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word范文 (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提纲)题目:浅析行政公文的语言艺术指导教师:__马容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372200200076_____________考生姓名:__ 张晓明 ___ 巴中市(地、州)_南江县(市、区)工作单位:__国家统计局南江调查队写作时间:__2011年6月___ _____ _____浅析行政公文的语言艺术概论:行政公文是社会组织在行政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的和规范体式的凭证性信息记录。
它区别于图书、情报、档案等其他文献形式的特殊属性.行政公文写作中通常涉及到公文的主体、材料、结构和格式。
行政公文不仅要做到主旨明确、材料充实、绪构合理、格式规范,还要做到语官简洁明了。
公文语言是机关、团体或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书面语言系统,它不是专指某一篇其体的公文,而是从众多的公文中,抽取其本质的语言要素而形成的系统。
第一部分:什么是行政公文的语言及其行政公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明、庄重等特点(500字左右)第二部分、把握行政公文的语言艺术(2500字左右)(一)简洁明了,开门见山(二)用语准确,表意分明(三)言词规范,严谨周密(四)庄重严肃,体现效力(五)平实质朴,谨慎修辞第三部分、注重行政公文语言与环境的运用(2500字左右)(一)公文语言的公务语境(二)公文语言的表征形象一是政治的表征形象,二是法制的表征形象,三是人文精神的表征形象,(三)公文语言的语体色彩一是庄重性:二是准确性:三是简要性:四是模式性:第四部分、结论(200字左右)综上所述,我们在公文写作中,就要准确把握好公文简洁明了、开门见山,用语准确、表意分明,言词规范、严谨周密,庄重严肃,体现效力,平实质朴、谨慎修辞的语言特点,从而最大的发挥公文在公务活动中的实际作用。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语言的专业,其对语言文字的修养及其能力也是相对较高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谈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
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
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
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
汉语言论文提纲样本

汉语言论文提纲样本《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及创新》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通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进行回顾,指出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巧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提高目前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教学创新汉语言文学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出语言学和文艺学方面的优秀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民族气节、家国情怀的国家栋梁。
但是,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创新。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招生质量、师资力量、社会风气及学科本身的问题,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如今,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源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
一方面,不多的师资力量被名校垄断;另一方面,许多学校招不到学生,教师又面临着无课可上的窘境[1],继而无法在教学中与时俱进。
导致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授课水平持续下降,其表现主要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强烈的文科性质,使得阅读在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对大量的文字资料照本宣科,使得教学过程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对教师存在的必要性产生质疑。
许多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求学生首先阅读著作,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都在日复一日地阅读[2]。
这样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地会产生问题,学生需要极大的兴趣支撑才能在本专业的学习中继续下去。
文学艺术和语言学本来是非常具有魅力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这种魅力,才能保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活力。
但许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下太多功夫,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过于依赖,对于文学艺术普遍缺乏自己的理解,难以把握学生的兴趣点[3]。
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创新,许多教师讲授的内容许多年都没有变化。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论文题目:明清《西厢记》研究论文第一次比较全面深入地对明清有关《西厢记》的批评研究进行了梳理评论,对明清《西厢记》研究批评中的重大问题、争鸣的焦点热点,在探本溯源的基础上,结合明清两代的具体文化特征及其背景作深入全面的论证剖析,对其理论的正误,尽量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了阐释评价。
全文主要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对明清两代《西厢记》研究批评状况进行总体评介,论述中努力突出明清《西厢记》研究批评中的演变过程及前后联系。
为了对古代《西厢记》研究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一章中还对元代涉及到的《西厢记》有关文字进行了归纳描述。
第二章主要探讨研究明清两代有关《西厢记》作者诸种说法及其相关意见,归纳总结了《西厢记》作者曾有先后六种说法出现。
然后针对富有讨论意义的四种主要说法王实甫作、关汉卿作、关汉卿作王实甫续、王实甫作关汉卿续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详尽考察了四种说法的生成原委,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明清学者在此问题所作的考证论述进行了评价分析,指出除王实甫作《西厢记》外,其余诸说,纯属无稽之谈,有些版本署名的“王作关续”,均系以讹传讹,毫无根据。
第三章对明清两代的《西厢记》地位之争进行评述分析,对诸家之论的本质、目的给予了剖析,指出特定文化背景下不同美学观念导致的对作家作品的偏爱,是《西厢记》地位之争产生歧义的关键所在。
通过这场地位之争,《西厢记》“天下夺魁”、为“古戏之首”的崇高地位得以基本确立,《西厢记》的影响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第四章评价明清《西厢记》风格论及存在的问题。
