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经验及体会

合集下载

胰岛素课程心得体会(2篇)

胰岛素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从我患有糖尿病以来,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我参加了胰岛素课程的学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胰岛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胰岛素的基本知识在胰岛素课程中,我了解到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主要由胰岛β细胞分泌。

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代谢,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糖尿病。

二、胰岛素的种类及作用胰岛素课程中介绍了多种胰岛素制剂,包括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适用于餐后血糖控制;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较长,适用于基础血糖控制;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更长,适用于夜间血糖控制;预混胰岛素则是短效和长效胰岛素的混合物,适用于餐后血糖和基础血糖控制。

三、胰岛素注射方法在胰岛素课程中,我学会了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臀部、上臂等。

正确的注射方法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吸收率,减少注射部位的疼痛和硬结。

四、胰岛素注射时间及剂量胰岛素注射时间及剂量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课程中,我了解到胰岛素注射时间应与餐时相匹配,剂量则根据血糖水平、体重、活动量等因素确定。

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调整。

五、胰岛素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低血糖、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等。

在胰岛素课程中,我学习了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不良反应。

例如,低血糖可通过及时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来纠正;注射部位疼痛可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缓解;过敏反应则需及时就医。

六、胰岛素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胰岛素治疗并非万能,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血糖控制同样重要。

在胰岛素课程中,我了解到胰岛素与生活方式的密切关系,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和休息,以保持血糖稳定。

七、胰岛素治疗的长期效果胰岛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

在胰岛素课程中,我了解到长期胰岛素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预期寿命。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总结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总结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总结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胰岛素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激素,它在机体中起着调节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胰岛素治疗通过补充胰岛素,恢复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功能,有效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产生。

本文将总结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方案,并介绍相关的药物、用药原则、剂量调整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一、胰岛素药物1. 快速作用胰岛素:包括胰岛素注射液、注射用胰岛素粉末等,一般用于餐前注射,以控制餐后血糖升高。

常见的有胰岛素正规制剂、胰岛素人工合成制剂等。

2. 中长效作用胰岛素:包括胰岛素注射液、胰岛素悬浮剂等,一般用于餐前或餐后注射,以控制空腹或夜间血糖水平。

常见的有NPH胰岛素、胰岛素抗饥饿荷尔蒙衍生物等。

3. 双峰胰岛素:即长效效果持续时间较长的胰岛素,一般用于复杂的糖尿病治疗。

常见的有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胰岛素混合悬浊液等。

二、用药原则1. 根据血糖控制目标: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制剂和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血糖目标,选择快速作用或中长效作用胰岛素进行调整。

2. 糖尿病阶段:根据糖尿病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对于新发糖尿病患者,一般首先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方案,如果血糖仍然不能得到控制,再考虑胰岛素治疗。

3. 胰岛素需求量:根据患者的胰岛素需求量,确定胰岛素剂量和频次。

剂量的调整应逐步进行,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调整,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4. 使用胰岛素联合治疗: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联合治疗。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联合使用。

三、剂量调整和监测1. 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需求量,确定初始剂量。

一般情况下,初始剂量为0.2-0.4 units/kg体重/天。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前来就诊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针对胰岛素治疗的特殊护理,而对照组则给予普通的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并对比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

结果:88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后,无论是在用药依从性还是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特殊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都大大提高,这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增强,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都有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关键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临床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糖尿病是一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作用障碍所导致的,它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严重的结局就是导致患者全身组织及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直到死亡。

目前,使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患者对使用胰岛素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拒绝使用胰岛素来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要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前来就诊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针对胰岛素治疗的特殊护理,而对照组则给予普通的护理,并对具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措施的观察组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前来就诊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在25~80岁之间,平均年龄(50.32±3.47)岁,病程在1~30年之间,平均病程(7.87±3.23)年。

胰岛素临床使用经验

胰岛素临床使用经验

胰岛素临床使用经验临床胰岛素使用经验第一篇胰岛素分类:胰岛素制剂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动物胰岛素(猪胰岛素、牛胰岛素)及人胰岛素。

