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参考书目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参考书目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参考书目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参考书目

一高等数学

1. 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3. 谢树芝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汁讲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普通物理

程守诛,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三普通化学

1. 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 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刘国璞编:《大学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东北林大出版社,1996年.

四理论力学

1.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2. 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3. 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五材料力学

1. 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六流体力学

1.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水力学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2. 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七计算机应用基础

1. 徐惠民等编:《计算机基础与因特网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 谭浩强,田淑清编:《FORTRAN77结构化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八电工电子技术

1.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 罗守信主编:《电工学》(Ⅰ,Ⅱ)(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3. 程守洙,江之水主编:《普通物理学》下册(第三版电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九工程经济

1. 傅家骥,仝允桓主编: 《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吴添祖主编: 《技术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祉.

十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宋世谟主编:《物理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一化工原理

天津大学编:《化工原理》.天津科技出版社.

十二化工过程控制

历玉鸣主编:《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十三化工设计基础

倪进方主编:《化工过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

十四化工污染控制基础

1. 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汪大翚主编:《化工环境工程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十五化工热力学

童景山主编:《化工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十六职业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上、下册)

【作者】高静主编

【正文页】上册502页/下册481页

【出版项】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ISBN号】7-5025-5481-5 / TQ02

【原书定价】CNY68.00(上册)CNY66.00(下册)

【主题词】化学工程(学科: 考核)化学工程

【参考文献格式】高静主编.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上、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简介

本书是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导用书。全书分上、下两册,共21章。上册包括高等数学、普

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与[wiki]电子[/wiki]技术、工程经济、物

理化学;下册包括化工原理、化工过程控制、化工设计基础、化工污染控制基础、化工热力学、物料及能

量衡算、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工工艺设计、化工工艺系统设计、工程经济分析、化工工程项目管理。每章

都配有相应的例题和习题,下册书后不定期在基础考试(上午、下午)和专业考试模拟试题各三套。本书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编写,包括了考试大纲要求的全部课程,每章的习题和模拟试题的题型也完全按照正式考试的题型编写,对参考人员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上册目录:

1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1.2微分学

1.3积分学

1.4无穷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1.6概率与数量统计

1.7向量分析

1.8线性代数

2普通物理

2.1热力学

2.2波动学

2.3光学

3普通化学

3.1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3.2元素周期表

3.3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4溶液

3.5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3.6有机化学

4理论力学

4.1静力学

4.2运动学

5材料力学

5.1概述

5.2拉伸或压缩

5.3剪切和挤压

5.4扭转变表

5.5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5.6弯曲变形

5.7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5.8组合变形

5.9压杆稳定

6流体力学

6.1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6.2流体的静力学

6.3流体的动力学

6.4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6.5孔口、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

6.6渗流

6.7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6.8相似原理和量纳分析

6.9流体运动参数的测量

7计算机应用基础

7.1计算机基础知识

7.2Windows操作系统

7.3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

8电工与电子技术

8.1电场与磁场

8.2直流电路

8.3正弦交电路

8.4RC与RL电路直暂态过程

8.5变压器与电动机

8.6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8.7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

8.8运算放大器

8.9门电路和触电器

9工程经济

9.1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9.2投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和参数9.3不确定性分析

9.4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

9.5价值工程

10物理化学

10.1气体的性质

10.2热力学第一定律

10.3热力学第二定律

10.4多组分系统

10.5化学平衡

10.6相平衡

10.7电化学

10.8表面化学

10.9化学动力学基础

10.10各类特殊反应的动力学10.11胶体化学

下册目录:

1 化工原理

1.1 流体流动

1.2 流体输送[wiki]机械[/wiki] 1.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4 液体搅拌

