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情绪调节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学会调节情绪,以应对生活 中的挑战和压力。
情感疗法
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治疗,如通过表达和释放悲伤、 愤怒等情绪来促进心理康复。
情绪管理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识别和管理情绪,提高自我 控制和适应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心理健康
关注员工情绪和情感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以提高员工的 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情绪通常与生理反 应和外部环境刺激相关,而情感则与认知和价值观 相关。
情绪与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情绪与情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们与 人类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决策等方面密切相关 。
学习目标
02
01
03
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了解情绪与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
认知评价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认知评价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性作用,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触 发因素。
详细描述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取决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个体对情境的 认知解释和评价过程决定了情绪的性质和强度。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作为触 发因素,通过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价过程转化为情绪体验。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 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机制 • 情绪与情感的理论解释 • 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 情绪与情感的调节 • 情绪与情感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它们在人类生 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心血管反应
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心率、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参数。例如, 当人们感到害怕或生气时,心率和血压可能会升高。
内分泌系统在情绪中的作用
激素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情绪体 验。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在应对压力时释放,引发战斗或逃跑 反应。
皮质醇
催产素
催产素是一种与亲密关系和信任相关 的激素,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社交行为 和情感体验。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CONTENCT

•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 • 情绪和情感的理论解释 •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 情绪和情感的调节与控制
01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பைடு நூலகம்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情绪通常指个体在面对外部刺激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情 感则指个体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态度,更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交织,情感往往基于情绪,情绪的表达也能反映 出情感。
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们是人类行为和心 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认知、动机、行为和社会互动 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 理机制至关重要。
02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基本情绪分类
快乐
悲伤
愤怒
恐惧
厌恶
指个体感到满足和愉悦时 所体验到的情绪,通常与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 足有关。
指个体失去某种重要事物 或遭遇不幸时所体验到的 情绪,通常伴随着失落感 和痛苦。
指个体受到威胁或感到不 满时所体验到的情绪,通 常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反应 和行为冲动。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气死人”、“吓死人”是确有其事。 不良的情绪不但会致病,甚至会夺人生命。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情绪、情感既能导致身体疾病,也能治 疗身体疾病。世界上有一剂包医百病的药— —快乐。乐观、开朗、稳定、适度的愉快情 绪是治病的良方。
调查表明:战争结束后,胜利者的伤口愈 合要比失败者快;乐观开朗甚至可以使癌症 患者战胜疾病,起死回生。
专题:情绪情感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
情绪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笑一笑, 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恐伤肾 忧伤肺
喜伤心 思伤脾
怒伤肝
你是出色的侦探吗?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 只猴子同时关在笼子里,一只被捆住了,不 能动;一只可以在笼子里活动。实验者每隔 20秒对猴子进行一次电击,每次放电前5秒, 笼子里的红灯就会亮起来。笼子里有一个开 关,可以自由活动的猴子在笼子里活动时发 现了这个开关,每当红灯亮时,它就会按动 开关逃出笼子。而另一猴子不能活动。实验 不间断地进行,有一只猴子先死了。
☆人们接触同样事物是否会产生同样情 绪情感体验?
情绪情感的性质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 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主观心理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情绪和情感的不同点 A、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由社会需要相联系 的内心体验,人类独有。 B、情绪表现出明显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 时性,是比较低级、简单的体验;情感则 是稳定的、深刻的、持久的内心体验。
有的道德感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但由于时代、 社会制度和民族的不同,道德感具有时代 性、阶级性和民族性。
理智感
以上四种是最基本的情绪,又称为原始情 绪,这四种情绪还可以组合而派生出许多 复合情绪。
复合情绪:悲喜交加、爱恨交织、百感交 集等。

(完整版)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完整版)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教学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2.把握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评价幼儿情感发展的能力及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策略;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教学难点:学前儿童情感的培养教学准备:幼儿各种表情图片若干;小班入园录像片段;幼儿情绪发展案例;幼儿情感研究资料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照片观察法;录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理论讲解法教学课时: 6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自我分析】你们今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由此分析并引出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心情和心境就是情绪)在分析过程中并把握几个关键词:主观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主观体验,即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觉。

主体不同,每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就不一样,因此大家的心情也就不同。

需要。

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人对客观事物来取什么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如果某一事物能够直接或间接满足的需要,人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果某事物不能满足或违背人的需要,人对其产生否定的态度和体验。

