季学期)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 和。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 有、、。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 (1) (4) 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 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 有。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 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 (2)({A}, {0, 1}, {A→0, A→ 0A}, A) (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 (4)({A}, {0, 1}, {A→01, A→ 0A1, A→ 1A0}, A) 二、(15分)简答及证明题 (1)影响聚类结果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2)证明马氏距离是平移不变的、非奇异线性变换不变的。 (3)画出对样本集 ω1:{(0,0,0)T, (1,0,0)T, (1,0,1)T, (1,1,0)T,}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https://www.360docs.net/doc/674425756.html,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CH4 应用题参考答案 1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程序运行的页面走向是: 1、2 、3 、4 、2 、1 、5 、6 、2 、1 、2 、3 、7 、 6 、3 、2 、1 、2 、 3、6 。 分别用 FIFO 、OPT 和 LRU 算法,对分配给程序 3 个页框、 4 个页框、 5 个页框和 6 个页框的情况下,分别求出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页框数FIFO LRU OPT 3161511 414108 51287 6977 只要把表中缺页中断次数除以20,便得到缺页中断率。 2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共有 5 页,执行时其访问页面次序 为: ( 1 ) 1、4、3、1、2、5、1、4、2、1、4、5 ( 2 ) 3、2、1、4、4、5、5、3、4、3、2、1、5 若分配给该作业三个页框,分别采用 FIFO和 LRU 面替换算法,求出各自的缺页 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1 )采用 FIFO 为 9 次,9 / 12 = 75 %。采用 LRU 为 8 次,8 / 12 = 67 %。( 2)采用FIFO和LRU均为9次,9 / 13 = 69%。 3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 FIFO 、OPT 和 LRU 页面替换算法,如果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 l ) 2、3、2、l、5、2、4、5、3、2、5、2。 ( 2 ) 4、3、2、l、4、3、5、4、3、2、l、5。 ( 3 ) 1、2、3、4、1、2、5、l、2、3、4、5。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 3 和 4 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发生的缺页中断 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 l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使用 FIFO 为 9次, 9 / 12 = 75%。使用 LRU 为 7次, 7 / 12 = 58%。使用 OPT 为 6 次, 6 / 12 = = 50%。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块,使用 FIFO 为 6次, 6 / 12 = 50%。使用 LRU 为 6次, 6 / 12 = 50%。使用 OPT 为 5 次, 5 /12 = 42 %。 ( 2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使用 FIFO 为 9次, 9 / 12 = 75%。使用 LRU 为 10 次, 10 / 12 = 83%。使用 OPT 为 7次, 7/12 = 58%。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 4块,使用 FIFO 为 10次, 10 / 12 = 83 %。使用LRU 为 8 次, 8/12 =66%。使用 OPT为 6 次, 6/12 =50%. 其中,出现了 Belady 现象,增加分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使缺页中断率上升。 4、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下,按地址排列的内存空闲区为: 10K 、4K 、20K 、18K 、7K 、 9K 、12K 和 15K 。对于下列的连续存储区的请求: ( l ) 12K 、10K 、 9K , ( 2 ) 12K 、10K 、15K 、18K 试问: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和下次适应算法,哪个空闲区被使用? 答: ( 1)空闲分区如图所示。 答 分区号分区长 110K 24K 320K 418K 57K 69K 712K 815K 1)首次适应算法 12KB 选中分区 3 ,这时分区 3 还剩 8KB 。10KB 选中分区 1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 1 。9KB 选中分区 4 ,这时分区 4 还剩 9KB 。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期末考查试题及参考答案(20210221222717)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期末考查 试卷 研究生姓名:入学年份:导师姓名:试题1:简述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研究的共同问题和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答:(1)模式识别是研究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类的模式识别能力的一门学科,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研究生物体(包括人)是如何感知客观事物的,二是在给定的任务下,如何用计算机实现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机器学习则是一门研究怎样用计算机来模拟或实现人类学习活动的学科,是研究如何使机器通过识别和利用现有知识来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一是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模型;二是通用学习算法;三是构造面向任务的专用学习系统的方法。两者关心的很多共同问题,如:分类、聚类、特征选择、信息融合等,这两个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可用来解决很多机器感知和信息处理的问题,其中包括图像/ 视频分析(文本、语音、印刷、手写)文档分析、信息检索和网络搜索等。 (2)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是分别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角度发展起来的,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也不同。模式识别的目标就是分类,为了提高分类器的性能,可能会用到机器学习算法。而机器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提高系统性能,分类只是其最简单的要求,其研究更

