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的改性分析
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浅析

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浅析(一)填充改性法
填充改性法是通过向聚乙烯中添加填充剂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
填充剂包括颗粒状填料如碳酸钙、氧化铝等以及纤维状填料如玻璃纤维、
碳纤维等。
填充剂的添加可以增加聚乙烯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并改善
其抗冲击性能。
填充剂的选择要考虑到聚乙烯与填充剂的相容性以及填充
剂的表面处理情况。
(二)增容改性法
增容改性法是通过向聚乙烯中添加增容剂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
增容剂有改性聚乙烯、弹性体、共混物等。
增容剂的添加可以提高聚乙烯
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增容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与聚乙烯的相容性以及增
容剂的颗粒大小和分布。
(三)改性工艺优化
改性工艺优化是通过改变聚乙烯的加工工艺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常用
的改性工艺包括共混、增容共混、再结晶等。
共混是将不同类型的聚合物
均匀混合,形成共混物。
增容共混是向聚合物中添加增容剂,并进行共混。
再结晶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结晶温度来改变聚乙烯的结晶结构,从而影
响其力学性能。
总结起来,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包括填充改性法、增
容改性法和改性工艺优化。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聚乙烯的强度、刚度、韧性
和耐热性,并改善其抗冲击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
适当的改性方法,并考虑到聚乙烯与添加剂或改性工艺的相容性,以及添
加剂的颗粒大小和分布等因素。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中应用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PP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应该有良好的韧性。
因此对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开展改性研究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前言众所周知,PP和PE是重要的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但脆性和低温抗冲击性能差。
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化学性、耐低温性和良好的加工流动性等特点,但耐热性差、耐大气老化性能差以及易应力开裂等缺点也相当突出。
因此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改性研究已经成为目前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1 聚烯烃概述1.1 聚丙烯聚丙烯(即)是非常重要的廉价通用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用于薄膜、管材、板材、注射产品及中空制品中。
聚丙烯相对低的价格和适宜的特性提高了它的市场效能,不仅用做其他材料的替代物,而且也不断地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1]。
1.2 聚乙烯聚乙烯工艺化已有60多年的歷史,聚乙烯现在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繁多的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
其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现在已能生产各种类型和品级的聚乙烯树脂,可以做成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系列制品。
在满足最终用途的前提下,与其他聚合物和非聚合物材料相比,聚乙烯树脂以其价廉质优而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生产量大、用途宽广的最重要的一类通用树脂。
2 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方法2.1 塑料增韧PP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改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低廉。
废旧聚乙烯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耐老化性能分析

化工与材料工程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第874期第3期2024年2月收稿日期:2023-06-08作者简介:刘海增(1986—),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桥梁建设与管理。
废旧聚乙烯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耐老化性能分析刘海增(洛阳旭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摘 要:【目的】分析废旧聚乙烯塑料(Polyethylene ,PE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
【方法】通过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来评价老化前后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和长期老化后,PE 和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贯入强度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2%~18%、25%~35%,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贯入强度增加幅度分别为30%~35%、60%~70%。