由此可见,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情绪与情感是时刻地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尽管如此,二者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情绪一般与人的较低级的需求即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往往与人的高级需求即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婴儿饥渴或身体不舒适时就会有“哭”的情绪体验,吃过奶会做出“笑”的情绪体验。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化的进展,会产生对父母,对祖国爱的情感,并形成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体验.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情绪发生得早,而情感产生得晚,两者有着先后之分。

以一例简单证实即用刚出生的婴儿.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是主要从当时的情况好与坏来下结论,所表现的心境反映与面部表情;情感则所体现出来的特性是带有一种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的效果反映.二、情感与认知过程【自我分析】1.当你们听到日本人侵略中国的罪行时会义愤填膺,而2岁的幼儿却不会有任何的情感体验,这是为什么?2.如果是你们很喜欢的课程,在上课时积极性高,求知欲强,学习效率也高,往往考试成绩也会很理想,反之则不然.这说明了什么.在分析以上两个案例的基础上,总结情感和认识的关系:(一)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有赖于人对该事物的认识,评价,人只有在认识过程中才能判断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情感体验.“有所知,才有所感。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情感既是人的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了解情绪情感的内容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例如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会感到愉快;美好的事物使人喜爱;丑恶的言行令人憎恶;面临危急情况,会使人惊恐。

情绪情感不是自发的,是由刺激引起的。

刺激由外刺激和内刺激组成。

外刺激指的是有机体以外的刺激。

例如,笑声、读书声、花香、和煦的阳光、清凉的海风、拥挤的公车、喧哗的市场等,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

内刺激指的是有机体的内在刺激。

内在刺激有的是生理性的。

例如,腺体的分泌、疾病等;有的是心理性的。

如记忆、联想、想象等活动,也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

例如,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等。

当客观事物或情景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如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学习失败会出现内疚和苦恼等。

由此可见,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情绪通常是指有机体在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如人对食物、新鲜空气、御寒等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如狂喜时的手舞足蹈,愤怒时的暴跳如雷。

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联系着,是人类所特有的。

作为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内隐性。

第七章_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_情绪和情感

2019/6/16
心理学
钱伟
32
(二)情绪的状态种类
心境
1、什么是心境? 心境是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019/6/16
心理学
钱伟
33
情绪状态分类
情绪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 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心境
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骄傲是个体在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符合 理想自我要求时产生满足感、自我肯 定的情绪体验。
自罪是个体了解到自己达不到理想要 求时所产生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
骄傲还是自罪,取决于现实自我是否
满足于理想自我。
心理学
钱伟
31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 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钱伟
50
四、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
1、爱 爱是对他人肯定的情感,它与喜欢相联系。 一般来说,爱具有积极的意义。
2、恨
恨是对他人否定的情感,它与愤怒 这一基本情绪相联系。
恨这种情感体验的结果是个体力求摧 毁所恨的对象。
恨的消极作用在于它的破坏性。
恨也有积极的作用。
不喜欢或厌恶等否定情感与恨不同,它们只是导致个体远离对象。
2019/6/16
心理学
钱伟
42
计分: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 4分计;反向计分题按4、3、2、1计分。
反向计分题号:2、5、6、11、12、14、 16、17、18、20。
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分 值越小越好,分界值为50。
2019/6/16

第七章 情绪情感 心理学课件

第七章 情绪情感 心理学课件

第三节 挫折
一、挫折的概念 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包括挫折的情境、 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 二、引起挫折的原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 三、如何应对挫折 (一)正确认识挫折(普遍性和两重性) (二)改善或消除挫折情境
(二)激情 概念: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特点:一是激动性,二是冲动性;三是是短暂性 原因:一般说与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有关,对立的意向 冲突(自己这么想,偏偏那么来)和过度的抑制都会引起 。
(三)应激 概念:机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出乎预料的 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的发 生比激情更突然、更剧烈、对机体的激发程度更大。 应激可表现为两种状态,一种是积极的状态,它使人精力 旺盛,活动激化,思维特别清晰,动作机敏、准确,从而 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时摆脱困境;另一种是消极的状 态,它使人出现不必要的动作,语无伦次,情绪紧张,同 时意识的自觉性降低,会出现思维混乱,分析判断力减弱 ,感知和记忆出现错误,注意力的分配与转移困难等情况
(三)调节抱负水平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讨论: 作为家长和教师,是该处处保护孩子免 受挫折?还是该从小培养孩子抗挫折的 能力?
随着个体的发展,社会化进程到一定阶段后, 有了社会性需要,才可能有情感体验的出现。
再次,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 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暂时性和冲动性,而 情感则具有相对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比如,幼儿会因为饥饿而哭泣,但当得到食物后, 哭泣就会停止。 情感并不会随着情境的消失而消失,比如,母亲对 于儿女的爱,不论儿女在不在身边都不会消失。
1.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第一节情绪与需要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它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二、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它常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以愿望、意向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人进行活动的动机。

