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传热模拟

fluent传热模拟
fluent传热模拟

译文说明

●本文依据FLUENT6.0的HELP文件翻译而成。事先并未征得原文版权所有者FLUENT

公司或其在中国代理人海基公司的同意。

●本文的写作目的仅在于为在教育与科研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无意

于将其用于商业目的。

●对本文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转移、存储、复制,本文作者不提供基于任何商业目的或有

损于原文版权所有者的利益、形象等权益的帮助或便利。

●对出于研究与教学目的人员或机构,中文翻译者愿意并尽其可能的提供帮助、商议或回

应其它形式的要求。

●一旦原文(英文)版权所有者对中文译文的发布提出异议并明确通知译文作者,同时援

引有效、适用的法律、法规条款,译文作者愿意立刻终止其为本文的发布、传播而所做出的一切形式努力。

注:本文以ADOBE公司的PDF格式发布。如需要相应中文WORD格式文档,请发邮件到west_wing@https://www.360docs.net/doc/678525460.html,.

11. Modeling Heat Transfer传热模拟

?11.1 Overview of Heat Transfer Models in FLUENT FLUENT中的传热模型概述

?11.2 Convective and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导热与对流换热

o11.2.1 Theory理论

o11.2.2 User Inputs for Heat Transfer有关传热的用户输入项

o11.2.3 Solution Process for Heat Transfer传热计算的求解过程

o11.2.4 Reporting and Displaying Heat Transfer Quantities传热变量的输出与显示

o11.2.5 Exporting Heat Flux Data热流数据的输出

?11.3 Radiative Heat Transfer辐射传热

o11.3.1 Introduction to Radiative Heat Transfer辐射传热简介

o11.3.2 Choosing a Radiation Model选择辐射模型

o11.3.3 The Discrete Transfer Radiation Model (DTRM)离散传播辐射模型

o11.3.4 The P-1 Radiation Model P-1辐射模型

o11.3.5 The Rosseland Radiation Model Rosseland辐射模型

o11.3.6 The Discrete Ordinates (DO) Radiation Model离散坐标辐射模型

o11.3.7 The Surface-to-Surface (S2S) Radiation Model多表面辐射传热模型

o11.3.8 Radiation in Combusting Flows燃烧过程的辐射

o11.3.9 Overview of Using the Radiation Models辐射模型使用概览

o11.3.10 Selecting the Radiation Model辐射模型的选择

o11.3.11 Defining the Ray Tracing for the DTRM离散传播模型的跟踪射线的定义

o11.3.12 Computing or Reading the V iew Factors for the S2S Model表面辐射模型中角系数的计算与数据读取

o11.3.13 Defining the Angular Discretization for the DO Model DO辐射模型离散角的定义

o11.3.14 Defining Non-Gray Radiation for the DO Model离散坐标辐射模型中的非灰体辐射

o11.3.15 Defining Material Properties for Radiation有关辐射性能的材料属性定义o11.3.16 Setting Radiation Boundary Conditions辐射边界条件设定

o11.3.17 Setting Solution Parameters for Radiation辐射计算参数的设定

o11.3.18 Solving the Problem问题求解过程

o11.3.19 Reporting and Displaying Radiation Quantities辐射变量的和输出与显示

o11.3.20 Displaying Rays and Clusters for the DTRM DTRM表面束和射线显示

?11.4 Periodic Heat Transfer周期性传热问题

o11.4.1 Overview and Limitations概述与适用范围

o11.4.2 Theory理论

o11.4.3 Modeling Periodic Heat Transfer周期性传热问题的模拟

o11.4.4 Solution Strategies for Periodic Heat Transfer周期性传热问题求解策略

o11.4.5 Monitoring Convergence监视收敛

o11.4.6 Postprocessing for Periodic Heat Transfer周期性传热问题的后处理

11.5 Buoyancy-Driven Flows浮力驱动流动

o11.5.1 Theory理论

o11.5.2 Modeling Natural Convection in a Closed Domain封闭区域内自然对流的模拟

o11.5.3 The Boussinesq Model Boussinesq模型

o11.5.4 User Inputs for Buoyancy-Driven Flows浮力驱动流动的用户输入

o11.5.5 Solution Strategies for Buoyancy-Driven Flows浮力驱动流动的求解策略

o11.5.6 Postprocessing for Buoyancy-Driven Flows浮力驱动流动的后处理

11.1FLUENT中的传热模型概述

占据一定体积的物质所据有的热能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这种现象称为传热。引发传热的原因有三种: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只涉及热传导或/和对流的传热过程是最简单的情况,而涉及到浮力驱动流动或者自然对流、辐射的传热过程却比较复杂。依据问题的不同,FLUENT求解不同的能量方程以考虑用户设定的传热模型。FLUENT也可以预报出具有周期对称性几何结构所对应的周期性传热,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

11.2 导热与对流换热

FLUENT 允许用户在其模型中包含有流体与/和固体的传热求解。从流体热混合到固体的热传导可以在FLUENT 中应用这一节所介绍的模型和用户输入项进行耦合求解。11.3节介绍辐射传热模型、11.5节介绍自然对流。

? 11.2.1 Theory

? 11.2.2 User Inputs for Heat Transfer ? 11.2.3 Solution Process for Heat Transfer

? 11.2.4 Reporting and Displaying Heat Transfer Quantities ?

11.2.5 Exporting Heat Flux Data

11.2.1 理论 能量方程

FLUENT 求解如下的能量方程:

()()()

eff eff j j h E v E p k T h J v S t ρρτ=?

?

?

??+??+=???-+?+ ? ??????

(11.2.1)

其中,eff k 为有效导热率(eff k k +,其中,f k 为湍流引致的导热率,由模型中使用的湍流

模型确定)。j J

为组分j 的扩散通量。方程11.2-1右边的前三项分别表示由于热传导、组分

扩散、粘性耗散而引起的能量转移。h S 包含化学反应放(吸)热以及任何其它的由用户定义的体积热源。 方程11.2-1中: 2

2

p v

E h ρ=-

+ (11.2.2)

其中,显焓h 的定义(对理想气体)为:

j

j j

h Y

h =

(11.2.3)

对不可压流体:

j j j

p

h Y h ρ

=

+

∑ (11.2.4)

方程11.2-3、11.2-4中,j Y 为组分j 的质量分数: ,ref

T

j p j T h c dT =

?

其中ref T 为298.15K 。

非预混燃烧模型的能量方程:

当激活非绝热、非预混燃烧模型时,FLUENT 求解以总焓表示的能量方程:

()()

t h p k

H vH

H

S c ρρ??

?+?=??+ ? ??

??

(11.2.6)

上式假定刘易斯数(Le )=1,方程右边的第一项包含热传导与组分扩散,粘性耗散作为非守恒形式被包含在第二项中。总焓的定义为:

j

j j

H Y

H =

其中,j Y 为组分j 的质量分数: (),0

,,ref

j

T

j p j j ref j T H c dT h T =

+?

