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2章第3节《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合集下载

《水盐调节》学案2(中图版必修3)

《水盐调节》学案2(中图版必修3)

第三节 水盐调节[课标要求] 描述水盐调节[知识梳理][复习指要]要注意应用新陈代谢的观点和内环境稳态的观点并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水盐的平衡。

理清脉络,用线路图表示水盐的平衡。

1.水的来源去路2.水平衡的调节水的来源:水盐进出量的平衡 水的平衡水的排出途径 、 、盐的平衡盐的来源:盐的排出途径主要经和排出Na +、K +排出的特点。

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分平衡的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外侧饮水中枢主动饮水(+) 口渴盐平衡的调节: 血钾↑或血钠↓ 刺激对重吸收,对分泌水盐平衡的意义:维持了 等理化性质的,对于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必须的。

3.无机盐的平衡[典题解析]1.下列曲线中,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图象是( )【解析】胃液因含有胃酸而显酸性,其pH为1.8—2.0。

当人体大量喝水时,酸性被稀释,pH会升高。

但由于水是中性,故人体大量饮水后,胃液的pH也不会超过7,【答案】A2.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增加()①剧烈运动时②天气转冷时③患糖尿病时④注射一定量20%葡萄糖溶液时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解析】通过皮肤蒸发出的水分减少,通过肾脏排出的水分自然会增加。

糖尿病患者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于是多尿,注射一定量20%葡萄糖溶液时,使血糖浓度超过180mg/dL时,会形成糖尿,使尿液增加。

【答案】B。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学案1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学案1

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案高二生物备课组2008-2-20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3、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

【学习重难点】1、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2、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自主探究】2、例题精析:〖例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和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联系。

教材中指出:“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液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人的交感神经被称为应急神经,当人处于危险情境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从而使人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这一系列活动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C 〖例2〗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解析: 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喝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

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了。

答案:C【自我诊断】●基础题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C.体液调节速度较慢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2.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能随环境改变而迅速发生改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案(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案(3)

4
、体温调节机制?
讨论回答:1、来源: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肝脏和肌肉产热最多) 2、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散热 3、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4、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二、合作探究、解惑答疑: 1、体温调节过程是什么?
2、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总结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神经调节和体液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结合教材图片讲解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4.多细胞动物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可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两种。

下列哪类物质在细胞之间起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B
A.维生素B.激素C.单糖D.脂肪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作用的器官分别是(C )
A.性腺、甲状腺、肾上腺
B.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C.垂体、垂体、垂体
D.垂体、垂体、肾上腺
六、推荐作业:状元之路相应习题。

《第三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示范课教学设计【选修1稳态与调节】

《第三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示范课教学设计【选修1稳态与调节】

第三节水盐平衡的调节◆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2.知道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2.知道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教学难点】掌握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小明担心上学时老上厕所,于是减少了喝水的量,这两种做法好不好?整理学生已有概念如下:减少喝水从而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反正尿液是水,排多排少没有区别。

提示:这两种做法不对。

首先人在呼吸过程中会排出水分,安静状态下皮肤也会排出汗液,汗液中既有水分也有无机盐,所以无法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其次,人体的代谢过程中会排出代谢废物,需要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

如果没有大小便,时间久了,人体就会中毒。

引发认知冲突进而解决冲突。

设疑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体是如何调节水的平衡的呢?阅读课本63页的内容,先详细了解人体水的来源和去路。

【新知讲解】一、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水来源和去路(1)水的来源:饮水、食物中所含的水和代谢中产生的水。

(2)水的去路:以尿液的形式从肾排出,以汗液的形式从皮肤排出,以呼吸作用从肺排出,以粪便的形式从大肠排出。

从图可以看出,排出的水量最多的是哪种形式?提示:尿液的形式从肾排出。

因此机体主要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和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设疑过渡:人体的无机盐有多种,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K+、Ca2+、Cl-、HCO3-等。

我们以最常见的Na+为例,思考Na+的来源和去路是什么呢?2.Na+的来源和去路(1)Na+的来源:主要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

(2)Na+的去路: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3)排出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3.水平衡和盐平衡调节的关系(1)Na+的作用:Na+的浓度对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于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2.1.3水盐调节(学案)

2.1.3水盐调节(学案)

§2—3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学习目标: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分层次问题教学人体的水盐平衡问题一: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自学通过:A 级)问题二:无机盐平衡的特点?(自学通过:A 级)(1)Na +平衡的特点: 、 、 。

(2)K +平衡的特点: 、 、 。

问题三:水盐调节的过程(教师精讲点拨:C 级)问题四:水盐平衡的意义(交流展示:B 级)(1)水和钠盐在维持 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在细胞内渗透压、心肌舒张、兴奋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3) 在溶解代谢废物、排出废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分层次问题检测一.选择题:(1—4 A级、5—7 B级)1.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Na+来自饮食,主要通过汗腺排出B.K+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C.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D.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只从肾、肺和消化道排出2.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产生渴觉主动饮水②没有渴的感觉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渴觉中枢位于下丘脑B.血浆渗透压升高,排尿增加C.醛固酮升高,排尿增加D.细胞外液中无机盐浓度降低,排尿增加4.当一场足球比赛进行到最后阶段时,球迷朋友经常会发现,少数运动员因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而被抬下绿茵场,这是由于随着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 A.水B.钙盐C.钠盐D.尿素5.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C.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6.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

高中生物《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水盐平衡的过程,提升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认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

难点: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吃的食物过咸时产生口渴的情况怎么办?我们的机体内部是如何对这一过程进行调节的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教学1.水盐平衡调节教师提出下列问题:体内水分不足时,可以如何调节?(两种。

