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开产

蛋鸡开产
蛋鸡开产

蛋鸡开产前后

1、做好转群上笼前的准备工作:

1.1检修鸡舍和设备:认真检查料槽、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及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立即维修,保证鸡入笼时完全正常使用。

1.2清洁消毒:具体见北塬鸡场《蛋鸡场常规防疫消毒制度》中的淘鸡后的消毒措施。

1.3物品用具准备:所需的各种用具、必需的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要在入笼前准备好并进行消毒;安排好饲养人员,做到定人定鸡。

2、转群上笼:

2.1上笼日龄:现代高产配套杂交蛋鸡开产日龄提前,在生产中必须在16-17周龄前转群上笼。提前入笼使小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环境,适应环境,互相熟悉,形成和睦的群体,并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2.2选留淘汰: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过小鸡、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2.3分类入笼;上笼时将较小鸡和较大鸡分别装在不同层次的鸡笼内,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为避免先入笼鸡的欺负后入笼的鸡,将鸡只一次移入每个单笼。

3、免疫接种:在开产前要进行完最后一次的免疫接种。免疫所用疫苗要来源可靠,质量保证,保存良好,接种途径适当,接种量准确,接种确切,不重不漏,同时要避免疫苗的浪费。

4、驱虫:开产前做好驱虫工作,110-130日龄。每公斤体重左旋咪唑20-40mg拌料,连用两天驱蛔虫;球虫污染严重时,上笼后速用抗球虫药5-7天。

5、光照: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很大,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此外光照可调节青年鸡的性成熟和使母鸡开产整齐,所以开产前后光照控制非常关键。体重符合标准或稍大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可在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20分钟直至16小时;如果体重小于标准的鸡群在18-20周龄开始光照刺激。光照时数逐渐增加,如果突然增加易引起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宜,不易过强或过弱,过强易发生啄癖,过弱起不到刺激产蛋的作用。

6、饲养:

6.1适时更换饲料:开产前2周母鸡骨骼中钙的沉积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和减少产蛋疲劳症的发生,应从17周起将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9%提高到2.5%,产蛋率达25-30%是换上含钙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6.2保证采食量:开产初期产蛋率上升快,蛋重逐渐增加,体重也不断增加,所以,开产初期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和产蛋率上升应增加采食量,让鸡吃饱吃好,饲料营养走在前头。开产初

期和高峰期无限食必要,但给料量也要适宜,保证每天吃饱吃净,这样既保证鸡群有旺盛的食欲,又避免饲料浪费。

6.3供给充足的饮水:开产前后鸡体代谢旺盛,要保证充足饮水,如果饮水不足会严重影响产蛋率上升,并会出现较多的脱肛

7、减少应激:

7.1转群上笼、免疫接种等工作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捉鸡、提鸡、上笼的动作要轻柔,切忌太粗暴。上笼前在料槽内加上料,饮水器中通上水,并保持适宜光照,使鸡入笼后立即能饮到水,吃上料,尽快适应环境,减弱应激。

7.2饲料更换有过渡期。在实际生产中过渡期至少要有1周。将50%前段料与50%后段料混合饲喂4天后,再将30%前段燎原70%后段料混合肆饲喂3天后改喂后段饲料,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引起应激。

7.3.舍内环境安静,工作程序相对固定,光照制度稳定。

7.4.开产前后应激因素多,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

8、卫生:上笼后,鸡对环境不熟悉,加之一系列生产程序,对鸡造成极大的应激。随产蛋率上升,机体代谢旺盛,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侵袭,所以必须注意开产前后新母鸡的隔离、卫生和消毒,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饲养人员出入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带鸡消毒,减少或消灭传

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生产中开产前后易发生霉形体病和大肠杆菌病,应加强防治。

9、加强对开产前后新母鸡的观察:

9.1新母鸡开产时,由于生理变化剧烈,急躁不安,易发生挂颈、别脖、扎翅等现象,发现不及时引起死亡;产蛋鸡易发生脱肛、啄肛,应加强对开产前后新母鸡的巡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9.2注意细致观察采食、粪便和产蛋率情况,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防患于未然,保证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如何搞好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是将消毒剂按一定的比例稀释后喷雾到鸡体上部,以杀死和减少鸡体及鸡舍内病原菌的一种消毒方法。带鸡消毒不仅能直接杀死隐藏于环境以及鸡体表面和呼吸道中的病原微生物,而且有利于沉降粉尘、净化空气、防暑降温、提高湿度和防止病原扩散。如何科学地进行带鸡消毒,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用于带鸡消毒的消毒剂要求广谱、高效、强力、对金属和塑料制品腐蚀性小,无毒、无残留和无浓烈的刺激性。常用的有过氧已酸、消毒王、卫康等。使用时要选择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2、科学配制消毒液:

各种消毒剂都有适宜的有效浓度,所以带鸡消毒要根据消毒

剂的不同,按照使用要求,合理而科学地配制消毒液。消毒剂用量要准确,比例要合适,浓度要均匀,对不易溶解的消毒剂应当充分搅拌使其溶解。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消毒剂的用量,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的浓度进行科学配制。另外由于水温每升高10℃,消毒液的效果增强近一倍,因此要尽可能地提高水温(不高于45℃)。

3、正确喷雾:

(1)用量及次数:喷雾量按每立方米15毫升(或每只鸡2毫升)消毒液计算,正常情况下每4000只鸡用15公斤的一喷雾器。喷雾次数:冬季两天一次;春季及疫病多发季节每天一次;夏秋高温季节每天一次,必要时结合喷雾降温进行两次;转鸡后三天和开始淘鸡时每天消毒两次。

(2)带鸡消毒时间:每次消毒的时间要相对固定,以避免鸡群应激。冬季在午后温度最高喷雾(温度太低时要关闭门窗,提高舍温3-4℃后再进行喷雾);夏季在午后捡蛋结束后进行,避免药液溅到鸡蛋上影响鸡蛋的质量,温度高时可通过在地面洒水降温。

(3)喷雾方法:喷雾使用雾化良好的小型农用喷雾器进行,喷雾距离以距鸡体50厘米左右为宜,喷雾时动作要轻缓,同时应对舍内所有物品进行喷雾,并对饲料房、鸡舍门口的台阶及环境喷雾消毒。注意要保证喷雾器性能良好,喷头及其部位不漏水,雾化效果好,并每次用完桶内的消毒液。

4、带鸡消毒虽能杀灭鸡体表面及鸡舍内的病原菌,但不能因为搞好了带鸡消毒就忽视其它防疫消毒工作,在搞好带鸡消毒的同时要做到:

(1)做好鸡场与外界的隔离消毒工作;(2)环境消毒要加强;(3)进入鸡舍必须更换消好毒的工作衣、鞋、帽,并对鸡舍内的衣物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下载:Feed mix 反刍营养百分百饲料软件(奶牛、肉牛、肉羊等饲料计算)

https://www.360docs.net/doc/679068280.html,/netdisk/download.php?id=304f6054c43f1652c93b6c2b2e3c9430f5

下载:Genetic Algorithm饲料软件(计算符合·最佳氨基酸比例模型配方)

https://www.360docs.net/doc/679068280.html,/netdisk/download.php?id=8923bdc24c531b3594a39ab66415d83016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一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一 1.保持正常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是下列哪一项 A.阔韧带 B.主韧带 C.圆韧带 D.宫骶韧带 E.骨盆漏斗韧带 2.不属于外生殖器的组成是 A.阴阜 B.大阴唇 C.小阴唇 D.阴道 E.阴蒂 3.测定卵巢功能最简便的方法是 A.宫颈黏液结晶检查 B.女性激素测定 C.基础体温测定 D.诊断性刮宫 E.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4.成年女子卵巢的体积及重量正确的是 A.4cm×3cm×1cm,5~6g B.4cm×2cm×2cm,5~6g C.5cm×4cm×3cm,6~7g D.4cm×3cm×2cm,5~6g E.3cm×2cm×1cm,4~5g 5.促进乳房发育,使乳腺管增生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胎盘生乳素 E.生乳素抑制激素 6.关于成年妇女子宫体积,下列哪项正确 A.长7~8cm,宽4~5cm,厚2~3cm B.长7~8cm,宽2~3cm,厚4~5cm C.长8~9cm,宽4~5cm,厚2~3cm D.长7~8cm,宽2~3cm,厚1~2cm E.长4~5cm,宽7~8cm,厚2~3cm 7.关于正常育龄妇女子宫大小和容积的描述,正确的是 A.7cm×5cm×2cm;3ml B.8cm×5cm×3cm;5ml C.9cm×6cm×2cm;5ml D.10cm×5cm×2cm;7ml E.11cm×5cm×2cm;7ml 8.关于子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子宫位于盆腔的后壁呈梨形 B.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周期性脱落 C.柱形的子宫颈内腔称宫颈腔 D.宫体与宫颈间最狭窄处为子宫峡 部 E.子宫下部较窄呈棱形称子宫颈 9.横行于子宫颈到盆腔壁两侧的韧 带是 A.圆韧带 B.骨盆漏斗韧带 C.主韧带 D.子宫骶骨韧带 E.阔韧带 10.黄体生成素LH来自 A.丘脑下部 B.脑垂体 C.卵巢 D.肾上腺素 E.黄体 11.健康妇女的月经量大约是 A.10~20ml B.30~50ml C.60~70ml D.80~90ml E.100~120ml 12.经期卫生的保健,下列不正确的 是 A.每天进行阴道冲洗 B.要用干净的月经带或卫生巾 C.可照常参加工作 D.保持愉快的心情 E.防止寒冷刺激 13.卵巢除了产生卵子并排卵的生 殖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它合成 及分泌的的激素有 A.雌激素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 素 B.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卵泡刺激 素 C.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黄体生成 素 D.雌激素、雄激素和少量孕激素 E.孕激素、雄激素和少量黄体生成素 14.卵巢内有卵泡发育成熟,子宫内 膜会产生何种变化 A.增生期变化 B.分泌期变化 C.月经期变化 D.月经前期变化 E.蜕膜变化 15.某妇女月经周期为33天,其排 卵日期在月经周期的天数是 A.第14天 B.第15天 C.第16天 D.第18天 E.第19天 16.哪一个阶段在妇女一生中历时 最长 A.新生儿期 B.青春期 C.性成熟期 D.更年期 E.老年期 17.能降低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 敏感性,同时松弛子宫肌的激素为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生乳素 18.能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 敏感性,同时增强子宫收缩力的激 素为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生乳素 19.青春期年龄大致为 A.10~19岁 B.14~17岁 C.12~20岁 D.10~15岁 E.9~15岁 20.人体骨盆的组成包括 A.两块髂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 B.两块坐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 C.两块髋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 D.两块耻骨,一块髂骨,一块尾骨 E.两块耻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21.输卵管由内向外可分为哪几部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 第一章当前的养禽形势及发展展望 第二章家禽的生理及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家禽的品种 第四章家禽的繁殖 第五章家禽的孵化(人工孵化) 第六章家禽的生存环境 第七章家禽的饲料 第八章蛋用鸡的育雏及育成期管理 第九章蛋鸡产蛋期的管理 第十章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第十一章种鸡的饲养管理 第十二章蛋鸭的饲养管理 第十三章肉鸭的饲养管理 第十四章鹅的饲养管理 第十五章人工强制换羽技术 第十六章预防接种与疾病防治 《家禽生产学》复习题 1、家禽的定义。 2、品种的定义。 3、各种家禽的起源。 4、家禽的分类方法及内容。 5、现代生产中鸡的标准品种、现代品种有哪些。 6、我国特有的药用鸡品种有哪些特点。 7、蛋鸭和肉鸭主要有什么品种。 8、大、中、小型鹅主要有什么品种。9、家禽骨骼的独特特点。 10、家禽被皮系统的衍生物。11、家禽羽毛的构成。 12、家禽肌肉构成的特点。13、家禽呼吸系统独特特点。 14、鸡为什么易发生疾病。 15、家禽循环系统中与家畜不同的地方。 16、鸡的生物学特性17、家禽泌尿系统的独特特点. 18、鸭、鹅的生物学特性。19、水禽产品的独特特点. 20、母禽的生殖生理特点。 21、输卵管的构成及在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2、各种家禽的产蛋时间。23、鸡的排卵时间。 24、蛋各部分的详细构造。25、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 26、公禽的生殖生理特点。27、公禽生殖系统的构成。 28、影响精液数量的因素。29、禽类的受精特点。 30、各种家禽自然交配比例及影响因素。31、人工授精的优点。 32、输精时的注意事项。33、采精的方法。 34、孵化的定义。35、种蛋选择的内容。 36、种蛋保存的条件及方法。37、各种家禽的孵化期。 38、影响孵化期的因素。40、孵化的条件及在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41、鸭鹅蛋孵化过程中与鸡的不同之处。 42、鸡孵化过程中的死亡高峰期时间原因 43、提高孵化率的措施。44、养鸡生产中熏蒸常用的消毒药物。 45、初生雏选择的方法。46、雏禽雌雄鉴别的方法。 47、快慢羽鉴别中各种鸡羽毛的情况。 48、影响禽类生存环境的因素主要有 49、家禽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什么。50、光照作用的原理。51、产蛋、肉用家禽最适的温湿度52、通风换气的作用。 53、禽舍空气中有害物质主要有哪些。 54、能量饲料与蛋白质补充料的区别。 55、哪些饲料中可能含有毒素及毒素成份。56、雏鸡的生理特点。 57、禽类生长阶段的划分。58、各种育雏方式的优点及缺点。 59、育雏的条件及要求。60、雏鸡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61、断喙的目的。62、发生啄癖的原因。 63、断喙时的注意事项。64、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65、限饲的目的及方法。 66、限饲时的注意事项。转群时的注意事项。 67、产蛋期的环境条件要求。68、产蛋前为什么要提前补钙。 69、产蛋期观察鸡群的内容。70、产蛋期怎样预防饲料浪费。 71、怎样区分高产鸡和低产鸡。72、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73、产蛋期管理病综合症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74、人工强制换羽的意义75、人工强制换羽的定义。 76、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77、人工强制换羽常用的药物。 78、现代肉鸡的生产特点。79、肉仔鸡生长规律的内容。 80、肉仔鸡生产中的主要问题。81、怎样预防胸囊肿。 82、肉仔鸡的饲养方式及优缺点。 83、肉仔鸡的温度要求有何特点。84、肉仔鸡管理的关键技术。 85、肉仔鸡公、母分群的原因和管理要点。 86、黄羽肉鸡为什么受欢迎。87、黄羽肉鸡管理的特点。 88、蛋用型种公鸡选择的内容。89、肉种鸡母鸡生长期管理要点。 90、肉种鸡公母分槽饲养的原因。91、雏鸭的生理特点。 92、育成蛋鸭圈养管理要点。 93、水禽怎样进行强制换羽及注意事项。 94、各种鸭不同时期的饲养密度。95、肉鸭填饲的目的及原理。 96、填鸭的管理要点。97、禽类常见病的分类。 98、种鹅的选择内容。99、育成鹅管理包括哪几个时期。 100、怎样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1.名词:3个填空15分 2.选择:25个(15+10) 3.问答:6个(3分) 4.简答:6个(6分) 鸡胚胎发育歌诀 入孵第一天,血岛胚盘边。二出卵羊绒,心脏开始动。 三天尿囊现,胚血蚊子见。四天头尾出,像只小蜘蛛。 五天公母辨,明显黑眼点。六天喙基出,头躯像双珠。 七天生卵齿,胚沉羊水里。八显肋肝肺,羊水胚浮游。 九天软骨硬,尿囊已窜筋。十天龙骨突,尿囊已合拢。 十一背毛生,血管粗又深。十二身毛齐,肾肠作用起。 十三筋骨全,蛋白进羊腔。十四全毛见,胚胎位置变。 十五翅成形,胫趾生硬鳞。十六显髯冠,蛋白快输完。 十七蛋白空,小头门已封。十八气室斜,头弯右翅下。 十九闪毛起,雏叫肺呼吸。二十破壳多,蛋黄腹腔缩。 二一雏满箱,雌雄要分辨。二二已过半,扫盘照毛蛋。 孵化好与坏,温气最依赖。牢记辩证法,规律掌握好。 I