三、需要的分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的生理需要,中间层次的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

从严格意义上讲的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友谊感,道德感。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发展到一写的程度才产生的。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总是带有情境性,情感既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

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情绪与情感有四种品质: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复杂度。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积极的和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

即:提高或降低人的活动活动愿望和能力。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情绪伴随着多种生理反应 – 自主神经系统
• 呼吸系统 • 血压
– 躯体神经系统
• 战斗或逃跑 • 情绪反应的两个回路
– 快速反应:丘脑==>杏仁核 – 慢速反应:丘脑=>皮层=>杏仁核
• 情绪与大脑皮层,主要是额叶
– 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 消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表情
可能的情绪 表情
可能的情绪
脸红
羞愧、羞怯 尖叫、出汗 痛苦
身体接触 友爱感
毛发直立 害怕、气愤
紧握拳头 生气
耸肩
顺从
哭泣
悲伤
嘘声
藐视
皱眉
生气、挫折 发抖
害怕、担心

高兴
• Sogdn &Masutani,1989
• 从背部拍摄了四名日本演员的动作,观察者看 不到他们的脸部表情。让美国被试和日本被试 分别观看这些片段,然后做多项选择测验,为 每一情节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表达情绪的词语。
– 目的是考察幼猴与代理母猴之间的依恋关系是 否能在分开一段时间后仍能保持;
实验结果
• 幼猴对木制母猴产生强烈的依恋倾向;
– 只是在吃奶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 后就迅速回到木制母猴那里。
实验结果
• 面对恐惧事物时:幼猴很快跑向木制母猴, 抱住它以寻求安慰和保护;
• 把这些幼猴放在同一房间里时,但木制母 猴不出现时,它们则会充满恐惧,出现情 绪化的行为,如哭叫、缩成一团、吮吸手 指。
• 情感的种类
– 道德感
• 是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行为时所 产生的情感体验
– 理智感
• 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 美感
• 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 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 七情
– 中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 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可引起脏腑气血功能 失调而致病
– 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
– 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一组是注射激素的正 确反应;二组是会发抖、手脚有点麻等;三组不做说 明。
– 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一种惹人发怒。
• 结果:
– 二、三组被试愉快环境中愉快;愤怒环境中愤怒;第 一组没有愉快或愤怒的表现和体验。
• 动机—分化理论
– 接触安慰所产生的依恋情感是独立于饥饿和干 渴这些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的。
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习得实验
实验背景
• 华生的观点:人类情绪是学习和条件反射 的产物。
• 实验思路:若被试对原本不恐惧的事物和 恐惧情绪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那么就能 使原本中性的事物变得能够引发恐惧情绪。
– 恐惧情绪就是“学会的”。
• 结果:一些情绪类型,如害怕、悲伤和厌恶, 能被所有的被试正确地识别出来。然而,其他 一些身体语言,如俯身弯腰,在日本社会中被 认为是害怕,而在其他地方则不这样认为。
• 三岁就有性别差异
• females are more likely to express fear, sadness, and happiness, and males, anger.
– 应激
•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 应激状态对健康的影响(塞里的应激的三阶段学说):惊觉阶
段、阻抗阶段、衰竭阶段
事件
配偶死亡 拘禁、入狱
结婚 退休 性生活问题 经济状况改变 夫妻不睦 司法纠纷 子开始工作或离职
个人习惯改变 搬家
宗教活动改变 睡眠习惯改变
休假
贷款取消或抵押权收 回
LCU 100 63 50 45 39 38 35 29 26
24 20 19 17 13
30
事件 离婚 家庭成员死亡 解雇 家庭成员患病 家庭添员 好友死亡 中量借贷 突出成就
上学、转学或毕业
LCU 73 63 47 44 39 37 31 29
26
事件 夫妻分居 外伤或疾病
复婚 怀孕 调换工作岗位 工作性质改变 工作职责改变 子女离家
– Female: emotional commitment – Male: sexual access
• 情绪是先天获得还是后天习得的?
–情绪是先天获得的
• 哈罗的实验
–情绪是后天习得的
• 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习得实验 • 习得性失助的实验
哈罗的依恋研究
实验背景
• 人生最早的爱的经历是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亲 密接触。
生活情况改变
与上级矛盾
更换学校 社会活动改变 家庭成员改变 圣诞节(春节)
23
工作时间和条件改变
20
娱乐改变
19
小量借贷
15
饮食习惯改变
12
打架
其它事件(自填自估):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