1.5 传热

1.6 蒸发

1.7 气体吸收

1.8 蒸馏

1.9 固体干燥

1.1 液-液萃取

2 化工过程控制

2.1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2.2 被控对象的特性

2.3 过程检测仪表

2.4 显示仪表

2.5 自动控制仪表

2.6 执行器

2.7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2.8 计算机控制系统

3 化工设计基础

3.1 工艺设计

3.2 工艺设计安全

3.3 工艺设计经济分析

4 化工污染控制基础

4.1 [wiki]环境[/wiki]污染控制原则

4.2 废水处理

4.3 废气处理

4.4 废渣处理

4.5 环境噪声控制

5 化工热力学

5.1 热力学第一定律

5.2 热容、焓和熵

5.3 热力学第二定律、循环过程、热机效率5.4 立方型状态方程、维里方程

5.5 逸度和逸度系数

5.6 理想溶液、正规溶液和无热溶液

5.7 混合性质、偏摩尔性质

5.8 活度系数、超额性质

5.9 气液平衡计算

5.10 液液平衡和液固平衡

6 物料及能量平衡

6.1 物料衡算

6.2 能量衡算

6.3 物料和能量联算

6.4 有稳定过程的物料及能量衡算

6.5 物料及能量损耗分析

7 化学反应动力学

7.1 化学反应器基本原理及工业应用

7.2 化学反应器类型比较和选择

7.3 化学反应器的工艺计算及分析

7.4 反应器的工艺控制

8 化工工艺设计

8.1 概述

8.2 工艺设计基础数据

8.3 工艺设计内容与深度

8.4 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8.5 工艺设计的工作程序及内容

8.6 过程控制方案的确定

8.7 过程能量设计与分析

9 化工工艺系统设计

9.1 概述

9.2 工艺流程设计

9.3 化工管道设计

9.4 安全设施设置原则

9.5 机泵的安装设计(HG/T 257.5-95)

9.6 [wiki]设备[/wiki]、管道的布置原则

9.7 系统安全分析

10 工程经济分析

10.1 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10.2 技术经济分析的有关数据及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10.3 设计方案评价的要求和准则

10.4 工程建设投资构成和估算方法

11 化工工程项目管理

11.1 工程项目管理概念和基本知识

11.2 工程项目的实施与控制

11.3 工程设计及法律知识

2017年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基础考试预测试题

1 设向量a 的方向余弦满足αcos =βcos = 0,则向量a 与坐标轴的关系是( )。 A .平行于x 轴 B .平行于y 轴 C .平行于z 轴 D .垂直于z 轴 2 设直线???=+-=+-123,93351z y x z y x L :和直线???=++-=-+188323222z y x z y x L:的夹角为? 则?cos 等于( )。 A .1 B .-1 C .0 D .21 3 平面Π1:x +2y -3z -1=0与平面Π2:2x -y+z=0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垂直 C .重合 D .相交,但不垂直且不重合 4 x x x x tan 12cos lim 0-→的值等于( )。 A .1 B .-1 C .2 D .-2 5 方程012=-?x x 在下列区间内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区间是( )。 A .(-1,0) B .(0,1) C .(1,2) D .(2,+∞) 6 设)(x f 在0x 处可导,且1)('0=x f ,则h h x f h x f h )()(lim 000--+→等于( )。 A .1 B .21 C .2 D .-2 7 若y=f (x )在(a,b )内具有二阶导数,且f’(x )>0,f’’(x )<0,则曲线y=f (x )在(a,b )内是( )。 A .单调上升且是凸的

B .单调下降且是凸的 C .单调上升且是凹的 D .单调下降且是凹的 8 函数),(y x f z =的偏导数x z ??和y z ??存在是该函数可微分的( )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9 设x y z e =,则当x =1,y =2时全微分dz 等于( )。 A .e 2(2d x - d y ) B .-e 2(2d x - d y ) C .e 2(2d x + d y ) D .-e 2(2d x + d y ) 10 x x d arcsin 2 1 0?等于( )。 A .123 12π +- B .123 12π -- C .123 12π -+ D .123 12π ++ 11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x x x d 122?+∞ ∞-+收敛 B .?+∞ e 2ln d x x x 收敛 C .?-1 132d x x 收敛 D .?+∞ 02d x x 发散 12 曲线241x y =与直线 y = 2x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原料加工、设 备、工艺流程)。 2、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化学矿)。 3、石油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石油中的化合物可 以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大类。 4、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自燃性能的指标。 5、硫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SO2的制取和净化)、(SO2氧化成SO3)和SO3的吸收。 6、各族烃类裂解反应的难易顺序为(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7、CO变换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 8、隔膜法电解食盐水工艺的主要产品是(NaOH和Cl2)。 9、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10、催化剂一般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 11、半水煤气是以空气和水蒸气作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和N2)。 12、转化率是针对(反应物)而言的;选择性是针对(目的产物)而言的;收率等于转化率与选择性之 积。 13、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聚合而得,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相同)。 14、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 15、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乙烯、丙烯和(丁二烯),三苯指苯、甲苯和(二甲苯)。 16、SO2氧化成SO3的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因此,(降低温度)、(提高压力)有 利于平衡转化率的提高。 17、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H2+3N2→2NH3,该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 18、分子发生热裂解反应,反应温度最高的是(乙烷)。 19、硫铁矿焙烧工艺中(硫酸化焙烧)是用来回收中钴、铜、镍等有色金属的。 20、块状原料煤一般用固定床气化炉。加料位置在(上部),气化位置在(中部)。 21、氧氯化最典型的应用是(乙烯制氯乙烯)。 22、煤干馏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 23、煤气化过程中温度最高的是:(氧化层)。 24、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生成尼龙-66,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不相同)。

2013年注册化工工程师专业案例分析(下午)

1、异丁烷和正丁烷的分离塔塔顶设有全凝器,塔釜设有再沸器,分离塔数据如下: 塔顶和塔釜温度下异丁烷与正丁烷的相对挥发度分别为1.35和1.25,问该塔塔内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应为下列哪个数值? (A)18 (B)16 (C)14 (D)12 答案:() 主要解答过程:

2、某连续操作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液,进料中含苯45mol%,分离要求馏出液中苯含量99mol%,塔釜液甲苯含量95mol%。塔顶全凝器将28130kg/h蒸汽冷凝成液体,液体在泡点下回流,苯的分子量78,甲苯的分子量92,若塔顶出料量148kml/h,该塔的回流比应为下列哪个数值? (A)1.28 (B)1.36 (C)1.43 (D)1.52 答案:() 主要解答过程:

3、某厂采用常压精馏塔分离某二元混合物,已知相对挥发度α=3,塔顶设有全凝器,回流比R=2.6.若要求塔顶A组分浓度达到99.9mol%,问精馏塔第二块理论板(塔板编号由塔顶向下)上升气体的浓度(mol%)应为下列哪一数值? (A)90.7 (B)96.0 (C)98.8 (D)99.8 答案:() 主要解答过程:

4、如附图,再沸器入口液体密度750kg/m3,出出口气液混相密度75kg/m3。再沸器入口管线摩擦压降为0.5m液柱,再沸器出口管线摩擦压降为1.5m液柱,再沸器壳侧的摩擦压降为0.1m液柱。再沸器壳测直径D为800mm,塔釜液位高度H2为1000mm,H3为1500mm。再沸器的最小安装高度H1(mm)为下列哪个数值? 提示:再沸器壳测液体密度可取其进出口密度的平均值计算。 (A)310 (B)710 (C)1100 (D)1585 答案:() 主要解答过程:

2018年注册化工工程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8年注册化工工程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 1.对于化工设备的设计压力的叙述,下述四项中正确的是()。 A.化工设备的最大工作压力即可作为设备的设计压力 B.设计压力是指容器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C.设计压力指容器顶部的最大压力,其值不低于最高压力 D.设计压力是容器的最大工作压力加上工艺流程中系统的附加条件后,在容器中可能达到的压力 【答案】C 【解析】设计压力指容器顶部的最大压力(包括工艺流程的系统附加条件),其值不低于最高压力。 A错误答案。 最大工作压力是指容器在正常工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而容器设计必须能经受得起各种操作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压力情况,故不能作为设备的设计压力。 B错误答案。 D错误答案。 容器的最大工作压力加上工艺流程中系统的附加条件后,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压力系指最高压力。可用以确定容器设计压力的基准压力,并非设计压力,容器设计压力不低于最高压力。 2.厂区有一干式氢气储罐,罐氢压力为8.0MPa(绝)、容积为22m3。布置该储罐时,其与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工业建筑的最小距离为()。

A.18.75m B.不受限制 C.15m D.12m 【答案】A 【解析】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燃助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要求(表4.5-1),可燃气体储罐总容积按其容量(m3)和工作压力(绝对压力)的乘积计算。 与工业建筑间距为15m,如为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防火间距再增加25%,即 15×1.25=18.75m B错误答案,对建筑防火规范不甚了解。 C错误答案,未考虑到干式可燃气体与建筑物防火间距要增加25%。D错误答案。 3.用标准旋风分离器分离含尘气中的固体颗粒。由于处理量增加需增大旋风分离器的尺寸,若保持进口气速不变,则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会()。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答案】B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1)

《化工工艺学》 一、填空题 1. 空间速度的大小影响甲醇合成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2. 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 3. 芳烃系列化工产品的生产就是以苯、甲苯和 二甲苯为主要原料生产它们的衍生物。 4. 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 5. 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有碱洗法和乙醇胺水溶液吸附法。 6.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其原始活性组分是,需经还原生成才具有活性。 7. 按照对目的产品的不同要求,工业催化重整装置分为生产芳烃为主的化工型,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主的燃料型和包括副产氢气的利用与化工燃料两种产品兼顾的综合型三种。 8. 高含量的烷烃,低含量的烯烃和芳烃是理想的裂解原料。 9. 氨合成工艺包括原料气制备、原料气净化、原料气压缩和合成。

10.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只是物理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得到的轻质燃料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 11. 变换工段原则流程构成应包括:加入蒸汽和热量回收系统。 12. 传统蒸汽转化法制得的粗原料气应满足:残余甲烷含量小于0.5% 、(H2)2在 2.8~3.1 。 13. 以空气为气化剂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称为空气煤气。 14. 低温甲醇洗涤法脱碳过程中,甲醇富液的再生有闪蒸再生、_ 汽提再生 _、_热再生_三种。 15.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烃分压。 16. 有机化工原料来源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农副产品。 18. 乙烯直接氧化过程的主副反应都是强烈的放热反应,且副反应(深度氧化) 防热量是主反应的十几倍。 19. 第二换热网络是指以_ _为介质将变换、精炼和氨合成三个工序联系起来,以更合理充分利用变换和氨合成反应热,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0. 天然气转化制气,一段转化炉中猪尾管的作用是