一种是补充水分,一种是减少水分的排出。

)视频展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提问机体是如何补充水分的?有哪些调节过程?(水分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下丘脑感受器传递刺激给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 教师进一步引导,那么减少水分的排出又经历了怎样的调节过程?(水分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传递给下丘脑感受器,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保持体内的水分。

)分发抗利尿激素资料卡片,提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那么它也是由下丘脑释放的吗?(不是,由垂体释放。

)教师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经过调节,人体水分含量会不断升高吗?(不会。

当人体水分含量升高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和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水分含量不再升高。

)教师梳理整个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板画水盐调节的简图,组织学生观察并小组讨论,找一找这两种不同调节途径的异同点。

(不同:一个是通过神经系统进行调节的,一个是通过神经-体液进行调节的。

相同:都有下丘脑的参与。

)对比饮水不足时水盐调节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在饮水过多时,是怎样保持水盐平衡的?(当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将信号传递给垂体,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因此尿量增加,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维持了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1单元第2章第3、4节水盐调节体温调节教案中图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1单元第2章第3、4节水盐调节体温调节教案中图版必修3
(2)体温调节的机制:掌握体温调节的途径,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及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3)实验操作技能:掌握观察动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操作步骤,以及观察小鼠体温调节的实验操作步骤。
(4)科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因果思维和系统思维。
2.教学难点
(1)水盐调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理解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和作用过程,以及醛固酮的作用机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科学思维,通过探究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机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形成对生命现象的整体理解。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更加尊重生命,珍视健康,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问题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③实验操作技能
-观察动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操作步骤
-观察小鼠体温调节的实验操作步骤
九、板书设计
①水盐调节的机制
-肾脏的水盐排泄功能
-醛固酮的作用
-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作用
②体温调节的途径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③实验操作技能
-观察动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操作步骤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机制、实验步骤和结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2)视频:播放相关的实验操作视频,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互动讨论区、虚拟实验室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 课时3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课时3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3 水盐平衡调节一、【学习要求】二、课堂自主讨论读书填空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来实现的,其来源包括和,排除的主要途径,无机盐来源。

拓展深化1:读图2-6分析水和无机盐来源和去路的异同点读书填空2:________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和与之相连的____________组成。

拓展深化2:读图2-7及右侧第一段文字思考血液与原尿的区别,思考尿液的形成过程?读书填空3:抗利尿激素是由____________分泌,储存于____________中,在适宜刺激的作用下,再从__________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深化3: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者食物过咸,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拓展深化4:参与水平衡神经调节的感受器是什么?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理调节功能是什么?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读书填空4:当血浆中K+浓度超过正常水平或Na+浓度下降时都刺激____________增加分泌_______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深化5:如果人体钾或钠偏离正常的生理指标,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三、当堂巩固1.下列关于皮肤与散失水分的关系,正确的是()A.人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通过皮肤散失水分 B.人体在寒冷的冬季不能通过皮肤散失水分C.人体皮肤只有在出汗的情况下才散失水分 D.出汗的目的是为了排泄2.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3.健康的成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实际上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学习目标
1.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学习难点
人体水盐调节的分析。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2、结合课本中图解熟记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知识准备
水、无机盐的来源与去路。

教材助读
1.人体的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盐的来源及排出:____________中获得、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水的去路包括:肾脏通过_________排出;皮肤通过________排出;肺通过_________排出;④大肠通过__________排出。

(2)调节机制:多种激素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协调。

(3)水平衡调节中枢在,渴觉中枢在。

(4)水盐平衡调节的意义:维持体液的_____________。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__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地接受____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____________调节可看作______________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_________也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__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______),就会影响____________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

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调节。

这样内环境的___________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预习自测题
一、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2、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和上丘脑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上丘脑和下丘脑
我的疑问
学始于疑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平衡的?
课内探究
质疑探究
实例:体温恒定的调节示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完成填空并思考讨论:
1.大家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图解,
展开分析讨论,然后分别请两位同
学来说明当饮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
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
盐的平衡的。

2.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
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
了体液调节。

请同学比较分析实例
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
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3.反过来,体液调节对神经系统就
没有作用了吗?请举例说明。

归纳总结
一.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知识网络图
实例二:水盐调节
当堂检测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大脑皮层觉渴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无机盐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2、在人体过敏反应中,会释放组织胺,它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滤出,结果出现荨麻疹。

组织胺的作用属于()
A.神经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 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3、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4、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感受器、①、下丘脑、③和垂体可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5、当人们较长时间参加强体力劳动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抢救危重患者时,输给患者的氧气中需加入少量CO2,这是因为()
A.刺激呼吸中枢,使患者呼吸加深加快 B.使患者吸入气体接近空气成分C.使患者吸入气体变酸 D.使患者吸入气体变碱
7、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8、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重要作用
C.人体中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主要排出途径是皮肤
D.人在饮水不足时,通过减少排尿量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9、下图表示神经递质和抗利尿激素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0、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1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直接关系
B.体液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神经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D.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只受神经或体液的调节
12、“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婴幼儿奶粉进行了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

三聚氰胺在水中微溶,故婴儿食用含三聚氰胺高的奶粉可形成结石,医生建议成人大量饮水可以排除结石。

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
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13、右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错误
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14、下图一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a、b、c表示促进(+)或抑制-)。

图二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 000 mL清水后的排尿率变化曲线。

分析回答:
(1)ADH表示激素。

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引起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
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2)a、b、c分别表示、、(用“+”或“-”表示)。

(3)根据图一提供的信息,描述引起图二中A→B结果的调节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