消化系统生理.

第八章消化系统生理 1.消化系统生理概述 2.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吸收 4.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二、消化的方式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食物磨碎、变小,并将其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使三大营养物质进行化学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 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互相配合。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2.自律性 3.紧张性 4.富有伸展性 5.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膜电位:不稳定,波动较大。 2.动作电位:时程长,幅值低,其产生主要依赖Ca2+内流。 3.慢波电位:消化管平滑肌细胞在静息膜电位基础上可自发产生节律性去极化,由于这种周期性波动的发生频率较慢而被称为慢波电位,又称基本电节律。 胃平滑肌慢波——3次/分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五、胃肠激素 概念: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生理作用: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运动;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3 营养作用。 脑肠肽: 第二节机械性消化 一、咀嚼和吞咽 蠕动:食管肌肉的顺序舒张和收缩形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二、胃的运动 (一)胃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 1.紧张性收缩

2.容受性舒张 食物→咽、食道感受器→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胃容积增大 意义:使胃容量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 3.蠕动 (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概念: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排空速度:流体食物>固体食物 小颗粒食物>大颗粒食物 糖>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需4-6小时 机制: 胃运动→胃内压↑→胃内压>十二指肠压→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取决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 1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胃内容物→胃扩张→胃运动↑ 胃内容物→胃泌素释放→胃运动↑ 2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1)肠—胃反射 食糜→肠壁上感受器→胃运动↓ (2)肠抑胃素 食糜→小肠粘膜→促胰液素、抑胃肽→胃运动↓ 胃内因素→胃运动↑→排空→十二指肠因素→胃运动↓→排空

海兰褐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目录 第一节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 (1) 第二节育雏前的准备 (2) 一、消毒 (2) 二、升温 (2) 第三节雏鸡的饲养管理 (3)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3) 二、育雏条件 (4) 三、雏鸡的饲养管理 (6) 第四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7)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7) 二、育成期注意事项 (8) 三、海兰蛋鸡限饲喂量与体重标准 (10) 四、生长期营养需要建议 (11) 第五节蛋鸡的饲养管理 (12) 一、产蛋鸡的生理特点 (12) 二、饲养管理条件 (12) 三、产蛋期的营养 (13) 四、产蛋期注意事项 (15)

第六节光照程序 (16) 一、光照程序制定原则 (17) 二、密闭式鸡舍光照程序 (17) 三、半开放鸡舍光照程序 (17) 第七节鸡群免疫 (18) 一、建议免疫程序 (19) 二、疫苗的选择 (20) 三、鸡群免疫接种方法 (20) 四、疫苗接种和使用中注意事项 (22) 五、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和原因 (23) 第八节各阶段鸡群日常管理要点 (23) 一、观察鸡群 (23) 二、定期称重 (23) 三、调整鸡群 (24) 四、带鸡消毒 (24) 五、防重于治 (25) 六、海兰棕壳蛋鸡生产性能表 (26) 七、常用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参考表 (28) 八、饲料配方举例 (29)

第九节养鸡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30) 一、如何选购优质雏鸡 (30) 二、品种和场家的选择 (30) 三、雏鸡的早期死亡原因 (31) 四、雏鸡发育不齐的原因 (31) 五、饲养阶段体重不达标的原因分析 (33) 六、产蛋率上升缓慢的可能原因 (33) 七、为什么没有产蛋高峰 (34) 八、产蛋突然下降的原因分析 (34) 九、如何防止鸡腹泻 (35) 十、产蛋下降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36) 十一、给鸡打针有八忌 (39) 十二、啄癖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41)

