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神经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晋级分类和手感

问:老王,每个级别,细说说吧,为何多出来一块(Stretch)?答:按照国外的观点,门诊患者首次选择1-2级手法,观察效果,根据2-24小时原则,选择晋级方案师将1-4级在美国称Mobilization,而牵伸称Manipulation。
翻译成汉语都是关节松动术但在美国Manipulation大概相当于我们所说的5级手法。
·指用短促、有力、小范围的暴力,撕开粘连的软组织,关节活动度增加5度左右· 1-4级手法在软组织限制范围内,而5级突破这个范围2-24小时原则是指2小时内可能出现局部肿胀不适,但24小时后不适症状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或好于治疗前治疗2-3次后,进行再次评定,效果差,从新检查,发现问题,制定方案。
效果好,晋级松动流程图见最下方。
sustain 维持、忍受R.P:relaxed position 放松体位imflammation 炎症oscillation 震荡glide 滑移问:震荡是指的手法吗?·大概相当于滑移·问:那么好,震动的幅度、频率是否有要求哪?·幅度按照手法分级标准,频率约1-2Hz·每次持续时间30-60秒·请问:松动的速度有何要求?·详细说明我的看法,疼痛症状和痉挛或挛缩,是不是操作时的速度有不同哪?· ***作时没什么差别。
可能疼痛和痉挛时频率低一点·问:另外松动技术提到运动终末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啊?·答:我的理解:是否是操作者手用力下限,遇到很大的阻力,仿佛是碰到一个弹性物体·早期肌痉挛:(例)损伤后的保护性痉挛晚期肌痉挛:由于不稳定所致的痉挛关节囊硬:冻结肩因为关节囊周围的韧带、肌腱的是软组织,具有弹性的,可以这样理解吗王志红主任?··关节囊松弛:关节积液骨对骨:异位骨化空:急性肩峰下滑囊炎·以上为不正常的末端感觉·骨对骨:肘伸展软组织接触:屈膝软组织牵拉:手指伸直、踝背伸这是正常的末端感觉·问:那么,痉挛和挛缩的末端感觉是怎样的哪?平时就是这个很难从手感上评定出来,还请老王明示。
关节松动技术详解篇

【基本概念】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其操作速度比推拿速度慢,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1.关节的生理运动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
2.关节的附属运动凑巧在自身及其周用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叫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
一般不能主动完成,需要其它人或对侧肢体帮助才能完成,如关节分离,離骨的侧方移动等。
任何一个关节都存在着附属运动,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活动时,其生理及附属运动均受到限制。
在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可能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通常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而附属运动的改善,乂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目的】(1)治疗师以被动动作,过程中速度慢,可以让病人阻止动作的进行.(2)利用快速震动或持续牵张以降低病人的疼痛.(3)利用关节松动术增加或维持病患关节的活动度.【施行与动作的方向】方向应尽量为平行关节面或垂直关节面.【凸凹定律】关节松动术定律是,移动骨骼为凸面则滑动方向与动作方向是相反,移动骨骼凹面则滑动方向与动作方向是相同。
关节面为一凹一凸,凸在凹上滑动时,滑动方向与动作方向是相反,如肩关节的抬举。
而凹在凸上的滑动时,滑动方向与动作方向是相同,如肘关节的屈伸。
【关节松动术合适的位置】当关节周围韧带松弛,是关节面被拉开到最大范围,也是关节的休息位置。
【适应症】关节囊紧绷,肌肉紧绷,关节疼痛,关节活动不足,关节粘连,关节固定,关节退化。
【操作节律和时间】一般手法或大幅度活动时,节律约为每秒1次;强手法或小幅度活动时,节律约为每秒2-3次。
一个部位每次一般治疗30飞0秒后,间歇1分钟左右,重复2-3次。
然后进行重要症状和体征的复查,评价疗效。
通常再重复1-2遍上述治疗。
若治疗后病情明显加重,则需调整治疗技术。
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或称关节松动手法,可归于推拿术的范围,在临术上多用于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的疼和僵直,它类似于中医的推拿,但在理讼体系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关节松动术是指治疗师在病人关节可动范围(range of motion)内过错成的一种手法技术,在关节运动学上属于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
其操作速度比椎拿术要慢,在应用时常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1、生理运动关节的生理运动(physiologic movement)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可由病人自己主动完成,也可由他人(如治疗师)被动完成。
2、附属运动关节的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是指关节在其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即解剖范围内)完成的运动,超过这个范围的运动,易造成损伤。
