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尿常规复检规则知识讲解
尿常规复检注意事项

尿常规复检注意事项尿常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价肾功能、实验室诊断尿路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
尿常规复检是对异常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确认的过程,其结果对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尿常规复检的一些注意事项。
1. 临床且实验室资料的核对:在进行尿常规复检之前,医生需要核对患者的临床病史和既往的实验室结果,特别是与尿路疾病相关的指标,如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
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辅助诊断。
2. 治疗和饮食干预:在尿常规复检之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接受了任何治疗或饮食干预措施。
某些药物和饮食因素可以影响尿常规结果,例如某些药物可以导致假性血尿或假性白细胞尿。
这对于正确解读尿常规结果至关重要。
3. 多次复检:如果尿常规结果异常,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多次进行复检,以确定结果是否为持续存在,或是否为临时的异常。
如果多次复检结果仍然异常,医生可以更加确定地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疾病。
4.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尿常规复检需要患者提供新鲜的尿液样本,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集尿液样本前应进行外生物质清洁,避免污染样本。
同时,样本应妥善保存,避免过长时间保存或存在高温环境,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 结果的解读和分析:尿常规复检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和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因为尿常规结果的异常并不一定代表有疾病存在,也可能是临时性的或与其他因素有关。
因此,医生需要全面考虑,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
6. 镜检和尿培养:在尿常规复检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镜检和尿培养。
镜检可以进一步观察尿液中的细胞、细菌和结晶等微小物质,以帮助判断疾病类型;尿培养则可以确定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7. 疾病的治疗和随访:尿常规复检结果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后续随访非常重要。
根据尿常规复检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以评估患者的疗效和疾病进展。
为你讲述尿常规检验知识

为你讲述尿常规检验知识定期或是不定期做尿常规检验,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肾脏疾病,针对全身性疾病与身体其它脏器影响尿液变化的疾病,比方说糖尿病、肝胆疾患等的判断存在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尿常规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吧!1.什么是尿常规检验呢?针对尿常规而言,其是辨别泌尿系统疾病的首选检查。
借助显微镜可以看到尿液的实际情况,掌握尿液的性质,通常涵盖以下几点:一是尿色;二是尿液酸碱度;三是尿液中有无白细胞;四是尿液中有无尿糖;五是尿液中有无病原菌等,对泌尿系统的病变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客观上讲,定期或是不定期做尿常规检验能够从中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的相关征兆,倘若存在尿糖,那么此时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倘若出现白细胞,那么这个时候应当确定是否存在炎症;倘若存在诸多的红细胞,此时需怀疑是否有血尿的发生。
2.尿常规检验内容有哪些呢?尿常规检查主要涵盖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一般性状检查;二是尿液化学检查;三是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深度剖析尿常规检查是有效诊断肾脏功能与肾脏疾病最关键的指标。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通常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尿量;二是泡沫;三是酸碱度等;尿液生化检查通常涵盖以下几点:一是尿蛋白定性;二是尿酮体;三是尿胆素等;尿沉渣镜检通常涵盖以下几点:一是红细胞;二是盐类结晶;三是细菌等。
3.尿常规的一般指标3.1尿液颜色淡黄色是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尿液的颜色很容易受尿液成分的干扰,而以下几个方面均会对尿液颜色的深浅产生影响:一是饮食情况;二是药物;三是疾病等。
3.2尿比密针对尿比密而言,其是判断肾脏浓缩稀释能力的一种指标,能够将肾脏的功能充分地展示出来,倘若过度饮水,那么这个时候尿液的颜色就会变深,并且尿比密也会上升。
但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因为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也多,体重减轻)的特点使得尿液颜色不深,然而因为尿液当中存在诸多的葡萄糖,此时尿比密就会呈现出上升的状态。
3.3酸碱度酸碱度通常与饮食情况密不可分,实际上就是爱吃肉的偏低,爱吃素的偏高。
尿液分析仪复检规则

