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饮食文化和炸酱面

合集下载

大韩民国万岁牌炸酱面(董美食)

大韩民国万岁牌炸酱面(董美食)

大韩民国万岁牌
炸酱面
董美食:/dmeishi
最近韩国综艺节目《超人回来了》节目中三胞胎大韩民国万岁的吃相萌翻了一大票网友,里面三胞胎吃炸酱面的样子让网友直呼:“我也要吃!”下面小编就整理了韩式炸酱面的做法,希望能够帮助网友们解馋。

一、用料
1.主料:五花肉500克、面条(生)1000克
2.辅料:黄瓜适量、胡萝卜适量、洋葱适量、柿子椒适量
3.调料:色拉油适量、炸酱300克
二、韩式炸酱面的做法
1.猪肉丁用料酒和淀粉腌15-30分钟
2.锅中放油倒入腌好的猪肉丁,炒变色加入所有的蔬菜丁,倒入小半杯水,炒熟后倒入春酱300克,再炒五分钟出锅(这些都是参考分量,可根据自己的口味
调整多少,这些酱能做8-10人份)
3.面条煮熟,捞出过一遍冷水,沥干水份,加入炸好的肉酱,加些黄瓜丝就
可以吃了(也可以加些豆芽,随自己喜欢)
三、菜品特色
1、要做出正宗的韩式炸酱面,需要正宗的韩国材料。

最重要的是酱,要用韩国产的一种用黑豆做的酱。

所以你看韩国的炸酱面会觉得特别的黑,不过这种酱不咸的,那么可以明白为什么他们吃的炸酱面,酱特别多特别黑了。

2、面我买了卖家和酱配套做炸酱面的面,可惜不是荞麦面,我买的那家没有荞麦面,如果可能用荞麦面会颜色看起来更黑的,呵呵,那就更加正宗了。

我买的这种面韧劲很不错的,所以口感很好.
搜索微信账号“MissDong12391”“董美食”关注董美食,随身携带菜谱。

把炸酱面设为营养午餐的设计初衷

把炸酱面设为营养午餐的设计初衷

炸酱面,这道传统的我国面食,最初是由北方人发明的。

它是一种由面条、肉末和炸酱制成的美味佳肴。

这道菜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它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在营养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它不仅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也受到了中老年人的喜爱。

作为一名专业的文章写手,我将从深度和广度分析这道美食,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美食的设计初衷。

1. 炸酱面的起源及制作过程炸酱面最初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它采用小麦面条,配以肉末和炸酱制成。

其中的炸酱是由豆瓣酱、葱姜蒜等原料制成,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有益于人体健康。

制作炸酱面的过程需要配合精湛的手艺和烹饪技巧,才能达到最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炸酱面的营养价值炸酱面作为午餐食物,其设计初衷之一就是在口感美味的同时保持兼具多样的营养。

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

肉末则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补充体力和血红蛋白。

而炸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够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保障。

炸酱面被视为一道营养均衡的午餐选择。

3. 炸酱面的文化意义除了其美味和营养价值外,炸酱面在我国文化中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道传统的美食,更是代表着我国民间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炸酱面的制作工艺、食用习俗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总结回顾通过对炸酱面的深度和广度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道美食的设计初衷。

这不仅是一道口感美味的午餐选择,更是一种营养均衡、文化传承的象征。

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尝试品尝一碗地道的炸酱面,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撰写这篇关于炸酱面的文章,让我对这道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我看来,炸酱面的设计初衷体现了我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独特情怀,也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今后的写作中,我愿意更多地关注我国传统美食,将其文化内涵和营养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传播。

通过这篇文章,我在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的回顾了炸酱面的起源、营养价值和文化意义。

