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1]

合集下载

河北2012年中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

河北2012年中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12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6题24分)1.(2012·河北中考)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公正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答案:谦让是和谐的花朵微笑是温馨的语言2.(2012·河北中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6分)(1),化作春泥更护花。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潭西南而望,,。

(4),吞长江,浩浩汤汤,。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衔远山横无际涯3.(2012·河北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解析】选C。

4.(2012·河北中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解析】选D。

5.(2012·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

“离开学校倒也好。

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

”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1分)(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

所说明与所考查——2012年考试说明·语文解读ppt(1)

所说明与所考查——2012年考试说明·语文解读ppt(1)

所考查 词 句 含 意 √ 筛 整 信 息 √√ 语 言 特 色 文 章 结 构 中 心 意 思 √ 文 体 特 征 表 现 手 法 观 点 倾 向 价 值 影 响 背 景 意 图 个 性 探 究
09
10
11 12



√ √√ √



应注意: 1、为什么会少了一道题? 2、文本类型为人文类,不再为科技类。 3、以读懂基本内容为指标。所有的题目基本可以归结 为一句话:信息的核对、提取、加工。 4、注重对象的特征及事物的因果和组成部分。 5、表达中心意思的语言结构:对象+怎么样。 所臆测: 1、三题,两道选择,一道简答。 2、选择题:因果或特征核对+全文信息核对。 3、简答题:事物组成部分的提取与加工。如:根据全 文,成就某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1: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2: 请结合语意,以“捷径与美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 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09 10 11 12
应注意: 1、实词含义辅以推断。 2、虚词需要以实定虚。 3、活用和句式体现在翻译中。 4、译文求词有来处。 5、读懂文言文关键在实词。
所臆测: 高度稳定
六、古典诗歌鉴赏
所说明: 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所考查 形象 语言 技巧 √ √ √ √ √ 情感 观点 √ √ √ √ √
11
12
指出不同的为政观,并作评析

【学校】河北中考语文学科说明比较

【学校】河北中考语文学科说明比较

【关键字】学校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省教育厅指定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根底模块、拓展模块)为主要参考教材,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含文言文)”、“阅读和文学鉴赏(含文言文)”、“作文”三个部分,重点测试考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对古代文化及古代作品的理解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为书面闭卷测试。

二、试卷结构(一)试卷内容比例根底知识约占25%,阅读约占25%,写作约占50%。

(二)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约占33%,填空题约占9%,简答题约占8%,作文约占50%。

(三)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普通话知识1.能够运用普通话规律正确识别现代汉字的字音。

2.准确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和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3.正确识别容易读错的字(主要指形近字)的字音以及多音字(也属于多义字)的读音。

(二)汉字1.了解汉字的音、形、义。

2.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3.掌握汉字工具书的查找方法,学会辨别错别字。

(三)词语1.掌握词义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运用同(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能够正确理解词语的不同特点。

2.掌握常用成语的特点和含义。

(四)标点符号1.掌握标点符号的书写特点及作用。

2.能熟练、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五)句子1.能分清病句类型,正确辨析病句。

2.能够运用语文知识修改病句。

(六)表达与交流1.语言表达要清晰明白,前后照应、衔接,语气贯通。

2.能根据语境恰当地表达语意。

3.能根据所表达的内容需要仿写、变换句式。

4.正确地判断和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5.了解并掌握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常用应用文体的特点及写法。

阅读和文学鉴赏(一)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1.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及其文学体裁知识。

2012河北省中考语文解析

2012河北省中考语文解析

语文河北省一、1【解析】此题是在“田”字格里书写。

答案不难,一般都能写对,重要的是“田字格”告诉我们的信息:写字要规矩,书写要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朵”字的钩不要上调,“花”字的钩要上挑,“笑”字的下面是“夭”而不是“天”,“言”字的最上面一横最长。

2【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对《新课标》要求的16篇文言文和34首诗词是否能熟练背诵并且准确默写。

3【解析】此题是考察成语的运用。

很明显,是“C”项运用不当,“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意思是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这个成语用在蔬菜批发市场显然不合适,可换成“熙熙攘攘”。

4【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

看看五句话的先后顺序还是比较明显的,答案选项是“B”。

需要注意的是,第(2)句话,先说前者是错误的,再说后者是正确的,那么,必然地把(5)排在(4)的前面。

此题要求大家细心,读懂几句话的意思,再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排列。

5【解析】此题考查对经典名著的了解,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丰富性,日常多阅读、多积累,是关键。

有些难度的是第(2)小题,要求考生结合原著内容,说出保尔对神父如此愤恨的原因。

如果你没有很好地阅读原著,不清楚与之相关的具体情节,当然就不知道如何作答。

6【解析】此题考查错别字的辨识与修改。

辨识错别字需要借助汉字的字义加以区分,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这三个错别字,“招幕”应写作“招募”,“体质”应为“体制”,“品位”应为“品味”。

