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0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热的计算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热的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热的计算考点1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步骤【针对训练1】1.101 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 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 mol的气态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在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 反应热计算的四种方法★★★★方法一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一样。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ΔH)的解题流程【针对训练2】1.【2018年全国卷Ⅰ】已知:2N 2O 5(g)===2N 2O 4(g)+O 2(g) ΔH 1=-4.4 kJ·mol -12NO 2(g)===N 2O 4(g) ΔH 2=-55.3 kJ·mol -1则反应N 2O 5(g)===2NO 2(g)+12O 2(g)的ΔH = kJ·mol -1。

【备战高考】2020年最新高考化学易错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讲解)含解析

【备战高考】2020年最新高考化学易错点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讲解)含解析

易错点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瞄准高考1.(天津)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 +4CO(g)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 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答案】B2.(江苏)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 2NO(g) +O2 (g)(正反应吸热)。

实验测得:v正=v (NO2)消耗=k正c2(NO2 ),v逆=v(NO) 消耗=2v(O2)消耗=k逆c2(NO) •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编号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c(NO2)c(NO)c(O2)c(O2)Ⅰ0.6 0 0 0.2Ⅱ0.3 0.5 0.2Ⅲ0 0.5 0.35A.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4:5B.达平衡时,容器Ⅱ中c(O2 )/c(NO2)比容器Ⅰ中的大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NO 的体积分数小于50%D.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正=k逆,则T2>T1【答案】C D【解析】A.I中的反应: 2NO2(g) 2 (g)开始(mol/L)0.6 0 0反应(mol/L)0.4 0.4 0.2平衡(mol/L)0.2 0.4 0.2化学平衡常数K=0.42×0. 2/0.22=0.8容器体积为1L,则平衡时I中气体总物质的量=1L×(0.2+0.4+0.2)mol/L=0.8mol。

高一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方法

高一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方法

高一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方法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反应热ΔH与测定的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ΔH的测定条件。

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

②反应热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ΔH为“-”表示放热反应,ΔH 为“+”表示吸热反应。

ΔH的单位一般为kJ·mol-1(kJ/mol)。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不同。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液体用“l”、气体用“g”、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或“↓”。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由于ΔH 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前面的化学计量系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系数加倍,那么ΔH也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书写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 mol 水为基准。

⑦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在101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例题1】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1/2O2(g)==CO(g);△H =-393.5 kJ/molB.2H2(g)+O2(g)==2H2O(g);△H =+ 571.6 kJ/molC.CH4(g) + 2O2(g)== CO2(g) + 2H2O(g);△H =-890.3kJ/molD.1/2C6H12O6(s) + 3O2(g) === 3CO2(g) + 3H2O(1);△H =-1400 kJ/mol解析:燃烧热是指在101 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高考化学中,热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热化学方程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热变化关系的表达式。

学习热化学方程式有助于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也有利于解决一些与热相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点。

1.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热化学方程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热变化关系的表达式。

一般来说,化学反应会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差来确定。

这个热量就叫做反应的热效应(enthalpy change),通常用ΔH表示。

2.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有两种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式和热反应方程式。

其中,热化学方程式式是指通过在化学反应式上方加上反应热量标志ΔH来表示一个反应的热效应,例如:C2H5OH(l) + 3O2(g) → 2CO2(g) + 3H2O(l) ΔH = -1.37 × 10^3kJ热反应方程式则是指除了列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外,还要写下反应热量的物质平衡式。

例如: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3.热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热化学方程式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而是通过实验测定得出的,因此它具有不可逆性、可加性和数量关系等特点。

不可逆性:热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换句话说,如果将反应物重新组合起来,热效应不一定是相反数。

可加性:如果将两个反应物混合在一起,它们产生的热效应等于它们单独产生的热效应的代数和。

数量关系: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随着反应物的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热化学方程式中还需要标明各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量或物质量比。