韩式炸酱面的秘制做法

韩式炸酱面的秘制做法

韩式炸酱面的秘制做法起源于中国山东地区的特色小吃"炸酱面"。

口味鲜美,老少皆宜。

韩式炸酱面发祥地--仁川中区善邻洞中国城"共和春"餐馆1955年的面貌。

炸酱面之所以只是中国人的充饥食品,主要是因为朝鲜人对中国人的排外意识。

例如,以1931年万宝山事件为借**发的排斥中国人事件。

另外,不想和本地人一起生活的中国人"自成一体"也是一个原因。

1920年以后,每年有两万多名来自山东的"苦力(劳工)"涌向韩国,《朝鲜日报》1930年3月25日曾报道说:"从城市建筑工地到地方水利工程工地,都被中国人占领。

"但他们并未和朝鲜人分享金钱和饮食,也没有敞开心扉。

《每日新报》1930年11月14日报道说:"他们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韩国人现在吃的韩式炸酱面是中国1949年解放后,并且朝鲜战争(韩国称"6·25战争"或"韩国战争")导致华侨社会面临没落危机时诞生的。

在依靠美国援助的面粉糊口的20世纪50年代,华侨们将原来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炸酱面改良成韩式炸酱面,丰富了韩国人的餐桌。

但是,韩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华侨歧视政策使他们无法在韩国立足。

在人种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全球化时代,"身世曲折"的韩式炸酱面也成为鉴证历史的一面镜子。

好吃到舔盘的韩式炸酱面,百吃不厌!!费今天给大家分享这道百吃不厌的韩式炸酱面,酱汁浓郁,包裹着每一根面条,真的好好吃,做法简单,-定不要错过哦~[食材]面条、春酱,肉丁,葱姜,胡萝卜丁,西葫芦丁,土豆丁,洋葱丁,包菜。

白糖,食盐、生抽、水淀粉。

[做法]1、面条煮熟,放入冷水的碗中浸泡备用。

2、肉丁放入一勺料酒,少许白胡椒粉抓匀腌制几分钟。

3、白锅中留油,爆香葱姜蒜,加入洋葱炒变色,加入肉丁炒熟,再放入其他所有配菜翻炒均匀。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中韩两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虽然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

本文将就中韩的饮食文化进行比较。

饮食惯中韩饮食结构比较中韩两国的饮食结构都以主食为主,但细节上有所不同。

中国的主食以米饭为主,而韩国则以米饭和面食为主。

此外,中国菜肴通常包括主菜、配菜和汤,韩国菜则更加注重小菜的搭配。

此外,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即韩式烧烤,它以在桌上烤肉为特色。

食材使用比较中韩两国在食材的使用上也有不同。

中国菜肴通常使用多种蔬菜、肉类和海鲜,而韩国菜则更加注重辣椒、大蒜和酱料等调味品的使用。

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食材,即泡菜,它是用盐腌、辣椒粉腌制的蔬菜。

礼仪与俗就餐礼仪比较中韩两国的就餐礼仪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就餐时通常采用筷子,吃饭时端起碗;而韩国人则采用铁质的餐具,吃饭时将碗放在桌子上。

此外,中国人还有一种特殊的俗,即将菜肴夹给长辈或客人尊奉。

庆祝饮食节日比较中韩两国都有许多与饮食相关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都与特殊的菜肴和美食有关。

而韩国有一种特殊的节日,即第一次喂食的婴儿节,父母会为婴儿准备特殊的食物,象征祝福和幸福。

健康饮食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比较中韩两国的健康饮食观念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注重均衡饮食,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药膳疗效。

韩国人则更加注重食物的热量和消化。

他们相信吃热量适中的食物对身体更有益。

结论综上所述,中韩饮食文化在饮食惯、食材使用、礼仪与俗以及健康饮食观念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同时,这些差异也体现了中韩两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了解和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有助于加深两国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 字数:810字。

炸酱面的做法

炸酱面的做法

炸酱面的做法关于【炸酱面的做法图解】炸酱面_简介炸酱面是中国汉族特色面食。

最初起源北京,不过在传遍大江南北之后便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北方地区,...韩国炸酱面_简介韩国炸酱面是由中国炸酱面改成适合韩国人口味的食品。