第一处属于同音形近字的误用;后两处则属于同音词的误用。

第(2)小题是对病句修改的考查,以拟短信的形式考查实际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短信不仅要有提醒的意思,还要有幽默感。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句式整齐,意蕴丰富,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

拟写对联是初中生的一个难点,它不但要求词性对仗,而且讲究平仄。

2012年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2年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落红不是无情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衔远山横无际涯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3、c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4、d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

“离开学校倒也好。

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

”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1分)(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

(2分)答:5、(1)保尔(保尔柯察金)(2)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最后因他往面包团里撒烟末而被神父无情的从学校开除。

6、观察下面来自生活中的一组照片,回答后面的问题(1)火眼金睛纠错字图1、图2、图3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分)改为;改为;改为。

(2)幽默风趣拟短信图4中店名不妥,请给该店编一条幽默短信,以示提醒。

(2分)答:(3)有感而发补对联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带答案)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带答案)

2012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6题,24分)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Qīan ràng shìhéxiéde huāduǒwēi xiào shìwēn xīn de yǔyán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6分)(1),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3)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4),吞长江,浩浩汤汤,。

(范仲淹《岳阳楼记》)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

“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

2012河北中考语文学科考点分析及趋势(无表格版)

2012河北中考语文学科考点分析及趋势(无表格版)

2012河北中考语文学科考点分析及趋势王珲从今年的《考试说明》看,有如下变化:1.考点的变化。

(1)积累部分——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2)古诗词阅读——在2010年10篇基础上,篇目又增加10篇,2011年成为20篇,2012年进一步增加为34篇;(3)文言文阅读——进一步向课外的延伸。

2.试题类型——今年新增两个题型:连线题和判断题。

与去年对比,今年《考试说明》稳中有变。

试题的难度和各部分分值分配没有变化,在局部进行了调整,试题题型及文体知识有微调,教学时针对新增两个题型进行必要的题型训练,文体知识要加强。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型规律:中考说明与中考试题之间题型存在的规律:中考中基础知识、诗歌赏析、文言文基础部分的题型,都是中考说明中例题的题型。

反过来说,中考说明中没有出现的题型,很少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因此,要对中考说明中出现的题型进行练习。

1.理解试用词语成语词语的理解是2011年新增考试题型,在今年中考说明中这种题型的题型示例有增加,由2题增为4题,题型种类增加了判断题(28题)。

在拓展题型中有8个例题,例题量大。

从考试趋势来看,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题型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考查学生对于词语或成语理解及恰当使用的能力。

2.字音字形注意:1.每年必考题型,复习中不变的重点。

2.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注意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思。

注意识记易错的常用字的读音及写法。

注意易混字的读音区别。

3.考试说明中增加了附录一,将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全部列出,便于学生掌握。

4.从2011年试题及今年的中考说明来看,字音字形教学仍然集中在我们所用的课本,如2011年字词考查语段是八下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中的一段。

而题型拓展中积累与运用部分第一题的四个句子全部来自我们的语文课本。

3.题型上看,趋向灵活多样。

重在基础掌握。

3.诗文默写趋势:(1)现代文默写篇目少,共4篇。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1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12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本着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近几年来,关于考试性质的陈述几乎没有过变化。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语文中考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也就是说,语文中考试题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就语文教师而言,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

换句话说,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论是否教毕业班,首先应该清楚考什么,然后才能明确教什么。

所以,我们今天关于考试说明的分析,不单单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河北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教材。

古诗文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为主。

名著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文学作品为主。

古代诗词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篇作品为主。

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

现代文阅读以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

以下是我关于考试范围的理解:首先,既然“考试范围”规定“适当兼顾河北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教材”,那么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教好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相当于数学科目中的例题,学生只有对例题印象深刻,才能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考试说明》解读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本着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近几年来,关于考试性质的陈述几乎没有过变化。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语文中考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也就是说,语文中考试题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就语文教师而言,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

换句话说,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论是否教毕业班,首先应该清楚考什么,然后才能明确教什么。

所以,我们今天关于考试说明的分析,不单单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河北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教材。

古诗文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为主。

名著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文学作品为主。

古代诗词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篇作品为主。

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

现代文阅读以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

以下是我关于考试范围的理解:首先,既然“考试范围”规定“适当兼顾河北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教材”,那么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教好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相当于数学科目中的例题,学生只有对例题印象深刻,才能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比如,关于记叙文阅读中的“‘我’在文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等课文进行强化训练;再如,可以从《口技》、《三峡》、《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等篇目中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等等。