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经验

关于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的经验 ——发表只要上午下午总分超过140就过了,我们单位就有一个刚好140的,真幸运,因为好久没有参加这种考试了,一些复习和考试的策略还是要重新量度,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 当初复习是按各科目分数的多少安排复习时间的,关键是一定要把大纲上提到的基本概念都有清楚的认识,复习也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的。因为题量相当大,上午平均两分钟一道题,因而简单的概念题就比较多了,即使是计算题也不会是太复杂的计算,一两步就可以计算出来的那种。我去年用的是天大的复习资料,后来对比了其他的复习资料,还是觉得天大的比较好,说得很清楚,详细,比化工出版社的详细多了,那本就比较简要。 ?? 现在觉得基础试的考生问题大多出在上午,下午由于是专业基础还比较熟悉,所以相对比较容易。上午我的最大的难点是在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可能是学化工专业的这两门用的没有流体力学这么多吧,而现在的化工工艺专业很多都不专门开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课程,仅在其他相关课程中顺带提过,所以比较吃力。其次是高数,感觉高数考常微分方程的多了, ?? 其实复习把握好策略,过基础是不会太难的,关键是上午的考试要尽量拿到60分以上,然后依靠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拉分数,因为高数是大头,

24分,怎么也得硬着头皮上,高数能拿下了大半如18分,分数就有保障了。去年高数似乎考单纯微分和积分的不多,线代,空间解析几何等我不看的到有几条,我当时好郁闷啊,呵呵。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流体力学这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定要多拿分,估计拿8~9分,这样上午就有45分保底了,其他计算机拿6分,因为fortran我们没学过,只能根据basic或c语言的经验猜了,电工前面基本的电路知识是我们比较容易的,定额6分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二极管三极管和运算器门电路等这些基本上都是考概念的多,复习时把概念搞清楚,计算不懂就根据概念猜吧。工程经济的概念性最强了,那些术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涵,大家一定要有个印象,这部分我大多是靠排除错误答案做的,觉得拿6~7分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算下来,我们理论上至少可以拿64分了,看上去还没有及格,但是别忘了因为都是选择题,可以猜,不懂的根据概念的意思猜吧,难道理论力学,材料力学24题都没有猜对的?总有才对的时候吧。何况我们最熟悉的在下午,只要下午拿77分以上就可以通过了。当然基础课很牛的人就令当别论了,他们如果上午都可以拿72分以上,拿就没有必要看这个贴了,呵呵。 ?? 下午热力学是我的难点。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是我们的本行,基础题目拿不高分就不要怪考试出题的了,只能在自己身上找答案啦,这两课加起来就72分了,按75%的分数也要拿54分以上啦,化工设计基础,更是不用说,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是必考的啦,拿10分没问题,过程控制去年考了个什么气开气关阀的选择方案,也是概念性的啦,简单,6

化工基础实验考试

化工基础实验考试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答:(1)保持溢流(2)玻璃管不宜过长(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2)换热器保温效果差 3)换热器使用久了,污垢较厚,热流量值下降 2、强化列管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答:改变冷流体的流量,实验结果不是完全相同,冷流体流量越大,k值越大。 实验六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的测定 1、强化吸收操作过程中,需考虑哪些因素?答:流速和压强 2、你认为实验操作上,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如何改进? 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体系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取样分析时,应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样品中。 实验七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根据本实验条件下得到有关性能和特性曲线与生产离心泵厂给出的数值进行比较? 答:基本一致 2、启动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气缚现象指什么?气蚀现象又指什么? 答:因为如果离心泵在启动之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内一部分空间被空气充满,由于空气的密度小,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小,致使液体难以吸入,此时叶轮虽然在旋转,却不能输送液体,并产生噪声,这种现象称为“气缚”。 气蚀是指当离心泵入口处压强低于液体在当地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被吸入的流体在泵的入口处被气化,从低压区进入高压区,出现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以极大的速度填补气泡凝结后出现的空间,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损毁泵壳和叶轮。 3、为什么离心泵在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和断开功率表的开关? 答:1)因为涡轮流量计所显示的是瞬时流量时的转速,相应的功率表也是测相应时间的功率,所以当启动泵后,流量稳定后再打开开关,测得数据误差较小。 2)出口阀关闭时,Q最小,所以N最小;启动后,功率达到最大。 4、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为什么在离心泵的进口管下安装单项阀? 答:1)通过控制阀来调节流体流量 2)单向底阀安装后使得泵停止工作时,泵中的水不会回流出去,保证泵中始终有水,可以避免每次使用之前都要灌水,气缚现象产生。 实验八精馏实验 1、在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温度发生波动,对操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馏出物的纯度可能不高,降低塔的分离效率。 2、在板式塔中,气体、液体在塔内流动时可能会出现几种操作现象? 答:5种 a、沸点气相Δ=0 b、沸点液相Δ=1 c、气-液相0<Δ<1 d、冷液Δ>1 e、过热蒸汽Δ<0 3、如何判断精馏塔的操作是否正常合理?如何判断塔内的操作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答:1)看显示的温度是否正常