(11.2.8)

()0

,j ref j h T 为组分j 处于参考温度,ref j T 的生成焓。

考虑压力做功以及动能

方程11.2-1包含有在不可压流动中经常被忽略的压力做功和动能。因此,在缺省情况下,分离式求解器在计算不可压流体时,不考虑压力做功和动能的影响。如果用户希望考虑这两个因素,可以使用define/models/energy?命令行激活这两个影响因素。在处理可压缩流动或使用任何耦合式求解器时,总是考虑压力做功和动能。 考虑粘性耗散

方程11.2-1和11.2-6包含有粘性耗散项,它表示了由于流动过程中粘性剪切作用而产生的热量。

在使用分离式求解器时,FLUENT 的缺省能量方程不包含这一项(因为一般灰忽略粘性产生的热量)。当Brinkman 数,Br ,接近或大于1 时,流体粘性生成的热量不可忽视: 2

e

U Br k T

μ=

? (11.2.9)

其中,T ?为计算区域内的温差。

当用户的问题需要考虑粘性耗散项,并且使用的是分离式求解器时,用户应该在Viscous Model panel 面板中使用Viscous Heating 选项激活此项。对于一般的可压缩流动,1Br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户已经定义了可压缩流动,但使用了分离式求解器,FLUENT 不会自动激活粘性耗散选项。

对于任一种耦合式求解器,在求解能量方程时,粘性耗散项总是被考虑进去。 考虑组分扩散项:

由于组分扩散的作用,方程11.2-1、11.2-6均包含有焓的输运。 当使用分离式求解器时,此项: j j j h J ?

?? ???

在缺省情况下被包含在方程11.2-1中。若用户希望禁止此项,可以使用Species Model panel .面板中的Diffusion Energy Source 选项来屏蔽。

在使用非绝热、非预混燃烧模型时,因为方程11.2-6中的第一项中已经包含了这一项,所以它不会显式的包含在方程中。

使用耦合式求解器时,这一项总是被包含在能量方程中。 化学反应引起的传热源项

方程11.2-1中的能量源项包含化学反应带来的热量;

,0

,,ref j T

j

h rxn p j j T j

j h S j c dT M

??

=-+? ? ???

? (11.2.10)

其中,0

j h 为组分j 的生成焓,j ?为组分j 的体积释热率。

对于非绝热、非预混燃烧模型的能量方程(方程11.2-6),由于组分生成热已经被包含在焓的定义之中(请参阅方程11.2-6),所以,能量的反应源项不包含在源项h S 之中。 辐射引起的能量源项

一旦使用了某种辐射模型,方程11.2-1、11.2-6中的源项h S 也包含有辐射源项。细节请参阅11.3节。

相间能量交换源项

需要指出的是,能量源项h S 中也包含连续相与离散相之间的热量交换。进一步的讨论请参阅19.5节。

壁面传热边界条件

壁面传热边界条件在10.8.2节介绍。

固体计算域的能量方程

在固体区域,FLUENT 使用的能量方程形式如下:

()()

()h h v h k T S t

ρρ?+?=??+?

(11.2.11)

其中:

ρ=密度

ref

T

p T h c dT =?

显焓,

k =导热率 T =温度 h S =体积热源

方程11.2-11左边第二项表示固体由于旋转或平移而引起的对流传热。速度v

由用户对固体

区域的运动属性的设定而计算得到(请参阅6.18节)。方程11.2-11右边两项分别表示传导引起的热流以及固体内部的体积热源。 固体内各向异性热传导

当使用分离式求解器时,FLUET 允许用户对固体介质设定各向异性的导热率。对于各向异性导热的 ,其热传导项为:

()ij k T ??

(11.2.12)

其中,为ij k 导热率张量。关于如何对固体设定各向异性导热率,请参阅7.4.5节。

入口区的扩散

在入口区的总能量输运既包括对流传热,也包括扩散传热。对流传热由用户设定的入口温度所确定。但是,扩散传热却依赖于计算域中的温度梯度。这样,我们不能预先设定扩散传热量,从而就不能确定入口的总传热量。

在某些场合,用户可能希望给定入口的中传热量而不是入口温度。如果使用分离式求解器,用户可以禁止掉入口的能量扩散来达到此目的。缺省情况下,在入口区,FLUENT包含有扩散传热。为了禁止入口的扩散传热,可使用define/models/energy?命令行。

如果使用耦合式求解器,那么,入口区的扩散传热不能禁止掉。

11.2.2有关传热的用户输入项

在FLUENT中使用的模型考虑传热时,用户需要激活相应的模型、提供热边界条件、给出控制传热和/或依赖于温度而变化的各种介质参数。这一节介绍这些输入项。

设定传热问题的步骤如下所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介绍的只包括针对传热而必须的设定步骤,用户还需要设定其它的模型参数、边界条件等)。

1.为了激活传热计算,请在Energy panel面板(图11.

2.1)中激活Energy Equation选项。

Define Models Energy...

图表11.2.1 Energy面板

2.如果模拟的是粘性流动,并且希望在能量方程中包含粘性生成热,请在Viscous Model

panel.面板中激活Viscous Heating选项(可选的,且仅适用于离散求解器,)。正如11.2.1节所介绍的,在使用离散求解器时,缺省情况下,FLUENT在能量方程中忽略了粘性生成热(各个耦合求解器总是包含有粘性生成热)。对于流体剪切应力较大(例如流体润滑问题),和/或高速可压缩流动(请参阅方程11.2-9),用户应该考虑粘性耗散。

Define Models Viscous...

3.在流动入口、出口以及壁面定义热边界条件

Define Boundary Conditions...

在入口、出口边界用户应设定温度条件;在壁面,用户可以设定如下的热边界条件:

●设定热流

●设定温度

●对流传热条件

●辐射条件

●辐射与对流的混合边界

6.13.1节详细介绍了决定上述热边界条件所需要的模型输入参数。入口的缺省热边界条件为温度=300K;壁面的缺省热边界条件为热流=0(即壁面绝热)。关于边界条件输入参数的细节请参阅第六章。

!!若用户的传热计算涉及到两个彼此分离的流动区域,请看下面的介绍。

4.定义介质的热参数

Define Materials...

必须定义介质的比热和导热率,并且用户可以把很多参数设定为温度的函数(请参阅第七章)。

!!若用户的传热计算涉及到两个彼此分离的流动区域,请看下面的介绍。

温度的高限与低限值

出于计算稳定性的考虑,FLUENT对温度的计算范围加以限制。设定温度的高低限是为了提高计算的稳定性,因为物理上真实的温度应该处于某个确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有时,在方程求解刚开始时,温度可能会超出温度限制,而异常温度所对应的各种参数将是不真实的。温度的高/低限值确保了计算出的温度处在用户所期望的可能的温度范围之内。如果FLUENT在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温度超出了温度高限,那么,计算温度值就被固定在温度高限上。缺省的温度高限值是5000K。若FLUENT在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温度低于温度低限,那么,计算温度值就被固定在温度低限上。缺省的温度低限值为1K。

若用户计算域内的温度可能超过5000K,那么,可以使用Solution Limits panel面板的Maximum T emperature.选项来提高温度高限值。

Solve Controls Limits...

