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正文】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现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⒈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或获得许可的情况下,个人或组织的机密信息被泄露给第三方。
造成数据泄露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技术漏洞、恶意软件、内部员工行为不当等。
⒉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黑客或其他恶意分子通过利用网络漏洞、攻击系统,窃取、破坏或篡改网络中的信息和资源,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包括: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钓鱼、等。
⒊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欺诈活动,包括虚假网站、虚假商品广告、网络钓鱼等。
网络诈骗手法繁多,经常冒新花样,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⒋网络社交隐私泄露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日益增加。
不法分子通过社交网络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并进行恶意利用,给用户带来身心困扰。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为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⒈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企业或个人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安全策略、安全措施、安全意识培训等。
制定明确的信息安全政策和流程,并确保其有效执行和落实。
⒉强化网络防护措施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设置,包括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防护软件等。
及时对系统进行更新和升级,修补漏洞,防止黑客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
⒊注重用户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用户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防范网络威胁。
加强对诈骗、钓鱼等网络安全风险的宣传和警示,引导用户提高警惕。
⒋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和跨部门协作。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⒈《网络信息安全法》:对互联网信息安全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网络运营者和用户的权责,对网络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

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信息安全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数据存储和传输等方面,通过使用各种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污染和其他非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应用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
一、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1. 密码学技术密码学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使用一定的数学算法和密码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当前,密码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如AES、DES等对称算法和RSA、ECC等非对称算法的优化;二是研究新型的密码算法,如基于量子力学的密码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密码技术等。
2. 认证与授权技术认证与授权技术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验证用户身份和权限,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当前,认证与授权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的安全性,如多因素认证、生物识别技术等;二是研究新型的认证与授权技术,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证与授权技术等。
3. 安全存储技术安全存储技术是指在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篡改或破坏。
当前,安全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存储设备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如硬盘加密、文件加密、网络加密等;二是研究新型的安全存储技术,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存储安全技术等。
二、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现状1.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是最早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的领域之一,它对信息安全的要求非常高。
信息安全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身份认证等,如网银、手机银行、ATM机等,都需要使用各种信息安全技术来保障安全。
2. 智能家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
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信息安全技术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干扰或者中断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现状1.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份。
目前,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
防火墙可以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提供对网络的保护。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
虚拟专用网络则可以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2.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加密速度快,但密钥管理较为难点。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安全性较高,但加密速度较慢。
未来,数据加密技术将更加注分量子密码学的研究和应用。
3. 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是确认用户身份的一种技术手段。
目前,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密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和智能卡认证等。
密码认证是最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但容易受到密码破解和社会工程学攻击。
生物特征认证通过识别个体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如指纹、虹膜等。
智能卡认证使用芯片卡进行身份验证,安全性较高。
4. 应用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是保护应用软件和系统的安全的一种技术手段。
目前,常用的应用安全技术包括漏洞扫描和修复、代码审计和应用隔离等。
漏洞扫描和修复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和应用软件中的漏洞,并进行修复,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代码审计可以检测应用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提高软件的安全性。
应用隔离可以将不同的应用程序隔离开来,减少恶意软件的传播。
二、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的结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现状1. 黑客攻击问题黑客利用计算机技术漏洞和弱点,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窃取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威胁到个人和组织的安全。
2. 计算机病毒的泛滥计算机病毒通过植入病毒代码,破坏计算机文件和系统,造成数据丢失,系统瘫痪等问题,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3. 信息泄露问题无论是个人信息,企业商业机密还是国家重要机密,都有可能因为信息泄露而导致重大损失。
例如,个人隐私被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银行账户被盗等问题。
二、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1. 提高安全意识人们应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加强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了解网络攻击方式和防御方法,避免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
2. 使用强密码人们应使用复杂、不容易被破解的密码来保护个人账户和敏感信息。
密码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并定期更换密码。
3. 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在个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上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
它们可以检测和阻止潜在的威胁,确保网络安全。
4. 加密传输数据在网络传输敏感信息时,使用加密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被截获和篡改。
例如,使用HTTPS协议进行网上银行交易,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是防范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的重要手段。
当系统遭受攻击或发生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恢复备份数据来减少损失。
6. 提高互联网企业安全意识互联网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范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7. 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构建网络安全的法律规范。
三、总结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国家互联网信息安全战略的研究及对策建议

国家互联网信息安全战略的研究及对策建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为了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我国已经出台了互联网信息安全战略。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互联网信息安全战略的研究以及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更好地保障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
一、互联网信息安全战略的研究1. 互联网信息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利用信息安全技术,保护网络、计算机设备、软件及其数据不受攻击、破坏、窃取或误用。
互联网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互联网信息安全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保密性主要指的是信息的保密性,保护个人和企业的隐私不被泄露。