化学工艺学试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查课期末试题 班级:08化工(1)班学号:08003028姓名:李强 1.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答: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向大型化、综合化、精细化发展;3、多学科合作、技术密集型生产;4、重视能量合理利用、积极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5、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6、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2.什么是转化率?什么是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 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答:1、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 或百分率,用符号X表示。定义式为X=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该反应物的起始量对于循环式流程转化率有单程转化率和全程转化率之分。 单程转化率:系指原料每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XA=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反应器进口物料中组分A的量 =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循环物料中组分A的量全程转化率:系指新鲜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到离开该系统所达到的转化率 XA,tot=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 2、选择性:用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选择性系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 反应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 定义式S=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的转化总量 或S=实际所得的目的产物量/按某反应物的转化总量计算应得到的目的产物理论量 3、因为对于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着生成目的产物的主反应和生成副产物的 许多副反应,只用转化率来衡量是不够的。因为,尽管有的反应体系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大多数转变成副产物,目的产物很少,意味着许多原料浪费了。所以,需要用选择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 3.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 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答:1、基本特征包括: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止时,催化剂本身未 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因此催化剂在生成过程中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即加速反应),但不能改变平衡;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2、作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改进操作条件;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

化工工艺学题库

第一章合成氨 1、简述天然气为原料进行蒸汽转化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有哪些?采用哪些措施可以抑制副反应? 2、甲烷蒸汽转化过程工艺条件该如何选择,为什么? 3、蒸汽转化过程为什么要采用两段转化?两段转化的供热方式有何不同 4、甲烷蒸汽转化-段炉的结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5、一氧化碳变换为何要采用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6、天然气中的硫有哪些形式,干法和湿法脱硫各有哪些?有何优缺点? 7、氧化锌脱硫前为什么要和钴钼加氢脱硫联合使用? 8、什么叫热碳酸钾法?采用热碳酸钾脱碳的基本原理如何?条件如何选择? 9、合成氨粗原料气的精制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理如何? 10、提高铜氨液吸收残余CO和CO2的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11、简述铜铵富液的再生目的以及在再生塔中各设备中的流动路径。 12、氨合成反应有何特点?如何选择氨合成的工艺条件? 13、氨的合成流程为什么要采用回路流程?合成气中氨的分离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 14、氨舍成塔为什么要采用夹层式?合成塔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15、绘出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方块流程图。 16、比较甲烷蒸汽转化、一氧化碳变换、氨的合成所采用催化剂的情况。 第二章尿素 1、尿素合成的原料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2、尿素生产的原则流程图是什么? 3、尿素合成工艺参数如何选择? 4、高压气提法生产尿素的高压圈包括那些设备,各起什么作用? 5、尿素生产主要有哪些设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硫酸 1、简述硫酸生产原料的原料。 2、以硫铁矿为原料,绘出硫酸生产的工艺流程方块图。 3、硫铁矿焙烧之后,获得的炉气应经过哪些处理才能进入转化炉,分别采用何种设备完成? 4、沸腾焙烧时,可采用哪些措施保持炉温稳定。 5、SO,转化为SO,过程有何特点,为什么要采用两次转化两次吸收。 6、SO,吸收过程的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7、简述硫酸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三废的。 第四章制碱 1、氨碱法制备纯碱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哪些? 2、氨碱法制纯碱有哪些步骤? 3、氨碱法制碱过程中如何除去原料盐中的Ca2+、Mg2+离子 4、联合制碱法的生产原理是什么? 5、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有何异同?