在韩国的街道上有很多韩式中国餐馆,其招牌食品之一便是炸酱面(韩式)。

...老北京炸酱面_简介一道传统的汉族面食。

流行于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

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

然后做炸酱...自制炸酱面_简介中文名自制炸酱面英文名Homemade noodles主要食材猪肉末,甜面酱口味家常味目录1材料2做法1材料编辑猪肉末...炸酱_简介炸酱,通常作为炸酱面等主食的辅助作料,一般有肉末炸酱、鸡蛋炸酱、素炸酱等。

......特点通常作为炸酱面等主食的辅助作料目录1材料2...韩式炸酱面_简介朝鲜日报/撰稿=许东贤,庆熙大学历史学教授(2013.01.1018:11/更正2013.01.1018:33)日销量达800万碗...家常炸酱面_简介家常炸酱面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是香菇。

......中文名家常炸酱面主要原料香菇是否含防腐剂否适宜人群老少皆宜目录1材料:...炸酱面酱_简介做法编辑放入油(多)油热后放入生姜末炒。

炸酱面炸酱面再放入肉馅、酱油、料酒炒。

再放入辣椒酱、面酱、少许水炒。

出锅前放入葱花、蒜片,...川味炸酱面_简介川味炸酱面是一道家常菜肴,主要材料是猪肉末(瘦6肥4)、郫县豆瓣、姜末、油、五香粉......2炸酱面的做法编辑原料酱油、醋(酱油和醋...港式炸酱面_简介港式炸酱面编辑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目录1材料2做法1材料编辑广式...。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

中韩文化差异
一、在韩国,如果是和长辈一起喝酒,都必须侧过身去的。

二、喝酒时,如果自己的酒杯空了,就会把酒瓶递给对方。

三、吃拌饭时,会非常用劲地含住勺子,然后又会把嘴闭得很紧并且很用力地把勺子拉出,同时勺子会如同洗过的一样,光亮如新。

四、吃饭的时候,嘴里的食物多得咽不下去,还是把其他食物送进嘴里。

五、用餐时,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吃饭和喝汤。

六、用排骨、炒年糕或者炸酱面等食物招待来到家里的客人。

七、饭后如果不消化,就会用针刮一下头发,然后刺手指。

八、用布包饭碗。

九、韩国的老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人活得久一点真是什么事都会发生啊”。

十、腿麻了,喜欢用食指点点舌尖,然后在鼻子上点点。

十一、韩国女人打架的时候特别喜欢互相扯头发。

十二、长辈经常打晚辈,喜欢打头尤其是后脑勺。

十三、韩国人总爱秀几句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中文等,但是英语发音超级烂,完全听不出来是英语!!!
十四、穷人被富人鄙视,下级总向上级点头哈腰,等级、阶级制度显露无疑。

十五、如果是对话场面,即使外面很安静,也一定要到咖啡厅之类的地方谈话。

十六、一进家门就会脱鞋。

十七、睡觉起来后,把被子和枕头放进衣柜里。

进屋后一定会关门关窗。

十八、大部分男人被称作“大叔”。

十九、划拳(石头,剪子,布)在很多韩剧里出现,划之前把左手伸平,手指张开,右手握住左手数手指的样子,要看一会才开始划拳。

二十、很多带有政略性质的婚姻。

厨房美食菜谱:中韩炸酱面的做法

厨房美食菜谱:中韩炸酱面的做法

厨房美食菜谱:中韩炸酱面的做法
看过韩剧的人,都会对那一碗碗黑乎乎的炸酱面记忆犹新,剧中人快速的拿筷子拌匀面,‘稀溜溜’的大口吃起来,嘴角时不时还会留下一个黑色的美味标记,看起来那叫一个香呢。

曾经一度很好奇,什幺炸酱面能黑成这个样子?原来韩国是有专门的炸酱来做这碗面的,这个炸酱也是黄豆发酵而成,本身就是黑乎乎。

偶然买到这个酱,终于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到底那黑乎乎的酱是什幺味道?0夏天0也开个美食擂台赛,中韩炸酱面大pk,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饮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黄豆酱,自然也就有了不同风味的炸酱面,今天在这里也来个大碰撞吧!
食材
主料:
洋葱
红萝卜
肉末0适量
土豆0适量
茄瓜(小瓜)0
步骤
1.首先登场的是黑乎乎香喷喷的‘韩式炸酱面’
2.炒香肉末,加洋葱接着炒香,土豆,茄瓜,红萝卜丁过油备用。