完整性指的是数据没有被篡改,数据的内容保持原样,因为篡改可能会对数据的分析、计算和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可用性是指信息的可用性和数据网络可以访问。
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网络也需要具有稳定性和高性能等优点。
2. 国家互联网信息安全战略为保护我国的互联网信息安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及相关法规。
其中《网络安全法》最具代表性。
该法规明确了网络安全的战略目标、法律责任、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还明确了网络运营者和个人的权责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此外,我国政府还出台了其他诸如《网络安全评估要求》《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网络安全建设的具体要求,推动了网络安全的整体发展。
3. 现有问题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网络空间攻击突破防御系统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个人的安全意识不足,对网络安全的风险认识不够,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等。
同时,还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空间治理相关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二、对策建议1. 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网络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技术支持。
因此,在网络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鼓励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在网络防御、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
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数据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大数据安全问题愈发凸显出来,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注意去保障大数据的安全。
本文将就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一、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的现状1. 数据泄露风险增加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和企业数据被数字化并存储在电脑、云端等平台上,这也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一旦数据泄露,个人隐私和企业机密都会受到损害,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2. 数据安全法规不完善我国的大数据安全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这使得大数据的安全管理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大数据安全风险层出不穷。
3. 技术保障不足尽管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大数据安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当今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迅速,但同时也给大数据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相关技术的研发还需要加强。
4. 专业人才短缺大数据安全需要专业的人才去保障,而我国目前大数据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了大数据安全领域的人才瓶颈,影响了我国大数据安全的保障能力。
以上就是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的一些现状,这些问题都给我国的大数据安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下面,我们将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来应对这些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于大数据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制定更加严格和具体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数据的安全。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规范和约束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交换行为,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
2. 提高技术保障水平大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建设要得到加强,要加大对大数据安全相关技术的投入,提高技术保障水平。
加强对大数据的加密、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研究,保障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4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范文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信息系统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保护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技术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近年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密码学:密码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
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更安全的加密算法、密钥管理以及密码分析等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2.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攻击和入侵。
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技术手段。
3.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系统资源。
研究者们关注如何设计更安全的身份认证机制和访问控制策略。
4.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与审计: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和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为系统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
三、主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和过滤网络通信,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根据应用层次的不同,防火墙可分为包过滤防火墙、应用层网关防火墙等。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将明文信息转换为密文信息,防止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
3.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通过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系统资源。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包括口令认证、生物特征识别等;常见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等。
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经成为了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人类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数据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隐私泄露、信息安全等隐患。
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对策建议研究,以保障大数据的安全和发展。
一、我国大数据安全问题的现状1. 隐私泄露风险:大数据的发展给个人隐私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一旦个人信息被获取、利用或窃取,很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暴露和财产损失。
2. 信息安全威胁:大数据平台存储了海量的用户信息和企业机密数据,一旦出现信息安全漏洞或攻击,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3. 法律监管滞后:我国对于大数据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大数据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存在滞后的情况,导致了大数据安全问题的加剧。
1. 技术不断变革:大数据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相应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导致了大数据安全的薄弱环节。
2. 缺乏统一标准:我国大数据的发展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的数据安全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安全管理的混乱。
3. 人为破坏:大数据安全往往受到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和泄露威胁,对人员的审查和管理存在不足。
1. 完善大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大数据的采集、使用和保护,明确数据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2. 提高技术保障水平:加强大数据技术和安全技术的研发,推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监控等安全技术的应用。
3. 加强内部管理:建议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加强对员工的监测和审查。
4. 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建议建立大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统一数据安全管理标准和规范、建立安全事件监测和响应机制等。
5. 加强合作及信息共享: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大数据安全问题,加强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安全威胁。
结语大数据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信息安全问题是大数据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新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信息安全将 越 来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 视。客 观 地 讲, 经过多年的 努力,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 但是与世界先进 水平相比较, 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还存在着许多的 问题 需要进 一 步 努 力 解 决。笔 者 阐 述 了 我 国 信 息 安全的现状, 介绍了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先进技术, 并从金融、 证券、 教育等方面入手, 分析了其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提出了相应信息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 安全; 对策; 技术
我国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禹金云 !教授!
