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规律是指个体在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利用认知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要求教师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科学的组织教学的实施,维护良好的课堂氛围,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构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而且也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合理运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知识。遵循心理学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对于体育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

了解并合理运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心理学新思潮的社会认知理论可以直接面向真实的体育教育情景,从对自我效能和归因两大理论的例解中,可看出社会认知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认知规律体现在教学上是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知道些什么,更要了解学生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要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主动发现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先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解释得非常清楚。

②教师从事知识教学时,要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教材进行适当组织。

③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

④教材难度安排要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教材太容易,学生没有成就感;教材太难,学生产生失败感;教材难度适当才能维持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3在教学中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认知理论为我们探索生物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呢?

3.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主动探究

人的认知活动通常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应努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教者精心设置、指导的情境中,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感受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例如,在学习《人体的神经调节》时,为了导入新课,我先讲了一个“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还没等我讲完,有学生就在下面问:“为什么士兵不渴了?怎么会不渴的?”学生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主的发现和感受着问题,并深深的被吸引着。于是,我顺利的开展了这节课,学生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

可见,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通过主动发现获得知识,且印象深刻。

3.2配合学生经验,建构学生认知

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定能提高教学实效。当然,要提高教学实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教师若有凌驾于教材之上的能力,使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相互关联,由浅入深,由基本到发展,把教学活动变成既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形成过程,又是个性展示、创造力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便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流畅,亦能拓宽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发展的空间。

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一、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教和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它反映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及其辩证关系。综合起来可列为下列八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水平必然决定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水平,充实自己,开拓进取。 2、违反学生认识过程规律的教学必然失败。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去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 3、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定夺教学的活动。 4、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必然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立志成才。 5、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双方必然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教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 6、“两基”的教学必然影响能力的发展,无知必然无能,教师必须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7、知识教学必然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教学永存教育性,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8、任何一门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不掌握前面的知识,后面的知识必然学不会。 二、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反映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准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

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依据上述的教学规律,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教学原则。 1、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1)教学应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2)教学应体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3)教学应体现增长知识和身心发展的统一; (4)教学应体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 2、教学过程的优化性原则 (5)恰当确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6)“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 (7)重视学法指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8)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9)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电化教学水平。 3、因材施教的实效性原则 (10)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民主重视学生的参与与实践;(11)教学的组织应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12)深入了解学生,教学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有白勺放矢,分类推进,抑制分化; (13)帮助学生克月良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和具体困难,肯定进步,树立学习信心。 4、循环往复的巩固性原则

感知规律在教学指导中的运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感知是对知识的最初步的认识,但又是不可少的开端,它是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基础。遵循感知规律,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感知规律?根据感知规律的分类可以归纳出不同的方法来提高。 关键词:感知规律直观教学提高效率 正文 感知规律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尽可能进行直观教学。 (一)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越容易被感知 1.运用感知的强度律 强度律刺激物是产生感知的动因,而刺激物成为动因的条件之一是适当的强度。感知的材料必须达到适当的强度(物理强度和生理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但不可太响,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教师在制作、使用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由于对象各要素的强度不同,则各要素的感知效果也有差异,除了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外,刺激物的相对强度也会影响感知效果。强度较大的要素可掩蔽那些强度较弱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那些强度弱的但是重要的因素。比如,在喧闹的教室,甚至很大的声音也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在安静的课堂,轻微的讲述也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纪律。 2.运用感知的差异律 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鹤立鸡群,也是属于这类情形。但是在白幕上印白字,则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为了使感知的对象显得突出,增强感知效果,我们在批改作业时用红笔,区别字形时用彩色笔标示,定理、标题用粗体字;在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这也要求教师讲课不能平铺直叙,要重点突出;声音要有变化,朗读时要有起伏,要突出重音,必要时甚至突然停下来,造成差异的情境,以引起学生注意。 3.运用感知的活动律 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课堂上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并配合适当的手势动作,以手势、动作达到增强感知效果的目的。当然,这不是说在讲课时“动”的越多越好,多余的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起消极作用。此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体现出活动变化的状况。 4.运用感知的组合律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在实际观察中,要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按空间接近、时间连续、形式相同或颜色一致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观察,从而找出各自的特点。根据接近原理,在教学中从时间上进行合理的组合就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语言流畅,语句间要有必要的停顿。在空间上接近就应事先妥善设计板书的位置、顺序、式样等,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内容上体现接近原理就要做到讲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意归纳总结。根据相似原理,讲课和板书都应该是类别清楚。根据闭合原理,讲课要注意范园,不能无边无际。为了体现好的连续,讲课就要有系统性。按好的形态这一组合规律,必视要做到通俗化。讲课也是如此,通俗就易懂。(二)运用感知的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 感知的协同律指出在观察过程中,有效地发动各种感知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这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也指同时运用强度、差异、对比等规律去观察对象。往往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P25.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普通心理学》:感知规律的运用

