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行动研究》PPT课件

《行动研究》PPT课件
• 把關:幼兒教育的本質與價值
精选课件ppt
8
行動研究的範圍
• 只是以一個特殊的、局部的問題為限,其 結果只應用於此種特殊情況,而不具普遍 性。
精选课件ppt
9
質性研究
• 人類學誌研究、現象學研究、紮根理論研 究、個案研究、行動研究
精选课件ppt
10
行動研究的爭論
• 行動研究是一種研究方法嗎? • 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行動研究是一種實用
二、限制 1.研究變項難以控制,只能適時適地的應用,難具推廣 性及普遍性。
精选课件ppt
34
行動
文獻與理論?

研究
先備能力/研究主題
發現/資料蒐集
歸納/結論/理論
分析/詮釋
逐字稿
精选课件ppt
23
行動研究的主要目的
1. 手段:以治療在特定情境中診斷出的問題, 或改善某一組特定的環境。
2.工具:將變通的、革新的方法介入現行制 度中,試圖加以改革。
3.在職訓練:提供教師新的技術和方法,增 強其分析的能力,提高其自覺。
能解釋一般的情形。
精选课件ppt
19
研究設計實例解析
精选课件ppt
20
行動研究歷程
設計/研究方案
行動
文獻與理論?

研究
先備能力/研究主題
發現/資料蒐集
歸納/結論/理論
分析/詮釋
逐字稿
精选课件ppt
21
行動研究的特徵
一、無特定的程序與典範。 二、在研究設計之前、研究過程中及研究結果的解釋,能以
反省及批判的態度。 三、在團體互動歷程中,教師即研究者。研究與行動不斷的
精选课件ppt
26

第六章行动研究ppt

第六章行动研究ppt


巢湖学院
教育系 6.1.3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方法的区别
样本的选取
正规的研究:从研 究总体中选取随机 样本,消除影响结 果的某些偏见,以 增加研究结论的普 遍意义。
行动研究:具有相 关问题的对象都可 作为研究样本。

巢湖学院
教育系 6.1.3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方法的区别
(1)行动的总结
(2)制定新的行动 方案
针对前一轮行动中发现的问题与得出的结论形成新 的假设,完善总体计划和制定下一步行动方案。

巢湖学院
教育系
章节学习
6.2 行动研究 的应用模式
凯米斯(Kemmis. S.)行动研究模式
6.2.1
6.2.2
麦柯南 ( McKernan )行动研究模式

巢湖学院
教育系 6.1.3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方法的区别
研究的人员
正规的研究:研究 者或研究专家领导 的研究小组,实际 工作者不参与研究 ,他们只负责研究 结论的尝试与应用 。
行动研究:以实践 者为研究的主体, 研究者为辅导者组 成的研究团体。实 践者既是研究者也 是应用者。
(1)观察的方法
(2)观察的内容

巢湖学院
教育系
6.1.4行动研究的一般步骤
反思
每一轮行动都有其既定的目标与计划,行动者 根据计划开展行动后,应根据观察的资料评价与反 思行动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若实现了预期目标, 思考其成功的方法与策略,以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 提高;若目标没有实现,分析其不足的地方以及存 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
巢湖学院
教育系
6 行动研究法
巢湖学院
教育系
内容大纲
1 2 3 4

行动研究方法 ppt课件

行动研究方法  ppt课件
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 进行批判性反思
ppt课件 13



这种类型的研究强调使用测量、统计等科学的 方法来验证有关的理论假设,结合自己实践中 的问题进行研究。 它可以是一种小规模的实验研究,也可以是较 大规模的验证性调查。 这种研究带有验证某种理论或总结和归纳成功 经验的倾向。
ppt课件 14


北京教育学院 齐宪代 2016.9.
ppt课件 1




一、教育科研的含义及类型、方法 二、行动研究的起源、发展和含义 三、行动研究的类型及研究模式 四、行动研究的特点 五、行动研究的实施 六、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 七、开展行动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ppt课件
2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科学理论为工具, 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 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 活动。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既是一种方法 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和研究类型,是由与问 题相关的所有人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 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由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 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始见于二战时期的美国
ppt课件
6


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一种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20 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的。 20世纪50年代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70年代以来 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欢迎。 目前,已成为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的主 要方式。
29
研究主体是教师
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研究的策略是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 研究 研究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

第七章 行动研究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第七章  行动研究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中,带着改善工作情境的目标,扩展自我的视野与角
色,对自己的实践工作随时作批判式的反省思考。
2020/10/21
三 、
⒐ 研究的理论基础
行 动
——人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行动研究本质上是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
的 过程,旨在使教师获得一种内在启蒙和解放的力量,打
特 开新的思考维度和新的探询方向,增强实践能力和自我

