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不同地域的衣食住行
泰山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精品设计

计
内
容
一、通读课本19---25页
1.采用比较法掌握世界民居和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世界民居
制作材料
作用
国家或民族
代表服饰
服饰特点
蒙古族
非洲土著族
日本和服
阿拉伯
苏格兰
2.编口诀话饮食。
中国的筷欧洲的叉,阿拉伯印度新疆抓,自由方便北欧餐。
3.出行方式看交通。
同学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有。
在一些环境特殊的地区,至今必须采用传统的交通工具,请举例:
二、判一判
1.尼日尔人组织骆驼赛跑来庆祝节日。()
2.许多禁忌没有科学根据,我们不必遵守。()
3.德国人特别忌讳数字13.()
4.在我国的传统婚礼中,新娘要穿红色嫁衣。随着时代的变迁,东方新娘也穿上了白色婚纱。
三、答一答
学习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礼节和习俗,对我们小学生有什么好处?
设
计
说
明
1.填一填、判一判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印象。
设
计
内
容
一、我国的传统节日:
1.读课本31—33页,填写下表。
传统节日
时间
风俗
2.搜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和歌曲。
3.你印象最深的传统节日怎样的,有什么感受?
二、国外节日览胜:
1.西方国家的主要节日有。
2.西方国家过新年时,讲西班牙语的国家要以祝愿自己未来12个月事事顺利,心想事成;英国人年终之夜要苏格兰人要;加拿大人要;吉隆坡华人要。
活
动
建
议
1.提前一周布置预习活动,以学生自主预习和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预习,老师在上课前一天检查活动情况,采用小组检查和教师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第二册的开始,也是最后一个以“我是中国人”为内容的单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初,再到今天的人民小康社会,这个单位的历史跨度很大。
因此,教学占据了大量的材料,教学中要选择大量的实例,尤其要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本单元分为四课。
第一个主题为“中国人们站起来了”,第二个主题为“改革开放奔小康”,第三个主题为“走进新时代”。
这三个主题,按照时间先后的关系,反映了我们国家三个历史时段的社会变化,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
“中国人们站起来了”主要讲建国初期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建设热情;“改革开放奔小康”反映的是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穷则思变带来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的变化;“走进新时代”将的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建设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路。
【单元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意义。
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能说出新中国日益发达强盛的事例。
3.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富国强民的改革开放政策;我们知道,中国正在从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4.深刻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鼓励学生树立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志向。
【单元设计】本单元教材的内容主要是充分利用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事实,如故事、图片、史料、十五计划简介等。
例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一课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的史料被用来突出中国人民的立场。
“农民翻身解放”这一特定的历史镜头,反映了农民分田后的喜悦;“废墟巨变”指的是新中国在完全无辜的情况下有了自己的产业;“走向世界”反映了新中国外交从“听命于人”到“独立自主”的转变;《走向新时代》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并通过改革开放进入了快车道。
由于国力日益强大,统一大业正在一步步向前推进。
2015春山东版品社六下《多样的居民和生活》word教案x

雷集中学六年级社会学科电子教案主备人:宋萌第二周星期(2015年3月6日)总第2课时导学与训练多样的居民和生活生活习俗 信仰 节日习俗尊重 宽容 欣赏教 学 反 思品味人生1、 很多时候,看的太透反而不快乐,还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2、 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
顾城《生命幻想曲》3、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4、 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没有心碎的时刻。
我不曾摊开伤口任宰 割,愈合就无人晓得我内心挫折。
5、 永远不要隔着屏幕说分手,最大的遗憾是连离开都不能当面说清。
6、 最先道歉的人最勇敢,最先原谅的人最坚强,最先释怀的人最幸福。
7、 好像每次都是这样,没有例外。
在我们最需要有一个人去依靠的时候, 往往到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挺过去。
8、 对我不满意,请直接来给我说,别到别人那里去宣泄你无处安放的情绪。
9、 有些事,你把它藏到心里,也许还更好,等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故事。
10、 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对自己太苛刻的人只会消耗掉更多让自己幸福 的能力11、 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路,有人同行 才不觉漫长;爱情,要相互记挂才体味情深。
作 业 布 置12、只有当痛苦在可以承受的时候,我们会自怨自艾。
当痛苦无法承受,我们就只会一笑置之。
13、爱情是一颗心找到另一颗心,而不是一张脸找到另一张脸。
为了找到那颗心,我们要学会不要脸。
14、比失去你更令我伤心的事是,你都没有为了和我在一起而努力过。
15、这世上有一条路无论如何也不能走,那就是歧途,只要走错一步结果都会是粉身碎骨。
《千与千寻》16、保持一份自信,做最好的自己,宁可高傲地发霉,不要低调地恋爱。
17、亲爱的,我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流浪流浪。
灯火阑珊或是烟火灿烂,我总是愣在某个角落,静静的等你走来。
18、其实爱情里处得好不好,标准就两个字:不累。
因为,对的人,不会让你觉得累。