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尽可能进行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形式 要进行直观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提供实物或实物标本,可以演示实验、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事物的真面目。教师还可以提供模拟实物形象的感性材料,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等,有目的地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教师讲课离不开语言,可以利用语言的描述唤起对事物的表象。言语虽然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但它不如实物、图片等鲜明,而且,如果教学中只有言语这一种形式,不免太单调,很难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如果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言语与呈现实物或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感知会更精确、全面。 进行直观教学时可以借助多种教学仪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VCD机、DVD 机、计算机等。运用教学仪器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使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得感性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要想使直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应遵循感知规律。 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 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 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彩色粉笔;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 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 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 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读书心得3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读书心得 关注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与多样性的语言运用机会 1. 儿童是如何学习语言的不管哪种语言,不管哪个民族的儿童,语言学习(包括第二语言的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一样的。幼儿的语言习得是几个范畴经验的整合,通常是以整体的方式习得的。幼儿首先要对物体“形象”在脑海中有认知,然后获得“概念”,再有“符号”的参与。从口头语言的角度来说,符号可能是一种语音,从书面语言的角度来说,符号可能是写下来的文字。当几个方面的经验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幼儿就完全获得了“语言”——包括语义、表达句式、语用等方面——的经验。 2. 什么是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早期阅读被认为是高质量语言输入的机会。从图画书阅读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图画书(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图画书),其语言运用都不尽相同。在给儿童阅读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本身语言成分比较好的、可以直接读给幼儿听的图画书。此类图画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具有丰富多样的词汇,具有书面特征的句式,具有不同特征的语用。考虑高质量的语言输入,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给幼儿完整聆听书面语言的机会。 3. 什么是多样性的语言运用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角度来看,语言学习的经验也是语言运用的经验。多样性的语言运用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学语言三方面共十个块面的内容,即谈话、辩论、说明讲述、叙事讲述、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文学语汇、文学形式、文学想象。通过阅读图画书,幼儿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谈话、辩论、讲述等,借此把 图画书阅读中输入的词汇、句式、语言表达的方式通过交流转化成幼儿自己可以运用的经验。早期阅读过程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学习是紧密整合在一起的,而且多样性的语言运用不仅是在集体活动中实现的,日常活动、区域活动、不同领域的活动中也都可以实现。高质量的

简述教学原则的含义

一.简述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二.你所了解的教学原则有哪些?请简述每一项教学原则的含义 (包括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新的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二)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四)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六)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遵循感知觉规律,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如果感知材料过于细小,声音过于微弱,就不容易引起有效的感知,教学中要求讲述的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图片内容不要太小等等,就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强度,使学生看得清,听得见,比如:有的教师板书字迹太轻、太细,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感知,弄得课堂上乱哄哄的,效果很不好。 2.差异律.这条规律表明,对象和背景在颜色、形态和强度等一个方面的差别愈大,知觉的对象就愈清晰的显现出来,对对象的感知就越清晰。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对象,就要增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蓝墨水写,我们教师批改作业时就用红墨水写,又如,在阅读时,我们把重要的地方划上各种标志等都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在教师讲述上,教师运用声调的变化,使重要的内容从其他内容中突现出来,成为鲜明的感知对象;在直观教具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状、运动或静止等方面的差别,突出重点和关键,容易被学生感知到重点和难点。 3.对比律.这条规律表明,两种性质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作用,往往使一个人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特别清