罗一新 "
教授
(!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湘潭 #!!"$! 学科分类与代码: !"# $ "#!# 【摘
长沙 #!$"$%)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 文献标识码: *
中图分类号: %&’( ) "
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一切都已经离不开信息。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安全学科中一个
*D=?4<>?: ?1) ./52)+6 /0 +/7-6 1-. )*+)()7 +1) 2*0/(4-+2/* )(-;)9)(6/*) 5/’87 */+ 2./8-+) 0(/4 2*0/(4-+2/* E ?1) 2*0/(4-+2/* .)5’(2+6 1-. F)5/4) - F(-*7G*)H 72.52B82*) 2* +1) -()- /0 .-0)+6 72.52B82*) E I8/*; H2+1 +1) ./G 52-8 B(/;().. -*7 7)9)8/B4)*+ ,+1) 2*0/(4-+2/* .)5’(2+6 H288 -512)9) 4/() -*7 4/() -++)*+2/* E JFK)5+29)86 .B)-LG 2*; ,-0+)( 6)-(. /0 )00/(+.,&12*- -. - 7)9)8/B2*; 5/’*+(6 1-. 4-7) ()4-(L-F8) B(/;().. 2* 7)9)8/B2*; 2*0/(4-+2/* .)5’(2+6 +)51*/8/;2).;1/H)9)(,5/4B-()7 H2+1 +1) H/(87 ’ . -79-*5)7 8)9)8.,+1) ;-B ()4-2*. H27) -*7 4-*6 . 2*0/(4-+2/* .)5’(2+6 2. 7).5(2F)7;+1) -79-*5)7 +)51*/8/G B(/F8)4. *))7 +/ F) ./89)7 E &’(()*+ .+-+’. /0 &12*-’ ;2). ()8-+)7 +/ 2*0/(4-+2/* .)5’(2+6 -() 2*+(/7’5)7 E ,+-(+2*; 0(/4 +1) 02*-*5),.)5’(2+2). -*7 )7’5-+2/* ,4-2* )MG 2.+2*; B(/F8)4. -*7 +1)2( 5-’.-+2/* -() -*-86N)7 -*7 ()8)9-*+ 5/’*+)(4)-.’(). -() .’;;).+)7 E FA1 G54@=: 2*0/(4-+2/* ; .-0)+6; 5/’*+)(4)-.’().; +)51*/8/;6 外来的 威 胁 与 侵 害。 我 国 的 立 法 将 信 息 安 全 界 定 为: “ 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 设施 (网 络) 的安全、 运行环境的安全、 保障信息的安全、 保障 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的安全以及保障维护计算机信 息系统的安全” 。不难看出,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人的
第%期 禹 金 云 等:我 国 信 息 安 全 的 现 状 及 对 策 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O卷 第!期 " $ $ O 年 ! 月
中 国 &12*-
安 全 ,-0)+6
科 学 ,52)*5)
学 报 P/’(*-8
Q/8 E ! O R/ E ! P-* E "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2*-’ . 3*0/(4-+2/* ,)5’(2+6 -*7 ,+’76 /* &/’*+)(4)-.’().