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求解各类与热有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热反应的趋势: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一个反应会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热反应的计算:可以通过已知反应式和热效应,计算出所需的反应物的量。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6 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6 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4①+②+2③可得ΔH= 4ΔH1+ΔH2+2ΔH3。
2、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由磷灰石[主要成分Ca5 (PO4)3F]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 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
解析:运用盖斯定律,反应1+反应2×3+反应3×18=
总反应,则ΔH=ΔH1+3ΔH2+18ΔH3。
【知识回顾2】 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 放出 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 H2SO4与 NaOH 反应生成 1 mol H2O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判断的注意事项。 (1)注明物质的状态:气(g)、液(l)、固(s)和水溶液(aq) 。 (2)化学式前的计量数、温度和压强与ΔH 值对应。
(3)相同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与逆反应的ΔH 数值相 等,符号相反;ΔH 表示反应完全进行时的能量变化,与是否可 逆无关。
(4)不用“↑”和“↓”符号。 (5) 用ΔH1=-a kJ·mol-1、ΔH2=-b kJ·mol-1表示时,若 a>b,则ΔH1<ΔH2。 (6) 催化剂的使用不改变反应的焓变。
高考专题复习:
盖斯定律、热化学方 程式的书写
盖斯定律应用的注意事项。 (1)理论依据: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 还是分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 的途径无关,只与始态、终态有关。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1.定义:用来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2.书写(即和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⑴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S、气→g、液→l)⑵生成物不标明↑或↓符号⑶除非特殊条件,反应条件一般不写⑷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其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可以是分数(一般不写成小数)。

⑸方程式后面写出反应的焓变△H,△H的大小随方程式系数的改变而改变。

⑹反应环境在常温、常压下不需要标明,其他温度或压强需要标明。

⑺△H=生成物总内能-反应物总内能=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H>0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

⑻对比焓变、△H大小时带正负号,对比反应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时,不带正负号。

3.燃烧热和中和热⑴燃烧热:101KP时,1mol的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mol。

注意①可燃物只能是1mol②必须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常考的是H→液态水、C→气态CO2③看清楚题意要求的是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还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前者方程式系数不必刻意,如果是后者,可燃物系数只能是1。

⑵中和热:酸碱中和生成1mol的水放出的热量注意:①只能是生成1mol的水②实验测定中防热量损失的措施4.盖斯定律⑴含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⑵应用: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适应等温、等压或等温、等容条件下的反应。

具体体现在:,则:△H1=-a△H2或则: 。

即:方程式按照一定的系数比加减时,其焓变也必须按同样的系数比进行带正负号加减。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十一辑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和盖斯定律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十一辑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和盖斯定律

2020届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十一辑反应热及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盖斯定律1.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2)看ΔH的符号是否正确:放热反应,ΔH为“-”;吸热反应,ΔH为“+”。

(3)看ΔH的单位是否正确:ΔH的单位为kJ·mol-1,能量的单位为kJ,二者不能混淆。

(4)看Δ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5)看反应是否可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不能根据反应的能量变化计算得到ΔH。

(6)看有无特殊条件的限制: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 mol,生成物必须为稳定的氧化物;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且为1 mol,当反应的溶液为强酸、强碱的稀溶液时,ΔH=-57.3 kJ·mol-1。

2.反应热计算的“三方法”(1)根据“两”公式计算反应热①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②ΔH=E(反应物的键能之和)-E(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焓变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若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可通过这几个化学反应的焓变加减而得到。

表示方法:,ΔH=ΔH1+ΔH2。

例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N2(g)+3H2(g)2NH3(g)ΔH=-20a kJ·mol-1[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加强对各种概念的理解,如中和热和燃烧热,要弄清它们研究的对象和使用要求。

解析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A错误;燃烧热为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其中水应为液态,碳的稳定化合物为CO2,C、D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选修)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热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学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明确书写要点及注意事项。

【精确解读】1.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①要注明温度、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数据一般都是25℃、101kPa下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②必须注明△H的“+”与“—”.“+”表示吸收热量,“—”表示放出热量.③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表示气体,l表示液体,s 表示固体,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④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热化学方程式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对于相同的物质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其△H也不同.当化学计量数加倍时,△H也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⑥对于化学式形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还必须在化学是后面标明其名称.如C(s,石墨)⑦可逆反应的反应热指的是反应物完全反应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是达到平衡时的.【精细剖析】1.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均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和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进行分析,区别可以归纳为:①热化学方程式包含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普通化学方程式只有物质变化;②热化学方程式需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要;③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明各物质的状态;④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普通化学方程式只能为整数。

