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百分数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购物、运动等,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生活动:提前分组,准备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组数据,如某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例,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关系。
2.提出问题:如果男生比女生多20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3.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发现问题的规律。
呈现(10分钟)1.讲解方法:教师讲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方法,如公式:((A-B)/B)×100%。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人教版 教育课件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4.3%。
比一比
例 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原 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问题变了,单位“1”发生了变化,列式不同, 结果也就不同了。
想一想
我们应该怎样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的问题?
学习重要还是人脉重要?现在是一 个双赢 的社会 ,你的 价值可 能更多 的决定 了你的 人脉, 我们所 要做的 可能更 多的是 专心打 造自己 ,把自 己打造 成一个 优秀的 人、有 用的人 、有价 值的人 ,当你 真正成 为一个 优秀有 价值的 人的时 候,你 会惊喜 地发现 搞笑人 脉会破 门而入 。从如 下方 面改进 :1、专 心做可 以提升 自己的 事情; 2、学 习并拥 有更多 的技能 ;3、成 为一个 值得交 往的人 ;4学 会独善 其身, 尽量少 给周围 的人制 造麻烦 ,用你 的独立 赢得尊 重。 理财的时候需要做的一方面提高收入, 令一方 面是节 省开支 。这就 是所谓 的开源 节流。 时间管 理也是 如此, 一方面 要提高 效率, 另一方 面是要 节省时 间。主 要做法 有:1、 同时做 两件事 情(备 注:请 认真选 择哪些 事情可 以同时 做), 比如跑 步的时 候边听 有声书 ;2、 压缩休 息时间 提升睡 眠效率 ,比如 晚睡半 小时早 起半小 时(6~7个小 时即可 );3、 充分利 用零碎 时间学 习,比 如做公 交车、 等车、 上厕所 等。
有些人经常做一些计划,有的计划几乎 不去做 或者做 了坚持 不了多 久。其 实成功 的关键 是做很 坚持。 上帝没 有在我 们出生 的时候 给我们 什么额 外的装 备,也 许你对 未来充 满迷惑 ,也许 你觉得 是在雾 里看花 ,但是 只要我 们不停 的去做 ,去实 践,总 是可以 走到一 个鲜花 盛开的 地方, 也许在 那个时 候,你 就能感 受到什 么叫柳 暗花明 。走向 成功的 过程就 好像你 的起点 是南极 ,而成 功路径 的重点 在北极 。那么 无论你 往哪个 方向走 ,只要 中途的 方向不 变,最 终都会 到达北 极,那 就在于 坚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含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89页例3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延续和发展。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将谁比谁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转化成比较量和单位“1”的相差数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但很多学生对如何找单位“1”,题目求的是哪部分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还存在困惑。
教学目标: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百分数问题。
2.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此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三角板希沃课件学具准备: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这美丽的三月里,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对!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现在我们看图片来了解一下世界森林覆盖率。
(1)日本森林覆盖率67%(2)美国森林覆盖率33%(3)巴西森林覆盖率62%(4)中国森林覆盖率23%师:阅读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感想?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大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数据显示,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居全球首位。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森林覆盖率,加深学生对百分率意义的理解,同时渗透爱国、环保的思想教育。
师:现在我们一起去东山乡看看他们的植树情况。
课件出示信息:东山乡原计划造林4公顷,实际造林5公顷。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说课稿)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一、引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我们需要知道某个产品的销售额环比上月增长了多少百分之几,或者我们需要知道某项指标的达成率比上一年提高或下降了多少百分之几。
在数学中,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就叫做比率。
比率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比率的定义在数学中,比率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一个数叫做比,另一个数叫做基数。
比率通常以分数或小数表示,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可以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比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比率 = 比÷ 基数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通常需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这就需要用到比率的计算。
下面我们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为例,来详细讲解比率的计算方法。
三、实例讲解假设我们现在需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具体的问题如下:某班级学生中男生人数为80人,女生人数为120人,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哪个是比,哪个是基数。
在上述问题中,男生人数是比,女生人数是基数。
因此,我们可以先计算男女生人数之间的比率。
男女生人数之间的比率 =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80 ÷ 120 ≈ 0.667其中,我们使用了约等于符号(≈),是因为百分比通常是以小数的形式表示的,小数本身可能是无限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四舍五入或者截取小数点后几位的方法来保留一定的精度。
然后,我们再将上面的比率转换成百分比的形式,以便更加直观地了解男女生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男女生人数之间的比例= 0.667 × 100% ≈ 66.7%其中,我们使用了乘以100%的方法将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最后,我们还需要求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解决: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的百分比 = (男女生人数之间的比率 - 1)×100%将男女生人数之间的比率带入上式,得到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的百分比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的百分比 = (0.667 - 1)×100% ≈ -33.3%这个结果是一个负数,说明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了33.3%。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在解答应用题时,指导学生先找出关键信息,明确需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根据问题要求列出计算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两个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情况?”(如:购物打折、成绩提高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百分比关系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百分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一,它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倍比关系的一种方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现打8折出售,求现价与原价之间的百分比关系。这个案例展示了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本节课将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百分数》中的内容进行展开。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百分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百分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这个知识点不仅需要抽象思维,还需要较强的运算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课件(共19张PPT)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 入河里,损坏了农田,阻塞了入海口。植树造林可 以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共同为地球添绿。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思考
工人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 比原计划增加了( )%。
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 少百分之几”“勤俭百分之几”……来表示增加、 减少的幅度。
同桌交流:你知道上面这句话的含义吗?举例说一说。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填空。
(1)为了迎接运动会,同学们做了25面黄旗,30面
红旗,做的红旗比黄旗多__5__面,多__2_0__%。
9÷10=90% 100%-90%=10% 答:每月用水比本来勤俭了10%。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3.一个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
如果用它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体积要比本来减少
百分之几?