注册化工工程师模拟试题

注册化工工程师模拟4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工业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方法的是( )。 A.吸附法 B.冷凝法 C.静电法 D.催化法 2、水泥、熟石灰等粉尘不宜采用湿式除尘器,主要是因为______。 A.水泥和熟石灰属于憎水性粉尘 B.润湿性较差 C.吸水后易结垢 D.没有润湿 3、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初步可行性研究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 A.增加市场分析 B.研究深度加强 C.增加社会评价 D.投资估算值提高 4、下面( )说法是正确的。 A. 一个体系的温度愈高则其所含的热量也越多 B. 体系与环境温度越大,则传热量就越多 C. 内能包括体系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 D. 内能的绝对值是无法知道的 5、将一个含有相同摩尔百分数的丙烷(C3)、丁烷(c4)、戊烷(C5)和正己烷(C6)的混合物引入精馏塔进行分离,塔底馏分为含2%C3、5%C4、50%C6的混合物,塔顶引出流股中仪含1%的C5。塔顶流股中C4的组成为( )。 A.74.8% B.44.2% C.51.7% D.30.6% 6、对于一物体,若其表面温度从100℃升高至200℃,则其辐射能力提高到原来的( )倍。 A. 1.6 B. 2.6 C. 4 D. 15 7、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的特点是( )。 A.反应快,控制及时,有余差存在 B.反应慢,控制不及时,有余差存在 C.反应快,控制及时,能消除余差 D.反应慢,控制不及时,但能消除余差 8、有关理想溶液与实际溶液的偏离,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严格符合理想溶液的体系是极少的 )>1 B.对理想溶液具有正偏差的溶液,活度系数(γ i )<1 C.对理想溶液具有负偏差的溶液,活度系数(γ i D.具正偏差体系比具负偏差体系少得多 9、下面( )可以作为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A.e-t-1 B.e t-1 C.1-e-2t D.1-ae-1/a,a>0 10、温度90℃、湿度0.003kg/kg绝干气的空气在101.33kPa下与该空气绝热饱和温度下的水充分接触,使空气绝热、冷却至33℃,则空气的最终湿度应( )。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不确定 11、某燃烧炉的平壁由240mm厚的耐火砖、120mm绝热砖和6mm的钢板依次构成,已知耐火砖、绝热砖和钢板的平均导热系数为1.07、0.14和45W/(m·℃)。操作稳定后,炉的内、外表面温度为1100℃和30℃。炉壁的热损失为300W/m2。测得在绝热砖和钢板之间有一层空气存在,与该层空气层相当的绝热砖厚度最接近( )。

化工基础实验考试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答:(1)保持溢流(2)玻璃管不宜过长(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2)换热器保温效果差 3)换热器使用久了,污垢较厚,热流量值下降 2、强化列管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答:改变冷流体的流量,实验结果不是完全相同,冷流体流量越大,k值越大。 实验六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的测定 1、强化吸收操作过程中,需考虑哪些因素?答:流速和压强 2、你认为实验操作上,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如何改进? 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体系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取样分析时,应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样品中。 实验七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根据本实验条件下得到有关性能和特性曲线与生产离心泵厂给出的数值进行比较? 答:基本一致 2、启动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气缚现象指什么?气蚀现象又指什么? 答:因为如果离心泵在启动之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内一部分空间被空气充满,由于空气的密度小,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小,致使液体难以吸入,此时叶轮虽然在旋转,却不能输送液体,并产生噪声,这种现象称为“气缚”。 气蚀是指当离心泵入口处压强低于液体在当地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被吸入的流体在泵的入口处被气化,从低压区进入高压区,出现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以极大的速度填补气泡凝结后出现的空间,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损毁泵壳和叶轮。 3、为什么离心泵在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和断开功率表的开关? 答:1)因为涡轮流量计所显示的是瞬时流量时的转速,相应的功率表也是测相应时间的功率,所以当启动泵后,流量稳定后再打开开关,测得数据误差较小。 2)出口阀关闭时,Q最小,所以N最小;启动后,功率达到最大。 4、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为什么在离心泵的进口管下安装单项阀? 答:1)通过控制阀来调节流体流量 2)单向底阀安装后使得泵停止工作时,泵中的水不会回流出去,保证泵中始终有水,可以避免每次使用之前都要灌水,气缚现象产生。 实验八精馏实验 1、在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温度发生波动,对操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馏出物的纯度可能不高,降低塔的分离效率。 2、在板式塔中,气体、液体在塔内流动时可能会出现几种操作现象? 答:5种 a、沸点气相Δ=0 b、沸点液相Δ=1 c、气-液相 0<Δ<1 d、冷液Δ>1 e、过热蒸汽Δ<0 3、如何判断精馏塔的操作是否正常合理?如何判断塔内的操作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答:1)看显示的温度是否正常

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经验

关于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的经验 ——2009.6.5发表只要上午下午总分超过140就过了,我们单位就有一个刚好140的,真幸运,因为好久没有参加这种考试了,一些复习和考试的策略还是要重新量度,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当初复习是按各科目分数的多少安排复习时间的,关键是一定要把大纲上提到的基本概念都有清楚的认识,复习也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的。因为题量相当大,上午平均两分钟一道题,因而简单的概念题就比较多了,即使是计算题也不会是太复杂的计算,一两步就可以计算出来的那种。我去年用的是天大的复习资料,后来对比了其他的复习资料,还是觉得天大的比较好,说得很清楚,详细,比化工出版社的详细多了,那本就比较简要。 现在觉得基础试的考生问题大多出在上午,下午由于是专业基础还比较熟悉,所以相对比较容易。上午我的最大的难点是在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可能是学化工专业的这两门用的没有流体力学这么多吧,而现在的化工工艺专业很多都不专门开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课程,仅在其他相关课程中顺带提过,所以比较吃力。其次是高数,感觉高数考常 1