侧重于理论,包括泛化效果、收敛性等。模式识别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了,而机器学习中一些方法还没有理论基础,只是实验效果比较好。许多算法他们都在研究,但是研究的目标却不同。如在模式识别中研究所关心的就是其对人类效果的提高,偏工程。而在机器学习中则更侧重于其性能上的理论证明。试题2:列出在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中的常用算法及其优缺点。答:(1)K 近邻法算法作为一种非参数的分类算法,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分类、 回归和模式识别等。在应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的两个方面是样本权重和特征权重。 优缺点:非常有效,实现简单,分类效果好。样本小时误差难控制,存储所有样本,需要较大存储空间,对于大样本的计算量大。(2)贝叶斯决策法 贝叶斯决策法是以期望值为标准的分析法,是决策者在处理 风险型问题时常常使用的方法。 优缺点:由于在生活当中许多自然现象和生产问题都是难以完全准确预测的,因此决策者在采取相应的决策时总会带有一定的风险。贝叶斯决策法就是将各因素发生某种变动引起结果变动的概率凭统计资料或凭经验主观地假设,然后进一步对期望值进行分析,由于此概率并不能证实其客观性,故往往是主观的和人为的概率,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肯定性。虽然用期望的大小进行判断有一些风险,但仍可以认为贝叶斯决策是一种兼科学性和实效性于一身的比较完善的用于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方法,在实际中能够广泛应

模式识别复习题1

模式识别 复习题 1. 简单描述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典型过程)? 2. 什么是监督模式识别(学习)?什么是非监督模式识别(学习)? 对一副道路图像,希望把道路部分划分出来,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在该图像中分别在道路部分与非道路部分画出一个窗口,把在这两个窗口中的象素数据作为训练集,用某种判别准则求得分类器参数,再用该分类器对整幅图进行分类。 (2).将整幅图的每个象素的属性记录在一张数据表中,然后用某种方法将这些数据按它们的自然分布状况划分成两类。因此每个象素就分别得到相应的类别号,从而实现了道路图像的分割。 试问以上两种方法哪一种是监督学习,哪个是非监督学习? 3. 给出一个模式识别的例子。 4. 应用贝叶斯决策的条件是什么?列出几种常用的贝叶斯决策规 则,并简单说明其规则. 5. 分别写出在以下两种情况:(1)12(|)(|)P x P x ωω=;(2)12()() P P ωω=下的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 6. (教材P17 例2.1) 7. (教材P20 例2.2),并说明一下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和最小错误 率贝叶斯决策的关系。 8. 设在一维特征空间中有两类服从正态分布的样本, 12122,1,3,σσμμ====两类先验概率之比12(),() P e P ωω= 试确定按照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的决策分界面的x 值。

9. 设12{,,...,}N x x x =X 为来自点二项分布的样本集,即 1(,),0,1,01,1x x f x P P Q x P Q P -==≤≤=-,试求参数P 的最大似然估 计量?P 。 10. 假设损失函数为二次函数2??(,)()P P P P λ=-,P 的先验密度为均匀分布,即()1,01f P P =≤≤。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求上题中的贝叶 斯估计量?P 。 11. 设12{,,...,}N x x x =X 为来自(|)p x θ的随机样本,其中0x θ≤≤时, 1 (|)p x θθ=,否则为0。证明θ的最大似然估计是max k k x 。 12. 考虑一维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设样本(一维)12,,...,N x x x 都是由 独立的抽样试验采集的,且概率密度函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μ和方差2σ未知。求均值和方差的最大似然估计。 13. 设一维样本12{,,...,}N x x x =X 是取自正态分布2(,)N μσ的样本集,其中 均值μ为未知的参数,方差2σ已知。未知参数μ是随机变量,它的先验分布也是正态分布200(,)N μσ,200,μσ为已知。求μ的贝叶斯估计 ?μ 。 14. 什么是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分别列去两种 参数估计方法和非参数估计方法。 15. 最大似然估计和Parzen 窗法的基本原理?