《西厢记》风格论是明清两代研究批评的热点与焦点,入明后,社会文化审美心理发生转变,风格论争的本质就是“雅”与“俗”之争,文章在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指出,片面强调“雅”或“俗”,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局限,至于“尚雅”论把风格与作者问题纠缠在一起,实际是审美心理畸变的产物。
第五章对明清两代有关《西厢记》思想内容不同观点进行评论。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范文样本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应该怎么写?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范文样本,欢迎参考~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范文样本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1.准确得体。
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
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若题名语意未尽,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署名作者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
摘要1.摘要规范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就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浓缩。
摘要一般在论文完稿后再撰写。
学位论文还应有英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例如,对于专科3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200字。
对于本科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外文摘要相应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1)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
(2)论文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客观反映,不要作自我评价(要避免主观评价),避免使用诸如"本文论述了……,对……有重要意义"之类的词句。
(3)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摘要应为一篇相对完整的短文,读者即便不读论文全文,也能通过摘要对论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能够获取必要的信息。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格式模板参考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提纲一、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绪论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二、研究现状评述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四、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章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研究的必要性第一节高教自考课程面临的瓶颈一、内容落后于社会需求二、数量需要进行调整三、结构有待完善四、形式有待创新五、管理方式没有突破第二节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一、高教自考问题分析二、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第二章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第一节借鉴与改造时期的高教自考课程改革(1981年-1991年)一、改革背景二、指导思想三、改革历程四、改革分析第二节探索与调整时期的高教自考课程改革(1992年-2001年)一、改革背景二、指导思想三、改革历程四、改革分析第三节与深化时期的高教自考课程改革(2002年-至今)一、改革背景二、指导思想三、改革历程四、改革分析第四节本章小结第三章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第一节现状一、现状分析二、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调查分析第二节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自主性二、忽略考生的实际情况三、缺乏统筹第三节本章小结第四章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因素分析第一节教育因素对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影响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二、终身教育三、素质教育第二节经济因素对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影响一、经济转型二、经济全球化三、知识经济第三节政策因素对福建省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影响一、新农村建设二、建设海西经济区第五章基本结论与建议第一节研究的基本结论一、高教自考课程改革需要厘清课程的内、外部矛盾关系二、高教自考课程改革需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三、高教自考课程改革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第二节相关对策与建议一、创新高教自考课程理念二、更新高教自考课程内容和形式三、优化高教自考课程结构四、规范高教自考课程管理五、更新高教自考课程考评观念第三节高教自考课程改革的走向分析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二、内容将更能反映各个学科与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四、改革将朝职业化方向发展参考文献二、自学考试对甘肃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现实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一、引论(一) 研究的背景(二) 研究的目的(三)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四) 研究的思路(五) 文献综述二、教师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一) 教师教育的内涵(二)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概述(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要优势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甘肃教师教育的现实影响(一) 甘肃教师教育的现状分析(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甘肃省教师教育的现实影响(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服务甘肃省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改革自学考试,促进甘肃省教师教育发展的对策(一) 拓宽考试职能,大力发展非学历考试,实现考试功能的多样化(二) 提升考试层次,积极发展本科教育(三) 转变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四) 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提高考试的信息化水平(五) 