家禽用药的特点

家禽用药的特点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各种禽用药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因此,需要根据家禽的特点选择和应用药物,避免套用家畜甚至人医临床用药经验。根据家禽的特点选用药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禽对药物的敏感性 家禽对某些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应用药物时必须慎重。 如家禽对有机磷酸脂类非常敏感。小鸡内服敌百虫,LD50为75~110毫克/千克体重;雏鸭内服敌百虫,LD50为150毫克/千克体重。所以家禽一般不能用敌百虫作驱虫药内服。即使用也应十分注意,以免中毒。 家禽对呋喃类药物也非常敏感,大剂量或长期连续应用时,易引起毒性反应。 家禽对氯化钠较为敏感,日粮中超过0.5%,易引起不良反应:。 磺胺类药物对家禽特别是雏鸡具有一定毒性,如以0.5%浓度混饲雏鸡8天,可能会引起脾脏出血、梗死、坏死和肿胀;对成年鸡则会影响食欲,降低产蛋量。 链霉素如超过500毫克/千克体重,鸡用药后会产生呼吸衰竭及肢体瘫痪而死亡。 喹乙醇一次用量:大于70毫克/千克体重,鸡会出现中毒。

二、家禽的生理生化特性 家禽的生理特点与选用药物有密切关系。如家禽舌粘膜的味觉乳头较少,食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短,所以当家禽消化不良时,不宜使用苦味健胃药。龙胆末、番木鳖酊等药物的苦味不能刺激禽的味觉感受器,也就不能引起反射性健胃作用。因而应当选用其它助消化药,如大蒜、醋酸等。 又如禽类(除鸽、猫头鹰等少数禽类以外)大多无逆呕动作,所以家禽内服药物或其它毒物产生中毒时,不能使用催吐的药物如硫酸铜、去水吗啡等排除毒物,而应用嗉囊切开手术,及时排除未被吸收的毒物。家禽的呼吸系统中,具有其它动物没有的气囊,它能增加肺通气量,在吸气、呼气时增强肺的气体交换。同时,家禽的肺不像哺乳动物的肺那样扩张和收缩,而是气体经过禽肺运行,并循肺内管道进出气囊。家禽呼吸系统的这种结构特点,可促进药物增大扩散面积,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量,喷雾法是适用于家禽的有效药法之一。 畜禽用药时有些饲料该停喂 给畜禽用药时为保持药效充分发挥,使养殖户不花冤枉钱,降低养殖成本,必须注意饲料对药效有什么影响。畜禽用药期间必须停喂以下一些饲料: 1.麸皮:麸皮是高磷低钙饲料,含磷量为含钙量的4倍以上。在治

蛋鸡开产过程三次保健方案

蛋鸡开产过程三次保健方案,确保蛋鸡冲高峰: 蛋鸡18-28周,经历整个开产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产蛋率、蛋重、体重都在不断的增长,这10周,是蛋鸡应激最强烈的阶段,抗体消耗量大,鸡体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合理考虑饲喂药物,以预防鸡群得病,确保蛋鸡上高峰并确保高峰稳。 一:产蛋率10%时 释义:此时鸡群刚刚开产不久,最易出现内分泌失调、脾胃失调的现象,表现为粪便稀散不成型、采食较慢、抵抗力低下等现象。且此时是卵泡高速发育期及输卵管成型期,故此时需要调理脾胃和内分泌以及补充营养和增加机体抵抗力。易患生理症状:拉稀、采食量不上,体重不上等。 易得疾病:初产母鸡综合征。 建议:使用一次抗大肠杆菌的药物,进行鸡群净化,杜绝出现初产母鸡综合征。同时注意钙粉的添加,一般建议15周龄时添加石粉3%,18周后,每增加10%产蛋率增加1%,至产蛋率50%时,石粉添加到8%。

二:产蛋率50%时 释义:此时大部分鸡群已经开产,输卵管受应激比较大,容易出现输卵管炎症和啄肛现象。卵泡发育比较迅速,所需营养较多且肝肾负荷较大,此时机体抵抗力较低,因此此时鸡群应以消炎、调理输卵管和增加抵抗力及补充均衡营养为主。 易得疾病:输卵管炎。 建议:使用一次输卵管炎的药物。同时配合保肝护肾的中药。另外该阶段需要较大多的蛋白和脂肪,以确保卵泡的发育,而往往该阶段采食量上升不理想,所以,该阶段全价料蛋白应该达到16.5%以上,最好达到17%,粗脂肪含量应该达到3%以上,最好达到3.5%(添加油脂1-1.5%)若体重不理想,可添加油脂2%到26周后减为1.5%,32周后减为1%。 三:产蛋率90%时 释义:此时产蛋率正式上高峰,绝大多蛋鸡已经开产,只要少数蛋鸡没有开产或没有达到高产。此时鸡群抗体消耗量极大,抗体水平比开产前下降很多。鸡群极度疲惫,鸡群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产蛋生理现象。此时鸡群最容易得病。 易得疾病:输卵管炎、病毒病(新城疫、H9等) 建议:1、使用促进输卵管发育的中药,促进卵泡的发育。 2、使用抗输卵管炎的药物消除输卵管炎症。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 学习要点 1.儿童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鹅口疮及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3.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4.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5.脱水程度和性质的判定以及儿童腹泻病治疗中液体疗法的运用。 第一节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道的起端,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受损伤和感染。3个月以下婴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故不宜喂淀粉类食物。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但因婴儿口底浅,不能及时吞咽全部唾液,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发育不完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故10个月以下婴儿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三、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松弛、张力低)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特别是吸奶时常吞入过多空气,故易发生生理性溢乳和呕吐。胃黏膜有丰富的血管,但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胃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少且酶活力较低,消化功能差。儿童胃容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新生儿期约为30~60ml,1~3个月时为90~150ml,1岁时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 儿童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为身长的5~7倍(成人仅为4倍)。肠黏膜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但由于肠壁薄、通透性高且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易经肠黏膜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幼儿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固定性差,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婴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养管理(20 周龄—淘汰)育成鸡培育到照产蛋期管理。产蛋期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的生活环境(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成分);合理的饲料营养;精心的饲养管理;严格的疫病防治。使鸡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各种性能,为此必须做到科学饲养,精心管理。 1、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开产是小母鸡一生中重大转折,产第一枚蛋是一种强刺激,应激相对大。产蛋前期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仍在不断增长,产蛋率迅速上升,因此生理应激反应非常大。 由于应激,使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下降,所以,应减少外界干扰,减轻应激。 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从18 周龄开始应给予高水平的产前料,在开产直到50%产蛋率时,粗蛋白应保证在15%;以后要根据不同产蛋率,选择使用蛋鸡料,保证其产蛋所需。对产蛋高峰期如果在夏季,应配制高能、高氨基酸营养水平的饲料,同时应加入抗热应激的药物。 蛋鸡每天喂量3—4 次,加量均匀。同时要保证不间断供给清洁饮水。 3、光照管理。产蛋鸡的光照应采用渐增法与恒定光照相结合的原则,光照强度为3—4瓦/m2, 光照时间从20 周龄开始,每周递增1小时,直至每天17小时。光照时间与强度不得随意变更。 4、做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