只有短期老化后的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性能才能满足要求。
【结论】PE 和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耐老化性能基本相当,且明显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PE 改性剂可抑制或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能显著减缓改性沥青的氧化老化程度。
关键词:道路工程;废旧聚乙烯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耐老化性能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4)03-0082-04DOI :10.19968/ki.hnkj.1003-5168.2024.03.017Analysis of Aging Resistance of Waste Polyethylene Plastic ModifiedAsphalt MixtureLIU Haizeng(Luoyang Xuy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Luoyang 471000,China)Abstract: [Purposes ]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aging resistance of waste polyethylene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Methods ]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asphalt mixtures before and after aging was evaluated by rutting test, uniaxial penetration test, low temperature bending test, freeze-thaw split⁃ting test and four-point bending fatigue test.[Findings ]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stability and penetration strength of PE and SBS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increase by 12%~18% and 25%~35% respectively after short-term and long-term aging, and the water stability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ation. The dynamic stability and penetration strength of ordi⁃nary asphalt mixture increase by 30%~35% and 60%~70% respectively. Only the water stability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fter short-term aging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Conclusions ] The aging re⁃sistance of PE and SBS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is basically the same,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of ordinary asphalt mixture. PE modifier can inhibit or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free radicals, and can sig⁃nificantly slow down the degree of oxidative aging of modified asphalt.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waste polyethylene plastic;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s; aging resistance0 引言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棚农膜、PE工业膜、PE生活塑料等废旧PE塑料的数量不断增加,若采用传统的焚烧、填埋方式来处理废旧PE塑料,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交联聚乙烯 (CLPE )
采用辐射法(X射线、电子射线或紫外线照射等)或 化学法(过氧化物或有机硅交联)使线型聚乙烯成为 网状或体型的交联聚乙烯。PE 的辐射交联反应为自由 基链式反应, 反应过程可分为三 步: (1) PE 高分子链在 辐照作用下生成初级自由基和活泼氢原子; (2) 活泼氢 原子可继续攻击PE, 再生成自由基; (3) 大分子链自由
但是它有一致命缺点: 对于环境应力(尤其是化学和机械作 用) 很敏感,耐热老化性差。
聚乙烯的改性品种
主要包括: 氯磺化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 共混改性聚乙烯
氯磺化聚乙烯(CSM)
氯磺化聚乙烯是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生
产的。氯磺化聚乙烯由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 乙烯经过氯化和氯磺化反应制得。
氯磺化聚交联法 : 在实验室试验时,主要用γ射线。工业上,
常用大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来使 聚合物发生交联。辐射交联主要是使用 高能射线打断PE中C 一C 键和C 一H 键 所产生的自由基来引发交联的。
在进行交联反应时,需要加入增敏剂和敏 化剂。增敏剂一般为多官能团单体, 可增 大交联反应的比例;敏化剂一般为活泼 小分子, 作用为加速辐射交联反应。常用
瞬间短路温度/℃
-
软化温度/℃
105-115
体积电阻率
10(17)
介电强度
20-35
耐候性
差
耐老化性
一般
耐油性
一般
低温脆化性
一般
交联聚乙烯 0.92 90 250
10(17) 35-50 一般 优良 优良 优良
交联聚乙烯的生 产
绝 缘 电 缆
交 联 聚 乙 烯
共混改性聚乙烯
聚乙烯共混改性

聚乙烯共混改性一摘要:聚乙烯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量居各种塑料首位。