强化领导,理顺管理,建立和完善面向教师的助学服务体系参考文献访谈提纲后记三、大学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研究论文提纲格式范文模板摘要1 绪论1-1 选题缘由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 研究范围的界定1-5 相关材料的说明2 古代汉语教材研究综述2-1 已有研究的成就2-1-1 对教材的评价 2-1-2 对教材的指瑕2-1-3 对教材的比较分析2-1-4 对教材编写的思考2-1-5 对某一知识点的探讨2-2 已有研究的不足3 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研究3-1 古代汉语教材概况3-2 古代汉语教材专题研究3-2-1 编写缘由3-2-2 适用对象3-2-3 编写理念3-2-4 编写体例3-2-5 文选3-2-6 通论3-2-7 常用词3-2-8 字体版式3-2-9 版本4 关于古代汉语教材现状的思考4-1 当前古代汉语教材取得的成就4-1-1 呈现出多样性4-1-2 形成了科学体例4-1-3 积累了宝贵经验4-2 当前古代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4-2-1 教材的时代性有待加强4-2-2 教材的针对性有待提高4-3 展望5 结语参考文献1 大学古代汉语教材(只列举第1版)2 古代汉语教材文选篇目3 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知识点4 古代汉语教材常用词四、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前言一、研究的背景二、研究的目的三、研究的意义四、研究个案的选择第一章文化适应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一、国外文化适应研究现状二、国内文化适应研究现状三、核心概念的界定(一)、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二)、文化适应四、研究对象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第二章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一、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前的情况(一)、学历层次(二)、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三)、婚姻状况(四)、经济状况(五)、是否自愿参训(六)、南北疆学员比例及居住环境与工作环境的民汉成分配比(七)、培训前的选拔测试情况二、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初来培训的情况(一)、入学后的 HSK 测试成绩(二)、学员来乌后的适应情况与其所想象的是否有差距(三)、所教专业与培训专业是否相符第三章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期间的文化适应调查一、对教学管理的适应调查(一)、对教育厅“两年制”双语教师培训与学历提升规定的适应调查(二)、对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学常规管理的适应调查(三)、对学员所在地教育局的相关规定的适应调查(四)、本章小结二、对教学适应的调查(一)、培训内容与课程设置对学员学习适应的影响(二)、汉语培训教材对学员学习适应的影响(三)、汉语师资队伍对学员学习适应的影响(四)、汉语教学对学员学习适应的影响(五)、职后培训使学员有较强的自尊心(六)、学员长期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七)、本章小结三、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调查(一)、地域因素(二)、家庭因素(三)、人际交往(四)、休闲方式(五)、本章小结第四章影响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文化适应成因分析一、个体汉语水平与学科专业水平的不均衡发展二、个体汉语水平差异与语言使用情况三、个体接受汉文化的差异四、学习汉语的焦虑和 HSK 考试、口语自学考试的焦虑五、心理落差六、本章小结第五章:文化适应视域下的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应对策略一、建立完善的各层级学校教师档案以及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个人档案二、各地州教育局对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切实落实三、培训学校采取不同形式与不同阶段的人性化教育四、教师探索互助学习的汉语教学模式五、学员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及网络信息多元化地学习结语参考文献读硕期间论文目录后记。
汉语言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汉语言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汉语言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汉语言文字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意义,记载了中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一摘要 3-5Abstract 5-7第1章绪论 12-361.1 研究对象 12-291.2 研究现状 29-331.3 研究方法 33-351.4 研究重点及简称凡例 35-36第2章《道行》及同经異译本繁词“是”的对比 36-702.1 “是”字判断句的结构形式 36-442.2 “是”字式判断句结构成份 44-532.3 “是”字前的修饰成分 53-612.4 繋祠“是”的来源 61-652.5 后置于宾语的繁词“是”位置前移 65-692.6 小结 69-70第3章《道行》及同经異译本人称代词对比 70-973.1 第一人称代词 70-803.2 第二人称代词 80-903.3 人称代词的複数形式 90-953.4 小结 95-97第4章《道行》及同经異译本词序对比 97-1314.1 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位置 97-1094.2 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短语的位置 109-1134.3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後置 113-1144.4 介宾短语位置的燮化 114-1224.5 “谓语+主语”句式位置的变化 122-1254.6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125-1264.7 受事宾语前置於动词 126-1274.8 兼语前置於主语 127-1284.9 称呼语插入句中 128-1304.10 小结 130-131第5章《道行》及同经異译本比较句对比 131-1765.1 平比句对比 131-1465.2 差比句对比 146-1645.3 极比句对比 164-1705.4 比字句的发展 170-1745.5 小结 174-176第6章《道行》及同经異译本句式结构对比 176-2096.1 附加成份的'发展 176-1806.2 複句的发展 180-2066.3 单句扩展成複句 206-2086.4 小结 208-209第7章附录 209-2477.1 《道行》及同经異译本中部分词匯比较 209-2367.2 利用同经異译校勘《道行》 236-2467.3 小结 246-247参考文献 247-254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254-255后记 255-257汉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二摘要 3-4Abstract 4目录 5-6第一章绪论 6-9第一节研究现状 6-8第三节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8-9第二章单音节否定副词概述 9-28第一节原古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 