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城发展案例——德国汉堡市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
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
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
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
三是建立技术园区。
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个技术园。
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
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
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
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
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联邦政府承担2/3,地方政府负责1/3,启动了“煤炭补贴税”,煤炭公司转型后也是以私有资本为主体的股份制公司,在资本运营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2、美国匹兹堡匹兹堡曾经是美国的钢铁基地,因为这里有储量丰富的烟煤,铁矿石可以很方便地从大湖区运来,加上熔剂石灰岩也很丰富,这就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20世纪70年代,匹兹堡地区因资源枯竭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问题丛生,市区人口大量下降,成为美国衰退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
匹兹堡所以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复兴,首先,得益于市政当局和工商界开始了第二次复兴运动,实施重大的建筑和改建计划。
造成交通拥挤的无轨电车被地铁线路取代,新的摩天大厦雨后春笋般地兴起,最惹眼的是以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的匹兹堡优质厚板玻璃公司建筑群,匹兹堡从实践中认识到恢复著名的古建筑物的重要意义。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3)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4)四、新城的分类 (4)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6)(一)概况 (6)(二)背景 (6)(三)建设目标 (7)(四)规划 (8)(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0)(六)城市发展 (13)(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16)(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19)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22)(一)概况 (22)(二)发展背景 (22)(三)城市规划 (23)(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25)(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32)(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33)(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37)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38)(一)发展概况 (38)(二)发展历程 (38)(三)成功经验 (40)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45)(一)发展概况 (45)(二)成功经验 (46)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自由汉萨城市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

汉堡自由汉萨城市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
便利的地理位置让您从汉堡可以快捷地抵达任何一个北德的城市。
汉堡的国际大都市地位体现在典雅的商人殿堂和华丽的林荫大道上,国际音乐剧和奢华的购物廊里,当然还有闻名世界的娱乐区圣保利(St. Pauli)。
大面积的绿地和无数的运河使汉堡成为德国绿化率最高和最美丽的城市。
水是汉堡永恒的景色,因而这座城市桥梁的数量比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加在一起还多。
海外的风给这座城市带来国际性的气息。
贸易在汉堡的经济中永远扮演着重要角色,尤以港口为甚。
市内仓库城之旅可让人闻到、看到和感觉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带来的特殊氛围。
汉堡的生活极富品味,富丽堂皇的商会之宫,高贵的别墅和雅致的公园装饰着这座城市。
市中心则是购物者的天堂:美轮美奂的精品店,玻璃顶的购物长廊和优雅的古董店。
但是,汉堡也拥有像圣保利区这样的娱乐区。
圣保利著名的“绳索路”(Reeperbahn)是喜欢上迪厅,酒吧和剧场的夜猫子们的好去处。
汉堡的70家博物馆和40间剧院则可让热爱文化艺术的客人大开眼界。
该城有建于1678年德国最古老的公众歌剧院。
这里也是著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出生地。
这里出色的芭蕾舞和歌剧演出吸引着无数观众。
汉堡是欧洲拥有最多桥梁的城市。
那些多姿多彩的古老的桥梁为这座城市添上了浓重的历史色彩. 漫步于汉堡历史悠久的街道和教堂之间,仿佛回到了中世纪的欧洲. 汉堡市政府厅(Rathaus)是汉堡著名景点之一. 这座华丽的砂岩结构建筑具有新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建于1886-1897年。
这座具有影响力的建筑是整个城市的中心。
汉堡市政厅大楼是汉堡市政府和议会的所在地。
圣米歇埃利斯教堂(St. Michaelis), 建于1751 - 1762年是德国北部最重要的巴洛克风格教堂,同时也是汉堡地区的重要标志。
最著名的塔尖是米歇尔塔,高132米。
令人兴奋的是,在游览平台上你可以将汉堡市及其港口的风光尽收眼底.奇怪而有趣的克拉莫住宅区(小商人们的住宅兼商店区Krameramtsstuben), 始建于17世纪,是专门为那些小商人的遗孀们建造的。
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