模式识别试题

《模式识别》试题答案(A卷)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影响层次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式距离的测度、(聚类准则、类间距离门限、预定 的类别数目))。 2、欧式距离具有( 1、2 );马式距离具有(1、2、 3、4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 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 3、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的几何意义是(正(负)表示样本点位于判别界面法向量指向的 正(负)半空间中;绝对值正比于样本点到判别界面的距离。)。 4、感知器算法1。(1)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2)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 5、积累势函数法较之于H-K算法的优点是(该方法可用于非线性可分情况(也可用于线性可分情 况));位势函数K(x,x k)与积累位势函数K(x)的关系为( ∑ ∈ = X x x x K x K ~ k k k ) , ( ) ( α )。 6、在统计模式分类问题中,聂曼-皮尔逊判决准则主要用于(某一种判决错误较另一种判决错误更 为重要)情况;最小最大判决准则主要用于(先验概率未知的)情况。 7、“特征个数越多越有利于分类”这种说法正确吗?(错误)。特征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从n个特 征中选出最有利于分类的的m个特征(m>n )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分支定界法以减少计算量。 8、散度Jij越大,说明i类模式与j类模式的分布(差别越大);当i类模式与j类模式的 分布相同时,Jij=(0)。 9、已知有限状态自动机Af=(,Q,,q0,F),={0,1};Q={q0,q1};:(q0,0)= q1, (q0,1)= q1,(q1,0)=q0,(q1,1)=q0;q0=q0;F={q0}。现有输入字符串:(a) 00011101011, (b) 1100110011,(c) 101100111000,(d)0010011,试问,用Af对上述字符串进行分类的结果 为(ω1:{a,d};ω2:{b,c} )。 二、(15分)在目标识别中,假定类型1为敌方目标,类型2为诱饵(假目标),已知先验概率 P(1)=0.2和P(2)=0.8,类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x 0 x < 1 x 1 1 x < 2 p(x1)= 2 x 1 x 2 p(x2)= 3 x 2 x 3 0 其它 0 其它 (1)求贝叶斯最小误判概率准则下的判决域,并判断样本x=1.5属于哪一类(2)求总错误概率P(e);(3)假设正确判断的损失11=22=0,误判损失分别为12和21,若采用最小损失判决准则,12和21满足怎样的关系时,会使上述对x=1.5的判断相反?

模式识别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模式?具体事物所具有的信息。 模式所指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从事物中获得的___信息__。 2.模式识别的定义?让计算机来判断事物。 3.模式识别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分类器设计/ 分类决策。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1.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过程? 答:已知先验概率,类条件概率。利用贝叶斯公式 得到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大小进行决策分析。 2.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分类器设计过程? 答:根据训练数据求出先验概率 类条件概率分布 利用贝叶斯公式得到后验概率 如果输入待测样本X ,计算X 的后验概率根据后验概率大小进行分类决策分析。 3.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有哪几种常用的表示形式? 答 : ???∈>=<2 1 1221_,)(/)(_)|() |()(w w x w p w p w x p w x p x l 则如果∑==2 1 ) ()|() ()|()|(j j j i i i w P w x P w P w x P x w P 2 ,1),(=i w P i 2 ,1),|(=i w x p i ∑== 21 ) ()|() ()|()|(j j j i i i w P w x P w P w x P x w P

4.贝叶斯决策为什么称为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答:最小错误率Bayes 决策使得每个观测值下的条件错误率最小因而保证了(平均)错误率 最小。Bayes 决策是最优决策:即,能使决策错误率最小。 5.贝叶斯决策是由先验概率和(类条件概率)概率,推导(后验概率)概率,然后利用这个概率进行决策。 6.利用乘法法则和全概率公式证明贝叶斯公式 答: ∑====m j Aj p Aj B p B p A p A B p B p B A p AB p 1 ) ()|()() ()|()()|()(所以推出贝叶斯公式 7.朴素贝叶斯方法的条件独立假设是(P(x| ωi) =P(x1, x2, …, xn | ωi) = P(x1| ωi) P(x2| ωi)… P(xn| ωi)) 8.怎样利用朴素贝叶斯方法获得各个属性的类条件概率分布? 答:假设各属性独立,P(x| ωi) =P(x1, x2, …, xn | ωi) = P(x1| ωi) P(x2| ωi)… P(xn| ωi) 后验概率:P(ωi|x) = P(ωi) P(x1| ωi) P(x2| ωi)… P(xn| ωi) 类别清晰的直接分类算,如果是数据连续的,假设属性服从正态分布,算出每个类的均值方差,最后得到类条件概率分布。 ∑== = M j j j i i i i i A P A B P A P A B P B P A P A B P B A P 1 ) ()| () ()|() () ()|()|(