模拟分离的两个区域内的传热

如果用户的传热计算域涉及到由固体区域或某个壁面分开的两个流动区域(如图11.2.2所示),那么,就需要仔细的设定此计算模型:

●在任一个流动区域都不能使用outflow边界条件

●通过对每个计算域设定不同的流体介质,用户可以创建单独的流体介质属性(但是,对

于需要组分计算的情况,用户只能对整个计算域设定一个单一的混合介质)。

图表 2 涉及到两个彼此分离流动的典型逆流换热

11.2.3传热计算的求解过程

尽管使用FLUENT中预先设定的缺省求解参数可以很好的求解简单传热问题,用户可以使用本节介绍的方法来加速计算的收敛或者/和提高求解过程的稳定性。

能量方程的亚松弛

当用户使用分离式求解器时,FLUENT使用亚松弛参数(系数,在Solution Controls panel 面板中由用户定义,请参阅22.9节)来对能量方程进行亚松弛处理。

Solve Controls Solution...

如果使用非绝热、非预混燃烧模型,用户可以设定能量方程的亚松弛系数,也可以对温度进行亚松弛处理,如下所述。

无论能量方程采用那种形式(温度或焓),FLUENT使用的缺省亚松弛系数都是1.0。在能量场影响到流场的情况下(通过依赖于温度的变量的改变或者浮力的影响),用户应该使用

较小的亚松弛系数(一般为0.8~1.0)。对于流场不受温度场影响的情况(没有依赖于温度的变量或者浮力的影响),用户可以保持缺省的亚松弛系数值为1.0。

求解焓方程时的温度亚松弛

在能量方程以焓的形式表示时(例如,当用户使用非绝热、非预混燃烧模型),FLUENT对温度急性亚松弛处理,即每次对温度变化只进行部分更新从而对焓值就进行了亚松弛处理。这种间接方式亚松弛使用户可以令焓值迅速改变,而温度(会影响到流体的属性)相对要滞后。FLUENT中温度亚松弛系数的缺省值为1.0。用户可以在Solution Controls panel.面板中进行更改。

禁止组分扩散项

如果使用分离式求解器时收敛困难,那么,用户可以考虑在Species Model panel.面板中禁止Diffusion Energy Source选项。

Define Models Species...

当此选项被禁止时,FLUENT将忽略能量方程中的组分扩散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任何耦合求解器,总是包含有组分扩散的影响。

逐步求解

对于传热计算,更有效的计算策略是先计算绝热流动,然后再考虑能量方程的计算。依据流动与传热是否耦合,求解过程稍有不同。

非耦合的流动-传热计算

若用户的问题是非耦合的流动-传热过程(没有依赖于温度的介质属性或浮力),那么,用户可以先求解绝热流动(屏蔽掉能量方程)以得到收敛的流场,然后再单独求解能量输运方程。!!由于耦合求解器同时求解流动与能量方程,所以,上述的能量方程单独求解过程仅对分离式求解器有效。

用户在Solution Controls panel(请参阅22.19.2节)面板中的Equations列表中不选择Energy 选项,就可以临时性的屏蔽掉能量方程的求解。

Solve Controls Solution...

流动与传热的耦合计算

对于流动与传热耦合问题(例如,模型中包含有依赖于温度的介质属性或浮力),在计算能量方程之前,用户可以首先求解流动方程。获得收敛的流场计算结果之后,用户可以再选择能量方程,然后同时求解流动与传热方程,最终获得问题的完整解。

11.2.4传热变量的输出与显示

对于传热过程,FLUENT提供另外的几种输出(汇报)选项。用户可以生成如下的图形或输出变量/函数:

●温度

●总温(滞止温度)

●焓

●相对滞止温度

●Rothalpy

●壁面温度(外表面)

●壁面温度(内表面)

●滞止焓

●滞止焓梯度

●熵

●总能

●内能

● 表面总热流密度 ● 表面传热系数 ● 表面努塞尔数 ●

表面斯坦顿数

上述的前12个变量列于后处理面板中的T emperature...目录下的下拉列表中,其余的变量列于Wall Fluxes...目录之下。关于这些变量的定义请参阅第27章。 输出与显示总的焓与能量的定义

依据流体是否可压缩,焓与能量的输出值的定义有所不同。关于完整的变量定义请参阅27.4节。

穿过边界的热流量(热通量)的输出

用户可以使用面板来计算求解域中每个边界的传热量,或者是对所有边界的传热量求和以检查热量的平衡。

Report Fluxes...

我们推荐用户进行热平衡的检查以确保计算结果达到真实收敛状态。关于生成热流量的输出项目请参阅26.2节。

穿过表面的热流通量的输出

用户可以使用Surface Integrals panel 面板(请参阅26.5节)来计算穿过任一边界或表面(使用第24章所介绍的方法创建而成)的热流通量。 Report Surface Integrals...

为了要输出焓的流率(通量):

Q H v d A ρ=?

(11.2.13)

在Surface Integrals 面板中选定Mass Flow Rate 选项,然后在Field Variable 区选定Enthalpy (在T emperature...目录列表下),然后点取希望进行积分的表面。 平均传热系数的输出

Surface Integrals panel 面板可以用来输出某个面的平均传热系数h 。

Report Surface Integrals... 在Surface Integrals 面板中,选定Area-Weighted Average 选项,然后在Field Variable 区选定Surface Heat T ransfer Coef.(在T emperature...目录列表下),点取某个表面即可。 11.2.5 热流数据的输出

用户可以把壁面区域(包括辐射体)的热流数据输出到文件中,然后就可以进行计算数据的检查或在在其它程序中使用。为了存贮热流数据文件,用户可以使用custom-heat-flux 命令行。 file

export custom-heat-flux

用户选定的区域(面区域,face zone )热流数据文件的输出格式为:

zone-name nfaces

x_f y_f z_f A Q T_w T_c . .

每个数据区以区域名称(zone-name )开始,然后是在此区域包含的面的总数(nfaces )。接下来是每一个面的相关数据(共有nfaces 行),每行数据包含面的几何中心坐标(x_f , y_f , and, 三维时还包含, z_f )、面的面积(A ))、包扩辐射传热的总热流量(Q )、面的温度(T_w )以及相邻单元的温度(T_c )。

11.3 辐射传热

对辐射模型的介绍组织如下:

11.3.1 辐射传热简介 11.3.2 选择辐射模型

11.3.3 离散传播辐射模型 11.3.4 P-1辐射模型

11.3.5 Rosseland 辐射模型 11.3.6 离散坐标辐射模型 11.3.7 表面辐射模型 11.3.8 燃烧过程的辐射 11.3.9 辐射模型使用概览 11.3.10 辐射模型的选择

11.3.11 离散传播模型的跟踪射线的定义

11.3.12 表面辐射模型中角系数的计算与数据读取

11.3.13 Defining the Angular Discretization for the DO Model 11.3.14 离散坐标辐射模型中的非灰体辐射 11.3.15 有关辐射性能的材料属性定义 11.3.16 辐射边界条件设定 11.3.17 辐射计算参数的设定

11.3.18 问题求解过程

11.3.19 Reporting and Displaying Radiation Quantities 辐射 11.3.20 Displaying Rays and Clusters for the DTRM

11.3.1 辐射传热简介

FLUENT 提供五种辐射模型,用户可以在其传热计算中使用这些模型(可以包括/不包括辐射性介质): ● 离散传播辐射(DTRM )模型[ 30, 208] ● P-1辐射模型[ 35, 210] ● Rosseland 辐射模型[ 210]

● 表面辐射(S2S )模型[ 210]

离散坐标辐射(DO )模型[ 37, 183]

是用上述的辐射模型,用户就可以在其计算中考虑壁面由于辐射而引起的加热/冷却以及流体相的由辐射引起的热量源/汇。 辐射传热方程

对于具有吸收、发射、散射性质的介质,在位置r

、沿方向s 的辐射传播方程(RTE )为:

()()

()()

44''

2'

(,),,,4s

s dI r s T

a I r s an I r s s s d ds

πσσσππ

++=+ΦΩ?