猪胰岛素是从猪胰脏提取的;牛胰岛素是从牛胰脏提取的;1、动物胰岛素对人来说属于异种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易出现过敏反应和注射部位脂肪萎缩,长期应用可能产生抗体,导致疗效降低。

2、人胰岛素并不是从人体内提取的,而是借助先进的人工基因高科技生产技术合成的,其结构、功能与人胰岛素相似。

与动物胰岛素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免疫原性显著下降,生物活性提高,吸收速率增快,注射部位脂肪萎缩发生率减低。

人胰岛素类似物在结构上与人胰岛素存在细小差异,免疫原性低,可模仿正常胰岛素生理作用。

但是价格较高。

胰岛素制剂按照作用时间不同,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

超短效(速效)胰岛素:15分钟起效,高峰30-60 分钟,作用持续时间为2-4 小时。

可餐前即刻、餐后注射。

包括:诺和锐(门冬胰岛素),优泌乐(赖脯胰岛素),速秀霖(赖脯胰岛素)短效胰岛素:30 分钟起效,高峰2-4 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6-8 小时。

可餐前半小时注射。

包括: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重和林R 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若静脉注射会即刻起作用,所以,一般在急性代谢紊乱时应用静滴速效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1-3 小时起效,高峰6-12 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18-26 小时。

可餐前半小时注射。

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及两餐间血糖。

只能皮下注射。

包括:诺和灵N,甘舒霖N,优泌林N,重和林N 预混胰岛素:可餐前半小时注射。

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制成的预混制剂。

包括:诺和锐30,优泌乐25,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甘舒霖30R,诺和灵50R,甘舒霖50R, 重和林M30 长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3-8 小时起效,高峰14-24 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为28-36 小时。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

胰岛素的用量及调节

如何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的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病人胰岛素缺乏的程度不一样,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也不一样,尽管同样的血糖但胰岛素的用量可能差别很大,所以胰岛素的用量没有具体的公式可计算,只能依据医生的经验摸索调整。

现将个人的体会总结如下,欢迎同道讨论交流。

1、以饮食、运动疗法为基础,从小剂量开始,剂量个体化,监测血糖,避免严重的低血糖。

2、根据具体病情估计胰岛素用量,做到个体化,1型糖尿病维持剂量约0.7-0.8U/kg/d,2型糖尿病维持量约30-50U/U/d。

3、一般从每日20-30U开始,三餐前剂量分配: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

4、睡前NPH起始剂量6-10单位或空腹血糖数(mmol/L)或0.1U/kg,睡前剂量占全日总剂量25%以内,一般不超过20U。

5、影响血糖的四大因素:饮食、运动、药物、应急。

注意排除非药物因素影响再调整胰岛素剂量。

6、年老体弱或肝肾功能不权胰岛素用量要小,感染发热胰岛素用量要大。

7、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到妊娠后期可能增加到平时的两倍以上,终止妊娠后胰岛素用量骤减。

8、依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监测时段: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睡前,必要时监测其他时段。

9、调整幅度:每次2-6U,全天调整量<50%。

每次只调整1-2个点,除非全天血糖均很高,一般不同时调整三餐前和睡前剂量。

10、单次的注射量不宜超过30U,否则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11、动物胰岛素向人胰岛素转换时注意剂量调整:血糖控制达标则减少20%,不达标则按原剂量。

12、注意识别黎明现象或Somogyi现象。

13、餐后2小时血糖较高而下次餐前又有低血糖时,餐前胰岛素注射时间前提或两餐之间加餐。

14、全天胰岛素用量超过40U加用口服药(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用量。

15、冬季胰岛素用量较夏季要多。

胰岛素初始用量的估算与调整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助手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助手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我深知胰岛素治疗在我生活中的重要性。

胰岛素,这种神奇的激素,成为了我的得力,帮助我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胰岛素治疗经验,希望对同样患有糖尿病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我要介绍一下胰岛素治疗的基本知识。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主要由胰腺分泌,它能够促进体内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因此,胰岛素治疗成为了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我的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位重要的“”,它们分别是: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泵和血糖仪。