关节的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般不能由病人主动完成,但在他人或其他肢体的帮助下可被动完成,如一个人不能主动使自己的关节发生分离,不能使髌骨发生侧方移位,但借助自己手的帮助或他人的帮助即可完成上述动动关节的附加税动运包括滚动、滑动、分离、挤压、旋转等。
二、手法分级关节松动术的分级标准是以操作者施加作用力的轻重及所引起关节的活动范围而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手法分级多采用Maitland的四级法和Kaltenborn的三级法。
Maitland根据关节的可动范围和操作者应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将其分为四级。
Ⅰ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回到关节活动的起始端。
Ⅱ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以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花江动,但每次均无不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未端,也不返回到关节活动的起始端。
Ⅲ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未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组织的紧张。
神经松动术

神经松动技术是针对由神经组织导致的疼痛进行治疗的一种手法技术。
其主要依据神经动力学检查阳性体征来进行判断,其理论依据在于肢体运动时,神经或神经外周组织产生的机械性与张力性的关系。
神经松动术是通过多关节的摆放和运动,从而将力直接作用到神经组织上的一种徒手治疗方法,与其它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神经肌肉紊乱,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正飞跃发展的徒手治疗技术。
神经松动术主要作用在于改善神经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张力、减少粘连、恢复神经正常的生理功能。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就开始用神经松动技术来治疗疾病进,最早进行的是对腕管综合征和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治疗。
该技术对改善神经粘连、减缓慢性疼痛效果显著,打破了以手术为唯一治疗方法的格局。
神经松动术的手法分类神经松动术有张力-滑动两种分类。
通过多关节的被动运动作用于神经上,当关节运动时张力会在凸侧关节面增加,即在关节运动反方向神经被动的拉长,凹侧关节面则相对缩短,从而形成神经的滑动和张力。
滑动手法需要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的活动,主要是固定一端神经,另一端活动,目的是让邻近的相关神经结构活动,对于减轻疼痛和增加神经的移动更加适合,主要用于损伤的急性期。
张力手法在关节活动终末端活动,两端固定,同时多个关节一起活动,单个关节对于神经张力影响较小,因为神经会向活动的关节滑动,从而减少了局部神经的张力;多个关节同时活动则会避免这种情况。
张力手法目的是调节神经的张力,主要在神经的粘滞性范围内活动,手法适宜,就可能改变神经的粘滞性及其生理功能,主要用于损伤的恢复期。
神经松动术的临床应用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卡压综合症是指周围神经在其行程中任何一处受到卡压而引起的感觉、运动等障碍的一组疾病。
神经动力学改变:神经张力过高或位置改变等可引起疼痛。
周围神经术后的治疗:因外伤导致神经断裂术后的治疗。
脑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Patricia等认为把神经松动术以最有效的方式结合在所有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十分重要"因为" 只有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才能发挥作用" 。
神经松动术联合筋膜刀技术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神经松动术联合筋膜刀技术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筋膜刀技术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方法:将60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神经松动术与筋膜刀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仅仅给予神经松动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神经松动术联合筋膜刀技术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结果:在缓解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部位疼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筋膜刀技术能有效缓解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部位疼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改善其所致的功能障碍。
关键词:神经松动术筋膜刀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PNI)分为创伤性或非创伤性。