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C,湿度为55—65%通风应根据生产实际,尽可能保证空气新 鲜和流通。 5、经常观察鸡群并做好生产记录。 健康与采食,产蛋量、存活、死亡和淘汰、饲料消耗量等都应该详细记录。在产蛋期,应该注意经常观察鸡群,发现病鸡时应迅速进行诊断治疗。 二、蛋鸡饲料营养水平 鸡的生长、产蛋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是从饲料中摄取。鸡获得各类营养物质后,经过体内的消化、代谢活动,转变成鸡的体蛋白、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糖元等,进而合成为人类需求的鸡产品。 1、蛋鸡的饲养标准 蛋鸡的营养指标有:代谢能、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必须脂肪酸。这里主要列 出代谢能、粗蛋白质、钙、磷、食盐以及蛋氨酸、赖氨酸需要量(见表2)和我国蛋鸡配合 饲料标准(表3)。在蛋鸡配合饲料标准中,产蛋后备鸡包括雏鸡、青年鸡两个阶段。 表2:蛋鸡各阶段营养指标

蛋鸡预产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蛋鸡预产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核心提示:预产阶段鸡体的生理变化特点生殖系统快速发育18 周龄时卵巢重量约为10 周龄时的4 倍,但在19 周龄、20周龄时则分别为10 周龄时的30 倍和48 倍左右。它说明在18 周龄后卵巢上的卵泡开始大量、快速地生长;与... 预产阶段鸡体的生理变化特点 生殖系统快速发育 18周龄时卵巢重量约为10 周龄时的4倍,但在19 周龄、20周龄时则分别为10周龄时的30倍和48倍左右。它说明在18周龄后卵巢上的卵泡开始大量、快速地生长;与此同时,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迅速增加。卵泡生长和输卵管的发育受光照和饲料蛋白质的影响很大。 骨钙沉积加快 在18 周龄~20周龄期间骨骼重量增加15克~20克,其中4 克~5克为髓骨钙。它的沉积大约在产第一个蛋的前10 天,是由卵泡中分泌的雌激素诱发的,髓骨钙在性成熟后作为蛋壳形成时钙的来源之一。若动用过多则出现缺钙、笼养鸡疲劳综合征等问题。 体重的快速增加 从18 周龄开始鸡只又出现一个快速增重时期,4 周内增重约400 克,此期体重的增加对以后产蛋高峰持续期的维持是十分关键的,若增重达不到标准则会影响总的产蛋率和总产蛋量。 鸡只处于一种明显的生理应激状态,在预产阶段内鸡体发生了很大的生理变化,生殖系统生长发育、肝脏体积增大且合成机能增强,体重增加, 内分泌机能旺盛,这一切变化对鸡只来讲都是一种应激,其抵抗力会因此而明显下降。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易发病阶段。 预产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各系统的正常发育,降低生理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鸡群以后的高主稳产打好基础,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淘汰病、弱、残鸡蛋鸡群经过较长的育成饲养,常会出现少数的病鸡、弱鸡和伤残鸡。为了提高鸡群的整齐度、合格率及保持开产的一致性,必须在预产阶段进行整群工作,淘汰那些无治愈希望的病鸡、体重与群体水平相差甚远的弱鸡以及失去生产价值的伤残鸡。 接种和驱虫 在预产阶段,要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寄生于体表的虱、螨类寄生虫,采取喷洒药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寄生于肠道内的寄生虫,采取饲料拌药喂服,同时在鸡群预产期,还要进行一次新城疫I 系苗的注射,防止鸡群开产后暴发

蛋鸡开产晚是什么原因

蛋鸡开产晚是什么原因 蛋鸡在我国各地基本上都有养殖,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家禽。因为养殖蛋鸡主要是为了鸡蛋,所以养鸡户们对蛋鸡的开产时间是非常重视的。而很多人发现有时候蛋鸡开产时间比较晚,对其养殖效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那么蛋鸡开产晚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松鼠哥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胫骨长度不够 胫骨的长度对于蛋鸡来说,是直接影响到能够产蛋的一个最关键的指标。很多养鸡户在养殖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不知道这个指标的。而且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养殖成本,而没有根据要求严格饲喂全价饲料,导致饲料营养不足。从而影响蛋鸡胫骨的发育,导致雏鸡在六周龄之前胫骨过度。在褐壳蛋鸡进入到两月龄左右后,想要其正常开产的话,那么胫骨的长度最少要在80毫米左右,如果过短的话,那么蛋鸡的开产时间便会因此推迟。 2、发育不成熟 蛋鸡开产对体重、均匀度是有着很大的要求的,如果均匀度过差的话,那么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将会延迟三周左右。而且均匀度过差的话,那么鸡群在生育期中的死淘率也是非常高的。产蛋高峰期时间也比较短,养殖效益差。再有,如果鸡群的性成熟时间没有一

致的话。造成有的鸡开产早,有的鸡则开产晚。那么鸡群中每只鸡的产蛋高峰期都会有所不同,而且没有一个集中的产蛋高峰期。 3、育成后期管理不当 在蛋鸡进入到育成期之后,鸡群的均匀度对以后的产蛋会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也不能够过分追求均匀度,这对蛋鸡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好的。很多鸡场在蛋鸡育成期的时候,盲目给料,没有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导致鸡均匀度过差。而后面发现问题之后,又盲目的追求其均匀度。对鸡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计划,盲目的加料减料。导致很多体重较大的鸡因为缺乏营养而无法生存,而一些体重小的鸡虽然体重能够增加,但是增加的大部分都是脂肪,所以也无法及时开产,造成开产期延迟。 4、光照不合理 光照对蛋鸡的开产时间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蛋鸡育成期的时候,一般处于光照时间逐渐加长的阶段,这对蛋鸡的性成熟是非常有利的,容易提早开产期。而如果光照时间逐渐简单缩短的话,那么对蛋鸡的性成熟则非常不利,尤其是在蛋鸡15周龄之后,开始性成熟的这个阶段。如果光照不足的话,那么会影响蛋鸡生殖系统的发育,从而延迟其开产时间。而光照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光照强度不足的话,那么会推迟蛋鸡的产蛋时间。