聚乙烯(PE)是由乙烯聚合而得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乙烯分子仅含有C、H两种元素,所以是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酸、碱以及耐极性化学物质腐蚀的性质。
聚乙烯(PE)树脂是以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乙烯的分子是长链线形结构或支链结构,为典型的结晶聚合物。
在固体状态下,结晶部分与无定形部分共存。
结晶度视加工条件和原处理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密度越高结晶度就越大。
LDPE 结晶度通常为 55%~65%,HDPE 结晶度为 80%~90%。
PE 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但其表面呈惰性和非极性,造成印刷性、染色性、亲水性、粘合性、抗静电性能及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其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及耐热等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通过改性来提高其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
其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气性质和加工性质优良,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包装、汽车、建筑以及家用电器等方面。
也作为泡沫塑料广泛用于绝热保温、包装和民用等各领域。
但是,这些材料都是一次性使用,且质轻、体积大、难降解,用后即弃于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有效合理地回收利用废旧泡沫塑料就显得日益重要。
聚乙烯的改性目标聚乙烯的下述缺点影响它的使用,是改性的主要目标。
(1)软化点低。
低压聚乙烯熔点约为Ig0'C。
高压聚乙烯熔点仅高于 0℃,因此聚乙烯的使用温度常低于10 0℃。
(2)J强度不高。
聚乙烯抗张强度一般小于30M Pa.大太低于尼龙6、尼龙66、聚甲醛等工程塑料。
(3)易发生应力开裂。
(4)耐大气老化性能差。
(5)非极性,不易染色、印刷等(6)不阻燃、极易燃烧。
⊙根据密度的不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其密度范围是0.91∽0.94g∕cm^³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密度范围是0.94∽0.99g∕cm^³中密度聚乙烯(MDPE)其密度范围是0.92∽0.95g∕cm^³⊙根据乙烯单体聚合时的压力低压聚乙烯—压力0.1∽1.5MPa 中压聚乙烯—1.5∽8 MPa 高压聚乙烯压力为150∽250MPa二、PE共混改性的机理(1)有机增韧理论:在塑料技术发展过程中,使用橡胶粒子与塑料进行共混改性即使有机粒子一弹性体作为增韧性,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产生出SBS等一人批新材料,已经在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弹性鞋底材料、虽然获得理想的韧性却损害了复合材料宝贵的刚性和强度,劣化了加T流动性和耐热变形性,提高了成本,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聚乙烯升级改性研究

聚乙烯升级改性研究近年来,聚乙烯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塑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纯聚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限,同时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老化现象。
因此,对聚乙烯进行升级改性研究,是当前塑料材料研发的重点之一。
一、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功能性添加剂通过添加不同的功能性添加剂,可以使聚乙烯在使用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比如,添加UV吸收剂可以提高聚乙烯的耐久性,使其能够在户外环境下长期使用;添加抗静电剂可以防止聚乙烯表面积聚静电带来的危害。
此外,还有抗氧化剂、增塑剂等等。
2.聚乙烯共混将不同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聚合物体系。
通过聚乙烯共混,可以调节聚乙烯的熔指数、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性质。
常见的聚乙烯共混物有聚丙烯共混、聚碳酸酯共混等。
3.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指通过聚合反应、交联反应等化学方法改变聚乙烯分子结构,从而改变聚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有辐射交联、过氧化改性等。
4.表面修饰表面修饰是指通过改变聚乙烯表面的化学性质,实现对聚乙烯表面性质的改变。
比如,聚乙烯表面改性可以使用光化学处理、贴膜等方法。
以上是当前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在各个方向中,最为广泛的是功能性添加剂和聚乙烯共混两个方向。
二、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常见的功能性添加剂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等等。
目前,研究人员在以上多个方向上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1.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种可以有效延长聚乙烯寿命,同时提高其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化学添加剂。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酚酞、硫化羰基、β -酮酸酯等。
2.紫外线吸收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聚乙烯材料,在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吸收紫外线而不会呈现老化、变脆和变色现象。
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基-2-丙酮酸-酯(HMPP)等。