模式识别试题

《模式识别》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1模式识别的三大核心问题是:( )、( )、( )。 2、模式分布为团状时,选用( )聚类算法较好。 3 欧式距离具有( )。马式距离具有(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 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 4 描述模式相似的测度有( )。(1)距离测度 (2)模糊测度 (3)相似测度 (4) 匹配测度 5 利用两类方法处理多类问题的技术途径有:(1) (2) (3) 。其中最常用的是第( )个技术途径。 6 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在分类中的意义是:( )。 7 感知器算法 ( )。(1)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2)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 8 积累位势函数法的判别界面一般为( )。(1)线性界面;(2)非线性界面。 9 基于距离的类别可分性判据有:( ).(1)1[]w B Tr S S - (2) B W S S (3) B W B S S S + 10 作为统计判别问题的模式分类,在( )情况下,可使用聂曼-皮尔逊判决准则。 11 确定性模式非线形分类的势函数法中,位势函数K(x,xk)与积累位势函数K(x)的关系为 ( )。 12 用作确定性模式非线形分类的势函数法,通常,两个n 维向量x 和xk 的函数K(x,xk)若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都可作为势函数。①( ); ②( );③ K(x,xk)是光滑函数,且是x 和xk 之间距离的单调下降函数。 13 散度Jij 越大,说明i 类模式与j 类模式的分布( )。当i 类 模式与j 类模式的分布相同时,Jij=( )。 14 若用Parzen 窗法估计模式的类概率密度函数,窗口尺寸h1过小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h1过大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15 信息熵可以作为一种可分性判据的原因是:( )。 16作为统计判别问题的模式分类,在( )条件下,最小损失判决规则与最 小错误判决规则是等价的。 17 随机变量l(x ρ)=p(x ρ1)/p(x ρ2),l(x ρ)又称似然比,则E l( x ρ)2= ( )。在最小误判概率准则下,对数似然比Bayes 判决规则为 ( )。 18 影响类概率密度估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 19 基于熵的可分性判据定义为)] |(log )|([1x P x P E J i c i i x H ρρωω∑=-=,JH 越( ),说 明模式的可分性越强。当P(i| x ρ) =( )(i=1,2,…,c)时,JH 取极大值。 20 Kn 近邻元法较之于Parzen 窗法的优势在于( )。上 述两种算法的共同弱点主要是( )。 21 已知有限状态自动机Af=(,Q ,,q0,F),={0,1};Q={q0,q1};:(q0, 0)= q1,(q0,1)= q1,(q1,0)=q0,(q1,1)=q0;q0=q0;F={q0}。 现有输入字符串:(a) 000,(b) 11,(c) ,(d)0010011,试问,用Af 对上述字符串进行分

模式识别期末试题

一、填空与选择填空(本题答案写在此试卷上,30分) 1、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包括:模式采集、特征提取与选择 和模式分类。 2、统计模式识别中描述模式的方法一般使用特真矢量;句法模式识别中模式描述方法一般有串、树、网。 3、聚类分析算法属于(1);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属于(3)。 (1)无监督分类 (2)有监督分类(3)统计模式识别方法(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 4、若描述模式的特征量为0-1二值特征量,则一般采用(4)进行相似性度量。 (1)距离测度(2)模糊测度(3)相似测度(4)匹配测度 5、下列函数可以作为聚类分析中的准则函数的有(1)(3)(4)。 (1)(2) (3) (4) 6、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的求解过程是将N维特征矢量投影在(2)中进行。 (1)二维空间(2)一维空间(3)N-1维空间 7、下列判别域界面方程法中只适用于线性可分情况的算法有(1);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的有(3)。 (1)感知器算法(2)H-K算法(3)积累位势函数法 8、下列四元组中满足文法定义的有(1)(2)(4)。 (1)({A, B}, {0, 1}, {A→01, A→ 0A1 , A→ 1A0 , B→BA , B→ 0}, A) (2)({A}, {0, 1}, {A→0, A→ 0A}, A) (3)({S}, {a, b}, {S → 00S, S → 11S, S → 00, S → 11}, S) (4)({A}, {0, 1}, {A→01, A→ 0A1, A→ 1A0}, A) 9、影响层次聚类算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计算模式距离的测度、(聚类准则、类间距离门限、预定的 类别数目))。 10、欧式距离具有( 1、2 );马式距离具有(1、2、3、4 )。 (1)平移不变性(2)旋转不变性(3)尺度缩放不变性(4)不受量纲影响的特性 11、线性判别函数的正负和数值大小的几何意义是(正(负)表示样本点位于判别界面法向量指向的 正(负)半空间中;绝对值正比于样本点到判别界面的距离。)。 12、感知器算法1。 (1)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2)线性可分、不可分都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