微分方程的多了, 其实复习把握好策略,过基础是不会太难的,关键是上午的考试要尽量拿到60分以上,然后依靠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拉分数,因为高数是大头,24分,怎么也得硬着头皮上,高数能拿下了大半如18分,分数就有保障了。去年高数似乎考单纯微分和积分的不多,线代,空间解析几何等我不看的到有几条,我当时好郁闷啊,呵呵。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流体力学这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定要多拿分,估计拿8~9分,这样上午就有45分保底了,其他计算机拿6分,因为fortran我们没学过,只能根据basic或c语言的经验猜了,电工前面基本的电路知识是我们比较容易的,定额6分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二极管三极管和运算器门电路等这些基本上都是考概念的多,复习时把概念搞清楚,计算不懂就根据概念猜吧。工程经济的概念性最强了,那些术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涵,大家一定要有个印象,这部分我大多是靠排除错误答案做的,觉得拿6~7分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算下来,我们理论上至少可以拿64分了,看上去还没有及格,但是别忘了因为都是选择题,可以猜,不懂的根据概念的意思猜吧,难道理论力学,材料力学24题都没有猜对的?总有才对的时候吧。何况我们最熟悉的在下午,只要下午拿77分以上就可以通过了。当然基础课很牛的人就令当别论了,他们如果上午都可 2

注册化工工程师报考条件

注册化工工程师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制药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或相近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化工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关于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的经验

关于注册化工工程师基础考试的经验 s2y4j6@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401914.html, 2009-06-15 19:59 只要上午下午总分超过140就过了,我们单位就有一个刚好140的,真幸运,因为好久没有参加这种考试了,一些复习和考试的策略还是要重新量度,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当初复习是按各科目分数的多少安排复习时间的,关键是一定要把大纲上提到的基本概念都有清楚的认识,复习也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的。因为题量相当大,上午平均两分钟一道题,因而简单的概念题就比较多了,即使是计算题也不会是太复杂的计算,一两步就可以计算出来的那种。我去年用的是天大的复习资料,后来对比了其他的复习资料,还是觉得天大的比较好,说得很清楚,详细,比化工出版社的详细多了,那本就比较简要。 现在觉得基础试的考生问题大多出在上午,下午由于是专业基础还比较熟悉,所以相对比较容易。上午我的最大的难点是在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可能是学化工专业的这两门用的没有流体力学这么多吧,而现在的化工工艺专业很多都不专门开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课程,仅在其他相关课程中顺带提过,所以比较吃力。其次是高数,感觉高数考常微分方程的多了, 其实复习把握好策略,过基础是不会太难的,关键是上午的考试要尽量拿到60分以上,然后依靠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拉分数,因为高数是大头,24分,怎么也得硬着头皮上,高数能拿下了大半如18分,分数就有保障了。去年高数似乎考单纯微分和积分的不多,线代,空间解析几何等我不看的到有几条,我当时好郁闷啊,呵呵。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流体力学这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定要多拿分,估计拿8~9分,这样上午就有45分保底了,其他计算机拿6分,因为fortran我们没学过,只能根据basic或c语言的经验猜了,电工前面基本的电路知识是我们比较容易的,定额6分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二极管三极管和运算器门电路等这些基本上都是考概念的多,复习时把概念搞清楚,计算不懂就根据概念猜吧。工程经济的概念性最强了,那些术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涵,大家一定要有个印象,这部分我大多是靠排除错误答案做的,觉得拿6~7分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算下来,我们理论上至少可以拿64分了,看上去还没有及格,但是别忘了因为都是选择题,可以猜,不懂的根据概念的意思猜吧,难道理论力学,材料力学24题都没有猜对的?总有才对的时候吧。何况我们最熟悉的在下午,只要下午拿77分以上就可以通过了。当然基础课很牛的人就令当别论了,他们如果上午都可以拿72分以上,拿就没有必要看这个贴了,呵呵。 下午热力学是我的难点。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是我们的本行,基础题目拿不高分就不要怪考试出题的了,只能在自己身上找答案啦,这两课加起来就72分了,按75%的分数也要拿54分以上啦,化工设计基础,更是不用说,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是必考的啦,拿10分没问题,过程控制去年考了个什么气开气关阀的选择方案,也是概念性的啦,简单,6分可以拿下,热力学还是我们比较头痛的问题,拿一半吧6分,算到这里就已经76分了,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因为还要靠下午拉分数,污染控制和职业法规只要有浏览过复习资料的,拿一半的分数