至于在应考的过程中,只要留心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发行的三个版本的交叉篇目就可以了。

这些交叉篇目,文言文至少包括《与朱元思书》、《口技》和《满井游记》,现代文至少包括《春》、《济南的冬天》、《乡愁》、《沁园春雪》。

另外据我统计,以下篇目也是三个版本所共有的课文:《木兰诗》《湖心亭看雪》《再塑生命的人》《故乡》《范进中举》、《孔乙己》。

对于这些篇目,我建议应让学生去细读,去感受,这可能将直接有利于中考。

老师们还记得2011年语文中考试题的第2题吧!下面我就用事实加以证明: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她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上播种。

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慧,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等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

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l)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繁衍.()②栖.()息(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应改为。

②应改为。

这道题的文字材料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很可惜,有很多老师剥夺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权利!这里我没有指责的意思,但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的确有很多疏漏之处。

前面我们说过,中考试卷对教学有着导向作用,那么,2011年的试卷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至于2011年试卷中第5题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的B选项:“宋代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是从隋炀帝杨广的诗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化用来的。

”同样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2010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试卷第5题也能证明我的看法: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道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来自《春》、《皇帝的新装》、《藤野先生》、《济南的冬天》。

第二,古诗文积累和文言文阅读范围没有变化,还是前几年的范围,至于怎样应对,我后面还要谈到,在这里就不细讲了。

大家应该注意的是:今年的古诗词阅读范围又有所调整,由2010年的10篇,增至2011年的20篇,再增至今年的34篇!我不知道大家怎样看待诗词阅读篇目逐年增多现象,我感觉中考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押题背题,应真正教会学生诗词赏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诗词阅读的习惯。

第三,关于考试范围的陈述,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

(2012年)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段落。

(2011年)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小落。

(2010年)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河北省中考关于文言文的考试范围,对于课外文言文的表述,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课外文言文小段(2010年)→课外文言文段落(2011年)→课外文言文(2012年)。

或许有人认为这只是表述上的调整,但,你不觉得他们太在乎这一细节了吗?三年改动三次。

就没有别的用意吗?我们先不着急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再回看河北省近几年文言文的考查内容:2007年,《邹忌讽齐王纳谏》(相关试题: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008年,《醉翁亭记》(相关试题: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2009年,《爱莲说》和《与朱元思书》的对比阅读;2010年,《曹刿论战》与选自《公羊传》的一段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2011年,《桃花源记》与关于岳飞的一段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

河北省题型变化向来都是温和的,河北省文言文阅读从课内转向课外的变化趋势,我认为从07年孕育,08年萌芽,09年尝试,10年成熟。

而11年的两个文言文阅读材料之间,风马牛不相及。

不知大家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据我所知,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出师表》、《论语》中的句子默写;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孟子》、《论语》、《钱塘湖春行》、《过零丁洋》中的句子默写。

既然中考是教学的导向,我感觉近年来河北省中考不敢抛弃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却在极力引导老师们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而能力的培养不单是区区16篇或19篇能达到的,我们这套教材几乎每单元都编排了文言课文,总数约有80篇。

我认为应好好利用这些优秀的篇目,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三、考试要求语文学科考试将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要求,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实践学习五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学科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考试要求没有变化,这里不作深入分析。

四、考试内容《2012年考试说明》将考试内容分成了七个部分,依次是:知识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

接下来我们逐一进行研究:(一)知识积累与运用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见附录一)。

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能正确规范地书写3500个常用字(见附录一)。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和作品知识 (见附录二) 。

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

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现代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见附录三、四) 。

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等)。

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排列语序,使之衔接连贯。

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与2010年考试说明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1.考试说明为3500个常用汉字加了附录,这就意味考试范围更加明确,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易于操作此考点。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从两方面把握这一考点:一方面梳理一下课本中的字词知识;另一方面是进行中考试题的演练,让学生积累做题的经验。

字词知识易反生,可以将出错的字词积累在错题本上。

2.新加入了“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这一考点,这一考点应属“文学常识”范畴。

其实在2010年诗词阅读题中考查“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就是间接考查这一考点。

如果学生不知道关于律诗的文体知识,不知道“颈联”具体指的是哪一句,很难正确回答。

只不过今年让这一考点名正言顺了而已。

大家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交叉篇目上,文言的、现代的以及诗词、名著都在范围之内。

尤其是那些经典作品,如《论语》、《孟子》、《诗经》、《儒林外史》等。

我将考试内容概括为11个考点,以便大家把握:【考点1】识字与写字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认识3500个常用字。

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能正确规范地书写3500个常用字。

题型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正确、工整地写在下面的方格内;题型2:选出加着重号的字读音有误(全对)的一项;题型3:选出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题型4:选出句子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题型5: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