程序;研究期间,注意变化,了解

其是否有利,并据此调整计划。

对条件控制和降低误差不作过高
的 比 较
要求。由于教师本人直接介人了 研究情境,总会带有某种偏见 。
2020/10/21


行 动
7.测量
研 实验研究:努力选取最有效的测量工具,对可 究 用的测量工具进行评价,并在研究之前对测量
与 工具进行预测试验
点 的大小,都有自己的特点。行动研究之情境特定性不
同于一般研究之普遍代表性、情境类推性。行动研究
以特定实践问题为主,实践问题的解决有其特定的适
用情境;行动研究以小样本为范围,而以实践工作者
所在情境的人、群体、组织为研究对象,因不重视取
样代表性,研究结果无法类推至其他的实践情境。
2020/10/21
三 、
研 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

计划是行动研究,也是理智的工作过程的第一环节。
的 计划环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基 (1)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 本 调研、问题诊断入手。
操 (2)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最起 作 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进度。
环 (3)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节

教育行动研究PPT课件

教育行动研究PPT课件
第20页/共39页

后果1.1
后果

后果2.1
3.1
后果4.1
题 树
后果11 后果 2 后果33

后果44
核关 心键 问 题
原因1 原因2
原因3原因4
原因1.1
原因2.1
原因3.1
原因1.2
原因2.2
原因3.2
原因4.1 原因4.2
第21页/共39页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关键问题
原因
原因
原因
原因
原因
以知识点为主材,构建知识网架
——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子课题
渭南高新区高新中学 李水侠
第18页/共39页
问题分析工具 方案设计工具 行动研究计划模板 行动研究记录模板 行动研究报告模板
第19页/共39页
问题分析工具
——问题树
什么是问题树?
问题树是一种能够帮助参与者分 析一个特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看 到其中关系的直观图示。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研究对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提高实践效能,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解放。 研究主体: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 研究策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研究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 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本质特征:反思性。
第1页/共39页
教育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
第4页/共39页
螺旋循环:
数学教师帮助学生例
★作业批改“符号+批语” ★对学习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
第5页/共39页
1.行计动划 研究的基本环节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 体计 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 计划要注意:

[精选]行动研究法(1)推荐PPT

[精选]行动研究法(1)推荐PPT
2021/7/20
第三节 行动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1、行动研究最初是在什么时间、由谁、基于什么出发点提出的?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
8、为什么行动研究法会有多种不同模式?
2021/7/20
8、为什么行动研究法会有多种不同模式?不同的人所从事的研究活动性质不同, 因而从不同角度出发做了不同阐释。根 据经验的积累,也形成了了不同的行动 研究的操作程序。
2021/7/20
9、行动研究的模式有各种各样,但为何其基本思想是共同的?
因为观察行动过程,包括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的实施, 使用了哪些材料,安排了哪些主要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干扰,如何 排除等等 。若是忽视则不能判断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的和和了解是 怎样带来的观察依据。
2021/7/20
11、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1)拟定课题,明确目标 (2)提出总体实施方案 (3)设计第一次行动“计划”并进行行动 (4)对第一次行动进行“观察”纪录 (5)对第一次行动“观察”结果进行内容分析 (6)对第一次行动的“反思”评价 (7)制订第二行动方案 (8)进行第二次行动(行动实践、观察分析、反 思评价)
6、学者将行动研究归纳为三项主要特征,他们分别是什么?
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
2021/7/20
7、为什么要提出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目前教育信息化进程迅速,急需大面积进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 型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研究,种研究过程应具灵活性,开放性,不断解决问 题,不断完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教师负 担重,现代教育技术素质较差,教育理论与观念落后,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多而亟需解决.还有中小学教育科研有其独特之处,要体现中小学教师 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行动研究法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较强的实效性和现实 的可行性,是目前广大教育技术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式, 运用最为普遍的科研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 研究类型.