11-19第二节原近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 19-26第三节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 26-28第三章双音节否定副词概述 28-35第一节“不”类双音节否定副词 28-29第二节“未”类双音节否定副词 29-30第三节“无”类双音节否定副词 30-31第四节“没有”、“毋庸”及其他 31-32第五节双音节否定副词形成动因分析 32-35第四章否定副词的分布及功能变化 35-55第一节古代汉语否定副词的分布及功能变化 36-42第二节近代汉语否定副词的分布及功能变化 42-48第三节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的语体分布及功能变化 48-55 第五章结语 55-57参考文献 57-60致谢 60-61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1汉语言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三摘要 3-4Abstract 4-5第一章绪论 8-151.1 官方语言多语制国家的研究现状 8-121.2 本文研究对象的说明 121.3 数据资料来源 12-131.4 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 13-151.4.1 基本思路 13-141.4.2 操作方法 14-15第二章官方语言多语制国家类型划分 15-212.1 官方语言均为国内主要民族母语 15-162.2 官方语言为本土语言及原宗主国语言 16-182.3 官方语言为原联盟通用语和区域语 18-192.4 三种类型国家的总况 19-21第三章官方语言均为国内主要民族母语的国家 21-303.1 官方语言的法定排序 21-233.2 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23-273.3 两种排序比较以及制约因素分析 27-30第四章官方语言为本土语言及原宗主国语言的国家 30-584.1 原宗主国语言推广政策 31-364.1.1 英、美语言推广政策 31-334.1.2 法兰西语言推广政策 33-344.1.3 葡萄牙语言推广政策 34-354.1.4 西班牙语言推广政策 35-364.2 本土语言法定排序在前的国家 36-494.2.1 官方语言的法定排序 36-374.2.2 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37-474.2.3 两种排序的比较及制约因素 47-494.3 原宗主国语言法定排序在前国家 49-554.3.1 官方语言的法定排序 49-504.3.2 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50-544.3.3 两种排序情况对比及制约因素 54-554.4 官方语言为本土语言及原宗主国语言的国家语言排序总况 55-584.4.1 原宗主国语言在前的原因 55-564.4.2 语言法定排序的总体情况 56-58第五章前苏联的俄语地位问题 58-675.1 前苏联的语言政策 58-595.2 俄语为官方语言的原成员国 59-615.2.1 俄语地位的变化 595.2.2 语言使用情况 59-615.3 非俄语为官方语言的原成员国 61-665.3.1 俄语地位的变化 61-625.3.2 语言使用情况 62-665.4 俄语在独立出去的前苏联成员国的地位问题 66-67 第六章结语 67-696.1 本文研究及结论小结 67-686.2 有待深化研究的课题 68-69参考文献 69-75致谢 75-7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6。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学在本质上显示着真正的个人自由,文学有了从诗上升到思的机会和条件,为实现文学自身的精神超越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内容创新、实践强化、德育结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思路。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现状;思路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人们交流、工作的基础,如今已逐渐走向了世界,被许多外国人民所学习与应用。
汉语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代表,同时是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汉语言文学授课的实效性。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多样化与复合型的趋势,要求其不仅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完善的知识体系,而更多的是要求其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教书与育人的教育功能有机结合。
二、汉语言教学方式现状分析1、教学方式单一汉语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门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习、掌握其它知识的基础与前提。
实践中,如今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呈现出单一、缺乏创新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授课主要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备课与授课的重点都在课本上,对于课本上的字、词、句讲解的比较清楚与详细。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先进的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出现,获取知识更加的快捷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论文题目:冯梦龙“三言”奇遇故事研究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一般重点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是
补充要求和说明:
冯梦龙“三言”奇遇故事研究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冯梦龙及三言著作概述
第二节奇遇故事分类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因果报应类
第一节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二) 主观条件
第三节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三章色欲考验类
第一节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四章转世轮回类
第一节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 创作心理分析
第五章发迹变泰类
第一节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条件分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化和价值观氛围
(二) 主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识积累
第三节创作手法及心理分析
(一)创作手法分析
(二)创作心理分析
第六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
还有那古井、亭子、石径、山石、果树等交叉环绕,似乎只有赞叹才能应景了。
设若携一身惶灼而来,在这幽僻之处清凉,沉潜时光,再轻松而去,应是畅然。
而对于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如我,大抵因可便宜观赏而更多感觉到了寡淡、不稀奇。
诚然,草庵仍是我时常光顾的所在。
清明节的那个周末,为了陪儿子完成一篇登山日记,我们又去了草庵。
依然先是在庵前的空地上停留、四处张望,继而复入寺中瞻仰摩尼光佛的尊座,读读石柱上的对联,做若有引动之状。