(11.3.1)

其中:

r

位置向量

s

方向向量

'

s 散射方向

s 沿程长度(行程长度) a 吸收系数 n 折射系数

s σ散射系数

σ斯蒂芬-玻耳兹曼常数(8245.67210/W m K -?-)

I 辐射强度,依赖于位置(r )与方向(r

) T 当地温度

Φ相位函数

'

Ω空间立体角

()s a s σ+为介质的光学深度(光学模糊度)。对于半透明介质的辐射,折射系数很重要。图11.3.1为辐射传热过程的示意图。

图表 3 辐射传播方程

DTRM 、P-1、Rosseland 以及DO 辐射模型需要把吸收系数作为输入项。a 和散射系数s σ可以是常数;a 也可以是当地H 2O 和CO 2、行程长度以及总压的函数。FLUENT 提供灰气体加权平均模型(WSGGM )来计算变化的吸收系数。细节请参阅11.3.8。离散坐标模型可以模拟半透明介质内的辐射传递过程,对于这类问题,必须给出介质的折射系数n 。 辐射传播方程的应用范围

辐射传播方程能够应用的典型场合包括: ● 火焰辐射

● 表面辐射换热

● 导热、对流与辐射的耦合问题

● HV AC (Heating V 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采暖、通风和空调工业)中通过开口的辐射换热以及汽车工业中车厢的传热分析

玻璃加工、玻璃纤维拉拔过程以及陶瓷工业中的辐射传热

在辐射换热量(()44

max min rad Q T T σ=-)与导热、对流换热量相比较大时,用户应该考虑在

其计算中包含由辐射传热过程。在高温情况下,由于辐射换热量与温度四次方成比例,这时,辐射传热将占据传热的主导地位。

11.3.2 选择辐射模型

对于某些问题,某个辐射模型可能比其它模型更适用。在确定使用何种辐射模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

光学深度:光学深度L α是确定选择辐射模型较好的指标。其中,L 为计算域大致的长度标尺。例如,对于燃烧室内的流动,L 为燃烧室的直径。如果1L α ,那么,最好的选择是使用P-1或Rosseland 辐射模型。P-1模型一般都用于光学深度>1的情况。若光学深度>3,Rosseland 模型计算量更小而且更加有效。DTRM 和 DO 对于任何的光学深度都适用,但是,它们计算量也更大。因此,如果问题允许的话,应尽可能的选择具有“光学深度限制”的P-1或Rosseland 辐射模型。对于光学深度较小的问题,只有DTRM 和 DO 模型时适用的。 ●

散射与发射:P-1, Rosseland 和 DO 模型考虑散射的影响,而DTRM 忽略此项。由于Rosseland 模型在壁面使用具有温度滑移的边界条件,所以,它对壁面的发射率(黑度)不敏感。 ● 只有P-1和DO 模型考虑气体与颗粒之间的辐射换热(请参阅方程11.3-15)。

● 半透明介质与镜面边界:只有DO 模型允许出现镜面反射(全反射,例如镜子)以及在半透明介质(例如玻璃)内的辐射。

● 非灰体辐射:只有DO 模型能够允许用户使用灰带模型计算非灰体辐射。 ●

局部热源:对于具有局部热源的问题,P-1模型可能会过高估计辐射热流。这种情况下,DO 模型可能会是最好的辐射计算方法,当然,如果具有足够多的射线数目,DTRM 模型的计算结果也可以接受。 ●

没有辐射介质情况下的封闭腔体内的辐射传热:表面辐射换热模型(S2S )适用于这种情况。从原理上讲,使用具有辐射介质的各种辐射模型也可以计算辐射表面间的换热,但计算结果并非总是很好。 来自计算区域外的辐射

如果用户希望考虑计算区域之外的辐射的影响,那么,可在其模型中使用外部辐射边界条件(请参阅6.13.1节)。如果用户并不关心计算域内的辐射过程,那么,使用这种边界条件就不需要使用任何辐射模型。 DTRM 辐射模型的优缺点

11.3.3离散传播辐射模型(DTRM )

DTRM 辐射模型的主要假设是用单一的(辐射)射线代替从辐射表面沿某个立体角的所有辐射效应。这一节详细介绍DTRM 模型中所使用的方程。 DTRM 方程

辐射强度(辐射密度)的变化,dI ,沿其行程ds 的微分方程为: π

σ4

T

a aI ds dI =

+ (11.3.2)

其中:a =气体辐射吸收(发射,黑度)系数 I =辐射强度

T =当地气体温度

σ斯蒂芬-玻耳兹曼常数(428/10672.5K m W -?-)

方程中,假设气体的折射系数为1。在DTRM 模型中,对方程11.3.2从边界面出发,沿辐射行程积分。若沿着射线行程,a 为常数,那么,对于()s I ,有:

()()as

as

e

I

e T s I --+-=

4

σ (11.3.3)

其中,为射线行程起始点的辐射强度,它由相应的边界条件确定(关于辐射边界条件,请参阅下面的介绍)。跟踪穿过流体计算单元中的每条射线,求得他们的辐射强度变化之后,对所有的辐射变化求和,就得到对应于每个流体单元内能量方程的热量源项(由辐射引起的)。 DTRM 模型使用的“射线跟踪”方法可用来计算各个表面之间的辐射传热,而却不需要去计算(表面的)角系数。此模型的计算精度主要由所跟踪射线的数目以及计算网格密度决定。 射线跟踪

射线行程的计算与存储先于流体流动的计算。在每个辐射面,射线按照一定的经度角和纬度

角进行离散处理(图11.3.2)。为了覆盖辐射半球空间,θ(纬度角)从0变化到2

π

;φ(经

度角)从0变化到π。然后,跟踪每条射线以确定与射线相交的计算单元和射线穿越单元的距离。这些信息存储在一个辐射文件中,在开始流体计算之前,必须首先把这个文件读进来。

图表 4 P 点在半球空间沿一定经/纬度角的空间立体角的定义

射线(辐射面)束

当跟踪多个表面,并且射线穿越很多计算单元时,DTRM 的计算量非常大。为了减少计算量,辐射表面和吸收辐射的计算单元被分成射线束和辐射吸收体。辐射吸收体的组成由某个计算单元开始,加上此单元的临近单元,直到总单元数目达到设定的每个辐射吸收体所包含的单元总数。同理,射线束的组成由某个面(单元)开始,加上此面单元的临近面,直到面单元数目达到每个设定的射线束所包含的面单元总数。

对于每个射线束与辐射吸收体,分别计算其入射辐射通量,in q 与(能量方程中的)体积源相。这些量值被分配到射线束与辐射吸收体所包含内的每个单元,据此来计算壁面与(计算控制)单元的温度。由于辐射源相的高度非线性(),用户必须仔细计算表面束与吸收体的温度以及辐射通量和源相在组成这些束(体)的各个单元之间的分配。 表面束与吸收体的温度是通过对面积的加权平均得到的:

4

14???

? ?

?=∑∑f

f

f

f sc

A

T A T (11.3.4)

4

14

???