行动研究法课件

行动研究法课件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4、行动研究在中国 代表人物及研究: 刘良华:《“偏见”支持下的“行动引起反思”》 《在行动中求知》 《重构知识观》 霍秉坤:《课程行动模式之探讨》 王建军:《课堂行动研究》 汪 霞:《课程行动研究:理念、基础与需要》 张民选:《行动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
《行动研究法》PPT课件
四、行动研究的特点
⒈ 研究的目的 ——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
行动研究为行动而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为实践本身的改善而展开研究,而不是理论上的建构,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透过实践行动来改善工作情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关注问题的圆满解决、进而改善实践工作情境,行动研究强调研究的应用价值性,此价值性旨在改善实践工作者之工作情境、解决实践工作中的问题。
二、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
《行动研究法》PPT课件
定义二: 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应由应用研究成果的人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白费。同时,只有教师、学生、辅导人员、行政人员及家长、教育支持者能不断检讨学校措施,学校才能适应现代生活之要求。故此等人员必需个别或集体地采取积极态度,运用其创造性思考,指出应该改变之措施,并勇敢地加以试验;且须讲求方法,有系统的收集证据,以决定新措施之价值。这种方法就是行动研究法。 考瑞 (Stephen M. Corey,1953)《 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法》PPT课件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1、第一代 (20世纪50年代) 领袖:科里(Stephen Corey,美国) 强调作为行动者的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来参加教学研究并改进教学实践。
一、行动研究的发展历史
《行动研究法》PPT课件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行动研究法》PPT课件

教师行动研究PPT教学课件

教师行动研究PPT教学课件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 有效途径
——教育行动研究
2020/12/10
1
思考: • 研究――教师的一种工作能力
教师的一种生存状态 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教师的一种生命呈现 • 研究与教师工作负担的关系 • 研究与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 • 研究与教师自我发展的关系
2020/12/10
2
• 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 进行的研究
● 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 考
2020/12/10
25
动研究定义:
在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 学实践中,把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创 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 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 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方法或研究活动。
2020/12/10
29
二是,实际工作者如果不反省、 研究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 又得不到研究人员的关心、支持与 帮助,而只有一腔热情,那么他们 就“如坠云雾”中,无法作出有条 理有成效的行动。
2020/12/10
30
• 对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而言:
一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繁荣的确丰富 和充实了教育理论,为教师有效开展教育、 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
• 中小学教师的的专业知识是什么?
2020/12/10
7
一般认为:
● 文化知识 ● 学科知识 ● 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知识
2020/12/10
8
• 教师的文化知识类似其他文化人的知 识;
•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类似学 科专家的知识;
•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 和学科教学法等知识类似教育理论工 作者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动研究法
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一 、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

动 研Biblioteka “行动研究”的兴起,始见于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 这个词语基本上有两个来源:

的 发 展 历
一是在1933-1945年间,约翰·寇勒(John Coller)等人 在研究如何改善印地安人与非印地安人之间的关系时提出。 他们认为,研究的结果应该为实践者服务,研究者应该鼓

控制无关变量,减少误差
实 行动研究:在开始研究之前,按一般方式设计

程序;研究期间,注意变化,了解
究 的行动质量,是对该社会情境的研究。





埃利奥特(Elliott,英国)
二 、 定义四:

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
动 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
研 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
究 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
的 解、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
同于一般研究之普遍代表性、情境类推性。行动研究
以特定实践问题为主,实践问题的解决有其特定的适
用情境;行动研究以小样本为范围,而以实践工作者
所在情境的人、群体、组织为研究对象,因不重视取
样代表性,研究结果无法类推至其他的实践情境。
四 、
⒏ 研究的效益
行 动
——解决问题与促发个人专业成长


行动研究鼓励实践工作者扮演研究者角色,透过
的发展”的一个过程,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
四 、
⒑ 研究的方法
行 动
——兼用量与质方法,偏向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虽然也不排斥量的研究方法,但多数以质
的 特
的研究方法为主,在资料的验证上常采用多种方法以搜
点 集资料。行动研究过程,量或质的研究方法均可采用,
但多数情境中,以质的研究方法为主。

基 而有成效。
本 概
行动研究的宗旨是: “共同讨论,改进实践”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行动研究”词条的撰写人、 澳大利亚的凯米斯(S.Kemmis,1985)

、 行
❖科学的行动研究(科利)

强调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研究,
研 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小规模的实验研究,它用统计的方
究 法来验证假设。
基 别或集体地采取积极态度,运用其创造性思考,
本 指出应该改变之措施,并勇敢地加以试验;且
概 须讲求方法,有系统的收集证据,以决定新措
念 施之价值。这种方法就是行动研究法。
考瑞 (Stephen M. Corey,1953)《 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

、 定义三:



行动研究旨在提供社会具体情境中
的 特
问题,它以行动者的实践情境为依据进行研究。情境合
点 适的范围较小,与研究者工作无关之情境通常不在行动
研究范围之内。由于研究情境有其特定性,因而行动研
究结果不宜作情境推论。
四 、
⒊ 研究的主体