蛋鸡饲养场生产管理规定

蛋鸡饲养场生产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蛋鸡饲养场生产管理制度 1、鸡场应远离居民区,不得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具备良好的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符合动物防疫卫生条件。 2、鸡场入口处应设有“谢绝参观”标志。工作人员要求身体健康,无人畜共患病,进入鸡舍要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外来人员参观在淋浴和消毒后穿戴防护服才能进入。 3、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且无鸡白痢、新城疫、禽流感、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的种鸡场,并经产地检疫合格。 4、同一鸡场或同一鸡舍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鸡,采取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雏鸡和成年要分开饲养。 5、饲料中不应含有禁药物,严格执行停药期。保持饲料新鲜,防止发生霉变、变质和生虫。 6、饮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饮水器要求每天清洗、消毒。饮用水中可以添加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维类添加剂。 7、垫料及粪便要及时清除,要在固定的地点进行高温堆肥处理,堆肥池应为混凝土结构,防止污染环境。

双星禽业岗位责任制 建立岗位责任,规范工作范围,确定工作标准质量,明确工作任务,促进员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形成团结向上,勤奋守纪、文明和谐的场风场纪。 一、饲养员岗位责任 1、负责分担鸡舍饲养管理工作,要做到科学管理、科学饲养。具体做到鸡舍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环境清洁卫生; 2、每天给料三遍,做到给料均匀,不损失浪费,遵守规定给料时间(由于季节不同由场长具体安排供料时间); 3、每天上下午各捡蛋一次。做到干净、规范,尽量减少破蛋损失,及时装箱储存,蛋箱摆放整齐; 4、每天定时给水。做到给水安全通畅,保证全面饮水,发现问题要立即排除隐患; 5、每天都要检查、观察鸡群饮水、采食情况,鸡群的精神状态以及粪便排泄情况,发现脱肛、上挂要及时处理,死鸡要报告登记,产量要填报表; 6、要定期打扫鸡舍卫生,檫洗水、料槽,做到墙壁、笼上、线上无灰尘,舍内清洁。

家禽的一些解剖生理特征

家禽的一些解剖生理特征 :《养禽与禽病防治》点击数:870 更新时间:2008-1-31 家禽属于鸟纲动物,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温、泌尿、神经、内分泌、淋巴和生殖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哺乳动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了解家禽解剖生理特征,对正确饲养家禽、认识家禽疾病、分析家禽致病原因,以及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预防措施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家禽的血液生理特点 家禽的血浆蛋白含量较哺乳动物的低,即使同为家禽,其血浆蛋白的含量也因家禽品种、龄期、性别、生产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家禽血浆的总渗透压相当于0193%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与哺乳动物相近,但家禽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却比大多数哺乳动物要低得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家禽的血浆白蛋白的含量比较低,而白蛋白对胶体渗透压的影响要比球蛋白大。 家禽血浆中非蛋白含氮物的含量虽与哺乳动物相近,即100毫升的血浆中约有20~30毫克非蛋白含氮物。但家禽血浆中非蛋白含氮物在成分上与哺乳动物却存在明显的差别,家禽的主要为氨基氮和尿酸氮,尿素氮甚少,肌酸几乎没有,而哺乳动物则主要为尿素和肌酸,氨基氮和尿酸氮含量极少。 家禽血糖与哺乳动物血糖成分虽然都是D-葡萄糖,但家禽的血糖含量比哺乳动物高。家禽血浆中的含钙量一般也与哺乳动物的含钙量基本一致,但在产蛋期间,血浆的含钙量则比哺乳动物的血钙要高出许多。另外,家禽血浆始终保持高钾低钠状态,这点是比较特别的。 家禽血浆中的胆碱酯酶贮量很少,因此对抗胆碱酯酶的药物(如有机磷)非常敏感,容易中毒。 家禽的血细胞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凝血细胞组成。红细胞为卵圆形,有核,这点与哺乳类红细胞有着显著的不同。家禽红细胞的体积也比哺乳动物的大,而比爬行类动物的小。家禽红细胞的数量常因家禽品种、性别、龄期和生理状态不同而变化,但不管如何,红细胞的数量肯定要比哺乳动物少。白细胞分为异嗜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五种。其中家禽的异嗜性粒细胞在功能与形态上类似于哺乳动物的嗜中性粒白细胞;异嗜性粒细胞数量常因家禽的龄期、性别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因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而有所差异,但总的说来,雌禽比雄禽多;在一天里,以午后2~4小时最高;家禽处于应激状态下,其异嗜性粒细胞总数会显著增多;维生素B缺乏会使异嗜性粒细胞增多。家禽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细胞一般称为凝血细胞,呈卵圆形,有一圆形的细胞核,在功能上类似于哺乳动物的血小板,由于家禽缺乏凝血因子Ⅸ和Ⅻ,因此不能形成内源性凝血酶,家禽的凝血过程主要依靠外源性凝血系统来完成。 二、家禽的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以心脏相对体重比较来看,家禽的心脏与体重的比值比哺乳动物大一些。虽然家禽的心脏也是分成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部分,但右心房大于左心房,而右心室却小于左心室。心脏的活动是受神经控制的,然而家禽心脏在神经控制方面是比较独特的,即心房和心室是同时接受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 调节家禽与哺乳动物心脏的中枢神经主要都在延髓,支配心脏活动的神经都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而不同之处是家禽在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几乎相等,具有同等的紧张性,而哺乳动物却只有“迷走紧张”。 家禽的心率因家禽的品种不同而异,譬如,鸡的心率要比鸭的快,鸭的心率又比鹅的快等。其实,即使同品种,其心率也因性别、龄期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而有较大差异,如母鸡的心率较公鸡快;鸡的心率在3~4周龄时最快,之后逐渐减慢,至17周龄时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家禽生活在寒冷环境的心率比生活在炎热环境中要快等。此外,一般情况下家禽的心率与家禽的个体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即家禽个体越大,其心率就越慢。但不管如何,家禽的心率始终比哺乳动物的快。 家禽的血脑屏障在4周龄后才得以发育健全,因此有些病原体(如禽脑脊髓炎病毒)和某些药物(如高渗氯化钠)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导致家禽疾病发生。 三、家禽的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家禽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鸣管、肺和气囊。家禽的气管与哺乳动物一样,从气管开始,不断