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目录1. 欧州成功案例 (3)1.1 英国伦敦里维尔城改造案例分析 (3)1.1.1 背景概述 (4)1.1.2 改造方案设计 (5)1.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7)1.2 瑞士苏黎世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8)1.2.1 背景概述 (9)1.2.2 改造方案设计 (10)1.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11)1.3 法国巴黎马雷区改造案例分析 (13)1.3.1 背景概述 (14)1.3.2 改造方案设计 (15)1.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17)2. 美洲成功案例 (18)2.1 美国纽约下城酒吧街改造案例分析 (19)2.1.1 背景概述 (21)2.1.2 改造方案设计 (21)2.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23)2.2 巴西里约热内卢老城改造案例分析 (24)2.2.1 背景概述 (26)2.2.2 改造方案设计 (27)2.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28)2.3 墨西哥墨西哥城历史城中心改造案例分析 (29)2.3.1 背景概述 (30)2.3.2 改造方案设计 (32)2.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33)3. 亚洲成功案例 (34)3.1 韩国首尔兴京地区改造案例分析 (36)3.1.1 背景概述 (38)3.1.2 改造方案设计 (39)3.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40)3.2 新加坡莱佛士初创区改造案例分析 (41)3.2.1 背景概述 (43)3.2.2 改造方案设计 (44)3.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45)3.3 日本东京神田地区改造案例分析 (46)3.3.1 背景概述 (48)3.3.2 改造方案设计 (49)3.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50)4. 总结与展望 (52)4.1 国外旧改成功经验总结 (53)4.2 对中国旧改的启示 (54)4.3 未来发展展望 (55)1. 欧州成功案例汉堡市位于德国北部,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德国第二金融中心,同时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市,有着“世界桥城”的美称。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5)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5)四、新城的分类 (6)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8)(一)概况 (8)(二)背景 (9)(三)建设目标 (11)(四)规划 (11)(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5)(六)城市发展 (20)(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25)(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30)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34)(一)概况 (34)(二)发展背景 (35)(三)城市规划 (36)(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40)(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50)(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51)(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56)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58)(一)发展概况 (58)(二)发展历程 (59)(三)成功经验 (63)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72)(一)发展概况 (72)(二)成功经验 (73)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带一路”之美——德国汉堡

“一带一路”之美——德国汉堡作者:暂无来源:《出国》 2017年第10期文/梁凤英德国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大港,被誉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
这里有比威尼斯更多的桥梁,有比阿姆斯特丹更红的红灯区,有一系列的美丽建筑,凡是来这里的人都会爱上它。
汉堡港也被誉为中国通往欧洲的门户。
随着“带路”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快速发展,汉堡已经成为了“带路”上十分重要的节点之。
在中国政府“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汉堡的海港腹地交通优势尤为明显,与中方的合作潜力巨大。
汉堡市政府非常认真地关注着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的发展,觉得自己是“一带一路”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的一个交汇点。
世界著名“水上城市”一汉堡汉堡的全称汉堡汉萨自由市,是德国的十六个州之一,是世界上著名“水上城市”。
汉堡又被称为“绿城”,可谓“欧洲绿色城市之最”。
镶嵌在市区中央的阿尔斯特湖风景如画,与其南面的五个大教堂尖塔交相辉映。
巴洛克风格的米歇尔教堂是汉堡的象征,海上驶来的船只,只要看到它那高耸的钟塔便知道接近汉堡了。
汉堡也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无论是参观“花卉植物园”,还是城中漫步,您都能随处感到花园般的气息。
汉堡桥梁的数量超过2300座,是欧洲拥有桥梁最多的城市,比威尼斯的桥梁还要多。
这里四季分明,凡是来过汉堡的人们,当你离开她时,总会产生些眷恋,怀念这座美丽的城市……汉堡是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德国的古老城市之一。
早在公元前4世纪,汉堡带已成为居民定居点。
公元8世纪末到9世纪初,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在这里修筑古堡设施,建立城镇,称为汉马堡。
到12世纪后期,由于港口和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进入13世纪后,汉堡同英国、荷兰、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建立贸易往来,并先后同北德和北欧地区100多个港口城市组成对中古欧洲经济起过积极作用的自由贸易联盟一一“汉撇同盟”,被称为“自由贸易市”。
16世纪后期,汉堡是仅次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欧洲重要物资集散地。
附:德国汉堡市简介

附:德国汉堡市简介汉堡的投资优势德国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其市场富有吸引力,居民的购买力强劲。
自由汉莎城汉堡是德国重要而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心。
早在800年前,汉堡就是北欧各类物品的最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和海外贸易的中心集散地。
欧元在欧盟12个成员国的启动将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和货币一体化地区,这将使得途径汉堡的贸易运输更加便利。
在可见的未来,欧盟的东扩将使得汉堡的经济地位再一次得到强化。
服务业是汉堡经济结构的极大的影响因素。
汉堡港是德国第一大港口,贸易和运输在传统上是重要的行业。
同时,世界知名的汉堡还是信息业枢纽以及传媒和娱乐之都。
此外,飞机的制造和修理行业使得汉堡成为全球除西雅图和图卢兹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民航中心。
一些知名的研究中心例如哈尔堡技术大学也支持了汉堡作为工业中心的地位。
欧洲的中国中心从中世纪开始,汉堡就是著名的商贸城市,也是中德贸易的摇篮。
今日,汉堡已成为世界各国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户和跳板。
已有超过400家来自中国内地,75家来自台湾及30家来自香港的企业落户汉堡,并且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这个数字在整个欧洲范围内,也是很惊人的。
因此,汉堡已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经贸基地。
早在1984年,中国联合贸易公司(CUTC)作为中国到欧洲的龙头企业在汉堡成立。
作为中国对西欧贸易的中心,汉堡市政府对于中国企业在其贸易活动中的支持自1985年之后起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许多公司纷纷在汉堡落户。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汉堡总领事馆开设了经济商务部。
许多中国公司尤其是贸易公司,如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和宝钢贸易公司,将汉堡作为开拓欧洲市场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1792年,中德贸易的第一艘商船是就从汉堡港驶出的。
同时,有800余家汉堡公司已落户中国,包括Beiersdorf AG(妮维雅),Lufthansa Technik(汉莎技术公司)等。
欧洲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基地。
汉堡拥有众多与中国有关的机构、组织和企业。
首先是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其次有汉堡经济促进公司、德国华商联合总会、德国亚太商业协会(东亚协会)、汉堡华人协会等。
汉堡港岸地区的转型过程