3.抗静电剂聚乙烯材料表面的静电常常会对人体健康、设备安全等造成威胁。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为了解决UHMWPE纤维与基体结合粘结性差的问题,长期以来各国的学者作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等离子处理,电晕放电处理,辐照处理以及氧化法处理等等。
1 等离子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由于仅作用在材料表面有限深度内(几个分子),对纤维的力学性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等离子体处理UHMWPE纤维表面的方法分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表面处理两种方法。
韩国的Sung In Moon,Jyongsik Jang 研究了氧气等离子处理后UHMWPE与乙烯基酯树脂的粘结性能的变化,他们发现处理后的纤维与未处理的纤维比较,横向拉伸强度提高,这表明复合体的界面粘结性能得到了改善,且通过SEM观察发现纤维表面产生很多微陷,这有利于纤维与树脂之间的机械互锁作用,同时他们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UHMWPE与基体之间力的传递。
Hengjun Liu等人采用氩气对UHMWPE 纤维进行等离子处理,研究结果显示处理后的纤维耐磨性和硬度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其表面的润湿性也得到了提高。
之后的研究中他们又将UHMWPE在氧气等离子体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系统中进行处理研究纤维性能的改变,他们发现纤维的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提高的同时纤维的表面产生了许多含氧的活性基团,增加了纤维与基体的润湿性和粘结性。
Zhang YC等人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能低与基体结合性能差的缺点,采用了在常压下对纤维进行等离子处理改性的方法,实验中采用的纤维是表面包裹有纳米二氧化硅的UHMWPE纤维,等离子处理所用的载气为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0:1),处理后纤维的表面能明显提高与基体的润湿角减小,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后发现在纤维表面产生了很多的含氧活性基团,大大提高了其与树脂的结合性能。
Z-F. Li等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利用等离子接枝的方法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他们发现处理后的纤维的强度与原纤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然而在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测试中发现,经过接枝处理的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未处理的纤维,且处理效果与处理功率和时间有关,当等离子功率为30W,处理时间为10min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
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材料的研究

熔融共混改性是提高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1]。
一般地,加入玻璃纤维和无机填料可以使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增强[2],另有研究表明,PVC中加入一定量的环氧树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VC的力学性能[3,4]。
将功能化的环氧树脂加入到PET中,可增加其熔体强度,从而使其更适于挤出制备PET发泡材料[5]。
此外,有研究者通过动态交联的方法,使环氧树脂均匀地分散到PP基体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P的刚性和强度[6—8],另有研究者对PP/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9,10]。
除PP外,聚烯烃中的另一个重要品种PE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力学强度较低,限制了它在工程材料方面的应用。
许多研究者对PE的改性进行了研究[11],而PE材料的力学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12,13],因此对PE进行增强改性时可从这方面入手,所制得的增强材料适用于制作电子、汽车等领域对材料刚硬度要求较高的结构零件。
本研究先后将马来酸酐和环氧树脂引入到PE中,通过熔融共混制备环氧树脂增强聚乙烯材料,并使环氧树脂和马来酸酐接枝PE发生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以期促进环氧树脂对PE的增强效果。
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HDPE(MH602):上海石化公司,熔体指数为6.0g/10min(190℃,21.6kg);环氧树脂(E-44):巴陵石化公司,环氧当量为210~250g/eq,环氧值为0.40~0.47eg/100g,挥发份含量小于1.0%;聚酰胺固化剂(LM-650):镇江丹宝聚合物公司,分子量为600~1100,胺值为200±20;马来酸酐(MAH):广东西陇化工公司;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厂。
1.2主要设备双螺杆挤出机,SJSH-30,南京橡塑机械厂;双辊机:XSK-160,杭州苏桥佳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机:KY6003,江都市开源试验机械厂;冲击实验机:XJJ-5,河北承德实验机公司;电子拉力实验机:RGD-5,深圳瑞格尔仪器有限公司;红外光谱仪:Spectrum One,美国PE公司;扫描电镜仪:JSM-6360LV,JEOL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的改性聚乙烯虽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软化点低,强度不高,耐大气老化性差,易应力开裂,不易染色及印刷等。
为了进一步拓宽聚乙烯的应用领域,克腿这些缺点,可以采用聚乙烯改性来达到。