【典例剖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H=-293。

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B.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C.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D.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答案】C【变式训练】铁系氧化物材料在光催化、电致变色、气敏传感器以及光电化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诱人的前景.实验室中可利用FeCO3和O2为原料制备少量铁红,每生成160g固体铁红放出130kJ 热量,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CO3(s)+O2(g)=Fe2O3(s)+2CO2(g) △H=-130 KJ/mol B.4 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 KJ/mol C.4 FeCO3(s)+O2(g)=2Fe2O3(s)+4CO2(g) △H=-260 KJ/mol D.4 FeCO3(s)+O2(g)=2Fe2O3(s)+4CO2(g) △H=+130 KJ/mol 【答案】C【解析】每生成160g固体铁红的物质的量为:160g=1mol,放出130kJ160g/mol热量,所以生成2mol氧化铁放出的热量为260KJ,所以热化方程式为:4 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 KJ/mol,故答案为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0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如H 2(g)+O 2(g)H 2O(g) 12ΔH =−241.8 kJ·mol −1表示的意义为1 mol H 2(g)和mol O 2(g)反应生成1 mol H 2O(g)时放出241.8 kJ 的热量。

12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步骤1 写方程——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步骤2 标状态——用“s”、“l”、“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步骤3 标条件——标明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强(101 kPa 、25 ℃时可不标注);步骤4 标ΔH ——在方程式后写出ΔH ,并根据信息注明ΔH 的“+”或“−”;步骤5 标数值——根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写出ΔH 的数值及单位。

ΔH 的单位一般为kJ·mol −1。

(2)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①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

②检查ΔH 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

③反应热ΔH 的单位是否为“kJ·mol −1”。

④检查ΔH 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致。

⑤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还要注意是否生成了稳定的氧化物。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注意测定的条件:需注明反应热测定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25℃,1.01×105 Pa 。

(2)注意ΔH 的标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ΔH ,若为吸热反应,ΔH 为“+”,若为放热反应,ΔH 为“−”,单位一般为kJ/mol 或kJ·mol −1;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ΔH 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 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 、l 、g 、aq )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需要标出“↑”和“↓”。

(4)注意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而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5)注意ΔH 单位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单位为kJ·mol −1。

这里的“mol −1”不表示具体物质,而是表示“1 mol 反应”或“1 mol 反应进度”,指“1 mol 特定的反应组合”。

如“H 2(g)+O 2(g)H 2O (1) 12ΔH =−285. 8 kJ·mol −1”,“1 mol 反应”指“1 mol H 2(g)与 mol O 2(g)生成1 mol H 2O(l)”这一特定反应组合。

12(6)注意可逆反应ΔH 的意义: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 都表示反应进行到底时的能量变化。

4.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整数,既可以表示微粒个数,又可以表示物质的量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状态不要求注明必须在化学式后注明正负号及单位无必须注明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不仅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还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遵循规律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考向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典例1 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 、H—O 和O===O 键的键焓ΔH 分别为436 kJ·mol -1、463 kJ·mol -1和495 kJ·mol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H 2O (g)=== H 2(g)+O 2(g) ΔH = -485 kJ·mol -112B .H 2O (g)===H 2(g)+O 2(g) ΔH =+485 kJ·mol -112C .2H 2(g)+ O 2 (g)===2H 2O(g) ΔH = +485 kJ·mol -1D .2H 2(g)+ O 2(g)===2H 2O(g) ΔH = -485 kJ·mol -1【解析】1 mol 的气态水分解产生1 mol 的氢气和 mol 的氧气的能量变化是2×463 kJ -436 kJ -×495 1212kJ =242.5 kJ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H 2O(g)===H 2(g)+O 2(g) ΔH =+242.5 kJ·mol -1,A 、B 错误;2 mol 12的气态水分解产生2 mol 的氢气和1 mol 的氧气的能量变化是485 kJ ,物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产物燃烧放出的热量数值相等,即热化学方程式是2H 2(g)+O 2(g)===2H 2O(g) ΔH =-485 kJ·mol -1,C 错误,D 正确。

【答案】D1.实验测得:101 kPa 时,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的热量;1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 2,放出890.3 kJ 的热量。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①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3 kJ·mol −1②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3 kJ·mol −1③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90.3 kJ·mol −1④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A .仅有②B .仅有②④C .仅有②③④D .全部符合要求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五审”考向二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典例1 根据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化合物AX 3和单质X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 5。

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X 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 5的熔点为167 ℃。