湖南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工艺学期末C卷

湖南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化工专业三年级期末/补考/重修课程 化工工艺学考核试题 课程代码:考核方式:开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C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2分) 1.裂解炉出口的高温裂解气在出口高温条件下将继续进行裂解反应,通过急冷换热器可将高温裂解气尽快冷却,当裂解气温度降至( )时,可使裂解反应基本终止。 ①550℃以下②650℃以下 ③750℃以下④450℃以下 2.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反应,其产物为尼龙-66。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 ) ①相同②相近 ③不相同 3.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沸点差仅0.75℃,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深冷结晶分离法。其中Amoco法工艺特点是:( ) ①一段结晶,两段离心分离②一段结晶,一段离心分离 ③两段结晶,两段离心分离 4. 邻二甲苯气相催化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一般采用V-Ti-O体系。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了60~65克工艺,该工艺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在:( ) ①爆炸极限以上操作②爆炸范围内操作 ③爆炸极限以下操作第 1 页共7 页 5. 利用基因工程改进酵母的性能以降低乙醇生产成本。日本三得利公司把从酶菌中分离得到的葡萄糖淀粉酶基因克隆到酵母中,直接发酵生产乙醇。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能耗:( ) ①20% ②40% ③60% ④80%

6. 烃类裂解反应是体积增大、反应后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减压对反应是有利的。但裂解不允许在负压下操作,为了降低原料烃的分压,常将裂解原料与( )混合: ①水蒸气②氢气 ③氮气④以上都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克劳斯法的基本原理是( )。 2.原子经济性是指()。它是由B.M.Trost 于1991年首先提出来的。因此获得199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 3.根据烃类裂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提高裂解温度并缩短停留时间可提高过程的选择性。工业上管式裂解炉的改进措施有:()和()。 4.将烃类原料中所含的有机硫化合物氢解,转化成易于脱除的硫化氢,再用其他方法除之。此加氢脱硫催化剂是以(),有机硫的氢解反应为(任举一例)()。 5.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有()和()。催化裂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重质馏分油,使大分子烃类化合物裂化而转化成( )。 6. 低压法合成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高压法合成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 7.研究表明乙烯环氧化反应在100℃时,反应产物几乎全是环氧乙烷,但在工业上一般选择反应温度在220~260℃,是因为( )。 8. 目前氯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有()。平衡型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

化工基础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11页

实验1 单项流动阻力测定 (1)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必须关闭泵的出口阀门? 答:由离心泵特性曲线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动机负荷最小,不会过载烧毁线圈。 (2)作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时,先要把泵体灌满水以防止气缚现象发生, 而阻力实验对泵灌水却无要求,为什么? 答:阻力实验水箱中的水位远高于离心泵,由于静压强较大使水泵泵体始终充满水,所以不需要灌水。 (3)流量为零时,U 形管两支管液位水平吗?为什么? 答:水平,当u=0时 柏努利方程就变成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21212211,,Z Z p p g p Z g P Z ==+=+时当ρρ (4)怎样排除管路系统中的空气?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 净? 答:启动离心泵用大流量水循环把残留在系统内的空气带走。关闭出口阀后,打开U 形管顶部的阀门,利用空气压强使U 形管两支管水往下降,当两支管液柱水平,证明系统中空气已被排除干净。 (5)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答:因为对数可以把乘、除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大取值范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6)你在本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测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压强用U 形管压差计,差压变送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的大小,转子可以上、下浮动。U 形管压差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差压变送器,将压差转换成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毫安表读得,再由已知的压差~电流回归式算出相应的压差,可测大流量下的压强差。 (7)读转子流量计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读时,眼睛平视转子最大端面处的流量刻度。如果仰视或俯视,则刻度不准,流量就全有误差。 (8)两个转子能同时开启吗?为什么? 答:不能同时开启。因为大流量会把U 形管压差计中的指示液冲走。 (9)开启阀门要逆时针旋转、关闭阀门要顺时针旋转,为什么工厂操作会 形成这种习惯? 答:顺时针旋转方便顺手,工厂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关闭阀门,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当然阀门制造商也满足客户的要求,阀门制做成顺关逆开。

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大纲和用书

公共基础考试科目和主要内容. 1.数学(考题比例20% ) 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和空间曲线等方面知识。 1.2 微分学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基本公式,熟悉基本计算方法。 1.3 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1.4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和傅立叶级数等方面的知识。 1.5 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及常系数线性方程等方面的知识。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概率论部分,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数理统计部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及一元回归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热力学(考题比例9% ) 2.1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2.2 功、热量和内能。 2.3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焓。 2.5 热力学过程、循环过程。 2.6 热机效率。 2.7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3.普通化学(考题比例14% )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与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溶液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律周期表结构:周期与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5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原电池组成及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与金属腐蚀。 3.6 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取代、消去、缩合、氧化、加聚与缩聚。典型的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乙烷、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乙酸乙酯、乙胺、苯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工程塑料(ABS)、橡胶、尼龙66。 4. 工程力学(考题比例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