晰,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所要感知的某些对象及其性质,可以把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如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声音对比、人物对比、性格对比等等,例如:鲁迅的《故乡》中,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对比,前者显得忠厚老实,后者更突出其尖酸、刻薄、自私等性格。还有闰土的前后对比等,通过对比加深对材料特点的感知。 4.活动律.这一规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恰当地使刺激物呈现着运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效果,一般说来,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把这一规律应用在活动教具的制作上,便于学生对磁力、重力、加速等现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活动的教具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5.经验律.知觉具有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当前事物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知觉就越完善。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理解是一种知觉,必须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这个原理,教师讲解新教材时,如果能适当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已有表象,就会有效地帮助学生完善地、迅速的产生知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复习旧教材入手过渡到学习新教材,由旧教材引到教材,无形中就是应用了感知觉的规律。在直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演示幻灯、图片等平面图,以提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个多角度、多侧面的认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

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他们很多还带有在幼儿园生活时的习惯,好动,不能稳稳当当的坐着上完一节课。尤其是还可能带有前运算阶段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而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作为教师,在了解到这一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不必给他们带上“自我”、“自私”的帽子,而是表示理解,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度,慢慢的不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的教具来支持,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抽

2017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教学原则

2017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能帮到你!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的概念首先表明了教学原则的合目的性。教学活动永远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进行的,教学原则要能够指导教学工作,必须与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一致,必须是有利于这些目的实现的。 同时,教学原则的概念还表明了教学原则的合规律性。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中的,需要通过人们的认识才能获得,而人们在认识规律时,并不总是能够得到与之相符的结果,由人们提出的

教学原则既可能是符合规律的,也可能是不符合规律甚至完全与规律相悖的。只有那些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确实能给予教学工作正确指导的原则,才可能是真正反映了教学规律的。历史上的教育家提出了无数的教学原则,而真正能够保留下来的只是极少数。 一般地说,教学活动越是能够符合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学活动越是脱离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学活动就越是可能失败。但由于教学活动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不同的教学原则与之相适应,因而教学原则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内容已由我国教学理论和实际工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有所发展,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原则。特别应当指出,这一原则体系是针对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采用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例如活动课程),则这一原则体系并不适用。

感知规律与教学应用

感知规律与教学应用

感知是对知识的最初步的认识,但又是不可少的开端基础。遵循感知规律,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感知规律? 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感知规律,感知就是感觉与知觉。心理学认为感觉就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应,基本条件是刺激物与感觉器官;心理学认为知觉将感觉信息组有意义的对象,是对刺激的解释。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教师正确应用感知规律在教学中,显然是很有必要。 强度律刺激物是产生感知的动因,而刺激物成为动因的条件之一是适当的强度。感知的材料必须达到适当的强度(物理强度和生理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板书、挂图、实物以及教师的声音都不能太小,但也不能很大,要适当,一定要使全班学生都能听见。所以在课堂上老师教学活动对学生们来讲就是一种刺激物,同时也存在外界的刺激物,如教室外是否有噪音,课堂上的纪律。在课堂上,老师必须让课堂保持必要的安静,注意组织教学,老师讲课时必须要富于情趣,同时要抓教学内容,声音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过大有可能是一种噪音,过小同学可能会听不见,声音不要一个调,否则就成了催眠曲;在教学方法上老师逆必须学会灵活,老师在讲今天上课内容时,可以来一道中高考题,让同学们去想,引起他们注意,刚开始他们肯定会很新奇和关注,然后告诉他们今天学了这堂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很好的刺激物,同学们就会很专注,效果也很不错。总的来说正确让刺激物符合感知觉的动机很重要,在教学应用很重要的。