? ??=∑∑c

c

c c vc

A T A T (11.3.5)

其中,vc sc T T ,分别为表面束与吸收体的温度;f f T A ,分别为某个表面(单元)f 的面积与温度;c c T A ,分别为某个计算单元c 的面积与温度。求和是对射线束和吸收体内的所有单元进行的。

DTRM 辐射模型中壁面边界条件的处理

对紧靠壁面一点的辐射强度积分就得到入射辐射热流in q :

?

>?Ω?=

n s in in d n s I q

(11.3.6)

其中,Ω为半球立体角,in I 为入射射线的辐射强度,s 为射线方向,n 为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外)。表面的净(出射)辐射热流out q 就等于入射辐射加上对入射辐射in q 的反射和表面的自身辐射:

()4

1w w in w out T q q σεε+-=

(11.3.7)

其中,为表面P 点的壁面温度,为由用户作为边界条件设定的壁面发射率(黑度)。方城11.3.7也同时给出了从P 点发出的辐射射线的辐射强度0I 的边界条件:

π

out

q I =

0 (11.3.8)

DTRM 模型在流动入口与出口的边界条件处理 在流动入口与出口,净辐射热流的计算方法与上述的方法相同。除非用户更改设定,FLUENT 假定在入(出)口的黑度均为1.0(绝对黑体)。 FLUENT 中,对于流动的入(出)口,用户可以对辐射与对流设定不同的温度值。在入(出)口的外部区域的温度与内部区域的温度相差很大时,这种处理方法非常有用。细节请参阅11.3.16节。

11.3.4 P-1辐射模型

P-1辐射模型是P-N 模型中最简单的类型。P-N 模型的出发点是把辐射强度展开成为正交的球谐函数(正交序列级数,[ 35, 210])。本节详细介绍P-1辐射模型所使用的各个方程。 P-1辐射模型方程 正如上文所说,P-1辐射模型是P-N 模型中最简单的类型。如果只取正交球谐函数的前四项,对于辐射热流r q ,我们能得到如下的方程:

()G C a q s

s

r ?-+-

=σσ

31

(11.3.9)

其中,a 为吸收系数,s σ为散射系数,G 为入射辐射,C 为线性各相异性相位函数系数(linear-anisotropic phase function ,请参阅下面的介绍),引入参数:

()()

s s C a σσ-+=

Γ31

(11.3.10)

之后,方程11.3.9可化为: G q r ?Γ-=

(11.3.11)

G 的输运方程为: ()G S T

a aG G =+-?Γ?4

(11.3.12)

其中,σ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G S 为用户定义的辐射源相。使用P -1模型时,FLUENT 求解这个方程以得到当地辐射强度。

合并方程11.3-11和11.3-12,可得到如下方程:

4

4T a aG q r σ-=?-

(11.3.13)

r q ?-的表达式可以直接带入能量方程,从而得到由于辐射所引起的热量源(汇)。 各相异性散射

P -1模型可以模拟各相异性散射问题。FLUENT 使用一个线性各相异性散射相位函数来模拟这种各相异性散射问题:

s s C s s ?+=??

? ???Φ'

'1 (11.3.14)

其中,s 为散射方向的单位向量;'

s 为入射辐射方向的单位向量,C 为线性各相异性散射相位函数常数,此常数为流体的物性参数。C 的取值范围是-1.0~1.0。若C 为正值,则表明向前的散射辐射量大于向后的散射辐射量;若为负值,则表明向后的散射辐射量大于向前的散射辐射量;若为零(FLUENT 的缺省值),表明散射为各向同性(即散射量在所有的方向均相同)。只有在介质具有明显的各相异性属性时,用户才需要修改此缺省值。 P-1模型中颗粒的影响

当模型中包含有颗粒分散相时,用户可以在P-1辐射模型中考虑颗粒的影响。一旦考虑颗粒辐射时,FLUENT 将忽略气相的散射(即在方程11.3-15中,假定所有的散射全部由颗粒引起)。

对于包含有吸收、发射、散射性质颗粒的具有吸收、发射、散射的灰体介质,入射辐射的输运方程为:

()()044

=+-???

? ?

?++?Γ??G a a E T

a G p p π

σπ

(11.3.15)

其中,p E 为颗粒的等效辐射,p a 为颗粒的等效吸收系数。它们的定义如下:

∑=→=N

n pn pn pn

V p V T A E 1

4

lim

πσε

(11.3.16)

∑=→=N

n pn

pn

V p V

A a 1

lim

ε

(11.3.17)

方程11.3.16、11.3.17中,pn pn pn T A ,,ε分别为第n 个颗粒的黑度、投影面积(垂直辐射方向)和温度。求和是对控制体V 内的所有N 个颗粒进行的。FLUENT 中在进行颗粒的跟踪计算时,这些量一并进行计算。 第n 个颗粒的投影面积pn A 的定义为:

4

2

pn

pn d A π=

(11.3.18)

其中,pn d 为第n 个颗粒的直径。 方程11.3-15中Γ的定义为: ()

p

p a a σ

++=

Γ31

(11.3.19)

其中,等效颗粒散射因子定义为:

()()

V

A f pn N

n pn

pn V p

∑=→--

=1

11lim

ε

σ

(11.3.20)

它是在颗粒跟踪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方程11.3-20中的pn f 为第n 个颗粒的散射系数。 能量方程中,由于颗粒辐射引起的热量源项的表达式为: ()G a a E T

a q p p r ++???

? ?

?+-=?-π

σπ4

4

(11.3.21)

P-1模型的壁面边界条件处理

为了得到入射辐射方程的边界条件,用(边界)法线向量n

点乘方程11.3-11得:

n G n q r ??Γ-=?

(11.3.22)

n

G q w r ??Γ

-=, (11.3.23)

这样,入射辐射热流G 在壁面为w r q ,-。壁面的辐射热流使用下面的边界条件计算得到:

()()s r f s r I w w

,,=

(11.3.24)

()()s r I T s r f w w w w

-+=,,4

ρπ

σε

(11.3.25)

其中,w ρ为壁面发射率。然后应用Marshak 边界条件来消除辐射角度的影响[ 171]:

()()?

?

Ω?=

Ω?π

π

20

20

,,d s n s r f d s n s r I w w

(11.3.26)

把方程11.3-24和11.3-25代入方程11.3-26,然后积分得:

()()

w w

w w

w

w r G T q ρρπ

σπε

+---

=12144

, (11.3.27)

若假定壁面为漫灰表面,那么,w w ερ-=1,方程11.3-27变为: ()

()

w w

w w w r G T

q ---

=4,422σεε

(11.3.28)

方程11.3-28用来计算能量方程中的w r q ,以及辐射方程的边界条件。

P-1辐射模型的流动入(出)口处边界条件的处理

流动入(出)口的净辐射热流的计算与上述的方法相同。除非用户更改设定,FLUENT 假定在入(出)口的黑度均为1.0(绝对黑体)。 FLUENT 中,对于流动的入(出)口,用户可以对辐射与对流设定不同的温度值。在入(出)口的外部区域的温度与内部区域的温度相差很大时,这种处理方法非常有用。细节请参阅11.3.16节。

11.3.5 Rosseland 辐射模型

在介质的光学深度很大时(()1>>+L

a s

σ

,辐射的Rosseland 或漫射近似是种有效地处理方法。我们推荐在光学深度大于3时,可以使用Rosseland 辐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从