胰岛素注射器是我最初使用的一种工具,它帮助我将胰岛素准确地注射到体内的指定部位。

刚开始使用时,我对注射器的安全性、精确性等方面有些担忧,但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现在我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了。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注射器有很多种类,包括普通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注射器非常重要。

胰岛素泵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治疗设备,它可以持续地向体内输注胰岛素,模拟正常胰腺的分泌功能。

与我之前使用的注射器相比,胰岛素泵具有很多优势,如持续稳定的胰岛素输注、减少注射次数、更精准地控制血糖等。

使用胰岛素泵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但一旦适应,它会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糖仪是我日常监测血糖的重要工具。

通过定期检测血糖,我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目前市面上的血糖仪有很多种,从传统指尖采血到无痛血糖检测,技术不断发展。

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血糖仪,可以让糖尿病管理更加便捷。

除了这些硬件设备,我还积累了一些胰岛素治疗的经验,与各位糖尿病患者分享:1. 认真遵医嘱:胰岛素治疗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包括剂量调整、治疗方案等。

切不可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以免引发血糖波动。

2. 注意饮食: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体会

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体会

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体会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

在这些治疗方法中,胰岛素治疗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我本人于近期接受了胰岛素治疗,并有一些亲身体验和感受,想在此与读者分享。

首先,胰岛素治疗需要耐心和细心。

胰岛素治疗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需要进行严格的用药计划,每天多次注射。

尤其是初期治疗时,药量和注射时间需要细心调整,以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因此,治疗期间需要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并且需要经常到医院检查就医。

其次,胰岛素治疗可能存在不适症状。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胰岛素注射时,可能会出现皮下组织反应,如疼痛、肿胀、皮肤色素变化等。

这些不适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

因此,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时,需要遵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并尽量缓解不适症状。

此外,胰岛素治疗需要患者全身心的配合。

胰岛素治疗并不是一种完全的治疗方法,更多是辅助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因此,在进行胰岛素注射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饮食控制、锻炼和定期监测等综合措施。

只有将这些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病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最后,胰岛素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目前来看,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需要患者坚持注射胰岛素,且注射周期长,疗程也较为漫长,甚至可能需要终身使用。

因此,患者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总之,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身状况,遵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和其他综合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盐城地区糖尿病患者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诺和佳)使用经验分享

盐城地区糖尿病患者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诺和佳)使用经验分享

盐城地区糖尿病患者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诺和佳)使用经验分享
引言
本文旨在分享盐城地区糖尿病患者对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诺和佳)的使用经验。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经验分享,能够帮助其他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背景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诺和佳)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药物。

它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验分享
以下是一些盐城地区糖尿病患者对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诺和佳)使用的经验分享:
1. 注意用药时间: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确保按时使用,不要错过用药时间。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2. 规律饮食:在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期间,保持规律的饮食
非常重要。

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
以维持血糖稳定。

3. 锻炼与休息:适度的锻炼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控
制血糖水平。

同时,充足的休息也对于糖尿病管理至关重要。

4. 定期监测血糖: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后,定期监测血糖水
平是必要的。

这可以帮助了解药物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剂量。

5. 注意副作用:在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期间,注意观察是否
出现副作用。

如果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结论
通过以上经验分享,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有关盐城地区糖尿病患
者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诺和佳)的一些参考。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请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咨询医生的建议,并密切遵循医生的指导。

注意:本文仅为经验分享,不代表医疗建议。

如有需要,请咨
询专业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 诺和锐30Bid作为简单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具有安全、
有效、灵活等优势 • 既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又能消除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心理 障碍 • 医生应认识到早期应用胰岛素的必要性,及早启用胰岛
素治疗。
诺和锐30门诊起始治疗的适应症
• OAD不达标,HbA1c大于7% • 有糖尿病并发症
• 合并心、肝、肾等并发症
预混胰岛素是 HbA1c>7%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备注:8.类似物制剂首选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起始或强化胰岛素治疗 或加肠促胰岛素拟似物1
各血糖水平患者的重要选择
9-10