——实践工作者
研 究 的 特 点
行动研究之研究者即是实践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即 是研究的主体;也是被研究的客体,但以研究主体为主。 行动研究强调实践工作者要实际参与研究工作,亲身投 人研究过程,因而实践工作者须具备专业承诺与工作热

作为“行动研究者”的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
一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
行 3、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


领军人物:埃利奥特(Elliott,英国)

凯米斯 (S. Kemmis ,澳)


在英国,埃利奥特的“师生互动与学习效能研究”引
展 历
起了“行动研究”的故乡——美国的重新关注,新的研究 强调实践是课程的语言,强调“隐性学习”在具有相对明 确目标的教学行动中的作用,强调教学是“反思性实践”
一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
行 4、行动研究在中国 动
研 典型的教学实验有:


华东师大:青浦县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研究
基 本
北京师大:行动研究课程(外语系)

东北师大:中学德育行动研究






行 “行动” 即实际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实际


工作和实践活动;


基 本 概
“研究” 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
史 以及“反思性教学”的作用。
在澳大利亚,凯米斯将英国、美国的“实践性行动研
究”进一步引向“批判的行动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计 划-行动-观察-反思”程序。
一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
行 4、行动研究在中国(大陆) 动
研 究
1982年行动研究的概念引入我国

1990年才有系统介绍

1995年前后开始了较系统的反思与研究
的 类 ❖实践的行动研究(埃里奥特)

强调行动研究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
研究。
❖批判的行动研究(凯米斯)
强调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 、
⒈ 研究的目的
行 动
——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


行动研究为行动而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
的 任务,为实践本身的改善而展开研究,而不是理论上


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
社会科学的探讨。

、 定义一:



行动研究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
究 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 的 法。




科特·勒温(Kurt Lewin)

、 定义二:
行 动 研 究 的
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应由应用研究
成果的人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白费。同 时,只有教师、学生、辅导人员、行政人员及 家长、教育支持者能不断检讨学校措施,学校 才能适应现代生活之要求。故此等人员必需个

20世纪70年代,经行动研究的积极倡导者、英国学
史 者埃里奥特(J.Elliot)等人的努力,行动研究再度崛起,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并有了很大发展,其内涵也更
加充实了。进入90年代,行动研究的主张和方法更加日
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
行 动 1、第一代 (20世纪50年代)

接近于正式研究所要求的严谨程度



、 4.文献查阅 行

研 实验研究:通常需要查阅和评述大量的第一手

材料,以便研究者对这一课题的

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前人
实 验
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研 行动研究:给教师阅览的可用的间接资料,

使其对被研究领域有一般性的了解

往往不对直接资料作完整而无遗漏


领袖:科里(Stephen Corey,美国)

发 展
强调作为行动者的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来参加
历 教学研究并改进教学实践。

一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发展 、
行 动
2、第二代(20世纪70年代)
研 究
代表人物:斯腾豪斯(Stenhouse,英国)


主张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
展 历
提出课程行动研究过程原则
究 与
研究者必须了解问题,但通常并不

直接涉及其中 具体细节

研 究 行动研究:从实际工作面临的困境中确定课题、

与改进研究者本身的教育工作的
比 较
效果有直接联系

、 3.假设 行

研 实验研究:需要提供可供操作化处理和检验的
究 与
相当专门化的假设

验 行动研究:问题的特别说明常视同假设。


就理想而言,行动研究的假设必须
比 较
的探讨 。

、 5.取样 行

研 实验研究:研究者试图从总体中获得随机样本
究 与
或其他类型的无偏见的样本,但这

一点并不是常常能做得完美无缺的。

研 究 行动研究:班级中的学生或教师本身都可以

作为研究对象



、 6.设计 行
动 研
实验研究:在开始研究之前,进何详细有计划

的设计,注意提供比较的条件,

行动研究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它是在实践
究 过程中进行研究。因此,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与实际行动
的 者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的研究过程。


协同合作研究重视的是成员间伙伴平等关系,而非
是成员间上下等级关系。行动研究强调协同合作研究间
之分工合作、经验分享、脑力激荡,共同作决定与成果
分享等;此外,学者专家亦是实践工作者合作伙伴,专

行 动
1、为行动而研究
研 究
2、对行动的研究
的 特
3、在行动中研究

4、由行动者研究

、 1.目的


研 实验研究:获得可供较大范围的总体应用的

概括性知识,发展和检验教育理论


验 行动研究:获得能够直接应用于当前教育情境
研 究
的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