3.干锅加油炒香炸酱,加入1的肉和蔬菜,
加半杯水,煮至蔬菜熟
4.面煮熟后,把酱料加在上面就开动吧!。

韩式炸酱面的做法介绍

韩式炸酱面的做法介绍

韩式炸酱面的做法介绍关于《韩式炸酱面的做法介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点是我们日常生活常常能吃到的一类正餐,并且面点具备丰富多彩的营养成分,常吃也有健脾养胃的作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遭受了很多人的钟爱,在其中酱肉包便是遭受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面点,并且他的作法可以说层出不穷,在其中韓式酱肉包便是广受喜爱的一种,并且做起來也十分的简易,吃起來又较为有特点,下边一起了解一下韩式炸酱面的作法。

杂酱面是我国汉人特色美食小吃。

最开始发源北京市,但是在遍及大街小巷以后便被称作“我国十大面条”之一[1] ,时兴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等华北地区,由素三鲜、炸酱拌面条而成。

将丝瓜、香椿芽、豆芽菜、青豌豆、大豆切完或煮好,制成素三鲜预留。

随后做炒酱,将肉粒及姜蒜等放到油里炒,再添加大豆制做的干黄酱或黄豆酱炸炒,即成炒酱。

鲜面条煮开后,捞起来,浇上炒酱,拌以素三鲜,即成杂酱面。

也是有鲜面条捞起来后用冷水侵泡再加炒酱、素三鲜的,称“过水面”。

韩式炸酱面的作法生产主要材料疫苗:丝瓜、当季菜(莴笋、白菜这类)、胡萝卜、圆葱、豆芽等。

生产调味品疫苗:真味炒酱、生抽少量、羊肉粉大喜大、米酒、木薯淀粉等韓式炒酱,把极好的鸡脯肉切切丁,随后用盐、米酒、木薯淀粉(小量)。

等油八成热后,先放些生姜沫,再把刚刚的肉粒装进去,用炒锅推一下,随后倒小量的生抽提色(小量,用以提色,并非调料),立刻倒进日本产真味炒酱。

接下去的工作中便是关文火了,把火关到恰好酱能够开了,但开的并不是非常大的程度。

假如酱稠了,一般不必加盐。

尝一尝味儿怎样,调到自身喜爱的口感。

以后,用炒锅不断朝一个方位拌和,拌和到酱的色调变为酒红色,释放出香气,并刚开始有机油溶解来就可以进行制做。

全部全过程一般需要10~15分鐘。

酱类似熟时放入蔬菜水果就可以。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平常亲手做一些美味的食物,也可以让我们的饮食搭配品质获得非常好的提高,根据对韩式炸酱面的作法掌握以后,我们多亲手做一些面点那样也可以减轻工作上的工作压力,又能让我们的亲人品味不一样的食材,进而更能推动家中的温暖和优越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炸酱面看中.韩两国饮食文化前言中国和韩国的文化都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一直贯穿其中。

炸酱面在最早起源于中国,后来在中国和韩国的交流中韩国也出现了炸酱面,并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融入了韩国的饮食文化体系中去。

时至今日,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深入,炸酱面在两国的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又有了变化。

我们将在本文中简要探讨中韩两国炸酱面的由来及变化,并且深入探讨中韩两国饮食文化及文化交流的相关问题。

绪论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中韩两国炸酱面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进而更好的了解中韩两国不同的饮食文化。

帮助中韩两个国家的人民更好的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饮食习惯等,有助于促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中韩两个国家的饮食文化的交流使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再次出现历史上的繁荣局面,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研究的范围:中国炸酱面的由来、发展以及现状、韩国炸酱面的由来、发展以及现状,中韩两国炸酱面的相同点、中韩两国炸酱面的不同点,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