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受到外力作用发生的损伤,如挤轧伤、牵拉伤、撕裂伤、锐器伤等,非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可由压迫性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引起,对人民卫生保健系统是一个重大负担[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松动术是当前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常用方法,研究证实神经松动术能有效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筋膜刀是利用结缔组织的延展性与可塑性,促进损伤部位的神经组织与细胞再生、修复重塑,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研究报告显示,筋膜刀可以显著改善损伤后的软组织功能和运动范围,同时减轻疼痛[2]。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来自北大荒集团总医院康复科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男性28例,女性32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的原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为一组,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①按照《手外科学》中PNI的诊断标准即1、存在开放伤或闭合伤病史;2、受损周围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域感觉减退或消失;3、受损周围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瘫痪肌张力降低或消失畸形;4、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临床检查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可确诊。
神经松动术

神经松动术 主要神经的松动手法操作
股神经松动术 患者俯卧,术者立于患侧,患者将头 转向术者一侧,术者一手把持住足处 于中立位,一手下压患者臀部,膝屈 曲,大腿后伸,直至出现阻力或疼痛。
神经松动术 主要神经的松动手法操作
胫神经松动术 患者仰卧。膝屈曲,术者站于患侧; 术者一手放于患者膝关节,一手放于 足部,将足外翻并背伸;膝伸直;将 患腿抬高至90°。
神经松动术其它临床应用 站位坍塌试验+偏瘫腿负重
患者站立位,健侧腿髋前屈抬至台阶 上,躯干向前运动。在这过程中,利 用上一台阶保持踝背屈。用患腿负重。 健腿放在台阶上,双手触膝并向下来 回运动以滑动坐骨神经。 这有利于降低偏瘫下肢伸肌痉挛。
神经松动术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盲目追求麻木和疼痛效果,而不顾活动度是 否过大。 加强实验头侧屈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地。 肩外展或者肩胛骨下降的幅度不足。 治疗师的体位,力度不当,控制力(动作的 节律性)难以控制。 过多的牵伸肌腱而不是神经。 动作过猛,没有及时留意患者的感受。
神经松动术 概念一:一体化的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以三种形式成为一个连续体: 1神经的结缔组织时延续的,单个轴突 能与许多结缔组织联系在一起。 2神经元之间通过生物电相互联系,即 使最远端(脚趾)的感觉信号也能被 大脑接收到。 3神经系统通过轴突内细胞浆的外流进 行化学连接,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有 相同的神经递质。
神经松动术 主要神经的松动手法操作
腓肠神经松动术 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术者一 手放于膝关节部,一手放于足部,将 患侧腿处于伸膝位抬高,,踝关节背 屈并内翻,直至出现阻力或疼痛。
谢 谢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松动术 概念4:病理神经动力学
用来包括发生于整个系统的复杂障碍, 并区分影响系统本身的病理过程和影 响靶组织的病理过程。 任何部位的神经张力异常都将严重影 响到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 脑损伤:神经轴(脑干和脊髓)的活 动受限
神经松动术

Nerve Mobilization
纲
一、神经松动术的概述 二、适应症禁忌症 三、神经松动术的操作 四、神经松动术的注意事项 五、自我放松 六、思考
一、神经松动术的概述
1、定义
2、原理 3、松动形式 4、手法分级
坐骨神经松动
髋关节屈曲并内收 膝关节伸直 踝关节背屈
股神经松动
髋关节后伸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跖曲
四、神经松动术的注意事项
不盲目追求麻木和疼痛效果,注意活动角 度是否过大 操作中使用蚓状抓握,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治疗师的体位、力度以及节律性要适当 及时留意患者感受
五、自我放松
骨折未愈合 关节不稳 关节炎 神经支配皮肤创伤 神经松动后症状加重
三、神经松动术的操作:
正中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 坐骨神经 股神经
上肢
下肢
正中神经松动
肩关节下压并外展(110°) 肘关节伸直 前臂旋后 腕关节背伸 手指和拇指伸展 颈椎对侧侧屈
正中神经松动
一、神经松动术的概述
2、原理:
神经结构的舒展、松弛。在神经外膜,神 经根处硬膜存在褶皱,构成可以延长的基 础 神经结构的滑动 张力的产生或神经结构和组织内压力增加 以及他们的形状或形态改变
一、神经松动术的概述
3、松动形式:
特点:在Mid-range的大幅度动作(单向滑动,主要产 生神经组织与其周边组织之相对活动,避免粘连)。 适用:急性期症状。
End Feel (3)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异常肌张力,包括肌张力低及肌张力高 身体节段和四肢的异常姿势和对线不良 关节活动受限导致神经组织挛缩 感觉减退或障碍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 肩痛和肩手综合征 自主神经系统障碍 失去选择性运动,只能进行粗大的共同运动。
运动治疗技术-PPT课件

返回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腰骶关节:前屈摆动
返回
脊髂柱关嵴节后松动旋技术 旋
髂嵴前
返回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髂嵴内旋
髂嵴外旋
返回
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解剖
锁骨的肩峰端 肩峰
l盂肱关节 l肩锁关节 l胸锁关节 l肩胛胸壁关节
返回
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盂肱关节:解剖
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
滑动 滑动
返回
治疗平面
假想的平面
平行于关节面 垂直于关节的轴心
治疗时
属于分离或牵拉的手法,实施力的方向或是平 行于或是垂直于治疗平面
滑动(gliding)手法施力的方向平行于治疗平面 滚动(rolling)手法施力的方向沿着治疗平面变化
返回
I I II III IV
A
起始端
II III
手法等 级
轻微的疼痛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 通常在4~6小时后应消失 如第二天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
手法强度太大,应调整强度或暂停治疗一天
如果经3~5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应 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34
返回
第二节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颈椎解剖
•共7块 •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寰椎 •第2颈椎:枢椎 •第7颈椎:隆椎。
凹凸法则
(Concave-convex rule)
1.运动的关节面为凸面时,滑动的方向与 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反。
2. 运动的关节面为凹面时,滑动的方向与 骨的角运动方向一致。这种关系是决定 关节松动术使用滑动手法时,施加外力 方向的基础。
轴旋转(Spin)
骨围绕着机械轴进行旋转的运动。轴旋 转具有以下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松动术(上肢神经松动术)
指导老师:唐银波
小组成员:刘子玉、代静怡、鲍虹影、
吴文茂、郑蕊
大纲
•神经松动术简介
•神经解剖
•神经松动术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及禁忌症
神经松动术简介
•是通过多关节的摆放和运动,从而将力直接作用到神经组织上的一种徒手治疗方法。
•主要依据:神经动力学检查阳性体征来进行判断。
(张力过高或位置改变)
•理论依据:肢体运动时,神经或神经外周组织产生的机械性与张力性的关系。
神经系统的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
•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神经根及周围神经)
神经组织对物理张力之反应
•拉长
•压力
•截面积改变
•滑动
•随关节转动
•当神经被拉长一定的距离且保持距离不变,此时神经张力会快速下降(通常发生在前20分钟)
•周围神经的血供由节段性沿着神经走形进入大血管提供,在神经纤维外围走形,血管之间相互吻合。
周围神经的结构
神经内膜(纵向)保护
神经纤维外围神经束膜(斜向)神经的
神经外膜(纵向)连续性
神经走向•上肢神经
正中神经:
由来自于外侧束和内侧束的两个根合成,伴肱动脉下行至肘窝,在前臂前群肌深浅两层之间下降,经腕管入手掌。
•尺神经:
•由臂丛内侧束发出,初伴肱动脉下降,继而绕过尺神经沟至前臂伴尺动脉入手掌
•
•桡神经:
•由臂丛后束发出,沿桡神经沟下行至前臂及手背。
肌支主要支配臂和前臂后群肌及前群的肱桡肌
前臂肌神经支配
•桡神经,真神气,全部伸肌肱桡肌•尺神经,好委屈,一尺半深屈无力•其它屈肌归正中,前臂肌肉各有依
操作手法分类
•滑动手法: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活动,主要是固定一端神经,另一端活动,目的是让邻近的相关神经结构活动。
(急性期)•张力手法:在关节活动终末端活动,两端固定同时多个关节一起活动,目的是调节神经的张力。
(恢复期)
操作方法
•常用的几种神经松动技术与周围神经的特殊测试基本相同。
•上肢ULTT(Upper Limb Tension Tests)4种方法
•下肢SLR(Straight Leg Raising)
•下肢PKB(Passive Knee Bending)•下肢Slump Test等
自我操作•尺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适应证
1.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2.外伤或周围神经术后的治疗
3.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
4.神经根型颈、腰椎病(配合麦肯基)
禁忌症
•骨折未愈合
•关节不稳定
•关节炎
•神经支配皮肤创伤
•神经松动后症状加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