蛋鸡开产

蛋鸡开产前后 1、做好转群上笼前的准备工作: 1.1检修鸡舍和设备:认真检查料槽、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及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立即维修,保证鸡入笼时完全正常使用。 1.2清洁消毒:具体见北塬鸡场《蛋鸡场常规防疫消毒制度》中的淘鸡后的消毒措施。 1.3物品用具准备:所需的各种用具、必需的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要在入笼前准备好并进行消毒;安排好饲养人员,做到定人定鸡。 2、转群上笼: 2.1上笼日龄:现代高产配套杂交蛋鸡开产日龄提前,在生产中必须在16-17周龄前转群上笼。提前入笼使小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环境,适应环境,互相熟悉,形成和睦的群体,并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2.2选留淘汰: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过小鸡、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2.3分类入笼;上笼时将较小鸡和较大鸡分别装在不同层次的鸡笼内,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为避免先入笼鸡的欺负后入笼的鸡,将鸡只一次移入每个单笼。

3、免疫接种:在开产前要进行完最后一次的免疫接种。免疫所用疫苗要来源可靠,质量保证,保存良好,接种途径适当,接种量准确,接种确切,不重不漏,同时要避免疫苗的浪费。 4、驱虫:开产前做好驱虫工作,110-130日龄。每公斤体重左旋咪唑20-40mg拌料,连用两天驱蛔虫;球虫污染严重时,上笼后速用抗球虫药5-7天。 5、光照: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很大,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此外光照可调节青年鸡的性成熟和使母鸡开产整齐,所以开产前后光照控制非常关键。体重符合标准或稍大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可在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20分钟直至16小时;如果体重小于标准的鸡群在18-20周龄开始光照刺激。光照时数逐渐增加,如果突然增加易引起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宜,不易过强或过弱,过强易发生啄癖,过弱起不到刺激产蛋的作用。 6、饲养: 6.1适时更换饲料:开产前2周母鸡骨骼中钙的沉积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和减少产蛋疲劳症的发生,应从17周起将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9%提高到2.5%,产蛋率达25-30%是换上含钙量为3.5%的产蛋鸡日粮。 6.2保证采食量:开产初期产蛋率上升快,蛋重逐渐增加,体重也不断增加,所以,开产初期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和产蛋率上升应增加采食量,让鸡吃饱吃好,饲料营养走在前头。开产初

家禽生产学——产蛋鸡的饲养管理.pdf

教案 本讲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讲解,明确蛋鸡在整个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为蛋鸡饲养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在蛋鸡养殖中能够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做到少投入,多回报,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本讲主要知识点 1、产蛋期概念 2、此阶段主要任务 3、开产前饲养管理要点 ①转群前准备②转群③控光④更换日粮 4、产蛋鸡饲养 ①饲喂与饮水②阶段饲养③产蛋曲线④限饲 5、产蛋鸡管理 ①日常管理②季节管理 本讲教学重点→产蛋鸡饲养

家禽生产学——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定义:产蛋期一般是指21-72周龄。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蛋鸡的有害影响。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多的产出,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 群、选留淘汰、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 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做好转群的准备工作 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转群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 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 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进行消毒。舍内常用的消毒方法:喷洒消毒;火焰消毒;熏蒸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2.转群 (1)转群时间的选择 转群时间一般按照生产计划而定。一般在18- 20周龄,最迟也不要超过21周龄。转群的具体时间要选择气候适宜的天气进行,避开阴雨天气。炎热季节转群时最好在夜间进行,夜间抓鸡易捕捉,可避免惊群,减少应激。 (2)转群前的饲养管理

蛋鸡养殖场管理制度

蛋鸡养殖场管理制度

鸡舍管理 一、公共区域卫生区整洁,无杂物,鸡舍地板清洁、无臭味、 无杂物,五天全面消毒一次; 二、做好鸡舍卫生等日常工作。墙,天花板无蜘蛛网、尘灰,保温 架无明显鸡粪,清栏后及时打扫消毒; 三、电线线路干净、整齐、不零乱,定期检查,防止老化、破损; 四、饲料桶、水壶干净卫生,数量与鸡群比例恰当,高度适当; 五、小鸡格保温,定期消毒,定期防疫接种,并做好防兽工作; 六、不同龄鸡群不得混养,病鸡及时隔离,密度大及时分群饲养; 七、做好每批、每次进出栏、成活率、死亡数的纪录。每天死亡鸡 十只以上马上汇报,没三天报一次存栏数到生产部; 八、每天更换消毒水,进入各栋鸡舍必须消毒,并关好各栋各间的 鸡舍门; 九、每天注意观察鸡群精神状态、饮水量,饲料量,并做好纪录; 十、每天做好各栋鸡群详细产蛋时间、产蛋数、产蛋率、破损率、 合格率的数据,制作表格上报,不合格的蛋挑出后要由生产部负责人签字才可以处理,并以五天为一个期作产蛋曲线图;十一、种蛋每天晚上要进行消毒,并分类管理、储存,每天上报的数据要准群如实,公司定期结合孵化率、市场部数据进行检查; 十二、鸡群要按规定投放EM原露、活力99和抗生素。

饲料、药品管理 一、仓管人员要积极学习有关饲料及药品面的理论基础知识、管 理常识和贮存法,在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二、对现有的饲料和药品要进行登记、分类、造册; 三、存放饲料的场地要保持干燥、通风、卫生、洁净; 四、采购员对外购饲料时要认真检查、格检验,凡发现不符合标 准的饲料要提出拒绝并及时向上级反映,以便及时处理,对于因某种因素知情不报者,公司将按照损失给予处罚; 五、检验合格的饲料,应堆放整齐,并需符合规定的高度、数量, 避免其接触地面,做好防潮、防雨、防火、防盗等工作;有特别要求的饲料要特别存放处理; 六、经常检查库房情况,对于漏雨、进水等情况,要及时修善或 转移等,经常做好灭鼠防鼠工作,禁止用霉变饲料饲喂动物; 七、做好饲料、药品统计工作。认真填写日饲料、药品的数量纪 录,每月上报一次出库表;定期统计饲料库存数字,对需要进购的,提前5天写成计划报表及时向采购员申报,保证饲料的连续性; 八、每次进购饲料,需专人清点、登记; 九、对于药品保管要做到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对所有的药品 要分类放置; 十、对毒、剧药,凡瓶上无标签的应当补上(毒药标签红边、红