研究方法:查阅各种资料、询问专门制作炸酱面的师傅、广大人民群众和韩国留学生等,请求老师和外教的帮助,上网搜有关炸酱面以及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的材料,最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整合通过各方途径获得的资料得出结论前人结论: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历史区域性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韩国美食虽然不如中国饮食文化那么博大精深,但是勤劳智慧的韩国人民同样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礼仪孝的文化信念根植在韩食中,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韩食文化,让韩食在世界饮食文化长卷中留下了美好的篇章。

1.中韩两国的炸酱面1.1韩国的炸酱面1.1.1韩国炸酱面的由来炸酱面在韩国的起源目前无详细资料供阐述,一般的说法是在1905年开业的共和春面馆将其面条命名为炸酱面,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中韩两国的文书记载,只是在民间的资料上偶有传述,故可信度不高。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是炸酱面是从来韩的中国人哪里传来的。

资料记载,1882年,在仁川港的山东人以炸酱面为主食。

这些人是清派驻韩国帮助平定叛乱的清军。

他们在之后的日子当中便在韩国留驻下来,后来他们还是对韩国人出售炸酱面。

从此,炸酱面在韩国便流行开了。

1.1.2韩国炸酱面的发展炸酱面在韩国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一)在韩国的炸酱面出现之后,1948年,韩国开始出现最早的食品公司开始经营炸酱面,名为“狮子表春酱”。

(二)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的建立,在大的国际背景的影响下,韩国政府采取禁止非法进口的政策,对在韩的华侨的食品的来源和原料的来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从根本上打击了韩国炸酱面的生产和发展。

(三)炸酱面在韩国迎来春天大概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当时,韩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开始从美国进口剩余的粮食,这样,韩国就有了足够的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

粮食价格的下降刺激了韩国的粮食消费。

同时韩国政府采取面食奖励政策使得面食在韩国的相关行业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地位。

这样,炸酱面在韩国便有了遍地生花的条件。

并且在1960年以后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大众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1.1.3韩国炸酱面的现状炸酱面在传入韩国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在韩国已经扎根。

在韩国,炸酱面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食物。

但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社会化,人们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人们在饮食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以炸酱面为代表的传统饮食结构正在遭受外国多种饮食方式的冲击。

这样,炸酱面就进入了一个衰落阶段。

但是,现在在韩国,虽然人们不再以炸酱面作为日常饮食结构的主要部分,但是,炸酱面在人们的生活中依旧占有重要的地位。

1.2中国的炸酱面1.2.1中国炸酱面的由来众所周知,炸酱面是由酱和面条组成的。

据饮食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赵荣光教授所著的《中国饮食文化史》记载,大豆酱在中国产生于汉代,在自汉代以后3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北方民众的酱的生产工艺日益成熟,至北魏时出现的农学专注《齐民要术》中给我们留下了各种酱的制作方法。

而据文献记载,在晋代,中国已经出现了很细的面条。

在《七谟并序》中所记:“乃有三牲之和羹,酬宾之时面,忽有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糜如鲁缟之线。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在晋代已经出现了细如丝的面条。

并且浇上牛肉羹,这证明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牛肉面。

但是,单从历史源头上说,炸酱面最早是八旗子弟的“作品”。

清末,因为大多数八旗子弟家道中落,饮食上也就难以讲究,但是为了摆排场充面子,在吃面的时候,要放上酱,酱还要用油炸一下,这样色泽好看,更能体现出酱的香味。

然后加上时令蔬菜,将芹菜末、黄瓜丝、白菜心、豆芽、小萝卜等时蔬拌入炸酱面,这样吃起来更加新鲜可口。

这便是炸酱面的由来。

1.2.2中国炸酱面的发展炸酱面在清朝产生以后,经历了大概百年的发展,期间也有传入韩国。

在平稳的发展过程中,在20世世纪七十年代到达了一个发展的高峰。

由于1959到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当时的肉类和粮油副食品都极度的匮乏。

这样的情况下,吃面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事情。

但是,到了70年代,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全国的面粉供应逐渐的充足起来,这就为每家每户经常性的煮制面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同时,当时的蔬菜和肉类还是凭票供应,所以,人们不可能随意的吃猪肉、蔬菜了。