1涂片复检
2与尿干化结果是否相符
4
干化与尿沉渣
①结果与病情不相符
1涂片复检
2主要依据干化学结果发报告
4.(1)
BLD与
红细胞
1BLD阳性,红细胞未检出
2BLD阴性,红细胞检出
①观察尿液是否为酱油色血红蛋白尿
②涂片复检
3询问病人病情及用药情况
④重新留取标本
4.(2)
NIT LEU与白细胞
1涂片复检
2综合考虑病人病情及用药情况
②重新留取标本
4.(5)
维生素C
①维生素强阳性
①电话询问医生该病人用药情况
②重新留取标本
5
经期标本
①出现大量红细胞,浑浊
②结果与病情不相符
①重新避过经期留取标本
②危重病人涂片镜检
郧西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临检室
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复检规则
编
号
参数
复检条件次序:①→②→③
采取措施次序:①→②→③
1
尿液外观
①渣子较多、白色、有凝块
①涂片复检
2
NIT BLD
LEU PRO
①NIT BLD LEU PRO任意一项尿干化中出现+++
1涂片复检
2再用干化学测试一次
3与尿沉渣结果是EU阳性,白细胞未检出
2NIT LEU阴性,白细胞检出
1涂片复检
②考虑标本是否被污染
③与病情不符,清洁外生殖器后重新留取标本
4.(3)
PRO与
管型
①PRO强阳性,管型未检出
②PRO阴性,管型检出
1涂片复检
②考虑标本是否被污染
③重新留取标本
医学检验部复检制度

医学检验部复检制度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检验科要对可疑结果及危急值结果进行复检,特制定本制度。
一、要根据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对血细胞分析仪的可疑结果进行常规图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与数量。
二、尿液常规检测中,WBC、RBC、蛋白、亚硝酸盐有阳性者要进行复检;肾病患者的标本也要进行复检;同一标本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仪结果不符,要镜检确认。
三、对传染病检验的阳性结果要进行再次复检确认后方可发出阳性报告。
四、对所有危急值结果都要进行二次复检,确认为危急值后,方可通知临床并发出报告。
五、对生化结果出现的极值、与历史数据不符或与病情不符的结果要进行复检核实。
六、对临床医师提出疑问或要求复检的结果要进行复检确认。
体检尿检复查注意事项

体检尿检复查注意事项1.重新采集尿样:进行尿检复查前,需要重新采集尿液样本。
采集尿样的方法要正确,以免对结果产生干扰。
应在早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后采集中段尿。
在采集过程中,避免尿液与外界环境接触。
2.保存尿液的方法:采集好的尿液样本需要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通常为干净的塑料容器。
容器应密封,并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以防止细菌繁殖和尿液成分的变化。
3.避免干扰因素:尿液检查的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饮食、药物、疾病等。
在进行尿检复查时,需避免进食或使用会影响尿液成分和颜色的食物或药物,如染发剂、果汁、维生素C等。
此外,尿样采集前的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避免尿液中有过多的代谢物质。
4.尽早复查:一旦初次尿检结果异常或不确定,尽早进行尿检复查。
这样可以避免疾病的恶化或进一步的并发症。
如果是因为其中一种药物引起尿液异常,及时停药后尽快进行复查,以确定是否恢复正常。
5.复查必要性的评估:在进行尿检复查前,需评估是否有必要进行复查。
一般来说,如果初次检查结果明显异常或与临床症状不符,复查是必要的。
然而,如果初次检查结果轻微异常或与临床症状相符,可以酌情决定是否复查。
6.了解尿液检查指标:在进行尿检复查前,了解尿液检查的常见指标有助于对结果的理解和解释。
常见的指标包括尿常规检查、尿白细胞酯酶检测、尿蛋白定性和定量检测、尿糖定性和定量检测等。
7.查明原因和病因:尿液检查结果异常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复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查明原因和病因。
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定疾病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检验科尿常规复检规则

检验科尿常规复检规则尿常规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异常等方面的情况。
但是,由于尿液的成分较为复杂,很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解。
因此,在进行尿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些复检规则,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尿常规复检规则。
1.临床要求:严格按照医生的临床要求和患者的病情来进行尿常规的复检。
例如,在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时,复检的间隔应根据病情的变化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症状缓解一周后进行复检。
2.正确收集:尿液的采集要正确无误地进行,采集时要注意不要弄混入尿液中的其他物质,如静脉导管液、阴道分泌物等。
避免尿液采集时的交叉污染。
3.标本保存:采集好的尿样应在两小时内送到检验室进行检测,如果延迟时间较长,可将尿样放在4℃冰箱中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
同时,要注意标本保存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以避免样本的变化。
4.标本标识:每个样本都应正确标识,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信息。
避免样本的交换和混淆。
5.检验项目:复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对已检测的异常指标进行检查和分析。
一般来说,尿常规检测的项目包括尿液外观、尿比重、尿pH值、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尿潜血、尿白细胞和尿红细胞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要求进一步检测其他指标,如尿沉渣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
6.结果解读:复检的结果应由专业的医师进行解读,并与初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复检结果与初检结果一致,则结果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如果复检结果不一致,则需要再次进行检测,或进行其他相关检查以进一步确认。
7.结果报告:复检结果应写在报告中,并准确明确地记录每个指标的具体数值。
对于异常指标,应在报告中进行标注,并解释可能的原因和临床意义。
如果复检结果与初检结果不一致,则应在报告中特别说明,并说明原因。
检验科复检规则和复检标准