19、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山东版品社六年级下册《多样的居民和生活》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x

象。
7、 总结:西方国家
2
四.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 的圣诞节就像中国过
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 春节一样。
作
业
导学与训练
布
置
多样的居民和生活
板
生活习俗 信仰 节日习俗
书
尊重 宽容 欣赏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3
过
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
宗教的创始并不神秘Hale Waihona Puke 任何一种文化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
的生长都离不开其社会土壤。
交流。
三.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 5、 汇报:圣诞节在
程 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 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
6、 讨论:看课件后 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
居。各部落都有
伊斯兰教的宗教信
仰,宗教节日,习俗忌
自己信仰的神,部落间常为争夺牧场
教
讳。
掠夺财富而发
4、让学生谈一谈在西
生战争。人民渴望半岛尽早统一。这 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
说明统一是当
怎样的节日(播放课
学
时历史的必然趋势。让学生理解伊斯 件.视频资料)
兰教创立的社会背景及必要性。感受 4、 小组交流:先将
生分析阿拉伯半
位置。
岛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2、引导学生,了解
二.介绍 6~7 世纪的阿拉伯社会: 阿拉伯半岛内陆大 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原,其中夹带着
伊斯兰教创立的情 况:创始人,创立时 间,经典著作,主要教 义。
一些绿洲。大部
3、 组织学生利用
不同地区不同生活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课题: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总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民俗概况,知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人民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
2、让学生了解各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祖国大家庭千姿百态的民风民俗,进而激发学生对祖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辣妹子》,请大家欣赏。
这首歌好听吗?(好听)你们知道歌里所唱的“辣妹子”是指哪些地方的人吗?重庆四川贵州湖南,你是怎么知道的?四川麻辣鹅重庆烧鸡公。
喜欢吃辣的人各地都有,但却相对集中在重庆、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她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吃辣呢?2.请大家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读一读书本第89页孟洁和李本雄同学说的话,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学生自由读,你找到答案了吗?因为那里地方气候比较寒冷,吃辣椒可以取暖。
所以,那里的人们把“海椒当衣裳,久而久之便无辣不成味”。
北方人特别能吃辣,那南方人呢?由此可见,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别很大。
人们的生活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课文(一)初步感受地形地貌1.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我们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看,这就是咱们祖国的地形图,你知道在地图上是怎么表示方向的?2.你能在图中找到我们的家乡江苏吗?(请同学上台指)她属于哪个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3.平原是一种地形地貌,平原是什么样的?(图)遍地绿色十分平坦一碧千里我们的家乡就在这一碧千里的平原上,你有什么想说的?我为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地方感到幸福。
4.你还知道哪些地形地貌?(图)高原盆地山脉沙漠丘陵说说这些地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高原让我感觉很高,很干燥,植物很少山脉连绵起伏盆地像一个大盆沙漠干燥,人烟稀少。
(二)认识(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到第90页,在地形图上找一找它们的位置,并说说它们的名称,找到后填在书上。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多样的居民和生活》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多样的居民和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样的居民和生活》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状况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文化常识,对我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方面,还需要加强引导。
此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状况,认识各地的风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状况和风土人情。
2.难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3.准备好合作探讨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各地的风土人情。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状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山东版品社六下《多样的居民和生活》word教案

. 导 入 : 学 生 示 《 西 亚 北 非 地 形 图 》 ,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阿 拉 伯 半 、 引 导 学 生 , 了 解 伊 斯 兰 教 创 立 的 地 理 位 置 , 的 情 况 : 创 始 找 出 相 应 位 置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业 布 学与训练 置
板 样 书 的 设 计 居 民 和 生 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解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不 同