P-1辐射模型按照某些假设推导而来。本节详细介绍Rosseland 辐射模型所使用的方程。 Rosseland 模型方程

正如P-1辐射模型,在灰(体)介质内的辐射热流向量可由方程11.3-11近似: G q r ?Γ-=

(11.3.29)

其中,Γ由方程11.3-10确定。

与模型不同的是,Rosseland 模型假定辐射强度G 等于当地温度下的黑体辐射(P-1模型计算G 的输运方程)。因此,44T G σ=。把G 的表达式带入方程11.3-29,有:

T T q r ?Γ-=3

16σ

(11.3.30)

由于辐射热流的表达式类似于傅立叶热传导定律,因此有:

r c q q q +=

(11.3.31)

()T k k r ?+-=

(11.3.32) 3

16T k r Γ=σ

(11.3.33)

其中,k 为导热率,r k 为“辐射导热率”。能量方程中使用方程11.3-31来计算温度场。 各向异性辐射

使用上述的P-1模型中的相位函数(方程11.3-14,11.3.4节),Rosseland 辐射模型可以

计算各向异性辐射。

Rosseland 辐射模型在壁面处的边界条件处理 因为辐射的漫射假设在壁面处并非有效,所以必须在壁面使用温度滑移的边界条件。壁面处的辐射热流r q 使用滑移系数ψ来进行定义:

()

ψ

σ4

4

,g

w w r T T q --

= (11.3.34)

FLUENT传热模拟参考资料整理

FLUENT传热模拟参考资料整理

1、在GAMBIT中显示的“check”主要通过哪几种来判断其网格的质量?及其在做网格时大致注意到哪些细节? 判断网格质量的方面有: Area单元面积,适用于2D单元,较为基本的单元质量特征。 Aspect Ratio长宽比,不同的网格单元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等于1是最好的单元,如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四面体,正六面体等;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5:1. Diagonal Ratio对角线之比,仅适用于四边形和六面体单元,默认是大于或等于1的,该值越高,说明单元越不规则,最好等于1,也就是正四边形或正六面体。 Edge Ratio长边与最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1,最好等于1,解释同上。 EquiAngle Skew通过单元夹角计算的歪斜度,在0到1之间,0为质量最好,1为质量最差。最好是要控制在0到0.4之间。 EquiSize Skew通过单元大小计算的歪斜度,在0到1之间,0为质量最好,1为质量最差。2D 质量好的单元该值最好在0.1以内,3D单元在0.4以内。 MidAngle Skew通过单元边中点连线夹角计算的歪斜度,仅适用于四边形和六面体单元,在0到1之间,0为质量最好,1为质量最差。 Size Change相邻单元大小之比,仅适用于3D单元,最好控制在2以内。 Stretch伸展度。通过单元的对角线长度与边长计算出来的,仅适用于四边形和六面体单元,在0到1之间,0为质量最好,1为质量最差。 Taper锥度。仅适用于四边形和六面体单元,在0到1之间,0为质量最好,1为质量最差。 Volume单元体积,仅适用于3D单元,划分网格时应避免出现负体积。 Warpage翘曲。仅适用于四边形和六面体单元,在0到1之间,0为质量最好,1为质量最差。 以上只是针对Gambit帮助文件的简单归纳,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评价单元质量的指标,使用时最好仔细阅读帮助文件。 另外,在Fluent中的窗口键入:grid quality 然后回车,Fluent能检查网格的质量,主要有以下三个指标: 1.Maxium cell squish: 如果该值等于1,表示得到了很坏的单元; 2.Maxium cell skewness: 该值在0到1之间,0表示最好,1表示最坏;

FLUENT系列资料5之蒸汽喷射器内的传热模拟

蒸汽喷射器内的传热模拟 问题描述: 该问题为一个蒸汽喷射器的内部流动和热量交换问题。左侧进入的工作蒸汽12245Pa,下侧进入的引射流体压力为1360.5Pa,右侧出口的压力为6802.5Pa。该问题中所说的压力皆为相对压力,蒸汽皆为饱和水蒸汽。喷射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喷射器结构图 在本例中将利用FLUENT-2D的非耦合、隐式求解器,针对在喷射器内的定常流动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忠,还会利用FLUENT的网格优化功能对网格进行优化,使所得到的解更加可信。 本例涉及到: 一、利用GAMBIT建立喷射器计算模型 (1)在CAD中画出喷射器的图形 (2)将CAD图形输出为*.sat的文件格式 (3)用GAMBIT读入上面输出的*.sat文件 (4)对各条边定义网格节点的分布,在面上创建网格 (5)定义边界内型 (6)为FLUENT5/6输出网格文件 二、利用FLUENT-2D求解器进行求解 (1)读入网格文件 (2)确定长度单位:MM (3)确定流体材料及其物理属性 (4)确定边界类型 (5)计算初始化并设置监视器 (6)使用非耦合、隐式求解器求解 (7)利用图形显示方法观察流场与温度场

一、前处理——用CAD画出喷射器结构图并导入GAMBIT中 在CAD中按所给的尺寸画出喷射器的结构图,画完后输出为pensheqi.sat的文件(如图2所示)。 CAD中的操作:文件→输出…. 点击保存到你想保存到的文件夹中 图2 输出数据对话框 启动GAMBIT ,建立一个新的GAMBIT文件。 操作:File→NEW… 此时出现的窗口如图3所示。在ID右侧的文本框内填入:f:\文件夹名\pensheqi 点击Accept后,即建立了一个新的文件。

fluent 传热模拟

译文说明 ●本文依据FLUENT6.0的HELP文件翻译而成。事先并未征得原文版权所有者FLUENT 公司或其在中国代理人海基公司的同意。 ●本文的写作目的仅在于为在教育与科研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无意 于将其用于商业目的。 ●对本文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转移、存储、复制,本文作者不提供基于任何商业目的或有 损于原文版权所有者的利益、形象等权益的帮助或便利。 ●对出于研究与教学目的人员或机构,中文翻译者愿意并尽其可能的提供帮助、商议或回 应其它形式的要求。 ●一旦原文(英文)版权所有者对中文译文的发布提出异议并明确通知译文作者,同时援 引有效、适用的法律、法规条款,译文作者愿意立刻终止其为本文的发布、传播而所做出的一切形式努力。 注:本文以ADOBE公司的PDF格式发布。如需要相应中文WORD格式文档,请发邮件到west_wing@https://www.360docs.net/doc/678525460.html,.