这样,炸酱面这种半菜半饭的食品就逐渐进入了人们的饮食中去,成为了北方的饮食结构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1.2.3中国炸酱面的现状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时,中国的各类主食和副食商品都有了充足的供应,人们的饮食空间也大大的拓展开来,各种饮食的选择性逐渐广泛。

因此,人们不再满足炸酱面这种单一的食品,这样,炸酱面逐渐衰落了。

但是,它并没有退出人们的生活。

现在,炸酱面是人们饮食结构中一个重要的辅助性的应急食品,同时,在很多酒店中,炸酱面也被当做是一种点心性的食品。

1.3中韩两国炸酱面的对比中韩两国的炸酱面本是一脉相承。

但是,炸酱面在传入韩国以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也形成了不同于中国风格的独特的个性。

1.3.1中韩两国炸酱面的相同点(1)制作方法上:中国和韩国的炸酱面都是以细面条佐以炸酱和蔬菜构成的,在上百年的发展变化中,两国的炸酱面一直是以这样的发展形式延续,其本质其实是相同的。

(2)发展模式上:炸酱面做为一种食品,是和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炸酱面是由中国传入韩国,但是两国的炸酱面实际上是在同一种发展模式下发展的,两国的炸酱面在经历了起源和兴盛的阶段后,现在都无可避免的进入例如衰落的阶段。

1.3.2中韩两国炸酱面的不同点(1)制作方法上:中国的炸酱面以北京的的炸酱面为代表,是由菜码、炸酱和面条组成的,中国的炸酱采取黄豆酱或者是甜面酱为原料,菜码包括黄瓜丝、白菜丝、煮黄豆和胡萝卜丝等。

韩国的炸酱面也是有酱、菜和面条组成的。

但是韩国的酱是选择春酱(黑豆酱),同时韩国的的菜多为洋葱、肉类和虾等搭配。

韩国的炸酱面在吃的时候会将原料整齐的摆放在碗底的面上,这也是两国的不同点。

(2)发展模式上:中韩两国的炸酱面现在都是处在一个衰落的阶段,但是其衰落的影响因素也是不同的。

韩国在泛美化和西方化的改革以后,传统的文化大量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其中,饮食文化自然也不例外。

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今天,大量的外来的食品都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同时,由于社会生产速度和人们生活速度的加快,外来的以方便快捷为优势的西餐和快餐文化一下子就称为了现代人的选择。

所以,韩国的炸酱面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衰落的。

而中国虽然也经历了相同的世界发展坏境,但是,由于中国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对外开放,所以,外来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化的冲击还没有韩国的明显。

同时,中国是一个千年的封建国家,闭关锁国的思想根深蒂固,这样,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体系的中国人就不会很快的接受外国的尤其是西方的饮食结构。

所以炸酱面在中国的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

2从炸酱面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看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2.1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从炸酱面的发展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出中韩两个国家的炸酱面无论是从起源、发展还是成熟都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炸酱面在从中国传入韩国以后虽然进入例如独立的发展模式,但是其中仍然不乏中国的影响因素。

比如:在1949年以后,中国建国以后,韩国政府采取禁止非法进口的政策,对在韩的华侨的食品的来源和原料的来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从根本上打击了韩国炸酱面的生产和发展。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韩国的中国人无法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结论,炸酱面作为两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其兴衰与两国的交流程度紧密相关。

其实,中韩的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中韩两国的节日、衣服、饮食、文字等等。

两个国家在长期的交流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2.1.1中国的饮食文化炸酱面在韩国作为中国的代表之一,其必然代表着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发展之中,才得以逐渐积淀而成。

它是一个复杂的融合体,包含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人们不同的哲学思维、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所选取的不同饮食行为,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固然有其文化的特征与性质:(1)炸酱面的烹调过程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中国人注重美食文化,在其烹调过程中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老北京,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

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

当肉丁被黄酱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但就是一个酱就要很长的准备过程和精心的烹调。

这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艺术。

同时,中国人不仅把烹调变成艺术,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中医营养摄生学的体现。

(2)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

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谓之“全面码儿”。

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

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和丝(条)。

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在这个吃炸酱面的过程中是中国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充分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