文献综述:
前人对岸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在环境影响方 面,研究表明使用岸电可以显著降低到港船舶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等。在经济效益方面,岸电的使用可以降低船舶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 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研究数据,建立计 量经济模型,对到港船舶使用岸电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
结论:
本研究表明,到港船舶使用岸电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环境方 面,使用岸电可以显著降低到港船舶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在经济效益方面, 使用岸电可以降低船舶的能源消耗,节省运营成本。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 限制,例如未能考虑不同船型的差异性、样本数据的时间序列性等问题,未来研 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3)多元化发展:未来汉堡港岸地区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提供传 统的港口服务,还将拓展高端物流、跨境电商、金融和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以 适应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趋势。
(4)加强合作:汉堡港岸地区将加强与其他港口、物流企业和客户的合作, 共同构建国际物流网络,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有助 于汉堡港岸地区在全球物流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总之,德国汉堡的能源转型经验与启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考。在全 球碳中和愿景下,各国各地区都应积极借鉴和吸取这些经验教训,结合自身实际 情况推动能源转型,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共型过程是其适应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变化的必然选择。通 过从工业港向国际物流中心的转型,汉堡港岸地区将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随着绿色物流、智慧港口和多元化发展等趋势的推进,汉堡港岸地区的未 来将更加辉煌。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角色越发重要。作为连接全球各个角落 的关键节点,国际航运中心在促进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以及提升城市影响力 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本次演示以汉堡港为例,探讨其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和发展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物流贸易、制造、 航运金融等
物流及仓储 钢铁、化工
先进制造、高端服务和配套集聚 • 先进制造:航天、医疗器械、
能源装备、船舶装备等 • 现代服务:金融、电商、文
化传媒等 • 繁荣现代的港口城市,被评
为2011年欧洲区、产学研、金融交易平台、宜居新 城配套五大抓手引领汉堡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3 生命科学产业
2 自由港和自贸区促进汉堡充分利用全球供应链:
• 百年来始终是自由贸易港,并于94年成立自贸区,政策上支持发展保税仓储和加工 • 例如,从丹麦、西班牙进口风电叶片零部件,维斯塔斯、歌美飒等12家风电整机企业在自由港内完成整装风
电机组后销往全球
3 产学研结合加速创新:
• 例如,截至2015年,逾500家生物医药企业和汉堡大学等4所大学从基础科研、应用型研发、临床试验到产 前检验进行全产业周期深度合作
• 产业选择上,重点选择海运需求较高的装备制造 业和依托港口物流、人流发展的金融、文化等现 代服务业
3
• 汉堡城区有完善的公共空间和文化设施,例如汉堡有40家剧院,60个博物馆,100个音乐俱乐部
2
汉堡发展思路启示
汉堡是德国最大海港兼河港,成为集聚高端制造、 现代服务和多元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
• 以港口物流为基础,依托大项目、海关特区、产 学研等拉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金融交易平 台、城市宜居环境发展现代服务业
• 促使汉堡跃升为欧洲生命科学产业化桥头堡
航运金融
45
综合金融
4 金融交易平台促进航运金融向综合金融发展:
• 股票、保险、咖啡、粮食商品交易平台,在航运金融外催生了复杂金融需求,如企
5 文化传媒产业
业上市、场外交易、保单融资、再保险、期货交割等
5 建设宜居新城,丰富文化活动,吸引多元人才:
• 推动港口新城计划,改善城市配套,例如改造后70%的道路是滨水非机动车道,绿色优美
70年代
90年代
产业
城市 及配 套服 务
传统临港工业
1 2 3 先进制造业:航空、风电装备、船舶、海洋工业
1 背靠港口物流优势,落地大项目拉动产业集群:
• 以枢纽港口和工程师人才储备为卖点,1970年汉堡吸引空中客车投资总装厂 • 截至2014年,已集聚航空产业300家中小研发、设计、零部件、服务等企业 • 汉堡跃升为全球三大民用航空工业基地之一
德国汉堡城市发展思路借鉴
0
汉堡:依托德国第一大海河港发展成为综合性国际大都市
汉堡拥有德国最大港口 (海港兼河港)
以港口航运、传统重工制造为起点, 转型为拥有高端制造、现代服务和多元城市功能的区域中心
港口2.0
成功转型港口4.0
1970s
2010s
• 位于德国易北河下游, 靠近北海入海口
• 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 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