11. Modeling Heat Transfer传热模拟 ?11.1 Overview of Heat Transfer Models in FLUENT FLUENT中的传热模型概述 ?11.2 Convective and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导热与对流换热 o11.2.1 Theory理论 o11.2.2 User Inputs for Heat Transfer有关传热的用户输入项 o11.2.3 Solution Process for Heat Transfer传热计算的求解过程 o11.2.4 Reporting and Displaying Heat Transfer Quantities传热变量的输出与显示 o11.2.5 Exporting Heat Flux Data热流数据的输出 ?11.3 Radiative Heat Transfer辐射传热 o11.3.1 Introduction to Radiative Heat Transfer辐射传热简介 o11.3.2 Choosing a Radiation Model选择辐射模型 o11.3.3 The Discrete Transfer Radiation Model (DTRM)离散传播辐射模型 o11.3.4 The P-1 Radiation Model P-1辐射模型 o11.3.5 The Rosseland Radiation Model Rosseland辐射模型 o11.3.6 The Discrete Ordinates (DO) Radiation Model离散坐标辐射模型 o11.3.7 The Surface-to-Surface (S2S) Radiation Model多表面辐射传热模型 o11.3.8 Radiation in Combusting Flows燃烧过程的辐射 o11.3.9 Overview of Using the Radiation Models辐射模型使用概览 o11.3.10 Selecting the Radiation Model辐射模型的选择 o11.3.11 Defining the Ray Tracing for the DTRM离散传播模型的跟踪射线的定义 o11.3.12 Computing or Reading the View Factors for the S2S Model表面辐射模型中角系数的计算与数据读取 o11.3.13 Defining the Angular Discretization for the DO Model DO辐射模型离散角的定义 o11.3.14 Defining Non-Gray Radiation for the DO Model离散坐标辐射模型中的非灰体辐射 o11.3.15 Defining Material Properties for Radiation有关辐射性能的材料属性定义o11.3.16 Setting Radiation Boundary Conditions辐射边界条件设定 o11.3.17 Setting Solution Parameters for Radiation辐射计算参数的设定 o11.3.18 Solving the Problem问题求解过程 o11.3.19 Reporting and Displaying Radiation Quantities辐射变量的和输出与显示 o11.3.20 Displaying Rays and Clusters for the DTRM DTRM表面束和射线显示 ?11.4 Periodic Heat Transfer周期性传热问题 o11.4.1 Overview and Limitations概述与适用范围

fluent流--固耦合传热

一两端带法兰弯管置于大空间内,管外壁与空气发生自然对流换热;内通烟气并与管内壁发生强制对流换热。结构和尺寸及其它条件如图。计算任务为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传热学软件Fluent求解包括管内流体和管壁固体在内的温度分布,其中管壁分别采用薄壁和实体壁两种方法处理。 所需的边界条件采用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计算。 要求在发动机数值仿真实验室的计算机上完成建立几何模型、生成计算网格、建立计算模型、提交求解、和结果后处理等步骤,并分别撰写计算任务的报告,计算报告用计算机打印。 计算报告包括以下与计算任务相关的项目和内容: (1)...............................传热过程简要描述包括传热方式、流动类型等; (2)计算方案分析包括所求解的控制方程及其简化、边界条件及其确定方法和主要计算过程; (3)计算网格简报包括网格划分方案、单元拓扑、单元和节点数量、网格质量等; (4)计算模型描述包括流体物性、边界条件、湍流模型、辐射模型及近壁处理等; (5)求解过程简报包括求解方法、离散格式、迭代过程监控、收敛准则等; (6)...............................................计算结果及分析给出下列图表和数据: w纵剖面和中间弯管45°方向横剖面上的温度、温度梯度、速度分布图,以

及法兰和中间弯管处的局部放大图。 w管内壁面上的温度、热流密度和表面传热系数分布,包括三维分布和沿管长度方向上的分布。w..................................................................................................总热流量。w由2种数值计算方法求得管内外烟气和空气之间换热的平均传热系数和烟气出口温度,并与工程算法得到的数值对比。

fluent__模拟例子

第一章一维稳态导热的数值模拟 一、模拟实验目的和内容 本模拟实验的目的主要有3个:(1)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Fluent 求解问题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前处理、计算、后处理三个部分。(2)理解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原理,即通过对系统进行离散化,从而求解代数方程组,求得整个系统区域的场分布。(3)模拟系统总的传热量并与傅立叶导热定律的求解结果相比较,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实验内容主要包括:(1)模拟一维稳态导热平板内的温度分布。(2)模拟一维稳态导热总的传热量。 二、实例简介 c t 图1-1导热计算区域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平板的长宽度远远大于它的厚度,平板的上部保持高温h t ,平板的下部保持低温c t 。平板的长高比为30,可作为一维问题进行处理。需要求解平板内的温度分布以及整个稳态传热过程的传热量。 三、实例操作步骤 1.利用Gambit 对计算区域离散化和指定边界条件类型 步骤1:启动 Gambit 软件并建立新文件 在路径C:\Fluent.Inc\ntbin\ntx86下打开gambit 文件(双击后稍等片刻),其窗口布局如图1-2所示。 图1-2Gambit 窗口的布局 然后是建立新文件,操作为选择File→New 打开入图1-3所示的对话框。

图1-3建立新文件 在ID文本框中输入onedim作为文件名,然后单击Accept按纽,在随后显示的图1-4对话框中单击Yes按纽保存。 图1-4确认保存对话框 步骤2:创建几何图形 选择Operation→Geometry→Face,打开图1-5所示的对话框。 图1-5创建面的对话框 在Width内输入30,在Height中输入1,在Direction下选择+X+Y坐标系,然后单击 Apply,并在Global Control下点击,则出现图1-6所示的几何图形。 图1-6几何图形的显示 步骤3:网格划分 (1)边的网格划分 当几何区域确定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几何区域进行离散化,即进行网格划分。选择Operation→Mesh→Edge,打开图1-7所示的对话框。

基于Fluent的换热器流场模拟

第1章绪论 (2) 1.1换热器的分类 (2) 1.2 换热器研究与发展 (3) 1.2.1换热器发展历史 (3) 1.2.2 换热器研究及发展动向 (3) 1.2.3 国外新型换热器技术走向 (4) 第2章管壳式换热器 (9) 2.1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 (9) 2.2 管壳式换热器类型 (9) 2.3 换热器的安装、使用及维护 (10) 2.3.1换热器的安装 (10) 2.3.2 换热器的清洗 (10) 2.3.3换热器的维护和检修 (12) 2.3.4换热器的防腐 (13) 2.4 换热器的强化 (14) 2.4.1管程的传热强化 (14) 2.4.2 壳程的传热强化 (16) 第3章流体传热的研究方法 (17) 3.1 传热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17) 3.2数值模拟的求解过程 (17) 第4章基于Fluent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数值计算 (20) 4.1 Fluent简介 (20) 4.2 基于Fluent的三角形排列的换热器流畅模拟 (21) 结论 (31)

第1章绪论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动力、医药、冶金、制冷、轻工业等行业。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1.1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随处可见,在工业中应用非常普遍,特别是耗能量十分大的领域。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开发越来越多。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和形式亦不相同,换热器种类随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开发不断更新,具体分类如下。 (1)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 基本上可分三大类: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 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进行换热。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管式换热器以管子表面作为传热面,包括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等;板面式换热器以板面作为传热面,包括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和伞板换热器等;其他型式换热器是为满足某些特殊要求而设计的换热器,如刮面式换热器、转盘式换热器和空气冷却器等。 混合式换热器是通过冷、热流体的直接接触、混合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又称接触式换热器。由于两流体混合换热后必须及时分离,这类换热器适合于气、液两流体之间的换热。例如,化工厂和发电厂所用的凉水塔中,热水由上往下喷淋,而冷空气自下而上吸入,在填充物的水膜表面或飞沫及水滴表面,热水和冷空气相互接触进行换热,热水被冷却,冷空气被加热,然后依靠两流体本身的密度差得以及时分离。 在蓄热式换热器中,冷热两种流体依次交替地流过同一换热表面而实现热量交换,固体表面除了换热以外还起到蓄热的作用:高温流体经过时,固体避免吸收并积蓄热量,然后释放给接着流过的低温流体。这种换热器的热量传递过程是非稳态的。 三种类型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为广泛。 (2)表面的紧凑程度 换热器还可以按照表面的紧凑程度而区分为紧凑式换热器(compact heat exchanger)与非紧凑式换热器(non-compact heat exchanger)。紧凑的程度可以用水力直径(d h,hydraulic diameter,也称当量直径,流动界面积的4倍除以湿周长)来区别,或者用每立方米中的传热面积β来衡量:当β>700m2或者d h <6mm时,称为紧凑式换热器。当β>3000m2或者100m μ15000m2或者100m μ