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一般说,差异性越大,对象越容易越清晰。因此交在讲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写板书时用不同彩色的笔,讲话时要突出不同声调,以突出学生们感知。千万别在课堂上平辅直叙,那样做只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无法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教学的效果大大折扣。尤其在中小学教育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尤其重要。新奇的东西容易被选择感知的对象,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利用学生们新奇与求知欲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教学任务中。因此对教师环境和老师的礼仪举止有要求标准,讲桌上不应放过的教具,墙壁不应贴过多的画,老师穿衣应该大方得体,不宜鲜艳,最好穿工作装。期待待中的事物容易被选择为感知的对象。在教学中善于提出一些使学生期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与教材内容有关,这也能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感知效果。有经验的师在教学中总是用“问题”引路,使学生产生悬念,期待着解决,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一道过去的数学题,老师用一种新的方法讲比过去简单,学们产生了一种期待的心理,很想掌握这种方法,也就达到了教学理想。 刺激物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感知效果。一股说,按续、好的形态等组合吝易形成整体的知觉,根据接近原理,在教学中从时间上进行合理的组合就应该做到讲授快慢得当,语句间有必要的停顿。在空间上接近就应事先序、式样等,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内容上体现接妥善设计板书的位置、近原理就要做到讲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意归总结。根据相似原理,讲课和板书都应该是类别楚。根据闭合原理,讲课要注意范园,不能无边无际。为了体现好的连续,讲课就要有系统性。按好的形态这一组合规律,必视要做到通俗化。讲课也是如此,通俗就易懂。

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

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试卷(A)学年:学期: 年级:专业:学习形式:层次: (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与不熟悉的面孔相比,新生儿更偏爱熟悉的面孔。() 2、婴儿声音定位的发展表现出“U形”趋势。() 3、儿童数技能的发展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与后天的社会经验无关。() 4、幼儿容易受误导信息的干扰,因此其提供的目击证词的可采纳性存在质疑。() 5、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性。() 6、自传体记忆的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 7、年幼儿童比年长儿童更多地根据事物的本质对之进行判断。() 8、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9、幼儿的抑制机能强于兴奋机能。() 10、幼儿的社会认知容易受此时此地的突出特征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2-7岁的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各个图案的时间,是采用了()考察婴儿的知觉现象。 A偏好方法 B生理反应方法 C习惯化方法 D吮吸频率方法 3、吉布森等人的视觉悬崖装置主要用于考察婴儿的()。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4、用于验证“婴儿能够记住在子宫里经历过的特定事件”的研究是()。 A七个大灰狼 B帽子里的猫 C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D卖火柴的小女孩5、可能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自身条件不包括()。 A体重 B身高 C年龄 D容貌 6、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这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语法规则。 A信号系统 B条件反射机制 C言语模仿装置 D言语获得装置 7、婴儿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是()。 A感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想象 8、四岁的丽丽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这体现了她思维的()。 A不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客体永久性 9、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三山实验法 D假装游戏法 10、儿童开始掌握并使用(),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主体的人来认识。 A自己的姓名 B“我”这个词 C自己的小名或昵称 D父母的姓名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守恒 2、习惯化 3、社会参照 4、延迟模仿 5、心理理论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学者提出的婴儿运动发展规律有哪些? 2、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试卷(A)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 1 页共1 页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 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 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 用 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 [辅导讲义]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 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衡量感觉的一个 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 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 和差别感觉阈限 来衡 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 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 限度。女 口: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 感觉阈限,而对 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 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差别感受 性和差别 感觉阈限: 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 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 女口: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 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 出前后的 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 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 同类刺 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 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 如 △ (3) (4 )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小学教育学》教学原则