室温时AX 3与气体X 2反应生成1 mol AX 5,放出热量123.8 kJ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 ℃、101 kPa 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 ,其燃烧生成的CO 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 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 2和3 mol H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达到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25%,放出Q kJ 的热量,写出N 2与H 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写出N 2(g)和H 2(g)反应生成NH 3(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NaBH 4(s)与H 2O(l)反应生成NaBO 2(s)和氢气,在25 ℃、101 kPa 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 4(s)放热21.6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室温时AX 3为液态(l),AX 5为固态(s)。

(2)根据碳原子守恒有:C 2H 5OH ~2CO 2~2CaCO 3。

生成100 gCaCO 3沉淀,则乙醇为0.5 mol ,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1 mol N 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kJ =4Q kJ ,故N 2(g)+Q 1×25%3H 2(g)2NH 3(g) ΔH =-4Q kJ·mol -1。

(4)根据箭头的指向可知a 、b 、c 均为正值。

(5)消耗1 mol NaBH 4(s)放热×38 kJ =216 kJ 。

21.63.8【答案】(1)AX 3(l)+X 2(g)===AX 5(s) ΔH =-123.8 kJ·mol -1(2)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 ΔH =-2Q kJ·mol -1(3)N2(g)+3H 2(g)2NH 3(g) ΔH =-4Q kJ·mol -1(4)N2(g)+3H 2(g)2NH 3(l) ΔH =2(a -b -c ) kJ·mol -1(5)NaBH 4(s)+2H 2O(l)===NaBO 2(s)+4H 2(g) ΔH =-216 kJ·mol -12.CuCl(s)与O 2反应生成CuCl 2(s)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25 ℃、101 kPa 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 1 mol CuCl(s),放热44.4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常见失误点(1)忽视ΔH 的正负。

(2)忽视ΔH 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化学计量数发生变化时,ΔH 的数值要相应变化。

(3)漏写或错写物质的状态。

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已知P(s ,白磷)P(s ,红磷) ΔH <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B .已知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 −1C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a 2C(s)+O 2(g)2CO(g) ΔH =b ,则 a >bD .已知 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 =−57.3 kJ·mol −1,则含 4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2.25 ℃、101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辛烷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 +(aq)+SO (aq)+Ba 2+(aq)+2OH -(aq)===BaSO 4(s)+2H 2O(l) ΔH =-57.3 kJ·mol -12-4B .KOH(aq)+H 2SO 4(aq)===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11212C .C 8H 18(l)+O 2(g)===8CO 2(g)+9H 2O(g) ΔH =-5 518 kJ·mol -1252D .2C 8H 18(g)+25O 2(g)===16CO 2(g)+18H 2O(l) ΔH =-5 518 kJ·mol -13.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H 2+O 2===2H 2O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H 2(g)+O 2(g)===H 2O(g) ΔH =(a +b ) kJ·mol -112B.2H 2(g)+O 2(g)===2H 2O(g) ΔH =2(b -a ) kJ·mol -1C.H 2(g)+O 2(g)===H 2O(l) ΔH =(b +c -a ) kJ·mol -112D.2H 2(g)+O 2(g)===2H 2O(l) ΔH =2(a -b -c ) kJ·mol -14..25 ℃、101 kPa 下,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 3OH)等几种燃料的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依次是33 kJ·g -1、143 kJ·g -1、56 kJ·g -1、23 kJ·g -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O 2(g)===CO(g) ΔH =-396 kJ·mol -1B.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6 kJ·mol -1C.2H 2(g)+O 2(g)===2H 2O(l) ΔH =-286 kJ·mol -1D.CH 3OH(l)+O 2(g)===CO 2(g)+2H 2O(l) ΔH =736 kJ·mol -132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Ba(OH)2反应:H 2SO 4(aq)+Ba(OH)2(aq)===BaSO 4(s)+2H 2O(l)的反应热ΔH =2×(-57.3)kJ·mol -1B .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 3OH(g)+O 2(g)===CO 2(g)+2H 2(g) ΔH =-12192.9 kJ·mol -1, 则CH 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C .H 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 -1,则2H 2O(g)===2H 2(g)+O 2(g) ΔH =+571.6 kJ·mol -1D .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 -1,则 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 ΔH =12-1 400 kJ·mol -16.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 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 3气体,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