检验科复检规则和复检标准《检验科复检规则和复检标准》
嘿呀,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检验科的复检规则和复检标准哈!
先来说说为啥要有复检这回事儿呢。
你想啊,检验的结果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关系到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呢。
万一有点小差错,那可不得了,所以复检就是为了让结果更准确、更可靠呀!
那啥时候需要复检呢?比如说,检验结果和临床症状明显不相符的时候,那肯定得复检呀,不然咋整!还有呢,如果数值特别异常,高得离谱或者低得吓人,那也得重新来一遍,看看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再就是仪器出故障啦,或者操作过程中感觉有点不对劲,这些情况都得复检。
然后呢,复检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进行的哟。
得按照标准流程来,可不能瞎搞。
检验人员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对待。
要是第一次检验的时候就马马虎虎,那复检不就成了摆设嘛!
再来讲讲具体咋个复检法。
如果是血液检验,可能得重新抽一次血,再仔细检测一遍。
要是仪器的问题,那得先把仪器修好,再重新做。
而且呀,复检的时候不能和第一次一样马虎哦,得更加仔细,每个步骤都要确认好。
还有哦,复检的结果也要好好对比分析一下。
看看和第一次有啥不一样,为啥会不一样。
这可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呢,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搞明白的。
哎呀,总之呢,检验科的复检规则和复检标准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呀!这可关系到大家的健康呢。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规则和标准,得认真遵守,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呀。
大家都要记住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呢!咱得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医生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好好对待检验科的复检哦!嘿嘿,就说到这儿啦,大家可都要记好啦!。
尿液复检规则标准

尿液复检规则标准一、目的尿液复检规则标准是为了确保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出现,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尿液检测的实验室和医疗机构。
三、复检规则1. 任何尿液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或可疑时,应进行复检。
2. 复检时应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或不同的实验室进行检测,以排除误差和错误。
3. 复检时应保证标本的密封性和完整性,以防止交叉污染和误差。
4. 复检时应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复检时应采用可靠的检测试剂和仪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6. 复检时应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合理选择尿液标本的采集时间、方式和处理方法。
7. 复检时应遵循相关的医疗法规和伦理规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四、标准操作流程1. 尿液标本的采集:采集尿液标本时,应采用干净、卫生的容器,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采集的尿液应不少于10毫升,并标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
2. 尿液标本的处理:采集的尿液标本应尽快进行处理,以防止细菌繁殖和化学变化。
处理时应采用适当的防腐剂或保护剂,如甲醛、草酸等。
3. 尿液标本的运输:运输尿液标本时,应保证容器的密封性和完整性,避免泄漏和交叉污染。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光照等不利因素对标本的影响。
4. 尿液标本的接收:实验室收到尿液标本后,应进行核对和验收,确保标本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如有异常或可疑情况,应立即通知送检医生或护士进行处理。
5. 尿液标本的检测:实验室应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进行尿液检测。
检测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尿液标本的存储和处理:检测完毕后的尿液标本应进行妥善存储和处理,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如有需要,应进行长期保存。
7. 报告审核与发放:检测结果应经过审核和校对后发放报告单据。
报告单据上应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以及检测项目、结果、参考值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资料尿常规审核与显微镜复检规则
一、尿常规审核规则:
1.尿常规全部需做尿沉渣分析。
2.尿沉渣分析每一例均需在电脑上复核仪器拍摄的图像,对仪器识别错误的细
胞修正后审核。
3.尿沉渣仪器图像人工肉眼复核率100%。
二、尿常规显微镜复检规则:
1.仪器提示有真菌、滴虫、管型、结晶,仪器拍摄的图像在电脑上识别不清。
2.干化学全部指标阴性,尿沉渣结果异常。
3.肾病患者标本。
4.医生医嘱要求显微镜检。
三、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操作
1.取试管倒入混合后的新鲜尿液10ml,2000r/离心5min。
2.待离心停止后,取出试管,弃去上层清液,留下0.2ml左右沉渣,轻摇离心
管,使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匀。
3.取尿沉渣一滴,滴在载玻片上,用18mm的盖玻片覆盖。
4.镜检观察,用低倍镜头,观察其中有形成分的全貌及管型。
用高倍镜头观察
鉴定细胞成分和计数,应观察10个视野所见最低和最高值,记录结果。
管型用高倍镜鉴定,但计数按低倍镜观察视野,记录结果。
5.在报告单上录入镜检结果。
快速输入选择(红细胞、白细胞、管型)
检验科20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