聚乙烯的改牲主要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又分为接枝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化学及辐射交联改性等;物理改性分为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包括增强改性等)。
聚乙烯的化学交联主要是在聚乙烯树脂中加人有机化合物(常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交联剂,然后在压力和175~200℃的温度下交联。
接枝聚合是最常用的改性聚合方法。
所谓接校共聚反应是在聚乙烯的主链上将作为支链的不同种高分子结合上去的一种反应。
当然也有采用过氧化物、放射辐照或其他有关方法进行反应。
接枝方式的共聚合反应可以获得良好的混合状态,其分散界面是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同时又因为聚乙烯本身是无极性材料,和其他材料亲和性不好,如将具有极性的单体以接枝共聚合反应结合至聚乙烯分子主链上时则会增大这种亲和性,由此使可以改善其粘接性、印刷性、染色性等性能。
例如,聚乙烯接枝丙烯酸单体所得产品则会改善其在铝箔上的粘合性;加入丁二烯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制品,可以提高耐热性、耐应力开裂性。
聚乙烯的共混改性是聚乙烯与其他高聚物等物质进行共混,用挤出机、辊炼机等设备而制成新材料。
共混过程中往往包含化学接枝或交联反应,以提高共混的改性效果。
聚乙烯的填充改性是在聚乙烯的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入无机或有机填料,不仅能使制品价格大大降低,而且能显著改善材料的机械强度、耐摩擦性能、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等,并改善聚乙烯的易膨胀性及易蠕变性等,所以填料既有增量作用,又有改性效果。
常用的无机填料有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滑石粉、云母、高岭土、二氧化硅、硅藻土、硅灰石、炭黑等。
此外,聚乙烯可加人脂肪酸酰胺作表面润滑剂,以减少薄膜的粘附性;加入0.5%~2%的聚丙烯可提高其透明性;表面用电子冲击(使其表面氧化)处理,可改善其印刷性能。
1.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乙烯分为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有机硅交联和辐照交联聚乙烯。
(1)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结构式:制法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是聚乙烯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在热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高度活泼的游离基。
这些游离基使聚合物碳链上生成活性点,并产生碳-碳交联,形成交联聚乙烯。
所用的有机过氧化物有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和2,5-二叔丁基-2,5-二甲基过氧化己烷等。
根据被交联的聚乙烯品种和交联工艺设备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过氧化物。
通常交联低密度聚乙烯时,采用在132℃时能起反应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在交联高度填充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时,可采用能在144℃下加工的2,5-二叔丁基-2,5-二甲基过氧化己烷作交联剂。
将聚乙烯与合适的有机过氧化物、炭黑及其他无机填料等添加剂混合在一起,经混炼造粒后,用适宜的成型工艺将它加工成制品。
然后再将制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处理,使之发生交联,即可制得交联聚乙烯制品。
此外,当采用压缩成型时,交联和成型可一步完成。
物化性质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结构上与热塑性塑料、热固性树脂和硫化橡胶都不同,它有体型结构却不是完全交联,交联区域很小,不像硫化橡胶那样有很大的交联网,因此在性能上它兼有三者的特点,即同时具有热可塑性、硬度、良好的耐溶剂性,高弹性和优良的耐低温性。
无论是高密度聚乙烯还是低密度聚乙烯,通过交联后,其拉伸强度、耐热性、防老化性和耐候性、尺寸稳定性、耐应力开裂性,耐磨性和耐溶剂性均有提高,且耐蠕变性能优良。
交联聚乙锈的软化点可达200℃,耐热性可达140℃。
此外,还具有卓越的电绝缘性、耐低温性和耐辐射性能,表2-36为交联聚乙烯的性能。
工。
混炼温度应保持在110~149℃的范围内。
当使用低密度聚乙烯时,通常在116~121℃成型。
在电线电缆生产中,由于导线本身可作为支承物,使包覆在其表面的交联聚乙烯可通过连续流化器用直接蒸汽进行交联。
用途主要用作电线电缆的包覆层,也用于制造电机、变压器等耐高电压、高频率的耐热绝缘材料、热收缩簿膜和套管,各种管材(如热水管)、化工生产装置的耐腐蚀部件、容器以及泡沫塑料等。
(2)有机硅交联聚乙烯结构式制法将普通聚乙烯在有机过氧化物存在下,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机械力作用,使含有不饱和乙烯基和易于水解的烷氧基多官团的硅烷接枝到聚乙烯的主链上,然后将此接枝物在水及硅醇缩合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水解并缩合形成~Si一O一Si~交联键,即得硅烷交联聚乙烯。
物化性质有机硅交联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与通常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法形成的分子间碳-碳交联的结构不同。
其主链可以与2个或2个以上的等价键起反应。
形成网状交联(立体网状交联)。
因此,它的热机械性能一般要比具有碳-碳键平面结合的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法聚乙烯好。
即使有机硅交联聚乙烯的凝胶率比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低15%~20%,两者热变形仍相当。
成型加工有机硅交联聚乙烯成型工艺简单,可用普通的成型加工设备,如挤出机、注射机、压机、压延机等进行成型加工。
成型制品置于100℃以下的热水中即可交联成最终产品。
用途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电线电缆的绝缘包覆层、耐热管材、软管及薄膜等。