fluent流固耦合传热设置问题

f l u e n t流固耦合传热设置 问题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FLUENT流固耦合传热设置问题 看到很多网友对于fluent里模拟流固耦合传热(同时有对流和导热)有很多疑问,下面说说我的解决方法。 1,首先要分清你的问题是否是流固耦合传热。 (1)如果你的传热问题只是流体与固体壁面的传热,不涉及到固体壁面内部的导热,那么这就是一个对流传热问题,不是流固耦合传热问题,这时候你只需 要设置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即可。如下图 注意右边这几个参数的含义:从上往下依次为:壁面外部的对流传热系数;外部流体温度;壁面厚度;壁面单位体积发热率。 这里没有内部流体的对流传热设置,因为fluent会根据流体温度以及壁面温度,利用能量守恒,自动计算内壁流体与壁面的对流换热情况。 (2)流固耦合传热问题。在建模的时候你应该定义两个区域,流体区域和固体区域,并且在切割区域的时候,你应该选中connect,如下图所示边界条件设置:交界面为wall。在导入fluent以后,fluent就会自动生成wall- shadow。这样在流固交界面上就生成了一对耦合的面,如下图所示, 。 2,耦合传热设置问题 (1)首先就是求解器的设置问题,应该选择耦合求解器,虽然计算速度会慢一些,但是这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容易收敛,误差更小。如果是非稳态过程还 应选择unsteady。如下图所示 (2)交界面设置问题,这个是关键。不用过多的设置只需要选择coupled。这样fluent就会自动计算耦合面的传热问题。如下图所示

(3)当然还要选择能量方程。其他诸如湍流模型、材料设置、进出口条件等等,需要你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这里不再雷述。

三维换热器的FLUENT模拟

FLUENT软件模拟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三维流场 我要打印 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 摘要:基于各向异性多孔介质与分布阻力模型、修正k-ε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对普通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流体初速下,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得到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FLUENT多孔介质分布阻力模型 数值模拟是换热器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管壳式换热器无相变壳程流场,由Patankar与Spalding在1974年最早提出[1]。但由于受到当时计算机与计算流体力学的条件限制,研究进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由于核电厂换热设备的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促进了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的开展[2,3]。关于国内外的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二维研究的较多,而在三维研究方面,又通常采用自己编程的方法[4,5]。利用FLU ENT软件,模拟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三维流场,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FLUENT是世界领先、应用广泛的CFD软件,用于计算流体流动和传热问题。FLU-EN T软件是基于CFD软件群的思想,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各种复杂流动的物理现象,采用不同的离散格式和数值方法,使得特定领域内的计算速度、稳定性和精度等达到最佳组合,从而高效率地解决各个领域的复杂流动计算问题。 1模拟模型 1.1计算模型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数值计算,采用了多孔介质与分布阻力模型。由于换热器壳程结构

复杂以及流动形态多样化,使得影响流体流动和传热的因素多,相对于管程而言,壳程流体的数值模拟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折流板结构的情况,更为如此。对于普通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时而垂直于管束,时而平行于管束,还有一部分流体从折流板与管子之间的间隙中泄漏,同时管内流体与管外流体的热交换耦合在一起,因此进行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的数值模拟,需要采用多孔介质与分布阻力模型来简化计算。分布阻力是考虑换热管固体表面对流体流动所造成的动量损失。 根据多孔介质模型与分布阻力模型,可建立三维圆柱坐标系中流场与温度场的控制方程[6]。此外,还可建立控制方程组的边界条件:(1)换热器入口流体的焓值(温度);(2)壳程流体进口截面的速度分布;(3)壳体的热边界条件(一般处理为绝热);(4)换热器出口,一般可取局部单向化条件。 1.2几何模型 几何模型采用普通管壳式换热器,单管程、单壳程和弓形折流板,其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换热器的几何参数列表1。 1.3GAMBIT网格模型 (1)确定求解器 选择用于进行CFD计算的求解器,为Fluent/Fluent5。 (2)创建换热器模型及划分网格利用GAMBIT创建管壳式换热器的网格模型[7],即根据表1的几何参数绘制出换热器几何体,并在GAMBIT中创建三维物理模型,划分网格的间距为1mm。 (3)定义边界类型 在此模型中的边界类型有四种:进口(inlet)、出口(outlet)、管壁(gwall)以及壳壁(qw all)。

fluent模拟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计算流体与传热传质课程论文 单液滴与热固体表面碰撞动力学现象数值模拟 作者姓名:蓝美娟 学号: SA11232006 导师姓名:刘明侯 院系: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合肥 二○一一年十二月

单液滴与热固体表面碰撞动力学现象数值模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美娟安徽合肥 230027) 摘要:文章采用VOF模型结合欧拉-拉格朗日控制方程进行建模,并利用动画跟踪分析了单液滴撞击不同材料,不同温度热固体表面时发生的运动、铺展、回撤、形成液柱、反弹、破裂产生次生液滴等过程的动力学行为。通过与文献中液滴撞击石蜡表面动力学实验进行对比吻合较好,证实了模型模拟的可靠性。 关键词:单液滴热固体表面动力学 1、引言 作为哈龙灭火剂的主要替代物之一的细水雾灭火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细水雾对各种不同种类火的火灾性能以及灭火机理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更进一步认识细水雾灭火机理,前人曾利用数值模拟模拟计算了细水雾与羽流区的相互作用。如Schwille等人提出的水喷淋与火羽流相互作用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1];Heskesta研究水喷淋与火羽流相互作用的相似准则[2]。 液滴与固体表面或者液体表面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3],并且射流喷雾撞击固体表面也被运用到各种各样的工业系统中,例如细水雾或喷雾冷却,喷漆和墨水喷射打印[4]。液滴撞击到不同表面时所发生的动力学现象以及动力学过程都完全不同,例如,当液滴撞击到固体表面时,会溅起一个液柱、沿着固体表面铺展、收缩、反弹或者甚至破裂成许多小液滴,当然这些现象的发生与液滴的大小、撞击速度、表面张力、密度和粘度等相关,而且还和撞击表面的性质有关,如表面的形状、表面粗糙度、表面温度和湿润性等等。目前,实验研究是支撑自由表面多相流体流动问题规律的基本方法,而相关的数值分析求解也开始迅速发展。但关于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特别是单液滴撞击可燃物表面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在国内相关的研究进行的还相对甚少。在实验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本文利用传统的FLUNET两相流VOF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考虑不同温度,不同材料的情况下,单液滴与热固体表面的动力学过程,以便于更好的研究细水雾作用可燃物表面的冷却降温作用,加快灭火效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