目标:FPG PPG
•餐时胰岛素5 •预混胰岛素8 •NPH •其它已证实的联合 用药
监测/调整处方至 最大有效剂量以 达到ACE血糖控 制目标
糖尿病治疗新理念
口服药物失效之前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使血 糖尽快持久达标
2006 ADA/EASD 共识
强调了二甲双 胍的作用
将胰岛素的位置提高 到了二线用药,与促 泌剂、增敏剂齐平
DIABETES CARE, VOLUME 29, NUMBER 8, AUGUST 2006
胰岛素治疗流程 ——2009年1月ADA、EASD
AACE-2007: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指南
起始 A1c(%) 达到的ACE控制目标 (A1c、FPG与PPG)
评估:FPG PPG
治疗措施
首选: •二甲双胍4 •TZD10 •AGI •DPP-IV抑 制剂 可选: •格列奈类 •SU(小剂量) •餐时胰岛素5
若A1C≤6.5%未达到 持续调整处方(2-3个月)
监测/调整处方至 最大有效剂量以 达到ACE血糖控 制目标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6-7
加强或联合药物包括 肠促胰岛素拟似物*1
7-8
生 活
目标:PPG FPG
联合用药6,7: 可选: •二甲双胍 •餐时胰岛素5 •格列奈类 •预混胰岛素制剂8 •AGI •基础胰岛素类似物9 •TZD •SU •DPP-IV抑制剂 针对FPG和PPG联合 用药7: •餐时胰岛素5 •二甲双胍 •预混胰岛素8 •TZD •NPH •SU •其它已证实的联合 •格列奈类 用药 •DPP-IV抑制剂 •基础胰岛素类似物9 针对FPG和 PPG联合用 药7: •二甲双胍 •TZD •SU •基础胰岛 素类似物9
安全性
• 降低夜间及重度低血糖发生率 • 低血糖风险并不随注射次数增加
而增加
但是………..
• PRESENT及IMPROVE研究显示山东地区胰岛素起 始治疗时间晚于其他地区,胰岛素起始治疗时 HbA1c较高(大于9%),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包括医生及患者两方面因素
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心理障碍
IMPROVE研究中国数据小结
血糖控制
总体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显著降低 • HbA1C 2.8%, • FPG 4.9mmol/L • 早午晚餐后PG均明显下降
低血糖
• 轻度低血糖事件显著增加 1.05 次/患者年
• 重度低血糖事件显著降低
0.060次/患者年
Diab-MedSat
研究前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满意度总体增加
饮食
磺脲类
二甲双胍
联合治疗
Brown J, et al. Diabetes Care. ;27:1535-40, 2004.
积极治疗2型糖尿病
“We don’t start insulin early enough, or use it aggressively enough”
“我们在胰岛素的使用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早期应用, 使用过程中也不够积极…”
健康人中,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在空腹和餐后自动调节, 将血糖维持在恰当的水平
理想的糖尿病治疗 • 更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包括餐时胰岛 素和基础胰岛素) • 治疗模式简单方便,易于实现
全面控制血糖,取得类似 与健康人相同的血糖结果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是兼顾便利性的生理性胰岛素治疗方案
Best practice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gy 2002;16(3):475-492
第二步 – 口服降血糖药物 – 单独治疗
第一步 – 教育、饮食调整、运动、血糖监测
当患者 A1C > 8%,改变现有治疗方案的比例
当起始胰岛素治疗时, 病人一般 •A1C > 8%长达5年 •A1C > 7%长达10年
66.6% 44.6% 35.3% 18.6%
100
改变治疗方案的比例
80 60 40 20 0
诺和锐30QD可用于——
• OAD联合治疗血糖不能达标 病程较短( <5年?)
HbA1c轻中度升高( <8.5%?)
至少有一餐PPG高 • 应启动≥2次/日胰岛素治疗,但患者只同意接受1次/日注射胰岛