家禽用药特点

家禽的用药特点由于家禽的生理特点与其它动物不同。因此,要尽量避免套用家畜甚至人医的临床用药经验,而应根据鸡家禽的生理特点选用药物。1.家禽的生理特点:家禽的某些生理特点与选用的药物有密切的关系:(1)家禽没有牙齿,舌粘膜的味觉乳头较少,所以家禽对苦味药照食不误。当家禽消化不良时,苦味健胃药不起作用,所以不宜使用苦味健胃药,而应当选用大蒜、醋酸等助消化的药物。(2)家禽一般无逆呕动作,所以当家禽服药过多或其它毒物中毒时,不能采用催吐药物,而应采用嗉囊切开术排除毒物,疗效较佳。(3)家禽对咸味无鉴别能力,但喜爱挑食盐颗粒,而引起食盐中毒,因此食盐在饲料中的含量一定不能很高。(4)家禽的呼吸系统中,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气囊,它能增加肺通气量,在吸气、呼气时增强肺的气体交换。同时,家禽的肺不像哺乳动物的肺那样扩张和收缩,而是气体经过肺运行,并循肺内管道进出气囊。家禽呼吸系统的这种结构特点,可促进药物增大扩散面积,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量,故喷雾法是适用于家禽的有效给药途径之一。(5)家禽的消化道呈酸性,而呋喃类药物在酸性消化道内效力和毒力同时增强,使家禽发生中毒,故对家禽使用呋喃类药物时要严格控制用量。(6)家禽的胆汁呈酸性,与胃内酸性内容物一起中和了碱性的胰液和肠液,使肠内pH保持在6左右;(7)家禽的蛋白质代谢产物为尿酸,故尿液的pH与家畜亦有明显的区别,一般为pH 5.3,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应考虑禽尿液的pH 值,如在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以防尿酸盐在肾脏沉积或肾衰竭。(8)家禽无汗腺,又有丰富的羽毛,对高热十分敏感,在夏季,宜使用抗热应激药物。此外,家禽的生长期短,肉鸡只有40~50天,当大群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残留问题,为此,要根据各种药物的特性,制定必要的停药时间。2.家禽对药物的敏感性:家禽对某些药物有很高的敏感性,应用时必须慎重。如雏鸡对磺胺类药物特别敏感,以0.5%浓度混饲7天,就会引起雏鸡脾脏贫血、坏死;家禽对喹乙醇、氯化钠和等也很敏感,因此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特别小心,防止中毒。养禽场常用药物一个养禽场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很多,除了搞好常规的卫生防疫工作外,应用药物进行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1.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禽病既有抗病作用,同时又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或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a)治疗作用:如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等化学药物,对病禽体内的细菌和寄生虫有直接抑制或杀灭作用。又如应用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可治疗家禽的某些营养缺乏症及代谢疾病。此外也可使用某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健胃、止泻、收敛等。(b)副作用:特别是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往往会产生超过禽的耐受能力的严重损害作用,甚至死亡,这类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称为毒性反应,如喹乙醇、磺胺类药物都可能产生毒性反应。因此,应用药物时要认识药物的特性、准确掌握其剂量及禽的体况,尽量避免或减少毒性反应。2.养禽场常用药物的种类养禽场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类、抗菌增效剂、其它抗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五大类。(1)抗生素类:养禽场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喹恶啉类、多肽类、林可霉素类及其它类抗生素。(a)青霉素类:青霉素G钠或钾,苄青霉素,阿莫西林。(b)头孢菌素类在禽病临床上应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很少,目前主要是先锋霉素。(c)氨基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单硫酸卡那霉素。(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严迪,硫氢酸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酒石酸北里霉素,竹桃霉素。(e)喹诺酮类药物: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二氟沙星等(f)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g)氯霉素类: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等。(h)多肽类抗生素:杆菌肽,多黏菌素。(i)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新生霉素。(j)硝基呋喃类:主要是痢特灵。(k)喹啰啰恶啉类:喹乙醇、卡巴氧和痢菌净。(2)磺胺类药物:磺胺脒,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嗯唑,磺胺间甲氧嘧啶等(3)抗菌增效剂:主要有甲氧苄氨嘧啶和二甲氧苄氨嘧啶。(4)

蛋鸡开产6要点

蛋鸡开产6要点! 01 饲养密度太大 我国蛋鸡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小规模、大群体。由于受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饲养者片面追求饲养规模,养殖户育雏、育成的密度普遍偏高,第一周的育雏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30只,而实际高一倍者比较普遍,甚至高2-3倍。 有的户从进鸡到转群上笼饲养密度不变,早期不能按时疏散,6周龄的体尺、体重难以达标,直接影响育雏、育成鸡的质量。在多年的蛋鸡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饲养密度为限制蛋鸡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 02 通风不良 育雏早期为了保暖,门窗均封得很严,随着密度的增大,分泌物、排泄物的增多,粉状料的使用,羽毛、皮屑的脱落,舍内的空气极为污浊,雏鸡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流泪、打喷嚏、患关节炎等,处于一种疾病状态,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鸡的质量难以达标。

03 饲槽、饮水器有效位置不够,致使鸡群均匀度差由于育雏的有效空间严重不足,早期料桶、饮水器的数量不可能很多。随着鸡龄的不断增加,鸡只体格的发育,在料桶与饮水器不增加的情况下,鸡只能分若干次轮换采食、饮水,每只鸡采食的数量、质量有所差异,造成鸡群均匀度差。 不同的疫病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是造成整栋鸡舍蛋鸡产蛋不见高峰的原因之一。 04 同一鸡舍进入不同批次的鸡 个别养殖场(户),在同一鸡舍装入不同日龄的鸡群,由于不同的饲养管理,不同的疫病的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是造成整栋鸡舍鸡产蛋不见高峰的原因之一。 05

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均匀度低于80%,变异系数在10% 以上,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下限,见蛋日龄相对偏早,产蛋率攀升的时间很长,表现为产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蛋重轻,死亡淘汰率高。 另一种是均匀度低于80%,变异系数在l0%以上,平均体重高于标准上限,见蛋日龄偏迟,全期耗料量增加,料蛋比高。 06 产蛋阶段光照不稳定或强度不够 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大约在25-35周龄,产蛋率一般可达85%以上,这一时期蛋鸡产蛋生理机能最旺盛,必须有效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 若在早春育雏,鸡群产蛋高峰期就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鸡采食减少,多数鸡场防暑降温措施不得力,或者虽有一定的措施,但也很难达到鸡产蛋时期最适宜的温度(18℃-24℃)。 再者是由于天气炎热,舍内需要使用人工降温或用迷雾机降温,使舍内湿度增加,大肠杆菌适宜生长繁殖,鸡体内易患大肠杆菌病,从而也可使蛋鸡产蛋难以达到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