+, -./012/! , 3456 ) 7,8 +.09./" , 3456 )
(! ,51//8 /0 &2928 :*;2*))(2*;,<’*-* =*29)(.2+6 /0 ,52)*5) > ?)51*/8/;6 ,@2-*;+-* #!!"$!,&12*" A)B-(+4)*+ /0 3*7’.+(6 > &/44)(5) C-*-;)4)*+ , <’*-* =*9)(.2+6 /0 D2*-*5) > :5/*/425. , &1-*;.1- #!$"$% ,&12*-) :;<==.6.><?.5/ </@ >5@A 56 @.=>.B;./A=:!"# ) "#!# :7: /2CDA4:%&’( ) " E5>2C/A? >5@A:*
’
前
言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许 多专家认为, 一般情况下, 所谓信息安全指的是一个 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状态及国家的信息技术体系不受
( "$$O) !$$S T S$SS $! T $$O$ T $% ; 收稿日期: "$$% T $# T !U ; 修稿日期: "$$% T $V T "W ! 文章编号:
安全、 实 体 安 全 与 运 行 安 全 ! 个 方 面 的 内 容。 人 的 安全主要指计算 机 使 用 人 员 的 安 全 意 识、 法律意识 及其安全技能等; 实体安全指的是保护计算机设备、 设施 (含网络) 及其他媒体免遭自然和人为破坏的措 施与 过 程, 它 涉 及 环 境、 设 备 与 媒 体 安 全 ! 个 方 面; 运行安全主要包含系统风险管理、 审计跟踪、 备份与 恢复、 应急等内容。 应该说, 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 经过全国各族人 民 的 通 力 协 作, 我国的信息化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 高, 在 信 息 安 全 方 面 也 进 步 神 速。 现 在, 我国已经建立 了 专 门 从 事 信 息 安 全 研 究 工 作 的 机构与学术团体, 如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 中国信息 安全产品测评认 证 中 心、 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保密 专业委员会等; 在整个 “九五” 期间, 我国的银行信息 安全系统建设共投入资金 !" 亿人民币; "##! 年 $ 月, 国务院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发 布了 《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 , 制定了我 国信息安全的指导方针, 确定了总 体任 务, 并就我国 的信息安全工作作了一系列指示。今天, 信息安全已 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产业。 目前, 我国的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 专门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生产的企业已超 $ 亿人民币, 过% ### 家。为 了 进 一 步 推 动 我 国 的 信 息 安 全 工 作, 从"##% 年开始, 我国每年都举办一次 “中国 信 息 安全 技术与发展战略” 高层研讨会。会议邀请政府有关负 责人发布有关信息安全的最新消息, 专家学者发布新 观点和新成果, 约请商家、 企业和用 户 交 流信 息 安 全 方面的新产品与新业务, 会议融学术探讨、 技术交流、 新产品展示、 商务 洽谈为 一体, 成 为 一座 政 府、 专 家、 企业、 用户互通的桥梁。但是,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与 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的信息技 术 还 比较 落 后, 尤 其是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 众所周知, 信息安全 工程必须要研究信息流技 术。网络及 信 息 安 全 是 一 个 涉 及 面 相 当 广 泛 的 领 域, 其内涵随信 息 应 用 范 围 扩 大 而 充 实。 现 代 信 息 安全技术大致可划分为基础安全技术和应用安全技 术两个层面, 分别 针 对 一 般 性 的 信 息 系 统 和 特 定 领 域的应用系统提供安全保护。 信息加密技 %)基础安全技术大致有以 下几 种: 术、 安全集成电路技术、 安全管理和安全体系架构技 术等。 电磁泄露 ")应用安全技术大致包括 以下 几 种: 防护技术, 安全操 作 平 台 技 术, 信 息 侦 测 技 术, 计算 机病毒防范技术, 系统安全增强技术, 安全审计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