5×4×3= 60(cm³)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3×3×3= 27(cm³) 长方体的体积是单位“1”。 (60-27)÷60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计划:
实际:
12公顷 14公顷
比原计划 多造的
方法二:先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原计14划÷比12实≈际1造.16林7=减1少16了.7%16.7%? 116.7%-100%=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33÷60
正方体体积=棱长³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说课稿+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说课稿(蒋勇)一、说教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课时,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是进一步学习“折扣”、“成数”、“利率”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基础知识之一。
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充分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和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大部分同学已能够较准确的掌握数量关系。
而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是一致的,所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3、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动手操作,采用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方法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施之教,贵在得法”。
教学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2、学法: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西师大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案

1.3.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11页练习三1~6题。
◆教学提示:例1是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增加或减少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出算式。
关键是找标准量(单位“1”),教科书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么要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练习三习题新选素材广泛,尽量呈现真实事件。
如第3题反映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情况;第4题反映了我国鱼类情况,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百分数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六(1)班有45名学生,其中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提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根据回答,教师强调: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其中在计算时会用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因此事先作一个铺垫,为下面学习打下基础。
】导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农村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
14公顷
“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先算增加了多少公顷 也可先算实际是计划÷12 ≈ 0.167 = 16.7%
14 ÷12 100% ≈ 116.7% 100%
-
-
= 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16.7%。
计算中遇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 小数。(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 小数)
红星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原计划比实际造林减少百分之几?
实际:
14公顷
原计划比实际减少……
原计划:
12公顷 先算减少了多少公顷 先算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14 - 12)÷14
100% - 12÷14 ≈ 100% -85.7% = 14.3% 答:原计划比实际造林减少14.3%。
(彩电降低的价格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原价是单位“1”)
这台音响降价了百分之几?
原价:1200元 现价: 900元
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的面积大约是3.6万平方千米,第二 大岛海南岛的面积大约是3.4万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 比海南岛大约大百分之几?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我国2004年有在读研究生82万 人,2005年增加到98万人。 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 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 1.使同学们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 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 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 2.使同学们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 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同学 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说说百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百 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 根据题意列出式子 (1)甲数是32,乙数是28,乙数是 甲数的百分之几? (2)果园有桃树56棵,苹果树72 棵,桃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
3. 想一想:如何解答“求百分之几的 问题”?
(找出一个数和另一个数)
一个数 ÷ 另一个数 × 100%
试一试
红星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 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 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例
红星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原计划:
12公顷
实际比原计划增加……
= 2 ÷ 14
≈ 14.3%
做一做
某工厂九月份用水800吨,十月份用水700 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
(800 - 700)÷ 800
100% - 700÷ 800 = 100 %-87.5%
= 100 ÷ 800
= 0.125
= 12.5%
答: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12.5% 。
= 12.5%
解答“百分数”问题的解题关键是:
弄懂问题中求谁占谁的 百分之几,找准单位 “1”。
下列句子是求谁占 谁的百分之几? 哪个量是单位“1”?
①今年产量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今年增加的产量占去年的百分之几)
②这个月用电比上个月节约了百分之几? ③彩电降价了百分之几?
(这个月节约的用电量占上个月的百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