• 诺和锐30BID治疗血糖控制佳,且某一餐前注射的单次剂量 ≤10IU
诺和锐30QD治疗体会
>10
胰岛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类似物9或 NPH +餐时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制剂8
监测/调整处方至 最大有效剂量以 达到ACE血糖控 制目标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治疗指南和新理念
不同指南共同的信息
• 更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 • 更积极地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尽快 持久达标
• 更早的应用胰岛素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在中国的大型临床研究可以为
我们带来……
PRESENT 研究 2004.9-2006.6
• OHA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起始诺和锐30治疗 • 15个国家参与,纳入33639例 ,中国11662例,占34.7%
IMPROVE™ 研究

2007.2-
•上市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开放性, 非随机, 观察性研

其实,胰岛素治疗……
•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的必然经历 • 胰岛素可以让患者的血糖控制得更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 发症
• 随着科学发展,目前的胰岛素注射装置简单、方便、仿若无 痛,剂型更加安全,足以解决患者对注射的顾虑
当患者需要胰岛素时,不要拒绝它! 让它帮助您和您的患者战胜糖尿病!
体重
• 治疗前后体重较小,所有样 本体重增加0.1kg (P< 0.05) IMPROVE Study, Data on file
诺和锐®回顾已发表的循证医学资料 30起始治疗
显著降低HbA1c同时极少发生重度低血糖
1
严重低血糖(事 件/患者/年) 0.5
0 -1 -2 D HbA1c(%) -3
HbA1c下降2.0%;FPG下降3.5mmol/L;PPG下降6.3mmol/L
重度低血糖发生率降低0.9次/患者年;轻度低血糖发生率降低4.6次/患 者年
在血糖控制差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独应用诺和锐
®30或诺和锐®
30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
的治疗方案
Y. Gao et al.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08 May 20
2型糖尿病治疗共识
胰岛素治疗的绝对适应症
•FPG>13.9mmol/l (250mg/dl) •随机血糖持续超过16.7mmol/l (300mg/dl)
•HbA1c>10%
•存在酮尿症 •具有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糖尿
病症状
通过胰岛素治疗尽快达标后,可考 虑换用口服降糖药。
David M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 32: 193-203.
0
0.01
0
0.13
0.003
1.2 2.8 2.5
2.04
2.82
-4 INITIATE
Yang
PREFER PRESENT 中国
IMPROVE 中国
诺和锐® 30 起始治疗 回顾已发表的循证医学资料
显著降低HbA1c同时较低轻度低血糖发生率
10 轻微低血糖(事 件/患者/年) 8 6 4 2 0 -1 D HbA1c (%) -2 -3 -4
1-2-3 研究1设计方: 12U 晚餐前皮下注射
1731研究2设计方案: 12U 晚餐前皮下注射 诺和诺德推荐方案3: 12U 晚餐前皮下注射
根据早餐前血糖水 平调整注射剂量
1. Garber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6;8:58–66 2. Data on file 3. Novonordisk
• 用人胰岛素担心低血糖 • 上班族没有时间接受入院治疗者
诺和锐30的初始剂量 及调整方案
诺和锐30的初始剂量
胰岛素开始治疗剂量
T1DM 0.4-0.5U/kg/d,
T2DM 0.2-0.4U/kg/d,
年老体弱 0.2-0.3U/人民卫生出版社 廖二元著《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4 1.27
3.68 1.94 1.2
2.3
2.8
2.5
2.04
2.82
INITIATE Yang
PREFER
PRESENT IMPROVE 中国 中国
® 诺和锐
30治疗 ——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
有效性
• 同时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
• 血糖控制全面平稳达标
方便性
• QD、BID或TID起始,简便易行 • 餐前立即注射,灵活方便 • 一种胰岛素、一种注射装置可实现 血糖控制长期达标
诺和锐 30应用方案推荐:
每日一次注射
目标
开始诺和锐®30
治疗,晚餐前 12单位起始 根据空腹血糖情 况,调整诺和锐 ®30治疗剂量,每 3天调整1次,每 次调整2~6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