(3)辐照交联聚乙烯是将包覆在导线上的聚乙烯、聚乙烯薄膜或其它聚乙烯制品,经γ-射线、高能射线辐照后,可成为交联聚乙烯,交联度受辐射剂量及温度的影响。
交联点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直至辐射剂量达105Gy才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分子交联度可达60%~70%。
辐射时温度对交联度影响更大,在辐射剂量为1273.4C/kg(106R)下,0℃时的交联度为10%;当温度升至100℃,则交联度达65%左右。
因此,通过控制一定的辐照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一定交联度的交联聚乙烯制品。
2.氯化聚乙烯结构式:制法氯化聚乙烯(CPE)是高密度聚乙烯经氯化反应后的产物,其生产方法大致有溶液法、悬浮法、悬浮溶剂法和流化床法等。
①溶液法先将具有一定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加热溶于四氯化碳、氯苯、四氯乙烯或氯仿等极性溶剂中,在游离基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等)的作用下,在无氧条件下,于90~110℃,常压至0.686MPa的压力下通氯进行氯化,待产物含氯量合格以后,经水析回收溶剂,再经脱水干燥,即得非结晶性、具有弹性的成品。
该法反应容易控制,可以制得稳定的纯氯化氯乙烯。
但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回收工序复杂,能量消耗大,工业上很少采用。
②悬浮法将分子量为10万~15万,粒度过60目筛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加入含有一定量乳化剂、分散剂和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睛)的水介质中,在搅拌下升温至115~120℃,在常压至0.98MPa和无氧条件下,通氯进行氯化,控制氮气通入量和氮化时间,即制得一定含氯量的树脂。
反应产物经中和、水洗、过滤,离心脱水和干燥等工序,即制得具有一定结晶度和弹性的粉状产物。
③悬浮溶剂法在悬浮介质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氯化操作与上述方法相同。
④流化床法采用高分散的聚乙烯粉末,在γ-射线或紫外光照射下,在流化床中通氯进行氯化,故亦称气相法。
该法工艺过程较难控制。
物化性能高密度聚乙烯是结晶性高聚物,随着分子链上的氢原子被氯所取代,其结晶性下降、变软、玻玻璃化温度降低。
但在氯化聚乙烯中氯含量超过一定值时,玻璃化温度随之增高,因此,氯化聚乙烯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可比原来的聚乙烯高或低。
氯化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乙烯-氯乙烯-1,2-二氯乙烯的共聚合体,普通氯化聚乙烯的含氯量为25%~45%(质量),随树脂的分子量、含氯量、分子结构及氯化工艺的不同,可呈现硬性塑料到弹性体的不同性能。
氯化聚乙烯具有优良的耐侯性住、耐寒性、耐冲击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和电气性能等,同时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性能。
并与其他塑料和填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它可以填充大量的填料,例如100份树脂中可填充400份钛白粉或300份皂土(或炭黑),含氯量超过25%的氯化聚乙烯还具有自熄性。
它还可以用有机过氧化物等进行交联制得硫化型聚合物。
成型加工氯化聚乙烯可用一般的挤出和注射设备进行成型加工。
它和聚氯乙烯掺混后,即可用普通的聚氯乙烯加工设备进行各种成型加工,所得制品耐冲击性得到提高。
用途①氯化聚乙烯作主体材料的应用以氯化聚乙烯为主体,采用PVC、HDPE、MBS改性,可用挤塑成型法制造耐油管、耐酸管、防永卷材、异型材、薄膜和收缩膜等,也可涂覆、注塑、模压、层合、焊接、粘合和机加工。
CPE/PVC共混阻燃材料见表2-39。
CPE弹性体在防水卷材和薄膜等软质PVC制品方面,在绝缘电线电缆护套料方面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中国氯化聚乙烯主要用作硬质PVC的增韧改性剂,它可以提高硬质PVC的弹性、韧性和低温性能,CPE改性的PVC脆化温度可降至一40℃,而耐热性、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远优于其他橡胶改性剂,因而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等领域。
②氯化聚乙烯改性PE的应用聚乙烯中加入CPE可改善其印刷性、阻燃性和柔韧性。
在HDPE中加入5%的CPE的共混物与油墨的粘接力可提高3倍,在矿用PE软管配方中加入CPE、Sb2O3和白油后的阻燃性提高,且燃烧时无熔流物,用CPE改性的PE泡沫塑料发泡体的密度增大。
②氯化聚乙烯作增容剂的应用CPE是二元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用于与ABS、PS、PP、PE、PVC、橡胶等进行共混改性,例如在PVC/PE共混体系中可显著提高韧性、冲击强度和促进塑化。
共混物的注塑制品可用作机械零部件,它们的1/3产品用于薄片的复合和涂层等方面。
3、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改性LDPE较柔软,但因强度及气密性较差不适宜制做各种容器和齿轮、轴承等零部件;另一方面HDPE硬度大,缺乏柔韧性不宜制取薄膜等软制品。
将两种密度聚乙烯共混可制得软硬适中的聚乙烯材料,从而适应更广泛的用途。
两种密度不同的聚乙烯按各种比例共混后可得到一系列有中间性能的共混物。
这些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如密度、结晶度、硬度、软化点等的变化很有规律,符合根据原料共混比所计算之线性加和值,然而,断裂伸长率及拉伸强度的变化稍显特殊,当在HDFE中掺入LDPE的比例少于60/40时,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即使比例为50/50时,亦增加不多,但此时拉伸强度却出现一极大值。
LDPE中掺入HDPE增加了密度,降低了药品渗透性,也降低了透气性透汽性,此外,上述共混聚乙烯刚性较好,刚性对于生产包装薄膜、容器是必须具备的性质。
由于刚性和强度的提高,包装薄膜的厚度可减少一半,因而使成本下降。
高、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薄膜的透光性除与共混比例有关外还与原料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有关。
据资料报导,含HDPE的共混聚乙烯薄膜以及原料组分分子量分布越窄的共混聚乙烯薄膜,其透光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