教学重 点
区 域 文 明 文 化 成 就 及 其 特 色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解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不 同
教学难 点
区 域 文 明 文 化 成 就 及 其 特 色 。
教学策 略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课堂练习) 二次 备课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活 习 俗
信 仰
节 日 习 俗 重 宽容 欣赏
名师精编
域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的 社 会 生 活 概 貌 , 了 解 不 同 区 域 文 明 的 生 活 方 式 。
举 文 化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传 播 的 一 些 途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径 , 了 解 历 史 上 不 同 地 区 之 间 文 化 交 流 的 结 果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雷集中学 六
主备人:宋萌 第 二
年级
周 星期 (
社会
学科电子教案
总第 2 课时
20XX 年 3 月 6 日)
授课人:
多 样 的 课 题 居
课 型
新授
民 和 生 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解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不 同 知识 技能 区 域 文 明 文
小学思想政治_不同地域的衣食住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传承文化、开拓创新的品格和热爱生活、体会获取异域文化的快乐,热爱多姿多彩世界的情感。
2、通过学生上网查询、书籍翻阅,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自我阅读、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养成自我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3、通过了解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民居和服饰,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地域人们的民居和服饰。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地域人们的民居和服饰的形成差异的原因。
体会异域文化的丰富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多姿多彩的世界。
【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共同搜集不同地域的民居和服饰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有兴趣的小组可以制作课件。
2、收集相关的实物展示资料。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图片导入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前段时间我去了内蒙古,跟我去看一看内蒙古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一样?(播放配乐图片)2.你看出不同了吗?(吃的、穿的、住的等等不同)是的,不同地域就有不同的衣食住行。
现在我们就开启新的旅程,一起学习第四课《不同地域的衣食住行》。
(齐读课题)小组交流,准备展示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请根据"温馨提示”做好准备,首先,我们走进的是世界民居览胜。
温馨提示:1、选出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居,小组内交流后展示。
2、组长合理分工,选出发言人展示交流结果。
3、认真倾听,互相补充。
世界民居览胜1.学生分组展示组展示客家土楼、毡房等特色民居资料。
二组展示圆顶雪屋、“浮脚楼"等的资料。
每组展示完毕后,请其他小组评价、质疑或补充。
师补充客家土楼资料:客家土楼除了圆形机构还有方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圆形的结构是最著名的。
师补充蒙古包和毡房的区别:毡房和蒙古包相似但又区别:毡房比蒙古包要小,顶部尖,春秋夏三季使用,冬天住在用木头做的“冬窝子"里居住。
师补充圆顶雪屋资料:在北极由于气温极低,帐篷无法御塞,所以这一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建造了有名的圆顶雪屋,迁入地下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地域的衣食住行
【教学目标】
1.讨论交流,养成自我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生上网查询,书籍翻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3.培养学生传承文明,热爱生活,体验快乐,热爱多彩多姿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世界民居,民族服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个民族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习俗。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地理条件,使得文化习俗各异,因而表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各具特色。
(一)世界民居览胜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形成这些有趣的现象?见过那些不同民族的住房。
1.福建、广东一带的客家土楼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2.圆顶雪屋,是生活在地球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居住的房子。
3.在马来西亚北部,常常可以看见竹筏上有竹制的房子,许多人常年生活在船上。
(二)民族服饰万花筒
见过那些民族服饰,你觉得这些服饰有什么特点?还见过哪些有趣的民族服饰?
1.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适合游牧生活和北方的草原气候。
2.非洲土著民族的服饰十分特别,并且常会用各种各样的装饰物。
3.日本的和服设计成开襟、宽大、不用纽扣、腰间系带子的款式,这样穿起来凉快舒服。
4.阿拉伯人喜欢白色,男人的传统服装多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
5.苏格兰的男子有传短裙的习俗。
(三)饮食文化面面观
1.中国人大多数吃饭用筷子,欧洲人吃饭用勺子、刀子和叉子。
2.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印度和我国新疆等地区,还保留着吃手抓饭的习俗。
3.现代快捷的吃饭方式:自助餐。
(四)出行方式掠影
1.古今中外,人们对出行方式都十分重视。
无论是出行日期的确定,还是交通工具的选用,都很讲究。
有些地方还使用传统交通工具。
2.威尼斯是一座水上之城,城内所有的交通方式都是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