;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的概念首先表明了教学原则的合目的性。教学活动永远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进行的,教学原则要能够指导教学工作,必须与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一致,必须是有利于这些目的实现的。 同时,教学原则的概念还表明了教学原则的合规律性。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中的,需要通过人们的认识才能获得,而人们在认识规律时,并不总是能够得到与之相符的结果,由人们提出的教学原则既可能是符合规律的,也可能是不符合规律甚至完全与规律相悖的。只有那些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确实能给予教学工作正确指导的原则,才可能是真正反映了教学规律的。历史上的教育家提出了无数的教学原则,而真正能够保留下来的只是极少数。 一般地说,教学活动越是能够符合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学活动越是脱离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学活动就越是可能失败。但由于教学活动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不同的教学原则与之相适应,因而教学原则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内容已由我国教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有所发展,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原则。特别应当指出,这一原则体系是针对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采用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例如活动课程),则这一原则体系并不适用。 (一)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如前所述,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教学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纯粹理论知识的。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儿童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够最为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 2.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实物直观虽然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往往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使用;模像直观则能够有效地弥补实物直观的缺憾,特别是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模像直观的范围更加广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结构,都能够借助某种技术手段达到直观的效果。 1 2 3 4 5 6 7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摘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因此,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教育目标应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力;教学内容应适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断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应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皮亚杰,认识发展论,教育启示 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当代最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专家,他从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的思想、理论向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并带来教育革命,对当代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把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认识形成的心理结构和认识结构与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他认为每一个智慧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图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平衡,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1]。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儿童遇到新事物,在认识过程中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成功,就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儿童就做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接受新事物,

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儿童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低一级水平的图式不断完善达到高一级水平的图式,从而使心理结构不断变化、创新,形成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

教综重要知识点总结

教综重要知识点总结 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4.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5.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 7.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8.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9.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10.教师应如何形成和维护自己的威信? 11.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12.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13.如何培养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 14.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5.如何促进后进生教育? 16.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头都炸了,这么多高分通过笔试,只有记忆!!! 考点1: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考点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3: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考点4: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第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第四,发扬教育民主。 第五,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考点5: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考点6: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考点7: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考点8: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考点9: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考点10: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考点1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考点12:教学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考点13: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 李冉冉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4班20121242059) 摘要: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直接基础,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感知虽属于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但它却是复杂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关键字:感觉知觉规律思维活动 一、感知觉的概念 (1)感觉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常常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我们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这就是感觉。因此感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知觉 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它的意义,就是知觉。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二、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 (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

起学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的反复练习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 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出示的时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下半节课才用的教具,不要在一上课就暴露在学生眼前。 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有的教师换了新装或理了新发型后,往往在上课前先到学生面前“亮亮相”,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如天气骤变、学习条件恶化(突然阴雨、停电、室外嘈杂等)、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性的游戏活动,以防止学生因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到课堂上。 (二)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切忌离开教材本身,离开学生的知识经验,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说教来动员学生的注意。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读书心得 9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读书心得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孩子是一项综合时实践活动,没有理论指导、经验传习,具体运用是做不好的。最近翻阅了《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这本书,本书旨在了解有关社会与社会教育的一般理论,建立科学的社会教育理念,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培养以渗透的、整合的观念开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及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这一章节中说到:在幼儿园中,除了师幼之间的交往,发生最多的是同伴之间的交往。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可以学会责任,学会合作和分配等。同伴由于身心特点的相似,具有交往的平等性和体验的共鸣性,其相互模仿和支持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有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如,一天午餐后的活动是玩积木,由于阳阳午饭吃得慢而来晚了,他想用的积木不够了,跟谁商量都没有得到,他急得哭了起来。听完他的哭诉后,我请他跟正在搭积木的浩浩商量。受到暗示的浩浩马上痛快地拿出几块积木交给阳阳。为了让阳阳把受到帮助的快乐表达出来,也为了让帮助人的浩浩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我说:“阳阳,浩浩把积木给你了,你一定很高兴吧!”阳阳笑眯眯地说:“谢谢你,浩浩。”我又问:“阳阳,下回浩浩玩具不够时,你会让给他吗?”阳阳会意的说:“会的。”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知道了“谦让”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将来别人也会用“谦让”来回报自己。从这一事例中看出,学前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克服自私的弱点,掌握合作、交往、分享等方面的基本社会技能。2、有助于学前儿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3、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如,胡志高是我班新来的小朋友,由于没上过学,他不懂什么叫谦让,经常与别人发生争执。一天,他和他与乐乐为争玩具吵了起来,其他小朋友出来大抱不平,他们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