LCU 65 53 45 40 39 36 29 29
25
20
19 18 15 11
情绪的调节
• 情绪调节: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 绪的过程,通过一定策略和机制,使情绪 在生理、主观体验、表情行为上发生一定 变化。
• 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对情绪调节的解释为 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 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 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 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 中医把人的情志活动,分为喜、怒、忧、思、 悲、恐、惊七种,也称为七情,并认为喜伤心, 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 《礼记·礼运》里说,喜、怒、哀、惧、爱、恶、欲, 是为七情。
• 六欲
– 一般指眼(见欲,贪美色奇物)、耳(听欲,贪美音 赞言)、鼻(香欲,贪香味)、舌(味欲,贪美食口 快)、身(触欲,贪舒适享受)、意(意欲,贪声色、 名利、恩爱)。
各种情绪现象的时间历程表
现象 时间
表情
几秒—几分
生理变化 几秒—几分
实验结果
• 恐惧是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 • 推广到其他情绪上:
– 听到老歌伤感; – 春天来时感到愉快;
习得性失助实验
• 实验方法:
– 被试:可逃脱组狗; 不可逃脱组狗;
– 方法:可逃脱组和不可逃脱组狗进行配对; 保证两组狗受到电击的时间和强度相等; 90秒时间里64次电击; 不可逃脱组狗30次后停止尝试摆脱电击
• 实验过程:
– 将八只幼猴随机分成两组:
• 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 • 另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 • 在喂养时间外,可自由与母猴接触;
– 实验者创造了恐惧情境:
• 在笼子里放置各种各样能引发恐惧的物品,如上紧 发条的玩具打鼓熊
• 实验过程:
– 当幼猴长到六个月能够吃固体食物时,让它们 与“母亲”分开一段时间(最长30天),然后 再在旷场环境中团聚;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 基本情绪 – 快乐:需要和目的实现后的体验 – 愤怒:需要和目的受阻的体验 – 悲哀: 失去所希望的、所拥有的东西后 的体验 – 恐惧:面对危险的情景而不能回避的体 验
喜:特朗普竞选成功
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
悲:MH370的遇难家属
恐 惧 : 看 到 蛇 的 小 女 孩
▪ 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 来的。
实验方法
• 被试:Albert,9个月。 • 无条件恐惧刺激:巨大的声响; • 中性刺激:兔子、白鼠、狗。 • 无条件刺激和中性刺激多次结合,形成条
件反射。
华生的恐惧学习实验(1920年)
无恐惧
噪音
恐惧
Albert (11 months)
噪音—恐惧
恐惧所有带毛的东西
毛的物体—恐惧
结论:恐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来的。
▪ 敌意=愤怒+厌恶+轻蔑;
▪ 焦虑=恐惧+内疚+痛苦+愤怒
• 从情绪状态分
– 心境
• 一种持久的、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 具有非定向性的弥散性 • 心境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的: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
际关系、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自然环境……
– 激情
• 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 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 • 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
詹姆斯-兰格理论图解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 (如心跳、逃跑等)
对身体反应的觉知 (因心跳而生恐惧)
情绪经验 (恐惧反应)
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 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
•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 ①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 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 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 情绪。
实验结果
• 幼猴在旷场中与木制母猴重逢时的表现:
– 冲向母猴;爬在它身上,紧紧抓住它。 – 与母猴玩耍,撕咬包裹在母猴身上的绒布。 – 幼猴不再像以前那样,离开母猴去探索和玩耍
房间里的其他物品。
• 说明: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求自然的趋 向更强烈。
实验结论
• 哈罗的实验证明:
– 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 的能力更重要。
情绪情感的功能
– 动机功能 • 对内驱力提供信号放大和增强作用 • 独立于内驱力起作用(兴趣)
– 组织功能 •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 –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人的认 识活动和操作效果;痛苦、恐惧等负性情绪则降 低操作效果,且强度越大,效果越差。 • 情绪对记忆、行为的影响
– 信号功能 • 小孩(双向):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 • 补充大人言语信息
– ②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 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沙赫特 – 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